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展望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23年博物馆主题的理解
2023年博物馆主题的理解
2023年博物馆主题的理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展品和主题。
2023年博物馆主题的理解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可以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例如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环境等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主题和展品:
1. 多元文化:2023年博物馆将展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展品,以强调文
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可以包括来自不同宗教、语言、民族和性别等方面的展品。
2. 可持续发展:许多博物馆都在努力展示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主题。
2023年博物馆可能会展示有关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展品,以强调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3. 科技与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也需要考虑如何展示科技对未来的影响。
2023年博物馆可能会展示有关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方
面的展品,以激发人们对科技未来的兴趣和思考。
4. 文化多样性:许多博物馆都致力于展示多元文化,因此2023年博物馆可
能会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这可以包括来自不同宗教、语言、民族和性别等方面的展品,以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 人类学:人类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涉及人类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态学等方面。
2023年博物馆可能会展示有关人类学主题的展品,例如人类起源、文化差异、身份认同等。
6. 艺术:艺术是博物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3年博物馆可能会展示有
关当代艺术、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等方面的展品。
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摘要:博物馆、科技馆等作为新时期我国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提高国民思想水平、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为了促进博物馆等场馆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总结博物馆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优化建议,希望有助于科普宣传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科普宣传1. 博物馆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博物馆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表示,新时代十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博物馆人一直致力于完成博物馆三项历史使命。
一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博物馆建设治理道路的探索。
长江、黄河、大运河、“一带一路”等专题博物馆体系日益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博物馆群以及北京、西安、洛阳等地博物馆之城建设卓有成效,博物馆年报制度、质量评估制度日益完善,现代治理特征鲜明。
二是寻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解决方案。
博物馆免费开放持续推进,不断提升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层出不穷、热度不减的传统文化精品展让公众感受到博物馆的温度,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博物馆为谁而建、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
三是提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共享的中国智慧答卷。
中国相继举办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等活动,在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力量。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提出,博物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作为文明殿堂,博物馆具有崇高性和知识性,作为文化桥梁,博物馆具有亲民性与传播性,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禀性在博物馆中有机融合,使其具有其他文化机构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和能力。
博物馆的策展理论与实践
博物馆的策展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社会中,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教育观众的重要角色。
而博物馆的策展理论与实践作为博物馆事业的核心内容,对于博物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策展的定义、策展理论和策展实践三个方面来探讨博物馆的策展理论与实践。
一、策展的定义策展可以简单理解为展览的策划和组织过程。
它是博物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创造性任务,目标是通过展览的方式将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艺术品或其他展品呈现给观众,传递特定的主题和信息。
策展工作不仅仅是将展品陈列出来,更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和参与,以及展览的教育功能。
那么,策展理论是什么呢?二、策展理论策展理论是指在策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原则。
它探讨了如何选取展品、编排展览、设计展示布局以及与观众互动的方法等。
策展理论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受到了社会、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主题选择策展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历史人物、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特定艺术形式等。
在选择主题时,策展人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需求,以及展览的教育意义。
2. 展品选取展品的选取是策展的核心部分。
展品应该与主题紧密联系,能够恰当地传达出展览的核心信息。
此外,展品的多样性也是策展人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多样的展品形式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展览设计展览设计是策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它包括展示布局、展示风格和展示手段等多个方面。
展示布局的设计需要将展品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具有逻辑性和流畅性的展览空间。
展示风格的选择可以是经典、现代或者是独特创新的,通过适当的展示手段如灯光、声音、影像等,使得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4. 观众参与策展的目的之一是激发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观众参与包括观众对展览的体验、交流和学习等方面。
通过设计互动性的展览方式,如模拟体验、参与式展示等,可以让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展览当中。
以上仅是策展理论的一部分,不同的策展人和博物馆会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策展理论。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思考与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思考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1. 多元化的内容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陈列展览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观众的需求,博物馆开始尝试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方式来呈现展览内容,使观众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展览内容,提升观赏体验。
2. 观众参与度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观展模式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博物馆开始尝试推出互动式展览,鼓励观众参与到展览中,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知识传播与教育功能强化除了传统的文物陈列,博物馆陈列展览在新形势下还要承担起更多的知识传播和教育功能。
博物馆通过展览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文化、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4. 国际化与跨界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不少博物馆开始与国外博物馆展开跨界合作,共同举办展览,分享资源和经验,提升展览的国际化水平。
5. 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化运营在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和形式,也让博物馆陈列展览更多地走向商业化运营。
博物馆开始与文化创意公司合作,开发相关产品和衍生品,将展览内容和文化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1.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文与科技相结合成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将更多地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来呈现展览内容,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未来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将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播。
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
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2021年5月11日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
但同时也要看到,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在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尚需完善提升。
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承新发展理念,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传播,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党对博物馆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推进博物馆发展理念、技术、手段、业态创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
——坚持统筹协调。
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
坚持服务大众,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
——坚持开放共享。
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
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2.12.13•【文号】文物博函[2012]2254号•【施行日期】2012.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文物博函〔2012〕2254号)各省、市、自治区文物局(文化厅):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实现社会职能的主要载体和手段。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提高展示服务水平提出如下意见:一、坚持公益属性。
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清晰地诠释博物馆的教育目标、理念与思想,着眼于中华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
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面向广大公众,从较为单一的行业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个人收藏展示,提炼升华为表现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
二、突出科学品质。
深入挖掘文物、标本的丰富内涵,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文化含量,创造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有丰富语境、观点和故事的陈列展览,避免缺乏价值观的所谓“精品文物展”。
陈列展览应充分体现博物馆通过实物反映真实历史的特征,坚持以文物、标本原件为主;使用必要的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的,应符合学术要求,并予明示。
纪念类、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要进一步明确收藏政策,不断充实藏品体系。
三、强化教育功能。
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与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完善联系机制,丰富面向或配合学校教育的陈列展览,以博物馆之长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真正使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
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报告》指出,我国博物馆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综合类博物馆凭借宏富的馆藏、专业化的运营受到群众喜爱,专题性博物馆依靠富于特色的展示、富于创意的营销越来越赢得观众的青睐。
大量以民俗记忆、非遗传承、工业遗产、近现代遗存、生活日用品等为主题的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结构体系。
一大批省、市、县级博物馆完成新馆建设,设施更加齐全,馆舍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正日益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新门户和新客厅。
从博物馆数量上看,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2016至2 020年新增博物馆1679座,我国博物馆保持增长态势,免费开放比例稳步上升。
2019年,博物馆数量达到5132座,同比增长4.35%,其中免费开放4377座,占总数的85.29%;202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5788座,同比增长12.78%,其中免费开放5214座,占总数的90.08%。
同时,人均占有博物馆数量也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平均每26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部分地区,如北京、甘肃、陕西等省(区、市)平均每十几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2020年,平均每2 4.3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博物馆的资源和服务。
与此同时,非国有博物馆同样发展十分迅速。
2019年,全国共有非国有博物馆1092座,占比21.28%,同比增长9.97%。
2020年增长至1860座,占比32.14%,同比增长70.33%,增速较快。
尽管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从我国博物馆整体格局来看,国有博物馆仍占据主导地位。
报告指出,从博物馆类型看,综合类博物馆和历史类博物馆占比最高,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最少,各类博物馆数量并不均衡。
对博物馆的看法与展望
对博物馆的看法与展望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机构,它们承载着历史、艺术和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和展示珍贵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深入了解历史、艺术和文化的地方。
通过展览和教育项目,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和历史事件的机会。
首先,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收藏和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文物不仅是特定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通过博物馆的努力,这些珍贵的遗产得以妥善保存,使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和学习。
其次,博物馆也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它们不仅展示文物,还通过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知识。
许多博物馆还设有教育项目,吸引学生和学者进行研究和学习。
这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历史、艺术和文化的了解,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
展望方面,我认为博物馆在数字化和社会互动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展览和虚拟博物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将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互联网参观博物馆,了解文化遗产。
同时,博物馆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增加参与度和吸引力。
另外,博物馆还可以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
它们可以致力于展示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展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加包容和友好的参观环境。
总的来说,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不仅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更应该积极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
希望未来的博物馆能够更加多元化、包容性,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受益。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测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1、首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是()。
A.2000年《里斯本战略》B.1845年《不列颠博物馆法案》C.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D. 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正确答案:D2、私人藏品向陌生人开放的现象首先在()出现,这一变化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
A.南美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正确答案:B3、1924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A.9月9日B.7月7日C.10月10日D.8月8日正确答案:C4、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先后找到了从440万年到700万年之间的古人类化石,包括(),从而填补了大自然地层之书的缺页。
A.蓝田人B.尼安德特人C.千禧人D.乍得沙赫人化石托麦正确答案:C5、1974年约翰逊(D.C.Johanson)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发现了一具完整性达到40%的古人类化石,他们给这位“年轻妇女”起名()。
A.DaisyB.LucyC.NancyD.Tracy正确答案:B6、就类型而言,以下什么类博物馆展览的单位造价最高?A.历史类B.科技类C.自然类D.艺术精品类正确答案:B7、调查研究/前置评估属于以下博物馆展览营建哪个核心步骤的环节?A.制作规划B.细部设计C.初步设计阶段D.可行性阶段正确答案:C8、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同时提供两套文字说明系统,是()。
A.装置分众B.标签分众C.教育分众D.路径分众正确答案:B9、1897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赫奈尔(G.T.Fechner)首次在博物馆中采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A.跟踪调查B.问答C.小组访谈D.问卷正确答案:B10、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是()。
A.中国西部博物馆B.徐家汇博物馆C.故宫博物馆D.南通博物苑正确答案:D11、()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A.罗伯特·普洛特,《牛津郡自然史》B.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C.彼得·冯·门施,《博物馆学研究的目的》D.威廉·约翰·汤姆斯,《世界民俗学》正确答案:B12、博物馆展览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如果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总结评估就会变成()。
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摘要: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拥有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博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文博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部门要抓住现在我国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博部门需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文博事业;发展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到博物馆等场所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文博事业因其以人为本、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何探索制约文博事业发展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摆在我国文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博事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慢,在过去重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文物、博物馆等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一些必要的资金、人力保障不够充分。
究其原因,和管理体制、考核机制建设有着较大的关系。
目前,文博事业的核心工作主要集中在满足公众需求、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因此文博事业的绩效量化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
同时,由于文博事业在管理者考核体系中所占权重也是比较低的,因此管理者更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对文博事业的支持不多,这也是今后应该重点改善的问题之一。
2、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目前,我国关于文博事业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资源体系,国有资源、民间资源、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整合,还没有发挥出协同发展的作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博事业更需要依托网络的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但是目前在信息安全、文物资源网络传输保护等工作中还有较大的欠缺,信息化建设较慢。
从成因上看,和我国文博事业中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自主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工作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技术建设、推动文博资源的有序整合。
初级出版资格证考试:2020初级出版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3)
初级出版资格证考试:2020初级出版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3)共84道题1、按照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分类,《辞海》属于( )。
(单选题)A. 语文词典B. 专科词典C. 综合性词典D. 双语词典试题答案:C2、关于出版物宣传,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A. 出版物宣传工作的主体是发行人员,编辑不能干预B. 图书宣传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材料应由作者提供和审核C. 编辑应对出版物广告的设计和发布进行指导D. 编辑应组织、攥写出版物评论E. 零售店的店堂陈列布置能对消费者产生直接影响,也是一种宣传方式试题答案:C,D,E3、图书编辑正式发稿时必须填写的格式文件不包括()。
(单选题)A. 发稿单B. 图书装帧设计单C.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申报单D. 图书印制委托单试题答案:D4、关于校对工作中的校是非,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 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来判断原稿内容的差错B. 校是非要求校对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C. 校是非又称“死校”D. 校是非比校异同难度更大、层次更高试题答案:C5、找唐代诗人杜甫的相关资料,一般可利用的工具书有( )等。
(多选题)A. 《中国人名大词典》B. 《汉语大词典》C. 《辞海》D. 《现代汉语词典》E. 《中国大百科全书》试题答案:A,C,E6、成语“邯郸学步”能够从()等工具书中查阅。
(多选题)A. 《新华字典》B. 《现代汉语词典》C. 《汉语成语词典》D. 《辞海》E. 《中国大百科全书》试题答案:B,C,D7、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包括( )。
(多选题)A. 社会发展信息B. 竞争对手信息C. 出版动态信息D. 作者信息E. 消费者人际关系信息试题答案:A,B,C,D8、关于出版前言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
(多选题)A. 出版前言也称出版说明或编纂说明B. 每本书都应有出版前言C. 出版前言中一般可说明出版目的和价值D. 出版前言须由撰稿人署名E. 出版前言应置于图书正文之前试题答案:A,C,E9、属于特种字典的工具书有( )等。
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发展
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发展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学科,涉及博物馆的机构管理、收藏与保护、展览与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发展。
概述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
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旨在提供指导和支撑,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理论框架1. 博物馆的定义和功能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从定义和功能出发,探讨博物馆的本质和使命。
博物馆被定义为一种专门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的非营利性机构。
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保护、研究、展览和教育等。
2.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以及博物馆学作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从最早的个人珍藏到现代的专业机构,博物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规范。
3. 博物馆的机构管理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从机构管理的角度,探讨博物馆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有效的机构管理能够保障博物馆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4. 博物馆的收藏与保护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涉及博物馆的收藏与保护,包括收藏政策、文物登记、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文物的科学性收藏和妥善的保护是博物馆的核心任务之一。
5. 博物馆的展览与教育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还关注博物馆的展览与教育,涉及展览策划、参观体验、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博物馆能够向公众传递知识,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
学科发展博物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19世纪末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博物馆学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1. 多学科交叉博物馆学的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与考古学、艺术史、人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群。
2. 技术应用博物馆学的学科发展还受益于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的引入,为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
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还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博物馆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博物馆文化的传承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陈列展览、藏品保护和研究等方式,将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给后代。
首先,博物馆通过展览陈列的方式,使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和陈列,博物馆可以将历史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它们。
其次,博物馆通过藏品的保护和研究,确保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
藏品的保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仔细的操作,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对藏品的研究,为后代提供了更多关于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二、博物馆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博物馆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首先,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展览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博物馆可以将展览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使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增加观赏的乐趣和吸引力。
其次,博物馆还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举办多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例如,博物馆与音乐会、戏剧等艺术机构合作,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给观众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拓展社区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和培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在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和设计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前瞻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博物馆需要更加关注观众的需求和期待,推陈出新,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其次,博物馆还需要应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手段和方式,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展览方式和观众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普及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空间建设与数量增长:我国博物馆在空间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展览馆和修复保护中心。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约5000家具备展览和收藏功能的博物馆,数量逐年增长。
2. 学术研究能力提升:我国博物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组织和参与重大学术研究项目,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同时,一些博物馆还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
3. 创新展览和展示形式: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和互动性,我国博物馆在展览和展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例如,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强了学习和参与感。
4. 教育普及和社会服务:随着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加,我国博物馆也积极承担起教育普及和社会服务的责任。
许多博物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讲座、讲解和亲子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
同时,一些博物馆还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博物馆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未来趋势1. 强调创新和跨界合作:未来,我国博物馆将更加注重创新和跨界合作。
博物馆将积极引入新的科技手段,提升展览和展示形式,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展览体验。
同时,博物馆将与其他领域合作,丰富展览内容,拓宽博物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 推动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博物馆将加强对文物的数字化存储和保护,推动数字化展览和虚拟博物馆的建设。
数字化转型将提供更多的参观方式,并且有助于拓宽博物馆的受众群体。
3. 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上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支持。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限时小卷3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学习
限时小卷3 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学习
3.“可持续性”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之一。试结 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可持续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6分)[提取整合信息] ①运用“黑科技”助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②生态环境的 可持续性。③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共6分。每点2分)
限时小卷3 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 学习
限时小卷3 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学习
一 (2023·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 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可持续”是博物馆发挥 功能的天然出发点。然而,很多文物极易遭受损坏,保 存条件要求严苛。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或是在特定 环境中小范围展示,或是为延缓老化进程不得不处于“沉 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
-12-
限时小卷3 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学习
二 (2023·河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①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 学家找到一块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血中提取了恐 龙的DNA片段,从而让已灭绝6000多万年的恐龙复活了。
-13-
-16-
限时小卷3 文化关注+科技创新+读书学习
⑥再说信息读取。正常情况下,可先利用技术手段将 DNA存储的壁画数据拷贝出来,再通过专业测序仪器测 得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解码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 从而实现信息读取。
⑦然而,存储了壁画信息的DNA跟天然的DNA一样, 长期存放会产生断裂和降解等问题。如何从严重断裂和 降解的DNA样本中读取信息,恢复原始的敦煌壁画图像 呢?
博物馆发展举措
博物馆发展举措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和认知提升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下是几个举措:
1. 强化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展示文化遗产,吸引更多观众参观。
博物馆应该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或者将馆藏文物数字化并在线展示。
2. 加强国际交流。
博物馆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建立联系,共同推动文化交流。
这可以通过组织国际巡展、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实现。
3. 推动博物馆普及。
博物馆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和学术界人士。
博物馆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探访活动、亲子活动、文化创意市集等,吸引更多普通群众参与。
4. 强化博物馆的社会责任。
博物馆应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传承文化遗产,推广文化知识,承担起社会责任。
博物馆可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教育、扶贫等,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以上是几个博物馆发展的举措,博物馆应该积极实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 1 -。
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保护视力色】【打印】【字号大中小】作者: 2011-12-28序言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从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
特别是公共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欢迎,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0年,全国依法注册的博物馆3415个(含民办博物馆456个),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3个、二级博物馆171个和三级博物馆288个。
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1804个公共博物馆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
除基本陈列外,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超过10000个,年观众达5亿余人次。
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
博物馆致力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播,研究、展示、教育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我国博物馆事业及其文化价值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曲折发展,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也日趋激烈,尊重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更加重视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传承和发展,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新时期文化的发展更新创造了必要和可能。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陈展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公所后炮台展馆为例
2023年 第8期- 113 -公共文化建设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一、中国博物馆陈展设计理念发展历程作为博物馆特有的语言、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语言是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方式主要决定于藏品的内容与形式[1],陈列设计者将其基于陈列本质、现象及实践进行系统性与创造性的思考,再融合建筑、历史、美术、社会学及计算机等多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呈现。
我国陈列设计理念发展历程跟随着我国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性的形式与特征(图1):(一)近代中国博物馆(1840-1949)陈列设计理念:尚未系统成形近代中国(1840-1949)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掀开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大变迁,“旧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发展缓慢,冷冷清清,没有形成一支研究队伍;博物馆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都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明显烙印,为数很少的研究成果,多是摭拾外国博物馆学的科学体系”[2]。
因为缺乏对西方博物馆学历史溯源、社会基础、思想演变与技术支撑等系统性研究,未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博物馆陈列思想,所以近代中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并未系统成形。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学习苏联,服务政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学习苏联建筑,大量引用并发展苏式建筑风格,博物馆的建设及陈列形式、艺术装饰等也大多模仿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
然而,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博物馆承担着相当大的政治任务,陈列主题思想政治化、形式主义严重,多采用名言警句、标语口号、照片、图表等枯燥、单调的陈列设计展品,设计理念普遍遵循编年体叙事式结构,基本上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选取、拟定特定的历史时期,筛选出不同时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记对观众进行政治教育[3]。
(三)改革开放(1980-2000)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实践变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同时带动陈列展览实现大发展。
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了各个行业,其中,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者与传播者,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
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概念的出现,不仅代表着博物馆管理、展示、传播方式的革新,更预示着公众文化消费习惯的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这些趋势如何影响博物馆的运营模式和公众的文化体验,以及博物馆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更好地发挥其传承文明、普及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包括技术应用、内容创新、用户互动等,全面解析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未来走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正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在这一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兴起,正是这一时代变革的产物。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革新为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博物馆能够实现藏品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个性化等目标。
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藏品信息进行高效存储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博物馆可以实现对藏品和设施的实时监控,确保安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博物馆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参观体验,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需求的变化也推动了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
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它们不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展览内容,还通过互动体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在历史文化的海洋中,享受文化盛宴。
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背景是信息技术革新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共同推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智慧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024盐城市阜宁县陈集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汇总
2024盐城市阜宁县陈集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汇总(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需要。
A.反贫困B.建设小康社会C.均贫富D.实行科教兴国【答案】:A2.社会工作者对待受助对象的基本态度是()。
A.接纳B.批判C.案主自决D.尊重【答案】:A3.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
为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社会工作者可开展的服务有()。
A.儿童友好社区建设B.亲子关系辅导C.亲职教育D.课后托管第1 页【答案】:B4.某小区冬季取暖问题很长时间未得到有效解决,引发了社区居民与物业公司的矛盾。
社会工作者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物业公司,在评估各种影响小区供暖问题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并征求社区居民意见以进一步完善。
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属于推动居民社区参与层次和形式的________。
A.咨询B.协商C.共同行动D.告知【答案】:A5.下列不属于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的是()。
A.促进本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高人均收入B.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C.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D.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答案】:A6.小美因丈夫出轨而伤心不已,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在与社会工作者小杨的交谈中,小美说打算带着孩子一起离开丈夫,还表示现在活着真没意思,应该让丈夫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并恳请小杨为自己保密,此时,小杨做出伦理决定时,应优先遵循的伦理原则是:A.保护生命B.当事人自决C.隐私保密D.最小伤害【答案】:A7.社会工作者老李为10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
老李评估发现,小蕾第2 页母亲因身体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一直郁郁寡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展望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摘要: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显示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场所,必然也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展望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理论上博物馆学的发展必将更加专业化。
实务上未来博物馆将更多的应用高科技,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国际化。
关键词:博物馆发展趋势
哈德逊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会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由于人类的占有欲和蠢行,造成自然环境的消殆;某些国家具有庞大,而不负责任的军事能力;脱离欧洲统治之殖民地地区的去殖民化失败。
过去的殖民地国家除了例外的少数,多数都处于贫困,不安,政治不靖的状况之下;各学门的只是愈益特殊化,排除外行;具体的,亲近的,真实的事物,逐渐疏离名誉,实物,国家及国际之事。
” 当然哈德逊的观点只是列出了未来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
这种想法未免过于悲观。
尽管社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进步的,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科技更加发达,管理更加严谨,法治更加健全的社会。
而作为“过去的明天”的博物馆,必然会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趋势。
所以未来的博物馆必定是既可以解决现有的社会问题,又可以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
我将从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加以详细的叙述。
一、从理论角度上看,博物馆学的专业化发展将更加完善
当今的博物馆大多数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博物馆科学的专业知识,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
导致现在的博物馆在文物的保藏,文物的展示,行销的制定,博物馆的推广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
而随着专门化博物馆的兴起,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博物馆间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趋势必然越来越明显。
有人说:“将来的博物馆从业人员,必然要逐渐淘汰学科专家自学而成的半吊子博物馆人,而由实物理论兼备的博物馆学专家执行。
”
二、从实务的角度看,将重点从技术,管理,社会,国际化发展四个层次加以详细的说明
1.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文物为主的博物馆,虽然不像科学性博物馆那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科技的方法保护文物,是国际间工作的重点。
文物为主的博物馆也应该加大科技使用的含量。
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文物的收藏与维护。
(1)收藏品需要有系统的实施专题收藏。
比如将藏品进行分门别类,书画类、陶瓷类、金属器械类、文献类等等,然后依据各类藏品的特点设立各项维修室,以确保藏品的永久完好如初。
我们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我们的文物。
比如可以用放射性元素给书画消毒。
(2)可以应用新媒介传达新信息,以扩大博物馆功能。
对于展品的展示,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文字进行说明。
而现在我们可以应用电讯系统,以制作录像带,幻灯片,出版专书作媒介体,当然这些手段现在仍然是处于初试阶段。
今后除了加强这些工作外,更要进一步以多媒体CD制作,发行全国及至国际间友馆,这样既可以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又可以将博物馆进行推广,以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效益。
(3)科技将应用于馆务运作中。
对于本馆的整理存证,将以电子媒体管理,诸如摄影,分类,保管,展示等,都需要一套完备的科技应用,以确保展品的安全。
防火,防盗,防灾的新设备,也要采取最先进的科学方法。
“根据国际间联盟以及各项馆际合作,将增设各类连线同步机体,以互通有无,共享资源,都是未来博物馆要积极筹设的工作,甚至前述的文物保护,也可利用科技管道,实施合作支援。
科技的应用,除了馆内自行设置外,亦可和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以确保博物馆旺盛的机体活力,促进人类共有的宝贵文物,得以发挥其光彩。
”
2.科学的管理方式。
“大博物馆将逐渐消失,成为中小型的博物馆和有弹性的单位;博物馆将从单一的中央制转变为联合制;博物馆从国家的金援和监督,转变为自主的或混合财经模式的基金会,社团或企业的博物馆,其基本的社会功能则由公部门保证。
”中国大陆的博物馆一般是国家或地方文物局直属的事业单位。
3.社会角度。
在今后的发展中,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性将加强。
Jan Jelinek(人类学家。
是伯蓝诺的摩拉维亚博物馆馆长,伯蓝诺大学博物馆学系主任,也服务于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与地区博物馆国际委员会之主席)说:“对于观众而言,看博物馆时第一眼呈现的只是博物馆全力发展其潜力运作出来的,当她们涉及到现今社会的问题时,博物馆就是这个立意要服务社会的机构,而且也只有如此,她们才能继续存在发挥功能。
”
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博物馆,都有其很强的社会服务性。
“史坎森被创造出来而且成功运作,是因为新的工业社会发展时,产生对现在与过去连接之桥梁断层的恐怖;南肯辛顿博物馆激励起一群不安的群众,再确定工业制度可以组织对美与创作天赋的压力;厄门的北方动物公园提供给那些人鼓励与防御,是因为她们对要控制与破坏野生世界可以更有感觉,更有丰富成果的共存于同一个星球上;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在提供美国与世界公民认识她们如何使用钱来买尽欧洲的艺术品,对国家道德有惊人的助力。
”
社会服务性,最主要就是表现在社会教育性上。
昨天与今天的主要不同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主要就是实际讯息的获得。
根据学者杜威的理论,认为“教育有自由性质与民主性质的内涵力,作为博物馆在没有课程制度的学习环境下,任何一项展出或活动,必然是在彰显教育的功能与意义上”。
所以博物馆教育性质的其一表现就是是馆内设置的自由性。
因为任何一项展览或活动,必须兼顾到大众各个阶层的需要,由硬体设施到软体设施,均应采多样性的情境,以适应不同需要的大众。
尽管到博物馆的年龄层大致以高中生与大学生为多,其次是初为人父母者,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观众,都在博物馆服务范围之内,因此如何营
造自由选择的环境布置,是极其重要的。
未来的博物馆设置应该是更自由的,能让人们自由选择的。
以便我们更好的接受知识文化。
博物馆教育性的其二表现是民主性。
民主和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民主制度的普及,博物馆必然也会反映这一社会发展的趋势。
未来博物馆中,观众也是博物馆的成员之一,观众进入博物馆后能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下,她们可以尊重展览设计或服务人员,甚至自己也是工作者之一。
观众可以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之中,达到自我研修,使博物馆真正的成为“属于所有人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