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f21c803e2bd960590c677f9.png)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e5e178762caaedc33d40d.png)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7d2582b0717fd5360cdca3.png)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愧怍.(zu ò) 魁.梧 吹毛求疵.(c ī) 钟灵毓.秀B .狡黠.(xi á) 繁琐. 潜.(qi án )滋暗长 尽态极妍. C .膂.(l ǚ)力 商酌.荒谬.(mi ù)绝伦 重峦叠嶂.D .悲怆.(c ān g ) 慰籍.飞珠迸.(b ìn g )玉 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_。
A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 .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完整版)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20dd617f1922791688e8f1.png)
2017 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 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C.膂力( l ǚ)商酌荒谬绝伦(miù)...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 愧怍( zuò)魁..尽态极妍.重峦叠嶂.悲天悯人.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 6 月 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 7 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ad9a8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b.png)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试题一、语文(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政通人和通:往来无白丁B. 增其旧制制:规模C. 属予作文属:类D. 沙鸥翔集集:聚集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那些迁徙流放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情感,怎能没有不同呢?B. 那些被贬谪流放的文人,常常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情感,怎能相同呢?C. 那些迁徙流放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情感,怎能相同呢?D. 那些被贬谪流放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情感,怎能没有不同呢?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a1dc84bed630b1c58eeb558.png)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ea720e5f0e7cd185253611.png)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解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正确。
注意“愧怍”中的“怍”不要错读“zà“。
B.正确。
注意“繁琐”不要写作“繁锁”。
C.正确。
注意“重峦叠嶂”不要写作“重峦叠障”。
D.“悲怆”中的“怆”应读作“chuàng”,“慰籍”应写作“慰藉”。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精校】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精校】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19677a856a561252d36fd7.png)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解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正确。
注意“愧怍”中的“怍”不要错读“zà“。
B.正确。
注意“繁琐”不要写作“繁锁”。
C.正确。
注意“重峦叠嶂”不要写作“重峦叠障”。
D.“悲怆”中的“怆”应读作“chuàng”,“慰籍”应写作“慰藉”。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5be5d6581b6bd97e19ea95.png)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D)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D)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20171020226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20171020226](https://img.taocdn.com/s3/m/596a1babd4d8d15abe234e91.png)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3b3ea76a20029bd642d6f.png)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D【解析】“怆”应读“chuàn g”,“慰籍”应为“慰藉”,“迸”应读“bèng”。
2.【答案】A【解析】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如获至宝: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喜爱和珍视。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各尽其能:指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答案】B【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等问题”。
4.【答案】D【解析】“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和“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两个句子为并列关系,中间的“,”应改为“;”。
二、5.【答案】B【解析】“所有的人都”说法过于绝对。
6.【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选项中的“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说法不准确。
7.【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体”与“用”的差别主要是对于根本意义和实用功利的不同价值追求。
三、8.【答案】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的意思是“希望”。
9.【答案】C【解析】断句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
“之”代孟尝君,“起兵八万”是燕王为孟尝君做的事,中间不可断,排除A、D两项;“乘”为“车”的量词,“二百乘”不可断,排除B项。
10.【答案】D【解析】孟尝君提醒燕王说: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
并没有说秦国要攻打燕国。
第Ⅱ卷四、11.【答案】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翻译时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
12.【答案】(1)几度夕阳红(2)在河之洲(3)生于忧患【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五、13.【答案】稚嫩(幼稚、无知、稚弱、不成熟);原始蛮荒。
【解析】这句话把“惊奇”比作“胎毛”,是稚嫩的表现,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f74271c850ad02de804194.png)
秘密★2017年6月20日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精品】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共12 分,每小题 3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 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 . 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 . 膂.力( 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 . 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悲天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B.如获至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C.不拘一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D.各尽其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 6 月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 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发现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
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
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
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这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
读书的根本意义是“人性养成” “人文化成”。
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 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
这是孔子对于知识和人生宿命的感叹。
“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
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患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本体意义之所在吗?(文/ 郑平,有删改)5.下列对读书的“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利诉求。
B.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
C.追求读书的“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
D.过分强调读书的“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
6.下列对读书的“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
B.从“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
C.不断追寻读书的“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D.“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
7.下列对读书的“体”与“用”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体”与“用”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
B.读书的“用”就是读书的“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C.读书的“体”与“用”的差别就是读书有用和无用的差别。
D.对读书的“体”与“用”的不同追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三、(共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
②效:献,呈献。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D.王且何利.利:好处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 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 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 车二百乘/ 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第Ⅱ卷(非选择题 90 分)四、(10 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分)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2.填空。
(6分,每空2分)(1)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杨慎《临江仙》)(2)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3)然后知,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 题。
保持惊奇⑴生命开始的一瞬就是惊奇。
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由黑暗变得明朗?外界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那个俯视我们、亲吻我们的女人是谁?⑵孩子大睁着纯洁的双眼,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在惊奇中渐渐长大。
⑶惊奇是幼稚的特权,惊奇是一张白纸。
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
在生命的某一个时辰,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
你会发现,惊奇在更多的时候,是稚嫩的表现,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
在尊重老练成熟的社会心理中,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
⑷于是人们开始厌恶惊奇。
⑸如果你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人们就会送你“人情练达”的评价。
你听到秽闻,仿佛在那一刻患了突发性的耳聋,脸上毫无表情,人们会感觉你老于世故,可以信赖。
你被美丽、美好、美妙的景色感动,只可以默默地藏在心底,脸上切不可露出少见多怪的惊异,人们就会以为你少年老成,有大谋略、大气魄,是可做将帅的优良材料。
你碰到可歌可泣的人间至情,要把心肠练得硬如钻石,脸不变色心不跳。
就算真搅得肝肠寸断,也只可夜晚躲在无人处暗自咀嚼⋯⋯我们把惊奇视作一种性格缺憾,我们以为永不惊讶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于是,见怪不怪,我们的心灵渐渐在漠视中麻痹,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会更猛烈地加速心灵粗糙。
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
⑹其实,细细分析起来,惊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先有了惊,然后才是奇。
如果说“惊” 属于一种对陌生事物认识局限的愕然,“ 奇”则是对未知事物积极探讨的萌芽了。
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
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
⑺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
你在你的行业里是专家里手,在其他领域完全可能是白痴。
这不是羞愧的事情。
坦率地流露惊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的无知以及求知的探索,是一种可嘉的勇气。
我认识一位82 岁的、肾脏功能已经衰竭的老人,他兴致勃勃地同我探讨电脑的种种输入方法。
在自己的专业范畴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对电脑的理解多有谬误,就连我这个“二把刀”也听出了许多破绽。
但是,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却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⑻惊奇是一种天然物,而不是制造出来的。
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
惊奇不仅仅是稚嫩,惊奇不仅仅是无知,惊奇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化和前进。
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抗拒着腐烂。
⑼然而,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常常使我们丧失惊奇的本能。
我们像鳝一样滑行着,浑身粘满市侩的黏液。
⑽到自然中去吧,造化永远给我们以惊喜。
和寥廓的宇宙相比,个人的得失是怎样的微不足道啊!不要小看山水的洗涤,假如真正同天地对一次话,我们定会为自己重新获得活力而惊奇。
⑾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来一次促膝谈心吧。
和朋友坦诚地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惊奇就在这清明的心境中,翩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