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2500字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在阅读《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领域,被书中描述的“心流”状态所深深吸引。
“心流”是一种完全沉浸在当下的状态,是一种将个人与目标融为一体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一、何谓“心流”?“心流”指的是一种自发地设定目标,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当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目标,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在这种控制感中,将自己与事件融为一体,彻底消除了自我意识,没有目的,无关结果,纯粹是享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既处于完成各项挑战的紧张中,同时又处于这种乐趣中,这不是简单地重复,大脑时刻都在感知与分析其中的细微差异,然后作出了一个又一个试错或者改进的决策,并从中找到正、负反馈,进而换新的策略或方式将事情做得更好。
在不断地练习与精进中,投入者对事物的理解呈现了螺旋式增长,并且体验到了不断更新的新鲜感。
在这个增强回路中,投入者欲罢不能,会不知不觉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一步研究。
没有外界的奖励与旁人的认同,纯粹只是为做事而做事情,没有目的,只是沉浸在这个过程中。
心流是与世间万物构建相识纽带的方法,是打破自我主观意识的限制的最优手段。
二、如何体验“心流”?清除干扰源,比如手机,无关的资料、可做可不做的杂事。
设置一个内奖性的目标,排除外界与他人的引诱,纯粹是为了体验做这件事的过程所带来的巨大满足感。
不以结果作为做与不做的动机,而是以过程中种种体验为契机,不断深入了解与学习,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从而获得更多、更深的满足感。
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并努力去察觉同一件事情中的细微差别。
每一个细小的差别就是一个兴奋点,蕴含着机遇与转折性的突破;每一次突破都将取得质的飞跃,从而让自己更加接近那个未知的世界。
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别人的夸赞,也不是为了得到外界的奖励与认同,纯粹就是为了实现跟自我与世界的联结而自愿去做的事情。
《心流》读后感(通用19篇)
《心流》读后感(通用19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流》读后感篇1《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三十年前,他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件完成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时,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和工作等。
全书分为十章第一章心流,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原理:并非瞬间发生;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用权力换取;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
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
第二章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改善生活品质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
一味追求财富、地位未必能使人更快乐,从每天的生活体验中创造乐趣,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
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具挑战性的活动: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全神贯注明确目标即时回馈能深入且毫不牵强地投入行动,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浑然忘我掌控自如时间感异常:有时变短有时变长第四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心流活动的关键是可以带来新发现、创造感,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在过去的一周里,我读完了《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心理状态和体验的奇书。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案例,深入剖析了心流的本质和产生条件,让我对人类的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流是一种高度专注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和自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愉悦和满足时,就进入了心流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心流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心流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工作、学习、运动、艺术创作等。
他还指出,心流不仅可以在我们从事的活动中产生,还可以通过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来创造。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是作者对心流产生条件的分析。
他认为,心流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合适的挑战,三是即时的反馈。
这三个条件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只有当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找到与之匹配的挑战时,我们才能够进入心流状态。
同时,即时的反馈也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进展和成果,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心流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心流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我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促进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通过不断地创造心流体验,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在当今快节奏和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我们很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之中。
然而,通过学习和运用心流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每天忙忙碌碌而又疲惫不堪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每天追求幸福却捕捉不到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和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
心流最优体验的心理学读后感
心流最优体验的心理学读后感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心流:最优体验的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心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给予了我很多启发。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心理学家密克·赫尔赫(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一书中深入探讨了他对心流的研究和理解。
他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完全投入且享受当下的心理状态。
当人们经历心流时,他们会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感受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
心流是一种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它在不同领域都可以得到实现,包括艺术、运动和工作等。
心流的最优体验是极富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奖励感。
在赫尔赫的研究中,他发现心流体验与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密切关联。
当人们能够经历心流时,他们更容易感到幸福和满足。
赫尔赫的研究表明,心流体验不仅仅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感,还能提高个人的表现和创造力。
心流状态下的人们通常能够达到超常表现,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
书中提到了许多触发心流的条件和要素。
首先,一个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和投入其中。
其次,任务的难度应该与个人的技能水平相匹配,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
适当的挑战能够引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和兴奋感,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此外,及时的反馈也是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人们得到及时的反馈时,他们可以根据反馈做出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现。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对心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经历过心流的体验。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在大学期间参与的一个志愿者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需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辅导和支持。
每次与这些孩子相处时,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我和孩子们的互动充满了乐趣和满足感,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关爱。
这种心流体验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同时也增强了我对志愿者项目的投入和热情。
心流,思政课可以有——读《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有感
I 学海泛舟h中爹兹跆鉍学参爹E -m a il : *************************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心急如焚,因为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游离于线上课堂。
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笔者一直在 想,我们的思政课堂能否像网络游戏一 样吸引学生,也让学生沉浸其中。
最近,笔者读完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 米哈赖写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 书后,仿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玩网络游戏时全身心投人的状 态如同米哈里所说的“心流”。
心流,指 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与自己能 力匹配的事情时,全神贯注、全情投人并 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宁静、愉悦、充 实的精神状态。
米哈里认为,要想让当 事人进人“心流”状态这种最优体验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清晰的目标。
当事人进人活 动之前,只有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及具 体要求有明确认知、有清晰目标,当事人 才会在完成任务时集中心力。
这是“心 流”产生的前提。
第二,适度的挑战。
如果挑战远髙 于技能,就会引起当事人焦虑。
很多学 困生之所以厌学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 程中一直备受煎熬,被焦虑、沮丧等负面 情绪所困扰。
如果挑战远低于技能,就 会使当事人感到无聊,这是部分优秀学生课堂走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有提供与当事人能 力相匹配的挑战,当时人才会全神贯注,迎接一个个 挑战,解决一个个问题,这时“心流”才会产生。
适度 的挑战是心流产生的关键。
第三,及时的反馈。
米哈里认为,一个运动员与 实力相匹配的另一个运动员打网球之类的球类运动 容易让人产生“心流”,因为他可以获得及时反馈。
许 多游戏设计者深谙此道,他们一级一级设计游戏,一 旦玩家专注于这件事,他们就可以获得及时的升级奖 励。
因为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当事人的注意力长时间 被紧紧抓住,这时“心流”状态得以保持强化。
及时的 反馈,是“心流”保持并获得强化的手段。
如何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把学生带人“心流”最 优体验?根据心流产生的条件和笔者二十多年的教 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读后感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张定绮译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张定绮译读后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物质享受,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充实。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所著,张定绮老师精心翻译,为我们揭示了“心流”这一神秘的心理状态,为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体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书中提到:“心流是一种最优体验,是人们在完全投入、全神贯注地进行某项活动时产生的一种感觉。
”这种状态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
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心流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如艺术、体育、工作等。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心流并不遥远,它就藏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投入其中,便能体会到心流的愉悦。
正如书中所说:“当一个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他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书中关于心流的八个特征,为我提供了识别和培养心流的依据。
这些特征包括:挑战与技能的平衡、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深度投入、强烈的兴趣、自我的掌控感、时间感的扭曲和行动的自觉性。
通过了解这些特征,我明白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心流体验。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作者观点的独特和犀利。
他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还关注心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书中提到:“在一个充满心流的社会中,人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关心他人,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此外,作者还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心流理论与东西方哲学、宗教信仰等相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
例如,作者引用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观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强调在不断探索和追求心流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实用价值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践行。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本书的出发点是如何获得内心的最佳的体验即心流,分析人如何才能幸福的方法论,引出精神熵这一构建内心秩序的平衡式。
01、什么是幸福?本书中提到的幸福的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和安宁的状态。
幸福的瞬间很容易回想起来,如第一次考试拿了满分,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内心的愉悦瞬间到达心底,如流水般沁入心脾。
但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在陌生的环境或境遇中,发现幸福居然还要去学习才能得到。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寻找幸福的道路如此坎坷呢?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很是贴切“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可以说心流的状态是我们最接近幸福的途径,它就像一个开关或者路径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寻找幸福的最优解。
02、什么是心流?本书采用“心理体验抽样法”(简称ESM)收集资料。
该方法是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觉或心情。
通过分析收集到超过10万份人生体验的剖面分析记录,米哈里提出心流这一描述人最优体验状态的名词。
心流:一股洪流带领着我们。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屏蔽外界的干扰全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觉自己的脑处理速度直线上升,时间的流逝速度很快或者很慢。
如打游戏的时候,打球的时候。
要达到这中心流的状态我们需要留意几点:(1)注意力(2)有一个你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3)有即时的回馈(4)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屏蔽和忘却(5)达到忘我的状态首先第一点很重要,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上)将内心的思绪由混乱转为清明整齐,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流,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很重要的事上。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人总是处在两种不幸福的状态,不是因为生活平淡而觉得无聊,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出获得幸福的方法。
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人生目标的副产品。
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
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
要控制意识,我们就要了解人类意识运作的方式。
作者借用了物理学中的“熵”的概念,提出了“精神熵”这个概念,用来指代意识趋于无序的状态。
一旦意识变得无序,也就意味着,人的内心失去了秩序,变得焦躁不安,这就是精神熵带给人们的不好体验。
能够对抗精神熵就是最优体验,也就是心流。
所谓的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如打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时间、忘记吃饭,这种状态就是处在心流当中。
如何获得心流?第一,要有清晰的目标;第二,要有即时反馈;第三,挑战的`难度与能力的相匹配。
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我们的注意力会开始聚集,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如何更好的工作?把工作当成心流的主要来源,把任务拆解到几个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馈的小目标,适时调整工作难度,为自己增加工作量,获得更多心流体验。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有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散发出能量非常并且满足的感受。
心理理论之父、非常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市场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萨莱县状态。
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主动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扎扎实实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向来一本持续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在线阅读地址人的最优体验叫“心流”。
“心流”不是一般的开心、幸福、狂喜,是一种忘却自我,投入到当下,沉浸其中,没有一分多余也没有一分缺少的体验。
“心流”是一个人的内心高度秩序化。
物理学中,“熵”代表体系的混乱度,熵越高,体系越混乱。
同理,“精神熵”,代表我们内心的大乱度,内心越混乱,体验越不好,精神熵越高。
当人陷入负面的情绪中所,焦虑、烦恼、痛苦,就是精神非线性增大的时候。
我们在折桂体验,达到心流的时候,就是我们精神熵最高者的时候。
我们要获得最优体验,要达到心流,就是要减低我们的精神熵。
人在什么情况下能达到心流呢?一,目标明确,清楚地知道当下发觉我做的是什么;二,所做事情的难度与自己的相衔接能力相适应,有轻微挑战。
我做什么,能得到怎么样的反馈,得到这样的反馈,我又刚好能作出相适应的调整。
心无旁骛,沉浸当下,内心高度秩序化。
内心的秩序化,可以是简单的秩序,也可以是复杂的金融秩序化。
简单的秩序化,可以达到,但是脆弱。
复杂的秩序化,较难达到,但是坚韧而富有弹性。
要达到心流状态,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需要磨炼技巧。
生活的环境简单、单纯,没有过多的资讯侵入内心,容易达到“心流”状态。
读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读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我是不用读这本书的。
心流体验对于别人来说很是难得,可是对于我来说,一个觉得每天的时间都过得飞快的人来说,几乎每天都有心流体验。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儿子在前几天对我说:“妈妈,你给我买这本书吧,我看我同桌看,我觉得还不错,所以想读。
”对于孩子提出想要读书的要求,我基本上是不会拒绝的,所以,就入手这本书,交给了他。
本着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的基本行为准则,所以,我读了这本书的电子书。
对于心流体验,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每当沉浸在做事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当设定的闹钟响起,我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
在这个沉浸的过程中,我会感到满足,也会感觉充满了力量,也时时感觉到有知识或者能力方面的沉淀收获,心里充满了快乐的感觉。
这个也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心流无处不在:纳粹集中营里的难民、流浪者、攀岩者、作家、家庭妇女、处于底层蓝领工人、印度苦修者等,从一些能擅长专注于做自己事的人中,都找到了让他们面对困境的内在力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流体验也是无处不在的:游戏、追剧等打发无聊的娱乐活动。
孩子们为什么会沉浸于游戏?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在游戏的即时反馈中得到强大的满足感,能在失败后得到重来的机会和指点,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体验成了他们快乐的源泉,也就是心流体验,所以他们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游戏里。
不过,很多人从大众娱乐中得到的心流体验是非常短暂的,而且当这种心流体验消失后,空虚和无聊再次入侵。
难道他们不想拥有更为满足更为幸福更为持久的幸福感吗?不,他们想的,只不过他们一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二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去做。
因为要获得长久的心流体验,是需要不断尝试和练就在独处中拥有强大自控力的。
《心流》读后感
《心流》读后感《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幸福和内心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案例,阐述了心流的概念和产生心流的条件,以及心流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
心流是一种最优体验,是人们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完全投入、沉浸其中,忽略时间和周围环境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够感受到高度的满足和快乐,并且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心流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即时反馈和挑战与技能相匹配。
这些条件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以得到应用,例如在工作、学习、运动、休闲等方面。
作者还介绍了心流的八个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产生心流。
例如,有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有即时反馈可以让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挑战与技能相匹配可以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满足。
这些要素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都可以得到应用,例如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材料,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除了介绍心流的概念和产生条件,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心流。
他提出了一个坐标图,横坐标为技巧,纵坐标为挑战,中间有一个一定宽度的等分即为心流通道。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技巧和挑战的比例,使自己处于心流通道中,从而产生心流。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设置心流的要素等。
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寻找心流。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幸福和内心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案例,阐述了心流的概念和产生条件,以及心流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心流,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意识和注意力。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主观感受,并非仅仅是人生的一个片面,实际上它就是人生本身。
我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都做过些什么呢?是否曾因害怕失去朋友而忍气吞声,是否为了满足欲望而做与自己意愿相悖之事,又或是加班到凌晨两点?在这些情形下,我们是否曾感受到疲倦、厌烦与不满足,却又安慰自己这些不过是人生的小小片段,幸福就在不远处,进而逼迫自己拼命工作、努力生活。
但这样的人生真的幸福吗?我们当下的体验真的不重要吗?《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一个独特观点: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面,它就是人生。
这该如何理解呢?我们总会以自身的想法去解读周围世界,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感受。
下雨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太阳出来时我们会觉得温暖,这些都是人生的主观体验,且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所以米哈里说,主观体验就是人生。
故而,若想要获得幸福,那就让自己的体验是幸福的。
米哈里与积极心理学结缘,似是上天的特意安排。
那时他在瑞士滑雪,可偏偏事不凑巧,雪都化了,他身上又没钱。
于是,别无选择之下,他去听了一个关于“飞碟”的演讲,正是这个演讲改变了他的一生。
演讲大致内容为:二战后,许多人遭受心灵创伤,他们发明了一种游戏,即放飞飞碟,借此建立起一种新的内心秩序,让自己获得快乐。
演讲者是荣格,他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当时米哈里并不认识荣格,但他在欧洲长大,七八岁时正值二战期间。
对于二战的结果,大多数人认为是正义战胜邪恶,家园得以重建,世界各国人民变得相亲相爱,然而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他们的体验却截然不同,他们失去了亲人、朋友,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内心充满慌乱与迷茫。
米哈里对荣格演讲的主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后来,他到美国学习心理学,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心流理论之父”,著有《创造力》《发现心流》等畅销书。
而《心流》这本书,是米哈里的开山之作,主要告诉人们:我们能感受到快乐或伤心,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日常体验,体验即人生。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心流》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本佳作,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通过深入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名为“心流”的美妙精神状态,他将其称之为“最优体验”。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忘却了其他事物的存在,整个精神能量仿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甚至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
前三章对心流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内容精彩纷呈。
然而,从第四章开始,作者转而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发现并与心流相伴的方法,这部分内容略显琐碎,对阅读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一章则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进行了升华,赋予了本书更高的价值。
书中的“精神熵”概念是对物理学概念的巧妙运用,令人深思。
在本科期间,我有幸学习了一门在能源领域备受推崇的《工程热力学》,其中熵的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熵被用于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这也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书中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能量视为具有不同品位的存在,高品位能量如电能具有高度的有序性(熵值较低),而低品位能量如热能则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熵值较高)。
人类不断努力的目标就是将低品位能量转化为高品位能量,无论是通过热能到电能的朗肯循环,还是太阳能到电能的光伏电池板,然而,转化效率却往往非常低。
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珍视那股有序的精神能量。
此外,本书中关于工作、交友和人生意义等章节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然而,我仍觉得本书在某些地方有些过于啰嗦。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精彩摘抄: - “我渐渐学会对自己的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的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爱的人。
”——罗素 -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
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
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心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下班后,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短视频,或者打开投影仪看电影,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却感觉更累了,也没有得到乐趣和满足。
周末也是一样,疯狂地追剧、刷综艺、玩游戏,周一上班时却更加疲惫不堪。
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对休息有什么误解,或者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真正的乐趣。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中找到。
这本书的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即一种专心致志、投入忘我的状态。
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会完全沉浸在当前的活动中,忽略其他不相关的因素,从而获得高度的愉悦和满足感。
那么,如何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呢?米哈里在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其次,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
除了介绍心流的概念和方法,米哈里还探讨了心流与幸福、工作、休闲等方面的关系。
他认为,心流是一种最优的体验,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同时,心流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休闲方面,心流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让我们在休息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能够让我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如果你也想拥有一个更加充实、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和收获。
《心流》读后感
《心流》读后感心流,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完全沉浸其中,忽略了时间和周围环境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心流的构成要素和产生机制。
我们需要面对一份可完成的工作,这能够让我们产生挑战感和成就感。
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
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这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进展和成果。
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
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
作者还指出,心流不仅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还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心流体验,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心流体验还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心流体验,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分心,使得我们很难进入心流状态。
例如,我们可能会被手机、社交媒体和其他外界因素所干扰,或者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压力和沮丧,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流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心流体验。
我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避免分心。
我们需要学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逐步实现。
第三,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将它们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四,我们需要学会放松和休息,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今晚与家人用餐时,我和孩子父亲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孩子父亲认为,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而我对此也深表认同。
然而,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是否放任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玩耍,就是幸福教育的唯一途径呢?我作为一名省重点高中的老师,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被同学们称为学神的学生,脸上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表情。
即使在试卷发下来,发现自己错了一些题目,或者年级排名下降了几名时,他们也不会有痛苦的表现。
相反,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如果成绩不理想,或者年级排名下降,就会非常痛苦,甚至会来到办公室哭泣。
后来,我与一位学神进行了交流。
令我惊讶的是,他竟然达到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他所关注的,并非是分数的波动或名次的升降,而是解出一道难题的快乐,以及每天吸收知识、不断进步的快乐。
因此,名次和分数对他来说,仿佛是身外之物,只是学习的结果,而非学习的目标。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肯定了这种体验,并将其定义为“心流”。
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心流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和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进入心流状态。
那么,究竟什么是快乐呢?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在的满足,而是来自对内在自我的探索和实现。
就像我学习游泳的经历,从最初的旱鸭子到学会游泳,掌握一项新技能的过程带来的快乐更加持久和深刻。
这种快乐源于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体验,以及与内心秩序的和谐统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呢?基因和社会的影响可能导致我们迷失自我。
孩子天生热爱学习,但随着成长,学习变得不快乐,因为它与枯燥的练习、成绩排名和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
我们屈从于基因的需求,如对甜食和可乐的渴望,同时也受到社会的要求和限制,这使得我们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幸福。
精神熵也是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的因素之一。
《心流》读后感
《心流》读后感《心流》这本书探讨了人类最优体验和生活品质的关系,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人生的最优体验并非幸福或快乐等肤浅的感受,而是奋斗、挣扎、坚持后达到的巅峰体验。
这种体验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和谐与自然涌现的喜悦。
掌控心灵对于决定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的细节,不斤斤计较,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并非取决于外界事物,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阐释。
只有能够真正掌控自己意识的人,才能真正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
当精神能量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相匹配时,心灵才能体验到最优状态。
然而,我们往往难以摆脱困难和责任,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觉。
控制意识的关键在于了解其内容,而追求内心和谐则需要从掌握意识开始。
培养毅力应从建立意识的秩序着手,通过控制感觉和思想来实现。
意识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形循环,注意力既能塑造自我,也会被自我塑造。
当一切失序时,注意力会被错误引导,无法发挥预期功能,精神也会随之窒息。
为了获得心流体验,我们需要选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这种体验能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却生活中的不快乐。
真正带来乐趣的并非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
自成目标是指一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不需要追求未来的目标。
这种体验能将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
财富、地位、权力等并不能直接带来快乐,只有从日常生活中创造乐趣,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
我们应该学会在每一个当下找到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
《心流》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体验和生活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强调了掌控心灵、追求内心和谐以及创造快乐对于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来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
这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和实践的书籍,它将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心流》阅读感想
《心流》阅读感想好友大力推荐此书,我买下此书已然有一段时日,直至今日才总算读完,此间历经颇久。
在读书的整个过程中,我的心态几经起伏,而《心流》也可谓见证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何为心流以及我们应如何在生活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心流。
其要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心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乃是全神贯注、投入忘我且能掌控自我意识并从中体会到快乐的状态;其二,心流的构成要素包含目标、清晰的反馈、一定程度的挑战、一定程度的掌控力以及全神贯注;其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心流,拥有自得其乐的性格极为关键,哪怕是处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若具备自得其乐的能力,依然能够获得心流。
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无论是在感官体验、思维活动、人际交往、工作事务还是面对挫折时,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与不同环境和谐共处的诀窍,专注于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自然会发现无尽的乐趣。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其一,阅读一本好书本身便相当于进入心流状态,仅仅是阅读该书的序言部分,我便明显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境地。
其二,“心流”也并非如我起初所设想的那般遥不可及。
在读书过程中,我回想起童年的一些经历,比如早年在实小的琴房里弹琴,那种难以言喻但一直铭记于心的感受其实就是心流。
其三,我觉得有些戏谑的是,当书读到一半时,由于我身处“困顿”的环境之中,瞬间产生了大量的精神熵,难以控制自己的意识,每一天都处于诸多欲望和念头之中。
我尝试按照书中所讲的去打造心流,尝试过网球运动,也确实短暂地进入了心流状态,但无奈自己修行尚浅,当自己处于被他人关注的环境中时,我又失去了那种感觉。
其四,对于此书我存在一点疑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在和谐中的人,无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以及恐惧之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
”这样的状态我的确心生向往,然而,我也不禁在心中发问,人生漫长且复杂多变,倘若始终致力于将精神能量都运用在有益之事上,不进行一些挥霍,不偶尔陷入那些无序、混乱、恐怖的状态,这是否又会是另一种无趣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2500字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2500字:最近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是Mihaly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做游戏的人都知道“心流理论”,这也是以前我们做游戏时的理论基础。
心流的特征全都是游戏设计的必备要素:集中注意力:通常游戏中是那个由你操控的行走的小人儿;有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个人升级、打败boss等。
投入到竞争性的环境:PVP、PVE。
有即时的回馈,乐趣通常出现在挑战和行动能力恰好平衡的时刻:各种冒出的数字、NPC的回复等。
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玩起游戏来忘记了吃饭。
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别人叫也不理。
我觉得所有做产品、做游戏策划的人,都需要读《心流》这本书。
但这并不是一本讲产品设计方法论的书,而是讲幸福人生的方法论的书。
Mihaly提出: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作为一个经常能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体验到心流、以及自己觉得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非常赞同Mihaly的观点。
通过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能更容易体验到幸福的人生。
总结起来有四种途径:一、享受与自我独处的时光人生有1/3的时间是自己度过的,需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阅读、写作都是能过帮助自己达到心流状态的活动;二、从事能体验到心流的工作脑力劳动者: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要不干了十年后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中的全部奥秘,索然无味了。
体力劳动者:并不只有脑力劳动才能体验到心流,刻意练习的体力劳动也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三、培养能体验到心流的爱好钓鱼、游泳、滑雪、爬山、书法等运动都能体验到心流打游戏、打麻将、打牌是大多数人体验到心流的途径,并不是坏事,不沉迷而荒废正事就好四、建设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和家庭的关系:设置家庭可以参与的心流活动,比如全家一起钓鱼、爬山;帮助孩子探索心流体验;和朋友的关系:交心的谈话、深入的探讨都有助于体验心流【心流理论的实战案例】案例1: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对工作的不满实际生活中,对工作不满的三个理由通常是:缺乏变化与挑战:原因是挑战低而技巧要求高。
我能保持工作热情的秘诀之一是:做一个产品几年后就换产品,到现在我已经跨了社交、视频、游戏、移动应用分发、信息流推荐等几个互联网产品领域,因为总能学习到新东西,所以不会觉得厌烦;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难处理:原因是工作中太多低水平的撕逼和扯皮,损耗了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我首先极少跟别人撕逼,因此也就减少了工作中低水平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工作热情的损耗;更重要的是,我会贯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列出自己需要提升的几个技能点,找到工作中的牛人(比自己牛即可)作为标杆,跟他们交流、学习。
压力大,没有时间思考or陪伴家人:原因是自己的技能低或者精力顾不上,应对不了工作的高挑战,因此焦虑。
针对技能低的对策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应对挑战;如果短期很难提升,那么选择做自己能力胜任的工作;如果是精力实在顾不上,那么可以减少工作量,或者找能人来帮自己。
案例2: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跟人比较的烦恼做社交和游戏,有一个核心词“比”。
比是人类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老是跟人比较,会让自己痛苦、恐惧、愤怒、嫉妒、焦虑等等。
这会让人进入到内在失序的状态,注意力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
内在失序是心流的反面,是需要克服的心流状态。
善于创造心流的人,并不是佛系,不比较,无烦恼。
而是善于把这种比,通过注意力引导到激发自己的意图上去,然后集中注意力思考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比如,我们比竞争对手落后,那就设定一个能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
如果竞争对手的确非常难以超越,那就换个别的能产生心流体验的目标呗。
案例3:心流理论如何帮助缓解人生的无聊昨天豆豆看了一会动画片,爸爸就不让她看了,她立马哇哇的哭了:“不让看动画片好无聊啊”。
我跟她说:“豆豆,你跟我描述下无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好嘛?”豆豆:“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
我说:你不看动画片,还有很多玩具可以玩呀,还可以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呀,你怎么会无聊呢?”然后豆豆不闹着看动画片了,下楼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现在教育豆豆,有运用心流理论的基本理念,并不帮她设定了目标ABC,帮她安排好todo,让她学这个,学那个。
更多的是,我帮助她学会与自我相处,体会到心流,这样,在未来漫长的没有人帮助她设定目标的日子里,她会自己想办法去排解无聊。
家里有很多玩具,她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乐高,拼出各种形状;也可以讲海底小纵队大战蜘蛛侠的故事;还能自己设计一个飞机,再用珍珠彩泥做出来;或者是拿着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
最近一年在做推荐产品,发现人生抉择和推荐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满足约束的多目标序列优化问题。
以人生为例:多目标:幸福、健康、内在和谐、成就、家庭、财富、自由、情感、经济保障、创新、权力、名望等等约束:个人天赋、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公司核心竞争力等序列:小时,天,月,年,十年,漫长的一生目标不同、约束条件不同、所处的时间阶段不同,都会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别笑,真的,我们做产品都是在思考哲学题的。
产品经理最理想的状态是产品哲学和人生哲学一致。
而不是心中想着诗和远方,实际干着无节操坑钱的事儿。
有的人选择工作的理由是升职、加薪、或者权力、名望。
对于我来说,选择工作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体验到心流。
在心流之下工作是发挥人类潜能的最好方法。
能通过一年时间,把一个当初我自己不屑用的产品,打磨到我自己用得停不下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的事情了。
作者:郭湘琰maggieguo最近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是Mihaly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做游戏的人都知道“心流理论”,这也是以前我们做游戏时的理论基础。
心流的特征全都是游戏设计的必备要素:集中注意力:通常游戏中是那个由你操控的行走的小人儿有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个人升级、打败boss等投入到竞争性的环境:PVP、PVE有即时的回馈,乐趣通常出现在挑战和行动能力恰好平衡的时刻:各种冒出的数字、NPC的回复等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玩起游戏来忘记了吃饭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别人叫也不理我觉得所有做产品、做游戏策划的人,都需要读《心流》这本书。
但这并不是一本讲产品设计方法论的书,而是讲幸福人生的方法论的书。
Mihaly提出: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作为一个经常能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体验到心流、以及自己觉得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非常赞同Mihaly的观点。
通过发掘人生的心流体验,能更容易体验到幸福的人生。
总结起来有四种途径:一、享受与自我独处的时光人生有1/3的时间是自己度过的,需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阅读、写作都是能过帮助自己达到心流状态的活动;二、从事能体验到心流的工作脑力劳动者: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要不干了十年后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中的全部奥秘,索然无味了。
体力劳动者:并不只有脑力劳动才能体验到心流,刻意练习的体力劳动也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三、培养能体验到心流的爱好钓鱼、游泳、滑雪、爬山、书法等运动都能体验到心流打游戏、打麻将、打牌是大多数人体验到心流的途径,并不是坏事,不沉迷而荒废正事就好四、建设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和家庭的关系:设置家庭可以参与的心流活动,比如全家一起钓鱼、爬山;帮助孩子探索心流体验;和朋友的关系:交心的谈话、深入的探讨都有助于体验心流【心流理论的实战案例】案例1: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对工作的不满实际生活中,对工作不满的三个理由通常是:缺乏变化与挑战:原因是挑战低而技巧要求高。
我能保持工作热情的秘诀之一是:做一个产品几年后就换产品,到现在我已经跨了社交、视频、游戏、移动应用分发、信息流推荐等几个互联网产品领域,因为总能学习到新东西,所以不会觉得厌烦;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难处理:原因是工作中太多低水平的撕逼和扯皮,损耗了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我首先极少跟别人撕逼,因此也就减少了工作中低水平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工作热情的损耗;更重要的是,我会贯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列出自己需要提升的几个技能点,找到工作中的牛人(比自己牛即可)作为标杆,跟他们交流、学习。
压力大,没有时间思考or陪伴家人:原因是自己的技能低或者精力顾不上,应对不了工作的高挑战,因此焦虑。
针对技能低的对策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笔记去应对挑战;如果短期很难提升,那么选择做自己能力胜任的工作;如果是精力实在顾不上,那么可以减少工作量,或者找能人来帮自己。
案例2:心流理论如何帮助克服跟人比较的烦恼做社交和游戏,有一个核心词“比”。
比是人类的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老是跟人比较,会让自己痛苦、恐惧、愤怒、嫉妒、焦虑等等。
这会让人进入到内在失序的状态,注意力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
内在失序是心流的反面,是需要克服的心流状态。
善于创造心流的人,并不是佛系,不比较,无烦恼。
而是善于把这种比,通过注意力引导到激发自己的意图上去,然后集中注意力思考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比如,我们比竞争对手落后,那就设定一个能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
如果竞争对手的确非常难以超越,那就换个别的能产生心流体验的目标呗。
案例3:心流理论如何帮助缓解人生的无聊昨天豆豆看了一会动画片,爸爸就不让她看了,她立马哇哇的哭了:“不让看动画片好无聊啊”。
我跟她说:“豆豆,你跟我描述下无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好嘛?”豆豆:“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
我说:你不看动画片,还有很多玩具可以玩呀,还可以下楼去找小朋友玩呀,你怎么会无聊呢?”然后豆豆不闹着看动画片了,下楼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现在教育豆豆,有运用心流理论的基本理念,并不帮她设定了目标ABC,帮她安排好todo,让她学这个,学那个。
更多的是,我帮助她学会与自我相处,体会到心流,这样,在未来漫长的没有人帮助她设定目标的日子里,她会自己想办法去排解无聊。
家里有很多玩具,她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乐高,拼出各种形状;也可以讲海底小纵队大战蜘蛛侠的故事;还能自己设计一个飞机,再用珍珠彩泥做出来;或者是拿着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
最近一年在做推荐产品,发现人生抉择和推荐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满足约束的多目标序列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