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
2. 商朝: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
占卜决策:商王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的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 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 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 诸侯争霸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表现: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 夏朝。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 商朝。
- 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 西周。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导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先后灭掉六国。
- 内容。
- 皇帝制度:秦始皇创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指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三公九卿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 郡县制。
-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下设县。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高一必修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上册历史知识点1.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生活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之分。
原始社会逐渐演变为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原始社会的特点:无私有财产、无阶级、部落社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
- 奴隶社会的特点:私有财产、阶级分化、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奴隶制度普遍存在。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高一必修一上册历史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阶级制度的基础,周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
-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诸侯之间争霸鼎盛,儒、墨、道等诸子百家思想各显神通。
-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各个分裂的诸侯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推行了统一的汉字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世界古代历史除了中国古代历史外,高一必修一上册历史还涉及了一些世界古代历史的知识点。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古埃及人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和众多神庙,他们的文化和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
希腊人在政治、哲学、数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开创了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的先河。
-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为强大的帝国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希腊文明。
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工程建设、道德观念等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化交流与变革在古代历史中,各个文明古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各自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详解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详解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3、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考知识点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2、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1、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2、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颁布秦律、统一法令2、统一货币、度量衡3、统一文字4、修建驰道、灵渠5、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四、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1、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3、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五、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2、内阁的创立。
七、希腊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1、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2、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八、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九、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革命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十、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十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十二、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
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
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君主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君主制,周朝则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封制。
- 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汉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郡县之上设立诸侯国,以维护皇权。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六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宋朝的科举制度: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促进了社会流动。
- 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明清的内阁制度:明清时期,内阁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但实际权力有限,皇帝专制进一步加强。
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铁器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手工业的繁荣:丝绸、瓷器、造纸、印刷等手工业在古代中国非常发达,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商业的兴起: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逐渐兴起,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贸易路线。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
-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格执行。
- 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在古代中国广泛传播,对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天文学和数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研究非常先进,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著作。
- 医学:《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医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民族融合: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了融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高一历史必备知识点考点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二】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一学期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学期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权的性质,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1、直接原因: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时间: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败。
3、措施(1)政治上:①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②公职人员工资不得高于熟练工人。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利益。
(3)教育上:实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4、性质:人类历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5、失败原因:(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_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仅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经验教训(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_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
2.“始皇帝”与三公九卿(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上):一、人类起源与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以及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古代文明的起始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的概念和多样性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三、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四、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世界的形成古希腊政治制度与文化古罗马政治制度与文化五、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印度教与僧伽罗印度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六、中世纪欧洲文明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基督教的传播与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变化七、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以上是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上篇,涵盖了人类起源、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中华古代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中世纪欧洲文明以及阿拉伯帝国等内容。
接下来将继续介绍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下)。
八、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概念与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文学九、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影响民族国家的兴起十、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启蒙思想与哲学启蒙运动对社会的影响十一、工业革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基本特征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十二、近代文化的多元性和现代性多元文化的形成和表现近代文化的现代化和矛盾以上是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下篇,涵盖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近代文化的多元性和现代性等内容。
通过上下两篇的总结,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特点
-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奴隶社会的特点和演变
- 农业经济的兴起和城市的形成
- 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衰
第二章:公元前221年之前的秦汉时代
- 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朝政治、经济、军事的特点
- 与外国交往的情况
- 汉朝的建立和发展
-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公元3世纪至14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政治形势
-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
- 鲜卑族的入侵和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
- 南方的两个割据政权
第四章: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元时代
- 宋朝的政治和经济特点
- 北方民族政权的形成和发展
- 元朝的政制和农业经济
第五章:明代中期的政治和经济
- 明朝政权的建立和国家的基本状况
-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 明朝的对外关系和势力扩张
第六章:明朝末年的政治和经济
- 明朝末年的政治危机和农民起义
- 战乱和社会经济动荡的特点
- 明朝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制是商周时期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王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首创皇帝制度。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是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监察百官。
九卿则是在三公之下分掌具体政务。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制度——郡县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诸侯国势力的膨胀,出现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宋朝宋朝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除了武将的兵权,把兵权收归中央。
在中央,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4、元朝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 人类早期文明的地理分布2. 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时期的社会结构-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5.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的特点- 希腊哲学的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 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3. 古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作用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宗教与商品的传播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城市与商业的兴起2.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教会的组织结构- 宗教改革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3. 中世纪的科技与文化-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大学的出现与发展- 文艺复兴的起源四、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改革 - 宗教战争与和平- 宗教多样性的接受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贡献- 科学与理性的推崇- 民主与法治的理念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进程- 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劳工运动五、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结果 -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2. 冷战与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与对抗-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3. 全球化与当代问题- 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影响-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变迁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标题的加粗、段落的缩进、列表的编号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红色政权的建立: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2. 社会主义初期:1950s-1970s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运动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4. 齐鲁文化:中国历史上的齐鲁文明和孔子思想的发展5. 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6. 汉朝的文化和科技: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科技的高峰时期7. 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8. 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9.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和地理特点10.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和军事英雄1. 红色政权的建立: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达二十二年的艰苦斗争,中国成功建立了一个以工农为主体的广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结束了中国长达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等。
2. 社会主义初期:1950s-1970s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运动社会主义初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治运动波动起伏,经济建设逐步开展。
几个重要的事件包括“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水利、铁路、原子能、工业化、农村建设等领域尽皆发展。
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一项旨在改革和开放的计划。
这一计划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和企业的干预,降低外贸贸易壁垒,以及鼓励私人企业家投资和创业。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在保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计划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4.4. 齐鲁文化:中国历史上的齐鲁文明和孔子思想的发展齐鲁文化主要指山东地区尤其是山东中部的文化及其思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礼乐制度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统一(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1)确立: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B. 三公九卿制(中央):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C. 郡县制(地方)(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设立军机处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课(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春秋时期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二、战国时期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九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沙皇统治危机严重;革命条件日渐成熟。
1、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
3、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激化,为革命爆发创造了机会。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十月革命爆发1、二月革命(1)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的情况。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表明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
(2)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发表意义: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7日(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1、国内: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一、两极对峙格局的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形成。
(2)原因: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3)条件:战后美国的空前强大;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对抗美国的大国。
2、冷战(1)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2)序幕:丘吉尔的铁门演说。
(3)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4)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实现称霸全球。
3、对峙的表现:(1)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作用:对西欧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苏联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到八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到八课知识点第一课:古人类与文明的起源1. 古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并通过迁徙逐渐分布至全球各地。
- 北京周口店遗址等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存在。
2. 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类从原始公社逐渐发展至氏族社会、部落社会以及早期国家。
3. 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类通过语言、工具、技术、宗教等手段逐步形成文化,促进了社会的进化与发展。
第二课:古代东亚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代是商汤建立的封建王朝,周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2. 周朝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度的特点- 周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分封制度控制地方诸侯,巩固封建统治。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和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第三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
- 古希腊以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为特点,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扩张- 罗马帝国通过征服和吸收其他民族,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并取得了大量领土。
3.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贸易和征服传播至欧洲各地,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课: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封建制度是一种以领主与农民、臣子之间的封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 封建社会的组织形式- 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封建等级分明,地主经济和农民经济并存。
3.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以家族和宗族制度为基础,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
第五课:西方中世纪欧洲社会1. 封建主义的危机与改革-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黑死病等灾害,封建社会遭受重大危机。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对封建主义的重要挑战,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兴起。
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一、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1.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1)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2)商朝: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的王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1)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周;都城:镐(hào)京;(2)分封制:A分封制的内容:土地、人口B分封的对象:王室宗亲、功臣、姻亲、先代旧贵C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D分封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宗法制:A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C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确定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关系。
D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度的工具。
3.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A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材料是木、石、骨制,耒(lěi)、耜(sì)等。
B土地制度:井田制。
(名义上为国家所有)(2)手工业:A青铜制造:B丝织业:C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水平。
由政府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多是军用品和奢侈品,不进入市场流通。
(3)商业:A商朝时期,职业商人产生。
B周朝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
二、夏商政治制度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 宗法制的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意义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 法家思想的应用-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3. 汉朝的治理-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改革-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均田制)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 唐代市坊制度- 宋代商业的繁荣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 门阀士族与科举制度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与《春秋》- 孟子与仁政思想- 儒家经典的编纂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庄子的道家哲学- 墨家、阴阳家等学派3. 科技与艺术成就- 四大发明- 唐代诗歌与宋代绘画- 古代建筑(如长城、大运河)四、古代中国与世界1. 对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唐朝的国际地位2. 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汉化-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科技的引入五、历史人物与事件1.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 重大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合并- 三国鼎立与南北朝的分裂- 隋唐统一与五代十国的割据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要,具体编写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充分的解释和例证。
此外,文档应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清晰的标题层级,以及适当的段落分隔,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
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