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王维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导语】《使⾄塞上》是唐代诗⼈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途中所作的⼀⾸纪⾏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王维的《使⾄塞上》,欢迎阅读! 《使⾄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注】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尽黄河上落⽇浑圆。

①单车:⼀辆车,车辆少,这⾥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②属国:有⼏种解释:⼀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存其国号者。

⼆指官名,唐⼈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

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喻。

④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这⾥是指⼤雁北飞。

胡天:胡⼈的领空。

这⾥是指唐军占领的北⽅地⽅。

⑤⼤漠:⼤沙漠,此处⼤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云塞外多旋风。

⼜: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的平安⽕。

⑥长河:指流经凉州(今⽢肃武威)以北沙漠的⼀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河。

⑦萧关:古关名,⼜名陇⼭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⑧都护:这⾥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即今蒙古国杭爱⼭。

【赏析】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两句,是对⼤漠⼣阳景⾊的描写,写诗⼈进⼊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开阔,意境雄浑,⼗分⽣动传神,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奇句。

⾃古以来,边疆沙漠浩瀚⽆边,是最为⼴袤⽆垠的⼀⽚⼟地,所以诗⼈下了⼀个“⼤”字,钝⽽真。

边塞⼀⽚死寂,荒⽆⼈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所以烽⽕台燃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荒凉⼤漠,只⼀道浓烟,所以诗⼈称之“孤烟”。

⼀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的特点,⼜衬托出边塞将⼠的孤独⽆依。

紧接⼀个“直”字,⼜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就像将⼠们守护边关保家卫国的决⼼⼀样,耿直⽆⼆。

沙漠上环境恶劣,⼨草不⽣,没有⼭峦林⽊,那横贯沙漠的⼤河,就⾮⽤⼀个“长”字不能表达。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⑵,属国过居延⑶。

征蓬出汉塞⑷,归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烟直⑹,长河落日圆⑺。

萧关逢候骑⑻,都护在燕然⑼。

词句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

王维的《使至塞上》注释和赏析《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注】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①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②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二指官名,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④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⑤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⑥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⑦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⑧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对大漠夕阳景色的描写,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十分生动传神,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奇句。

自古以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是最为广袤无垠的一片土地,所以诗人下了一个“大”字,钝而真。

边塞一片死寂,荒无人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所以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荒凉大漠,只一道浓烟,所以诗人称之“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的特点,又衬托出边塞将士的孤独无依。

紧接一个“直”字,又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坚毅,就像将士们守护边关保家卫国的决心一样,耿直无二。

沙漠上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沙漠的大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

落日,是令人感伤的意象,有垂暮之感,诗人用一“圆”字来形容,反而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所特有的夕阳景象,而且还蕴含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了宽敞的自然景象之中,令人如身临其境,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译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译文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小编带来的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

创作背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古诗的全诗原文、这首诗词的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古诗的全诗原文、这首诗词的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古诗的全诗原文、这首诗词的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使至塞上》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唐代诗人王维所著。

以下精心整理了《使至塞上》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词语注释】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2.使:出使。

3.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7.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8.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9.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10.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1.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

12.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13.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

14.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15.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16.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17.候骑:一作“候吏”。

【作者简介】王维(699年-761年,一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导语】王维是盛唐诗坛的一个重要诗人。

他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擅长写田园山水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这首《使至塞上》正是他边塞诗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的大意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简析】1。

首句写出使的原因。

“单车”,即一车之车,指一人之车,不是一乘之车。

“欲问边”,点明题目。

古代交通不便,出门多步行,所以说“欲问边”。

此句写独自一人向前线进发,目的是想探听一下那里的战事消息。

2。

次句描绘出使途中的景物。

征蓬出汉塞,意谓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塞外。

“出”字有两重意思:一是说蓬草离开了汉地,孤单地飘出了汉塞;二是说蓬草的根系长着大大小小的毛球,随风飞转,越来越远,飞到了边塞外面。

一个“出”字,就突出了离乡背井,词语中也充满了蓬草离根,飘飘何所之感。

“归雁入胡天”,即“归雁出塞”。

“归”字点出了秋天景象。

汉雁向北,而胡雁却向南飞,说明天气已经由凉变冷,已经到了深秋时节。

诗的后二句,集中写将士的英勇壮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说边塞广袤沙漠中,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直上云霄。

这个景象有几层意思:其一,写将士戍边时的艰苦生活。

“大漠”,边境上空旷荒凉的地方。

“孤烟”,表示这里没有别的烟,突出了烽火的特点。

沙漠上烽火台燃起的烟直上云霄,就给人造成了一种空旷荒凉的气氛,突出戍卒的辛苦生活。

其二,写将士戍边时的思想活动。

“孤烟”一词历来解释为“极言其烟之盛”。

但如果联系下文,则会觉得作者写的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戍卒心中之情。

“直”字表现了将士们的豪情,他们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这首诗写将军领兵作战,气势雄伟,又有几分苍凉悲壮。

“萧关逢候骑”以下四句,记将军此次出使途中,除了与“候骑”交错而过外,还在萧关碰到侦察骑兵。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其中,他的诗篇《使至塞上》是一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被誉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为:“孤单的车子想问寻边路,属国为了领地攻打过居延。

慷慨激昂的边疆人儿越过了汉长城,返程的候鸟想要飞回辽阔的草原。

大漠中孤烟直升,长河边落日圆满。

刚进萧关,迎面遇到了护边将军。

”在这首诗中,王维以“单车”的身份出现,想要寻边界来看看边疆的壮丽山川。

他驾着一辆车,探寻着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属国攻打了居延,令胜利的边疆人儿身心俱疲,他们看着这位诗人驾着车子离去,知道自己的任务也许已经完成了。

诗人用“征蓬”这个词来形容边疆人儿,在这样一个辽阔而险恶的领地中,他们孤身一人却勇往直前,以生命为代价保卫着家园。

而“候鸟”则是这片土地上另一种生命的象征,他们在春天离开祖国,到了秋天则回归草原,为了生存却不知疲惫。

在大漠中孤烟直升的场景,表现了这片土地幽静而寂寞,又有着烟火的气息。

长河边上的落日,圆满而富有诗意,表现了这片土地的美丽而宁静。

诗人用“萧关”来象征着北方的战争之地,护边将军则是保卫这片领土的战士。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面临着前方的敌人和后方的不安全,却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全。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古代边疆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王维始终强调诗的别样韵味和别样情感的探索。

《使至塞上》王维唐诗鉴赏

《使至塞上》王维唐诗鉴赏

《使至塞上》王维唐诗鉴赏译文及注释篇一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大。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箫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稀:篇二K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慰问。

2,属国:汉时称归附汉朝而仍存国号的少数民族王国为属国.一说为典属国,汉时负责属国事务的官员,唐时常指使者。

居延: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3、征蓬:随风飘转的蓬草,这里为诗人自喻.4、归雁:从南方飞回的,大雁。

胡天:古时西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5、大漠:大沙漠。

烟:狼烟,古时边防常点燃狼粪报警.每日初更须燃狼烟报告平安,称之为平安火。

6、长河:疑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谟的石羊河,唐时称马成河。

一说指黄河.7、第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熨固原东南。

这里非实指,装用何逊《见征人分别B"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包”之意。

候骑:负货侦察敌情的骑兵。

8、都护:汉唐时在边疆设置都护府,长官称都护。

这里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后汉书•卖宪传》我,东汉实宪大破匈奴军,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燕然勒铭。

这里用窦宪喻崔希逸.注押篇三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6jiδ).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诂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祥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语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仃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寤的壮阔求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出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主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使至塞上①篇四单车②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③。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代表作品《使至塞上》是一首既有豪放之气又不失细腻之感的山水田园诗。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使至塞上》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翻译:轻柔的绿草被微风轻轻吹动,船上的桅杆在黑夜中孤独地摇晃。

繁星闪耀在广阔的平原上,明月涌动着大江的波澜。

文名虽有辉煌,官衔亦应当就此告别疾病。

飘飘欲飞的沙鸥,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王维的《使至塞上》以江南平原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出使边疆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中以轻柔雅致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神秘美丽的画面:宁静的草地,孤独的船只,繁星飞舞,明月流淌。

这些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令人陶醉。

这也是王维手法的独特之处,他以山水田园的形式,将自然景致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在诗歌中显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此诗其实也隐含着作者的时空感知。

王维以“使至塞上”之身份赴精神和身体皆处于“边界”的区域,此化境不仅於解释王维对当时时代的置身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身心处于相互边界的状态”的关注。

初唐时期正值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官员笃信儒家思想之下大力推崇“文人雅士”的地位。

而在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思潮中,这类才子被定义成一位追寻道路的“隐逸者”;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与意象中,“使至塞上”的身份又默默地酝酿着王维独特的自省之情。

总之,《使至塞上》体现了王维的观念艺术思想,以自然为基础,抒情为主旨,对人性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

阅读这首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与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与和谐。

使至塞上唐王维译文

使至塞上唐王维译文

使至塞上唐王维译文
【实用版】
目录
1.诗人背景及作品简介
2.诗文翻译及解读
3.诗歌意境及表现手法分析
4.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正文
一、诗人背景及作品简介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唐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与孟浩然、白居易等并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歌以写景见长,风格优美、含蓄,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诗文翻译及解读
《使至塞上》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大意是:我驾着单车想去慰问边关,经过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随着马车飞驰,北归的大雁翱翔在胡天。

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落日圆润。

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已在燕然。

三、诗歌意境及表现手法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旅程所见,展现了唐代边塞的壮丽景色。

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边塞的荒凉与祖国的繁荣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同时,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神秘。

四、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使至塞上》作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的景象,而且以其优美的诗句、独特的意境影响了后世诗人。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简介】(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诘,号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君主编《中国历代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同时又是一位边塞诗人,《使至塞上》便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使至塞上》原文: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问侯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历来受人推崇。

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但这两句诗到底好在何处,妙在哪里?历来学者众说纷纭。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里这样解读: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但笔者还是一头雾水,总觉得以上注解不够透彻明晰。

朱光潜说“读者的阅读是审美的填空,也是一种创作”。

一首名诗有多解实属正常。

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与学识修养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王维《使至塞上》(带拼音、注释、译文)

王维《使至塞上》(带拼音、注释、译文)

王维《使至塞上》(带拼音、注释、译文)《使shǐ至zhì塞sài上shàng》作zuò者zhě:王wáng维wéi单dān车chē欲yù问wèn边biān,属shǔ国guó过guò居jū延yán。

征zhēng 蓬péng出chū汉hàn塞sāi,归guī雁yàn入rù胡hú天tiān。

大dà漠mò孤gū烟yān直zhí,长cháng 河hé落luò日rì圆yuán。

萧xiāo关guān逢féng候hòu骑qí,都dōu护hù在zài燕yàn然rán。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译文:我独自乘车前往边塞,途中经过居延。

像远飞的蓬草出了汉时的边界,像北飞的归雁进入了胡人的云天。

浩瀚沙漠里,一道孤烟升腾直上,长长的黄河上落日正圆。

到边关遇到骑马的侦查队伍,得知统帅正在燕然山指挥抗敌。

《使至塞上》译文(精选12篇)

《使至塞上》译文(精选12篇)

《使至塞上》译文(精选12篇)《使至塞上》译文篇1使至塞上:王维文本译文原文文本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飞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立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行程迢迢啊,最终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2023/03/28《使至塞上》译文篇2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尝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3、评点、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感悟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大家回顾曾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少有才华,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被贬。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能诗能画,精通音律。

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丽,意境清爽,格调高雅,音韵动听,情景交融的特点。

尤其是避世隐居之时,所作的诗歌大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予孤寂闲适的情怀。

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安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后人称他"诗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 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南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目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舂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面面是大漠孤炯。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炯,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炯直”,突…了边寨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2.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米{七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2.燕然。
3.“直”和“圆”准确地捕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
都护在燕然。
【注】 ①问边:慰问边基将士。②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代指使臣.这里是王维自指。居延:东汉有居延属国。据《元和郡县志》:居延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今属内蒙)。③征蓬:随风飘飞的蓬单。①萧关:在今甘肃固原东南。候骑(读ji计):骑马的巡逻兵。⑤都护:都护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诗中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后汉车骑将军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诗中指河西军得胜。本文由高中学习网收集整理,欢迎大家学习转载,转载请注明我爱学习网。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问是春天。莲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闩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曾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莲离木根,飘飘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使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许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一、二句交待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日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捕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最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探究】
1.“莲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涛人什么感情?
本文转载来自我爱学习网/gaozhong/yuwen/shici/459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