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精选《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阅读
古代诗歌赏析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9.首句中“出红尘”三字,表明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全词中最能体现这种态度的是词中的一个“________”字。
20.请赏析“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表达技巧。
19.厌弃官场、归隐田园出
20.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千里水天一色,是静景,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
②象征。
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
③以景结情。
寄寓了词人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追求。
朱敦儒《好事近 渔父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②【注释】①“活计”句: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千里”句: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看孤鸿”句:化用嵇康《赠秀才从军》诗:“目送孤鸿,手挥五弦。
”【译文】摇头不顾一切地离开尘世,醒而复醉哪管人间多变的时节。
身穿绿蓑衣.头戴青斗笠,打渔谋生,常在寒江惯弄霜雪。
傍晚风息钓丝垂稳,天上和水底荡漾着同一弯新月。
千里江天上下一色,坐看远处孤飞的鸿雁时现时灭。
【集评】近代·梁启超:“五词(《渔父词》原共五首,此选其一)飘飘有出尘想,读之令人意境翛远”(《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近代·梁启勋:“用轻描淡写之笔,而能使风景、人物、情致、神韵,一齐活跃于纸上者,吾唯见朱希真小令。
……《好事近》,题曰《渔父》,活画一题中人,呼呼欲出。
轻描淡写,毫不费力,不见斧凿痕,又无烟火气,真可谓‘天然去雕饰’者矣。
试读‘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等句,是何等意境”(《词学》下篇《融和情景》)。
【赏析】词史上,自唐代张志和创造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形象以后,经北宋俞紫芝、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唱和与强化,词中的渔父形象就成了隐士的定型象征,渔父潇洒闲适、自由浪漫的生活成为士大夫们理想化的生活境界。
所以绝对不能把词中的“渔父”认同于古代生活中以捕鱼为生的劳动者,“渔父”只是士大夫们心目中隐士的替身。
朱敦儒此词中“摇首出红尘”,摆脱人世一切羁绊,自由往来、任意醉饮、闲适垂钓的渔父形象,正是他所追求并亲身履践的人生态度的具象化,与《朝中措》中“放行总是烟霞”的自我形象具有同一精神风貌,因此也可以说这位“摇首出红尘”的渔父是作者以漫画般的笔法所作的自我写照。
笔调清新,轻描淡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朱敦儒《好事近 渔父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附赏析朱敦儒《好事近渔夫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二:(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分)(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
(4分)参考答案:(1)"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霜冲雪",示其勇毅: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3分。
结合作品简析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结合1分。
意思对即可。
(2)"晚来风定的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写夜色降临,微风不起,垂钓的丝线平静悠闲,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钩新月(1分)。
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内在里是写"心定"与"人闲"(1分)。
【高中古诗词阅读】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的定钓丝闲,上下就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看孤鸿黄稠。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词的下片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后)
(2)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0、(1)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靠近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结尾即为代普雷了词人对世俗尘世的厌烦,描绘了词人归隐山林,每天自在劳作,见惯霜雪,夜晚独钓寒江的悠闲宁静的渔夫生活,筹钱这个形象抒发了词人极力退出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在恬静风雅的生活的安然心态。
【高中古诗词阅读】《好事近渔父词》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好事近渔父词》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挥Jhunjhunun红尘,醒醉更并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使唤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备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返回朝廷,长期归隐浙江嘉兴。
(1)简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
请问: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参考答案:(1)从内容来看,就是作者靠近官场后的生活真实写照,订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分后)从结构来看,“出来红尘”就是全词的“词眼”,统率全词。
因为“出来红尘”,才存有了下文所描绘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后)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情景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好事近渔父词》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作用。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1)这首词的“诗眼”是“出红尘”(答“出”亦可,2分)。
“出红尘”统领全词,开篇定下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领起下文描写他远离官场后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最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
好事近(朱敦儒)
好事近(朱敦儒)朱敦儒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原文及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
晚来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蓑:衣服。
笠:帽子。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鸿明灭。
简析作者曾长期寓于嘉禾,过着一种放浪形骸的自由生活。
告别了喧器的红尘、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醉醒醒醉,一任神行,词人成了一名快活的渔父,然而他志不在鱼,所向往的是浪迹江湖、独钓江天和自由生活。
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好事近渔父》阅读材料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渔父》阅读题目(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好事近渔父》阅读答案9.(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好事近渔父》赏析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
“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
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
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
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
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
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
“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
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
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
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
【高中古诗词阅读】《好事近渔父词》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好事近渔父词》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如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到了晚上,风把钓丝吹空了,上下是新月。
数千英里的水和天空是一样的。
看着灯熄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要分析了“摇头离开尘世,醉醒无季”这句话在整个词中的作用。
(4分)
答:
(2)下一部电影会展示什么样的画面?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
参考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
(2)慈禧的下一部电影通过对月亮映河、水天一色、孤雁晚上来钓鱼时消失的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一幅清澈、优雅、悠闲、宁静的月光钓鱼画面(2点)。
它表现了诗人对人间官场的蔑视和不愿与人勾结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对纯洁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2分)“渔人词附近的善行”诗歌阅读与鉴赏答案。
2019-《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阅读答案word版本 (1页)
2019-《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阅读答案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作用。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1)这首词的“诗眼”是“出红尘”(答“出”亦可,2分)。
“出红尘”统
领全词,开篇定下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领起下文描写他远离官场后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最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
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
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及鉴赏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及鉴赏《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是由朱敦儒所创作的,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
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宋代: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悠然地脱离尘世,醒醉没有时候。
穿着蓑衣头戴斗笠,以钓鱼为生,披霜冒雪已很寻常。
夜晚无风静静的坐定垂钓,天上湖中一共两轮新月。
千里水天同色,唯见孤鸿出没。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注释蓑:衣服。
笠:帽子。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鉴赏及译文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鉴赏及译文《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是由朱敦儒所创作的,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好事近·摇首出红尘》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宋代: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注释蓑:衣服。
笠:帽子。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二:(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分)(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
(4分)参考答案:(1)“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霜冲雪”,示其勇毅: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3分。
结合作品简析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结合1分。
意思对即可。
(2)“晚来风定的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写夜色降临,微风不起,垂钓的丝线平静悠闲,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钩新月(1分)。
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内在里是写“心定”与“人闲”(1分)。
词人写“新月”及水面的清明,意在表现人内心的清新与通透(1分)。
这幅月下独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这幅月下独的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好事近·渔父词》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
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分)(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分)二:(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分)(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
(4分)参考答案:(1)“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霜冲雪”,示其勇毅: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3分。
结合作品简析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结合1分。
意思对即可。
(2)“晚来风定的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写夜色降临,微风不起,垂钓的丝线平静悠闲,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钩新月(1分)。
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内在里是写“心定”与“人闲”(1分)。
词人写“新月”及水面的清明,意在表现人内心的清新与通透(1分)。
这幅月下独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这幅月下独的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及鉴赏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及鉴赏《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是由朱敦儒所创作的,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
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宋代: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悠然地脱离尘世,醒醉没有时候。
穿着蓑衣头戴斗笠,以钓鱼为生,披霜冒雪已很寻常。
夜晚无风静静的坐定垂钓,天上湖中一共两轮新月。
千里水天同色,唯见孤鸿出没。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注释蓑:衣服。
笠:帽子。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好事近 渔父词》古诗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古诗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色,看孤鸿明灭。
二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1),取酒价相敌(2)。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注:(1)拨刺:活鱼振鳍泼尾之态。
(2)相敌:相抵。
(1)第一首词详细表现了渔夫生活中的哪些内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
(4分)
(2)第二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简析。
(4分)
(1)饮酒、垂钓、赏景,塑造;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官场)、隐居江湖(独钓寒江)的渔夫形象。
(评分说明:三要点,每点一分,详细内容表达在,醉醒更无时节,白天“绿蓑青笠”,“披霜冲雪”垂钓,晚上悠闲看新月,看孤鸿明灭;渔夫形象答到大致意义即可,一分。
)
(2)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
描绘了晚烟笼罩的江面风光,钓船悠悠,塞雁与海鸥在天空自由飞翔,篓中鱼儿活蹦乱跳,渔夫满载而归等景象,(2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分)(评分说明:分析占2分,必须要有简单的风光描绘分析。
答其他手法的酌情给分。
)。
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
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
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
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0、(1)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
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开头即点明了词人对世俗尘世的厌倦,描写了词人隐居山林,每天自在劳作,见惯霜雪,夜晚独钓寒江的闲适宁静的渔夫生活,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生活的安然心态。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古诗_作者朱敦儒_古诗好事近·摇首出红尘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译文及注释译文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蓑:衣服。
笠:帽子。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
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
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许多画家、文人讴歌之。
唐人张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
朱敦儒的诗词《好事近
【导语】朱敦儒曾作渔⽗词六⾸,这⾸是其中之⼀。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朱敦儒的诗词《好事近•摇⾸出红尘》,欢迎阅读! 《好事近•摇⾸出红尘》 宋•朱敦儒 摇⾸出红尘,醒醉更⽆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
千⾥⽔天⼀⾊,看孤鸿明灭。
【赏析】 这⾸词写渔夫逍遥⾃在的⽣活,上⽚勾勒渔夫的形象,下⽚写渔夫垂钓之景,表现其⽆拘⽆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两句,写渔夫晚来垂钓的情景。
彼时,晚风初定,⼀轮新⽉挂在天空,⼀位渔夫,安定神闲,静静地在垂钓。
“上下是新⽉”句,⼤概有两层意思:⼀是说,新⽉如钩挂在天边,⽽⽔中的钓鱼钩仿佛也成了⼀弯新⽉,所以说“上下”都是新⽉;⼆是说,天上的新⽉倒映在⽔中,⼆者相映成趣,是为“上下是新⽉”。
⽆论如何,这句描写了⼀幅⽉光清辉满⼈间的清幽之景。
“千⾥⽔天⼀⾊,看孤鸿明灭”,万籁俱静,⽔天⼀⾊,只有孤鸿的⾝影时隐时现。
“明灭”显⽉光之朦胧,点出新⽉的特点。
⼀个“看”字,再次引出渔夫,突出其闲情逸致。
扩展阅读:朱敦儒的简介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称伊⽔⽼⼈、洛川先⽣、少室⼭⼈。
他是宋代词⼈,河南(今洛阳)⼈。
他常以梅花⾃喻,不与群芳争艳。
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然⼭⽔和名胜风物的词作。
朱敦儒早年以清⾼⾃许,两次举荐为学官⽽不出任。
绍兴⼆年(公元1132年),有⼈向朝廷推荐朱敦儒,⾔敦儒有经世之才。
⾼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
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应诏前⾏。
到了临安,赐进⼠出⾝,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后因发表主战⾔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道,受到右谏议⼤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
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的贡献是在⽂学创作上,其词作语⾔流畅,清新⾃然。
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精选《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阅读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
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
蓑:衣服。
笠:帽子。
译文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
鸿明灭。
简析
告别了喧器的红尘、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醉醒醒醉,一任神行,词人成了一名快活的渔父,不过他志不在鱼,所向往的是浪迹江湖、独钓江天和自由生活。
赏析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
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
狱等官职。
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
(《宋
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所
以止仕。
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
“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
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
如:“倦却
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
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
”(《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
他长期住在嘉禾,
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
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
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
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
时现。
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
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很多画家、文人讴歌之。
唐人张
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
涵波塔影见中流。
终日射渔舟。
彩
云依傍真如墓。
长水塔前有奇树。
雪峰古甃冷于秋。
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
仅仅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
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留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
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
我成三客。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
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
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
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