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教案(1)

合集下载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抵抗弯曲教案教学内容:抵抗弯曲是工程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弯曲力超过结构材料抵抗力时所产生的结构破坏形式之一。

本教案主要介绍抵抗弯曲的基本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抵抗弯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学会使用抵抗弯曲公式进行计算;3. 掌握抵抗弯曲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知识(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弯曲受力的物体,如梁、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结构受弯曲力的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当弯曲力超过结构材料的抵抗力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抵抗弯曲力的能力对工程结构设计有何重要性?第二步:讲解知识(20分钟)老师通过教材或多媒体展示,讲解抵抗弯曲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弯矩(M)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截面抵抗力(W)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抵抗弯曲的基本公式:M = Wd;4. 其他相关公式和参数。

第三步:示范计算(15分钟)老师通过教材或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工程中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抵抗弯曲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可跟随示范进行计算,并解答其中的疑问。

第四步:练习巩固(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中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讨论和解答。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2. 个人练习:将一些相关的题目分发给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并在课堂结束前进行讲解和答疑。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抵抗弯曲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以及计算方法。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老师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提交。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计算题、理论题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抵抗弯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PT或多媒体展示设备;2. 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情况;2. 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的解答和讲解;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相同材料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抗弯曲能力更强。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研讨,摸索出测量梁抗弯曲力的科学方法;识别和控制测量梁宽度和厚度的变量;记录并合理地分析取得的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合理假设抵抗弯曲能力,能自主进行对比探究活动;能通过实验验证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二.教学材料垫圈6组一倍、二倍、四倍厚、宽纸、记录单6组尺子一把三.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

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

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

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中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人类的智慧是非常伟大的,能够以小小的身躯建造出高楼大厦,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几个雄伟的建筑,同时思考:它们的重量是靠什么结构支撑的?课件引入横梁图片学生找出横梁、柱子。

师:大家非常细心,其实桥上还有这标志(出示桥梁限重标志),问:这标志是什么意思生:超过10T 的车不能过桥师:如果承载的重量过重,建筑会怎么样?生:弯曲、折断……师:请你再仔细观察下,横梁和柱子哪个更容易受损、弯曲?生:横梁师:横梁为什么会断裂弯曲呢?生:横梁的承重能力有限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建造更牢固的建筑。

教科版六年级《抵抗弯曲》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抵抗弯曲》教案及反思

抵抗弯曲(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粱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二)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难点: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不同长度的纸横梁;不同宽度的纸横梁(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出示房屋和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生:认识柱子和横梁,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师: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不容易的。

但是横梁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是很容易的。

(黑板上画草图)人们为了克服横梁的这个容易压弯、压断的缺点,必须要提高其抵抗弯曲的能力。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抵抗弯曲能力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

生:材料、长度……(2)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师:用纸搭一个纸横梁来研究一下纸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的能力的关系,首先研究纸梁的宽度,讨论实验装置如PPT。

改变纸梁的宽度,分别用1倍、2倍和4倍宽的纸梁,注意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条件。

生:自己动手研究。

师,做完实验后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生:增加纸的宽度能提高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3)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生:做厚为1张纸、2张纸、4张纸而长度、宽度相等的三个纸横梁。

清楚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改变哪个条件。

师:做完实验后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生:增加纸的厚度能明显提高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

师:引导学生比较,要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宽度和增加纸梁的厚度,哪种方法更好。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案(1)【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教案(1)【精品】

抵抗弯曲教学目标:1.通过亲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巩固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技能:控制变量实验,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大胆而合理的预测。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分别把两张卡纸、三张卡纸、四张卡纸用极少量液体胶水粘在一起,使之形成四张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分别标上1 号、2 号、3 号和4 号,并在纸条上做上记号。

实验记录表,统计图。

相同大小的铁垫圈,放垫圈的盒子、橡皮擦、红笔、直尺、木片。

教师用:小组用的实验材料一份、各种横梁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板书课题:抵抗弯曲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活动一:探究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1.师:如果增加纸条的厚度,它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会增加吗?(会)2.师:这里有两张纸,1号纸比较薄,2号纸是由两张1 号纸粘起的,也就是说它的厚度是1号纸的……(2 倍)。

3.师:那这两张纸,哪张的抗弯曲能力强一些呢?师:都觉得2 号纸的抗弯曲能力比1 号纸强吗?4.师:(稍作停顿)那2 号纸比1 号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强多少呢?预测一下。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沉默)都认为2 号纸厚度增加一倍,抵抗弯曲的能力也跟着增加一倍吗?5.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测准不准确呢?(实验)如何实验?(放铁垫圈)为了让实验公平、科学,应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呢?(垫圈大小和重量、垫圈放的位置、支撑物的距离和高度、弯曲程度、放垫圈的力量。

1.抵抗弯曲-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抵抗弯曲-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抵抗弯曲-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弯曲。

•了解弯曲的过程。

•能够识别受弯曲作用的物体。

•能够设计简单模型,进行抵抗弯曲实验。

1.2 教学重点:•了解弯曲的过程和原理。

•能够识别受弯曲作用的物体。

•能够设计简单模型,进行抵抗弯曲实验。

1.3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简单模型,进行抵抗弯曲实验。

1.4 教学准备:•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PPT。

•实验装置。

•课件。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环节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向学生解释弯曲的过程,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弯曲。

2.老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受弯曲作用的物体,并进行图示说明。

1.5.2 拓展环节1.老师向学生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图中物体是否受到弯曲作用。

2.老师向学生问答,巩固学生对弯曲的理解和认识。

3.老师让学生讲述受弯曲作用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受弯曲作用物体的理解。

1.5.3 抵抗弯曲实验1.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些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的特性设计能够抵抗弯曲的模型。

2.老师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实验前后的效果和差异。

3.老师组织班级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巩固知识点。

1.6 小结与反思:此次教学,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弯曲的过程和原理,掌握了抵抗弯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有些难度,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理解不深入,老师需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抵抗弯曲》的教案

《抵抗弯曲》的教案

《抵抗弯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抵抗弯曲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弯曲变形的计算方法。

3. 弯曲强度计算。

4. 抗弯曲设计方法。

5.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弯曲变形的产生和计算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素材。

2. 准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及资料。

3. 准备弯曲变形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弯曲问题,引发学生对抵抗弯曲问题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弯曲变形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弯曲变形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案例分析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抵抗弯曲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工程现场,直观了解弯曲变形现象。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优化课后作业和练习题。

九、课程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以加深对抵抗弯曲问题的理解。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教材设计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柱子和横梁或类似柱子和横梁的结构。

柱子和横梁起到承受压力的作用,但是相比较横梁更容易发生弯曲和断裂,所以本课的研究主要围绕“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展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通过实验发现增加横梁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

第二部分,研究长方形横截面的横梁是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这个活动是前面活动结论的应用,学生能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大胆猜测,说明猜测理由,并用简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能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2.培养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3个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3个纸条;垫圈若干、直尺。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仔细观察图中的房子和桥梁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谈话: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由立柱和横梁支撑的。

那当横梁受到重压时,会不会容易折断呢?4.提问:通过桥断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桥断裂主要是哪里出问题了?5.总结:横梁比较容易断裂,如何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很重要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房屋和桥梁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初步认识横梁和立柱,并通过横梁和立柱的承受压力的情况比较得出横梁容易弯曲,自然引出本课的研究目的。

《抵抗弯曲》教案设计1

《抵抗弯曲》教案设计1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横梁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横梁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辩识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放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2)能通过实验验证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进行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的研究。

三、教学难点1.对科学实验中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2.分析对比数据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实验记录单,直尺,科学书、垫圈若干、相同质量的卡纸若干。

五、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同学们对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感兴趣吗?随后出示建筑图片供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在建筑结构上都有哪些共同点?2. 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

(柱子比横梁更具有抗弯曲能力)3.揭示“横梁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4.根据学生猜测作小结。

(二)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1.思考:你认为梁的承受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并提示:用卡纸代替横梁。

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改变哪些条件?怎样改变?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3.汇报。

(教师可视汇报情况适时引导,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

)4.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怎么做?(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客观性。

)5.汇报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

6.师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7、指导学生分析该汇总表上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增加横梁(卡纸)的宽度可以增加横梁(卡纸)抗弯曲的能力。

(三)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1. .给出研究任务:.那么纸的厚度与抗弯曲的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实验怎么做?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汇总表上的数据变化规律,并得出研究结论:加横梁(卡纸)的厚度也可以增加横梁(卡纸)抗弯曲的能力。

六上科学教案《抵抗弯曲》

六上科学教案《抵抗弯曲》

六上科学教案《抵抗弯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培养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 设计实验,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 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直尺、记录表格等。

2. 实验场地:科学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弹簧玩具,引导学生思考弹簧的弹性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a. 教师出示弹簧,提问:“你们认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

c.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d.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a.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b.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c. 教师总结并强调实验结果。

4.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一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如果想要测量10N 的力,应该选择多大的弹簧?”b.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c. 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通过学生实验报告、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弹簧伸长与拉力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程度。

【新教科+六上科学】抵抗弯曲_教案 【1】

【新教科+六上科学】抵抗弯曲_教案 【1】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计算机辅助课件每组学生:1、垫圈30个,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2、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实验记录表,“桥”,等(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认识柱子和横梁1、播放课件:同学们,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造房子和修桥梁,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些房子和桥梁,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欣赏)2、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

抽生回答,教师点拨。

得出: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

3、比较横梁和柱子谁最容易弯曲?引导学生认识柱子承受的压力是把柱子压短、压碎,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所以横梁比较容易弯曲。

所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显得比较重要了。

4、揭题:抵抗弯曲5、猜测: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二、纸的宽度与抗弯曲的关系1、师介绍实验方法:(1)、今天咱们要用厚纸来做横梁来搭一座桥,首先把纸横梁的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然后把横梁架上去,注意放中间位置,这里有一些垫圈,如何利用它来测试纸横梁抗弯曲能力呢?(生回答:往纸上放垫圈)(2)、垫圈应该放什么位置?怎样放?(中间位置,一个一个叠上去轻轻地放)2、教师演示实验老师现在搭的纸桥梁很容易弯曲,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呢?3、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出示2倍宽和4倍宽的纸横梁,你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4、小组讨论:为了使实验更科学、更公平,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怎样控制?5、改变了哪个条件?(宽度)6、预测:2倍宽和4倍宽分别能放几个垫圈?为什么这么想?(实验前先预测再实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五年级科学:《抵抗弯曲》优秀教案

五年级科学:《抵抗弯曲》优秀教案

五年级科学:《抵抗弯曲》优秀教案第一篇:五年级科学:《抵抗弯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巩固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技能:控制变量实验,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1、小组实验用: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统计图。

相同大小的铁垫圈,放钩码的盒子,橡皮擦。

2、师用:小组用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条使其架空,并在上面放一个重物会怎样?2、演示。

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抵抗住弯曲?(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1、推测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研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5、指导学生绘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曲线图。

6、分析曲线图,描述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

1、谈话: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

2、对横梁立着安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第二篇:科教版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教案抵抗弯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一、认识横梁和柱子:呈现一个用A4纸做成的凳子(凳子用纸棒,登面用一张纸),师:这是什么?生1:凳子生2:用纸做的凳子师:谁能给大家说说,它由哪几部分构成呢?生:凳子面和凳子腿(最多找三位同学回答)师: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的结构,们把这些平放的材料称为横梁,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板书:柱子横梁)观看PPT,你能说出这些建筑物共的共同特点吗?生:都有横梁和柱子。

师:老师的手里有一包垫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这个纸板凳的上面能支撑起一包垫圈的重量吗?生:能。

(或不能)师:实验出真知,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抵抗弯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抵抗弯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抵抗弯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探究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

教材以实验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探究科学问题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建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材料抵抗弯曲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材料抵抗弯曲的概念,以及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因素。

同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材料的片状物体,如塑料、纸片、金属片等。

2.实验工具:尺子、剪刀、胶带等。

3.课件:关于材料抵抗弯曲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弯曲现象,如弯曲的树枝、弯曲的铁丝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材料可以弯曲,而有些材料不能?让学生提出假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不同材料的质地。

然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表现,如塑料、纸片、金属片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去弯曲不同材料的片状物体,观察和记录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同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不同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1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做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建构活动,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建构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生与材料的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也会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体现了“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理念,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1.探究发现法学生选用不同材料、宽度、厚度的纸横梁搭桥,进而在体验中分析可能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

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学生根据现有材料(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2、3倍的纸条)设计实验方案,并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

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小组讨论法在本课的教学当中,设计实验方案、探讨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四次用到小组讨论,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

抵抗弯曲教案1

抵抗弯曲教案1

抵抗弯曲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并能在汇报实验中得出结论;用简单的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验探究的乐趣;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求证。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小组: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垫圈若干。

教学过程一、认识柱子和横梁,引入教学;1、同学们,西部大开发,加快了叙永的经济发展,泸州的高速公路也接通了田林,请看,(出示图片)从这高速路桥的结构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结:高速路桥主要是由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来支撑着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建筑,请看(点课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叙永春秋祠,你能指一指上面的柱子和横梁吗?也就是说桥梁和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2、我们的教室里有柱子和横梁吗?(有)请大家用手指一指。

横梁承受着楼上的重量,那它累了,想弯一下腰,行吗?肯定不行。

由此可见,如何抵抗住横梁的弯曲是多么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

板书:抵抗弯曲。

二、铺设假设,预热课堂1、师:在正式研究之前,老师要先请大家想一想,猜一猜,你认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汇报,师板书:宽度、厚度、材料、距离)2、刚才同学们作出了很多猜想,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也许还与很多的因素都有关,但在这节课上我们不能一一解决,我们就重点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厚度之间的关系。

3、横梁的宽度和厚度到底和它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呢?单凭猜测肯定是不行的,怎么办?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顺利开展这个实验,你觉得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材料呢?三、探究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它宽度和厚度的关系(一)、探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材料准备好了,我们先研究纸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科版《抵抗弯曲》教案实用版1

教科版《抵抗弯曲》教案实用版1

凌桥中学教案“抵抗弯曲”导学案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一、教学活动背景分析1.教材解读本单元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物体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柱子和横梁或类似柱子和横梁的结构。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

本课有两个活动:(1)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2)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2.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其实静止的物体也会受到受到力的作用。

本单元将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具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六年级学生在实验的严谨程度和实验方法的确定上,能力都会有相应提升,教师应该给与更多的自主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

3.学习目标(1)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2)能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抗弯曲实验的结论(3)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勇于探究,对于实验结论勇于质疑,对实验过程善于反思。

4.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并得出合理结论教学难点:对于实验中不合理勇于质疑,实验过程善于反思,善于在生活中进行迁移应用5.条件评估课件实验材料:每组纸梁(1倍宽,2倍宽,4倍宽)(1倍厚,2倍厚,4倍厚),测试台,15个垫圈多媒体二、导学过程设计(一)、导学单设计“抵抗弯曲”导学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找出建筑结构中的柱子和横梁,知道它们的基本作用。

2.能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的实验的结论。

3.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勇于探究,对于实验结论勇于质疑,对实验过程善于反思。

学习过程:任务一:观察思考1.观察图片中房屋、桥梁的结构,你认为它主要由()和()组成。

教案 抵抗弯曲

教案 抵抗弯曲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新课。

师:图片中的房子和桥梁在形状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吗?它们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生: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师:介绍柱子和梁。

像图中这直立的材料我们叫柱子,横放的材料我们叫梁。

你来找找这座桥的柱子和横梁在哪儿吗?我们的教室里有柱子和横梁吗?生:找柱子和梁。

师:我们的房屋的顶、桥面就是依靠柱子和梁来支撑的。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生:〔桥面垮塌,桥梁断裂。

〕师:我们不难发现,柱子和横梁都承重,但要把柱子压短、压碎不容易,把横梁压弯、压断就容易多了。

所以,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建筑科学上的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板书:抵抗弯曲〕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师: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系?我们搭建一个模型来讨论一下。

生:横梁的材料、长短、宽度、厚度……师: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我们可以用厚点的纸搭一个横梁,测试纸梁的宽窄、厚薄怎样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

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在梁上加载一定的重物。

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垫圈,你们猜猜,老师的这个纸梁可以承载多少个垫圈?生猜,师放,学会计算个数。

2、提示:如果少了,1个螺母可替代32个垫圈。

3、请1-4小组完成实验宽度方案,5-8小组完成实验厚薄方案。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

抵抗弯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弯曲力和弯曲应力;2.掌握材料的抗弯曲性能的计算方法;3.理解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弯曲力和弯曲应力的概念;2.材料的抗弯曲性能的计算方法;3.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材料的抗弯曲性能的计算方法;2.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材料的抗弯曲性能的计算方法;2.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

六、教学过程1. 弯曲力和弯曲应力的概念弯曲力是指作用在杆件上的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力,也称为弯矩。

弯曲应力是指杆件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在截面上产生的应力。

2. 材料的抗弯曲性能的计算方法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可以用抗弯曲强度来表示。

抗弯曲强度是指杆件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杆件截面上最大的抗弯曲应力。

抗弯曲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σb=M W其中,σb为抗弯曲强度,单位为N/mm2;M为弯矩,单位为N⋅mm;W为截面模量,单位为mm3。

3. 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材料的抗弯曲强度不足,就会导致结构的弯曲变形过大,甚至发生破坏。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抗弯曲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形状,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和抗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2. 实验器材1.弯曲试验机;2.材料试样。

3. 实验步骤1.制备材料试样;2.将试样放入弯曲试验机中;3.施加弯曲力,记录弯曲力和试样的弯曲程度;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材料的抗弯曲强度。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了解了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和抗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材料抗弯曲性能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们理解弯曲力和弯曲应力的概念,以及抗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公开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公开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公开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公开课《反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简单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力量,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力量。

2、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掌握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洁试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试验中当心验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力量的关系的讨论;教学难点:对科学试验的变量识别与掌握。

(三)、教学预备:教学预备:老师:计算机帮助课件,8本相同厚度的书,尺等;每组同学:一号材料(硬币8枚,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二号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试验记录表,直尺,8本相同厚度的书等。

(四)教学过程一、熟悉柱子和横梁1、播放课件:同学们,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头造房子和修桥梁,请同学们观赏下面这些房子和桥梁,他们在外形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像之处?(同学观赏)2、引导同学熟悉柱子和横梁。

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

3、比较横梁和柱子谁最简单弯曲?4、揭题:反抗弯曲5、猜度揣测:横梁的抗弯曲力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材料有关、与长短有关、与宽度、厚度有关。

6、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讨论材料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力量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讨论材料的宽度与抗弯曲力量的关系。

二、纸的宽度与抗弯曲的关系1、师介绍试验方法:(1)、今日咱们要用厚纸来做横梁来搭一座桥,首先把纸横梁的两端垫起肯定的高度,我们就以四本科学书的高度作为垫起高度,然后把横梁架上去,架空长度20厘米左右,留意放中间位置,这里有一些硬币,利用它来测试纸横梁抗弯曲力量。

(2)、硬币应当放什么位置?怎样放?(中间位置,一个一个叠上去轻轻地放)2、老师演示试验老师现在搭的纸桥梁是这样,宽度怎样变化来观看它的抗弯曲力量呢?3、同学设计对比试验公开课《反抗弯曲》教学设计出示2倍宽和4倍宽的纸横梁,设计一个试验来比较它们的抗弯曲力量?4、小组争论:为了使试验更科学、更公正,我们应当掌握哪些条件不转变?怎样掌握?5、转变了哪个条件?(宽度)6、猜测:2倍宽和4倍宽分别能放几个硬币?为什么这么想?7、同学试验8、汇报数据,得出结论。

教科版《抵抗弯曲》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抵抗弯曲》教案优质版1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

本课从常见的房子和桥梁的共同结构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

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梁上放回形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

第二部分: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梁上放回形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梁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

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

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再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学生的想法。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拉伸、压缩、弯曲。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大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中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了解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抵抗弯曲教案
一.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从例外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多见的形状和结构的。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例外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例外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

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例外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例外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赫提高。

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

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简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四.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辅助课件,磁带盒,尺等;每组学生:一号材料(垫圈一盒,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例外的纸条),二号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例外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直尺,磁带盒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柱子和横梁
1.播放课件:
同学们,老师从嵊泗到海宁的路途中经过许多大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桥梁(东海大桥、卢浦大桥、南浦大桥等),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从中发现大桥是由桥墩来支撑桥面,引出横梁和柱子)
2.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

让学生认识教室里的横梁和柱子,教师点拨。

得出: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

3.比较横梁和柱子谁最简易弯曲?
引导学生认识柱子承受的压力是把柱子压短、压碎,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所以横梁比较简易弯曲。

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学上的一个严重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

4.揭题:抵抗弯曲
5.猜测: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得出桥的长短、桥的材料、桥的宽度以及厚度等)
(导入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课件,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认识横梁和柱子,并通过柱子和横梁的承受压力的情况比较得出横梁简易弯曲,自然引出本课的研究目的。


(二)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今天要用厚纸来做横梁来搭一座桥,你觉得应该怎么搭?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垫圈放的位置,垫圈放的方法,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等。

如学生不能统统得出,教师通过错误的演示,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完善设计。

(2)教师演示搭的纸桥梁很简易弯曲,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呢?(3)学生设计对比实验
为了使实验更科学、更公平,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纸张的厚度,同种材料的纸张,单个垫圈的重量)?怎样控制?改变了哪个条件?(宽度)如何改变?(采用1倍、2倍、4倍的同种纸张,)(我认为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

因此,在学生做例外宽度的纸上放垫圈的实验之前,就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解决控制哪些变量、如何控制的好办法。


(4)预测:2倍宽和4倍宽分别能放几个垫圈?为什么这么想?
(实验前先预测再实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程度,更严重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数据,教师进行数据汇总。

通过刚才实验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宽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加强了。

)(本部分用同样的纸条,只改变了纸的宽度,而其他的条件都没有改变,去研究纸抗弯曲的能力与宽度的关系,非常的直观,再把研究的结果表现出
来,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非常松弛的得出结论,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


2.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1)学生讨论设计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实验
桥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又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纸张的宽度,同种材料的纸张,单个垫圈的重量等)怎样控制?什么条件变了?(厚度)
(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了解了实验中的控制条件和如何去控制,所以第二个实验就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先来预测一下,2倍厚和4倍厚的纸横梁分别可以放多少个垫圈?并说说你这样猜测的理由?(根据1倍厚的经验进行预测;先做一个预测后一个)(本部分对学生进行预测是为了后面的实测做准备,使学生通过实测惊喜的发现,增加纸的厚度是大大的提高直到抗弯曲能力。


(3)小组领取材料并实验。

(4)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数据汇总。

(5)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强。


3.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把宽度和厚度的数据汇总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增加纸的厚度,能显赫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本节课不但是两组实验自身的纵向比较,也是两组实验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的认识更进一步,清晰的认识到增加直到厚度能大大的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三)解释横梁平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1.课件出示横梁
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看看咱们班谁是突出的建筑师,这里有一块横梁,你认为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为什么?
2.体验活动
咱们现场用尺子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在横放和立放的尺子上挂重物,观察哪一种方法挂的重物多?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

老师通过提问:“横梁是立放好还是横放的好?”有了前面的认知,学生自然就能解释横梁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

当学生看到立放的挂的重物时那么多时,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学习的探究热情,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材料立着放抗弯曲能力强。


(四)课外延伸
增加了纸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重量和增加了材料的用量。

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既不增加它的宽度又不增加它的厚度就能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课后大家继续去探究。

(老师通过出示一张纸,问:“不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你能想出办法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吗?”让学生课后做一做。

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课外探究,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