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浙江)
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_最新修正版
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4分)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4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最新修正版3.(4分)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4分)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如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6题.5.(4分)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6.(4分)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7、8题.7.(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9、10题.9.(4分)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于⑩10.(4分)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11.(4分)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A.24日2时52分B.24日2时08分C.23日3时08分D.22日2时52分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3.(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4分)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分析】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来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的变化进行判断.【解答】解: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
浙江卷地理2016高考真题浙江答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综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D 3.D 4.C 5.C
6.B 7.B 8.A 9.A 10.B 11.A
非选择题
36.(1)青稞(小麦)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7.(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16年浙江高考(文)地理部分真题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2016年高考文综试题浙江卷(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浙江卷解析版讲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地理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答案】1.B 2.D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名师点睛】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来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应用领域需要重点辨别:RS主要针对面的事物的信息获取;GPS主要针对点事物的信息获取;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信息的分析处理。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3.D 4.C【解析】试题分析:3.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高考浙江卷地理(高清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第5、6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2016浙江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高清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l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1、2题。
第1、2题图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第5、6题。
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 东侧大B. 背斜 东侧小C. 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2016年高考浙江卷地理(高清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第5、6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蒅 2016 年 10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地理)蒁选择题部分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葿 1. 下列产业部门中,最需要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区位的是膇 A. 服装加工 B. 有色冶金 C. 汽车制造 D. 软件开发蒄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 4.2 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 700 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 倍。
完成第 2 题。
蚈 2.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薆 A. 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 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蚄 C. 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 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芃下图为城市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图。
完成第3题。
螈莆 3. 图中布局合理的是肁 A.① B.② C.③ D.④第 3 题肂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
完成 4、5题。
莇 4.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袄 A.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 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肄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膂 5.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螈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薆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袃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节下图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6题。
羄 6. 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薂 A. 农业发展水平莁 B. 城镇分布第 6 题莆 C. 原有铁路走向螆 D. 地形地貌莁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
完成第 7 题。
蒁水库地理位置肆 7. 该研螇野究外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袆数信据息技术膃建是立数据库羂成果蚁水库分布图水库用途输出处理水库库容 B.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A.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蒃第 7 题螃 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 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袁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2016年10月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地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产业部门中,最需要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区位的是 A.服装加工B.有色冶金C.汽车制造D.软件开发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
完成第2题。
2.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下图为城市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图。
完成第3题。
3.图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
完成4、5题。
4.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5.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6题。
6.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分布 C.原有铁路走向 D.地形地貌第3题图第6题图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
完成第7题。
7.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 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2016年全国高考试题地理浙江卷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③②① D ②①③【答案】1B 2D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名师点睛】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应用领域需要重点辨别:RS主要针对面的事物的信息获取;GPS主要针对点事物的信息获取;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信息的分析处理。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③→②→① 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3D 4【解析】试题分析:3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浙江省2016届高三高考压轴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2016届高三高考压轴卷文综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1月21 日,江苏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傍晚以后高速公路的大桥、立交桥桥面出现冰冻,桥面温度低于其他路段。
回答下列问题。
1.桥面温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桥面风速较大 B.桥体比热容小,储热少C.桥面积雪量较大 D.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较少2.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A.洒水化冰 B.桥面洒盐 C.铺草防冻 D.制造烟雾【答案】1、B2、B【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比热容越小,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幅度越大。
相同天气条件下,桥面温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桥体比热容小,储热少,B对。
桥面与其它路段相比,风速无差异,A错。
桥面积雪量较少,C 错。
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相同, D错。
2.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桥面洒盐,降低结冰的温度,B对。
洒水不能化冰,会导致冰更多,A错。
已经结冰,铺草不能防冻,C错。
制造烟雾作用是增强大气逆辐射,在桥面上需要通车,不适合放烟雾,D 错。
考点:影响物体温度的因素,桥面温度低的原因,减轻桥面冰冻的措施。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于2016年正式迎客,6月16日至30日将举办盛大的开幕庆典。
下图为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的基本信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中()A.多数分布在东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B.①、④两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C.②地气候在南美洲呈带状分布 D.⑤地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洋面4. 正式开门迎客期间,上海()A.比①地日出晚,自转速度慢 B.比④地降水少,天气干燥C.比③地气温低,日较差更大 D.与⑤地都应防范热带气旋【答案】3、C4、D【解析】试题分析:3. 读图,根据经纬度,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中多数分布在东半球的中低纬地区,A错。
2016文综地理真题全解析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综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知识背景: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016年高考地理科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科试题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试题分析(共11小题):1—2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题目材料以茶叶生产和加工为知识背景,考查现代庄园农业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的差异。
庄园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为:知名的农产,树立品牌-----拓展市场,提高竞争优势-----产品深加工,产业多样化。
此题对户县考生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可以把材料知识迁移到“户太八号”的生产和销售,在咱们环山旅游路“户太八号基地”也树立了一个标牌-----中国地理标志。
只要用心就会迎刃而解。
3---5题:考查产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题干以图像形式呈现不同时期日本家电企业组装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其实质想表达产业转移的目的尽管是降低生产成本,但前提也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规模;另外,提出问题-----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产业发展优势下降,产业应如何寻找发展的出路?此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考查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又考查产业发展还要兼顾市场需求,更要求考生要能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措施。
尽管难度不大,但把大纲要考查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呈现了出来。
6---8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垂直地带性原理是: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气温会不断的下降,降水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此题题干较为特殊: 气候变暖,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丛冻害反而加剧;另外,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仔细阅读题干,给出了四个关键信息,分别如下:第一:冻害与气温高低无关(变暖冻害反而加剧);第二:气候变暖,雪期缩短(积雪的时间缩短);第三:冻害与海拔基本无关(也就是说: 导致冻害的原因可能不是气温和降水);第四: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整合以上信息可分析出6---8题答案:第6题: 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是:积雪厚度。
因为海拔高度,影响气温,降水,进而影响植被覆盖,而题干却问与海拔无关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答案】1.B 2.D试题分析: 1.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则选B。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3.D 4.C【解析】3.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4.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
考点:人口流动原因及影响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第5、6题。
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东侧大B. 背斜东侧小C. 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6.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 乙C. 丙D.丁【答案】5.C 6.B解析:5.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边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
答案选C。
6.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
答案选B。
考点:地质构造判断,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7、8题。
7.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8.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7. B 8.A解析:7,从题干信息看,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图中从Y轴信息看,山西低干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从X 轴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对;从Y轴信息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从X袖信息看,广西高于全国,D错。
答案选B。
8.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对;广西最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方向,B错;上海和江苏较低,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错;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D错。
答案选A。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9、10题。
9.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 ③至④B. ④至⑤C. ⑥至⑦D. ⑨至于⑩10.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答案】9.A 10.B解析:9.根据探空气球10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10.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⑦、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
考点:大气运动、天气系统。
11. 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0W)时,北京时间是A.24日2时52分B. 24日2时08分C.23日3时08分D. 22日2时52分【答案】11.A【解析】该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时,该市103°W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120°E)位于该市东侧经度相差223°,即可计算得到相差14时52分,该市为5月23日12时,加上14时52分,北京时间为5月23日26时52分,即为24日2时52分。
考点:地方时的计算。
非选择题部分(56分)36.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30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12分)(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0分)【答案】(1)青稞(小麦)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析。
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丁地为印度河平原,两地均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
而从甲地与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甲地热量不足,丁地热量丰富;甲地降水量少,丁地降水量多。
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从地理位置、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
第(2)题,仔细读图,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处,为高山草甸带,丁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第(3)题,河流泥少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
从图中河流的信息看,河流流域面积大,河流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状态日月界。
考点:农业区位条件分析,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26分)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
(10分)(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分)(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8分)(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