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合集下载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概述:一、所有权和治理结构:在所有权方面,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由国有股东控股。

国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对银行的经营和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美国商业银行没有国家所有的股东,属于私人企业。

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和董事会组成。

二、经营范围和产品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提供传统的存贷款和支付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但近年来已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包括信托、保险、证券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高和金融创新环境较好,提供的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发明了信用卡、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等金融工具。

三、监管和合规性:中美两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也存在差异。

中国监管机构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负责,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在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由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国家银行业监督局(OCC)共同负责监管和监察。

四、政策支持和风险防控:五、国际合作和创新技术:中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经营和跨境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中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与多个国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则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并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创造了数字化银行和区块链技术等。

结论: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在所有权、治理结构、经营范围、监管、政策支持、风险防控、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方面均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环境和监管机构等因素。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中美商业银行的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并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实现更好的合作与共赢。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一、前言随着大众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银行率先推出个人理财服务,银行个人理财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和管理,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同点。

本文将从产品特点、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

二、产品特点1.产品类型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固定期限、浮动收益等。

固定期限指的是定期理财,具备较低的风险,是大多数年长客户的选择,目前固定期限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5%之间;而浮动收益指的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包括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相比之下,国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为丰厚,但风险也更高。

2.产品期限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较短,一般在1~3年之间,但是也存在长期理财产品,如10年、20年、30年等,目前长期理财产品在国内并不普遍。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更加灵活,除了固定期限的产品外,还有短期、中期、长期等投资产品。

三、风险管理1.风险分散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和产品设计,因此,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大量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的出现,也使得个人理财投资风险更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更加重视资产分散,旨在通过投资不同种类的资产来化解风险。

例如,在美国投资股票时,一般要选择多种不同行业的公司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

2.风险警示在中国,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银行在推出产品时通常都会以明显的红色警示框的形式提醒客户投资风险,并要求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

而在国外,银行则更注重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投资者测评等方式给予投资者更加客观、深入的风险告知。

四、市场营销1.采用的宣传方式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主要采用的营销方式是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如中国农业银行在电视上推出的关于某个保本理财产品的广告。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仅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而且其存款产品设计体现着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既能够吸引客户,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进而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

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品种较为单一,面对的市场较为粗略,没有细化,整个产品结构较为僵硬。

下面我以美国的花旗银行和中国的工商银行为例,浅谈一下对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的差异。

首先是二者的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方面的差异。

以花旗银行为例,国外的存款产品基本上有六个构成要素:开户起点、日均余额、优惠条款、惩罚性条款、期限与利率。

对上述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便生成了不同的存款产品,以多样化的存款产品来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

而国内的商业银行,以工商银行为例,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极其单一,虽然银行的官方的法定利率显示的要素有利率和期限两种,而实际上,期限是决定着利率水平的高低的,所以本质上来说,其构成要素只有期限一种。

国内的商业银行大都以期限和利率的变化为主轴来创造存款产品,难免会显得单调,种类相对于国外的存款产品也是少之又少。

其次是二者创造存款产品的动力来源的差异。

以花旗银行为例,其存款产品的创造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动力,即注重市场细分,达到了有效的权利和义务的搭配。

花旗银行以上述构成要素为支点,通过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进而创造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同产品,对市场进行分化,使得市场对存款的不同需求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 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 Citibank 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 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

而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创造的动力就要模糊得多,他们大都忽略了市场的不同需求,以供给来带动需求,让需求去迎合供给。

中外银行业现状对比(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外银行业现状对比(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外银行业现状对比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尽管中国银行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但是目前仍处于粗犷的发展模式。

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旳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商业银行仍然是低效的、幼稚的,并非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为了更加简洁明了地阐述其中的差距,我们着重在中外商业银行的对比。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中外商业银行业务组织架构方面:国外商业银行具有经营自主性,可以进行市场开拓和客户营销;而中国则实行总行和分行双线管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自主性,不利于银行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客户来源方面:国外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独立开拓客户,通过对潜在客户的识别、营销及客户间的相互推荐,完成客户拓展;而我国经济法展结构则决定了客户资源以本地为主。

服务内容及策略方面:国外银行重财富增长、服务品种丰富,侧重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内容涵盖资产配置、财务咨询、保险规划、证券组合投资、合理避税、遗产转让、艺术品托管等财务管理服务,资产配置思路强调“价值投资”,服务策略方面注重专业性与规范性;我国银行受限于分业经营体制,业务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资产配置规划及非金融类增值服务,资产配置思路偏向流动性较好、投资收益较高的短期产品,服务策略强调服务的周到性与细致性,更注重与客户个人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赢利模式方面:除了存款和贷款的利差之外,国外银行收入渠道多样,收入构成包括手续费、咨询费及管理费。

我国银行收入以手续费为主,包括买卖理财产品、代销私募及信托产品的佣金收入,另外兼有部分资产管理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二、中外银行国际化程度国外商业银行:1.银行股权多国化,任何外国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投资成为银行的股东;2.国际银行资本的集中化和营销网络的全球化,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银行大规模合并,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3.国际业务的客户和海外利润比重不断扩大,已超过本大的份额;我国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银行,由国家独资纷纷改制上市,吸入部分国际资本。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分析【摘要】中西方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机制的设置、内部审计、内部风险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与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中西方商业银行在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风险管理和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上。

在指出中西方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应当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内部控制环境的水平。

强调不同文化背景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建议在制定内部控制策略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差异,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员工培训、文化背景、影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变得日益密切。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环境是保障银行经营稳健、规范运作的重要手段,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中西方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不同文化、制度、法律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中西方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差异,并针对性地加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促进各国银行业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通过深入探讨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可以为各国银行业的管理者和监管者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区域和国际间银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2. 正文2.1 中西方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程度差异在中西方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程度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和完善。

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有效防范风险,提升经营效率,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这些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中西方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以“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宗旨,现代商业银行正在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全面成本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有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

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制度改革,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都大幅提高,但由于受我国银行传统模式的制约,与西方银行财务管理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一、财务管理体系的差异从组织架构上来说,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其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实行“垂直管理”和“双线负责制”。

根据银行规模的不同,各级分支机构的财务负责人分别由总部或者地区性总部的财务领导人垂直管理,实行业务上的专门领导。

同时,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在本机构内部,对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实行双线负责制:即一方面要负责本机构内部所有的财务管理事务,协助本机构负责人开展工作,参与本机构的重要决策;另一方面,也要对上级财务领导人负责,贯彻总部或者地区性总部的有关政策,监督本机构的所有业务活动在可以控制和可行的范围之内。

同时,负有向上级财务领导人报告本机构重大财务事项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责任。

分支机构财务主管一般由上级财务领导人任命和考核,其升迁需部分参考当地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实行任期制,由总部在全行范围内统一调动和安排工作;薪酬由上级总部管理,而部分奖金由上级总部在与当地机构负责人协商后决定。

而我国银行长期奉行“分级核算”的观念,财务管理权力比较分散,形成了总分行事实上的不同层面的财务主体,分行财务主管对分行行长负责,没有形成全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二、财务管理理念的差异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成本管理理念。

为实现目标,西方商业银行树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稳健经营的理念,在做好服务、控制风险中实现收入的最大化。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一、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1、产权制度差异: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其主要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形式,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银行资本的社会化。

通过发行股票,可以筹集到数量极其庞大的资本,补充银行资本不足的状况,解决了银行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提高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它有效地分解了经济上的所有权(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从而使得出资人同企业资产的实际营运相分离。

商业银行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和资格,能够自主地支配、使用、处理其实际财产和从事金融交易活动。

(3)出资人或股东的责任有限。

当银行亏损或破产时,出资人或股东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清偿责任,以其投资对商业银行负责,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对股东利益的保护、银行组织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特征是:(1)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均高度集中于国家。

(2)银行财产的非法人性。

银行不具有独立的支配法人财产的资格,从某种程序上讲,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

政府对银行行使行长的任免权、资源的配置权、经营的监督权。

(3)经营责任的无限性。

国家惟一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国家也承担银行经营的无限责任,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

(4)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表明银行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2、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产权制度造成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政府与行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仍然是行政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政府的行政性约束之下,并不能保证其独立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2)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来实现激励,干部的任免、奖惩以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任期政绩为主要内容,从而造成银行高级管理层注重短期政绩,实际工作中短期行为明显。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现代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此外,商业银行也是进行金融活动的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指标,探讨其中的异同、原因、特点及对今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意义和启示。

一、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1、资产质量资产是任何一家银行的最基本的资源和贡献因素。

因此,一个银行的资产质量越好,就越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保持客户忠诚度,提高业务质量和营运效率。

从长远来看,银行的资产质量还将影响银行的未来盈利能力、未来经营风险和竞争力。

因此,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

通过对比,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而外国银行则相对较低。

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风险防范还需进一步加大。

2、盈利能力盈利是银行存在的根本目的。

盈利能力体现的是银行利用各种资源和资本创造经济上的价值的能力。

通过再次对比可以发现,除了一小部分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比较低外,外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比中国商业银行更加稳定。

这表明外国商业银行有着更加成熟和规范的管理,以及更加优秀的经营能力。

3、流动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指标。

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现金支付能力的能力。

外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比中国的商业银行要优秀得多。

这部分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外国商业银行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将可支配资金的流动性提高到了极限,并且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手段也可以保证流动性发挥良好。

4、资本及资本的利用效率中国的商业银行总体来看与外国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比较分析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比较分析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比较分析(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在发达的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英、美和德、日两大类型,即英、美外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德、日内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我国商业的改革正在向以英美模式为主的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主要包括: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的可竞争性以实施外部治理;合理配置和行使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董事会、经营层权责分明,并且有良好的评价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清晰的信息披露和分析机制。

我国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虽然成功解决了很大部分的表层问题,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激励机制和对各级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银行业总体竞争能力低下、利润水平较低。

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其治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

表一:中国商业银行、英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组织架构国内商业银行英美商业银行股东大会有,但股权结构较单一有,股权结构多元化董事会国有股同其他出资者同样按股份委派董事组成董事会(农行除外)健康规范的董事会,集决策权与监督权于一身,但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制度健全有效监事会内设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不设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由政府直接任命或考核后董事会聘任,经理报酬市场化程度较低从经理人市场聘任,激励报酬机制完全市场化表二:国内商业银行与BIS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差异差异项目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BIS银行公司治理准则1、公司治理含义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涉及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套关系2、战略目标和企业具备较清晰的目标和董事会负责建立可以银行持续开展经营活动的战略和公司价值3、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和权利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4、监督机制内控机制薄弱,稽核部门作用未充分发挥内外部师作用最大5、激励机制侧重于短期激励激励方法与银行的价值、目标、战略和控制一致6、信息披露不具体透明度高,信息披露机制健全7、外部支持环境未规定规定8、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未规定规定比较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突出体现在:1、形式上不完善,委托人不明确。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分析

让银行无法与客户实现完全对接, 以达到全程服务。 难 再者就是在经营 中缺 乏 必要 的宣 传 , 即使是 一 些不 错 的理 财产 品 , 际 了解 的客 户也 并 不多 。 实 据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期对该行 3 5 0名柜面客户组织的一项市场调查发现: 被 调查 客 户对 于 ” 通存 通兑 ”” 、代扣 费 ” 一些 新 的个 人 理财 工 具 的知 晓率 等 却全部低于 1 %,而对于 ” 无折进帐 ” AT 存款 ” 、” M 等一些新理财工具 的知晓率竟然全部为零 。 一些新的国债、 基金等的收益、 风险情况也是平常 百 姓所 不熟 悉 的。
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 , 银行、 证券、 保险这几个行业 , 都是 严 格分 开 经 营 的 , 不 能 交叉 , 业务 三个 市场 处于 相对 分 隔状 态 , 三者 都 只 能 在 各 自行 业 内为各 自的客户 理 财 , 而无 法 利用其 他 两个 市场 实 现增值 。 因此 商 业银 行 提供 的个 人理 财 服 务 , 只能 停 留在 咨 询 、 还 建议 或 者方 案 设计 方 面 , 能真 正代 理客 户 进行 组合 投 资 , 不 银行 理财 服务 中的核 心业 务 即增值 业
实行混业经营 , 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 证券、 保险、 信托等业务于一体 , 它 们 也可 以像 美 国的商 业 银行 一 样 , 客户 提 供 存取 款 、 用 卡 、 和房 屋 为 信 汽车 等各 种 消 费贷 款 、 理 保 险 、 卖股 票 、 金 和债 券 等金 融 产 品等一 揽 子金 办 买 基 融 服务 , 到那 时 , 旦 政策 壁 垒拆 除 , 一 个人 理 财业 务将 有 长足 的 发展 。
理财 师 队伍的建 设 , 高理财 人员 的综 合素质 应作 为商业 银行 个人理 财 业务 提 发展 的 重 中之重 来抓 。 加强对 现 有从 业 人员 的培 训 , 培训 课程 应根 据复 合 型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文/王艺博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与西方国家银行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收益较大的中间业务比重太低。

因此,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拉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应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新的业务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7月颁发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收入提升的重要着眼点,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主要目标。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到目前为止,仍不能摆脱中间业务品种不多、产品创新能力差、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里面不仅有历史体制的原因,还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缺陷。

1、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比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共分为十大类,约有 400 多个品种,种类广泛涉及了劳务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形成了品种较为丰富、体系较为完备、服务功能综合与专业性理财服务、柜面服务与自助服务于一体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

但整体来说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而且银行业实行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政策,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商业银行目前所从事的中间业务,其经营范围较窄,品种相对于国外还很少。

而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尤其在国外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各家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据统计欧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就达到1000 余种, 涉及范围包括知识含量较高的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

浅析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差异及借鉴

浅析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差异及借鉴
全丝童
E NOMI T O KT OH A CO C OU L O HE B AI SE
浅析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差异及借鉴
口 郑 勤 朴
内容 摘 要 : 业银 行 的 财务 管理 是 提 高银 行 竞 争 力的 核 心 内容 。 通过 对 中 外 资 商业 银 行 财 务 管 理 的差 异 分 析 . 出 了 国 商 指
因为 2 世 纪 7 0 0年代 以来 金融 机构
从 组织架构上来说 , 西方商业银 行财 务管理体制上 的一 大特 点 , 就是 对其分 支机构 的财务主管 实行 “ 垂直 管理 ” “ 和 双线负责制 ” 。根据银 行规 模 的不 同 , 级分 支机构 的财 务负责 各
人分 别 由总 部或 者地 区性 总部 的财
们通常所说的盈利性 、 安全性和 流动
性的统 一。
( )加 强 财 务 管 理 是 提 高 商 业 二 银 行 竞 争 力 的 需要
管 理体 系有利 于银行 资源 的优化配
置, 有利 于银行效 益的提高和风 险控 制, 通过 有效 的财务 管理 , 不仅使 商
经 营 管 理 中的 作 用 和 地位
强的竞争力。 银 行家》 《 杂志评
出的世界 l 0 0 0家大银行也是 按资本实 力排序 , 穆迪对银行 评级特 别 重视银 行 的财 务状 况和 内部经营管理水 平。 商业 银 行财 务 管理 水平 的高低 , 必然影响其 自身财务 状况。 西方发达 国家银行发展 的历史经验表 明, 科学 的财务
内商业 银 行 在 财 务 管 理 体 系、 念 、 法 手段 和 财 务 指 标 等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 理 方 并从 管理 理 念 、 法 、 制 、 才 的 创 新 几 个 方 体 人

中外商业银行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中外商业银行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中外商业银行银行中间业务比较摘要中国银行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的区别与优劣势的分析,在各个层次进行研究,重点突出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一些优势,以及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的差距,通过调查得出中国银行中间行业的特点,了解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方式,发展过程,规模,结构,品种等方面,详细的说明应如何利用比较的方式来提高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并提高利用价值,在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或负债,并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三大支柱业务之一,具有高盈利、低风险和收入稳定等诸多优点,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相比,在数量、质量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本文拟分析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之间的发展差距并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一银行中间业务简要介绍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如支票结算、进口押汇、承兑汇票等。

银行卡业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收代付款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可撤销承诺和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包括期货、期权等各类金融衍生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优劣势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优劣势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优劣势比较作者:生柳荣来源:《西部论丛》2006年第08期2006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将结束,5年过渡期对中资银行的保护也将消失,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平等条件下展开全方位竞争。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全方位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劣势,才能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扬长避短,在竞争中保持主动。

经营环境比较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经营环境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税负水平不同。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税种及税率是营业税及附加5.5%,企业所得税33%,其他还有利息所得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房地产税等;外资银行的主要税负是企业所得税15%,其他还有营业税及附加、印花税等。

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税负要高出外资银行20%以上。

二是业务限制不同。

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只能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得涉足投资银行业务,而外资银行可以同时经营。

即便是商业银行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也不如外资银行广泛。

三是社会责任与负担不同。

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很多的社会责任与负担,宏观上的责任包括配合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安排就业等等;微观上主要是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相对而言,外资银行的负担较轻,基本上不存在政策配合与企业办社会的问题。

经营体制比较当前,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全能型和综合化,德国、奥地利等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全能型银行制度,英国、日本等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步放松了对混业经营的限制。

现代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开山鼻祖美国,也在1999年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从立法上彻底废除已实行了60多年的分业经营体制,美国的这一转变表明混业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

反观我国金融业,1995年1月,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意见》,要求实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1995年5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法》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了分业经营体制。

入世以来,中、外资商业银行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竞争,上述经营体制的差别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首先,从中间业务的定义来看,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都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

中资商业银行是中国大陆的法人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外资商业银行是外国银行在中国开办的法人机构,由外国设立或控股。

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通过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融资、投资、结算、保险等需求。

其次,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主要内容上也存在差异。

中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国内汇款等,同时也提供信用证、承兑汇票等国际商业银行服务。

外资商业银行一般具有全球化的经营战略,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外,还提供国际贸易融资、跨境支付、外汇交易等全球金融服务。

因此,外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往往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此外,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特点上也有所不同。

中资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上往往较为复杂和繁琐,需要经过多个内部机构的审批和协商,决策效率可能相对较低。

而外资商业银行则具有较为简洁灵活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此外,中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而外资商业银行则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并且还要满足其所属国家的相关要求。

最后,就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比较来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资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占有优势,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资源,同时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约束。

外资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专业金融服务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由于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战略不同,它们在中间业务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包括主要内容、特点等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发展情况,比较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势和劣势,据此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竞争力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营业网点19.6万个,从业人员299.1万人,数量取得了大幅度的增加。

(二)外资商业银行发展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伴随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凭借其金融创新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与灵活的发展策略获得了大量的客户,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中国取得了迅猛发展。

截至2010年底,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16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分行223家)、2家合资银行(下设分行6家,附属机构1家)、l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25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0家分行。

其中,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和彰化银行成为首批进入大陆地区设立分行的台资银行。

截至20lO年底,44家外国银行分行、3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56家外资银行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这些外资银行大部分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

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充足,拨备充足,流动性充足,资产质量较高,主要的指标略高于监管部门要求。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与国内外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包括: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具有强大的银行网络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巨大。

此外,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具有巨大的本土优势;在本币的经营业务上具有优势,可以在对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中主动参与。

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差异综述

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差异综述
资金运用,也包括企业的人事变动、各项收 支等。企业一旦违反这些事先的约定,银行
只要求企业定期 向银行递交财务报表,对企
业其他方面的情况则基本不管。
可以立即中止借款协议。
10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
西方银行已经普遍进入了个性化服务的 新境界。客户进人银行就像进人超级市场那
在我国 ,一时还难以做到这一点。客户 进人银行,在很大意义上说是来“接受”什
我国多数银行提出了“存款立行”的
指导思想,只要能够拉到存款,什么手段都 可以用。
的临时需要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美国银行
业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让信贷人员拥有银行 的股份,对他们的奖励和晋升与其管理的资
产挂钩。
8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提取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坏帐,需要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贷款、不同 资信级别的客户、不同的抵押比例,分别提取。
题,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我们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银行业提取标准是3%
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明显不如发达国家 我国银行业的提取标准仅为1%,明显偏少
9
在银行业务方面的差异: 依法订立严格的借款契约
西方的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一 般都要有律师的参与。合同中对借款人的
在我国,根本没有如此详细的合约保证。 信贷人员对企业的考察也以财务报表为准,
约束条款也相当多,不仅仅涉及到财务管理、
所致。掩盖在这资产后面的 , 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 数量惊人的坏帐损失 , 微薄的利润 , 冗杂的员工队伍。
3 冗杂的员工队伍
2
单就盈利能力这一项而言 ,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 行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回报率平均为1%,而世界前20家银行的平均资 本收益率达 20% 。正是这种差距 , 导致了我国银行 业在国外同行竞争时 , 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国 资本回报率 世界

浅析国内外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浅析国内外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浅析国内外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关键字:中国银行职能独立性次贷危机的影响商业银行特点资本结构对比提纲:第一部分1.美联储的职能与独立性分析,以及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和自身作为2.欧洲央行的职能与独立性分析,以及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和自身作为3.中国人民银行职能与独立性分析4.国内外央行比较第二部分1.中国商业银行特点,资本结构,受次贷危机的影响。

2.国外有名商业银行特点,资本结构3.国内商业银行的对比正文:美联储美联储的基本职能第一,基础货币的投放机制。

在理论上,美联储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有三个渠道:购入美国政府债券、再贴现贷款(RP & TAC)和持有的黄金及特别提款权。

但是,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形成以来,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一直是投放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渠道。

截至2008年1月30日,美联储共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8143亿美元,其中以持有政府债券资产形式投放的约7184亿美元,占88.2%.第二,美联储三大利率调控机制。

美联储主要运用三大利率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量:联邦基金利率、贴现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第三,美联储与财政部的合作机制。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由各商业会员银行认缴,并以利差收入、政府债券承销收入作为收益来源。

因此,我们通常将其视为能保持完全独立性的“私有化的中央银行”。

第四,欧洲美元的创造机制。

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存在,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即便在美国境外,也成为了国际信用货币的创造手段。

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是具有很高独立性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并不属于美国政府,其是由多年的法律论证和筹备,并考虑美国独特的政治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权利制衡机构。

1.有完善的法律系统保障联储的独立性。

2.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方面看,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经国会授权,无需总统批准,有权独立地制定货币,自行决定采取的措施和运用的政策工具。

3.联储无长期支持财政融资(包括发行债券)的义务。

同时联储的盈余较大,业务经费独立,无需财政拨款,不受财政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
1、产权制度差异: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其主要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形式,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银行资本的社会化。

通过发行股票,可以筹集到数量极其庞大的资本,补充银行资本不足的状况,解决了银行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提高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它有效地分解了经济上的所有权(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从而使得出资人同企业资产的实际营运相分离。

商业银行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和资格,能够自主地支配、使用、处理其实际财产和从事金融交易活动。

(3)出资人或股东的责任有限。

当银行亏损或破产时,出资人或股东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清偿责任,以其投资对商业银行负责,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对股东利益的保护、银行组织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特征是:(1)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均高度集中于国家。

(2)银行财产的非法人性。

银行不具有独立的支配法人财产的资格,从某种程序上讲,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

政府对银行行使行长的任免权、资源的配置权、经营的监督权。

(3)经营责任的无限性。

国家惟一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国家也承担银行经营的无限责任,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

(4)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表明银行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2、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产权制度造成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政府与行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仍然是行政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政府的行政性约束之下,并不能保证其独立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2)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来实现激励,干部的任免、奖惩以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任期政绩为主要内容,从而造成银行高级管理层注重短期政绩,实际工作中短期行为明显。

3.企业文化的差异:国外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培育和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其核心内容是:(1)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决定、支配着银行职工的观念、意识及行为,指导银行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价值观来影响银行的发展,支配、调节银行职工的行为模式,激发银行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2)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种职业道德培育的核心是诚信,在诚信的基础上培育公正、廉洁、守法、服务、勤勉等职业道德。

通过职业道德来调整银行与社会、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激励银行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约束银行职工的行为,促使人们遵纪守法、合规经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过去在文化培育方面,特别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偏爱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各级银行经营者,这种强制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后,国家强制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少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又严重滞后,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价值观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而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基本的职业道德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规范或不道德的行为。

从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商业银行在控制环境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必须从再造控制环境入手,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产权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不失时机的进行股份制改造,在此基础上重建商业银行公
司治理结构和培育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通过再造环境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健全。

二、市场营销的比较
1、营销理念的比较:一些国际性大银行早就有成熟的营销理念,而且在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在不断更新;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理念虽然己有所引入,但还在逐步树立的过程中。

2、营销机制的比较: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市场研究机制和以客户经理为主要载体的运行机制;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总行建立了市场开发部,但在一级分行以下分支行普遍没有这样的组织机构,总体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各部门有机联系有效运行的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体系。

3、营销策略的比较:(1)产品策略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利率市场化,并形成了较科学的金融产品成本核算定价系统、贷款定价体系、中间业务的定价体系等;国有银行对传统业务进行革新中,缺乏特色定位和技术含量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己有的金融产品容易满足现状而没有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适当的改进,使原有客户失去兴趣;没有充分了解本国金融市场的特点,缺少适应中国市场的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同业竞争不顾实力,盲目跟风,对某一新产品一拥而上,不重质量而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营销策略的选择不够灵活等等。

(2)价格策略的比较国外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形成一套常规的费率表,而真正对某一客户的某项业务的价格水平则要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该业务可以带来的股本增值及资本消耗、操作风险、银行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全面客户关系等因素的分析,并通过客户及业务的贡献分析预测来综合测算;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价格市场化驱使加强,但离形成真正的市场定价机制还有差距。

(3)分销渠道的比较国外商业银行基本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机构网点、自动终端、网上银行等立体交叉的分销渠道。

在机构网点方面,实施全球化战略,将网点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销渠道发展快,但效能低,结构不合理,技术上也需要完善提高。

(4)促销组合的比较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品牌营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均引入了CIS战略,建立了统一的视觉标识,但是在品牌营销上还存在定位不准,品牌不统一,执行把关不严。

通过中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比较可以发现:市场营销己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中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普遍规律性,其科学性也在实践中被验证。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运用到经营和管理中,这将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自我发展。

三、绩效评估体系差异
1、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按评价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监管性评价体系、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

监管性评价体系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体系就构成了西方商业银行外部评价体系。

它们在方法上相互借鉴,不同评估体系会参考另两种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

(一)西方监管性绩效评价体系———美国骆驼评级体系
(二)西方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体系。

(三)西方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2、二、我国商业银行评价体系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有三种模式,分别是:
(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三) 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三、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比较
(一) 制度基础。

制度与环境是影响绩效评价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与西方绩效评价体
系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是产权制度差异。

二是治理结构差异。

(二)评价方法。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广泛引入平衡记分卡到评价活动中。

而我国商业银
行正在逐步引进平衡记分卡评价方法,但在评价标准上各银行尚未统一,缺乏可比
性。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

(四)人力资源管理差异。

四、中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一、财务管理体系的差异:从组织架构上来说,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
点,就是对其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实行“垂直管理”和“双线负责制”。

而我国银行长期奉行“分级核算”的观念,财务管理权力比较分散,形成了总分行事实上的不同层面的财务主体,分行财务主管对分行行长负责,没有形成全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二、财务管理理念的差异: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成本管理理念。

为实现目标,西方商业银行树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稳健经营的理念,在做好服务、控制风险中实现收入的最大化。

三、财务管理方法的差异:西方商业银行实现了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而国内
银行还主要停留在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报告和监督。

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还仅限于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督,财务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记账、报账、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的财务会计阶段。

西方银行实现了从成本控制向全面成本管理(简称TCM)的转变,而国内银行成本管理主要局限于费用的控制和财务部门的控制。

四、财务管理手段的差异:西方银行普遍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国内银行还处在探索阶
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