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17课猫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蜷.伏()怂恿..()惩.戒() 怅.然() 妄.下断语()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B.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C.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描写)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记叙)6.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7.文中的第三只猫被“我们”一家误解后蒙冤而死。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消除误解,真诚沟通”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来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呢?(泰安中考改编)阅读从“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至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猫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猫同步练习(附答案)

17猫考点1品味语言赏析下列描写猫的语句,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

2.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3.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

考点2对比手法文章主要借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来揭示文章的中心,那么为什么不节省笔墨,还要写第一、二只猫呢?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只猫是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对比;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等与前两只猫的漂亮和活泼形成对比;它终日懒惰地伏着与第二只猫捉到老鼠形成对比。

这些对比突出了第三只猫不被大家喜欢,其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引起人们更深切的同情,从而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考点3伏笔暗示找出文中的几处伏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

好处: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诅.骂()虐.待()怂.恿()怅.然() 惩.戒() 蜷.伏() 懒惰.()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方框里。

神态安祥性情忧郁为罪潜逃若有若无提心掉胆毛色污涩忘下断语蜷伏足下错别字改正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路上总是想着爸爸会怎样处置我,真让人提心吊胆....。

B.小时候做错了什么事,总想尽快离开现场,有种畏罪潜逃....的感受。

C.他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受到了惩戒..,所以他决定痛改前非。

D.爸爸妈妈怂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试拿第一名。

4.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猫》基础知识课时练(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猫》基础知识课时练(含答案)
二、1.回乐烽前沙似雪2.我言秋日胜春朝
3.君问归期未有期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与挂念。
第五单元
17猫
一、1.郑振铎 西谛 作家 文学史家
(2)________:鼓动别人去做_: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4)________: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二、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藤 懒惰 详 丐 刷 断 耗 怅 叮嘱 楚 倚 缕 逗 预警 芙蓉duóqián
3. (1)蜷 倦(2)诅 沮(3)忧 优(4)妄 枉
(5)虐 谑(6)戒 诫(7)恿 俑
(8)棱 绫 凌 陵(9)辩 辨 辫
(10)详 祥(11)zhēnɡzhènɡ
4. (1)污涩(2)怂恿(3)怅然(4)畏罪潜逃
第五单元
17猫
一、基础知识
1.《猫》的作者是________,笔名________,福建长乐人,________、翻译家、________。
2.易错字音字形
铎()畏罪潜()逃
3.形近字、多音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 诅.骂() 虐.待() 怂.恿()怅.然() 惩.戒() 蜷.伏() 懒惰.()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方框里。

神态安祥性情忧郁为罪潜逃若有若无提心掉胆毛色污涩忘下断语蜷伏足下错别字:改正: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路上总是想着爸爸会怎样处置我,真让人提心吊胆。

B.小时候做错了什么事,总想尽快离开现场,有种畏罪潜逃的感受。

C.他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受到了惩戒,所以他决定痛改前非。

D.爸爸妈妈怂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试拿第一名。

4.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B.它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C.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D.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2)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3)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4)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片段,完成题目。

6.以上文段是写作者一家养第三只猫的经过。

试选用文中词语简要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7.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8.如何理解下面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感情?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9.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第17课猫【基础积累】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cóng)凝望惩.戒(chéng)叮嘱B.消耗.(hào)预警冤枉.(wang)逃避C.懒惰.(duò)辨护怅.然(zhàng)乞丐D.一缕.(lǚ)优郁蜷.伏(juǎn)芙蓉鸟2.(2分)(22-23七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典戏曲剧目告诉我们,民族还是个人,在行进的路上,都不可能。

遭遇天灾人祸是常态,要让民族强盛、自己幸福,只有敢于迎接,与困难做坚决的。

胜利永远属于奋斗者。

A.无论一帆风顺挑战斗争B.即使一路顺风挑战搏斗C.无论一帆风顺挑衅斗争D.即使一路顺风挑衅搏斗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本文通过对三只猫的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三只猫亡失的内疚、痛苦之情。

C.本文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评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D.本文还表达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不但会冤枉别人,还会给自己留下痛苦。

4.(2分)(22-23七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世说新语》、《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等。

B.“唉!”作家叹道,“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C.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等……真应该好好教育。

5.(2分)(22-23七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也很快适应了。

第17课《猫》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7课《猫》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7、猫一、基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汉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污涩.(sè) 红绫芙蓉鸟怂.恿(sǒng)B.诅.骂(jǔ) 叮嘱预警怅.然(chàng)C.屋脊.(jǐ) 谑待消耗逃避.(bì)D.兴.趣(xìng) 蜷伏辨诉凝.望(ní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公布考试成绩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路上担心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B.据报道,这场活动中至少有20人因踩踏事件丧生,相关负责人已畏罪潜逃....。

C.对一切事物,都不能妄下断语。

如果妄下定...论.,必然落入错误论断。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家长纷纷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3、下列选项中,括号里的说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加点字词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动词、形容词)B.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这里的“骂”是贬词褒用)C.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这句话中的叹号应改为逗号)4、指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并改正。

A.它常常凝望着鸟笼,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B.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C.现在有许多老年人喜欢养宠物,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生活孤独,而许多宠物生性温顺,能让他们排解孤独。

D.猫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有语病的一项是( ),修改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教材核心考点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5、课文多处设置伏笔,暗示“花白猫”的悲惨结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17 猫》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17  猫》同步练习及答案

17 猫【课前学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à污sè红lí悲chǔSǒǒán 伏 chéè2.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描写)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记叙)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

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暴怒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心情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课堂检测】阅读《猫(节选)》,完成1—5题。

(16分)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17 猫——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17 猫——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17 猫——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1.小语将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进行了分类,请你找出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蜷伏(juǎn)惩戒(chéng)诅咒(zǔ)捕捉(bǔ)B.忧郁(yù)叮嘱(zhǔ)虐待(nüè)屋脊(jǐ)C.一缕(lǚ)污涩(sè)消耗(háo)怅然(chàng)D.咕噜(gū)怂恿(sóng)懒惰(duò)畏罪潜逃(qián)2.小天从本课“读读写写”的字词中挑选了四个放在句子中使用,其中有一个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使用有误,请你帮忙找出( )A.这位运动员表示,他刚刚跑完2024石家庄马拉松赛,体能被大量消耗。

B.在老师的教育和怂恿下,他终于振作精神,努力学习。

C.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联合信用惩戒措施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十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犯罪嫌疑人。

3.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只见一只大麻雀,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____________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①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②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

④两条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轻跳动。

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告诉我们:凡事要实事求是,绝不可主观臆断,且我们要尊重生命,平等地对待生命。

B.“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一句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

C.文章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第一、二只猫详写,第三只猫略写。

D.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既呼应了开头,又拓展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第17课猫练习题及答案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蜷伏()怂恿()惩戒()怅然()妄下断语()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A.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B.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C.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描写)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记叙)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7.文中的第三只猫被“我们”一家误解后蒙冤而死。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消除误解,真诚沟通”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来完成以下任务。

(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呢?(泰安中考改编)阅读从“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至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买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相大白9.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心理变化?这一变化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10.“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1.下面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12.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B.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原创)忠犬大黄朱玲可是那天晚上下班,我看到刘奶奶紧锁的家门前趴着大黄,我蹲下细瞧,大黄瘦多了。

我不知道这么长的路程,大黄是如何认得路又如何跑来的。

它该饿了吧?我到宠物店买了专门的狗粮。

但是大黄一口没动。

我走近大黄,抚摸它有些干枯的毛皮,我发现有泪溢出了它的眼眶。

它是在悼念它的故主啊,我的心颤抖了,为一只狗的忠诚。

我觉得言之有理,就去了兽医站。

兽医手一摸说,这只狗快要临盆了。

我大惊失色,医生打了麻药,用老虎钳仔细扳断钢圈,钢圈深深地嵌进肉里,大黄的腹部血肉模糊,我和医生双手沾满了大黄的鲜血,医生在伤口上涂上药粉。

我回家买来骨头给大黄滋补身体。

三天后,大黄趴在床肚下,辗转反侧,痛苦呻吟,不一会儿,一只只小狗就下来了,一连生了九只,我发现大黄刚有点愈合的伤口也被产痛挣裂开,渗出缕缕血丝。

可怜的大黄啊。

我看大黄独自哺乳九只小狗,很是吃力,就和老公商量,把九只小狗送人。

大黄像听懂我的话似的,时时刻刻警惕地看着我。

终于趁大黄吃食时,我瞅准一个空当,将九只小狗装在早就准备好的纸箱内送到二桥一个熟识的理发店的老板,托他送人。

没有了小狗的大黄,神色戚然,泪水盈眶,我心中实在不忍,抱着大黄去那家理发店探望它的孩子。

大黄与它的孩子搂作一团,喔喔地欢呼,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短暂的团聚后,大黄咬着我的裤管示意离开,我千叮咛万嘱咐,要理发店老板务必找几个妥当的人家领养。

大黄回家的第二天晚上,我没有看到大黄,一连很多天。

一天早上,我去买早点,发现刘奶奶的门口卧着大黄,我见神色不对,一摸鼻息,已经香消玉殒了。

所谓的进食发福,原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13.根据下面的文字提示,补充完整故事的脉络。

【概括故事情节】引领邻居,救助主人→________________→身体发福,快要临盘→________________→告别孩子,追随主人14.文章前面说大黄对口粮“一口不动”,体型“瘦多了”;后面又说“碗里的狗粮没了”,它“身体发福”。

这样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文意理解】15.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品析重点语句】(1)一只棕黄色的大狗咬着我的裤管向外拖,这是邻居刘奶奶家的狗大黄。

(2)大黄与它的孩子搂作一团,喔喔地欢呼,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16.读完全文,说说大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让人欣赏。

【分析性格特点】链接材料:《忠犬八公的故事》电影原型为一只名叫八公的秋田犬。

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

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

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并没有如往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学里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火车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实地等着他。

春夏秋冬,一直等到自己变老变弱,等了整整十年。

18.请试着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描写一种你喜爱或讨厌的一种动物。

(100~200字)【课文片段在线】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法分析】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般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作者的情感,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这几句话采取间接抒情的方法,通过对猫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细腻地传达出“我”对猫的喜爱之情。

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议论、描写来抒情,采用间接抒情,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sèquánsǒngyǒngchéngchàngwànɡ2.(1)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害怕承担罪责而偷偷逃跑。

(3)胡乱说出断定的话。

3.D(解析:D项中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

)4.C(解析:C项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在“具有”前加“是否”。

)5.C(解析:C项属于心理描写,也是抒情。

)6.示例: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热烈。

7.(1)示例一: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示例二:沟通增进友谊,真诚构建和谐(2)示例:我同桌很喜欢我的一个漂亮本子,有一天我发现本子不见了。

我也没调查清楚就怪我同桌,说是她拿了,还和她吵了一架,她哭了。

回家后我发现本子竟然在我书包里!后来我向她道歉,她也原谅了我。

(3)示例:遇到事情我们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换位思考,对别人多加理解和包容。

主动与大家沟通,参与大家的讨论与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8.凝望被疑蒙冤受罚9.不大喜欢——愤怒——虐待——难过。

表现出“我”是一个良知未泯、严于律己、敢于自责的人。

10.“似乎”一词不能删去。

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的“特别注意”,只是“我”的猜测和推断,并不十分肯定,所以用“似乎”一词。

删去后与事实不符。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猫的厌恶之情,为下文发现冤屈猫后的后悔自责埋下了伏笔。

12.B(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从文中搜集到相关信息后,联系文章主题做出判断,“我家永不养猫”是因为“我”对一只弱小的生命的残忍,导致“我”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乃至延伸到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13.不肯吃食,悼念故主产下小犬,遭遇送人14.不矛盾。

因为前面大黄悼念故主,所以拒绝食物,瘦多了;后文交代它快要临盆,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它才肯吃食。

15.(1)示例:句子中“咬”“拖”两个动词很精当,形象地刻画出大黄引领邻居救主的急切行为。

(2)示例:句子中“搂”字体现了大黄见到孩子时的慈爱之举;“喔喔地欢呼”绘声绘形,足见大黄与孩子团聚的快乐。

16.①忠诚:因为主人离世,拒绝吃食;离开孩子后,追随主人而去。

②爱孩子: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开始进食;孩子被送人后“神色戚然,泪水盈眶”;见到孩子后“搂作一团,喔喔地欢呼”。

17.示例:狗在带给人们陪伴和欢乐的同时,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希望人类尊重和善待动物,不要轻易去伤害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