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合集下载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试行)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0前言 (2)1工作体制与方式 (2)2传输规约 (2)3通信报文 (4)3.1 自报报文 (5)3.1.1 报文传输链路 (5)3.1.2 监测站自报报文(上行) (5)3.1.3 监测站自报报文(下行) (9)3.1.4 监测站校时 (9)3.2 远程数据下载报文 (9)3.2.1 远程数据下载报传输链路 (10)3.2.2 远程数据下载(下行)报文 (10)3.23 远程数据下载(上行)报文 (11)3.3 实时数据查询报文 (12)3.3.1 实时数据查询报传输链路 (12)3.3.2 实时数据查询报(下行)帧结构 (13)3.3.3 实时数据查询报(上行)帧正文 (14)4 备用信道 (15)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数据通信规约报文规定0 前言本规定依据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编制。

1工作体制与方式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站工作体制采用自报式工作方式,其中:1)水位监测站采用采六发一工作方式,每间隔4小时采集一次,每天采集6次(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分别是12:00、16:00、20:00、0:00、4:00,最后一次采集为次日早8:00;每天早8:00发送一次数据(六组数据);2)泉流量监测站工作方式是:通过监测堰槽水位监测流量数据,每10分钟采集一次(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达到设定水位变幅门限,实时自报;3)地下水水质站为5天采集报送一次数据(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工作方式,采集报送数据时间是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早8:00。

2传输规约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数据通信协议采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1. SL651-2014规约在一种报文帧结构框架内,规定了ASCⅡ字符编码和HEX/BCD编码的两种报文编码结构;其通信协议基于面向字符异步通信方式;本项目采用HEX/BCD编码的报文编码结构;2. 本项目根据实际数据采集参数、频度等报送数据要求,从SL651-2014规约规定的报文结构中选择适宜的报文正文、要素编码组合(均匀时段水文信息报),确定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单帧报文长度;3. 遥测站分类码编码规定见SL651-2014附录A,功能码定义见SL651附录B,编码要素及标识符规定见SL651-2014附录C,遥测站参数配置标识符见SL651-2014附录D。

sl651水文规约

sl651水文规约

sl651水文规约
SL 651水文规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第5部分:中心站组网与通信规约》。

该规约规定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中心站组网和
历史背景: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水文参数的自动化系统。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通信网络环境、技术水平和使用习惯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网和通信规约没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内容:
SL 651水文规约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水文测站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第3部分:水文中心站通用技术要求
第4部分:水文通信规约
第5部分:中心站组网与通信规约
其中,第5部分是针对中心站组网和通信的具体规约,是整个规该部分规定了中心站的组网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数据格式、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国家
级、省级和市级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也适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水文监测和数据采集的场所。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可以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商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水利部门进行水文监测和数据采集提供技术依据。

总结:
SL 651水文规约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标准,规定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中心站组网和通信的通用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符号和代号 (1)3.1 术语 (1)3.2 符号和代号 (2)4 总则 (3)5 数据采集通信规约 (4)5.1 一般规定 (4)5.2 智能传感器通信协议 (4)6 报文传输规约 (6)6.1 一般规定 (6)6.2 报文帧结构框架 (6)6.3 链路传输规约 (9)6.4 ASCII字符编码传输报文帧结构 (12)6.5 HEX/BCD编码传输报文帧结构 (14)6.6 报文正文结构 (1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分类码 (3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功能码定义 (4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遥测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参数配置表定义 (4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水文信息报文编码格式 (54)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蒲福氏风力等级表 (69)附录G (资料性附录)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70)附录H (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 (76)前言本标准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管。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文局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文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北京大学、浙江省水文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阳、倪伟新、吴恒清、高繁民、林灿尧、陆云扬、陈智、何青、牛睿平、陈卫、丁强、祝明、孙春鹏、陈祖华、徐海峰、张建刚、王志毅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技术审查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文监测系统中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口及数据通信协议、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

本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近海、水电站、灌区及输水工程等各类水文监测系统和水资源监测(控)系统,亦适用于其他水利监测系统。

四川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

四川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

四川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一、引言四川水文测报系统是为了更好地监测、预测和管理四川地区的水文情况而开发的。

该系统的技术规约和协议是规范系统运行和数据传输的关键要素,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系统架构四川水文测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测站、数据中心和管理中心组成。

测站负责采集水文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传输到管理中心,以供决策参考。

三、数据采集1.测站布设:测站应根据地理分布和水文特征合理布设,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传感器选择:测站应配备适当的传感器,以测量各项水文参数,如水位、流量、水质等。

3.数据传输:测站应采用稳定可靠的通信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四、数据传输与存储1.数据格式:数据应采用统一的格式进行传输和存储,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2.数据压缩:对于大量数据传输,应采用压缩算法以减少传输时间和带宽占用。

3.数据加密:为保护数据安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4.数据存储:数据中心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以备后续分析和查询。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预处理: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正,剔除异常值和噪声。

2.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以提取有用信息。

3.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六、管理与应用1.数据共享:管理中心应提供数据共享接口,以便其他相关部门和用户获取和使用数据。

2.决策支持:管理中心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应急响应:管理中心应及时响应突发水文事件,提供预警信息和应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七、总结与展望四川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为水文监测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改进系统性能和功能,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水文情况和需求。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为适应我国水文仪器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对用来监测河流、水库等水情的水文遥测终端RTU的数据通信制定了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本文将以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介绍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的,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数据通信协议。

中心站为通信发起端,中心站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后,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正确,应发送响应帧;如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无效,则不响应。

用于查询遥测站的各种要素数据,要素主要包括1 小时内每 5 分钟时段雨量、1 小时内 5 分钟间隔相对水位、日降水量、当前降水量、降水量累计值、瞬时河道水位、电源电压等,功能码为3AH。

我们首先通过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的设置参数软件,配置中心站地址、遥测站地址、通信的数据类型等,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以lanpu-1802型RTU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一下报文:第一:中心站发送下行查询报文:中心站发送的查询下行数据通信报文正文结构如下表所示:中心站查询下行报文内容:*00123412340604D23A8014【0000170718120208DRP @A947 *:帧起始符01H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6:中心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8014:报文下行标识及长度,8代表下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14,是指[]之间的数据长度。

[:报文起始符02H0000:流水号170718120208:发报时间为17年7月18日12时02分08秒,为6字节DRP :要素标识符,一小时内每5分钟降雨量@:报文结束符05HA947:CRC16校验码第二:遥测站lanpu1802 RTU发送的上行报文:数据通信上行报文格式如下表所示:上行报文内容如下:*06001234123404D23A004B【0028170718120211ST 0012341234H TT 1707181105 DRP 00000AFFFFFFFFFFFFFF0000 】E6B8*:帧起始符01H06:中心站地址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004B: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上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4BH,是指[]之间的长度。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文特性突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水旱灾害频发。

为满足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对水文基础信息的需求,目前我省水利行业已建成余处各类水文自动监测站点,对降水、河道、水库、闸坝水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存储传输,形成了较完善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

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综合利用水文、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水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自动化。

水利部为指导全国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制定了《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各省根据自身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特点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框架内制定相关标准。

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自年开始建设,由于建设时间、建设项目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标准体系、数据传输与通信方式各有差异。

为统一河南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通信方式,规范水文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格式,便于我省水利部门后期建设项目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兼容性、统一性,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数据共享,满足各应用方对水文自动监测数据的需求,制定本规约。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任务来源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按河南省水利厅安排,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于年月提出项目申请,年月通过立项评估,年月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号”正式批准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制定项目,立项编号,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编制原则和依据()规范性原则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结合以往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经验,依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力求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指导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工作。

国家地表水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

国家地表水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

国家地表水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国家地表水监测仪器的通信协议技术符合标准,我们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 通信方式: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使用GPR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2.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26867-2011《水文数据采集和传输协议》。

3. 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应在GPRS网络下达到5KB/s以上。

4. 数据传输安全: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通信稳定性:仪器应保持与数据中心的通信稳定,具备自动重连功能。

6. 数据传输完整性: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应实现数据校验和纠错功能。

以上技术要求是保证国家地表水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水雨情传输协议

水雨情传输协议

水雨情传输协议水雨情传输协议(Water Rainfal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WRTP)是一种用于水文监测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协议。

它主要用于规范水文监测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消息格式和通信规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WRTP协议基于TCP/IP协议栈,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机制。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据封装和格式化:WRTP协议定义了数据封装的格式和结构,包括数据头、数据体和校验和等信息。

数据封装采用二进制格式,方便高效地进行传输。

2.通信连接管理:WRTP协议通过建立和维护通信连接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它支持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四次挥手关闭连接的过程,以及连接状态的管理和维护。

3.数据传输控制:WRTP协议通过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它支持数据重传机制,以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此外,WRTP协议还支持数据校验和机制,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4.设备识别和注册:WRTP协议支持设备识别和注册机制,以便在系统中进行设备管理和配置。

设备识别包括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型号、版本等信息,注册过程包括设备的连接、登录和信息上报等操作。

5.数据分发和管理:WRTP协议支持将监测数据分发到不同的接收端和管理端,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和应用。

它支持数据压缩、加密和存储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总之,WRTP协议是一种专门为水文监测系统设计的数据传输协议,它规范了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WRTP协议的应用,可以实现水文监测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NMEA0183 协议

NMEA0183 协议

NMEA0183 协议一、引言NMEA0183(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0183)是一种用于船舶和海洋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协议。

该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通信规则,使得不同的设备可以互相交换和解析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

本协议旨在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二、协议结构NMEA0183 协议采用文本格式进行数据传输,每条数据以"$"符号开头,以回车换行符"\r\n"结尾。

数据包括数据字段和校验码两部分,字段之间以逗号分隔。

数据字段的数量和顺序根据具体的数据类型而定。

三、数据类型1. 位置数据位置数据用于定位和导航,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GPGGA,123519,4807.038,N,01131.000,E,1,08,0.9,545.4,M,46.9,M,,*472. 时间数据时间数据用于记录设备的时间信息,包括小时、分钟、秒和毫秒。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GPZDA,201530.00,04,07,2002,-02,00*603. 航向数据航向数据用于记录船舶或航空器的航向信息,包括航向角度和航向参考。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GPHDT,123.45,T*324. 速度数据速度数据用于记录船舶或航空器的速度信息,包括地速和对地航速。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GPVTG,054.7,T,034.4,M,005.5,N,010.2,K*485. 水文数据水文数据用于记录海洋环境的相关参数,如水温、盐度、深度等。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SDMTW,22.5,C*3C6. 气象数据气象数据用于记录气象条件的相关参数,如气温、气压、湿度等。

示例数据格式如下:$WIMDA,29.921,I,1.00,B,17.8,C,,,48.8,,*7B四、通信规则1. 数据传输设备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波特率一般为4800bps或9600bps。

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规约和协议的规范

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规约和协议的规范

第2期 2011 年4月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NO.2 Apr.,2011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规约和协议的规范康一彬(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 成都 610036)摘 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

如何在一定区域内整合不同时间或不同承建单位建设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提高信息资料的共享程度,增强不同系统间设备的可代换性和维护性成为现实的需求。

介绍了四川省水文局制定的 SCSW008-2008《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在四川省范围内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统一应用,有效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问题,使水文水情信息的采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水文;自动测报;通讯;规约;协议;信息化;规范中图分类号:P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05(2011)01-0050-03收稿日期:2010-11-23作者简介:康一彬(1956-),男,四川成都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水文测报设备与技术研究。

1 问题的提出水文自动测报技术是现代水文测报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建设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系统主要以对外引进为主,其中典型的是由当时国家水电部引进的四川卧龙保护区渔子溪和长江大宁河 2 大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随着我国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我国许多企业开始研制、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到目前为止,粗略估计已建成各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千处。

为规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水利部就出台了 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1],该文件和后来的修编版 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2]对当时混乱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规范,对系统组成和设备的技术要求、通讯方式等进行了规定,对引导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初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动测报通讯基本上都是依赖自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传输方式相对单一,各企业生产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互不兼容。

四川水文通信传输规约

四川水文通信传输规约

四川水文通信传输规约是指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时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这个规约是为了保证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水文信息共享和应用。

四川水文通信传输规约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编码:规约规定了水文数据的编码方式,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精度等。

2.数据传输:规约规定了水文数据的传输方式和传输协议,包括数据传输的速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

3.数据存储:规约规定了水文数据的存储方式,包括数据的存储格式、数据的存储介质等。

4.数据应用:规约规定了水文数据的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包括数据的可视化、数据的分析等。

四川水文通信传输规约为四川省的水文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标准,有利于实现水文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水文合作协议书范本

水文合作协议书范本

合作协议书甲方:_______乙方: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就甲方利用乙方水文资源开展水文监测、研究、咨询等活动,达成如下合作协议:一、合作范围1.1 甲方有权在乙方指定的水文监测站点进行水文监测、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等活动。

1.2 甲方有权利用乙方提供的水文数据、资料等进行水文预报、咨询服务等。

1.3 甲方有权在水文监测、研究过程中,对乙方提供的设施、设备进行合理使用。

二、合作期限本合作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作期限为____年,自合作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合作期满后,如双方有意继续合作,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并签订新的合作协议。

三、合作费用3.1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水文监测、研究、咨询等活动的费用,具体费用根据双方协商确定。

3.2 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费用支付要求,及时向甲方提供相关服务。

四、数据和资料共享4.1 甲方应确保在水文监测、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真实、完整的水文数据、资料等,并确保数据的及时更新。

4.3 甲乙双方应建立数据和资料共享机制,共同推进水文研究与发展。

五、保密条款5.1 甲乙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获取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5.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甲乙双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保密信息。

六、违约责任6.1 甲乙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合作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6.2 如一方违反本合作协议,导致合作不能正常进行,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七、争议解决本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8.1 本合作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8.2 本合作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以上水文合作协议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合作协议内容需根据双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在签订前征求法律人士的意见。

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水文通信协议规范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通信协议规范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3)3 数据报文传输规约 (5)3.1帧结构 (5)3.1.1本标准采用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5)3.1.2传输规则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5)3.1.3链路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6)3.1.4报文传输 (7)3.2链路传输 (8)3.3物理层规约 (9)4 数据传输报文及数据结构 (10)4.1应用层数据编码规定 (10)4.1.1链路用户数据编码格式 (10)4.1.2站点水情信息编报 (11)4.1.3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11)4.1.4水情站码 (12)4.1.5测报时间码 (12)4.1.6要素标识符 (13)4.1.7数据编码 (14)4.2水文信息编码 (14)4.2.1降雨量编码 (14)4.2.2蒸发量编码 (16)4.2.3河道水情编码 (17)4.2.4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19)4.2.5闸坝水情编码 (20)4.2.6泵站水情编码 (22)4.2.7潮汐水情编码 (23)4.2.8土壤墒情编码 (25)4.3数据传输报文结构 (27)4.3.1 链路测试(AFN=02H) (27)4.3.2 参数设置(AFN=04H) (28)4.3.3 参数查询(AFN=0AH) (31)4.3.4 控制命令(AFN=0CH) (32)5 通信方式和误码率 (34)5.1通信方式 (34)5.2误码率 (36)6 仪表设备数据传输规约 (37)6.1仪表数据通信规约 (37)7 数据传输的考核 (38)7.1考核内容和指标 (38)7.2考核方法 (38)附录A 事件记录表 (39)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0)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47)1 总则1.0.1 为提高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效率和满足防汛防旱和水文数据收集的要求,规范水文监测设备及装置的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水文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规约,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体制,制定本标准。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次前⾔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符号和代号 (1)3.1 术语 (1)3.2 符号和代号 (2)4 总则 (3)5 数据采集通信规约 (4)5.1 ⼀般规定 (4)5.2 智能传感器通信协议 (4)6 报⽂传输规约 (6)6.1 ⼀般规定 (6)6.2 报⽂帧结构框架 (6)6.3 链路传输规约 (9)6.4 ASCII字符编码传输报⽂帧结构 (12)6.5 HEX/BCD编码传输报⽂帧结构 (14)6.6 报⽂正⽂结构 (1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分类码 (3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功能码定义 (4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遥测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参数配置表定义 (4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信息报⽂编码格式 (54)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蒲福⽒风⼒等级表 (69)附录G (资料性附录)⼈⼯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70)附录H (资料性附录)条⽂说明 (76)前⾔本标准根据⽔利部⽔利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管。

本标准由⽔利部⽔⽂局提出。

本标准由⽔利部⽔⽂局归⼝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利部⽔利信息中⼼、长江⽔利委员会⽔⽂局、淮河⽔利委员会⽔⽂局、北京⼤学、浙江省⽔⽂局、⽔利部南京⽔利⽔⽂⾃动化研究所、⽔利部⽔⽂仪器及岩⼟⼯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本标准主要起草⼈:蔡阳、倪伟新、吴恒清、⾼繁民、林灿尧、陆云扬、陈智、何青、⽜睿平、陈卫、丁强、祝明、孙春鹏、陈祖华、徐海峰、张建刚、王志毅本标准出版发⾏单位:本标准技术审查⼈: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监测数据通信规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系统中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及数据通信协议、测站与中⼼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为适应我国水文仪器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对用来监测河流、水库等水情的水文遥测终端RTU的数据通信制定了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本文将以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介绍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的,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数据通信协议。

中心站为通信发起端,中心站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后,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正确,应发送响应帧;如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无效,则不响应。

用于查询遥测站的各种要素数据,要素主要包括1 小时内每 5 分钟时段雨量、1 小时内 5 分钟间隔相对水位、日降水量、当前降水量、降水量累计值、瞬时河道水位、电源电压等,功能码为3AH。

我们首先通过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的设置参数软件,配置中心站地址、遥测站地址、通信的数据类型等,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以lanpu-1802型RTU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一下报文:第一:中心站发送下行查询报文:中心站发送的查询下行数据通信报文正文结构如下表所示:中心站查询下行报文内容:*00123412340604D23A8014【0000170718120208DRP @A947 *:帧起始符01H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6:中心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8014:报文下行标识及长度,8代表下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14,是指[]之间的数据长度。

[:报文起始符02H0000:流水号170718120208:发报时间为17年7月18日12时02分08秒,为6字节DRP :要素标识符,一小时内每5分钟降雨量@:报文结束符05HA947:CRC16校验码第二:遥测站lanpu1802 RTU发送的上行报文:数据通信上行报文格式如下表所示:上行报文内容如下:*06001234123404D23A004B【0028170718120211ST 0012341234H TT 1707181105 DRP 00000AFFFFFFFFFFFFFF0000 】E6B8*:帧起始符01H06:中心站地址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004B: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上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4BH,是指[]之间的长度。

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

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

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水文测报系统是指一套专门用于收集、传输、处理和管理水文信息的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对水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为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预警、水文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是指规定水文测报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营中所要遵守的技术要求和通信规则的文件。

技术规约和协议在水文测报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具体规定了水文测报系统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安全性保障、管理和运维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首先,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类水文观测站点的布设,确保覆盖范围和布点密度的合理性。

同时,系统应当能够实现对各类测量数据的高精度采集和实时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对于通信传输方式,技术规约和协议还规定了使用无线电、卫星通信或者网络通信等不同方式的具体要求。

其次,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要求在数据处理和管理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具体包括数据的存储格式、数据库结构、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方式等。

数据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存储和归档,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此外,系统应当具备数据传输的自动化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上传和下载,同时还要求数据的传输具备一定的安全机制,以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第三,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还要求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保障。

系统设计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非法入侵和恶意破坏。

规约和协议还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对于数据的安全性也有一定要求,规定了数据备份、加密和恢复等方面的措施,以降低数据丢失和破坏的风险。

最后,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和协议还对系统的管理和运维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求建立完善的系统文档和操作手册,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进行指导。

此外,还规定了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培训计划,确保运维人员具备系统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水文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水文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水文资源或设施)的权利,乙方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水文技术服务能力),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一、合作内容1. 合作范围:本协议涉及甲方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水文资源或设施)及乙方提供的相关水文技术服务。

2. 合作方式:乙方为甲方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水文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水文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水文预报和预警服务;(3)水文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4)水文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5)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水文技术服务。

3. 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期满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续签____年。

二、双方权利与义务1. 甲方权利与义务:(1)提供必要的合作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监测站点、数据传输通道等;(2)支付乙方提供水文技术服务的费用;(3)配合乙方开展水文技术服务工作;(4)保障乙方在提供水文技术服务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 乙方权利与义务:(1)按照甲方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水文技术服务;(2)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和隐私;(3)在合作期限内,确保水文技术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甲方提供水文技术服务成果。

水文信息服务合同

水文信息服务合同

水文信息服务合同《水文信息服务合同》甲方(需求方):____________乙方(提供方):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合同标的1.1 本合同标的为乙方提供水文信息服务,包括水文数据收集、分析、预测和报告等服务。

第二条服务内容2.1 乙方应当按照甲方的要求,为甲方提供以下水文信息服务:(1)实时水文数据监测和报告;(2)历史水文数据查询和分析;(3)水文预报和预警;(4)水文影响评估;(5)其他与水文有关的信息服务。

2.2 乙方应当保证所提供水文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三条服务期限3.1 本合同的服务期限为____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

3.2 合同期满后,如双方同意续签,应签订书面续签协议。

第四条服务费用4.1 乙方向甲方提供水文信息服务,甲方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支付服务费用:(1)实时水文数据监测和报告:____元/月;(2)历史水文数据查询和分析:____元/次;(3)水文预报和预警:____元/次;(4)水文影响评估:____元/次;(5)其他与水文有关的信息服务:双方协商确定。

4.2 甲方支付服务费用后,乙方应当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市场信息等,应当予以严格保密。

5.2 保密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至合同终止或履行完毕之日止。

第六条违约责任6.1 乙方未按照约定提供水文信息服务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6.2 甲方未按照约定支付服务费用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条争议解决7.1 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其他条款8.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8.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通信协议规范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3)3 数据报文传输规约 (5)3.1帧结构 (5)3.1.1本标准采用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5)3.1.2传输规则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5)3.1.3链路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6)3.1.4报文传输 (7)3.2链路传输 (8)3.3物理层规约 (9)4 数据传输报文及数据结构 (10)4.1应用层数据编码规定 (10)4.1.1链路用户数据编码格式 (10)4.1.2站点水情信息编报 (11)4.1.3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11)4.1.4水情站码 (12)4.1.5测报时间码 (12)4.1.6要素标识符 (13)4.1.7数据编码 (14)4.2水文信息编码 (14)4.2.1降雨量编码 (14)4.2.2蒸发量编码 (16)4.2.3河道水情编码 (17)4.2.4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19)4.2.5闸坝水情编码 (20)4.2.6泵站水情编码 (22)4.2.7潮汐水情编码 (23)4.2.8土壤墒情编码 (25)4.3数据传输报文结构 (27)4.3.1 链路测试(AFN=02H) (27)4.3.2 参数设置(AFN=04H) (28)4.3.3 参数查询(AFN=0AH) (31)4.3.4 控制命令(AFN=0CH) (32)5 通信方式和误码率 (34)5.1通信方式 (34)5.2误码率 (36)6 仪表设备数据传输规约 (37)6.1仪表数据通信规约 (37)7 数据传输的考核 (38)7.1考核内容和指标 (38)7.2考核方法 (38)附录A 事件记录表 (39)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0)附录C本标准用词说明 (47)1 总则1.0.1 为提高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效率和满足防汛防旱和水文数据收集的要求,规范水文监测设备及装置的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水文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规约,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体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水文监测设备及装置(包括防汛抗旱、墒情管理、地下水监测、水质监测等系统的传感器、采集传输设备和中心测控设备)中的信息采集与传输,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灌区及输水工程等各类水文要素等水文监测点以及移动监测设备与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1.0.3本标准规定的各种信息传输设备在不同体系结构下的数据传输方式、格式和协议,适用于各类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数据采集传感器对采集传输和监控终端设备、传输和监控终端设备对各类中心站之间的通信。

1.0.4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681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 18657-5-2002)(或IEC60870-5)《水文仪器信号与接口》(GB/T 19705-2005)《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 61-2003)《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213-9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364-2006)《地下水监测规范》(SL 183-2005)《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 213)《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 307-2004)《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标准》(SL 323-2005)《基础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 324-2005)《水质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 325-2005)《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SL 427-2008)《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GB/T 18185-2000)《水文仪器通则第2部分:参比工作条件》 ( GB/T 18522.2-2002)《水文仪器术语及符号》( GB/T 19677-2005)《水文仪器显示与记录》(GB/T 19704-2005)《水文仪器信号与接口》(GB/T 19705-2005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01-2007)《水资源监控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427-2008 )《基础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324-2005 )1.0.5数据采集和传输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和代号2.0.1终端地址 terminal address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

2.0.2中继站地址 relay station address系统中用于中转数据和监控命令的中继站的地址编码。

2.0.3报文 report text系统中交换与传输的完整数据信息。

2.0.4启动站 initiative station一次报文传输过程,主动发出报文的站。

2.0.5从动站 driven station一次报文传输过程,接收报文并作出响应的站。

2.0.6随时在线 always online通信设备时刻处在可以接收或发送的状态。

2.0.7剩余水量 surplus water输入终端的累计充值用水量(或计划用水量)与终端累计用水量之差。

2.0.8 在线保持 online conservation在使用GPRS、CDMA/1X时,以一定时间间隔定时发送数据包,使优先级别不被降低,保持在线状态。

2.0.9 综合参数 comprehensive parameter降水量、水位、流量(水量)、蒸发量、闸门开度、土壤墒情,水压和水质等参数的总称。

2.0.10下列符号和代号(含缩写字母)适用于本标准:A——终端、中继地址;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FN——应用层功能码;AUX——附加信息;BCD——二~十进制编码;BIN——二进制编码;C——控制;CDMA——基于码分多址的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RC——循环冗余码校验;CS——帧校验码;DIR——传输方向位;DIV——拆分标志位;DIVS——拆分计数;ERC——事件记录代码;GPRS——基于GSM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IP地址——“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规定的计算机在网络上的标识;L——用户数据长度;MODBUS——应用于可以将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网络进行集中监控的通用协议和工业标准;Pc——校验位;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PW——密码;SMS——移动通信中的短消息业务;SDI-12——欧美国家监测传感器串行数据通讯接口协议。

在该协议支持下可实现一对多点总线远距离连接和传送;Tp——时间标签;VPN——虚拟专用网,是对局域网的扩展。

给出本标准中出现的不易理解的特定词汇的定义、需要特殊说明的符号代码。

术语和定义主要对标准中的术语进行规范和定义。

符号及代号则列入附录。

3 数据报文传输规约3.1 帧结构参考GB/T18657.3—2002规定的增强性三层参考模型,结合水文监测及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的特点,制定实用的帧结构。

字节格式为帧的基本单元字节。

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帧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3.1.1本标准采用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定义见表3.1.1。

表3.1.2传输规则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2) 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应考虑信道网络延时、中间环节延时、终端响应时间等因素。

3)帧校验位(CS)是用户数据区的CRC校验。

4)接收方校验,如检出了差错,舍弃此帧。

两帧之间应考虑线路的空闲间隔。

5)每个字符应校验起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6)每帧:——帧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报文头、用户数据区、报文尾);——1个字节长度L;——接收的字符数最少帧长度L+4;——帧校验;——结束字符;——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

3.1.3链路层应符合以下规定:1)长度L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用户数据长度L由1字节组成,见表3.1.2:(2)用户数据长度L,由D0~D7组成,采用BIN编码,是控制域、用户数据域(应用层)的字节总数。

数据为图片数据流时,数据长度为L*1K。

——采用无线数传信道,长度L不大于255(SMS的L不大于140,GPRS和CDMA的L不大于255,卫星通信的L不大于98);——采用网络或有线传输,长度L不大于255。

传输图片数据流时,长度L按上述规定。

2)控制域C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控制域C表示报文传输方向和所提供的传输服务类型的信息,定义见表3.1.3:(2)传输方向位DIR:——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中心站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报文;——在每帧报文的通信过程中是不变的。

(3)拆分标志位DIV:——DIV =1,表示此报文已被拆分为若干帧,接收后需要拼接。

此时控制域C后增加一个字节,为拆分帧记数DIVS,采用BIN倒计数(255-1),1时表示最后一帧。

启动站发送时自动加上发送,从动站返回帧时对应加上确认;——DIV =0,表示此帧报文为单帧。

(4)帧计数位FCB:——FCB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

FCB位用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启动站将设置FCB 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将FCB减1,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直到FCB值为0,表示本次传输服务失败;——从动站收到启动站FCB值不为0的报文并按照要求确认或响应时,返回相应的FCB值。

(5)功能码定义:——传输方向位DIR ,定义见表3.1.4: 表功能码传输方向(DIR=0)传输方向(DIR=1)帧类型服务功能帧类型服务功能0 备用备用1 发送∕确认命令确认认可2 发送∕无回答用户数据响应帧否认:无所召唤的数据3 查询∕响应帧链路测试响应帧链路状态4 查询∕响应帧电压参数响应帧电压参数5 查询∕响应帧雨量参数定时自报帧雨量参数6 查询∕响应帧水位参数定时自报帧流量参数7 查询∕响应帧河道水情定时自报帧河道水情8 查询∕响应帧闸坝水情定时自报帧闸坝水情9 查询∕响应帧综合参数定时自报帧综合参数10 查询∕响应帧中继参数定时自报帧中继参数11 备用随机自报帧报警或状态参数12-15 备用备用3)帧校验帧校验CS是控制域、编码格式标识符、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的字节的CRC校验,生成多项式:X7+X6+X5+X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