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报告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强度是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项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强度是指其抗压能力,是建筑结构承受荷载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加固措施。
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从建筑工地采集混凝土样品,并将其分成若干小块。
确保样品的制备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样品标记:对每个样品进行标记,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区分和记录。
3. 试验设备: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
该设备能够施加均匀的压力并记录压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4. 试验程序:将样品放置在试验机上,并逐渐增加压力,直到样品发生破坏。
同时,记录下施加的压力和样品破坏时的变形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多个样品进行测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混凝土强度的数据。
以下是其中几个样品的测试结果(单位:兆帕):- 样品1:25.3- 样品2:24.8- 样品3:26.1- 样品4:25.6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样品的强度相对稳定,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说明混凝土的质量较为一致。
2. 样品的平均强度为25.45兆帕,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3. 虽然样品的强度符合要求,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考虑采用更高强度的混凝土,以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结论:通过本次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混凝土样品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考虑采用更高强度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实验的局限性和建议:本实验仅对少量样品进行了测试,因此结果的代表性有一定限制。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09土木1班组号: 5姓名: xxxxxxx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二0一一年实验一.混凝土试件制作一.根据砼设计要求,计算砼初步配合比1.砼设计要求: C352.已知材料参数:水泥:42.5R砂:赣江二区中砂石:卵石水: 自来水3.初步配合比计算结果:水泥:砂:石:水30L =10.06 : 12.83 : 28.41 : 4.13(Kg)= 1 : 1.28 : 2.82 : 0.41二.拌和砼,测塌落度1.按给定配合比和拌和总量,称取各种材料.2.依序将砂、水泥、石倒入50升搅拌机内干拌均匀,徐徐加入水后,再搅拌2min.3.将拌合物自搅拌机倒出在铁板上,测其塌落度.4.若拌合物塌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适当调整后再测其塌落度,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三.砼试块制作、养护1.试块种类:①供测强用的立方体150×150×150mm试块,至少一组(3块).②供超声法测缺陷用的棱柱体200×200×500mm试块(中间有板状缺陷),至少一块.2.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擦干净并在模内表面涂一层脱模剂,测缺陷用的棱柱体试模中间放置一块表面涂脱模剂的木板或泡沫以形成板状缺陷.3.将配制好的砼拌和物装模成型,置振动台上振至砼表面冒浆为止,拌平表面.4.试件成型后静置1天,编号拆模.5.拆模后试件随即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直至测试龄期.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工地方案:工程名称:洪都大桥引桥桥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选择一个桥墩的9个测区,其中碳化深度均值2mm,采用统一测强曲线。
实验室方案2:构件名称:混凝土试块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并用实测强度修正:选择一组混凝土试块,其中碳化深度均值0mm,采用统一测强曲线。
1.实验目的:①、掌握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②、掌握回弹仪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2. 实验仪器:回弹仪型号:ZC3-A。
编号:2000041357(中型(N型),冲击能量2.207J,工程常用指针直读的直射锤击式仪器)3.回归曲线试件设计强度:C15 C20 C25 C30 C40 C454.实验原理: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砼表面,并测出重锤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值即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砼强度。
浅析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

浅析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浅析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摘要:本文根据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并就当前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应注意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超声波无损检测;原理分析;波形Analysis of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Zou JianpingDongtai Co., Ltd. Jinm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Abstract: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based on current development, detailing thEir works and concrete construction on the curr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ssues analysis.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ory analysis1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骨料含量和含水率等对超声波检测的影响。
混凝土是一个集粗骨料、细骨料、粘结料、水和外加剂为一体的复合物,特有的黏塑性、多孔性等特征对超声波无损检测有特殊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将取得更大进步,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工程的需要。
2 超声波探测损伤原理分析混凝土是多组分的集合体,各组分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当混凝土中出现损伤时,超声波在各组分界面和损伤处发生杂乱无章的反射、折射、透射、绕射等,使得能量不断损失,导致接收声学参数异常,正是这些异常声学参数为混凝土损伤检测提供了依据。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凝土原材料。
2. 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模具、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抗渗性测试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混凝土试块制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浇筑、养护,制作混凝土试块。
3.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
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混凝土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2. 混凝土耐久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
六、实验结论。
通过混凝土实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
2. 《混凝土材料手册》。
3. 《混凝土实验方法》。
八、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混凝土实验报告,希望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有所帮助。
声波透射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其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验证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变化来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
当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遇到缺陷(如裂缝、孔洞等)时,会发生透射、反射和散射现象。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缺陷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实验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测量尺-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混凝土试块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标准尺寸。
2. 安装声测管:在混凝土试块的两个相对侧面各安装一个声测管,声测管内插入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3. 发射与接收超声波:开启超声波检测仪,将发射换能器置于声测管内,向混凝土试块发射超声波;同时,将接收换能器置于另一声测管内,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4. 测量声学参数:记录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等参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混凝土试块内部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mm的孔洞,位于试块中心。
- 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发现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频率降低。
2. 结果分析:- 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说明超声波在孔洞处发生了散射和绕射,导致传播路径变长。
- 波幅减小和频率降低,说明孔洞处的声波能量发生了衰减。
- 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孔洞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六、实验结论1.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地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对材料、部件或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超声法、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声发射检测等。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各类无损检测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6. 渗透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缺陷7. 声发射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过程中,使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得到回弹值。
根据回弹值和修正系数,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验中,使用超声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射线检测仪对金属部件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射线在材料中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判断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中,使用涡流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涡流在金属表面产生的信号,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磁粉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磁粉在缺陷处聚集的情况,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试验报告

实验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熟悉回弹法、超声脉冲法二种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
通过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用超声法测定混凝土内部缺陷与裂缝深度的试验,深入了解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仪器设备1、 ZBL-U520型非金属声波检测仪;2、 HT-225混凝土回弹仪;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确定测区数量及区域分布;(2)调试仪器、测区回弹测试及回弹值计算和修正;(3)超声测试及声速值计算;m t l v /=3/)(321t t t t m ++=式中 v ——测区声速值,km/s ;l ——超声测距,mm ;m t ——测区平均声时值,μs ;1t ,2t ,3t ——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
(4)结构混凝土强度推定粗骨料为碎石时:1.656 1.410,0.0162()()c cu i ai ai f v R =式中 ,ccu i f —— 第i 个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ai v —— 第i 个测区修正后的超声声速值 km/s ,精确至0.01km/s ;ai R —— 第 i 个测区修正后的回弹值 ,精确至0.1。
四、试验记录与结果分析五、问题与讨论1、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常用的方法、适用范围和各自特点。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
与单一回弹法或超声法相比,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受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影响小、测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等优点。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击锤冲击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不密实检测报告模板

混凝土不密实检测报告模板报告名称:混凝土不密实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该报告旨在对所检测混凝土样品的密实性进行评估,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检测背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我们对样品进行了混凝土不密实检测,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
3.检测方法采用标准化测试程序进行混凝土密实性的检测。
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渗透性测试: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速率,评估混凝土密实性。
-密度测试:使用密度计测量混凝土样品的密度,以评估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高温试验:通过暴露混凝土样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热膨胀试验,评估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存在。
4.检测结果根据进行的混凝土不密实检测,得到以下结果:-渗透性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密实性评分为70,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密度测试显示,混凝土密度为X kg/m³,符合设计要求。
-高温试验结果未发现混凝土内部缺陷。
5.结论根据本次混凝土不密实检测的结果,样品的密实性达到了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良好。
6.建议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与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定期进行温度监测,避免混凝土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
-定期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建议报告编号为方便委托方进行相关查询和跟踪,建议将本报告进行编号,并将编号填写在报告封面、报告正文以及所有相关文件中。
8.其他说明本报告中所描述的检测结果仅基于我们所检测的样品,具体的工程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技术决策时,请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如设计要求和施工过程中的其他限制。
以上是混凝土不密实检测报告模板的内容,具体的报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混凝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6月3日目录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 (2)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3)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6)实验四、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9)五、实验总结与分析 (11)参考文献 (12)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和方法,并写出预习报告。
否则,不得进行实验;2.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3.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任意动用;4.使用仪器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使用)而造成设备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5.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亲自动手,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应将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设备擦洗、整理,清扫地面,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7.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不得转抄他人结果,并按指定时间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实验条件:湿度51 %,温度25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 2 日1. 实验目的: 制作强度为C45混凝土试块,为之后的强度检测实验做准备2. 实验仪器: 搅拌机,磅秤,天平,台秤,拌板,拌铲,盛器等3. 实验原材料:1.配制 25 L混凝土材料用量:水泥 9.92 kg 砂 13.60 kg 卵石 31.74 kg水 4.25 kg 外加剂 g ( %)水泥标号:42.5;石料最大粒径30㎜;砂表观密度2600㎏/ m³;石子表观密度2630㎏/m³;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卵石:水=397:544:1270:1703.砂率:30%4.水胶比:W/B=aa׃b/(ƒcu,0+aa×ab׃b)=0.434. 试验方法:1.根据计算所得的配合比配置25L混凝土并拌合2.将配制好的混凝土装模,在振动台上振实成型3.将成型后试件编号并静置,一天后进行拆模将混凝土试块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8d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实验条件:湿度45 %,温度28.5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30日1. 实验目的: 利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2. 实验仪器: ZC-3-A型回弹仪、压力机3. 实验原理: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由于测量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4. 实验方法:利用压力机固定试块,然后在试块上找两个相对的测试面用回弹仪各弹击8个点,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度为1。
回弹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5. 实验记录表:表一:回弹值实验数据记录表6. 实验结果:表二:选取实验数据建立回归曲线图一:回弹法测抗压强度回归曲线图回弹值R 23.60 24.80 25.90 26.60 27.50 29.50 29.60 29.70 29.80 29.80 29.80 30.20 抗压强度f(mpa)19.10 17.80 20.0. 17.80 20.40 28.00 19.77 28.29 21.80 25.92 27.27 29.62回弹值R 31.70 32.10 34.00 34.20 34.70 34.70 35.60 37.70 38.20 38.50 39.00 抗压强度f(mpa)28.88 27.66 30.50 30.30 30.58 36.40 38.88 39.50 41.08 33.30 39.03表三:与全国标准强度比较7、结论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全国测强曲线推测:T-5-5推定抗压值为 32.9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该构件利用全国测强曲线的推定值为 32.9 Mpa.利用回弹测强曲线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36.16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为 36.16 MPa.与实际强度比较俩次推定值: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全国推定值的误差是16%;与回弹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7.7%,由此可以看出用回弹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比全国的标准更加准确。
而且从图中的相关性说明用回弹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显著性相关。
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条件:湿度 48 %,温度 27 ℃ 实验时间: 2015 年 5 月 7 日1. 实验目的: 利用超声仪检测混凝土强度2. 实验仪器: RS-ST01C 非金属声波检测仪、标准试块6块、探头频率:50Hz3. 实验原理: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其速度和频率反映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内部结构和组成情况,那么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密实度与波速和频率密切相关,即强度越高,其超声波的速度和频率也越高。
因此,通过测定混凝土声速来确定其强度。
4. 实验方法:取试块的捣制侧面为测试面,测点布置采用三对(或五对),并测量出对点的距离L1,利用超声仪测量出各对点的距离超声波经过所需时间,并记录在超声波记录表中。
5.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数据记录表序号编号 尺寸(L )T/ust(平) Vc 备注(t0)t 1t 2t 31T-5-1 150.10 35 28.4 29.5 30.97 4847.15 t0为18 已消除 2 T-5-2 150.10 29.5 29.5 30.6 29.87 5025.673 T-5-3 150.10 32.8 30.6 31.7 31.70 4735.024 T-5-4 151.00 29.5 28.4 29.5 29.13 5183.07 5 T-5-5 151.40 31.7 27.3 30.6 29.87 5069.20 6 T-5-6 150.40 30.629.533.931.334800.006.实验结果:表五:选取实验数据建立回归曲线图二:超声波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曲线回归图声速(km/s )4.30 4.70 4.50 4.04 4.40 4.34 4.43 3.86 3.92 4.36 4.25抗压强度f(mpa)19.10 21.80 20.40 17.80 17.80 20.0. 32.88 28.88 28.00 30.55 29.22声速(km/s )4.16 4.38 4.755.04 4.53 4.74 4.80 4.48 4.53 4.91 4.97抗压强度f(mpa)33.15 31.68 36.00 39.40 34.20 41.08 38.88 32.08 36.40 36.56 41.38声速(km/s )4.855.03 4.87 4.85 5.18 4.51 4,48 4.92抗压强度f(mpa) 40.79 39.03 39.47 39.03 39.50 29.43 30.30 35.727、实验结论:表六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超声测强曲线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37.85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
与实际强度比较: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超声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 3.4%,由此可以看出用超声法建立的测强曲线得出到强度与实际强度较吻合。
而且从图中的相关性说明用超声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显著性相关。
实验四、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实验条件:湿度43 %,温度24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14日1. 实验目的: 利用回弹法和超声法,通过校准测强公式推算改测区混凝土的强度值。
2. 实验仪器: RS-ST01C 非金属声波检测仪、回弹仪、试块、压力机3. 实验原理:回弹法是根据混泥土表面的回弹值来推算混凝土强度值,它只能反映混凝土表层2~3cm深度的质量情况;而超声法则能反映混泥土内部密实度和弹性性质,通过超声声速值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值。
显然,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不同物理参量推算混凝土强度值,可以由表及里,全面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4. 实验方法:1、先测试块的声速值记录表中,其测试方法及要求与单一法超声声速测量相同。
2、然后将试块置于压力机上,预压5~10t固定后进行回弹测量。
在超声测量对应面上各测8点,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度为1。
回弹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并记录表中。
3、回弹测量后进行试块破坏性试验并计算出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5. 实验记录表:超声回弹综合法全国测强曲线回归方程1.439 1.7690.0056c cu f v R6、实验结果: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综合法测强公式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29.72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
与实际强度比较: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综合法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24.1%,由此可以看出用综合法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很大的误差。
五、实验总结与分析一、结论总结与分析本次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采取了三种检测方法: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混凝土强度;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并利用各自所得数据建立了相对应的回弹法测抗压强度曲线与超声法测抗压强度曲线,以此来与实际所测得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进行比较。
1、通过单一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推算的强度是36.16Mpa,与实际的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7.7%。
2、通过超声法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推算的强度是37.85Mpa,与实际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3.4%.3、通过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综合法推算的强度是29.72Mpa,与实际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24.1%。
从中不难看出用超声法测定强度比回弹法测定强度更加准确,但由于回弹和超声均存在误差,所以导致综合法测强度是=时出现很大的误差。
综合这三次实验,造成这些误差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从根本上是初期混凝土试件制作的不合格导致的,可能原因有:1、在所做等级混凝土需要的材料计算上出偏差;2、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取料不准,模块没有振实等操作失误,这些势必将会影响所做试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