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神经内科细则大全,推荐文档
住院医师出科操作考评分细则(神经内科基地)
住院医师出科操作考评分细则(神经内科基地)
一、神经内科基地
腰穿:
目的和适应症的掌握(10分)
目的1:诊断性穿刺(2分)
目的2:治疗性穿刺(2分)
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1分)
适应症2:脑血管病(如SAH)(1分)
适应症3:脊髓病变(1分)
适应症4:脱髓鞘疾病(1分)
适应症5:其他诊断不明疾病如痴呆等(1分)
适应症6:治疗性腰穿(1分)
禁忌症的掌握(10分)
腰穿部位皮肤和软组织局灶性感染或有脊柱结核(2.5分)
怀疑颅内占位性病变伴有明显颅高压或脑疝迹象(2.5分)
病情危重处于呼吸循环衰竭者(2.5分)
脊髓压迫症的患者,脊髓功能处于即将完全丧失的临界状态;高颈髓患者也需慎重(2.5分)术前准备(10分)
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告知腰穿步骤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5分)
准备腰穿包、试管及消毒物品(5分)
操作步骤和手法正确规范(30分)
病人体位(3分)
消毒(3分)
进针(5分)
测压(5分)
压颈、压腹(5分)
留取脑脊液(4分)
测终压、拔针、消毒(5分)
熟练程度(20分):
熟练(15-20)
一般(10-14)
不熟(<10)
掌握可能的并发症和相应处理(10分)
局部出血(2分)
局部感染(2分)
低颅压头痛(2分)
脑疝(2分)
神经根损伤(2分)
术后观察内容和处理(10分)
告知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2.5分)
观察患者是否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2.5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2.5分)
观察穿刺局部情况(2.5分)
操作记录规范(5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变性、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疾病。
1.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入院介绍及专科指导并建立病历。
2.饮食护理保证营养的摄入,按需给予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3.基础护理(1)病房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度适宜。
(2)皮肤护理:注意病人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定时为瘫痪或意识障碍的病人翻身,并轻拍背部,预防压疮。
(3)排便护理:保持排尿、排便通畅,3天未排便者应通知医生,给予轻泻剂或灌肠处理并及时记录。
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管。
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2)观察神志、瞳孔、头痛及呕吐情况,及时发现颅内高压征兆。
(3)严密观察有无肺部、泌尿系、压疮等并发症发生c5.协助诊疗准确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及时协助做好影像学检查,保证各项诊疗计划落实。
6.药物应用严格执行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正确服药,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7.健康指导(1)知识宣教:讲解治病防病知识,指导、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铍炼。
(2)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节脑出血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脑组织病变。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对谵妄、躁动病人加强安全防护。
3.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搬动,置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
4.饮食护理(1)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脑出血伴昏迷者暂禁食,48小时后给予鼻饲流质,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
5.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头痛情况,如发生持续性头痛或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等再出血或脑疝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药并配合抢救。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一、脑出血脑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可因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坏死和破裂引起,其中以动脉出血最常见,多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可因颅内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炎或肿瘤等引起。
【诊断要点】1、多见于劳累、用力、情绪激动;饮酒时发病。
2、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
3、发作时常突发头痛、反复呕吐,言语不清、失语、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
4、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者迅速昏迷伴大小便失禁。
5、如血肿破入脑室,可有高热。
6、颅内压增高征。
7、局限性神经征象,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征象:(1)壳核出血:“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若出血量小,临床仅见“二偏”,无同向偏盲出现。
(2)丘脑出血:双眼向下凝视(上视麻痹),瞳孔缩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自发性偏侧疼痛,意识障碍较轻。
(3)脑叶出血:头痛常为首发症状,可出现大脑各叶相应征象。
①额叶:前额痛、对侧轻偏瘫、尿失控。
②颞叶:同侧耳痛、视野缺损、感觉性失语。
③顶叶:同侧额部痛、对侧皮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用症。
④枕叶:同侧眼痛、一过性黑朦、视野缺损、视物变形。
(4)脑桥出血:昏迷、针尖样瞳孔、两侧锥体束征。
(5)小脑出血:眼震、肢体共济失调,不能站立和行走。
如血肿压迫脑干,可出现两侧椎体束征,肢体无力,意识障碍不断恶化或昏迷。
8、头颅CT检查:早期在病灶处即出现高密度阴影。
【治疗】1、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变化。
吸氧,高氧液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小时,然后酌情安放胃管。
2、低温疗法。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营养。
4、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6~12h 1次,注意减量及停用,注意肾功能。
(2)味塞米(速尿)20—40mg,静注,8—12小时1次,可与甘露醇间隔应用。
(3)其它:如人血蛋白、复方甘油氯化钠、甘油果糖、低温降颅压,使用冰帽(电动或人工)等。
神经内科一绩效考核细则
考核
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得分
护
理
质
量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 处理、执行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输液卡、输血、抽血标本,做到认真查对,确保无差错。责任护士了解病人“十知道”做好基础护理。 护理文件书写符合要求,各种登记本报表填写字迹清楚易辨认。
日常考核
20分
药杯、氧气湿化瓶及各种引流管、压脉带等未按要求浸泡、消毒、干燥,一次一处扣1分,处置室不清洁一处扣1分,未按规定记录每次扣1分。
医疗废物未按规定分类收集双签名、不符合要求一次扣1分,一次性用品一部件未毁形扣1分。
紫外线不按规定消毒记录或不消毒做假记录扣1分
护理安全
执行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无坠床、烫伤、压疮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查记录,随机督查。
发现一次扣3分。
不准在手术、抢救等工作时使用手机。
查记录,随机督查。
违规一次扣3分。
不准对服务对象“生、冷、硬、顶、推”或与服务对象发生争吵。
查记录,随机督查。
发现一次扣3分,发生一次争吵扣10分
不准在服务对象面前发生争吵。
查记录,随机督查。
发现一次扣3分。
不准不按职业要求穿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胸卡上班。
摆错药、配错药、换错药,及时发现未执行扣3分
拔错针扣3分,发错药、打错针已执行无后果扣5分,已执行有后果扣10分。
输液外渗未及时处理每次扣1分,发生差错事故隐瞒不报加扣10分。
交接班不清导致物品丢失,根据其价格每次扣2—6分(10元以内扣2分,100元以内扣4分,100元以上扣6分)。
工作区域内桌面、地面物品放置凌乱不清洁一处一次扣1分。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目录一、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2、脑梗死 (4)3、脑出血 (8)4、蛛网膜下腔出血 (10)5、病毒性脑炎 (12)6、急性脊髓炎 (13)7、吉兰-巴雷综合征 (15)8、癫痫 (16)9、癫痫持续状态 (18)10、帕金森病 (21)二、神经内科疾病操作规范1、腰椎穿刺术 (23)2、心肺复苏术 (25)临床治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神经内科汇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病史采集1.发病年龄、诱因,发作形式、持续时间、复发形式。
2.恢复完全否,是否留有后遗症。
3.既往是否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炎等病史。
二、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面色、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大血管搏动情况,有无杂音;(2)心脏有无杂音,节律规则否,大小等;(3)发作时体征。
三、辅助检查1.头部CT、MRI检查;2. 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四项;3. 颈动脉系统及心脏彩超,经颅TCD,必要时行DSA或MRA检查。
四、临床诊断多数病人年龄50~70岁,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突然发病,持续时间为5~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常反复发作,多为刻板性。
凡临床症状持续超过1小时且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根据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不同而表现不同。
1.颈动脉系统TIA:单眼一过性黑蒙、失明,发作性偏瘫或单瘫,可伴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2.椎基底动脉TIA: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很少耳鸣,也可出现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构音障碍及交叉瘫。
3.实验室检查有时可发现高血压,高血糖,血液高凝等,有时也可发现心脏的节律异常及杂音等。
神经内科细则大全
神经内科细则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
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对诊断仪器依赖性较高和预后不佳等特点。
因此,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必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三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和三年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侧重于对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及其他神经内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亚专科医师培养是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造就不仅能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而且能诊治神经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专门人才。
本细则为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养,使被培养者在完成规定的培养内容后达到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并具有一定的科教研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时间为3年,接受训练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实践工作需要为核心,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轮转科室名称时间轮转科室名称时间神经内科18个月神经病理1个月内分泌科1个月神经电生理2个月呼吸内科3个月医学影像1个月心脏内科3个月神经内科N-ICU或急诊室5个月神经外科2个月(二)理论培养内容和要求培养项目参加要求神经病学≥120学时内科学≥60 学时医学影像学(包括CT、MRI 、SPECT、PET、TCD等)≥40 学时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肌电、脑电、诱发电位)≥20 学时神经病理学≥20 学时病例讨论≥40 次注:理论培养内容应为自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18个月)1.轮转目的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神经内科细则讲解学习
神经内科细则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
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对诊断仪器依赖性较高和预后不佳等特点。
因此,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必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三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和三年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侧重于对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及其他神经内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亚专科医师培养是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造就不仅能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而且能诊治神经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专门人才。
本细则为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养,使被培养者在完成规定的培养内容后达到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并具有一定的科教研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时间为3年,接受训练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实践工作需要为核心,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轮转科室名称时间轮转科室名称时间神经内科18个月神经病理1个月内分泌科1个月神经电生理2个月呼吸内科3个月医学影像1个月心脏内科3个月神经内科N-ICU或急诊室5个月神经外科2个月(二)理论培养内容和要求培养项目参加要求神经病学≥120学时内科学≥60 学时医学影像学(包括CT、MRI 、SPECT、PET、TCD等)≥40 学时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肌电、脑电、诱发电位)≥20 学时神经病理学≥20 学时病例讨论≥40 次注:理论培养内容应为自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18个月)1.轮转目的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神经内科诊疗常规
神经内科门诊诊疗常规初诊各项目要填写:年龄,性别,科室, 日期, 联系方式,过敏史1、详细询问病情、疾病史、家族史,并详细记录。
2、体检: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体检,并详细记录,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对于病情复杂难以诊断患者及时请教上级医生(主治医生以上医生必须给予指导),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要交代病情,需要留诊观察时应与急诊室医生或住院部医生联系。
如初步判断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立即进入绿色通道。
3、诊断:能明确诊断的要写明;待诊的患者应有初步印象,进一步辅助检查,并向患者交代病情。
4、处方:针对性要强,用药要简单;检查要遵循从便宜到贵,从无创到有创。
复诊填写就诊日期1、询问病情变化,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并做记录。
2、将有关辅助检查报告单粘在病历上,并记载在病历中。
3、体检:相应的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变化。
并详细记录。
对于病情复杂仍难以诊断患者应安排会诊以明确诊断或收治入院。
4、诊断:三次就诊应给与明确诊断。
5、处方:根据病情变化及服药后反应调整用药。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诊断(一)诊断标准1、TIA 的诊断标准(1)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通常5-20 分钟或更长,可反复发作,但症状24 小时内恢复;(2)头部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3)症状恢复后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2、颈内动脉系统TIA 的常见症状可有三偏表现,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主侧半球损害常出现失语,有时出现偏瘫对侧一过性视觉障碍。
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眩晕、眼震、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复视、吞咽困难、构音困难、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可有猝倒发作及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二)辅助检查发病后做CT 或DWI、SPECT、TCD以了解颅内病变及血流情况。
检测血流变学、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等以寻找TIA 病因。
(三)鉴别诊断应与局灶性癫痫、美尼尔氏症、晕厥等相鉴别。
(完整word版)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
神内常见病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
Nylen-Barany或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4、后循环缺血(PCI):PCI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塞。
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头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后循环脑梗塞可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定位征,如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眼球活动异常以及共济失调等.头颅MRI,特别DWI检查有助明确。
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活动后头痛加重.2、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及突然用力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伴有血压升高、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成昏迷状态,行头颅CT 示可见脑内高密度的新鲜血肿。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一、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概念: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指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1、中老年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病前可有反复的TIA发作,症状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出现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的范围可以与某一脑动脉的供应区域相一致。
3、头部CT在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内出现低密度病灶。
4、脑脊液正常。
5、SPECT、DWI和PWI有助于早期诊断,脑血管造影可发现狭窄或闭塞血管。
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发病突然,血压常明显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可伴有意识障碍。
头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脑栓塞: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较多见,病前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
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达到高峰,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3、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急性脑部受压的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瞳孔改变及偏瘫等。
头部CT检查在颅骨内板的下方,可发现局限性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区,骨窗可见颅骨骨折线、脑挫裂伤等。
治疗原则:1、急性期治疗原则⑴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
溶栓应在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
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和链激酶(SK)等。
国内最常应用的是UK,用量为100万~150万IU,给药方法包括静脉和动脉途径,动脉溶栓时可以减少用药剂量,但需再DSA监测下进行。
神经内科护理规范与管理制度
神经内科护理规范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神经内科的定义和目的神经内科是医院的紧要科室之一,负责诊治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科室内部的护理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促进科室的良性发展。
第二条法律法规依据本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实施遵从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法》等相关法规。
第三条神经内科的组织结构神经内科下设护理部和各护理岗位,护理部包含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和护理评估室等。
护理岗位包含护理师、护士长、护士及护理助理。
第四条护理部门的职责1.负责订立神经内科的护理规范和管理制度;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进修;3.监督护理质量,保证护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4.帮助医生进行护理相关的研究和科研工作。
第二章护理规范第五条护理岗位的职责1.护理师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包含体温测量、生活护理、病情察看等;2.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协调护理部门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合作;3.护士负责患者的病愈护理和护理记录的完善;4.护理助理负责帮助护理师和护士开展护理工作。
第六条护理流程与操作规范1.患者入院护理:对每位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含基本生命体征、疼痛评估、皮肤完整程度等,订立个性化护理计划;2.日常护理:依据护理计划,定期察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症状;3.用药护理:依照医嘱和药品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药物,遵从正确的给药途径、剂量和时间;4.护理文书记录:护理人员应按规定填写护理记录,包含患者病情察看、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价等内容;5.防控感染:护理人员应遵守洗手、消毒和隔离等防控感染的相关规定,保证患者和自身的安全;6.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保持环境乾净,避开交叉感染,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
第七条患者权益保障1.敬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2.供应必需的医疗知识和护理引导,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本领;3.鼓舞患者与家属参加护理过程,供应必需的沟通和沟通机会;4.严禁对患者进行虐待、羞辱、鄙视等欠妥行为。
神经内科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神经内科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神经内科医疗技术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本制度订立。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神经内科全部医务人员。
第三条定义1.神经内科:特地负责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
2.医疗技术操作:指在诊疗过程中使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的医疗操作,包含但不限于器械使用、检查和治疗等。
第二章神经内科医疗技术操作管理第四条医疗技术操作标准1.全部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医疗技术操作标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医疗技术操作应依照医疗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五条医疗技术操作培训1.医疗技术操作培训应依照医院相关培训计划进行,包含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
2.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后需通过相关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从事医疗技术操作。
第六条医疗技术操作记录1.全部医疗技术操作需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2.操作记录应详实、准确、完整,内容包含患者基本信息、操作过程、操作结果等。
3.操作记录由操作人员及时完成,同一患者操作交接时需进行书面记录。
第七条医疗技术操作不安全操作提示1.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技术操作前,应核对相关操作流程和风险提示。
2.对于存在不安全因素或操作风险较大的医疗技术操作,应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三章神经内科医疗技术设备管理第八条设备选购和验收1.设备选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医院采购规定,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2.设备验收应由特地人员进行,验收标准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设备运行和维护1.设备运行应依照使用手册或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2.设备维护应依照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安全可靠。
第十条设备故障处理1.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应召集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第二章晕厥第三章短暂脑缺血发作第四章脑梗死第五章脑出血第六章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七章急性脊髓炎第八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第九章帕金森病第十章特发性震颤第十一章周期性麻痹第十二章重症肌无力第十三章癫痫第十四章面神经炎第十五章颅内高压的病因及治疗第十六章亚急性联合病变第十七章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第十八章血管性痴呆第十九章运动神经元病第二十章呼吸机麻痹第二部分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一、腰椎穿刺术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三、侧脑室持续引流术四、经皮颅骨小钻孔脑内血肿穿刺术五、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
常有家族史。
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在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一、无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5次下述2~4的发作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的治疗)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1)一侧性(2)搏动性(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4)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的1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及畏声5、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二、有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2次下述2的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先兆的症状表明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时间可按比例延长)(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3、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神经内科门诊工作制度
神经内科门诊工作制度第一篇:神经内科门诊工作制度神经内科门诊工作制度[1] 伤病员持号到各诊区候诊,分诊护士应根据伤病员病情进行分诊,原则上按挂号先后顺序依次就诊,不许随意插队。
为了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缓解人流压力。
门诊为每间诊室引进了患者就诊排队叫号系统、“一卡通”自助挂号机和抽血、住院自助取号排队机,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通畅、快捷的服务。
[2] 接诊医师必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详细询问病情,认真体格检查,并做好病历记录,确保首诊符合率。
严禁态度生硬、敷衍应付,甚至训斥伤病员;严禁未经详细了解病情就先开处方、检查单;严禁开具大处方;严禁推诿、拒诊伤病员。
为公费医疗和军免病人开具处方、检查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殊、贵重或可能有严重并发症反应的药品、检查治疗项目,须详细向患者说明,必要时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3] 严格落实门诊会诊制度。
凡疑难疾病、症状(体征)难以确诊、3次(含)以上门诊未能确诊或不明原因治疗效果欠佳时,应按照会诊管理规定组织门诊会诊。
[4] 各诊室出诊医师实行挂牌上岗。
出诊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许擅离职守,特殊情况确需离岗时,最多不许超过10分钟,并同时交待分诊护士,如离岗时间较长,应安排其他同等资历的医师替诊。
[5] 门诊开设所有专科专家门诊,由各专科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在职及离退休专家出诊。
[6] 专家门诊实行出诊资格制。
凡出诊专家需本人自愿,并提出申请或由所在专科推荐,经医务部核准,按计划安排出诊。
出诊专家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按时上、下班,严禁无故停诊或不按规定时间随意出诊;遇特殊情况不能出诊时,应提前2天通知专家诊区分诊护士及门诊值班主任,分诊护士及时通知挂号室,以便停止挂号。
凡每季度无故3次及以上不出诊的,院周会点名批评,并视情取消出专家门诊资格3-6个月。
[7] 门诊开设专病特色门诊,原则上由各专科在某一疾病诊治方面有专长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专家出诊。
第二篇:神经内科工作制度神经内科工作制度(一)科室各项工作由科主任领导组织实施,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神经内科考核(范本) 2
三级医师负责制
10
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恪尽职守。落实三级查房制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天1~2次,主治医师每天2次,住院医师每天巡视病房至少2次。上级医师查房重点为新病人、疑难、危重病人,并按三基三严的要求,认真做好带教工作。
查阅病历、交接班记录、访问病人了解情况,不符合要求扣5分。
一例不了解一项扣1分。
缺一份知情告知书扣5分。
各类质量指标达标及服务态度满意度调查情况
10
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业务达标标准,完成业务指标达标要求。通过发放表格和询问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一项未达标扣2分,调查满意度不符合要求
扣5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
登记制度
3
各工作室制度健全,各项登记本记录齐全。
查阅各类医疗文书和值班表记录
发现一项扣2分/例次。
三基训练
5
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抽查2-4名医师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操作规范情况。
一人不了解一项扣1分。
医患沟通
知情告知
5
随机抽查2名住院患者,是否了解经治医师(三级)姓名以及诊疗方案;医务人员是否做及时必要的说明和解释;签署各项相关知情告知书。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年度月份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科室:神经内科检查人员:总分:检查日期:年月日 被检科室签名:
检查项目
分值
要 求
检 查 及 扣 分 方 法
扣 分 原 因
得分
科室医疗质量
控制
10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细则
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
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对诊断仪器依赖性较高和预后不佳等特点。
因此,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必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三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和三年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侧重于对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及其他神经内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亚专科医师培养是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造就不仅能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而且能诊治神经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专门人才。
本细则为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养,使被培养者在完成规定的培养内容后达到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并具有一定的科教研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时间为3年,接受训练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实践工作需要为核心,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时间轮转科室名称时间
神经内科18个月神经病理1个月
内分泌科1个月神经电生理2个月
呼吸内科3个月医学影像1个月
心脏内科3个月
神经内科N-ICU或急诊室5个月
神经外科2个月
(二)理论培养内容和要求
培养项目参加要求神经病学≥120学时内科学≥60 学时医学影像学(包括CT、MRI 、SPECT、PET、TCD等)≥40 学时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肌电、脑电、诱发电位)≥20 学时神经病理学≥20 学时病例讨论≥40 次注:理论培养内容应为自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18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脑梗塞30
脑出血20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病毒性脑炎10
脑膜炎10
偏头痛 3
帕金森病 5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3
吉兰-巴雷综合征10
单神经病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5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数量(≥)
规范完整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定位60
腰穿15
肌电图阅读20
脑电图阅读20
头颅和脊柱CT阅片80
头颅和脊柱MRI阅片80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应能进行正规、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掌握腰穿适应证、禁忌证及正确操作步骤。
能识别正常头部CT、MRI神经影像学定位,辨别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癫痫10
阿尔茨海默病3
运动神经元病5
多系统萎缩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
多发性肌炎3
脑囊虫病4
(2)临床知识及较高技能要求
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较高标准中炎性、变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熟悉脑炎、癫痫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电图改变;掌握炎性和变性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简单的医学英语对话。
能对实习和见习医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
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可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二)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5个月)
1.轮转目的
熟悉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常见疾病的诊疗规程,着重掌握多脏器功能衰竭、癫痫持续状态、高颅压及脑疝的诊断与急救。
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高颅内压及脑疝 5
癫痫持续状态 5
多脏器功能衰竭 5
呼吸泵衰竭和肺衰竭5
(2)基本技能要求
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的操作,并能掌握呼吸机正确使用方法。
(三)心脏内科(3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熟悉心脏内科物理检查及心电图结果分析。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心肌梗死10
心力衰竭10
心律失常10
原发性高血压病15
风湿性心脏病 3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例(次)心电图操作30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0
心脏电复律 2 次
掌握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处理;高血压病及抗心律失常的用药原则;掌握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四)呼吸内科(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能正确分析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查结果;熟悉抗菌素的应用。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上呼吸道感染10
肺炎10
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
呼吸衰竭5
(2)基本技能要求
种类例数(≥)
吸痰术10 次
胸腔穿刺术 2 例
肺部X线阅片20 张
肺部CT阅片20 张
呼吸机操作 5 次
(五)内分泌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
了解糖尿病饮食疗法,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
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糖尿病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例数(≥)快速血糖测定5
糖耐量试验5(六)神经外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基本标准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
颅脑外伤5
动脉瘤2
胶质瘤3
脑膜瘤2
脑脓肿 1
垂体瘤1
脊髓肿瘤 1
(七)医学影像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的、正规的CT、MRI读片方法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2、基本标准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脑梗塞20
脑出血20
蛛网膜下腔出血10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10
脑炎10
脑血管畸形10
多发性硬化 5
脑膜炎 5
中枢系统脱髓鞘病 5
椎间盘突出 5
脑寄生虫病 3
颅脑、脊柱外伤 3
脊髓空洞症 3
寰椎枕化 2
(八)神经电生理: 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熟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基本标准
学习种类和例数要求
种类例数(≥)脑电图阅读30 肌电图阅读30 诱发电位20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神经内科(九)神经病理(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周围神经、肌肉活检的适应症及标本取材,了解常见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
2.标准
(1)病种及例数要求
种类例数(≥)神经活检 3
肌肉活检 3
四、阅读参考书刊
1.贾建平.神经病学. 2004,2月.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贾建平.神经病学新进展.2003,6月.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亚专科培养阶段(第4年~)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笔:
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审议:(以姓氏拼音为序)
谢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星虎天坛医院
科教司第11 页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