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三大发现对书法新史观建立的
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历史轨迹
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历史轨迹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构成了中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国书法审美意识自古至今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书法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一般来说,从史与论的节点上将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发展分为8个部分,即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
这只不过是概括某个时代的书法审美思想的主潮,主要就其最集中、最具体特征的书法精神而言。
任何时代的书法美学思想都是丰富多元的,但是每个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审美特征的理论思想,因而,这个讲座只能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述,理论的阐述也只能是抓住这个时代的主潮。
从纷繁复杂的书法史中钩玄,把握中国书法变迁的主要脉络。
一、先秦哲学思想与书契美学精神对于八卦的产生,《易传》中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其实这两句话也概括人的创造文字的意识。
文字创造书写之道、之理也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但是它不是按照客观物象把它们用线条勾绘出来的,更不是依葫芦画瓢的事,那是画。
就造型真实的要求来说,文字显然要比画简单多了,但也复杂的多。
画可以对照物象,没有直接描绘的物象,也可以虚构。
而文字却要把表述事物、思想、心意的语言表现出来。
即所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神明之德——古人认为创造宇宙万物就在这对立统一之中,万物所具有的情,也因这统一而变化产生。
这种宇宙意识,化为文字的创造意识与审美追求,在创造文字、进行书写时就不自觉地渗透进去。
创造意识中的形式感,带有非自觉的性质,说不出所以然来。
比若有人问,中国传统书写方式为什么是从右向下,没人能说不清楚。
但它不是先验的,老子就这样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指出了人的创造实质具有反映客观的性质。
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法则建造的。
”人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一切,也是按照美的法则造字、写字。
汉字最初的形态也是原始先民审美思想的根本表征。
魏晋南北朝书法、美术概述
书法浅论之魏晋南北朝书法魏蜀吴三分天下鼎立之后,汉代书法遗风余烈。
特别是魏武帝重视书法刻碑,出现了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书法大家,从《吴衡阳郡太守葛府君碑》开始,楷书成了行世之主要书体,从此以后以楷书为主的五大书体开始并行运用,发展甚快。
楷书创始人钟繇被魏文帝封为武亭侯,汉末举考孝廉,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好学多才,致力于写字,三十七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入厕忘出”。
首创法帖《宣示表》、《力命奏表》。
独创了“横笔轻直笔重”楷书特有的风韵,誉为“楷书之祖”。
楷书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汉字最终定型,草书成熟标志着中国书法之体已经发展齐全,以汉字为依据的中国书法,沿着篆、隶、行、草五体所创的道路,稳定的向前发展。
晋代东迁之后社会动乱,上层部分人厌世享乐之风盛行,以弄翰玩墨为乐事寄托情怀,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
加之传统师承影响以及书法理论的发展,大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应运而生,其中造诣最深、声望最高的当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羲之誉为“书圣”。
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七岁起自幼学书卫夫人的楷书,后学钟繇、张芝,博采众美推陈出新,集众家之大成,有铁画银钩之誉,名辉书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敬仰。
书法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两大派,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北朝则盛行刻碑。
当时,贴作行草流利为美,碑刻宜作隶书,以古朴方严为尚,雄奇方朴富有豪气。
隋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动乱局面。
刻碑一百多种,是魏碑转化为唐楷的过渡和关键,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的影响极深。
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一.六朝三杰的绘画艺术六朝三杰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顾恺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在诗文、绘画、词赋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又因顾恺之行事似痴,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中国书法发展史(年表)
中国书法发展史(年表)字体发展变化:陶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主要书体:篆书:甲骨文(卜辞文)、金文(钟鼎文,铭文)、石鼓文(千古篆法)、大篆、小篆隶书:蚕头凤尾草书:章草、今草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新石器时代:陶器文=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目前还不识得,只能称为符号。
商朝:甲骨文:,又称卜辞,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成熟的文字,也是书法艺术的开端。
西周: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铜称作金,所以又称金文,商周主要把文字刻在钟或鼎上,又称钟鼎文。
特点:笔画趋于圆润,结构疏密有致,字体庄重典雅,排列布局整齐。
学习金文必学《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盘》西周早期:《大盂鼎》1849年出土周康王时期,注铭文19行,291字,字体庄重凝练,用笔方整,行款整齐划一,气度恢弘。
西周中期:《大克鼎》1890年出土,铭文2段28行,290字,笔画均匀,饱满圆润,布局完整,较为简化。
西周晚期:✨《毛公鼎》1843年出土,周宣王初期作品,42行,497字,是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它是金文书法中最重要的文字。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清出土周厉王时期,铭文19行357字)被誉为金文中草书、其它有墙盘(1976年出土,18行284字)、虢季子白盘(清出土,西周周宣王年间公元前815年,铭文8行111字)大篆:出于西周晚期,特点:布局均匀整齐,字形长行和方形,端庄凝重,笔力稳健遒劲,结构平整。
小结:本人认为《毛公鼎》《散氏盘》是书法必学的,同时参考《大盂鼎》《大克鼎》《墙盘》等;近代临本墨迹以吴大澂为佳。
春秋战国:✨石鼓文:唐朝发现,四言诗共十首,718字,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465字,明范氏天录462字,公元前219年造是大篆到小篆的过渡的文字,小篆之祖,最早的石刻文字,属于篆籀系统。
流传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国藏的《先锋》、《中权》、《后劲》等北宋拓本。
特点:结字严谨,笔法圆劲,布局均匀,气韵古朴浑厚,是大篆到小篆的过渡文字。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书法鉴赏》 (浙江财大版) 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书法鉴赏》(浙江财大版)答案1.1 解惑初学书法者(上)1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
√2写字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整洁、美观。
√1.2 解惑初学书法者(下)1目前,学习书法者存在的误区有?ABCDA、急于求成B、我行我素(学习不得法)C、“三天打鱼,两天晒网”D、好高骛远1.3 学校及其普通社会阶层书法水平的现状1现阶段影响学生书写水平的最主要原因是BA、重视不够B、计算机普及C、生活节奏快D、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2当前学生的书写状况总体是好的。
×1.4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上)1书法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书法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2书法只能提高一个人的书写水平,但不会影响他的良好品格和意志力。
×3开展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1.5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下)1书法在过去是一个人的“门面”,现在计算机普及了,它就不再具有实用性了。
×2学习书法能增进身心健康,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故书法家往往长寿。
√1.6 提高书法水平的方法1有人说:“学习书法不需要临帖,可以自学成才。
” ×2有人说:“书法就是一门手上功夫,不需要理论指导” ×3有人说:“书法只需要提高书写能力,不需要提高欣赏眼光和评判能力” ×4有人说:“书法只需要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与字外功夫无关” :×5有人说:“字写得好的人用什么笔都能写,不需要爱护和保管好笔。
” :×2.1.1 书法基础知识(上)1以下不属于书法的辅助工具的有CA、垫毡B、镇纸C、颜料D、印章(泥)2从书法字体发展上看,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秦刻石(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的演进过程。
×3书法不仅能流露出书家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是其精神、气质、修养、性格、审美、趣味等的体现。
书法鉴赏知识点总结
书法鉴赏知识点总结一、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书法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书法形式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上,这些古代文字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形式,并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
这些书法字体在历代书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下,逐渐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古代的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不断探索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书法流派和风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近代以来,中国书法继承古人之美,注重创新,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西方书法的交流和融合。
现代书法家如潘天寿、齐白石、邵洵美、张大千等,他们在传承传统书法的同时,也注重新的表现形式和意境的融合,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二、书法的艺术价值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先,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书法作品在表现形式、结构构图、笔触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震撼。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笔端的流畅和力度,表现出书法家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其次,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通过思想感情表达,为文字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审美情趣,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再次,书法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修养。
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精神修养的表现。
在书法的创作和欣赏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三、书法鉴赏的要点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和鉴赏方法。
中国书法史复习纲要[整理版]
中国书法史复习纲要一:书法史知识点(准确背诵并默写出划横线的部分)1.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商2.“甲骨文”指上古及殷商时期古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因其所刻的内容为占卜所以称为“卜辞”,又因其所在地域为殷墟,所以称为“殷墟文字”。
自1899 年为王懿荣、刘鹗发现。
3.金文是指殷周时期古人铸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固器物以钟和鼎为多,又称作“钟鼎文”“籀文”“古籀”。
其主要代表作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4.晚期金文的三件代表作品:《虢(guó)季子白盘》《毛公鼎》《散氏盘》5.《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四大国宝”6.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是《毛公鼎》,铭文32 行499 字。
7.《散氏盘》,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
8.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9.“秦书八体”指的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音shū)书、隶书,八种秦代时期的字体。
10.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
其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小篆的笔画比大篆细,细如玉箸(即玉制的筷子)一般线条,所以有“玉箸篆”之称。
11.汉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摩崖,石经,碑刻等,摩崖代表作有《石门颂》;石经代表作有《熹平时经》;碑刻代表作有《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
12.汉代《石门颂》,隶中带篆、带草、带行,素有“隶中草书”、“草隶”之称。
13.“摩崖”指镌刻在山崖,天然石上的文字。
14.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为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代表作《九势》《笔论》。
第一位书法理论家为东汉的蔡邕第一部书法批评著作为东汉的赵壹《非草书》。
最先提出书法理论的是西,东汉之交的杨雄,指出“书,心画也。
”15.书法史上被称为“草圣”的是东汉张芝,《冠军贴》传为其代表作。
16.“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
中国书法史基本知识梳理
中国书法史基本知识梳理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以下是中国书法历史的基本知识梳理:
1. 先秦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是以龟、龙、鹿、牛等动物的骨壳及铜器等为材料刻写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隶书: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中一种规范、工整的字体,始于汉代,晋代时达到巅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
3. 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简朴、端庄、规矩的字体,自东汉以来逐渐成熟,唐代时达到鼎盛,是中国人日常书写中使用最广泛的书法字体。
4. 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具有良好的书写速度和美丽的艺术效果,是唐代以后书法艺术的重要风格之一。
5. 草书:草书是一种笔画夸张变形的艺术形式,以流畅、俊逸、狂放自如的特点出名。
自东汉以来发展至今,是中国书法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一种字体。
6. 篆书:篆书是古代文化的象形文字,为中国书法中最神秘、最古老的一种字体,是自长期以来的印章文化而衍生出来的。
7. 现代书法: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艺术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不仅推陈出新,而且吸取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现代书法艺术形态。
中国书法演变进程是怎么样的
中国书法演变进程是怎么样的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所以都是从隶书演变而来。
下面是5068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历史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
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魏碑经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书性质还不成熟,但正因为这种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
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
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
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
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
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
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
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正则字正”。
百年考古的三大发现与书法视野的拓展
韩 伟
百年考古的三大发现与书法视野 的拓展
居 以及有关 各种文书档案 , 记录了这两个地区的政治 、 经济、 军 种笔 与墨写就 的 ?笔者 从 出土的“ 延笔 ” 事 等各方 面 的情 况 , 是研 究汉代 社会 历史 的珍 贵 资 资料 得知 ,其 笔 与现代 的狼毫 毛笔 并无 大 的区别 , 不 料, 同时也 为 中国书法 的 发展脉 路 提供 了真迹 和历 笔头 大小 在小 楷之 间 , 同点是 笔 杆为 实心 。至 于
作及其发展。整个 2 世纪的甲骨文书法实践主要 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习 , O 他们对书法 的格式 、 章法 、 可 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这种分野是由于解读 甲骨 笔墨都有新的要求 , 书法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发展的
文原 始 文 本 的角 度 和 参 与艺 术 家 的不 同 出 发 点造 状 况 。甲骨 文 的书写也 从字 形 、 笔法 、 章法 等方面 有 成 的。 首先 是罗 振玉 和董作 宾 。9 1 罗振 玉撰 《 12 年 集 了不 同的进 步 。 殷虚 文 字 楹 帖 》 出版 , 告 了 甲骨 文 书 法 创 作 的 的 宣 开始 。罗振 玉对 于 甲骨文 书写具 有奠基 之功 。他 对
基金项 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 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生态体验式德育案例和问题研究” “ 子课题 的研究成果。
( E 0 0 0 一 一 10 D A 6 17 C 2 8 )
作者简介 : 韩
伟(9 1 17 一
)男 , , 山西太原人 , 师 , 讲 主要从事书法美术教学与研究。
居 一是 东 汉 和 ( ) 一 粗豪率意 , 豁达不羁的洒脱 。粗豪率意是 初 ? 延 汉 简 书法 中有 两 件 章 草珍 品 , 8 14年) 永元器物 薄 ”共 7 的“ , 5 居延 书法 艺术 审美特 点 的灵魂所 在 ,并 贯穿 始终 。 帝永元 年 间忪 元 8— 0 洋洋 洒洒数 百字 。二 是 “ 永光 元年 简 居延 汉 简虽是 三分小 字 , “ 然 出锋 峻 落 、 笔 大度雄 枚简相 联 的册 , 行 放 ”其 势与神采 不让 榜书 , , 竖可 贯通 , 横有 联 络 , 既 犊”宽三行 , 6 字。这两件珍 品笔线峻峭利落 , , 共 2 为均 齐 , 宜参 差错 落 的 章法 , 又 均是 在轻 松 自然 的 中侧 锋并 用 , 字 独立 而行 气贯 通 , 为照应 , 字 互 沉着 乱 散 聚 有一 心 态下 , 意写就 的。例如 “ 率 居延误死 马驹册 ”是 典 痛快 、 中有 整 , 中有 聚 , 中 又各 具情 态 , ,
中国近现代书法简史
中国近代书法简史近现代书法1911年到1949年,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沸腾的时代。
期间,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接着是军阀割据、北伐、抗日、以及国共两党之间最终爆发的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及文化冲突。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建国初的挺进期和“十年文革”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这是一段极其动荡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年代里,不仅产生了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时期书法,最显著的特色是:书法不再象前朝一样,仅仅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专利,而是进一步“泛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政治界、军事界都有不少书法好手。
这时期书法活动也十分活跃,书法教育也由过去师徒相授式渐渐向社会化教育转变。
特别是建国以后,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
具体说来,这时期书法,上承清末,在康有为“北碑南帖”的“抑帖扬碑”理论的牵引下,碑派书法继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没能产生重要的“碑派书法”大师。
而帖学一路,却大有起色,沈尹默、白蕉成为一时翘楚。
但仅用“碑、帖”两派,远不足以涵盖此期书法的面貌,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而新中国的书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开创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较纯粹的书法家这一类的书法家基本上是以书法家的形象出现的,有的就是以书法为业。
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尽管在别的方面,他们也很有造诣,但大多为书名所掩,因此,他们是较为纯粹的书法家。
■曾熙(1861一1930),字季子、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
湖南衡阳人。
早年与李瑞清同在北京做官,共研书法。
清朝灭亡之后,归隐故里。
后因生活窘迫,接受李瑞清到上海卖字之邀。
从此,“南曾北李”,名扬十里洋场。
曾熙书法学《石鼓文》、《夏承碑》、《华山碑》、《史晨碑》、钟繇、二王,尤好《瘗鹤铭》和《金刚经》,自号“南宗“,以与“北宗”的李瑞清相敌,用笔圆通流畅,线条柔和润泽。
中国近现代书法史答案
中国近代书法史答案一、中国近代历史,一般认为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
中国近代书法史的研究,过去几乎是一片空白,虽有不少文章涉及书家、技法等,但均为局部的或者个案研究,未能将其作为一门艺术断代史客观地、系统地进行资料整理、科学论证及历史的、美学的阐释。
已经出版的几种中国书法通史或其他含有述史的书学著作,其下限均为清代,而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书法未能被列入书史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书学研究中的遗憾。
二、要了解中国近代书法,首先要了解中国近代史,尤其要了解中国近代文化史。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20世纪也因而不同于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近代历史应该从19世纪40年代前后算起,换句话说,应该从道光年间算起。
道光时期清朝已经极度腐败,道光皇帝又是一位极为平庸的皇帝,而这位平庸的皇帝却首当其冲地面对了“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在位期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历代封建专制王朝“天朝”权威开始丧失的标志,由此前“夷国”的纳贡,变为对西方例强的屈膝。
尤其是20世纪初期,中国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实和历史问题,这些问题令清朝统治者一筹莫展。
问题的根源不是以往的被统治阶级,而是西方列强。
这个局面被李鸿章称为“二千年未有之变局”。
维系了中国数千年的儒家道统思想受到空前的质疑和否定,以封建帝制为标志的中国历史已经不能再进行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惯性演变,而进入了一个空前绝望与被动无奈的历史时期。
三、书法的兴盛与发展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更与社会文化大环境休戚相关,尤其离不开自身三大因素:书法生态、书法教育、书法研究。
我们只有从大的历史背景和大的文化环境中审视书法艺术,才能对书法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恰当的认识与理解。
19世纪后期及20世纪初,文化的裂变大概在这个时期以前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剧烈的怦击。
中国书法史观
中国书法史观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它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传承着千年的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带您领略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了解其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五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
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是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占卜记录和铭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石鼓文、青铜器铭文等,这些文字在书写风格和章法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秦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主持制定并颁发了标准化的字体——小篆,这标志着中国文字书写走向规范化。
二、汉代隶书的崛起汉代是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隶书在这一时期逐渐崛起并成为主流书体。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开始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
隶书字形扁平、波磔飞动,笔划简化,书写速度较快,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隶的代表作品包括《史晨碑》、《礼器碑》等,这些作品在结构、线条和章法上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三、魏晋南北朝的草书与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寻求精神寄托,书法艺术逐渐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彰显个性的手段。
这一时期的草书、行书和楷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草书字形简约、线条流畅,代表作品有《平复帖》、《古诗四帖》等;行书则兼具草书的流动性和楷书的端正,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楷书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成熟,钟繇、王献之等书法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唐代尚法与规范化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又一高峰,这一时期的书法注重法度和规范,形成了鲜明的唐风。
楷书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作品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同时,行书和草书也在唐代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此外,唐代篆书在继承秦汉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李阳冰的《三坟记》等作品。
五、宋元明代的尚意与个性化宋元明三代,书法逐渐从唐代的规范化向个性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倡导“尚意”的书法理念,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意趣。
玄妙之技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的发展及书家形象、观念的深化
玄妙之技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的发展及书家形象、观念的深化东汉时期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现存最早的书论——《非草书》,以后又有蔡邕《笔论》《九势》等,尤其是蔡邕的《笔论》,对于书写主体在书写时应具有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探讨,在书家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蔡邕《熹平石经》残石拓片但是,书法在此时毕竟不是士人讨论的常态,人们对于书家的认识亦仅仅局限于“善书”、“能书”的层次。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的繁荣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种美的自觉在迅速成熟、规范,并慢慢地呈现出秩序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使后人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在魏晋南北朝,甚至更早的时期书法发展的状况以及当时人们对于书法内容及其形式的认知。
《竹林七贤》竹雕笔筒(清中期)从这些书论中可以看出,书家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实用性书写基础上的“能”、“善”,而是更多的渗入书家的意趣、神采、格调、骨力、情性等,书法不再是单一的形式表现,而是更多地寄托了书家的生命意识及生命追求。
王珣《伯远帖》书法理论是我们了解书家及其观念的重要依据。
书法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魏晋六朝书论现存共计约30余篇,对于书法的技法、本体、风格、意象、神采、意境等均有涉及,且许多见解颇深,其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魏晋南北朝人的书法理论研究如此繁荣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
卫夫人小像首先,魏晋南北朝承接两汉以来的善书风气,涌现了大批书家。
书法在整个社会中,特别是在上层士人中间深受喜爱。
士人竞相研习,以书自矜,关于书法高下优劣竞争的例子比比皆是。
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繁荣,带来了书法理论的研究深入,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谢安《中郎帖》其次,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流离、黑暗沉重的时代,充满着战乱与杀戮,“人生到此,天道宁论?”如何在有限的时日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张扬,则成为魏晋六朝士人的一个重要的生命课题。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神霄真逸
神霄真逸作者:向黄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年第07期先引用陈丹青的一句话:“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以之来描述近现代书法史,也是一样的管用。
今天的艺术景象,肯定是相当繁荣的。
但是,真正能够留下来传诸久远的作品一样很少。
近现代书法史,从1840年开始计算到今天,也就是175年。
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近现代名号大辞典》,包括《益州书画名人录》所罗列人名数量来看,到今天能够经常提到的人物,真是寥若星辰,宛如北斗星一般。
近现代四川书法篆刻人物,我们知道在全国有影响的如何绍基、包弼臣、顾复初、顾印愚、颜楷、谢无量、郭沫若、乔大壮、刘孟伉、徐无闻等。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真正能够影响中国书法史的人物之一的也就是谢无量了。
这几年总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谢无量的字卖得很贵,而且涨得很快。
开头觉得是某种炒作。
数年来通过对近现代四川书法篆刻史及其个案的梳理、分析,才知这不是偶然现象,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尤其是对谢无量同时代四十个巴蜀书法篆刻艺术人物的个案研究,逐渐形成了何为中国大艺术家条件的印象:1、他的知识贮备应当具备中华文化艺术最基本的高端文化素养;2、他的人生阅历应当具备一个大艺术家最高端的经历过程;3、他的艺术理念与艺术创作不仅面貌新,更重要的是应当具有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延伸性。
比较上述三个条件,谢无量先生可谓全部到位。
谢无量有一首《饯席留别成都诸友》,是1956年应邀离川赴京与成都诗友书朋的留别之作。
诗是这样的:“杯酒从容惬素襟,还乡不觉二毛侵。
馀生尚有观周日,远别难为去鲁心。
邛杖一枝扶蹇步,秋光千里送微吟。
山川草木怀新意,他日重逢感倍深。
”整首诗旷达自若、胸襟开阔,诗中“还乡”“邛杖”“微吟”“山川”“草木”“重逢”等字词,无不表达诗人对经年友朋、知心道友的怀念与牵挂。
这是诗心、文心的自然流露。
尤其是“馀生尚有观周日,远别难为去鲁心”这两句读来,更有一种传统知识分子在大时代转换面前,自然表达出对国家、民族的承先启后的历史责任感。
二十世纪以来楷书学术史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楷书学术史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楷书学术史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此期间,不少学者对中国书法的楷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楷书的发展历程、技法特点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汝昌先生和龚古尔先生等开创了楷
书的研究方法。
周汝昌在《书法源流》一书中对楷书的形态、技法、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龚古尔在《楷书论》中提出了“古今楷书,唯体法不可不知”的论断,阐明了楷书的体法观念和技法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国书法学科获得了高等院校正式批准。
此后,楷书的研究得到了加强,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
如邹建设先生在他的《中国书法技法论》中,对楷书的写作技法、技巧做出了深入的阐述;霍少明在他的《新编楷书技法》中,强调了楷书技法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楷书技法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杨克明先生在他的《楷书典源》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楷书的形态、风格、演变等方面,为楷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此后,国内外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专业的书法学者,他们在楷书的研究领域里不断研讨着学术问题,推动着楷书学术的发展,提高着楷书艺术的水平。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以来楷书学术史研究的进步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和全面的,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
三大考古发现对现当代书学的影响
三大考古发现对现当代书学的影响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对清代书学的影响之巨可谓众所周知。
金石学不仅催生了碑学,更孕育出包世臣、康有为、邓石如、吴昌硕等彪炳书史的巨擘大家。
但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考古学在体系化、科学化之后对现当代书学的影响却鲜有人论及。
20世纪重要的考古学发现,按罗振玉的说法,主要有四件,“殷墟文字一也,西陲简册二也,石室遗书三也,大库史料四也。
”而与书法息息相关地就有三件。
现分述如下(一)殷墟甲骨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龙骨上的锲刻文字,揭开了殷墟甲骨研究的大幕。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始被考古界所重视。
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的发掘,1949年前有15次(中央研究院主持),1949年后有12次。
据屈冀鹏统计:考古发掘所获,再加上散藏于各地的有字甲骨约有12万片之多。
可辨识之字,计正文1062字,重文75字,凡1704字。
合存疑与不可辨认者,总数约达3000之多。
足供书学研究和书法创作取资。
(二)简牍帛书简牍和帛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较长的文字载体。
简牍指竹简、木简与竹牍、木牍;帛则是指绢帛缯绸。
自19世纪末叶,汉、晋简牍就开始大量出土,1914年罗振玉、王国维刊行《流沙坠简》之后,又陆续刊行了《居延汉简甲、乙编》《武威汉简》《敦煌汉简》等,为简牍的研究导夫先路。
建国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简牍帛书更是屡有发现。
沈颂金说:“这100年简牍和帛书的出土,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内容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可以说是简帛的‘大发现时代’。
”(三)敦煌遗书1900年,道士王圆策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发现了大量的敦煌遗书。
其时间跨度从西汉末期直至元代,达6个多世纪。
敦煌遗书绝大多数是写本。
它具体有多少卷,一直没人能弄清楚。
据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所统记有32000件左右,如果再加上俄国藏的大约10000件和各种零碎散失的部分,总数应该不下50000件。
一、“三大考古发现”引发对书法史的重新认识历来新发现新材料必然引发新思考,形成新认识。
中国书法发展的10大规律
中国书法发展的10大规律马克思说,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按照这个说法,书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归纳成10条,供大家辩证参考。
一、对字的结构有贡献(指创新)者会取得巨大成功。
魏碑书法作品的结构内紧外松、剑戟森严,颜真卿的楷书结构外紧内松、宽博厚重,柳公权的楷书结构内紧外松、结体由中心向四周辐射,黄庭坚行书作品的结体呈辐射状、横画一波三折、赵孟頫的行楷书,启功楷书作品的黄金分割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于右任沙孟海的碑体行草等等都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他们在书法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欲创新字体(指改变字的书写方式)者影响凸显一时但很难长久。
历史上的蝌蚪书、飞白书、游丝书、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等都是某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在当时风光无限,但对当世或者后世的影响微乎其微,虽不能说其昙花一现,但仍觉是昨日黄花,当代的舒同的七分半书、张海的草隶、韩天衡的草篆、鲍贤伦放大的汉简可能会有这种倾向,不相信,您想想,现在谁在学这些书体?学这些书体的人,取得点成就的又有几个人呢?三、用墨方面有贡献者容易有成就。
子瞻善浓墨、玄宰善淡墨、觉斯用涨墨、浓墨宰相刘罗锅淡、墨探花王梦楼、黄质善积墨、三痴善破墨、它山善焦墨,等等,这些人在书法上无一例外的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有的人则是绘画方面的一代宗师。
四、流传下来的墨迹作品99.99%是由浓墨写就的。
从出土的楼兰残纸到陆机的平复帖、从王右军的兰亭序到王洵的伯远帖,从智永的正草千字文墨迹到释怀素的自叙帖,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到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从从杨凝式的韭花帖到米元章的蜀素帖,从赵孟頫的三门记到吴老缶的石鼓文,从残转破瓦到汉简遗迹,等等,这些作品皆为浓墨书写,用淡墨书写的经典作品少之又少。
五、书法不是一种专业。
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
钟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献之任中书令(宰相级),颜真卿任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凝式任少傅、少师、太子太保、左仆(宰相)、卒赠太子太傅,苏东坡是吏部尚书,更是大文学家,书法乃余事之余事,赵佶、赵构都是皇帝,搞了一辈子的“行政”、毛泽东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鲁迅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也都是真正的大书法家;近代以书法著名的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谭延阖、于右任、谢无量等实际上皆不以书法为业,他们是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齐白石、黄宾虹是大画家,启功先生自己也认为自己不是书法家,他们都在书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专业书法家,这一点是令当今众多的书法博士后以及书法博士们非常汗颜的。
中国书法发展史
中国书法发展史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 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
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
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主要作品介绍:1 )殷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
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
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2 )西周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 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
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1中国近现代书法史
一、发展趋势:碑学——碑帖融合
二、个性化风格类型
1.诗书画印四全的文人画立场
书画印兼长者: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赵叔孺、 徐生翁、来楚生、王镛、徐海、程风子等;
书画兼长者:林散之、潘天寿、陆维钊、张大千、 陶博吾、李苦禅等。
2.碑帖融合的书风 沈曾植、于右任、谢无量、沈鹏等。
3.草书 章草:沈曾植、王世镗、高二适、王蘧常、郑涌先、
赵叔雍、曹聚仁、卓定谋、曾小鲁、徐志摩、李唐、郑洪年、 李家煌、林语堂、马诗癯、赵正平等。 4.李瑞清与“李派” 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 、李健、游寿等。
5.于右任与“于派” 刘延涛、胡公石、李生芳、周伯敏等
6.沈尹默帖学集群
沈尹默、白蕉、潘伯鹰、马公愚、邓散木、乔大壮等。
五、书法展览 1914年吴昌硕书画篆刻展,白石鹿叟私邸。 1957年中国书法展首次在日本东京展出。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美术馆举办。 1985年9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大陆首次“国际书法展
览” 1987年5月,以开封市书法家协会为主体举办“国际临书大
展” 80年代初,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海选。 2001年,中国书法兰亭奖设立。 六、书法社团
1895年,吴大澂等组织的“怡园画社”;上海书画公会、西 泠印社、上海书画协会、豫园书画善会、乐石社、题襟馆书 画会、停云书画社。
1932年,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社”。 1943年,中国书学 会在重庆成立,第一个全国性书法组织。
1957年,中国书法研究社成立,叶恭绰、郭沫若、陈云浩、 郑涌先等为主要成员。
1961年4月,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
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 七、书法教育
1903年,李瑞清打出了第一面书法教育的旗帜,两江优级 师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三大发现对书法新史观建立的...陈振濂,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一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基本内容与概念,书法家们心中应该是十分清晰的。
但深究起来,一部书法史到底可以由哪些内容组成,每个书法家乃至每个书法史学家的建议却又不是十分一致的。
这中间,有关于书法史起源的不同解说,也有对书法史陈振濂,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一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基本内容与概念,书法家们心中应该是十分清晰的。
但深究起来,一部书法史到底可以由哪些内容组成,每个书法家乃至每个书法史学家的建议却又不是十分一致的。
这中间,有关于书法史起源的不同解说,也有对书法史发展规律的不同分析,甚至是对书法史定位、定性焦点的不同立场。
种种内容的差异,其实都有不同的内在思维理路与逻辑选择立场。
亦即是说:每一种对书法史的独特分析,其实都蕴含着对书法史现象的独特的逻辑认知与理性选择,当然还有分析者个人的知识掌握的基盘及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不同时代的分析者,当然会受到时代历史文化范型与模式所产生的规定性的影响,从而形成特定的分析立场与视角。
因此,一部书法史,并不是有一个固定的骨骼与体脉,然后由不同时代的学者不断地添砖加瓦累积而成的。
比如一般的认识是战国秦汉开其绪,后来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学者不断地承其绪脉,增加本时代的书家、书作、书论等内容,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这样一部洋洋大观的书法史。
其实从史学史的角度看完全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唐宋学者对魏晋书法史的赓续,并不简单是时间意义上的接续,而更多的是重新思考、解释、阅读的立场。
因此唐宋学者眼中的书法史并不是魏晋书法史既有的模型,而很可能是另起炉灶的反映唐宋时代新视角的新模型。
正因如此,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历史学界提出的“续写文学史”的口号与学术构想,我以为有很大问题——每个时代有自己的文学史。
“续写”即意味着此前的文学史是既定的存在,我们的任务是承认他接受他再接续他,但事实上,此前的文学史并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存在,他代表了前人的史观却不一定能代表当下的新史观。
我们要做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接续”,而是要重新审视、重新分析、重新定位与定性既有的文学史。
“续写文学史”的提法,从理论上说,应该被一代代前后承传的“重写文学史”的新观念来取代。
借助“重写文学史”的概念,我们提出“重写书法史”。
他不是我们这代人对以往书法史的简单接续,而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时间接续,与人、事、物的史料史实接续的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课题,即重新定义书法史并提出当代书法学者所认识与理解的书法史立场。
二即使没有一个史观、史识在支撑着这一论点,使“重写书法史”表现为一种偏向于思辨的、学理的行为的话;即使我们只看材料——即按傅斯年在“史语所”所主张的“史料即史学”的观点,对史料持绝对尊重的态度,把历来所有的史料不加任何主观观点地进行排列,那么只要史料在,书法史是否就不会存在一个重写的问题,而只是接续与伸延了呢?史料的存在,在被注意并被引入史学研究序列之后,是静态的,不会再生出变故了。
对于同样的史料,每个时代的研究家在引用时,当然不会进行随便改动。
就这个意义上说,史料一旦进入书法史之后,他的本体当然是静止不变的。
但问题在于: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在引用一条史料之时,必然是要通过他说明些什么——大到说明一个有全局意义的观点,小到证明一个自己的细节推测,引用本身肯定不是目的,而引用后想说明什么问题,这才是历史学家的目的所在。
而这个“说明”,在许多学术著作中被指为“诠解”、“阐释”、“提示”、“证明”……他肯定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有着明显的此时此地的“目的”设置的内容。
依据不同的论证目的而进行的对同样一条史料的分析,即形成了不同的分析内涵。
这时,史料本身的文字文献内容并没有变,而赋予他的意义却变了。
这即是鲁迅谈《红楼梦》所说的一段名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集外集拾遗补编·〈绛农洞主〉小引》)当然,这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对象内容的分析。
假如是在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在一项有着复杂结构的思维架构中,即使我们未必看出完全不同的黑白优劣的含义,只要同一条史料处于不同的结构序列之中,其所显示出的含义仍然具有足够的差别与细致的变化。
于是,站在分析者不同的价值评判立场、站在分析文本不同的论证结构序列之间,同一条史料的所处位置与所具有的含义,当然不是静止的而是非常动态的——具有一时一地一事的特殊规定性。
以此推向整体上的书法史研究,他的意义在于:即使一段完全静态的史料文献尚且无法被进行固定化处理,那么整部书法史当然更不可能只有一种样式,并且他也不会是一个“终极真理”式的绝对经典。
不谈思辨型的“史观学派”,即使是强调“史料即史学”的“史料学派”,假如介入书法史写作的话,也一定具有相当动态的性格并且不可能只定于一尊。
史料的分析与阐释、史料的筛选与取舍、史料的排比顺序与逻辑意义……所有这些过程,都可能使一段本来固定静态的文献资料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复杂意义。
假如再推衍向史学架构、史学观念、史学认识等等,则在一个昌盛兴旺的学术时代,当然更应该有各种不同视点、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不同规律总结的“书法史”,这又是书法史学学科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为书法史只有一种经典模式与固定结论,以为书法史的知识谱系应该像教科书那样,必须有一个标准版的“答案”,这是一种相对幼稚的心态与理解方法,持有这样的心态与理解方法,是无法把握书法史发展的真谛,也是无法把握各项书法史料含义与真意的。
因此,无论是自称属于“史观学派”的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还是属于“史料学派”的傅斯年、陈寅恪,其实对于历史真实而言,对一段资料的分析,对一批资料的取舍,对一些资料的结构化处理与序列位置及必然反映出来的逻辑关系,等等,都具有无可置疑、无所不在的“动态”特征,而具有多向推展的可能性。
区别只在于,史观学派是直接说出来,而史料学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知不觉地运用出来而已。
三即使是史料本身,看着是静止的存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一般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阐释与分析,但有时也不尽然。
史料本身是静止的,并不等于史料出现的含义也一定是静态的、不产生变化的。
正相反,书法史料的出现与其所属的不同的时空规定性,会使史料对历史的支撑作用产生极大的变化。
近百年出土的甲骨文、汉简与敦煌残纸文书的实物史料,即对书法史的原有构架与分析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兹分别论述之。
(一)关于甲骨文、陶文等史料的发现与书法起源研究之关系从汉代有书论至今,关于书法的起源,一般有如下几种解说:1、仓颉造字起源说:成公绥《隶书体》:“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
”卫恒《四体书势》:“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索靖《草书势》:“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之为。
”2、周易起源说:虞龢《论书表》:“臣闻爻画既肇,文字载兴,六艺归其善,八体宣其妙。
”江式《论书表》:“臣闻庖牺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灵龟彰其彩。
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纪事。
”郑杓《衍极》:“至朴散而八卦兴,八卦兴而书契肇,书契肇而篆籀滋。
”3、象形图绘起源说:虞世南《笔髓论》:“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
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
”项穆《书法雅言》:“河马负图,洛龟呈书,此天地开文字也。
羲画八卦,文列六爻,此圣王启文字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文字之始,莫不生于象形。
物有无形者,不能穷也,故以指事继之;理有凭虚、无事可指者,以会意尽之。
”自古以来关于文字、书法的起源,大率不出乎此。
亦即是说:从上代汉有书论一直到清末康有为,对于书法起源的研讨,第一是习惯于将其等同于文字的起源,第二是均归之于仓颉圣人、八卦造字与象形画字这几种传说。
假如从古代书论家所接触到的史料是从圣贤之经典传承而来的立场看,则圣贤经典作为史料的唯一性与权威性,保证或限制了书法史家的视线与基本理解立场。
对他们而言,这样的说法与结论是最容易被接受,也最不会出差错的。
甲骨文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典书法史的分析模式。
其后的陶文刻划,更加深了这种颠覆的必然性与规定性。
甲骨文被发现于19世纪末,王懿荣在看到这些作为中药之材的“龙骨”并发现其上有不少刻划痕迹时,他的口味更多是偏向于古董家立场而不是历史学家立场的。
王懿荣如此,后来的刘鹗等也是如此。
只有在古史学者中赫赫有名的“甲骨四堂”即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相继出现之后,甲骨文作为“史料”的地位才逐渐如日中天,成为一门横贯整个世纪的显学。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史料概念”,在书法史上却一直未被认认真真地提示与对待过——当古史学家如“四堂”们看到了甲骨文对古史研究的重大价值时,书法史家连把他作为文字与书法共享的史料来对待的意识也还没有。
清末民初的几部著述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张宗祥《书学源流论·原始篇》还是沿袭旧说:字之起也,肇于八卦。
然八卦皆横行,未穷其变,仓颉沮诵睹虫鸟之迹,依类象形,始制文字。
假如说,在甲骨文刚出土时,学者们为了谨慎未敢直接将之引入书法史作为史料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到了张宗祥著书出版的1921年,这样的取舍还是令我们看到了书法史学术领域的相对迟钝与缓慢。
在张宗祥及其后的几十年间,书法史学家对于古史学问与古文字学问方面积极采纳甲骨文、陶文刻符的做法,基本上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仍然抱着自己的仓颉造字说或八卦造字说等等,沉湎于其中。
在上古时代,是取神话的荒诞不经为说辞,实际上,则是习惯于沿袭宋代金石学以来的立场,以两周金文为书法史的真正起点②。
40年代末,祝嘉著《书学史》已经开始述及甲骨文作为文字起源的意义,虽然还不是书法史式的分析,但即使是谈文字起源,也已比仓颉造字、八卦造字之类的旧说有了大幅提高。
60年代初,则以郭沫若、启功等为代表的学者,对陶文刻划与甲骨文作为起源的史料运用,有了更加自觉的主动选择。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启功《古代字体论稿》③,都是一代名文宏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书法史研究开始呈现出极为发达的态势。
凡撰书法史著作者,无不以陶文刻划与甲骨文为源头,三十年几成惯例,再也没有人对此见怪不怪,也没有人再津津乐道于神话想象式的仓颉、八卦之说了。
或许可以作此一种假说:假如甲骨文的被发现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是提前一千年,到南宋时代,那么宋元明清人写的书法史,决不会从钟鼎铭文出发,也决不会再引所谓的仓颉说八卦说来作为经典了。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又是书法的起源,他是书法史的第一站,这样的观念恐怕也会提早一千年即被确立。
甲骨文的被发现,本来只是古史包括书法史资料的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