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doc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doc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doc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殷墟博物苑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遗址司母戊鼎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

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

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

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

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殷墟车马坑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

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

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

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doc

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doc

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之简介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

墓园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

在墙东、北两面辟有园门,门外有阙,墓园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大小8座墓葬和1座车马坑。

通过对周边更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门,还有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和贵族及平民墓葬区,并发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的海昏侯都城汉代紫金城址。

墓地及紫金城址分布面积达5平方公里。

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之发掘历程西汉古墓出土10余吨铜钱西汉古墓出土10余吨铜钱(3)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底,考古工作者已完成墓园、3座祔葬墓、主墓藏阁和1座陪葬车马坑的清理工作,其中主椁室的清理工作还未完成。

2015年11月9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首次发现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2015年11月15日,2000年前西汉列侯墓出土发现10余吨铜钱;11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11月18日,在对东室的发掘中出土一枚韘形佩;2015年12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

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12月23日,初步判定墓主身份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12月28日,出土屏风。

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9)2016年1月5日11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含棺床在内)完成装箱打包。

[1]1月10日,出土的万余文物入选工艺美术十大事件;2016年1月15日,海昏侯墓主棺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已经打包完毕,整个箱体重约4吨。

中国10大考古发现

中国10大考古发现

中国10大考古发现
在千百年来的考古历程中,我们曾经有过很多重大的考古发现。

关于中国10大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10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10大考古发现之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而给考古工作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

在千百年来的考古历程中,我们曾经有过很多重大的考古发现。

本片挖掘、搜罗了大量极其难得的音像摄录资料,把震惊世界的我国十大考古发现汇集在一起,全面奉献给广大观众,以展示我国古代鲜为人知的秘宝遗珍,见证我国考古界的辉煌成就!
中国10大考古发现之图书目录
1.祭祀遗珍坛庙冢龙
2.地下瑰宝妇好墓
3.蜀人秘宝三星堆
4.青铜宝藏赵卿墓
5.地下乐宫曾侯乙墓
6.陵墓奇珍国王墓
7.地下兵团兵马俑
8.汉珍宝马王堆
9.文物宝库南越王墓
10.佛门秘宝法门寺地宫。

中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

中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

中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我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文明古国。

几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很多古人的遗址,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

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个遗址是中国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距离北京市大约50公里,是在1961年公布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移至内曾经出土人类化石200多件,还有10多万件的石器等文物。

2. 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历史上的重大发现,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至今已经有7000~5000年的历史,在这个礼仪纸里出土了很多陶器陶瓷碎片骨器等。

3. 殷墟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1961年的时候被列为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出土了15万片甲骨文,是著名的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

4.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文化遗址,至今有3000~5000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5.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1974年3月的时候被当地人发现,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兵马俑其实只是墓葬的陪葬品,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皇帝的陵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

6. 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是1972年到1974年进行发掘的汉调墓葬群,墓葬内出土的棺椁,丝织品,帛书,漆器等有3000多件对我国研究汉代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7. 明定陵明定陵是明朝时期的墓葬群,这里安葬了明代。

第13位皇帝和两位皇后,这座陵墓修建于1584年到1590年是明十三陵当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

8. 海关候墓海昏侯墓是西汉时期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也是中国现在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墓葬,这座墓葬是从2011年开始发掘至今,已经出徒超过1万套珍贵文物对汉代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9. 曾侯乙墓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就是从曾侯乙墓当中出土的,这个墓葬遵守了周代诸侯的身份,出土的编钟也是最完整最大的一套编钟。

10. 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是现在世界上发现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佛塔地宫。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国考古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学之一。

自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家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考古学的十大重要发现。

1. 夏都遗址:夏都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该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有一个名为“夏”的王朝,夏王朝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三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文物,以及最著名的青铜面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3. 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时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陵之一。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帝国,陪葬了数千个兵马俑和大量珍贵文物,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帝国的建设和葬礼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5.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巧和宗教信仰的深厚内涵。

6. 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临沂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文化遗址之一。

龙山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时期城市化进程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7. 楚墓:楚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楚国墓葬之一。

楚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金器和陶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木简”,对于研究楚文化和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8. 云南滇池古城:云南滇池古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滇池古城的发现揭示了中国南方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年考古十大发现

历年考古十大发现

历年考古十大发现关于历年考古十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年考古十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年考古十大发现之简介从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行每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这个活动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标准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每项考古发掘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保证考古发掘的科学质量;考古新发现的内容评选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所谓新发现,是指这项考古发现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之外,还要在中国考古滨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

历年考古十大发现之十大考古发现名单2016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2015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10、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2014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31、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2、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3、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4、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9、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20121、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2、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3、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4、陕西神木石峁遗址5、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6、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7、河北内丘邢窑遗址8、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9、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10、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20111、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10、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2010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2009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2、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4、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5、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8、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10、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2008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6、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20071、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4、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7、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2006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5、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7、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20051、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2、湖南洪江高庙遗址3、河南鹤壁刘庄遗址4、福建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5、贵州威宁中水遗址6、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7、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8、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9、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10、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2004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2、易县北福地遗址3、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4、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5、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6、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7、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8、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9、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10、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20031、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2、河南郑州大师姑夏代城址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5、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6、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山辽墓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10、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20021、广西百色革新桥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3、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8、黑龙江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011、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2、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3、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5、成都金沙商周遗址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00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4、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7、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8、四川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10、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19991、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2、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3、云南羊甫头墓地4、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5、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6、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7、河北元中都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9、遗址出土陶鬲址夯筑遗迹10、湖南虎溪山一号汉墓1998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石器遗址2、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3、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4、忠县中坝遗址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6、绍兴印山越国王陵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8、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10、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19971、洛阳盆地旧石器地点群2、章丘西河遗址3、邕宁顶蛳山遗址4、香港东湾仔北遗址5、偃师商城小城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7、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加港文化水稻田8、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9、广东广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6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2、洛阳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4、平顶山应国墓地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8、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9、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19951、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2、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洞遗址3、河南郑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遗址4、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5、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国贵族墓地6、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7、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8、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遗址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19941、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2、江苏南京市江宁县汤山旧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4、安徽蒙城县毕集村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5、河南辉县孟庄遗址6、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7、河南永城汉梁孝王寝园8、西安隋灞桥遗址9、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址10、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1993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3、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4、山西大同晋侯邦父及夫人墓5、湖南长沙国王后“渔阳”墓6、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三窟遗址7、江苏扬州唐城遗址8、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址9、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0、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19921、湖北鸡公山遗址2、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3、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4、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5、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6、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7、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8、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9、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10、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1991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4、河南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5、河北定州商代方国贵族墓葬6、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7、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8、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址9、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10、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1990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

2017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017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消失了2700年的你究竟是谁?在中国考古界,有一项始于1990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办的活动。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好吧,让探宝来告诉你们,它就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的考古发现,每年入选考古新发现的项目都要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然而,有一个项目,在墓地发掘还没有结束,仅仅清理了6座墓葬时就提前进行了选送。

虽然这次提前选送以微弱的差距惜败,但项目中一件出土于北方高原,历史最悠久的漆木人俑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功为两年后的入选打下了基础。

对,没错,这个项目就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选送并成功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提前两年选送,真是厉害了word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17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罕见的漆木器在考古人员对大河口墓地进行抢救性挖掘时,意外地出土了一件漆木俑。

墓葬出土漆木器,在春秋时期的楚墓中十分常见,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在时代更早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相对完整的漆木器就十分罕见了。

两件漆木器的发现成为了大河口墓地发掘的第一项重大收获。

出土于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它们,甚至成为了大河口荣获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重要依据。

2017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漆木俑大河口西周墓地的规模之大、保存之好、时间之长、规格之高在全国罕见。

随着考古人员一层层抽丝剥茧,出土的珍贵文物越来越多,这看似平常的西周墓葬却牵扯出一个湮灭了2700多年的古国和一位从来没有在文献记载中出现过的诸侯国国君想知道时代最早的漆木人俑为何会出土在很少发现漆木器的北方高原吗?想了解史籍文献中从未有过记载的古国到底是哪个国家吗?。

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

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

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简介: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中,我国同类型地貌单元大量的文化遗物都是地表采集,很少发现有精确年代的遗址,因而对该地区文化演化特征的判定一直缺少明确的时空框架。

鸽子山遗址2014-2016年发掘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万年~5千年,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这类具有重要文化特征的遗物的时代属性;初步浮选与残留物获得了一些植物遗存,这对于研究该地区晚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乃至该地区的农业起源都有重要意义;出土了数件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遗迹为研究人类生存模式、生计能力和对气候适应行为以及居址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其中发现的疑似建筑遗迹可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同类型遗迹,可能是古人类滨水而居搭建风篱的遗存;遗址其中一个文化层处于一个极冷事件新仙女木期,对于研究人类在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对环境极端事件的适应和文化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简介: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原平坝县)。

2012~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

目前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7座、活动面两处等。

发现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其中,各类型打制石制品近10万件、骨器约100件、陶片100余片。

牛坡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序列,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遗址中发现的完整墓葬,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洞穴遗址中不见墓葬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发现进行介绍,借以体现70年来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彰显中华大地上如同
“满天星斗”般精彩纷呈的古代文明。
良 渚 遗浙

址省 •杭 州 市


遗河

南 省 •偃


妇 好河

墓省 •安 阳 市
陶 寺 遗山
西
址省 •临 汾 市
三 星 堆 遗四

址省 •广 汉 市
秦 陵
海 昏 侯江
1

西
墓省 •南
马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昌 市
西
俑省 •西




乙湖

北 省 •随


满 城 汉河

墓省 •保 定 市

法 门 寺 地陕
西
宫省 •宝 鸡 市
JUIY2019
11
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考古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专业的考古机构与团体迅速壮大,考古人才的培养成
倍增加,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考古发掘与研究在70年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
的成果,重新构筑了中国历史的框架.丰富了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源远流长的 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认识。本期杂志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考古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之史前石峁古城遗址2022新年伊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按往年惯例,在京发布了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其中陕西神木发现的史前石峁古城遗址,赫然在列。

在这之前我就预测到石峁古城会入选,这不但是我近来没少从央视等媒体看到石峁古城的报道,更主要的是我曾去实地学习考察过,还曾在专家座谈会上用“震惊〞之类的词语,形容过我的观后感。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之惊人之处石峁古城究竟以什么样的发现让我“震惊〞之至呢?首先是三个字:面积大!大到什么程度?比拟一下就清楚了:此前中国发现的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史前大型古城,像山西襄汾陶寺古城和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面积分别约为280万和300万平方米。

这般量级的古城,常被考古界当做史前时代区域性中心聚落甚至国家都城来认识和研究,堪称标示中国文明起源的代表性古城,有的还被形容为“中华第一城〞。

但它们与面积大达420万平方米的石峁古城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过去上课向学生介绍良渚古城时,曾形容它有4个故宫那么大,同学们听得不免啧啧称奇。

而石峁古城却有6个故宫面积那么大,相当于大约600个足球场。

石峁古城之大还只是它令人震惊的一个方面,另外,它的石砌城墙之高、结构之复杂、构筑技术之先进、布局和结构之清晰和完整、保存状况之好,也都算得上中国目前业已发现的史前古城之最。

譬如布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根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这三个由小到大的重圈,构成了三重城墙相套的“城中城〞格局。

再譬如,石峁古城的建筑材料几乎都用石头垒砌,因山势而建,具有中国北方高原地带特点,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多在平原或丘陵地带兴建古城以及多用土堆筑城墙明显有别。

还有就是,历来史前城址考古都很难发现城门,可在石峁古城却几乎完整地清理了出来。

这不仅是迄今为止考古开掘的最早石城门,而且其结构异常复杂,为研究我国城门建筑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乃至于一向严谨的考古学家都难抑兴奋,说它足以称为“华夏第一门〞了。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_0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_0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中国十大最重要考古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中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轰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

这些“奇迹”不断改写着民族和人类的历史。

下面是中国考古史上十大最重要的发现!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车马俑。

深埋地下的古代大军震动了全世界。

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陕西临潼的骊山北麓,有一座“中国第一帝陵”--秦始皇陵。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位于始皇陵园东门大道的北边。

1974年3月,临潼县一位普通农民在打机井时意外发现了与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头、人身和手。

县文化馆有关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此时回乡探亲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听说了此事,便内部报道了这一消息。

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中科院考古所有关专家的视察和批准之后,陕西省组织考古队开始了发掘。

到1975年上半年,清理1号兵马俑坑的工作基本结束。

1976年4月,1号坑东北侧出现了2号坑。

5月,又出现3号坑和一个未完成的兵马俑坑。

至今,发掘兵马俑的工作尚未结束。

秦兵马俑以“大”、“多”、“真”着称。

它们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王道士顺手用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几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

于是,在雇工的挖掘下,一个内藏无数古经、绣画、文书、法器等无价之宝的藏经洞就这样重见天日了。

藏经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侣在躲避战乱迁徙他乡时用来珍藏佛家宝物的。

这些僧人既没回来,新来的僧人也无从得知,于是这批稀世珍宝在石洞里一睡就是近900年。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在过去的考古成果中,有什么是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吗?关于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一、周品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研究1918年2月的一天,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安特生偶然听说周口店附近一个叫龙骨山的地方有"龙骨"和石灰岩的洞穴,于是只身前往,对一小块遭到破坏的含化石的堆积物进行了小规模发掘,仅找到两个种的啮齿类和一个种的食肉类化石,收获不大。

1927年,由代表中外双方的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1928年,发掘的堆积物2800立方米,得材料575箱,又发现了一件少年女性右下颌骨和一件成年人的保存有三颗完整臼齿的下颌骨。

沉睡地下几十万年的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在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

由北京人的遗骨可以推测他们的外貌。

北京人的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平,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样遮盖着双眼;脑壳很厚,大约比现代人要厚一倍。

大半个世纪以来,对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使周口店成为闻名世界的人类化石宝库之一。

它解决了19世纪末爪哇猿人发现以来,猿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长期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大大推进了我们对于人类发展和人类起源的认识。

二、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半坡遗址的遗存丰富,面积约5万平方米。

它是在1953年被前西北文物清理队发现的,1954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考古工作者连续进行了5次发掘,它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的一处原始氏族聚落遗址,后经14C测定年代为距今6700至6100年。

半坡聚落遗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家庭到家族再到氏族社会的完整的生活场景,它不仅是新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发展史、文化史诸领域研究的极为珍贵的实物遗产。

三、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冬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杭县(今余杭市)的良渚镇。

良渚遗址的首次发掘工作是在1936至1937年春,由当时浙江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主持。

"良渚文化"的命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于1959年12月26日正式提出的。

中国考古史上的发现

中国考古史上的发现

中国考古史上的发现
中国考古史上的发现包括:
1. 贾湖骨笛:贾湖遗址出土了一件八孔骨笛,距今八九千年,是迄今
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而且仍然能吹奏音乐的一件乐器,把中
国乐器史推至八千年前。

2. 凌家滩玉人:安徽含山县城南凌家滩遗址出土一块用整块玉料雕成
的男性站立人像,刻有五千年前的服饰、发式、冠冕、耳饰、项链等。

3. 玉琮王:是中国最古老且最大的玉琮,在和县、潜山龙山、高邮智
城等遗址都有发现,距今五千年左右。

4. 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辽西牛河梁遗址出土的一条用密排管钻
孔法打磨而成的C形玉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专家认为它是原始宗
教的玉礼器,或者是早的龙图腾成员,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5. “殷墟妇好墓”:中国首次发现的在商王室主持下的高级贵族夫妇
的夫妻合葬墓。

从墓室布局到随葬品,无不反映出阶级分化的本质。

其中出土的玉凤和玉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此外,中国考古史上还有二里头文化、殷墟甲骨文、“三星堆文化”
等重要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诞生了中国现代考古学。

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轰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

这些奇迹不断改写着民族和人类的历史。

现在让店铺带你回顾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并希望借此机会向无数为考古事业付出艰辛劳动的专业工作者,和那些具有高度文物保护意识的普通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202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

历时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

整个发掘过程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展示水平。

墓园的考古发掘有10余家单位跨学科合作,运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记录信息。

在考古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

所有发掘工作都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指导考古发掘,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考古,考古人员发现除了2021年盗墓者对西汉海昏侯墓实施一个大的盗洞之外,该墓的西北角有一个五代时期留下的盗洞,从现在这个方位发现的装衣服的漆箱、写有“昌邑九年”字样的漆器等文物来看,盗墓者未能成功实施盗墓。

人们不禁要问,公元104年至五代时期,中间几百年时间,为什么它没有遭遇盗墓者的“骚扰”呢?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

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

专家所说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

张仲立表示,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2021年12月15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主棺将整体“打包”至附近实验室,多证据指向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

[5]2021年1月15日,整体提取到实验室。

[6]2021年3月2日,专家组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确认墓主为汉废帝”刘贺。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诞生了中国现代考古学。

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轰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

这些奇迹不断改写着民族和人类的历史。

现在让带你回顾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并希望借此机会向无数为考古事业付出艰辛劳动的专业工作者,和那些具有高度文物保护意识的普通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中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轰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那么中国考古有哪些重大发现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篇一1971年,修地下战备医院挖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马王堆汉墓。

墓中除帛画、素纱衤单衣等珍品外,还有一具历经两千多年、竟保存得栩栩如生的古尸。

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有一个方圆半里的大土堆。

土堆中央醒目地残留着两座东西对峙、高约五丈的封土。

相传为五代时楚王马殷家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冬天,湖南军区所属的一个医院为修建地下战备医院在这里施工。

在挖掘的过程中出现了塌方,当挖掘者用铁棍四处探测时,地下冒出了气体,使火苗变成了蓝色。

在场的人当即认定,下面有宝贝。

很快,湖南省博物馆配合该工程进行发掘,自此拉开了马王堆的发掘序幕。

在马王堆三个墓坑的数以千计的出土文物中,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构图严密对称的T型帛画和包罗万象的竹简和帛书都相当着名。

而长达160厘米、仅重48克的素纱衤单衣更堪称绝世珍品。

当然,最受世人瞩目的还是那具千年不坏的古尸。

这具女尸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成,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皮下脂肪丰富。

注射防腐剂后软组织尚有弹性,且四肢关节略可转动。

其胃部还残留着138粒半的甜瓜籽。

这是一具不同于木乃伊、干尸和鞣尸的湿尸,保存完好得近乎新鲜尸体,这在世界古尸记录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无怪乎到了1972年5月,古尸在湖南省博物馆公开展览时,每天参观的人数竟多达1万多,最多时达*****人,连博物馆的玻璃大门都被挤破了。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篇二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墓葬。

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错金博山炉等罕见珍品得以重见天日。

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满城县有一座陵山,自古就被传为帝王陵墓,当地居民也称自己的先人是给人看坟的,但没人知道更多的实情。

1968年,这个古代谜案就在解放军开山的炮声中揭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发掘历程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

历时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

整个发掘过程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展示水平。

墓园的考古发掘有10余家单位跨学科合作,运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记录信息。

在考古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

所有发掘工作都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指导考古发掘,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4]
通过考古,考古人员发现除了2011年盗墓者对西汉海昏侯墓实施一个大的盗洞之外,该墓的西北角有一个五代时期留下的盗洞,从现在这个方位发现的装衣服的漆箱、写有昌邑九年字样的漆器等文物来看,盗墓者未能成功实施盗墓。

人们不禁要问,公元104年至五代时期,中间几百年时间,为什么它没有遭遇盗墓者的骚扰呢?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

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

专家所说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

张仲立表示,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研究进展
2015年12月15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主棺将整体打包至附近实验室,多证据指向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

[5]
2016年1月15日,整体提取到实验室。

[6]
2016年3月2日,专家组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确认墓主为汉废帝刘贺。

[7]
2016年5月5日,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刘贺字样私印、头箱、部分玉件、敷面等表层文物已提取。

考古工作者在提取完敷面后发现了刘贺的牙齿。

从数量上看,刘贺牙齿保存较完整,根据之前的考古经验,有较大几率在刘贺口中发现玉琀。

下一步将进行刘贺牙齿、腰饰、琉璃席等文物的清理工作。

由于棺体受重压变形,刘贺的上下齿紧密咬合在一起,牙齿上方还能辨认出小部分鼻骨痕迹。

考古工作者正研究牙齿的打开方案,而刘贺牙齿的有关数据已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古DNA检测;并提取了刘贺上肢、下肢遗骸的少量样品标本,做体质人类学方面的检测,为揭示其与墓园其他成员关系提供依据。

[2]
中国考古最大惊世发现:出土文物
2011年来考古人员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清理出土了各类文物1万余件。

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等,都是汉代考古文物珍品。

[8]
车马坑出土了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

这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

2015年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在此次主椁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组漆器屏风和两块马蹄形金器。

其中,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园占地面
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

[9-10]
2015年11月15日,发现10余吨铜钱。

[9]
2015年11月17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黄金、金器,包括数十枚马蹄金、麒趾金、两盒金饼等。

[11-12]
2015年12月,玉具剑、玉质耳杯、韘形佩、子母套装漆器等陆续发掘出土。

这是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的第23天,考古发掘取得的进展。

[13]
2015年12月8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又取得进展,考古人员在主椁室提取出多件玉器。

其中包括一把约80厘米的玉具剑。

[14]
2015年12月14日,考古队员从主椁室提取了有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穿的琥珀,这块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

[15]
2015年12月19日,在主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一篇《筑墓记》,
有可能详细记录了南昌西汉大墓建造的过程,将为揭开墓主人信息和考古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6]
2015年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

[17]
2015年12月22日,考古人员在主棺的内外棺之间发现了多块金板。

经秦汉考古权威专家确认,这是汉墓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金板,或将提供墓主人的重要信息。

[18]
2015年12月23日,考古专家在出土竹简中发现《论语》,且据资料表明西汉大墓地处文献记载的昌邑王刘贺的封地,历史背景十分清楚。

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的雕刻精美纹饰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文献记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类似。

此外,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南昌、汉、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
造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因此目前墓主身份已经初步明确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19]
2015年12月24日,在提取的金器中,经初步统计,大金饼95枚,小金饼1枚,大马蹄金12枚,小马蹄金21枚,麟趾金15枚。

[20]
2015年12月25日,海昏侯墓再次出土了33枚马蹄金、15枚麟趾金以及20块金板,整个墓葬中出土的金器数量已达378件。

这些金板共20块,长为22-23厘米,宽为10厘米,厚度较薄;除一块金板后有附着物外,其余金板未发现之前期待的文字或图案信息。

[20]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

记者在现在看到,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25日下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其中金饼96枚、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另外还有金板20块,此次出土的金板,长约23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0.3厘米。

加上此前在主椁室出土的金器,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已超过370件,重量已超过78公斤。

其身家之丰厚已超出历史的记载和专家的预料。

[21]
2015年12月28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专家王楚宁认为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

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

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22]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2016年8月30日,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书《论语知道》篇。

《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