《中国古代神话自然观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中国神话故事哲理

中国神话故事哲理

中国神话故事哲理
中国神话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主题和寓意:
1. 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神话故事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故事,都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教育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2. 努力与坚持:一些神话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3. 善恶有报:中国神话故事中经常体现出善恶有报的观念。

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因为善良而得到了许仙的爱情,而法海则因为恶意而受到了惩罚。

4. 道德教育:许多神话故事都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元素。

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导人们要学会谦让和尊重他人。

5. 智慧与勇气:一些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展现了智慧和勇气,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困难。

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1今年暑假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神话》,里面有很多的神话故事,比如“龙头金钗”“仓颉造字”“七仙女下凡”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一个“神奇的桦皮篓”和“八仙斗花龙”。

神奇的桦皮篓里面说的是,很久以前东北区有一户人家,为打猎而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官人经过,强占了这个地方,十来户人家过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苦了。

有一天兄弟俩上山打猎看见一个老爷爷,看他饿了,于是就把饭给了老爷爷。

后面几天都遇到这位老爷爷,第九天的时候,老爷爷把桦树皮给了兄弟两。

兄弟俩发现家里没有米了,就睡觉去了。

结果第二天锅里的尽然有米饭,兄弟俩觉得很奇怪,但还是上山打猎为生。

结果被一官人知道了,抢走了桦皮篓,但是里面却有了三条火蛇,烧死了官人们。

十来户人家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这篇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你做好事是一定会有好报的,所以做了坏事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我们要向桦皮篓里面的兄弟学习,不能像官人那样。

还有一个故事八仙斗花龙:里面说的是八位上仙,七男一女上仙出海玩,海里的`龙王太子看见了何仙姑美如花,垂涎何仙姑的美色,就想掠走何仙姑,于是其他七位上仙就和花龙打了起来,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花龙太子被打的败下阵来。

我们要团结一致,团结就是力量,遇到困难就不会害怕,就会克服苦难战胜困难。

中国古代神话里的故事丰富多彩,每个故事都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2《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五一班蒋浩天今天,我读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神话故事,共有29篇。

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第1篇: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导读: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一)中国神话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的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相传。

女娲补天的故事,由于女娲惊人的智慧与勇敢,人类才能从这次巨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从此,天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又有了春夏秋冬,又有了日夜。

读了本片故事感悟:不管现实生活遇到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勇敢和智慧,你们说对吗?后羿取神药的故事,后羿被人挑拨与天帝的关系,泛到凡间,由于对妻子嫦娥的诺言,为了实现,战胜了种种困难。

文中表达了后羿的智慧和情义,感悟:不管对周围的人,还是朋友亲人,都要遵守诺言,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个有诚信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胜过的有滋有味。

射月亮的故事,聪明的丈夫雅拉,智慧的妻子尼娥,他们默契的配合,击败了天上凶恶的月亮,整篇故事显示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情深。

感悟: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懂得相互讨论,多谈谈彼此的知识,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每一篇故事都精妙绝伦,使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读书可以明智,读史使人明志。

在书海中我尽情徜徉,遨游,学校这次组织的读书节活动,更让我懂得读书带给我们的巨大乐趣。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二)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中国神话故事》。

通过阅读《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在宇宙形成之初,宇宙中一片混沌。

伟大的盘古临死前拼尽最后一口气,支撑着天和地。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宇宙间诞生了一个新世界!通过阅读《后羿射日》,我知道:天帝有十个儿子——太阳。

有一天,他们没经过天帝的允许,便自作主张一起去了宫殿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

没过几天,大地上的动植物全部绝迹了,人类也病的病、死的死。

此时,他们连抱怨的力气也没有了,勉强活下来都躺在滚烫的土地上苟延残喘。

村子里的老巫,师化成一道神符将人间正遭受的灾难告知了天帝,天帝连忙派斯后羿下凡惩罚这十个逆子,后羿拿着天帝赐予的红弓箭连着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最后一个太阳。

中国神话故事的道理

中国神话故事的道理

中国神话故事的道理
1. 善恶报应:中国神话中几乎所有的和神话人物都有一个明显的道德标准,他们通常按照自己所做的好事坏事来受到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2. 心灵成长:人类是中国神话中的核心对象,神话人物通常是通过与人类以及他们的行为互动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义。

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通常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都是帮助他们成长、变得更强和更智慧的机会。

3. 尊严和荣誉:许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关于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所进行的战斗。

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人类需要保持尊严、强大而勇敢,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取得最终的胜利。

4. 社会价值观:中国神话中表达的价值观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诸如忠诚、义务、家庭、友谊、人情等社会概念在神话故事中经常被提到。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至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5. 敬畏自然:中国神话中经常出现了自然灾害、动物和神奇的自然景观。

这些事物让神话故事中的人们敬畏自然,去学习如何适应自然的力量。

在这些故事中,人们被教育去尊敬自然,崇拜大自然中神秘而伟大的能力。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代人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1. 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顺应自然的原则。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追求高效快捷,往往忽视了与自然保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的产生。

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念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与自然相互融合,找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

2.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应该以自然为师,融入自然之中。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重拾与自然相互关联的观念,意识到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万物生长
中国古代自然观注重了万物生长的循环规律。

古人观察到四季更替、草木生长,意识到自然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发展规律。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循环规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4. 尊重生命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强调对自然万物的尊重。

古人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人与自然万物应该相互尊重。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自然的态度,尊重生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共同建设一个生命共同体。

5. 忍让与适应
中国古代自然观中还蕴含着忍让与适应的智慧。

古人认为人应该学会从自然中学习,懂得顺应自然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和行为。

当代社会重要的思考点是,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面对逆境
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当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智慧,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自然观的启示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时期,中国远古人民由于对自然规律与人文规律缺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已经了解的现象以及对人类本身的探索,而对宇宙自然、人类本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进行合理的解释。

神话的主人公包括神祗、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

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意义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以下六种: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以及人类对自然抗争的神话。

通过这些神话,可以看出远古人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对历史的铭记,对造福于人民的发明家的赞扬,以及带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英雄的崇敬。

下面对这六种神话分别进行介绍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自然观的启示。

一、创世神话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最著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他从卵状的混沌中劈开了天地,同时自身化为万物。

在这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们对于天地的理解,他们认识天上初始是卵状,这是从自然生活中观察燕子等动物的生殖方式而得出的结论。

而盘古主动的开天劈地则体现了古人们对于人类自身力量的肯定。

神话中“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则体现了古人们的阴阳太极思维。

盘古化为万物,这种“垂死化身”的宇宙观则体现了古人们对于人与自然想到对应关系的理解。

从创世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民对于自然的创始的理解是根于人力的,盘古是人力的象征。

远古人民尚且如此自信,我们现在更应该相信人类本身的力量,对于如今还无法掌控的地震、海啸等,我们应该以自信的心态去研究它们,争取早日掌握它们的规律,从而造福人类。

神话所体现的阴阳太极观念也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启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到原子时发现原子也是由阴阳相对的两部分组成,这说明我们古人对于自然本质的理解还是很正确的。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世上大部分物质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比如太阳为阳,则月亮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这种阴阳相对相生的关系正是用统一的观点看对立事物观的反映。

神话中盘古身化万物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对应关系,启示我们人来自于自然,死后也终将回归大自然,化为万物。

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然,因为她既是我们的母亲,也将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可分割,因而善待大自然在今天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始祖神话始祖神话是远古人民对于人类自身起源的想像与解释。

中国比较出名的始祖神话是女娲造人的故事。

女娲用泥土造人,最后“力不暇供,乃引绳絙泥中,举以为人”。

而正是女娲造人方式的不同,因而古人们认为“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这是远古人民对于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差异的自行阐释。

体现了古人们的等级观念以及命运来自于出身并命中注定的观念。

而女娲造人则反映了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具大贡献。

除女娲造人之外,还有女娲补天的神话,这反映了远古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奋力的拼搏,来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必然条件。

女娲是人类共同始祖,而每个氏族又有自己的始祖,比较出名是周人的始祖契,他的诞生来自于母亲的误吞燕卵,诞生后被父母抛弃却受万物庇护,长大后无师自通,通晓各种农事。

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是母系社会,知其母而不知父。

同时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

以上两则神话所体现的自然观对现在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探寻自身起源的想法。

人们认为自身的来源不同于万物,是由大神女娲创造。

现在人类同样认为自己是万灵之长,那我们更要肩负起保护自然生态的重任。

女娲补天则反映了古人们认为人类可以克服自然灾难,创造理想生活条件的自然观。

我们要从中汲取信心,现在人类迈向了太空,但之间存在着很多困难,我们现在的条件却比远古要先进太多,因而我们应该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在宇宙中寻找更多,或者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契的神话体现了远古人民尊敬与缅怀对人类发展有具大贡献的始祖。

如今社会人心浮燥,物欲横流,大家缺少了对于人类功臣的尊敬以及对祖先的肯定。

未有父,焉有子。

父母等祖先为现代生活的发展做出了辛勤贡献,应该值得我们为之感到自豪。

这种感恩心理可以加以推广,对于自己、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感恩。

三、洪水神话洪水神话在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体现,表明了在远古时期,地球曾经历过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洪水。

中国的洪水神话则是大禹治水。

与外国洪水神话将洪水视作上天对人类惩罚,洪水过后深刻反省不同,中国洪水神话更多是体现了人们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着重人的智慧及抗争精神。

大禹治水的任继承于他父亲鲧,原文如下: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大禹治水的神话到后来更加丰富,包括化熊劈山,三过家门而不入,诛杀相柳,擒服水怪无支祁等。

这些神话表现了古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治理洪水的过程。

神话中鲧如同西方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虽然要造福人类,但得罪天帝,最后身亡,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抗争。

而禹的治理则反映人们在总结前人治理经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治理洪水胜利。

这则神话中体现了古人们看待治理洪水方式的自然观,那就是堵不如疏。

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急需改正的地方。

人类虽然改造自然,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对待自然也要学会顺从自然规律。

比如一个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人类不要超过这个额度,这样才能维持这个生态继续下去。

人类现在对自然没有了敬畏,强行改变自然,比如开山造路,截水建坝。

虽然这些有利于人类生活,但要有一定的度,不能越度而为,否则自然将会以更加强烈的灾害将人类带来的伤害反馈给人类。

四、战争神话远古部落时期,人类渐渐发展壮大起来,随着人口的增长,不得不向外发展,从而不可避免得与其他部落产生冲突。

战争神话就是远古人民对于部落时期战争的记叙。

中国比较出名的是黄帝与炎帝的战争以及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两次战争分别促进了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融合,黄河中游的炎黄部落与南方蚩尤部落的融合。

两次战争中,黄帝一方都有各种动物相助,这其实是以这些动物为图腾的部落加入了黄帝一方。

而蚩尤一方则呼风唤雨,制造迷雾,黄帝求助天女才能止女,又创造指南车方取得胜利。

这些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学会利用大自然的一些现象。

在与黄帝相关的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远古人民对于克服大自然困难,并学会利用大自然。

战争带来的不是侵略,更多的是融合与交流。

第一次战争后,炎黄部落合而为一,第二次战争后,北方与南方也进行了融合。

这一点对于现在也是极为重要。

现在社会,各种文化并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某种文化要一统全球,这种统一甚至要用武力来佐助。

然而,战争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仇恨与新一轮的战争。

西方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冲突不应该用武力来评判,而是应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妖魔化穆斯林最终会导致穆斯林与西方世界的决裂,从而引发世界性的冲突。

现在地球生态环境如此脆弱,恐怕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到头来可能人类可能在彼此仇恨中毁灭自己。

五、发明创造神话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发明创造,从而不断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与劳动条件。

但在远古时期,人类的文字记载并不详细,因而很多发明创造者并没有被铭记下来。

出于对一些英雄的敬仰,远古人类便把这些由人类共同智慧产生的发明创造归于某些英雄。

比如黄帝发明了车、音乐、鼓、陶器等,他的妻子发明了纺织,而他的大臣仓颉发明了文字,神农创造了中医,燧人氏发明了火等。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由人类自己的神逐渐取代自然神的现象,表明了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在这些神话中,远古人类的自然观体现在发明创造上。

这些发明创造对于早期人类的民展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困难,这需要进一步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人类对自然抗争的神话在人类远古发展历史中,出现了一批具有突出个性、勇气的人类英雄,他们敢于与大自然抗争,虽然结果都很惨烈,但他们却毫不畏惧。

这些人类的悲剧英雄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险恶而艰难的大自然克服与斗争。

比较出名是夸父逐日、刑天断头、共工撞不周山和精卫填海。

夸父看似不自量力,实则集中体现了远古人民那强烈的自信心、那奋斗拼搏的勇气。

这则神话可能记录的是夸父部落向东迁徙失败的悲剧故事。

而精卫填海的神话更加感人,精卫坚持以弱小的生命、菲薄的力量,向浩瀚的大海复仇,显得极为悲壮。

而正是这种明知徒劳也要抗争的精神,支持远古人民走过最初的艰难岁月。

刑天断头仍以脐为眼进行抗争,共工发怒则头撞不周山,这些都反映了远古人民那种抗争到底、死而不屈的伟大精神。

这些神话反映出远古人民坚强自信、百折不挠的自然观。

他们认为自然虽然无法抗拒,仍然用所有的力量去抗争。

现代社会面临的困难更加多样,从医学到生态,我们应该一方面认识到自然的伟大,一方面竭力去了解自然,达到更好的状态,使得人与自然既能和谐相处,人类又能更好的生活。

中国古代神话远不止这些,但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民共有自然观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远古人民具有明确的敬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

人民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塑造了一些保护神,以及一些祥瑞,比如龙、凤等。

而神农尝百草,黄帝生火以熟荤臊,更是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远古人民在珍重爱护生命同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认为大自然是对人类有益的,只要顺从大自然的发展,就能获得生产和丰收。

这对我们现在仍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无论干什么时代,人都是最基本的,没有了人,自然就没了人类的自然观。

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

同时,我们要时刻谨记,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是她给了我们生存下来和继续发展的机会,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和爱护大自然,这其实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二是远古人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与自然界分开。

因而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也就是将自然人格化。

赋予了不同的自然事物以不同的人格神来代表,比如太阳是羲和所生的儿子,风雨雷电各有所属。

这些神与人一般,有着不同的个性与能力。

现在看来,这些观点自然是不合实际的,但这些观点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我们认知是从自身到身体,由熟悉到陌生。

正是这样,一步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因而我们认知时,要善于用已知的事物来模拟未知事物的规律,而不能用主观的情绪来感知世界,这样会与客观世界有所偏差,不能正确地认知世界,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