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毛概重点

合集下载

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前三章

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前三章

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前三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是分析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

2.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所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要分为两个基本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和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论。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等。

第二章:社会主义社会1.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制度,还是一个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制度。

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等。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

3.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国家控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个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由国家控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组成,非国有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存在的非国家组织的经济。

4.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具有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最终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优势。

第三章:共产主义社会1.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阶段的社会制度,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实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它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科学理论的特点。

通过研究这些科学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体系。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原则。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和原则。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当代世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毛概的重点

毛概的重点

毛概是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等
多个领域,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
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必要支撑。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毛概的重点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包括唯物论、辩
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概念,它们是毛概不可或
缺的基础概念,也是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工具。

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商品经济、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发展及其矛盾等内
容,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可以对中国的
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
的本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的
历史经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其中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中国的主题,也是国际
上备受关注的一个课题。

四、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国的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时期、社
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现代化建设等历史阶段的
内容,它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
要基础,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必
要支撑。

毛概书每章内容概括

毛概书每章内容概括

毛概书每章内容概括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首先,作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时代条件。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重视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首先,作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支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作者回顾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考和指导原则,包括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管理方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作者解释了科学的基本特征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包括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为科学研究提供思维工具和指导原则。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首先,作者分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的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辩证唯物主义1、物质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2、意识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3、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1、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3、矛盾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认识论1、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毛概指的是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中国共产党党校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毛概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发展的、矛盾的,认识世界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

它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领导力量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毛泽东思想还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轻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他认为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等。

三、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指出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内部腐败的主要来源。

他提出了要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对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斗争。

四、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提出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路线的原则。

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教育、宣传和组织工作。

群众路线强调要充分发扬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毛泽东思想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理论水平、政治觉悟、群众组织能力等要求。

同时,毛泽东思想强调党的思想建设,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才能领导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以上是对毛概知识点的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有重点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有重点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进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方方面面。

从它的开创者和继承者的熟悉功效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而由其后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硕和进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式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进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进展和转变成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主要组成部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进展,即在实践中不断进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大体方式,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进展,并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进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式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查验真理和进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硕,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进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哲的最高尚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其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其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其复习资料重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哲 毛概

马哲 毛概

马哲毛概引言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概(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中国大学中的两门重要理论课程。

马哲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思想体系。

而毛概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理论阐述,深入解析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观点、原则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这两门课程进行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马哲和毛概。

马哲简介马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称,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体系。

马哲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并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析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行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哲课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马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认清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毛概简介毛概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简称,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理论阐述。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思想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政策。

毛概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理论创新等内容。

通过学习毛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马哲与毛概的关系马哲和毛概是两门相互关联的课程,它们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深入研究和理论阐述。

马哲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毛概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概括和阐述。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哲和毛概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论。

其次,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二)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二)

引言概述:
本文将对毛概知识点进行重点归纳。

毛概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毛概知识的重点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农民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

每个大点下面再分59个小点,详细阐述相关内容,以确保读者对毛概知识点有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正文内容:
1.历史唯物主义
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1.2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1.4唯物辩证法的观察方法
1.5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
2.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2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思想的比较
2.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2.4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
2.5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相对真理
3.农民问题
3.1农民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3.2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
3.3农村改革和发展
3.4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工问题
3.5农民运动和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路径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2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4.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里程碑
4.4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与发展
4.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未来前景
5.中国革命和建设
5.1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
5.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
5.3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
5.4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5.5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总结:。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毛概重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毛概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包含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下面是对毛概各章节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其中,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真理。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普遍性。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此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等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强调剥削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表现。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建设与发展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人类的彻底革命,旨在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平等。

第四章: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理论成果此章主要回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强调群众路线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重要理论。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第五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四个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等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原理此章主要介绍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原理,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其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保障,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毛概各章节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原理,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毛概笔记

大学毛概笔记

大学毛概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意义–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阶级斗争决定社会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和未来的预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造的启示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3.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三、共产主义社会理论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原则–消除剥削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2.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全球社会主义和国际合作3.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践探索–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准备阶段四、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代共产主义的新思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社会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2.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地位的历史作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以上是对大学毛概的一些笔记内容,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范文(通用4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范文(通用4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范文(通用4篇)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是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

2.哲学的本质是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哲学具有对世界和人类的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3.人类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反映在社会实践中的结果,人类价值观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二、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及社会各方面经济关系的科学。

2.价值和价格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度,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态。

三、科学社会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本质是人民民主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计划经济。

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步实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四、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揭示的哲学理论。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学生应该认真研究每一章的内容,掌握其基本思想和理论,以加深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现代大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从学科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几乎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章节体系安排看,由绪论和正文组成。

其中,绪论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等三个层面的问题。

正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七大理论。

就其中每一部分重点原理,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老师总结如下:一、第一讲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讲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总括性的说明。

它分为三部分:首先阐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并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概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其次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尤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二、第二讲辩证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

相应有四个原理:(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从历届真题看,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在物质观上,主要考查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对运动所持的相对主义观点认识,均为选择题。

毛概重要知识点讲解

毛概重要知识点讲解

毛概重要知识点讲解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和斗争的结果,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中,阶级斗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群众在生产中的地位。

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完善,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相对长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指我国在这个阶段的整体方针和政策,它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纲领。

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六、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

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工作。

七、人民民主专政和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体现了人民对国家的管理和治理权力的直接行使。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使国家、社会行为在法治框架内进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0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0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0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包括唯物辩证法、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试中,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得到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的运动形式和质的飞跃等内容。

2. 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实践论认为,人们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关系、实践的观点和方法论等内容。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1.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南。

毛泽东思想强调阶级斗争、群众路线、人民战争和独立自主等重要原则。

2.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实践基础包括中国农村的革命斗争、武装斗争和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大一毛概全书知识点归纳

大一毛概全书知识点归纳

大一毛概全书知识点归纳毛概,全名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学习毛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下面是对大一毛概全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与联系2.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原理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5.认识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2.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危机3.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4.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3.国家与政权的本质及其作用4.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表现形式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纲领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3.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党纪和党的领导原则4.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建设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五、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战略任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趋势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影响和意义以上是对大一毛概全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总结。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概课)期末复习 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概课)期末复习 重点

绪论1)马克思主义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3)三次工人运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5)马克思主义两大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7)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1.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在我们关于实现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毕达哥拉斯和霍布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大学马哲和毛概深刻复习内容

大学马哲和毛概深刻复习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从实际出发,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②从实践出发,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实践本身包含了哪些内在矛盾?①规律的客观性与活动的目的性之间的矛盾。

②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③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

3、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社会发展的多重标准。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前提条件;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4、简要叙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群众观点: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路线:①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5、简要叙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⑴二者之间是一种矛盾关系,表现为: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⑵它们的辩证关系表现为: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感性。

6、阐述矛盾的基本原理并应用矛盾原理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原理:①矛盾对立统一原理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③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⑤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⑥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⑦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方法论:①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如何科学评价科学技术的价值。

⑴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通过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来促进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级毛概复习题最新整理,之前的可以扔掉啦!!所有都是老师最后一节课画下的,附有完整答案,题目不多,全是重点。

2010级毛概复习题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革命与战争)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但具体情况改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答: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理解: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答: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权问题: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和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五、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答: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六、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七、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八、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九、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硬道理:1.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求。

第一要务:1.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2.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3.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答:科学内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基本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十一、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二、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答: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三、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答: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