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复习学案-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单元综合二:专题串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单元综合二: 专题串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
的形成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高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复习教案
《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成就;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复习,重温两次工业革命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学会归纳整理。
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两点: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强大,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②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倾注了科学家们毕生精力,科学家们的成功也离不开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在高中的历史学习当中,两次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关于这部分知识的把握,同学们要构建起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整个历史事件以及产生的前后影响有充分的了解。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成就和主要影响;难点:学会比较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习题训练巩固法复习教学过程:导入:整整160年前,在这座气势恢宏的“水晶宫”中,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举行了。
工业革命的众多成果在这次展会上亮相。
从那时起,人类的每一点科技进步都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展现给世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温故知新,走进近代以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博览会,重温工业革命成就,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一、成就篇1、看到“工业革命”这个名词,你能想到哪些重要的成就呢?请自主回忆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在2分钟内能想到多少,就写多少。
出示有关成就图片,学生回忆相关成就的发明者,并整理归类。
2、我们再来对两次工业革命做进一步的了解,请大家快速翻看课本,完成黑板上的成就表格,先自主填写,后小组交流完善。
出示参考表格,学生改错。
二、联系篇看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一定还想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又有何影响?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联系篇”,一起来寻根究底。
新人教版江苏省版高考历史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
[考纲清单] (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一、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前提与条件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3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2)过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
2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影响1世界市场: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2经济结构: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工业城市的兴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思想意识: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
2经济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3可能性: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主要成就和发明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D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
6.(2018·苏北四市模拟)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工农业产值构成变化表》。
这说明工业革命()A.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B.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C.引起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变化D.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答案B解析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大幅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人口大幅上升,农林渔业的产值比重下降,制造业、采矿业的工业产值大幅上升,表明英国实现了向工业国的转变,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 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新型交通 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
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外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 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06
高考考点解析与答题技巧
重要考点解析
01 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及比较
0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 响
03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04
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一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 响。
02
理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包括生产力提升 、生产方式变革、国际分工和贸易扩展等。
03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工 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0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启 示。
历史背景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 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01
对世界
02
对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 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市场获得了大 量的原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03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
一方面,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遭受了残酷的剥 削和掠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 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2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福建莆田模拟)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
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
这一措施( B )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解析: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故选B项;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冲击英国毛纺织业,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C项;18世纪英国殖民势力优势凸显,排除D项。
2.(2020·广东揭阳模拟)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
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
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
这一变化( A )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解析:题干信息中世纪穷人可以到贵族庄园拾穗,以致“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结合工业革命的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故选A项;题干中中世纪“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而到18世纪末,穷人失去这一权利,被迫流向城市做工,有利于工业革命,排除B 项;18世纪末的英国政府还是大地主和新贵族联合执政,排除C项;穷人只是捡拾遗落的麦穗,不能因此说他们有道德沦丧的问题,排除D项。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学案
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发明创造;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产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1、熟记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基础知识(如:原因、时间、成就、特征、影响等);2、熟练应对各种题型,学会材料题和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明了解题思路;3、学会分析比较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知识框架】1。
两次工业革命概况2.两次工业革命影响3.多种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二工后垄断组织的形成⑴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垄断的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垄断商品价格、垄断商品市场。
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⑵形成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直接(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⑶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
⑷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⑸作用:经济--在垄断内部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也加剧了垄断组织之间竞争。
政治--垄断资产阶级操纵了国家政权,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内完善了上层建筑;对外加紧扩张,激化了列强间的矛盾。
【拓展延伸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这一类属于商业小城镇。
以利物浦发展为例,它由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伦敦和布里斯托尔的大商业港口城市,1709年经常出入利物浦的船只已达1 092艘,货物27 210吨,1750年进出口吨位达到65 000吨。
材料二自18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生产力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学案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必要性①经济根源:。
②社会根源:。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④宗教原因:;⑤思想因素:。
(2)可能性①人们开始相信;②制造出适于的海船;已在海船上使用;得到改善;③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
4.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1)荷兰殖民扩张背景: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③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嬴得独立特点:与紧密联系,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过程:①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②在非洲,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
④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
⑤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
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2) 英国的殖民扩张:①原因:物质基础:非常发达,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是取胜的根本原因。
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
意识形态:后,英国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识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②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实现的。
③过程:① 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②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③ 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④ 18世纪,英法发生多次战争,在最后的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5.殖民扩张与掠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有什么联系?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6.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带来了哪些后果?①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②对殖民地而言,a.是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两次工业革命学案 人民版必修2
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两次工业革命★考点说明:1.考纲:工业革命2.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与重大发明;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垄断组织的出现;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重点把握(1)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辩证地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要有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认识开放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4.阅读内容“打造‘世界工厂’”、“瓜分世界的狂潮”两目★课前基础过关: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保障:2、条件:(1)资金的获得(2)劳动力的获得(3)技术的积累(4)必要性是(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与发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从(国家)的部门开始;最重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的的出现,水力纺纱厂的设立标志的诞生,也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制度的确立;交通运输的革新首先出现在(国家),标志是的发明;改变传统出门乘坐马车的发明是发明的。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提高了生产力,将人类推进到时代,诞生了近代大工业,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推动了英国由农业国向转变。
2.思想上: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发展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潮流。
3.社会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产生,并因此诞生了思想。
4.生活方式:改变了英国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进程5.国际关系:成为世界霸主。
以和为媒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当地落后思想和制度。
6.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四)世界市场的孕育与成熟(初步形成)1.孕育:(1)工业革命后的密切,准备了物质基础;(2)领域的技术革命,提供了联系的纽带;(3)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2.形成标志:世纪中期,的开国、成为英国殖民地及中国“”。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全国卷]——五年全国卷引领考向一、力求科学认知——立足唯物史观1.(2017·全国卷Ⅰ·33)表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D对:分析题干信息可知,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提升的幅度大于工人阶级收入提升的幅度,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A错:据以上分析可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增长。
B错: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机器大生产。
C错:此时英国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不能说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二、再现历史现象——注重历史解释2.(2016·全国卷Ⅲ·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A[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三、体现史鉴功能——弘扬家国情怀3.(2016·全国卷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A[材料中介绍了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是到了1831~1841年却反而上升。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虽然下降,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与图表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产中所占比例下降 ,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占比例上升 ,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图表四国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 ,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
第七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2讲
真题体验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8-
4.(2014课标全国Ⅱ,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 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 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 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关闭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根据题干信息 “纺车”“手织机”“多半闲置”“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第七单元
第22讲
真题体验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2-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条件 ①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②资本:许多人将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的巨额财富,投 资于手工工场。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22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精品
5
栏目索引
题组一 工业革命
1.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
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下列属于英国“变革”内
容的是 (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1832年的议会改革
答案 C 据“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题干所述内容发
精品
9
栏目索引
4.几位历史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有关近代英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
谈话内容的片段:
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超他国的财富
乙:在英国避难的加尔文教徒敢于创新,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
丙:英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丁:被剥夺了土地的劳动者沦为乞丐和流浪者,他们为了糊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栏目索引
课标版 历史
第22讲 两次工业革命
精品
1
教材研读
栏目索引
题组一 工业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的动力和可靠的政 治保障;海外① 殖民扩张 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2.②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 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 3.在交通领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美国人③ 富尔顿 发明了汽船。
,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没有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体系,就不
可能有“外国支付收入”理论,故选B项。A、C两项错误,仅仅社会稳定和国
内市场的扩大,无法实现对外国的盘剥;D项错误,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还没有
高中历史上学期第2周《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历史教案
4、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五、中外关联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思考,教师补充)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1、运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P182)
2、工场制度(补充)、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P182)
3、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的关联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
(4)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习俗、交通、通讯近代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西方殖民者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在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
(2)经济:中国国内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帝国主义列强继续阻碍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继续服务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要。
(3)思想: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了进Hale Waihona Puke 思想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4)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习俗、交通、通讯进一步近代化。
六、例题讲解: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清远调研)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
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
于是……第一波工业化生产出现。
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B.市民生活需求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D.优越的政治制度解析:选B 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这些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出现机器化生产。
根据“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
于是……第一波工业化生产出现”可知,市民生活需求是其直接原因。
2.(2017·合肥质检)《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反映了(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解析:选B 材料说明,工人们从“家里”集中到工厂中,劳动状态从“自由自在”变成“没有生命不知疲倦”,事实上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正确。
3.19世纪初期,欧洲内陆的运输量出现史无前例的盛况,因而掀起改善陆路交通的高潮,但仍无法缓解货物拥塞的情况。
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大力保护关税使货物流通受阻B.拿破仑战争导致港口贸易陷入困境C.各国征收高额租税使运输成本提高D.工业革命迅速扩展使各地产量大增解析:选D 工业革命之后对于原材料、商品的运输需求迅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建设落后于运输增长需求,从而导致货物运输受阻的情况出现,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学案岳麓版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也1.“蒸汽时代”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电气时代”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主干梳理]考点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1.条件(1)“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兴旺。
(2)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技术革新的热潮。
2.成就(1)技术革新①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手摇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先后发明。
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2)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人们迎来了“铁路时代”。
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4.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条件⎩⎪⎨⎪⎧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②技术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3)成熟: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考点二 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形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
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成就(1)电力广泛应用,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3)新兴的化学工业显著发展。
(4)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5)产业结构变化,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兴起,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考点三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工厂制度⎩⎪⎨⎪⎧①原因: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人教版1.(2016·广东肇庆质检)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D.黑奴贸易解析海外市场对商品需求的扩大,推动了英国国内的技术革新,导致了工业革命,故A 项正确;传播基督教与“新的财富的发现”无关,故B项错误;“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属于“向下”的驱动,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与国内的技术革新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6·湖北宜昌质检)1767年,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瓦特。
此后二人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 )A.工业革命离不开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B.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动力的垄断解析博尔顿为工厂主,其资助瓦特源于其工厂动力的需求,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出现及应用源于利益的驱动,故A项正确;材料的重心并非强调“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中新技术的推广源于背后的利益,而非志同道合,故C 项错误;蒸汽机发明专利保护并非意味着蒸汽机市场的垄断,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5·天津十二区县毕业班联考)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④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D.“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解析工业革命完成后,黑奴贸易逐渐停止,故A项错误;观察图片信息可知,第④段处于19世纪50年代之后,即工业革命完成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轻工业比重迅速下降,故B项正确,C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④段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了英国,故D项错误。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讲义:第13单元 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含解析)
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具体表现总体上政治(1)在国家体制方面:随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西方近现代政治体制基本定型。
英国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了共和制并逐步完善;法国经过曲折的政治发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日、德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
(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但并未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在政党制度方面: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制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趋向一致,它作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手段而确立下来。
(3)在国际工人运动方面:由于工人阶级民主意识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英国的宪章运动),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第一国际的成立),并做出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制的确立和完善,工人阶级有了合法的斗争途径,从而推动了工人政党的纷纷成立和合法议会斗争高潮的来临。
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兴起和发展经济(1)社会生产力: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普遍展开,人类进入“蒸汽”和“电气”的工业文明时代。
(2)生产组织方式: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工厂制”,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从而使自由企业、垄断经营、股份制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起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随之发展并完善。
(3)国际贸易:两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西方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英国率先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经济政策: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经济思想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并为资产阶级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思想文化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三大思想潮流。
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目标导航]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经济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
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③电灯、电车、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②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3)化工技术的开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传统工业的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开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思维点拨]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创造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易混易错]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3)垄断组织那么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体系| |学法指导|第一次工业革命(1)认识两个“层面”: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
(2)认识三项“成就”:以珍妮纺纱机为代表的纺织技术革新;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革新;以轮船和火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革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析三个“特点”: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开始;部分国家交叉进行。
(2)认识四项“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素养热词]机械化生产的工厂;蒸汽动力主导的革命;电气动力主导的革命;垄断盛行的经济政策;失衡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1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经济条件资本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动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2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3)2.过程(1)经济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三大思潮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教材补遗|圈地运动的影响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
在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18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拓展提升|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发展工业、实行自由主义提供了条件。
|归纳总结|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
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
一是在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压迫、奴役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二是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传播到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毁了相对落后的社会体制。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2.(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14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16垄断组织。
(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思维点拨|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辨析比较|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
(3)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思维点拨|垄断组织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倒退垄断组织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倒退。
尽管垄断组织是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出现的,但这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对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是历史的进步。
四、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2.表现(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1)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18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误区警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主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史料实证——英国首发工业革命的条件[史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
[提示]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历史解释|★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史料]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
”工厂作为新兴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围绕它展开,但当时城市在居民供水、污水处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十分落后。
由于尚未建立垃圾清扫制度,垃圾粪便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出现的城市问题,并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提示]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道德滑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认识: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优化城市环境;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历史解释|★工业革命的负面效应对应训练1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
这表明()A.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B.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C.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D.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解析:选D材料中马克垚从整个人类社会演进来看,将工业时代比喻为“最后五分钟”,但并不是指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后,传播到欧美其他地区,因而工业革命并不仅仅发生在英国,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个世界,体现了欧洲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故C项错误;材料“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个世界,使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代,故D项正确。
◆主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史料实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史料](两次)工业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
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的和冶金业的机械化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
第二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据史料,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提示]主要在重工业部门展开;以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进入大企业制度(垄断组织)时代。
|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的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二)史料实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史料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史料二]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探究]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提示]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历史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市场范围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
(2)市场的联系方式更加快捷。
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
(3)市场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经历了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的过程。
(4)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
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
(5)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
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1400~1700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
对应训练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1913年德国和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电气产品的比重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