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我的家教案

合集下载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农场及牧场的环境和设施。

2.学习并掌握与牧场相关的词汇。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牧场的概念和功能。

2.农场和牧场的不同之处。

3.牧场上的动物和植物。

4.牧场上的工作和技巧。

三、教学流程
1.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起他们曾经去过的农场或者牧场,介绍一些与牧
场相关的词汇,如农场、牧场、牛、马、羊等。

2.讲解(20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牧场的环境和设施,包括牧场的地理位置、牧场的大小和分布、牧场的植被和水源、牧场的动物饲养和管理设施等。

3.讨论(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农场和牧场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和总结,可以涉及到农场和牧场的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饲养管理等方面。

4.实践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牧场的模拟游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牧场上进行各种工作和操作,如喂养动物、清理牛舍、修理栅栏等。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设计和安排。

5.总结(10分钟)
请学生回顾一天的学习和体验,总结所学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或者讲述经历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牧场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
通过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表现,以及学生的回答问题和讲述经历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例如,学生是否能准确运用牧场相关的词汇进行交流和描述,是否能熟练掌握牧场上的工作和技巧。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学生了解农村,了解农村文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本课通过学习牧场生产生活和家庭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家和农村文化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农村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农场生产和家庭作业的学习,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一些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和家庭作业的关系,了解农村生活的习惯。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农村生活和家的关系,了解农村生活、习惯和风俗。

五、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教学内容1.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活基础,了解生活和农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验农村生活的文化魅力,了解家庭作业和生产的关系。

2.向学生介绍一些农民生活习惯,如节俭、勤劳、自力更生等,让学生认识到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3.让学生体验农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亲手体验种菜、喂动物、采摘等农业生产过程。

(二)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2.视频展示: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农村的景象和生产生活。

3.亲身体验:通过实地活动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和文化。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介绍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主体活动1.让学生参观农场,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通过近距离观察触摸,了解不同生产阶段的农产品形态、从种植到收获的技术流程、场地管理和养殖防疫等知识。

2.让学生参与农村的实际生产过程,如种植、养殖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文化魅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3.对于小学生还可以在农场里进行野外生存体验,让学生体验采摘蔬菜、喂鸡鸭、捉虫子等乐趣,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更好地体会农村文化。

(三)总结归纳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本次体验进行总结: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有哪些收获?观察到了哪些农村文化现象?感受到了什么?七、教学效果评估1.表现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农村生产生活和家庭作业的了解及是否增强对农民及农民文化的尊重。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牧场上的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牧场上的家教案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天山及天山牧场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不同时候迷人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牧场十分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横亘、连绵不断、驰骋、暮霭”等词语的意思。

勾画文中的比喻句。

2、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象。

难点:体会课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表现天山牧场迷人的美。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大山脉,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就是天山。

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同走进天山那辽阔的千里牧场。

(板书课题运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山牧场在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空气新鲜的天山,有一片迷人的牧场,想去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天山牧场给你留下最初的印象是什么?(美丽、辽阔、舒服、迷人等)如何运用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默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哪些地方写天山?哪些地方写牧场?(教师板书:远看天山走进牧场)写了牧场哪些时候的景观?(板书:晴天、雨天、黄昏、傍晚)。

(三)、重点探究、细读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牧场的美丽、辽阔的呢?(1)、选学一个自然段,找出这段中描写哪些景色?(2)勾画该段中的比喻句。

运用“把……比作……”和“用……比喻……”认识勾画的比喻句。

2、小组汇报(一)读1、2自然段,1、介绍了牧场的什么?2、你喜欢哪句话、哪个词语,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牧场上的家 教案

牧场上的家 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教案标题: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农场和牧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 学习和识别不同的农场动物和它们的特征。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农场和牧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 农场动物的特征和识别。

3. 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4. 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农场和牧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的农场动物。

3. 学生用于描述的素材,如卡片、图片或绘画工具。

4. 学生合作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农场和牧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那些动物住在农场上?”等。

探究:2. 展示不同的农场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并介绍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了解。

实践: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农场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来获取更多关于该动物的信息。

4. 学生利用卡片、图片或绘画工具,制作关于所选动物的描述素材。

5.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他们的描述素材。

拓展:6. 学生重新组成新的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的动物研究成果组成。

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农场上不同动物的描述材料。

7.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并互相评价和提供反馈。

总结:8. 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农场和牧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农场动物的特征和识别。

9.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这个主题中的新发现和感受。

评估:10.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1. 评估学生的描述素材和展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拓展活动:- 参观当地的农场或牧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农场生活。

- 组织学生参与农场动物的喂养和照顾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动物的意识。

注:教案中的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课时安排:4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唱出《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并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2. 《牧场上的家》乐谱3. 教学PPT或黑板二、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家庭和亲情元素。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跟唱《牧场上的家》。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歌词解读(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家庭和亲情在歌曲中的体现。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歌曲进行演唱。

其他同学担任评委,对演唱效果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牧场上的家》。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歌曲中家庭和亲情的意义。

3. 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四、教学拓展1. 教师推荐其他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演唱。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或其他音乐活动,展示学生的歌唱才华。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牧场上的家》中的家庭和亲情元素,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歌曲中的家庭成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家庭生活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的体验。

第4课 可爱的家牧场上的家(教案)

第4课 可爱的家牧场上的家(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牧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牧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4.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5.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为牧场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牧场概念及其与农场、草原的区别:理解牧场的定义,掌握牧场的特点及其与农场、草原的异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参与,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但也有部分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主题,导致讨论成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部分,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引导,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比较、举例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举例:通过图片和实例比较,让学生明确牧场是以放牧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场、草原有所区别。
-牧场上的家畜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了解常见的牧场家畜(如牛、羊、马等)及其在牧场中的作用。
-举例:通过实物、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家畜的生活习性,如牛的食草习性、马的奔跑能力等。
-牧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认识到牧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教案标题:牧场上的家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农场和牧场的特点,培养对农田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高学生对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理解和尊重;3. 通过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牧场的图片,引出“牧场上的家”这个主题,并向学生解释牧场的定义以及其中发生的活动。

2. 引导学生回忆或分享他们可能知道的农场或牧场相关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农场生活的兴趣。

探索学习: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农场家庭生活的特点,并列出他们能想到的家庭成员和角色(例如农场主、畜牧工人等)。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观察。

5. 观察实践:安排学生参观或观察附近的农场或牧场,让他们亲身体验农场环境,并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分工。

6. 讨论总结: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参观中观察到的内容,并总结出农场家庭的特点和重要性。

拓展活动:7. 模拟农场家庭: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农场家庭,并完成一个小农场的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可以包括农场主、畜牧工人、果园管理人员等,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依赖关系。

8. 家庭成员展示:鼓励学生与家人合作,制作一个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展示板或报告,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职责和重要性。

9. 反思讨论:课程结束时,与学生一起回顾通过活动学到的内容,讨论他们对农场家庭的理解是否有所改变,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 收集学生在展示活动中的作品和报告,以评估他们对农场家庭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回顾反思活动收集学生对农场家庭的新思考和体会。

教案扩展:- 提供相关图书和视频资源,以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农场家庭的认识;-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农场或畜牧场的活动,以加深对农场家庭的体验和了解;- 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家务活动,培养家庭成员间的合作意识。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尊重课文所描绘的牧场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关注生活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将重点关注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在诗歌意境的理解方面,尽管我尝试用图片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但仍有学生表示难以把握。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心中的牧场,或者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从而加深他们对诗歌的感悟。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在分享成果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还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角色扮演、小辩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增强自信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牧场生活相关的主题,如“我心中的牧场”。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创作活动。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创作一段描述牧场的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举例:在讲解诗歌的朗读与理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等描绘性的词语,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
2.教学难点
-诗歌意境的理解:四年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歌中的抽象意境,如“和煦的阳光”、“宁静的牧场”等。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会在书写和口语表达时,对生字词的运用感到困难。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篇1教材分析1、《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四三拍,大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构造旋律美丽、流畅。

节奏,平稳中带有起伏,使歌曲美丽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敞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耀,牧场在安静的夜晚中富有诗意的漂亮景象。

2、《牧场上的家》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尽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得意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最终的乐句曲调有趋平稳,使人们完全沉醉在这漂亮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得意的家甜蜜生活的喜爱情感。

学情分析1、大多数学生都很喜爱上音乐课,学生的承受力量增加不少,对音乐也布满了深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根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熟悉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唱歌。

2、有一小局部学生乐理学问把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美丽。

其中还有一局部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学问、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在这节课中以听带学,再多听的根底上,用“lu”“lv”进展模唱。

然后逐步递进。

3、在学习中我重点强调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留意弱起拍的节奏等。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和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及观赏,培育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2)在倾听表演的根底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赞美的情感。

对音乐的审美力量,让他们喜爱自己的家乡。

2、学问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熟悉并唱好唱准弱起小节。

3、力量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严厉、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体会歌曲表的美妙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牧场上的家》,引导学生能用平稳气息和,严厉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并能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妙心情。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弱起小节的学习及运用。

2、引导学上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儿化音的唱法。

《牧场上的`家》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小学音乐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 教案

小学音乐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 教案

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掌握弱起拍的节奏及换气的方法。

初步学会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贯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加入合唱的效果,开阔视野。

2、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听唱法、直观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依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重点: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弱起拍、延音、渐强、渐弱、一字多音等音乐标记在演唱中的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串铃、非洲鼓、吉他教学过程:壱、流行音乐导入1.师生用歌声开始音乐课堂(旋律是拓展合唱的二声部)2.同学们,听说大家最近喜欢挺流行音乐,大家都在听什么歌曲?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流行音乐,你听说过美国乡村音乐吗?乡村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综合了传统民谣等多种音乐元素,早期的乡村音乐都是边说边唱,就好像聊天一样。

曲调比较自由,唱起来很流畅。

二、教学过程聆听歌曲1.初听:提到乡村音乐,肯定少不了一样乐器,吉他,那现在老师就来用吉他演奏一首美国的乡村音乐《牧场上的家》,你听带给你什么感觉?总结介绍乡村音乐:这种自由的、流畅的、轻松的感觉就是乡村音乐的特点。

你都听到了什么?总结:听得真仔细,很会聆听,很会感受。

这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的,原生态的牧场。

我们来走进牧场去看一下,(播放牧场图片)这是….. 水牛小鹿羚羊小草忍不住要开放了。

2、下面咱们就去牧场上散散步,近距离感受一下原生态的牧场。

全体起立师渲染:①天空多么晴朗,心情多么舒畅,这边走来一群羚羊,这边走来一群奶牛。

停下脚步,感受一下微风吹来,小草向我们招手。

你听出是几牌子歌曲吗?聪明,123 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间奏:什么风格?乡村音乐风格,自由的,自由走一走咚嗒嗒向前,向后一起来)②小心新长出的小草,让我们颠地脚尖,男同学很绅士,女同学很优雅,提起裙子,我们一起转一圈,总结交流:不知不觉我们听出了43 拍强弱弱的感觉。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001]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001]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教案[001]一、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主要围绕“牧场上的家”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学生对牧场文化和家庭加工技能的了解与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感受牧场生活和了解农村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牧场生活和农村文化;2.掌握家庭加工技能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3.学习感受和关注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感受和关注自然环境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对牧场生活和农村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等形式介绍牧场;2.让学生自己描绘一下心中的牧场生活。

2.知识呈现(20分钟)1.老师介绍家庭加工技能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生观察老师操作并梳理相应的注意事项;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老师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的理解。

3.实践探究(4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2.学生根据所调查的动植物种类,分组进行制作相应的玩具和手工艺品;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按照老师教授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

4.总结反思(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和玩具;2.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并给对方提出改进建议;3.课堂结束,老师让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并做到课下。

四、课后作业1.根据本次课程制作手工艺品和玩具的过程,写出总结和反思;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家庭加工技能和相关工具的练习;3.关注身边的环境和动植物,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老师。

五、教学评估1.评价指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家庭加工工具;2.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手工艺品和玩具;3.学生能够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进行观察和了解;4.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评价方法1.课堂观察法;2.实践操作考察法;3.作品评价法;4.课后反思法。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牧场上的日常生活和场景。

2. 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牧场上的生活场景介绍。

2. 学习牧场上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 学习牧场上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教学活动:1. 观看牧场上的生活视频,了解牧场上的场景。

2. 听牧场上的音乐,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3. 学习牧场上的乐器,进行实际操作和演奏。

第二章:牧场上的旋律教学目标:1. 学习牧场上的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牧场上的旋律特点介绍。

2. 学习牧场上的节奏和节拍。

3. 学习牧场上的旋律演奏技巧。

教学活动:1. 听牧场上的音乐,分析其旋律和节奏。

2. 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拍手或舞蹈。

3. 学习牧场上的旋律演奏,进行实际演奏。

第三章:牧场上的歌曲教学目标:1. 学习牧场上的歌曲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牧场上的歌曲特点介绍。

2. 学习牧场上的歌词和意义。

3. 学习牧场上的歌曲演唱技巧。

教学活动:1. 听牧场上的歌曲,分析其歌词和意义。

2. 学习牧场上的歌曲演唱,进行实际演唱。

3. 进行牧场上的歌曲合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第四章:牧场上的音乐游戏教学目标:1. 学习牧场上的音乐游戏和活动。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协调和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1. 牧场上的音乐游戏和活动介绍。

2. 学习牧场上的音乐游戏规则和技巧。

3. 进行牧场上的音乐游戏和活动。

教学活动:1. 介绍牧场上的音乐游戏和活动,如牧场模拟游戏、音乐接龙等。

2. 学习牧场上的音乐游戏规则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游戏。

3. 进行牧场上的音乐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协调和合作能力。

第五章:牧场上的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学习牧场上的音乐欣赏和评价。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

音乐教案:牧场上的家教案第一章:认识牧场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牧场的概念和特点,知道牧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牧场的定义:草原、草地等适合养殖牲畜的地方。

2. 牧场的作用:提供牲畜养殖、提供肉类、奶类等食品来源。

3. 牧场的特点:广阔的草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清新的空气。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牧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牧场的外观。

2. 故事引导:讲述牧场上的生活故事,引发学生对牧场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牧场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牧场的定义、作用和特点。

2.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认识牲畜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牲畜的种类和特点,知道它们在牧场上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牲畜:牛、羊、马、猪等。

2. 牲畜的特点: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

3. 牲畜在牧场上的作用:提供肉类、奶类等食品,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牲畜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 故事引导:讲述牲畜在牧场上的生活故事,引发学生对牲畜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牲畜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常见牲畜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2.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体验牧场生活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牧场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珍惜生活、感恩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体验能力,提高他们对牧场生活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牧场生活的艰辛:早起晚睡、辛勤劳作、应对自然灾害等。

2. 牧场生活的乐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劳动成果等。

3. 体验牧场生活:参与牧场劳作、感受牧场生活氛围。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引导:讲述牧场生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牧场生活的兴趣。

牧场上的家(教案)-人音版

牧场上的家(教案)-人音版
4.通过合唱、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5.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体验牧场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牧场上的家》,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一同学习了《牧场上的家》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想象牧场生活的情景,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牧场文化和音乐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美妙的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情感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杂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牧场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牧场的生态环境、牧民的生活方式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展现歌曲的美。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在牧场上进行家教的方案如下:一、目标:在牧场上进行家教,帮助牧场主或员工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技能,提升牧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时间安排:根据牧场主或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安排,可灵活调整。

三、家教内容:1. 动物饲养管理技巧:a. 饲料与营养需求:了解不同动物的饲养要求,合理搭配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b. 饲养环境:掌握不同动物所需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c. 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习常见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掌握疫苗接种、消毒等基本操作。

2. 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a. 设备操作:教授正确的设备使用方法,包括牧草切割机、奶牛挤奶机、清理器具等,确保操作安全和效率。

b. 设备维护:指导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并注意安全问题。

3. 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a. 成本控制:教导控制饲料成本、医疗费用等,提高牧场经营效益。

b. 市场分析:学习市场需求,了解动物产品的价格趋势,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四、家教方式:1. 现场示范:以实际操作为主,示范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设备使用技巧。

2. 实践演练:让牧场主或员工亲自参与实践,根据指导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到纠正。

3. 讲解指导:通过口头讲解和书面资料,向学员阐述相关知识和技能。

4. 问题解答:鼓励学员提出问题,解答疑惑,确保学员对家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设备和教材准备:1. 相关饲养管理指导书籍、手册等教材,以便学员学习和参考。

2. 牧场常用设备如牧草切割机、奶牛挤奶机等,供学员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六、效果评估:1. 通过对学员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现场操作的观察等方式,评估家教效果。

2. 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家教内容及方式。

通过这样的家教方案,相信可以帮助牧场主或员工提升动物饲养管理技能,提高牧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材简解】《牧场上的家》选自苏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创作于1878年,是牛仔歌曲的经典作品。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匀称,曲调抒情优美,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其中有三个乐句材料相同,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牧场的美,第二乐句结束后通过音和的五度跳进,引出有对比因素的第三乐句,第四乐句再现第二乐句,表现对家的依恋,将歌曲推向高潮。

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目标预设】1、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培养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兴趣,并能够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演唱歌曲2、通过演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学习歌曲,唱准弱起拍及二声部3、理解并学习3/4拍的节奏规律【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难点:1、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2、歌词的填入,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设计理念】《牧场上的家》旋律优美抒情,乐句流动性强,在学习之前,我让学生充分的听赏歌曲,并结合不同版本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感受,最后欣赏我演奏的竖笛《牧场上的家》,充分激发学生的演唱及演奏兴趣。

【设计思路】在小学高年级的合唱教学中,学生的二声部合唱是学习的难点。

如单纯的进行合唱教学,很容易使音乐学习活动变得枯燥、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学生失去音乐学习兴趣。

基于这样的问题思考,我把此课进行了校本化处理,选择了竖笛与歌唱整合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竖笛的辅助教学功能。

如通过竖笛演奏熟悉歌曲旋律,通过竖笛演奏,创编歌曲B段二声部旋律,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通过演唱、演奏、创编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加强音乐实践体验,达到多重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感受美国音乐: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美国歌曲。

小学音乐牧场我的家教案

小学音乐牧场我的家教案

《牧场我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能力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歌曲,表达对家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

2、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

3、歌词的填入,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口风琴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导入:在口风琴伴奏下用“lu”哼唱。

师范唱-教学生方法-学生唱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放眼世界到美国牧场去看看,听一听那里牧民的歌唱。

观看图片-找人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师生观后交流。

(他的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瞧!他还在院子里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谣,我们去听听,好吗? 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新授。

1、(第一遍聆听)聆听范唱:请同学们听听他的歌声,感受歌曲。

提问:(1)说说歌曲给你的感觉。

(2)说出歌曲的情绪、速度。

2、(第二遍聆听)牧场上的小草听了歌曲不由自主的想要生长,请同学们扮演小草3、(第三遍聆听)轻声跟唱,让学生当小老师,找出难点,并解决。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这叫不完全小节)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3、(第三遍聆听)跟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难点,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4、歌曲处理。

老师唱谱学生填词填入歌词。

要求: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小朋友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提示:如果你的家就在这个牧场上,你会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请你们自己用最美的歌声来告诉老师,好吗?(请个别同学根据自己的思路表演歌曲。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案教案名称:牧场主题家教案年级:幼儿园至小学科目:综合时长:1-2周学习目标:1. 了解牧场的生活和工作。

2. 学习动物和植物在牧场的角色和贡献。

3.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保护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讲义和图片介绍牧场及相关知识。

2. 动物和植物模型或图片。

3. 绘本和故事书。

4. 小游戏和益智活动。

教学活动:活动1:了解牧场生活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农场或牧场经历。

2. 讲解牧场生活和工作的背景和特点,介绍养殖和种植的基本过程。

3. 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牧场的景象。

活动2:认识动物和植物1. 利用动物和植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牧场动物和植物,如牛、羊、鸡、马、麦子、玉米等。

2. 通过观察、讨论和问答,了解每种动物和植物在牧场中的角色和贡献。

活动3:故事和绘本阅读1. 挑选关于牧场生活的绘本和故事书,为学生讲述或朗读相关故事。

2. 引导学生参与故事中的角色,讨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和植物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活动4:手工制作和小游戏1. 组织学生参与手工制作牧场相关的工艺品,如牛的面具、羊毛毡画等。

2. 进行小游戏,如找出动物和植物的配对、模仿动物的声音等。

活动5:牧场参观和实地体验1.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农场或牧场,亲身感受牧场的生活和工作。

2. 进行实地体验,如喂养动物、观察作物生长等。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答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完成手工制作和小游戏的质量和创意。

3. 观察学生对牧场参观和实地体验的反应和表现。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类型的牧场和其它农业经营模式。

2. 学生可以模拟开设自己的小型牧场或农场,进行角色扮演和经营管理。

3. 学生可以进行有关环保和动物保护的讨论和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保护意识。

牧场我的家教案

牧场我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学内容:一、歌曲牧场上的家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教学目标:一、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

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

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化音的填入。

教法:听唱和视唱结合。

学法: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我们就顺着导游去看一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他们家有什么美景?(一)观看课件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美景?2、师生观后交流。

(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3、是呀!这些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唱起了家乡的歌。

牧场我的家

牧场我的家

《牧场上的家》教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四课的演唱歌曲教学《牧场上的家》。

新课标对音乐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的具体教材,我将本课的目标设定如下:1、情感目标: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2、认知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能力目标:根据歌曲的旋律使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下面是我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展示:师生问好一、导入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个家,你们爱自己的家吗?师:你们为什么爱自己的家呢?我听到有的同学说的很好,他说:“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

二、初听歌曲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美国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家是什么样的?师:你们听的非常仔细,他的家在牧场,那里有水牛、小鹿、羚羊。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牧场上的家》。

三、复听歌曲师: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请你们仔细的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听完以后告诉我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师:对!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3/4拍的歌曲。

有谁知道3/4拍的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特点为:强弱弱。

我们一起用打着节奏来感受一下3/4拍的特点,拍手代表强,拍腿代表弱。

四、学习歌曲师:同学们打的真棒,现在我们一起用刚才的方法跟录音来为歌曲伴奏吧。

师:啊,真不错!现在大家能不能随着录音边打节奏,边朗读歌词呢?师:不知道同学们在朗读歌词的时候注意没有,第一小节为什么只有一个音呢,怎么找不到头两个强拍和弱拍的音了呢?师:像这样的我们一般称之为弱起,也就是我们刚才读的是在弱拍开始的。

师:现在老师弹旋律,大家来为老师伴奏好吗?(师自弹自唱)师:嗯,我听到有同学已经小声的唱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场上的家
教学内容:
一、歌曲牧场上的家
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
教学目标:
一、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

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

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

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化音的填入。

教法:听唱和视唱结合。

学法: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
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我们就顺着导游去看一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一)观看课件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美景?
2、师生观后交流。

(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
的天堂)
3、是呀!这些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唱起了家乡的
歌。

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二)初听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牧场上的家》并告诉老师歌词中哪些美景吸引你?
师:老师最喜欢“辽阔天空多么晴朗”这一句,能够联想到天空中阳光照射着
大地非常温暖的景象。

(三)复听歌曲
1、师:你们看
出现了哪些特别的音符,把它找出来。

2、师:你们认识他们吗?它们分别是(弱起小节、连音线、附点四分音符)
板书:
(四)重点认识弱起小节
1、师:观察第一小节,说出这个特别音符叫什么名字?
生:弱起小节
师:弱起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它的不完全部分在末尾,这样的小节就称为弱起小节,提醒我们弱起小节要弱唱。

2、、师:让我们再一次听全曲,观察(弱起小节、连音线、附点四分音符)在歌曲中师怎样
演唱的。

3、师:让我们通过乐器,找到弱起小节,正确的掌握节奏。

凡事遇到弱起小节,就停下来,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一三组先来,然后交换)
三、学唱曲调。

(一)聆听歌曲。

老师范唱第一部分曲调,让学生感受歌曲。

1、师: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曲调吧!拿出你们的右手划拍(讲解拍图示。

板书)先学第一部分。

(1)师:听老师唱一次,你们在心里唱。

(2)师:现在我唱一句,你们学一句,看谁唱得最准确。

(老师有重点地辅导)教唱2遍
(3)师:听琴、划拍、唱出声。

(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完整唱一遍。

2、完整、准确唱。

(二)歌词教学。

1、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填入歌词
师:同学们带着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感情,试着把歌词唱到音乐中去。

学唱第二部分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

②不要忘记曲调。

3、歌曲处理。

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边回看课件边讲述(复看前面课件)。

2、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四、创编歌词。

师: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上节课写好的歌词通过今天学习的曲调,唱出自己编写的歌曲。

师:自己讨论2-3分钟
(抽几个同学分别演唱,让唱得最好的一个同学单独唱,同学们伴奏)
附老师自编歌词:我的家在重庆,这里风光秀丽,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儿有三峡,还有瓷器口,它们都是重庆骄傲。

家!重庆——我的家!这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有三峡,还有瓷器口,它们都是重庆骄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