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附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

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

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答案】题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内容: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图片为王进喜、焦裕禄,他们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据此我拟定的题目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1)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2)在图2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答案】(1)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2)政策:赎买政策。

作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事件:三大改造。

评价:积极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详解】(1)依据“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

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新⼈教版⼋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中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民经过⼀百多年的英勇⽃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

请回答(1)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中国⼈民⼀百多年的英勇⽃争”是从何时开始的?(3)为了推翻三座⼤⼭的统治,中国⼈民进⾏了哪些英勇的⽃争?(⾄少举出三个事例)(4)“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你得到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参考答案:(1)中华⼈民共和国的成⽴(2)1840年鸦⽚战争(3)天平天国运动、⾟亥⾰命、北伐战争、抗⽇战争、解放战争等(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它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得到了⼟地,成为⼟地的主⼈。

这使⼈民政权更加巩固。

⼤⼤解放了农村⽣产⼒,农业⽣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请回答(1)材料所描述的重要事件是什么?(2)中国何时彻底摧毁封建⼟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3)为了摧毁封建⼟地制度,中央⼈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4)此后中国建⽴起何种⼟地制度?(5)通过这件事,你得到什么感悟?参考答案:(1)⼟地改⾰的完成(2)1952年底(3)《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4)农民⼟地所有制(5)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切实解决农民的⼟地问题,是真正代表⼈民利益的党。

3、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的⼈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极⼤地增强了中国⼈民的民族⾃信⼼和⾃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请回答:(1)材料所评价的是什么事件?(2)这件事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3)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数的英雄⼈物,请列举出其中的两位。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
【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的原因是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较早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使广东经济快速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从图中你能概括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吗?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依据材料一,写出会议上确定的指导方针。

大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三条路线?(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答案】(1)1978年12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看的指导方针;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2)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尊重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看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大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们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路的坚强决心。

(2)由材料二“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可知,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尊重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

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

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含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

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

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请回答:(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解析】【分析】【详解】(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对以上材料的感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我们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拥有国际地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度大,才能让中国人有尊严,爱国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附解析).docx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附解析).docx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 ( 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题目自拟, 200 字以内)【答案】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从东莞人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角度入手,体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审题,提出观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看法,认真组织材料,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要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看法。

围绕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生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2.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 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 年 5 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八下历史材料解析题

八下历史材料解析题

八下历史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合作时期分裂时期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3、1946-1949年(国共内战)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抗美援朝战争,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发动三大改造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前进。

(1)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中,北伐的先锋是哪支部队?(2)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写出这场战争中著名战役一例。

写出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答案:(1)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这场战争中,北伐的先锋是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2)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著名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

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同时,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取得了许多成就,包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抗美援朝战争、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等。

(5)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答案:(5)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成就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试卷(含答案)
--﹣摘编自厉以宁《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三次大转折》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大转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2)你赞同材料中的“第一次大转折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次制度的更替,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引自:熊向晖《毛泽东“没有想到”的胜利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经过》
(1)材料一、二所述情形应发生在哪一年?其涉及到的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分别是什么?
(2)归纳上述成就的主要影响。
【答案】(1)1971年
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2)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军一号 ”起飞不久,派驻机场的同志跑来报告说:外交部值班室来电话,说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
材料二 叶帅(叶剑英元帅)说:刚才基辛格在汽车里还对我讲,美国的两个提案肯定能得到半数以上的赞成票,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等一年。美国总统专机配备最先进的通讯器材,基辛格这时也一定会知道这个消息,不知他作何感想?
(2)依据材料二中所说的人物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亩产量大幅度提高,被称为“东魔稻”。袁隆平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邓稼先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袁隆平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所以他们身上具有的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爱国奉献等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 试题(附解析)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 试题(附解析)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附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题目自拟,200字以内)【答案】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从东莞人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角度入手,体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审题,提出观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看法,认真组织材料,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要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看法。

围绕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生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2.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徐中约《中国的奋斗1600~2000》引述,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

材料二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写道:“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做厂长,欢迎他的是53张请调报告,(工人)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

”请回答:(1)材料一中引起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2)为解决材料二中当时这一企业的共性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中心环节是?【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2)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十一届三中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为解决材料二中当时这一企业的共性问题,国家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材料二: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

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练(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练(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练(附答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 2 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2005 年12 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 2 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包产到户)( 2 )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

( 3 )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

(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2、“农民安,天下安”。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心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

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1)20 世纪50 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2)、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4)“民以食为天;农业愁,天下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参考答案: 1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答案】⑴、抗美援朝。

彭德怀。

(2)《朝鲜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解析】(1)据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可知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依据材料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可知,1950年6月,爆发朝鲜南北战争,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半年内,就五战五捷,把美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可见,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朝鲜停战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3)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上甘岭战役中勇堵枪眼的黄继光和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罗盛教冰下救少年,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点睛:解答本题需了解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认真审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材料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想进行了哪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3)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是什么?(4)我国在这一重大举措中的伟大创举是什么?【答案】(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手工业:参加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赎买政策。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完成。

所以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的道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因此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公私合营。

(3)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含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中国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这个华北平原上普通的村庄(温泉屯)随着风云一时的女作家丁玲名扬天下,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它的名字叫“暖水屯”。

记者分别奔赴当年土改中的样板村,实地探访“土改第一村”60年的今昔变迁。

温泉屯的60年,像一册未经编纂的历史底稿,散乱地记录着居于庙堂之高的政治理想作用于农村世界时的真相,丁玲只是给它开了个头,却始终无法抑或是不肯续写。

……它所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两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1)这个触及“农之根本”的大动作是什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文件实施这一“大动作”?(2)随后,温泉屯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这一“大动作”的实质变化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的?【答案】(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1950年—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温泉屯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材料二(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步”胜利的标志。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的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解析】【分析】【详解】(1)据材料一“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不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

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而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2)推动浦东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为改革开放提供成功案例;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3)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自己;坚定不移的进行对外开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可知,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广东、福建两个省份;第二小问: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的原则是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题目自拟,200字以内)【答案】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从东莞人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角度入手,体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审题,提出观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看法,认真组织材料,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要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看法。

围绕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生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2.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图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

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满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需要,更深入地融人世界经济之中。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图三: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

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

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通过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分析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什么?【答案】(1)B。

(2)可以从开放(成立)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符合题意即可。

(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图二邮票反映的是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属于实物资料,故选B。

(2)依据材料信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

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

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改革开放的时间、世界组织成立的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

(3)依据材料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可知,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图一)材料二: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何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二,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什么原则?(3)材料三中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标志性意义?【答案】(1)1964年10月16日;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2)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3)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10月16日,结合材料“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的原则是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下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

据此完成:(1)农民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2)这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这次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1)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的原因是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依据所学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朝鲜半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阻滞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

中国人流了很多血,损失了很多财产,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学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

朝鲜战争打乱了新中国的发展计划,在国家最需要资金和物资进行经济恢复的时候却不得不应付战争的需要,这不能不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周才方《试析朝鲜战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影响》等材料三美国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禁运,阻挠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更是加紧了它的这一罪恶活动。

的确,有战争就有损耗,纵然如此,中国人民还是照样在前进,并未因抗美援朝战争而停止或减缓自己的步伐,战争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战争期间,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包国俊《是真相还是谎言》(1)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你判断,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答案】(1)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2)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如抗美援朝战争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二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为应付战争的需要支出大量资金和物资,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据材料“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