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校消毒登记表1.doc
(完整版)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台帐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台账( 2015 年)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防控负责人: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台帐资料目录Ⅰ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二、组织机构三、工作目标四、工作原则五、应急措施六、预防措施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台帐(一)学生晨(午)检情况记录表(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情况登记表(三)传染病病例登记及报告记录表(四)学生患传染病及病愈返校情况登记表(五)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医学证明等相关材料粘贴处(六)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仅限小学)(七)学生体检情况一览表(八)教室、宿舍、生活场所消毒记录表(九)被污染场所、物品消毒记录表(十)消毒剂验收登记表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工作小组组长:组员: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三、工作目标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发展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作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一旦达到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措施及应急反应方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6、有计划地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所有教师、学生普及传染病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完整版)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台帐

一、指导思想二、组织机构三、工作目标四、工作原则五、应急措施六、预防措施(一)学生晨(午)检情况记录表(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情况登记表(三)传染病病例登记及报告记录表(四)学生患传染病及病愈返校情况登记表(五)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医学证明等相关材料粘贴处(六)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仅限小学)(七)学生体检情况一览表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工作小组组长:组员: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一旦达到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措施及应急反应方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6、有计划地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所有教师、学生普及传染病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7、有计划的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知识。
1、为严防传染病在校内传播流行,学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2、在校所有教师、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及(1)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班级, 1 天内有 3 例或者连续 3 天内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完整版)表全学生职业暴露登记表

(完整版)表全学生职业暴露登记表表全学生职业暴露登记表 (完整版)
1. 填表目的
本表格用于记录全体学生在校园或实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职业暴露情况。
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安全状况,提供相应的救援和指导,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2. 填表须知
- 请每位学生准确填写以下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保证机密性。
- 如未遭遇职业暴露,请填写"无"。
- 如有变动,请及时更新登记表。
3. 登记表格
4. 相关说明
4.1 职业暴露情况
在该栏中填写学生遭遇的职业暴露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有害
化学物质接触、物理因素暴露、职业病防护等。
请尽可能详细地描
述实际情况。
4.2 处理措施
在该栏中填写学生针对职业暴露情况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例如:向导师汇报、报告辅导员、寻求调整工作环境等。
请尽可能描述具
体的操作过程。
5. 填表示例
6. 表格更新记录
以上为填表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及时更新表格。
以上是关于表全学生职业暴露登记表的完整版文档,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知。
学校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二篇)

学校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师生健康,防止疾病传播而实施的一系列卫生措施和防护措施。
卫生消毒措施包括:1. 定期对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 配备消毒用品,如洗手液、消毒喷雾、消毒湿巾等,并鼓励师生使用。
3. 强化对食堂、厨房等食品卫生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4. 对学校的水源、供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
防护措施包括:1.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并鼓励师生正确佩戴和使用。
2.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3. 实施隔离措施,如出现疑似病例或接触过病例的师生需要居家隔离,并配合健康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4. 推行分批次、错时上课、减少集体活动等措施,以减少人群聚集。
学校卫生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需要学校行政部门、卫生保健部门、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配合。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安全,保护师生的健康。
学校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教室、办公区域、食堂等公共场所、宿舍以及学校车辆等范围内的卫生消毒工作。
第三条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宗旨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第四条学校卫生消毒工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业标准,以及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划分第五条学校设立卫生消毒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二)制定学校卫生消毒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开展卫生消毒专项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安全防护意识。
(四)收集、整理和分析卫生消毒工作的相关数据,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内镜清洁消毒登记表

内镜清洁消毒登记表内窥镜中心清洁消毒记录表月
备注:1。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2。
检查室的物表包括:物品柜、检查床、治疗车、门、吸引器、主机等每日擦拭消毒一次,遇污染随时消毒3。
软镜清洗消毒间的物表包括:超声清洗机、转运车腔镜清洗消毒机的表面及部件、干燥台面、各槽包括:初洗槽、酶洗槽、次洗槽、终洗槽每日擦拭消毒一次,、消毒槽在更换消毒液时清洗消毒,遇污染随时擦拭消毒。
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含氯消毒液) 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清洁消毒措施落实后由操作者在相应的格内划“√”。
校园消毒消杀方案15篇

校园消毒消杀方案校园消毒消杀方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消毒消杀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消毒消杀方案1为规范全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加强餐饮具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监督发〔xxxx〕25号)要求,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标本兼治、重点打击、全面规范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的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全省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
二、整治内容(一)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管整治。
依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和《食饮具消毒标准》等规定,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检查餐饮具消毒单位的.选址、消毒效果验证、消毒方法、工艺流程、工作环境、设施设备、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包装材料、消毒质量控制、索证验证、生产和自检记录、从业人员查体和培训、包装标识等内容。
(二)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餐饮具消毒企业要按照《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餐具集中消毒服务场所应严格按照去渣、洗涤、清洗、消毒、包装、贮存的流程合理布局;使用的设备、餐饮具、洗涤剂、包装材料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严把终端关口,消毒餐饮具必须做到每批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建立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严防不合格消毒餐具上餐桌。
(三)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监管治理。
《食依据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法规的规定,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对购入使用的消毒餐饮具建立索证制度,索取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使用不符合标准餐饮具的违法行为。
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为促进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工作的合理、科学和有序开展,及时、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机构内传染病的续发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离工作的通知(沪卫计疾控[2017]6 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消毒原则(一)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在无明确污染的情况下(如:肉眼可见的灰尘、食物残渣等)可采取先消毒后清洗去残留的程序。
(二)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
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三)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未按消毒产品管理的药械其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四)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1.空气一般情况下,采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即可。
在有对流风的情况下,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就餐场所、卧室(宿舍)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1 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每次30min 以上。
中小学教室每小时换气次数小学不宜低于3 次,中学不宜低于4 次,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气窗换气。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doc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07年3月20日修订日期:2011年5月12日
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五、实行全院可重复医疗器械集中处置制度,一般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在冲净明显污渍后直接放入器械回收箱;传染病人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器具、用品,直接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后放入器械回收箱,由供应室集中处置。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六、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选用化学方法。
七、化学消毒或灭菌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或灭菌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
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
八、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九、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十、甲醛气体灭菌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甲醛熏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
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流程

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流程1. 引言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学校的卫生和消毒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用品,本文将介绍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流程,以保证学校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学校84消毒液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消毒液的有效期:确保消毒液的有效期在使用范围内。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包括喷雾器、抹布、擦拭工具等。
•阅读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使用流程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流程如下:3.1. 选择消毒区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
常见的消毒区域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洗手间等。
3.2. 准备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学校84消毒液与适量的水按比例混合。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1份消毒液与4份水混合。
3.3. 喷洒消毒液使用喷雾器将混合好的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消毒区域的表面上。
确保完全覆盖,并确保喷洒距离和角度适当。
3.4. 擦拭表面使用抹布或擦拭工具对已喷洒的消毒液进行均匀擦拭。
特别注意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和隐蔽的区域,确保全面覆盖。
3.5. 静置让消毒液在表面静置一段时间,通常需要10-15分钟。
这样可以确保消毒剂足够时间杀灭细菌和病毒。
3.6. 清洁残留物使用清水或湿布清洁并擦拭已消毒的表面,确保消毒液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3.7. 通风消毒结束后,打开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以便迅速排除残留的消毒味道和气体。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学校84消毒液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佩戴手套和口罩:保护自己的安全与健康。
•避免与皮肤接触:避免直接接触消毒液,以免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
•避免误食:将学校84消毒液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食。
•避免混合使用:不要将学校84消毒液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防产生有害气体。
•储存安全:将学校84消毒液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
结论通过遵循以上学校84消毒液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保证学校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篇一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篇二为切实作好我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园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教室消毒制度1、园所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
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育老师按照要求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 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园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工作。
4、如发现园所内有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保健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级的饮用水每天由本班的保育老师做好保洁工作,由保育老师进行消毒工作。
二、学生卧室消毒制度1、每日早晨入园后,由保育老师开窗通风。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保育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天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清洗干净。
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 10—20 分钟或循环高温消毒机消毒。
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 84 消毒液消毒。
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最新)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食堂、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
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
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保健教师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
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学生,在隔离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诊。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台帐.doc

学校传得病防控管理工作台账单位名称:单位地点:防控负责人:学校常有传得病防控工作台帐资料目录Ⅰ学校常有传得病防控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二、组织机构三、工作目标四、工作原则五、应急举措六、预防举措Ⅱ学校传得病防控工作台帐(一)学生晨(午)检状况记录表(二)学生因病少勤病因追查状况登记表(三)传得病病例登记及报告记录表(四)学生患传得病及全愈返校状况登记表(五)学生传得病全愈返校医学证明等有关资料粘贴处(六)重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检验登记表(仅限小学)(七)学生体检状况一览表(八)教室、宿舍、生活场所消毒记录表(九)被污染场所、物件消毒记录表(十)消毒剂查收登记表学校常有传得病防控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增强本校传得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除去传得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得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得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拟订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工作小组组长:组员: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三、工作目标1、普及传得病防治知识,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备意识。
2、完美传得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绝、早治疗。
3、成立迅速反响和应急办理体制,实时采纳举措,把突发传得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枕戈待旦。
宣传普及传得病发展防治知识,提升师生的防备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预防接种检验工作,作好因病旷课登记,发现病例实时采纳举措。
2、一致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对传得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推行依法管理。
3、增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得病的防控工作推行校长负总责。
4、迅速反响,运行高效。
一旦达到传得病疫情预警级别,传得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举措及应急反响方案。
5、成立预警,救治迅速反响体制,增强应急办理能力,依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响,实时正确处理。
6、有计划地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校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宣传方式,对全部教师、学生普及传得病防备的有关科学知识。
学校疫情期间卫生消毒工作指南

校园卫生消毒工作指南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校园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指南,供中小学校、幼儿园、普通高校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学校)等参考使用。
一、环境清洁卫生(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和预防性消毒为主。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一)空气消毒。
1.以开窗通风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建议使用空调,保持空气流通,并按要求做好清洁卫生。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开窗2次—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要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2.其它消毒方法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剂喷雾或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
1(1)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对空气消毒时,要在无人条件下使用,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2)采用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0mg/L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时,要按20ml/立方米的量进行超低量喷雾。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嘴向上45度角对空间喷雾,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3)采用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时,可选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二)地面、物体表面卫生消毒。
地面消毒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物体表面的消毒,如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宿舍床栏杆、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部位,可用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三)各功能室卫生消毒。
1.教室卫生消毒。
放学后,地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