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5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
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2017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一、客户识别
二、客户分类
三、业务审核
四、风险提示
五、持续监测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审核规范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
二、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业务
三、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业务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本规范所指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以下简称衍生产品)限于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业务。其中,掉期业务包含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
一、客户识别
银行代客办理衍生品业务的客户范围限于境内机构(暂不包括银行自身)及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包括境外央行类机构),个体工商户视同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开展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对外投资形成外汇风险敞口,银行可以按照实需交易原则为其办理衍生产品业务。自贸区内注册银行按照自贸区政策执行。
“境内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等,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除外。“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包括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
(一)基本信息识别
银行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应履行尽职审查义务,确保客户身份信息、主体资格真实合法有效。审核途径包括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以及实地查访、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
1.对个人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境内个人身份证件、本人或合法代理人签名、联系方式、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职业、个人征信等信息。
2.对机构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营业地址、联系方式、业务经营范围、贸易方式、境内机构社会信用代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有效期限等。
(二)经营状况识别
1.审核客户的经营范围和基本业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
(1)在本行开立本外币账户的情况;
(2)通过银行适合度评估、具有参与银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资格;
(3)历史交易记录;
(4)客户注册资本、业务性质与资金交易规模的匹配性。
2.审核客户的信用记录、与银行跨境业务往来情况,包含是否有银行不良记录或受过监管部门处罚等信息。
3.客户法定代表人、业务经办人信息是否存在多家企业相同或交叉。
二、客户分类
(一)客户分类
银行可依据以下条件将客户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分为“可信客户”和“关注客户”,作为真实性审核的重要依据:
1.业务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是否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并已依法核准登记;
3.是否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其经营合
法性和经营范围的有效证明文件;
4.外汇局货物贸易名录分类情况;
5.是否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6.客户业务规模是否持续稳定;
7.客户历史资金交易往来客户是否异常;
8.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情况。
(二)加强“关注客户”管理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列为“关注客户”进行加强尽职审查和业务审核,审慎办理业务:
1.客户身份信息不明或存在疑问的;
2.与业务办理银行新创建业务关系的;
3.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
4.交易明显不符常理或不具有商业合理性的,或与客户注册资本、经营规模明显不符的;
5.开展外汇业务(含跨境人民币)不足一年的;
6.货物贸易分类考核为B、C类的;
7.注册地为异地的;
8.被外汇局等监管部门处罚,或被列入负面清单的;
9.被公安部门、法院、审计等部门列入调查的;
10.被相关监管部门列入风险提示或异常关注的;
11.客户人民币资金往来存在由个人、商行、投资公司等账户归集并频繁、大额往来的情况;
12.银行认为需要列入“关注客户”的其他情况。
(三)对“关注客户”的强化调查措施
银行采取的强化调查措施应与客户的动态管理分类相
适应,对于“关注客户”应采取下列强化调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对照外汇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查询结果以及各政府
机关、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的“黑名单”进行客户资质审核;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实地察访、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方式,查询或核实客户身份信息;
2.核实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情况,以及关于客户的额外信息(如法人结构、经办人职位、资产数额、经营活动状况、及其他通过公共数据库或互联网渠道能获取的信息等);
3.通过调查客户资质、主营业务、盈利模式、交易对手、交易记录、对客户交易及其背景情况做更深入的了解,核实交易资金来源与去向、核实交易性质与交易目的;
4.对客户交易对手采取尽职调查措施,内容包括交易对手资质、所在行业与国家风险情况,客户与交易对手历史交易情况等;
5.提高定期更新客户和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的身份信息的频率,合理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及强度;
6.银行认定的其他措施。
(四)衍生产品业务客户管理
银行对衍生产品业务的客户管理,应在综合考虑衍生产品分类和客户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持续、充分的客户适合度评估和风险揭示,包括合规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等。
银行应确认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已获得内部有效授
权及所必需的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并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银行可参考以下内容对客户进行衍生产品适合度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1.最近一年国际结算量;
2.最近一年的海关进出口报关数据;
3.是否办理过衍生产品,如办理过,是否存在频繁违约或展期的情况;
4.办理衍生产品的金额占全年国际结算量的比重;
5.已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的年限和业务品种;
6.因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亏损的容忍程度;
7.是否存在构造国际结算量以满足银行办理衍生产品
资格要求。
三、业务审核
(一)审核原则
银行对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应当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必须具有对冲外汇风险敞口的真实
需求背景,并且作为交易基础所持有的外汇资产负债、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