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对话话题

1、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播放影片)同学们都看得津津有味,这段影片播放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则寓言------《鹬蚌相争》。(齐读课题)

2、交流认识“鹬”与“蚌”:

师:同学们真能干,“鹬”和“蚌”字读得都很准,你们见过“鹬”吗?

生答。

师:来看看鹬,(看图画)长什么样呀?它生活在哪里?爱吃些什么呢?(嘴细长,腿长;浅水边和水田里;小鱼、贝类、昆虫等。)生答。

师:蚌见过吧,它用什么来保护自己?(观察图画)

3、教学“争”

师问:“争”是什么意思?

生答:争吵、争斗等。(板书:斗、吵)

师述:这是会意字。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像两人

争一样东西。

(板演)这个争除了行动上的争斗,当然也有语言上的争吵。

4、课文中有一句话就说出了“鹬蚌相争”的意思,迅速浏览课文,看谁第一个

找到。“争”在这一句中的意思就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鹬和蚌因什么而争?怎么争的?结果怎样?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力争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出示字词:课文中词语能正确读出来吗?试试看。

指读,正音

强调儿化音:壳儿

多音字:夹、禁

集体读

3、课文能读好吗?同座位你听我读,我听你读,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三、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师引: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鹬蚌争斗时的情景吧!请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个读)

2、出示:“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思考:此时此刻,河蚌正在

想什么?

3、出示:“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壳儿合上,

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1)猛地:动作迅速,非常干脆。(谁来读一读)

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猛地、急忙、牢牢)你还从这三个词里感受到什么?

(动作迅速,非常干脆、毫不示弱、互不相让)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互不相让。

(2)师引:鹬出嘴如此之快,情况万分紧急,蚌来不及说任何话,马上作出反击。(观察图画):

(3)指导朗读:呵呵,此时的鹬和蚌已争锋相对,互不相让。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二)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师引:还从哪里看出它们互不相让?再读课文第二、三段。

生答:他们还在争吵!

2、出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师引:是呀,瞧这两位,行动上互不相让,语言上也互不相让。谁能说说,什么叫威胁?

生答:用武力恫吓他人。

师问:鹬用什么来威胁蚌?(生答:干死)

指导朗读:确实,河蚌离开了水是活不了多久,这个威胁够厉害的。谁来读出威胁的语气?(生读:个别读,齐读)

师问:鹬以此相威胁,原指望什么?

生答:河蚌会松口。没料到----

4、出示: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引:河蚌肉在鹬的嘴里,鹬又以干死河滩相威胁,面对这双重威胁,河蚌为何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生答:你干死我,我就饿死你。

师问: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在这加上“也”字?

(如答不上来,再读鹬的话,听了这话,河蚌是否清楚自己如果不松开壳儿,结果会死去?那这儿用“也”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看来,河蚌也是孤注一掷,不顾一切,决定以---死相争了。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5、师引:这二位毫不示弱,互不相让,它们都威胁着对方,可唯独忘记了谁?

再读二、三段,好好思考一下。

生答。(只顾争斗,忘记了自己的利益)

6、出示: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课件)

(1)交流。

(2)小结:死到临头了,还是互不相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鹬和蚌还有力气吗?它们已经筋疲力尽,可仍然不愿服输。鹬蚌如此相争,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指读第四自然段。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出示插图:渔夫是什么表情?

谁让渔夫说句话。

鹬是在天上飞的,蚌是在水中游的,平时要抓住他们可不容易,而渔夫轻而易举就全抓住了,这就是因为鹬和蚌互不相让,拚死相争啊!难怪书上说:(齐读)这就是它们相争的结果。看看渔夫手中的鹬和蚌,你们认为他们傻不傻?啥在哪里呢?(指导:光批评他们也不行呀,还应该告诉他们错在哪。)此时的鹬和蚌,听了你们的提醒,会说些什么呀?

出示填空:鹬说:“————————————————————。”4、看来他们也明白了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5、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师:你怎么知道的?师:你真聪明。能从故事中就知道这一成语。

6、介绍八字成语:这个成语就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四、拓展阅读。

1、师述:那你们知道吗?在2000多年前,就是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呢!哟,看大家的表情,还有很多同学不相信。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这本书,这本书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

出示课件:让我们看一看这件真实的历史事件。(看动画)

2、这篇课文不长,只有200多字,而西汉的刘向在《战国策》中只用了59个字,就把意思全表达出来了。这是原文,读一读吧!教师带领学生读,初步感受古文的精炼。

出示:鹬蚌相争《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注释:曝—晒太阳。钳—夹住。喙—鸟嘴。谓—告诉。

3、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老师向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有一本是外国的《伊索寓言》。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趣味,读出智慧。

4、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