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子大全

合集下载

祖传秘方!各类病症中药方子,这玩意,太珍贵了!

祖传秘方!各类病症中药方子,这玩意,太珍贵了!

祖传秘方!各类病症中药方子,这玩意,太珍贵了!

1.冠心病:

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

2.慢性干病:

茵陈1两,大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续服100天痊愈.

3.肺结核:

活乌龟一只,用泥包住,用暗火,慢火烧焦去泥,研成龟粉,开水冲服,每天三次,每次一钱,效果良佳,一百日即愈.(忌狗肉酸辣食物)

4.阳痿不举:

活虾2个,蛤蚧一点,一棵整葱白,把葱白花开,再把活吓,蛤蚧夹在葱里烤干研面,睡前服下,当晚见效.

5.肝硬化腹水:

纯绿豆面一斤,猪胆4个,用胆汁调绿面成丸,如绿豆大小,每天三次,每次6丸特效.

6.肺气肿:

仙人掌2两,去皮切片,香油炸黄,加水一碗,烧开七次,剩半碗即可,每日暮途穷3次,7天痊愈.

7.全身浮肿:

小麦麸炒黄1斤,加红糖拌匀,大枣汤冲服,每日2次,每次60克,连

服15天即愈.

8.肺炎:

鱼星草一把,炖七个荷包鸡蛋吃,每日一次,十天愈.

9.高血压:

每天用八个干香蕉皮,煮开水灌瓶内当茶喝,连续喝八天,不能减断,不级少于六十四个香蕉皮,连续喝八天痊愈.

10.糖尿病:

大白公鸡一只,杀掉去肠杂,内加陈醋四两,不加油盐,炖熟吃肉喝汤,三天吃一只,轻者吃1-2只,重的吃三只痊愈。

11.肾炎: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一两,煮汤代茶,持续服见奇效.

12.肾炎腹水:

巴豆,黄蜡,用大针串在巴豆上,放蜡灯烧出油后,沾蜂黄蜡吃,每日2次,每次4粒,连吃半月痊愈.

13.羊羔风:

落地羊羔一个全毛小鸡没出蛋壳的七个开白花的桃叶七片,共煮熟分几次吃完自愈.

基层医疗单位开中药方子基础

基层医疗单位开中药方子基础

基层医疗单位开中药方子基础

基层医疗单位开中药方子基础

一、常用一号方子

1、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0g

2、补脾一号:党参 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3、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4、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5、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6、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

7、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8、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

9、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10、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11、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12、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13、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14、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15、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16、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二、各种疾病的必用药

一切头疼,必用川芎;

一切疼痛,必用元胡,

一切气虚,必用黄芪;

一切虚脱,必用人参;

一切血虚,必用阿胶;

一切出血,必用三七;

一切气郁,必用香附;

一切便秘,必用大黄;

一切肝郁,必用柴胡;

一切阳虚,必用附子;一切热病,必用犀角;一切妇科,必用当归;一切外感,必用荆芥;一切失眠,必用枣仁;一切郁证,必用合欢;一切面瘫,必用白附;一切腿病,必用牛膝;一切头病,必用天麻;一切阳痿,必用羊藿;一切阴虚,必用麦冬;一切咳嗽,必用杏仁;一切呕吐,必用半夏;一切中毒,必用绿豆;一切诸风,必用防风;一切白发,必用首乌;一切风湿,必用灵仙;一切骨病,必用川断;一切咽喉,必用桔梗;一切失音,必用大海;一切腰痛,必用杜仲;一切尿石,必用金钱;一切虚热,必用青蒿;一切牙疼,必用细辛;一切黄疸,必用茵陈;一切闭经,必用益母;一切淋症,必用车前;一切鼻塞,必用辛夷;一切乳少,必用山甲;

中药方子大全

中药方子大全

七宝美髯丹 《( 邵应节方》) 制首乌 1000g 牛膝 400g 补骨脂 400g 茯苓 400g 菟丝子 400g 当归身 400g 枸杞子 400g 分制后,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功用:补肾元,乌须发。用法:每 天 3 次,每次 9g,空腹,淡盐汤或开水送下。方歌: 七三丹 (经验方) 熟石膏 21g 升药 9g 共研细末。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流痰、附骨疽、瘰疬、 有头疽等证,溃后腐肉
歌: 一扫光 (《外科正宗》) 苦参 黄柏 烟胶各 500g 枯矾 木鳖肉 大枫子肉 蛇床子 点红椒 樟脑 硫磺 明矾 水银 轻粉各 90g 白砒 15g 共研细末,熟猪油 1120g,化开,入药搅匀,作丸如龙 眼大,瓷瓶收贮。功用:杀虫止痒。治白秃疮、疥疮、白屑风等证。用法:搽擦疮上。方歌: 二画 八宝丹 (《疡医大全》) 珍珠 3g 牛黄 1.5g 象皮 琥珀 龙骨 轻粉各 4.5g 冰片 0.9g 炉甘石 9g 研极细末。功用:生肌收口。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都可用。用法:掺于患处。 方歌: 八二丹 (经验方) 熟石膏 8 份 升药 2 份,各研极细末,和匀。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溃疡脓流 不畅,腐肉难脱。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瘘管,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方歌: 八珍汤 (《正体类要》)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地黄 川芎各 30g。功用:补气补血。 用于疮疡、皮肤病属气血两虚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八正散 (《和剂局方》) 木通 瞿麦 车前子 萹蓄 滑石 炙甘草 山栀子 大黄各 500g。功用: 清利湿

最常用的40个中药方子

最常用的40个中药方子

最常用的40个中药方子

1.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

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

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

滑石、甘草。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中医良方】名医秘方大全(175个名医秘方)

【中医良方】名医秘方大全(175个名医秘方)

【中医良方】名医秘方大全(175个名医秘方)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那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 :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5:治疗尿蛋白方;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大夫开的)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

很好的。

8;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

王院长也给出了一个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

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王院长还推荐了一个具有很好的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

次服用30毫升. (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 :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子

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子

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子

补脾胃虚是指脾胃功能失调,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常伴随乏力、口干口苦、肠鸣便秘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调理,则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中药方子是调理脾胃虚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针对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子、食谱及偏方进行详细说明。

一、中药方子

1.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具有健脾

益胃、调和营卫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2.六君子汤: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津、止呕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口干口苦、腹泻等症状。

3.香砂养胃汤:主要成分为香砂、陈皮、甘草、干姜、大枣、

白术、茯苓。具有健脾胃、化痰止咳、宽中通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胃寒食滞等症状。

以上中药方子的用量及制作方法:每次取中药材各适量放入瓦罐或不锈钢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调至文火30~40分钟,过滤药渣,得药汤1碗,分2次口服。如需煮多次,可以将药渣再次加水煮沸,得药汤1碗后分2次口服。

注意事项:中药材的选用要确保是正规渠道购入的优质中药材,避免使用劣质的中药材。同时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指示使用,

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法用量。对于孕妇、小孩及体质虚弱的患者,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再使用。

二、食谱

1.山药粥

山药20克,粳米50克。将山药切成丝,加入粳米中,加水适量,炖煮成粥,可加入适量蜂蜜或红糖调味。山药粥具有补脾胃、益气健身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2.薏米五谷饭

薏米30克,糯米30克,大米30克,小米30克,绿豆30克。将五种谷物浸泡1个小时后,加适量水煮成饭。五谷饭具有健脾胃、益气滋补、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气血是中药养生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使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提升人体气血合成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子,同时也会提供相关的食谱和偏方。

中药方子大全集:

1、四君子汤:黄芪15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人参9克。四味药煎服即可。

2、香砂养胃汤:陈皮6克,砂仁3克,苏叶3克,枳壳3-6克,大枣5枚。将以上五味煎汤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3、乌鸡白芍汤:乌鸡1只(去毛和内脏),白芍6克,黄芪

9克,大枣5枚,松子仁适量。将以上四味与适量水一起煲,

再放入松子仁即可。

4、六君子汤: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半夏6克。以上药煎水服。

5、四神汤:人参9克,制附片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以上四味放入锅中,加入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即可。

6、小建中汤:黄芪、炙甘草、白术、粳米各9克,枸杞子6克,大枣5枚。以上六味药煮成粥即可。

7、健脾益肾丸:山药30克,桂圆肉30克,炙甘草12克,白

术9克,黄精15克,杏仁15克,枸杞子15克。以上药物以

适量蜂蜜混合成丸。

8、八珍益气丸: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党参、川芎、

枸杞子、龙眼肉各等分,按比例混合炼成丸剂即可。

以上为常用的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以下为饮食和偏方:

饮食:

1、八宝粥:米20克,红枣5个,花生米20克,桂圆肉20克,莲子20克,百合20克,枸杞子20克,山药20克。先将山药

煮软,再将其他材料煮成粥,最后加入山药拌匀即可。早晚各服一次。

2、山药炖牛肉:牛肉适量,山药一根(去皮切块),生姜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将牛肉、山药、姜以及适量水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料酒和盐后小火炖煮1-2小时即可。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

1、治白内障方:蜗牛几个冰片少许捣碎,左眼敷右涌泉,右眼敷左涌泉一晚上,极效。

2、治牙方:此方有牙病可治牙病,无牙病可防牙病,元参60克,猪肉60克,加3碗水用陶盆(不能用金属盆)放在锅里煮至剩一碗水,分三次3天将药水喝完,将肉吃上(肉很难吃哟),第二年的这一天再吃一次,牙齿坚固,不会再生牙病。

3、治疗腮腺炎的特效方:蝉衣外敷患处.此方得于一老医,为其祖传.小时本人患此病,诸药无效,其人用一动物之壳外用二日即好.当时不知,后来学医看到就是蝉衣.本人用时常与青黛,冰片,或浦黄一起用.一两天即愈.此方确有伟效

【方名】半夏瓜蒌甘草汤【组成】姜半夏10克瓜蒌根20克炙甘草10克【用法】水2杯,煮一杯,频服至咳止。

34、向大家推荐一个治过敏性鼻炎的方子如果你的鼻炎是偏寒的,就是流清鼻涕,打喷涕,鼻腔里面发痒,发冷一身无力,可用此方:党参10克荆芥10克细辛3克诃子10克桔梗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甘草3克五味子10克钟乳石10克桂枝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35、核桃仁鸡蛋治哮喘,将两三个核桃仁放在锅内,加适量水,煮5~7分钟后,加入1~2个鸡蛋,

同时加入适量的冰糖,等鸡蛋熟了,喝汤吃鸡蛋和核桃仁,每天早上空腹服1剂。我按此方每天用3个核桃仁,1个鸡蛋,服了10剂后就不喘了。36、壮骨补肾汤,猪脊骨500克黄芪30克白蔻10克枸杞子60克制法:以上四味,共放入砂锅内微火炖用法:饮汤食肉功效:气血双补,补骨髓,补肾壮骨主治:颈椎病骨质增生各型骨折后期调补,疗效显著37、专治水火烫伤方寒水石,赤石脂,生大黄各等份,猪油共捣如泥贴之立效。38、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防止瞌睡的小偏方:冰片3克,川芎10克,苍术20克,白芷10克以上四味中药要研磨成粉,将以上药粉装入一缝制的小布袋,随身携带在感到疲劳、瞌睡时拿出来闻一下就能提神醒脑!39、虚火上炎,咽喉肿痛,口舌糜烂黄柏15 砂仁15 木蝴蝶20 炙甘草5 口服3剂40、妊娠恶阻,姜半夏,苏叶,丁香各等分,研极细末,备用。用时,先用酒精棉棒擦肚脐眼,可擦至局部皮肤色红,上药用生姜汁调成糊,敷肚脐,外盖一层塑料布,胶布固定,用此法,我治疗几十例,全部有效。一般于上药15分钟左右,会感觉腹部咕噜噜响动,恶心呕吐随之减轻,敏感者,可有便意,于上要半小时左右出现。恶阻重者,可于餐前半小时上药,然后吃饭即可。41、烫伤立即止疼,治疗用时短,愈后不留疤痕药物组成:地榆21克,大黄10克,刘寄奴10克,苦楝皮10克。将以上四味药共研

一组中药良方,百治百效

一组中药良方,百治百效

一组中药良方,百治百效

一组中药良方,百治百效

1、治耳鸣偏方

生姜49片、全虫49个。同炒,以姜干为度,共研为细末,温酒冲服,过2~4小时,再进1服。

2、民间治疗肺癌中药秘方

沙参、北沙参、太子参、玄参各12克,麦冬、三棱、莪术各9克,女贞子、象贝母各15克,生黄芪、山豆根各20克,蜈蚣3条。水煎服。

3、汤疗方治痛经:鸡蛋当归姜汤

鸡蛋1枚,当归15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去核),陈皮5克,米酒220毫升。将当归、干姜、陈皮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将鸡蛋打散和米酒、红枣放入药汁,再煮沸至红枣烂,喝汤,吃枣和鸡蛋。

4、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小偏方

丹参20克,木香、砂仁各5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及10克。气滞为主,症见胃脘胀痛、嗳气频频者,方加元胡、川楝子各10克,郁金、香附各6克,佛手、徐长卿各9克;痰湿为主,症见脘痞呕恶,食欲不振,苔腻者,方加浙贝母、茯苓各12克,苍术、厚朴、陈皮各6克;血瘀为主,症见病程日久,痛处固定、痛如针刺,入夜尤甚,舌紫暗、脉弦涩者,方加三七9克,当归、赤芍、三棱、莪术各10克。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5、鹅口疮偏方

鲜山榕叶适量,人乳适量。水煎,加人乳,洗口。或用鲜山榕叶适量捣烂绞汁涂。

6、不孕症的各种秘方

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酒洗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酒洗当归、土炒白术各150克,花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7、妇女赤白带中药方剂

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一直以来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疗效被广泛认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及其功效。

银翘解毒颗粒

配方

•银花 15克

•藿香 10克

•甘草 5克

功效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痛等症状。

逍遥丸

配方

•升麻 10克

•巴戟天 10克

•肉苁蓉 10克

•淫羊藿 10克

功效

补肾壮阳,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腿酸软、阳痿遗精等症状。

四物汤

配方

•当归 12克

•白术 12克

•熟地 12克

•川芎 6克

功效

补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三峡清胆颗粒

配方

•金钱草 15克

•香附 10克

•泽兰 10克

•苦楝皮 10克

功效

清热健胆,用于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

中药配方多种多样,且常常搭配使用,根据不同病症制定不同的药方,不同体质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搭配,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来调配药方,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中药配方虽然在治疗疾病中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慎防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出现。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药配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并为维护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张仲景46个三位中药方子

张仲景46个三位中药方子

张仲景46个三位中药方子

1、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生姜,枳实。

用于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也就是胃里、胸口觉得悬着一个东西堵得慌,疼痛。现代用在慢性胃炎,胃下垂,水饮停留者;或伴随胸痛的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等辩证内有痰饮,心胃阳气不足的均适用。

2、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炙甘草。等分捣细过筛混合,散剂冲服一次2克,一日服三次。若不能服散剂,煎汤,水煎七沸,再入散剂2克,水煮三沸,令药液稍冷,少少含咽,能使药物布散于咽喉,增强疗效。主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表现是咽痛而无燥渴、心烦、咽疮、不眠诸热证。现代治疗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喉炎、食道炎、声带水肿等疾病。

3、旋覆花汤:旋覆花,葱,茜草根。感到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现代常用在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甲肝、乙肝、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疾病。

4、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炙甘草,炮附子。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虚寒体质的表证,“但欲寐”、“无热恶寒”,表证微热时使用。现代用在肺心病、心律失常、过敏性疾病、水肿、遗尿等。

5、麻黄附子汤:麻黄,甘草,炮附子。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现代治水肿,全身性水肿,恶风寒,不发热,身无汗,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沉。

6、白通汤:葱白,干姜,生附子(用淡附片)。少阴病阴盛戴阳证。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用在体内阴寒太重时,出现阳气会外脱。适合少阴病拉肚子,脉虚弱到几乎把不到。现代常常治疗失眠或者困倦睡不醒,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头面部水肿等症状突出的情况。

含有四味中药的方剂

含有四味中药的方剂

含有四味中药的方剂

1.苇茎汤,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

主治: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吐腥臭脓血。

2.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主治:热毒血痢证。腹痛,下痢脓血,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

3.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

主治:脾胃虚寒,阳虚失血,中阳不足之胸痹。

4.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主治:胃寒,肝寒,肾寒。食后欲吐,巅顶头痛,畏寒肢冷。

5.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疼痛。

6.葛根芩连汤: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湿热泄泻,湿热痢疾。

7.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主治:益气健脾。

8.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主治:营血虚滞。

9.四磨汤:人参,乌药,沉香,槟榔。

主治:肝郁气逆证。胸隔胀闷,心下痞满,上气喘急。

10.槐花散: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

11.麦门冬汤:麦冬,人参,甘草,半夏。麦冬:半夏7:1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

12.平胃散:厚朴,陈皮,苍术,炙甘草。

主治:湿滞脾胃。

13.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14.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风湿。

15.萆薢分清饮: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十个国宝级中药方

十个国宝级中药方

十个国宝级中药方

这十个方子,堪称国宝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今天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

一,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春季三个月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肝主生发,养好了肝才能健康,肝藏血,养肝必补血。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当归可以减轻妇女经前疼痛、腹胀,对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能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得到增强;川芎可活血祛风,还富含维生素E;白芍能增强细胞免疫,充盈气血。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用来炖鱼、炖肉煲汤。

四物排骨汤:

1、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2、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放入过滤纱袋中;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现在市面上有

六味地黄丸卖,六味地黄汤在家就可以熬制,很简单。

效果特好的几个中药方子

效果特好的几个中药方子

效果特好的几个中药方子

骨髓炎特效灵方

秘方:黄芪20至30g,土茯苓、丹参各30g,金银花、山药各25g,公英45g,牛膝、地丁各20g,当归、骨碎补各12g,黄柏10g。伴寒战高热、神志不清加鲜生地、犀角粉;脓已成家炮甲珠、皂角刺、天花粉;气血亏损、脓水清稀加鹿角胶、熟地、白芥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两至三次服用。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取鲜鸡蛋开一黄豆大小孔,纳入轻粉0.15g,充分拌匀后,用小麦面团包裹置火中烧至焦黄,蛋熟为度,去面皮和蛋壳后食之。每日晨起食一个。

方解: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热毒雍滞型骨髓炎患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10例,全部获愈,总治愈率达100%。疗效非常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点痣密传奇药膏

处方:石灰粉60克、食用碱20克、鸦胆子15克、木贼10克、紫草10克、五倍子炭10克,共研细粉,加水250毫升,密封一周后即可应用。主治:雀斑、黑痣、寻常疣、鸡眼等皮肤赘生物。治疗:使用牙签沾药膏涂于患处,20分钟擦掉。一般反复点三次,一周后即可脱落。点痣后注意事项少吃酱油重的东西,我以前点过,吃多了会觉得那个地方会暗,颜色深,别吃辣的和海鲜的,好的慢,因为都是发物

脑血栓,有神效

配方及用法:黄芪100克,血丹参2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地龙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全虫15克,蜈蚣4条,牛膝12克,杜仲12克,生地12克,菖蒲12克,木瓜30克,车前子20克。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颅内压减轻后,将车前子减量或停服。

中医秘方大全.

中医秘方大全.

中医秘方大全.

当归15 熟地30 补骨脂15~30 菟丝子15 桑枝15~30 桃仁10~15 红花6~10 以上药物在颈椎病的辩证治疗中随证加减使用,屡试不爽。

腰扭伤,类试效果好如下:桂枝10白芍15甘草10杜仲15熟地18桃仁15制乳香10制没药10狗脊20碎补20寄生30牛膝12穿山甲15当归15川芎10 清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用三服我已用过百例效果相当好。

解痉止痛酒方药:生草乌10g,细辛10g,洋金花6g,冰片16g 功效:解痉止痛。主治:颈椎病、腰椎病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疼痛等。制法: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ml浸泡,冰片另用50%酒精200ml浸泡,每日搅拌1次,约1周后全部溶化,滤去渣,将两种药液混匀装入有色玻璃瓶内密封贮藏备用。用法:用药棉沾药液适量涂患处或用纱布沾适量药液湿敷患处,每日2~次。注意:本药药性毒烈,只能外用绝不可内服,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及孕妇禁用。方源:庞国明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一千者。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

5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治疗腰腿疼方治疗各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酸、麻、疼痛、触电感。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拨(草药)15 骨碎补15 威灵仙15 狗脊15 川断15 甘草

6 本方药性平和,临床各症状均可运用。临床疗效满意,以供各位好学者共参。

针刺养老穴治疗扭伤性腰痛选手太阳小肠经的养老穴,进针呈50度角,针尖斜向肘的方向,深度6分~1寸,得气后行针1分钟,3~5分钟行针一次,一般留针30分钟。先针患侧,效果不满意时可针双侧。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和排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阴虚则是指人体阴液亏损,引发身体内部的热症和干燥,进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因此,补脾胃阴虚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方子一:黄精苓汤

黄精苓汤主要由黄精、茯苓、白术、炙甘草这四种中草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清热补阴,益气健脾,对于脾胃阴虚引发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材料:

黄精 30克,茯苓 20克,白术 20克,炙甘草 6克。

制作步骤:

1. 将以上四味中草药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

3. 熄火后闷10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

每天分3次温服,每次200ml左右。

注意事项:

此方在服用期间应避免寒凉食物,如冰水、冷饮等,同时避免

与感冒药一起食用。

方子二:苦参丸

苦参丸主要是以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这四种中草药为原料,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提高脾胃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材料:

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各30g。

制作步骤:

1. 先将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分别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2小时左右,将药渣滤去,取汁液待用。

2. 将汁液放入锅中再加入少量的糖,等熬制至糖浆后,制成大小适宜的丸子即可。

用法用量:

每天分3次,每次10g左右,水送服。

注意事项:

此方应避免过量服用,苦参过量有可能会引起中毒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方子三:枸杞炙鹿胎散

枸杞炙鹿胎散主要是以鹿茸、枸杞、淮山、山药、黄精、熟地、牛膝、蒺藜子、柴胡这九种中草药为原料,主要功效是温阳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查询

方剂快速查询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方剂关键字查询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当前位置:中医外科学 > 方剂查询

方剂快速查询
附方的剂量参考《中医外科学》或原出处中的剂量,部分原著没有剂量者,编者根据药典及临床经验用红色加注,以示区别。所有药物的剂量只供临床参考,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著者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一画
一号扫风丸 (经验方) 大枫子1750g 苡仁240g 荆芥240g 苦参 白蒺藜 小胡麻 苍耳子 防风各120g 白花蛇30g 苍术 白附子 桂枝 当归 秦艽 白芷 草乌 威灵仙 川芎 钩藤 木瓜 菟丝子 肉桂 天麻 川牛膝 何首乌 千年健 青礞石(制) 川乌 知母 栀子各60g共为细末,水泛成小丸,干燥后待用。功用:祛风,利湿,杀虫。治初期轻型麻风。用法:成人初用6g,每天2次。3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g,至第8天后每天服3次。方歌:
一号癣药水 (经验方) 土槿皮300g 大枫子肉300g 地肤子300g 蛇床子300g 硫磺150g 白鲜皮300g 枯矾150g 苦参300g 樟脑150g 50%乙醇20000ml 将土槿皮打成粗末,大枫子肉捣碎,硫磺研细,枯矾打松,用50%乙醇温浸,第1次加8000ml浸2天后,倾取清液,第2次再加6000mI,再浸2天,倾取清液,第3次加600Oml,去渣取液,将3次浸出的药液混和,再以樟脑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药液中,俟药液澄清,倾取上层清液备用。功用:杀虫止痒。治鹅掌风、脚湿气、圆癖等病。用法:搽擦患处,每天3~4次,有糜烂者禁用。方歌:
一扫光 (《外科正宗》) 苦参 黄柏 烟胶各500g 枯矾 木鳖肉 大枫子肉 蛇床子 点红椒 樟脑 硫磺 明矾 水银 轻粉各90g白砒15g 共研细末,熟猪油1120g,化开,入药搅匀,作丸如龙眼大,瓷瓶收贮。功用:杀虫止痒。治白秃疮、疥疮、白屑风等证。用法:搽擦疮上。方歌:
二画
八宝丹 (《疡医大全》) 珍珠3g 牛黄1.5g 象皮 琥珀 龙骨 轻粉各4.5g 冰片0.9g 炉甘石9g 研极细末。功用:生肌收口。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都可用。用法:掺于患处。方歌:
八二丹 (经验方) 熟石膏8份 升药2份,各研极细末,和匀。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溃疡脓流不畅,腐肉难脱。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瘘管,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方歌:
八珍汤 (《正体类要》)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地黄 川芎各30g。功用:补气补血。用于疮疡、皮肤病属气血两虚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八正散 (《和剂局方》) 木通 瞿麦 车前子 萹蓄 滑石 炙甘草 山栀子 大黄各500g。功用:清利湿

热,通淋排石。用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属湿热者。用法:为散,每服6~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方歌:
丁桂散 (经验方) 公丁香 肉桂各30g 共研细末。功用:温化痰湿,散寒止痛。用法:掺膏药或袖膏内敷贴患部。方歌:
二白散 (《外科大成》) 生南星 贝母 等分,共研细末。功用:化痰散结。用于肉瘤、痰核。用法:鸡子清和米醋调敷。方歌:
二陈汤 (《和剂局方》) 陈皮15g 半夏15g 茯苓9g 甘草5g。功用:燥湿化痰。用于疮疡痰浊凝结之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二矾汤 (《外科正宗》) 白矾 皂矾各120g 孩儿茶15g 侧柏叶250g功用: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用法:水煎,浸泡。方歌:
二号癣药水 (经验方) 米醋10000g 百部 蛇床子 硫磺各240g 土槿皮300g 砒石6g 斑蝥60g 白国樟36g 轻粉36g(或加水杨酸330g,冰醋酸100ml,醋酸铝60g) 先将砒石、硫磺、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余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俟1周后使用。功用: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用法:外搽,每天1~2次,也可浸用,约浸20分钟。有糜烂者禁用。方歌:
二妙散(丸) (《丹溪心法》) 苍术180g(米泔水漫) 黄柏180g(酒炒) 研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功用:清热化湿。用于湿疮、臁疮等,肌肤焮红,作痒出水,属于湿热内盛者。用法:每天9g,淡盐汤送下。方歌:
二仙汤 (经验方) 仙茅 淫羊藿 当归 巴戟 知母 黄柏各10g。功用:调摄冲任。用于瘾疹属冲任不调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九华膏 (经验方) 滑石600g 月石90g 龙骨120g 川贝18g 冰片18g 朱砂18g 共研细末,放凡士林油中调匀使成20%的软膏,冬季可适当加入香油。功用:消肿止痛,生肌润肤。用于内、外痔发炎及内痔术后。用法:外用。方歌:
九黄丹 (经验方) 制乳没各6g 川贝6g 石膏18g 红升9g 腰黄6g 朱砂3g 炒月石6g 冰片0.9g,各研极细末,和匀。功用:提毒拔脓,祛瘀祛腐,止痛平胬。治一切痈疽已溃,脓流不畅,肿胀疼痛者。用法:将药粉掺于患处,用膏药或抽膏纱布盖之。方歌:
九一丹 (《医宗金鉴》) 熟石膏9份 升药1份 各研极细末,和匀。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溃疡、瘘管流脓未尽者。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方歌:
七宝美髯丹 (《邵应节方》) 制首乌1000g 牛膝400g 补骨脂400g 茯苓400g 菟丝子400g 当归身400g 枸杞子400g 分制后,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功用:补肾元,乌须发。用法:每天3次,每次9g,空腹,淡盐汤或开水送下。方歌:
七三丹 (经验方) 熟石膏21g 升药9g 共研细末。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流痰、附骨疽、瘰疬、有头疽等证,溃后腐肉

难脱、脓水不净者。用法:掺于疮口上,或用药线蘸药插入疮中,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方歌:
人参养荣汤 (《和剂局方》) 党参 白术 炙黄芪 炙甘草 陈皮 肉桂心 当归各30g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22g 远志15g 白芍90g 大枣8g 生姜6g。功用: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用于疮疡溃后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用法:上锉散。每服12g,水500ml,加生姜6g,大枣8g,煎至300ml,去滓,空腹服。方歌:
三石散 (经验方) 制炉甘石 熟石膏 赤石脂各90g 共研细末。功用:收涩生肌。用于皮肤病滋水浸淫者。用法: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方歌:
十全大补汤 (《医学发明》) 党参6g 白术 茯苓各9g 炙甘草3g 当归9g 川芎6g 熟地黄12g 白芍9g 黄芪12g 肉桂3g。功用:补气补血。用于疮疡气血虚弱,溃疡脓液清稀者。用法:上锉散,每服9g,加生姜6g,大枣8g,水500ml,煎至300ml,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方歌:
十全流气饮 (《外科正宗》) 陈皮 赤苓 乌药 川芎 当归 白芍各3g 香附2.4g 甘草1.5g 青皮1.8g 木香0.9g 生姜6g 大枣8g。功用:疏肝解郁,健脾理气。用法:水煎服。方歌:
三画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黄柏 知母各120g 熟地黄 龟板各180g。功用:养阴清热。用于红斑性狼疮、阴茎癌肝肾阴虚者。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蜜为丸。每服6~9g,空心盐温水送下。方歌: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生大黄(后下)12g 枳实12g 厚朴24g 芒硝(冲服)6g。功用:泻热攻下。用于疮疡、皮肤病、急腹症里热实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大分清饮 (《类证治裁》) 茯苓 猪苓 泽泻 木通 山栀 车前子 枳壳各9g。功用:清利湿热。治疗精浊、溺浊、水疝。用法:水煎服。方歌:
马勃膏 (经验方) 马勃20g 凡士林80g 马勃研末高压消毒后,用凡士林调成油膏。功用:生肌收口。用法:敷贴患部方歌:
马齿苋合剂 (经验方) 马齿苋30g 大青叶15g 紫草10g 败酱草10g 桃仁l0g 红花l0g 赤芍l0g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法:水煎服。方歌:
千捶膏 (经验方) 蓖麻子肉150g 嫩松香粉300g (在冬令制后研末) 轻粉30g(水飞) 铅丹60g 银朱60g 茶油40g(冬天需改为75g)须在大伏天配制。先将蓖麻子肉入石臼中捣烂,再缓入松香末,俟打匀后,再缓入轻粉、铅丹、银朱,最后加入茶油,捣数千捶成膏。功用:有消肿止痛,提脓祛腐之功。用于一切阳证,如痈、疽(有头)、疖、疔等。用法:隔水炖烊,摊于纸上,盖贴患处。方歌:
千捶膏 (简易制法) 蓖麻子油90g 嫩松香360g 轻粉30g(水飞) 铅丹60g 银朱60g 。功用:有消肿止痛,提脓祛腐之功。用于一切阳证,如痈、疽(有头)、疖、疔等。用法:先将蓖麻子油和嫩松香一并入砂锅内

,炖烊后,离火,以木棒不断撞匀,约5分钟,稍冷,再缓入银朱。铅丹,揽匀,最后缓入轻粉,搅匀成膏,用文火保温,摊于纸上,当时一次摊好备用。方歌:
千金散 (经验方) 煅白砒6g 制乳香 制没药 轻粉 飞朱砂 赤石脂 炒五倍子 煅雄黄醋制蛇含石各15g 共研细末。功用:蚀恶肉、化疮腐。用于一切恶疮顽肉死腐不脱者,以及干日疮、鸡眼、痔瘘等证。用法:将药粉掺入患处,或粘附在纸线上,插入疮中。方歌:
三黄洗剂 (经验方) 大黄 黄柏 黄芩 苦参各等份 共研细末.上药10~15g,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石炭酸1ml。功用:清热,止痒,收涩。用于急性皮肤病、疖病等有红肿焮痒渗液者。用法:临用时摇匀,以棉花蘸药汁搽患处,每天4~5次。方歌:
三妙丸 (《医学正传》) 苍术180g 黄柏120g (酒炒) 牛膝60g 共研细末,面糊为丸。功用:清热化湿。用于湿疮、臁疮等,属于湿热内盛者。用法:每次9g,淡盐汤送下。方歌:
三品一条枪 (《外科正宗》) 砒石45g明矾60g 明雄黄7.2g 乳香3.6g 将砒、矾两物研成细末,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片时,约上下通红,生火,放置一宿,取出研末,约可得净末30g。再加雄黄、乳香两药,共研成细末。厚糊谓稠,搓条如线,阴干备用。功用:腐蚀。用于瘰疬、痔疮、肛瘘等。用法:将药条插入患处,外以膏盖护之。方歌:
土茯苓合剂 (经验方) 土茯苓180g 银花60g 连翘30g 生甘草30g功用:清热解毒。用于梅疮解毒治疗。用法:上药为1剂,分5天煎服完,25天为1疗程。方歌:
土槿皮酊10% (经验方) 土槿皮粗末10g 80%乙醇100m1 按渗漉法制成即可。功用:杀虫止痒。治鹅掌风、脚湿气、紫白癜风等病。用法:搽擦患处,每天3~4次;手足部糜烂或皲裂者禁用。方歌:
万灵丹 (《医宗金鉴》) 茅术240g 何首乌 羌活 荆芥 川乌 乌药 川芎 甘草 川石斛 全蝎(炙) 防风 细辛 当归 麻黄 天麻各30g 雄黄18g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9g。功用:解表发汗,驱风理湿,温通经络。用于附骨疽风寒湿邪型初起,恶寒发热,筋骨疼痛,以及麻风初起,麻木不仁等证。用法:每次1丸,葱头、豆豉熬汤或温酒送下。方歌:
小儿化湿汤 (经验方) 苍术5g 陈皮6g 茯苓6g 泽泻6g 炒麦芽10g 六一散6g。功用:健脾化湿。用于婴儿湿疹渗液多者。用法:剂量应据儿童年龄体重调整。水煎服。方歌:
小金丹 (《外科全生集》) 白胶香45g 草乌头45g 五灵脂45g 地龙45g 马钱子(制)45g 乳香(去油)22.5g 没药(去油)22.5g 当归身22.5g 麝香9g 墨炭3.6g 各研细末,用糯米粉和糊打千捶,待融和后,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250粒左右。功用:破瘀

通络,祛痰化湿,消肿止痛。用于流痰、瘰疬、瘿、附睾结核、肿瘤等疾病。用法:每次1粒,每天2次,陈酒送下。孕妇忌服。方歌:
小金片 (经验方) 马钱子(制)216g 地龙234g 全蝎117g 制附子234g 姜半夏225g 五灵脂225g 制没药117g 制乳香126g 共研细末和匀,加辅料(贴合剂)轧制成片,每片含生药量0.3g。功用:破瘀通络,祛痰化湿,消肿止痛。用于流痰、瘰疬、瘿、附睾结核、肿瘤等疾病。用法:成人每天2次,每次4片,温开水送下;儿童减半。孕妇忌服。方歌:
小升丹 水银30 白矾24 火硝21。先将硝矾研成粗末,再入水银,共研细末,以不见水银星为度,然后放于生铁锅内,再将粗料用大瓷碗1只盖合,再用上浆的纸条结实地嵌塞缝口,再用煅石膏细末醋调封固,务使不泄气,用黄砂铺压碗旁,露出碗底。碗底内置一棉花团,上用铁锤压紧。炉火烧40~60分钟,看碗底棉花焦黑为度。取下待冷,约1小时,除去砂泥及棉花,缓缓揭开瓷碗,则锅底中为三药的渣滓,即升药底,在碗内所升之药,有黄色或红色的霜一样的物质为升丹。此时将升药刮下,以红色者为红升丹,色黄者为黄升丹。收贮备用。功用:提脓祛腐。凡溃疡脓栓未落,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情况,均可使用。用法: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粘附于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红膏、油膏上贴盖。应与赋形药配合使用,阳证一般用10~20%,阴证一般用30~50%的升丹含量。对升丹过敏者禁用。唇部、眼部附近的溃疡慎用。方歌:
四画
丹栀逍遥散 (《内科摘要》) 逍遥散加丹皮、栀子各9g。功用:疏肝健脾,和血调经。用于肝脾血虚,化火生热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化斑解毒汤 (《医宗金鉴》) 升麻 石膏 连翘(去心) 牛蒡子(研炒) 人中黄 黄连 知母 玄参各10g。功用:清热解毒。用于内发丹毒。用法:加用竹叶20片,水煎服。方歌:
化坚二陈丸 (《医宗金鉴》) 陈皮 半夏各30g 白茯苓45g 生甘草 川黄连各10g 炒白僵蚕60g 共研细末,荷叶汤泛丸,如梧子大。功用:化痰散结。用于体表各种痰核。用法:每次6g ,每天3次,白开水送下。方歌:
开关散 (《卫生宝鉴》) 皂角6g 细辛0.9g研为细末。功用:开关通窍。用于口噤不开、气息不通者。用法:每用少许,喂入鼻中即醒。方歌:
开郁散 (《洞天奥旨》) 柴胡3g 当归6g 白芍15g 白术 茯苓 香附各9g 郁金6g 天葵草9g 全蝎3个 白芥子9g 炙甘草2.4g。功用:舒肝解郁,化痰散结,用于治疗乳癖、乳痨、乳癌等。用法:水煎服。方歌:
六军丸 (《外科正宗》) 蜈蚣去头足 蝉衣 全蝎 僵蚕炒去丝 夜明砂

穿山甲 各等分,研末,神曲糊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功用:疏通经络,破瘀消肿。用于肿块坚硬的瘿瘤。用法:每次9g,饭后服,酒送下。方歌:
六磨汤 (《世医得效方》) 槟榔10g 沉香10g 木香10g 乌药10g 大黄10g 枳壳10g。功用:理气止痛、通腑清热。用于气滞腹痛,大便秘涩而有热者。用法:各磨汁半盏,和匀温服。方歌:
六神丸 (《中国医药大辞典》雷氏方) 麝香 冰片 蟾酥 雄黄各3g牛黄 珍珠各5g。功用:内服有解毒,消肿之功。用于痈疽、疔疮、流注、无名肿毒、时邪疫毒、白喉、喉风,喉痈、乳蛾等。外敷有退肿,止痛之功。但不能过多,因刺激表皮,有腐蚀之弊。用法:上述依法为丸米粒大,每服5~10丸,日服2~3次,开水送服。亦可研末外敷。儿童减半;婴儿服1/3。孕妇忌服。外敷以开水或陈酒烊化,敷患处。方歌: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240g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0g 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90g 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用:补肾水,降虚火。用法:每天9g,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方歌:
六一散 (《伤寒标本》) 滑石60g 甘草10g功用:清暑利湿。用法:每次9g,或入汤剂包煎。方歌:
六应丸 (《经验方》) 珍珠10g 牛黄15g 蟾酥l0g 腰黄20g 冰片5g 公丁香40g 共细末,泛芥子大丸。功用:解毒,消炎,退肿,止痛。用于乳蛾、痈、疮疡、咽喉炎症,以及虫咬等。用法:成人每次10粒,儿童每次5粒,婴儿每次2粒,每天3次。外用不拘多少,以冷开水或醋调敷患处。方歌:
木萸散 (经验方) 木瓜 吴萸 防风 全蝎 蝉衣 天麻 僵蚕 胆南星 藁本 桂枝 蒺藜 朱砂 雄黄 猪胆汁各10g。功用: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破伤风。用法:水煎服。方歌:
内疏黄连汤 (《外科正宗》) 木香 黄连 山栀 当归 黄芩 白芍 薄荷 槟榔 桔梗各30g 连翘60g 甘草30g 大黄75g。功用:清火泻热通便。用于痈疽肿硬,发热烦躁,干呕饮冷,大便秘结,舌干口苦,脉沉实,属里实热者。用法:上锉碎,每剂用30g,水500ml,煎至300ml,饭前服。方歌:
内消瘰疬丸 (《疡医大全》) 夏枯草240g 玄参150g 青盐150g 海藻 贝母 薄荷 花粉 海蛤粉 白蔹 连翘 熟大黄 生甘草 生地黄 桔梗 枳壳 当归 硝石各30g 共研细末,酒糊丸。功用:化痰,消坚,止痛。用于瘰疬。用法:每次9g,温开水送下。方歌:
牛蒡解肌汤 (《疡科心得集》) 牛蒡子12g 薄荷 荆芥各6g 连翘 山栀 丹皮各9g 石斛12g 玄参9g 夏枯草12g。功用:祛风清热,化痰消肿。用于头面颈项部的疮疡、牙龈肿痛等病初期,局部红肿热痛有硬结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牛皮癣膏 (验方) 1.雄黄60g

 硫磺60g 洋樟60g 枯矾60g 明矾60g 砒石30g 。共研细末。 2.荆芥 防风 苦参 斑蝥 白芷 甘草 大黄 当归 槟榔 鹤虱 瓦松 花椒 生地 茴香 番木鳖 蛇床子 全蝎 蝉衣各60g 蜈蚣12条 砒石30g 土槿皮60g 巴豆60g 苍术60g 。以上各药用麻油500ml, 春浸5天,夏3天,秋7天,冬10天,熬煎去渣,滴水成珠,再将熟油称准,每500ml熟油加炒透广丹240g(冬天改180~250g),收膏。 功用:杀虫,止痒,润肤。用于松皮癣。用法:用法:将膏摊于布上,随患处大小敷贴,贴7天为1次,3次为一疗程。在第1次敷贴时,将1方药粉均匀地撒在膏药上,烘热贴上,第2、3次不撒药粉。按:在第1次敷贴后,皮肤会起一小片,作痒;第2次敷贴,痒较轻;第3次敷贴,不痒,皮肤平复。方歌:
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 小茴香1.5g 干姜3g 延胡索3g 当归9g 川芎3g 官桂3g 赤芍6g 蒲黄9g 五灵脂6g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用法:水煎服。方歌:
升丹 (《医宗金鉴》) 水银30g 火硝12g 白矾30g 雄黄 朱砂各15g 皂矾18g 用升华方法制成,它的纯粹成分是氧化汞。《医宗金鉴》、《疡医大全》、《外科真诠》等书所用升丹的组成大致相同。现在一般采用小升丹,附方于后。先将白矾、皂矾及火硝研细。另外将水银、朱砂及雄黄共研细末,以不见水银星为度,再入硝矾一起研匀。取阳城罐用纸筋泥搪一指厚,阴干,不使生裂纹,搪泥罐子泥也可用,如有裂纹,以罐子泥补之,无裂纹方可入前药。罐口以铁油盏盖定,加铁梁盏,上下用铁丝扎紧,用棉纸蘸蜜,塞罐口缝间,外用煅石膏细末调醋封固,加炭火使盏热固定,置罐于铁架上,用木炭火煅炼三炷香(约3小时)。第一炷香宜用底火(就是火焰限于罐底),如火大则汞先飞上。第二炷香,宜用大半罐火,以毛笔沾冷水时时刷擦,勿使盏干。在升炼时可预以盐卤汁调罐子稀泥,用毛笔蘸泥水,糊刷罐口周围,勿使泄气。如罐上有绿烟喷出,是汞外走现象。三炷香尽,去火冷定,开看盏上有红色或黄色升丹,约18g重,刮下,研极细,装罐备用。功用:提脓去腐。用法:掺疮口中,也可用药线蘸药插入,一般用熟石膏稀释成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应用。方歌:
双柏散 (经验方) 侧柏叶60g 大黄60g 黄柏30g 薄荷30g 泽兰30g 共研细末。功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腹腔炎症包块,静脉炎等。用法:水、蜜调制外敷。方歌:
水杨酸软膏 水杨酸5~10g 凡士林95~90g 调匀即成水杨酸软膏。功用:杀真菌,止痒,软化角质。用法:每天3~4次,外涂。

方歌:
太乙膏 (《外科正宗》) 玄参 白芷 归身 肉桂 赤芍 大黄 生地黄 土木鳖各60g 阿魏9g 轻粉12g 柳槐枝各100段 血余炭30g 铅丹1200g 乳香15g 没药9g 麻油2500g 除铅丹外,将余药入油煎,熬至药枯,滤去渣滓,再加入铅丹,充分搅匀成膏。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用于一切疮疡已溃或未溃者。用法: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方歌:
天麻钩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9g 钩藤(后下)12g 石决明(先煎)18g 山栀子 黄芩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茯苓各9g。功用:平肝潜镇。用于皮肤病血虚肝旺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五宝散 (《医宗金鉴》) 钟乳石12g(如乳头下垂,敲之易碎,似蜻蜒翅者方真) 朱砂3g 珍珠6g(豆腐内煮,半炷香时取出)冰片3g 琥珀6g各研极细,和匀,用药6g,另加飞罗面24g,再研和匀,磁罐密收。功用:清凉解毒。用于杨梅疳疮结毒及婴儿湿疹。用法:每用土茯苓150g,水3碗,煎至2碗,滤去渣,分作3次,每次加五宝散0.3g和匀,每天3次。儿童减半,婴儿服1/3。如鼻腐烂,每天于土茯苓内加辛夷9g,煎服,以引药上行。忌海腥、牛、羊、鹅肉、酒、煎炒等。方歌:
五倍子散 (《医宗金鉴》) 用五倍子大者1个,凿一孔,用阴干车前草揉碎,填入五倍子内,用纸塞孔,湿纸包,煨片时,取出待冷去纸,研为细末。每药末3g加轻粉0.9g,冰片0.15g,共研极细。功用:收敛收涩。用于内痔坚硬疼痛难忍者。用法:干搽痔上。方歌:
五倍子汤 (《疡科选粹》) 五倍子 朴硝 桑寄生 莲房 荆芥各30g功用: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用于痔疮脱肛等。用法:煎汤熏洗患处。方歌:
五虎追风散 (《晋南史全恩家传方》) 蝉衣30g 制胆南星 天麻各6g 全蝎 炒僵蚕各7~9个 共研细末。功用:祛风镇痉。用于破伤风。用法:每次3~6g,每天2~3次,也可水煎服。方歌:
五妙水仙膏 (经验方) 五倍子 石碱 生石灰等制成软膏剂。功用:消炎解毒,祛腐生新,收敛杀菌。用法:外用,有特发性疤痕疙瘩史者慎用或忌用。方歌:
五神汤 (《外科真诠》) 茯苓15g 银花45g 牛膝9g 车前子15g 紫花地丁15g。功用:清热利湿。用于委中毒、附骨疽、肛周脓肿等由湿热凝结而成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金银花3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12g。功用: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疖。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五五丹 (经验方) 熟石膏 升药各15g 共研细末。功用:提脓祛腐。用于流痰、附骨疽、瘰疬等证,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用法:掺于疮口中,或用药线蘸药插

入,外盖膏药或油膏,每天换药1~2次。方歌:
止痛如神汤 (《医宗金鉴》) 秦艽 桃仁 皂角子各3g 苍术2g 黄柏1.5g 当归尾 泽泻各1g 槟榔0.3g 熟大黄3.6g。功用:清热,祛风,利湿。用于痔核肿胀疼痛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止痒扑粉 (经验方) 绿豆50g 氧化锌5g 樟脑1g 滑石粉加至lOOg 将绿豆、氧化锌、滑石粉研细后,再加入樟脑,研匀即成。功用:清热,收涩,止痒。用于夏季皮炎、痱子等。用法:干扑患处,每天3~5次。方歌:
五画
白降丹 (《医宗金鉴》) 朱砂 雄黄各6g 水银30g 硼砂15g 火硝 食盐 白矾 皂矾各45g 先将雄黄、皂矾、火硝、明矾、食盐、朱砂研匀,入瓦罐中,微火使其烊化,再和入水银调匀,待其干涸。然后用瓦盆一只,盆下有水,即以盛干涸药料的瓦罐覆置盆中,四周以赤石脂和盐卤层层封固,再以炭火置于倒覆的瓦罐上,如有空隙漏气处,急用赤石脂盐卤加封,约过三炷香(约3小时)即成。火冷定后开看,盆中即有白色晶片的药粉。功用:腐蚀,平胬。用于溃疡脓腐难去,或已成瘘管,肿疡成脓不能自溃,疣、痣、瘰疬等证,外敷消散药物效果不显著用法:疮大者用0.15~0.18g,小者0.03~0.06g,以清水调涂疮头上;亦可和米糊为条,插入疮口中,外盖膏药。方歌:
白屑风酊 (经验方) 蛇床子40g 苦参片40g 土槿皮20g 薄荷脑l0g 将蛇床子、苦参片、土槿皮共研成粗粉,先用75%乙醇80ml,将药粉渗透,放置6小时后,然后加入75%乙醇920ml,依照渗漉分次加入法,取得酊剂约1000ml(不足之数可加入75%乙醇补足),最后加入薄荷脑即成。功用:祛风止痒。用于白屑风。用法:搽擦患处,每天3~5次。有糜烂者禁用。方歌:
白玉膏 (即生肌白玉膏 经验方) 熟石膏9份 制炉甘石1份 熟石膏研粉,加入制炉甘石粉和匀,以麻油少调成膏,再加凡士林使成70%的软膏。功用:润肤,生肌,收敛。用于溃疡腐肉已尽,疮口不敛者。用法:将膏少许匀涂纱布上外敷,并可掺其他生肌药粉于药膏上,效果更佳。方歌:
代抵当汤 (《证治准绳》) 大黄120g 归尾30g 生地30g 炮山甲30g 芒硝30g 桃仁30g 肉桂15g。功用:攻逐瘀血。用于膀胱蓄血引起的癃闭。用法: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15~20丸。若作汤剂,各药酌用6~15g煎服。方歌:
瓜蒌牛蒡汤 (《医宗金鉴》) 瓜蒌 牛蒡子 天花粉 黄芩 陈皮 生栀子 皂角刺 金银花各3g 青皮 柴胡各1.5g 甘草 连翘各3g。功用:清肝经邪热。用于乳痈初起。用法:水煎服。方歌:
归脾汤 (《济生方》) 人参6g 白术(土炒)6g 黄芪(炒)6g 当归身3g 炙甘草l.5g 茯神 6g 远志(去心)3g 枣仁(炒研)6g 青木香l.5g 龙眼肉6g 生姜3

片 大枣2枚功用:养心健脾,益气补血。用于岩、乳痰等病,久溃不敛,气血两亏,心脾衰弱,心烦不寐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归脾丸 即上方诸药按上比例配方除龙眼肉、生姜、大枣外,共研细末和匀,另将龙跟肉、生姜、大枣煮。入药末共捣,和丸。功用:养心健脾,益气补血。用于岩、乳痰等病,久溃不敛,气血两亏,心脾衰弱,心烦不寐者。用法:每日9g,温开水送下。方歌:
加味五苓散 (《类证治裁》) 猪苓 茯苓 白术各30g 泽泻24g 茴香12g 肉桂5g 共研粗末。功用:温阳化气利水。用于水疝。用法:每次12g,加盐2g,每天3次,水煎服。方歌:
龙胆泻肝汤 (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 龙胆草6g 栀子9g 黄芩6g 柴胡6g 生地黄9g 泽泻12g 当归3g 车前子9g 木通9g 甘草6g。功用:泻肝胆湿热、实火。用于湿疹、丹毒、足癣继发感染、接触性皮炎、蛇丹、肝脓肿、肛周脓肿及急腹症里热证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皮癌净 (河南省鹿邑县人民卫生防治院) 砒石3g 指甲1.5g 头发1.5g 大枣去核1枚 碱发面30g 将石研细末,再与指甲、头发同放入去核枣内,用碱发面包好,放入桑木炭中,煅烧成灰,研细末,备用。煅烧时注意:①煅烧时须细心观察,轻轻翻动药团,使其煅烧均匀,但不能用力过大,以防破碎。②煅烧时,见药团冒出白烟,臭气,烟过后,药团表面出现黄色小点,都是正常现象。③煅成的药团,当轻松如炭,轻敲辄碎,其色乌亮。如敲开药团,见枣内有红赤色细丝,指甲、头发末分开,未易破碎者,为未煅好。功用:祛腐解毒。用于鳞状上皮癌。用法:将药末直接撒于瘤体疮面上;或用麻油调成50%的糊剂,涂于瘤体疮面,每天或隔天1次。方歌:
皮脂膏 (经验方) 青黛6g 黄柏6g 煅石膏60g 烟膏60g(即土法烟熏烘硝牛皮后烟汁结成的 残留物质)共研细末,和匀,以药末60g加凡士林240g,调匀成膏。功用:清热杀虫止痒。用于湿疮、肛门瘙痒病等。用法:外搽患处。方歌:
平胬丹 (《外科诊疗学》) 乌梅肉(煅存性) 月石各4.5g 轻粉1.5g 冰片0.9g 研极细末。功用:腐蚀平胬。用于疮疡有胬肉突出,障碍排脓者,用之可使胬肉平复。用法:掺疮口上,外盖膏药。方歌:
生肌散 (经验方) 制炉甘石15g 滴乳石9g 滑石30g 血珀9g 朱砂3g 冰片O.3g 研极细末。功用:生肌收口。用于痈疽溃后,脓水将尽者。用法:掺疮面上,外盖膏药或药膏。方歌:
生肌玉红膏 (《外科正宗》) 当归60g 白芷15g 白蜡60g 轻粉12g 甘草36g 紫草6g 血竭12g 麻油500ml 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3天,大杓内慢火熬微枯,细绢滤清,复入杓内煎滚,入

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4个,预炖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3g搅匀。功用: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用于疮疡溃后脓水将尽、烫伤、肉芽生长缓慢者。用法:将膏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并依溃疡局部情况,可掺提脓、祛腐药于膏上同用,效果更佳。方歌:
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 孩儿参9g 麦冬9g 五味子6g。功用:益气养阴。用于疮疡、烧伤、皮肤病、前列腺肥大气阴两虚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失笑散 (《和剂局方》) 五灵脂 蒲黄各等分功用:活血,行瘀,止痛。用法:散剂,每次6~12g,包煎。方歌:
四海舒郁丸 (《疡医大全》) 青木香15g 陈皮 海蛤粉各6g 海带 海藻 昆布 海螺蛸各60g,共研细末为丸。功用:理气解郁,软坚消肿。用于气瘿。用法:每天1~2次,每次9g,水、酒送下均可。方歌:
四黄散、膏 (经验方)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乳香 没药各等量,共为细末为散剂,或散剂加凡士林调为膏。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阳证疮疡。用法:散剂:水或银花露调敷患处。膏剂:将油膏摊纱布上敷患处。方歌:
四君子汤 (《和剂局方》) 人参 茯苓 白术各9g 炙甘草6g。功用:补元气,益脾胃。用于疮疡中气虚弱、脾失运化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桂枝《伤寒论》) 白茯苓 泽泻 猪苓 白术各9g。功用:利水渗湿。用于疮疡湿邪内蕴,小便不利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妙勇安汤 (清 《验方新编》) 玄参30g 当归15g 金银花30g 甘草6g。功用:和营止痛,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型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逆加入参汤 (《伤寒论》) 甘草9g 干姜9g 附子9g 人参3g(另煎兑入)。功用:温阳益气。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逆汤 (《伤寒论》) 附子 干姜 甘草各9g。功用:回阳救逆,温中止泻。用于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四肢逆冷、下利清谷或出冷汗、脉沉、微细欲绝者。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方歌:
四七汤 (《和剂局方》) 半夏15g 茯苓12g 苏叶6g 厚朴9g 生姜5g 大枣4g功用:行气化痰。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物汤 (《和剂局方》) 熟地黄 归身 白芍 川芎各9g。功用:养血补血。用于疮疡血虚之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四物消风饮 (《医宗金鉴》) 生地黄9g 当归6g 荆芥 防风各4.5g 赤芍 川芎 白鲜皮 蝉蜕 薄荷各3g 独活 柴胡各2.1g 红枣8g。功用:养血祛风。用于瘾疹、牛皮癣等血虚风燥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仙方活命饮 (《医宗金鉴》) 穿山甲 皂角刺 当归尾 甘草各6g 金银花25g 赤芍 乳香 没药 天花粉

各6g 陈皮9g 防风 贝母 白芷各6g 。功用:消肿散结,活血祛瘀。用于痈疽肿疡、腹腔炎症包块等。用法:水煎服。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皀剌酒煎佳。
右归丸 (《景岳全书》) 熟地黄8份 淮山药4份 山萸肉3份 枸杞子4份 茧丝子4份 杜仲4份 鹿角胶4份 当归3份 附子2~6份 肉桂2~4份 上药按比例称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用:补益肾阳。用于疮疡,皮肤病属肾阳不足者。用法:每天1~2次,每次9g,也可水煎服。方歌:
右归饮 (《景岳全书》) 熟地6~30g 山药6g 山茱萸3g 枸杞6g 甘草6g 杜仲6g 肉桂6g 制附子9g功用:温肾填精。用于肾阳不足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玉露膏 凡土林8/10,玉露散2/l0,调匀成膏。功用:凉血,清热,退肿。用于疮疡阳证。用法:涂患处。方歌:
玉露散 (经验方) 芙蓉叶 研成极细末。功用:凉血,清热,退肿。用于疮疡阳证。用法:可用麻油、菊花露、银花露或凡士林调敷患处。干扑患处,每天3~5次。方歌:
玉屏风散 (《丹溪心法》) 防风 黄芪各30g 白术60g 共研细末。功用:益气固表止汗。用法:开水送服,每天2次,每次6~9g,也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煎服。方歌:
玉枢丹 (王孟英《霍乱论》) 山慈菇60g 五倍子60g 千金子霜30g 雄黄23g 朱砂23g 红芽大戟45g 麝香6g 共为细末。糯米汤调,制成锭剂。功用:解毒辟秽,活血消肿。用于霍乱痧胀、瘟疫喉风、癫狂痈疽、蛇犬咬伤等。用法:每次0.6g,捣碎冲服。外用,醋磨调敷患处。方歌:
玉真散 (《外科正宗》) 生南星 白芷 防风 羌活 天麻 白附子各等量 共研为细末。功用:祛风镇痉。用于破伤风。用法:每次3~6g,热酒调服,也可煎服。方歌:
左归丸 (《景岳全书》) 熟地黄8份 淮山药4份 山萸肉4份 枸杞子4份 茧丝子4份 角胶4份 龟板胶4份 牛膝3份 上药按比例称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用:滋补肾阴。用于疮疡、皮肤病属肾阴不足者。用法:每天1~2次,每次6g,墟水煎服。方歌:
六画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牛黄 郁金 水牛角 黄芩 黄连 栀子 雄黄 朱砂30g 冰片 麝香各7.5g 珠粉15g 研极细末,炼蜜和丸,每丸3g,金箔为衣,以蜡护之。功用:清心解毒,开窍安神。用于疔疮走黄及疮疡神昏谵语,狂躁痉厥之热盛者。用法: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病重、体实者,每天3次。方歌:
百部酊 (经验方) 百部10~25g 75%乙醇100ml 每日振荡数次,1周后去渣备用。功用:祛风杀虫止痒。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用法:直接外涂皮损处。方歌:
冰狮散 (《医宗金鉴》) 硇砂0

.6 大田螺(去壳,线穿晒干)5枚 冰片0.3g 白砒(面裹煨熟,去面用砒)3.6g 将螺肉切片,用白砒研末,再加硇砂共研细,以稠米汤糊搓成捻子,瓷瓶收贮。功用:腐蚀解毒。用法:用时将药捻插入针孔,外用纸糊封,贴核上勿动,10天后四边裂缝,其核自落。方歌:
冲和膏 用凡士林8/10,冲和散2/10,调匀成膏。功用:疏风、活血、定痛、消肿、祛冷、软坚。治疮疡半阴半阳之证。用法:摊纱布上,敷患处。方歌:
冲和散 (《外科正宗》) 紫荆皮(炒)150g 独活90g 赤芍60g 白芷30g 石菖蒲45g 研细末。功用:疏风,消肿,活血祛寒。用于疮疡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用法:葱汁、陈酒调敷。方歌: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30g 当归(酒炒)6g功用:补气生血。用于大失血后,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或有低热、脉虚无力,疮疡溃后脓血过多等各种血虚证。阴虚火旺者忌用。用法:水煎服。方歌: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12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15g 甘草5g 通草3g 大枣18g。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用于血虚寒凝、手足寒冷或青紫,受寒后更甚,或冻疮初起未溃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当归饮子 (《外科正宗》)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防风 白蒺藜 荆芥各9g 何首乌 黄芪各6g 炙甘草3g。功用:养血祛风。用于血虚风燥型的瘾疹、湿疹、牛皮癣、白屑风等。用法:水煎服。方歌:
导赤散 (《小儿药证真诀》) 木通 生地 生甘草各10g 竹叶3g。功用:清热利水。用于内热型前列腺肥大。用法:水煎服。方歌:
地黄饮子 (《宣明论》) 地黄 巴戟 山茱萸 苁蓉 肉桂 附子 茯苓各30g 远志 菖蒲 麦冬各15g 五味子 石斛 薄荷 生姜 大枣各30g。功用:补肾精,开心窍。用法:水煎服。方歌:
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炒) 白术 山桅 大黄(酒蒸) 芒硝各15g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g 甘草60g 滑石90g 共研细末。功用:解表通里,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用于疮疡肿毒、肠风痔瘘、瘾疹等。用法:每次6~12g,每天2~3次;也可水煎服。方歌:
红灵丹 (经验方) 雄黄l8g 乳香18g 煅月石30g 青礞石9g 没药18g 冰片9g 火硝18g 朱砂60g 麝香3g 除冰片、麝香外,共研细末, 最后加冰片及麝香,瓶装封固,不出气,备用。功用:活血止痛,消坚化痰。用于痈疽未溃及初、中期阴茎癌。用法:掺膏药或油膏上,敷贴患处。方歌:
红灵丹油膏 红灵丹45g 凡士林300g 先将凡士林熔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和匀成膏。功用:活血止痛,消坚化痰。用于痈疽未溃及初,中期阴茎癌。用法:将油膏涂于纱布上贴之,每天换药1次。方歌:

灵酒 (经验方) 当归60g 红花30g 川椒30g 樟脑15g 肉桂60g 细辛15g 干姜30g 取95%乙醇1000ml,浸泡7天去渣备用。功用:活血,消肿,止痛。用于脱疽、冻疮等。用法:外涂患处或蘸药揉擦。方歌:
红油膏 (经验方) 凡士林300g 九一丹30g 铅丹4.5g 先将凡士林烊化,然后徐徐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功用:有防腐生肌作用。用于溃疡不敛,以及烫伤、创伤等创面较大者。用法:将药膏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方歌:
红油膏纱布 将纱布剪成6cm×l2cm大小,约20~30块左右,用红油膏60~90g,共同放置于铝质饭盒内,经高压蒸气消毒备用。功用:同红油膏。用法:按疮面大小,剪贴患处。方歌:
灰皂散 (经验方) 新出窑石灰 楠皂自然水(石碱)、黄丹(京丹) 楠皂不拘量,放在房内通风的地方,使其自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溶化出液体,即叫自然水。溶多少,取多少,用玻璃瓶装好备用。功用:有腐蚀性作用,能使痔核发生干性坏死。用法:用时先取石灰粉(不拘量)放于小杯中,加上黄丹少许,调匀后,加入楠皂自然水,调成糊状,不宜过硬,也不宜过稀,调成后稍等几秒钟,将药涂于痔核面上。因此药调成糊状后,会很快变成干硬,如发现过于干硬时,可立即加入一些楠皂水调匀,使保持一定的稀度,所以必须随调随用。如果调好后超过lO分钟以上,便会失去效力。方歌:
回阳玉龙膏 (《外科正宗》) 草乌 干姜各90g 赤芍 白芷 南星各30g 肉桂15g 研细末。功用:温经活血,散寒化痰。用于疮疡阴证。用法:热酒调敷,也可掺于膏药内贴之。方歌:
回阳玉龙油膏 凡土林8/10,回阳玉龙散2/10,调匀成膏。功用:温经活血,散寒化痰。用于疮疡阴证。用法:将药膏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方歌:
如圣金刀散 (《外科正宗》) 松香210g 生白矾 枯矾各45g 研极细末。功用:收敛,收涩,止血。用于金疮出血不止。用法:掺于患处,纱布扎紧。方歌:
托里消毒饮 (《外科理例》) 人参 黄芪 当归 川芎 芍药 白术 茯苓各9g 白芷 银花各6g 甘草5g。功用:补益气血,托毒消肿。用于疮疡体虚邪盛,脓毒不易外达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先天大造丸 (《医宗金鉴》) 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身 白茯苓 菟丝子 枸杞 黄精 牛膝各60g 补骨脂(炒) 骨碎补(去毛微炒) 巴戟肉 远志(去心)各30g 广木香 青盐各15g 丁香9g 以上共研细末 熟地12g酒煮捣膏 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何首乌去皮,黑豆同煮,去豆捣膏,胶枣肉捣膏;肉苁蓉去鳞并内膜,酒浸捣膏;各60日。紫河车1具白酒煮烂,捣膏。将药末与膏共合一处,炼蜜为梧子大丸。功用:补气血,壮筋骨。用于流

痰溃后脓稀难敛、气血两亏者。用法:每天70丸,空腹温酒或开水送下。方歌:
芎归二术汤 (《外科正宗》) 白术 苍术 川芎 归身 人参 茯苓 米仁 皂刺 厚朴 防风 木瓜 木遣 甲片(炒) 独活各3g 银花6g 甘草 精猪肉60g 土茯苓120g。功用:健脾养血,祛风解毒。用于杨梅结毒,已成未成,筋骨疼痛,步履艰辛,及溃后腐肉臭败,不能生肌收敛者。用法:以水900ml煎至450ml,根据病情之轻重决定药量之多少而服用,渣再煎服。方歌: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当归9g 生地黄9g 桃仁12g 红花9g 枳壳 赤芍各6g 柴胡 甘草各3g 桔梗 川芎各4.5g 牛膝9g。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用于脱疽、白疕、急腹症血瘀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羊蹄根散 (《医宗金鉴》) 羊蹄根(即土大黄)24g 枯白矾6g 各研细末,和匀。功用:杀虫,收涩,止痒。用于牛皮癣。用法:用醋调搽患处,每天l~2次。方歌:
阳毒内消散 (《药蔹启秘》) 麝香 冰片各6g 白芨 南星 姜黄 炒甲片 樟冰各12g 轻粉 胆矾各9g 铜绿12g 青黛6g 研极细末。功用:活血,止痛,消肿,化痰,解毒。用于一切阳证肿疡。用法:掺膏药上敷贴。方歌:
阳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 鲜牛蒡子根叶梗1.5kg 鲜白凤仙梗120g 川芎120g 川附 桂枝 大黄 当归 肉桂 草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白蔹 白芨 乳香 没药各60g 续断 防风 荆芥 五灵脂 木香 香橼 陈皮各60g 苏合油120g 麝香30g 菜油5kg 白凤仙 熟枯去渣,次日除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外,余药俱入锅煎枯,去渣滤净,秤准份量,每油500g加黄丹(烘透)210g,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撒下锅来,将乳、没、麝、苏合抽加入搅和,半月后可用。功用: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用于疮疡阴证、乳癖等。用法:置铜杓中,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方歌:
阳和汤 (《外科全生集》) 熟地黄30g 白芥子6g 炮姜炭2g 麻黄2g 生甘草3g 肉桂 鹿角胶(烊化冲服)9g。功用:温阳通脉,散寒化痰。用于流痰、附骨疽和脱疽的虚寒型。用法:水煎服。方歌:
异功散 (《小儿药证真诀》)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各6g。功用:健脾益气,行滞。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方歌:
阴毒内消散 (《药蔹启秘》) 麝香3g 轻粉9g 丁香6g 樟脑12g 腰黄9g 良姜6g 肉桂3g 川乌9g 炒甲片9g 胡椒3g 制乳没各6g 阿魏(瓦上炒去油)9g 牙皂6g 研极细末。功用:温经散寒,消坚化痰。用于一切阴证肿疡。用法:掺膏药上敷贴。方歌:
芋艿丸 (经验方) 香梗芋艿(拣大者),不拘多少。将芋艿切片晒干,研细末,用陈海蜇(漂淡)大荸荠煎汤泛丸。功用:消痰,软坚,化毒,生肌。用

于瘰疬。用法:每次9g,陈海蜇、荸荠煎汤送下;或白汤下。方歌:
竹叶黄芪汤 (《医宗金鉴》) 人参 黄芪 石膏(煅) 半夏(炙) 麦冬 白芍 川芎 当归 黄芩各90g 生地240g 甘草 竹叶各60g 竹叶五片,生姜五片。功用:滋阴生津清热。用于有头疽属阴液不足,热甚口渴者。用法:上药为粗粉,每服15g,以水150ml,竹叶五片,生姜五片,煎至100ml,去滓温服。方歌: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竹叶15g 石膏30g 半夏9g 麦门冬15g 人参5g 甘草3g 粳米15g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用法:水煎服方歌:
七画
阿魏消痞膏 (《景岳全书》阿魏膏)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 川山甲 生地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 红花各15g 木鳖10枚去壳 乱发一团 槐柳桃枝各15g 上药用麻油1120g 煎药至黑去渣,入发再煎,至发化,入黄丹收膏,以软硬适中为度。取阿魏 芒硝 苏合油 乳香 没药各15g 麝香9g 细末,入膏,退火,摊布上。功用: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痞散结。用法:将膏药烘热贴患处,7天1次。方歌: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生黄芪120g 当归尾6g 赤芍5g 地龙3g 川芎3g 桃仁3g 红花3g。功用:补气,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半身不遂、截瘫,下半身痿废等。用法:水煎服。方歌:
补中益气汤 (《东垣十书》) 黄芪30g 人参9g 炙甘草15g 归身 橘皮 升麻 柴胡各6g 白术9g。功用:补中益气。用于疮疡元气亏损,肢体倦怠,饮食少思。用法:水煎服。方歌:
苍耳草膏 (经验方) 苍耳草不拘多少,于小暑节采取,连枝带叶,洗去泥土,切细晾干。以水煎2次,去渣滤净,再煎,浓缩为流膏,瓷瓶密贮。功用:杀虫祛风。用于麻风,不论初起病重,眉毛脱落,皮肤紫斑,麻木,肌肉痛痹等证均可应用。用法:每次l匙,每天3次,开水冲下。方歌:
豆豉饼灸 是将豆豉捣药成饼或切药成片,上置艾炷燃烧,而不直按着肤施灸的一种灸法。功用:有辛香行气散邪之功,能治疮疡初起、毒邪壅滞之证。用法:用豆豉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均约厚3mm,按疮顶上,铺艾于其上而炙之。一般痈疽,每天灸3~5壮,流痰、附骨疽、瘰疬,灸20~30壮。倘片饼已干熟,则可另换后再灸之。如已有疮孔,勿覆其孔上,但于四周灸之。总之,凡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为度。灸后仍可应用外敷药物,并宜注意慎食起居等,加意调养。凡疔疮实热阳证,或患在头面、颈项,接近咽喉、肾俞穴,手指等部,均不宜灸。方歌:
附桂八味丸 (《金匮要略》) 熟地240g 山萸肉120g 干山药120g 丹皮90g 白茯苓90g 泽泻90g 附子30g 肉桂30g 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用:温补脾肾。用于命门火衰,脾肾

两虚证。用法:每天9g,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方歌:
附子饼灸 是将附子捣药成饼或切药成片,上置艾炷燃烧,而不直按着肤施灸的一种灸法功用:有辛香行气散邪之功,能治疮疡初起、毒邪壅滞之证。附子饼灸有温阳、祛寒、活血之功,能治疮疡气血俱虚、风邪寒湿凝滞之证。用法:用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均约厚3mm,按疮顶上,铺艾于其上而灸之。一般痈疽,每天灸3~5壮,流痰、附骨疽、瘰疬,灸20~30壮。倘片饼已干熟,则可另换后再灸之。如已有疮孔,勿覆其孔上,但于四周灸之。总之,凡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为度。灸后仍可应用外敷药物,并宜注意慎食起居等,加意调养。凡疔疮实热阳证,或患在头面、颈项,接近咽喉、肾俞穴,手指等部,均不宜灸。方歌:
附子理中汤 (《三因方》) 附子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各9g。功用:温补脾肾。用于疮疡及附睾结核脾肾阳虚、神疲纳呆、便泄肢冷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何首乌酒 (《医宗金鉴》) 何首乌120g 当归身 当归尾 穿山甲(炙) 生地 熟地 虾蟆各30g 侧柏叶 松针 五加皮 川乌(汤泡去皮) 草乌(汤泡去皮)各l2g 将药入夏布袋内,扎口,用黄酒l0kg,同药袋入坛内,封固。功用:滋营消毒。用于麻风稍露虚象者。用法:按患者酒量大小,时时饮之,以醺醺然作汗为度。避风。方歌:
抗银片 (经验方) 狼毒 血箭愁 先将狼毒研成细粉,血箭愁煎成流浸膏;将狼毒粉,放入血箭愁流浸膏内,搅拌成颗粒状,轧片,每片含狼毒12.5mg,血箭愁25mg。功用:活血解毒,治松皮癣。用法:成人每天3次,每次2片,服药期间如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则停服,连服2周后检血白细胞,如总数下降至4.0×1O9/L以下者则停药。方歌:
芩连二母丸 (《医宗金鉴》) 黄芩 黄连 知母 贝母(去心) 当归(酒炒) 白芍(酒炒) 羚羊角(镑) 生地 熟地 蒲黄 地骨皮 川芎各30g 生甘草4.5g 共为细末,侧柏叶煎汤,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用:抑火滋阴,养血凉血,安敛心神,调和血脉。用于血瘤。用法:每次70丸,灯心煎汤送下。方歌:
辛夷清肺饮 (《外科正宗》) 辛夷 黄芩 山栀 麦冬 百合 知母 升麻各10g 石膏15g 甘草 枇杷叶各6g (去毛)。功用:疏风清肺。用于热疮。用法:水煎服。方歌:
纸裹药线 取上好广皮纸,裁成宽约2cm,中间裹以枯痔散粉少许,捻成线条备用。功用:腐蚀。用于漏管、赘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用法:挂线或结扎患处。方歌:
八画
参附汤 (《世医得效方》) 党参15g 熟附子30g。功用:回阳救逆。用于休克阳气将脱,四肢厥冷,气短呃逆,喘满汗出,脉微细者。用法:

水煎服。方歌:
参苓白术散 (《和剂局方》) 党参30g 茯苓60g 白术120g 山药90g 炙甘草15g 扁豆90g 莲子肉90g 薏苡仁90g 桔梗60g 砂仁30g。功用:健脾渗湿。用于脾虚型湿疹、脓庖疮等。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g,开水调下。方歌:
侧柏叶酊 (经验方) 二甲亚砜100g ,920片100片(每片20mg) 侧柏叶乙醇浸出液加到10 000ml(取生侧柏叶2 500g,用60%乙醇渗漉到10 000ml即成)。功用:凉血清热止痒,用于白屑风。用法:每天3~4次搽擦患处。方歌:
抵当汤 (《伤寒论》) 水蛭(熬)、虻虫各6g(熬,去翅足)、桃仁5g(去皮尖)、大黄9g(酒浸)。功用:破血逐瘀用法:水煎服方歌:
虎挣散 (经验方) 马钱子500g 穿山甲 川附子各60g 马钱子用清水浸15天,夏季每隔1天换水1次,冬季用温水浸之,换水1次,刮净皮毛,切成0.3cm厚细条,投香油锅中,煎至油沫净。再煎数滚,透心黄脆,再放入黄土内,炒拌至土粉有油气,入筛内,筛去油土,再换土粉炒,如是3次,油净,取出,将马钱子研细。穿山甲以砂土炒松脆,研细。川附子用水浸3天,每天换水1次,晒干,再研细。以上三味合研细末。功用:通经络,和营卫,健脾胃,消肿止痛。用于附骨疽、流痰。用法:根据年龄病情和体质用药。成人0.3~0.6g,饭后1小时,黄酒送服。虚弱者酌减。孕妇忌服。方歌:
金黄膏 凡士林8/10,金黄散2/10,调匀成膏。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用于疮疡阳证。用法:纱布摊敷患处。方歌:
金黄散 (《医宗金鉴》) 大黄 黄柏 姜黄 白芷各2500g 南星 陈皮 苍术 厚朴 甘草各1000g 天花粉5000g 共研细末。功用: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用于疮疡阳证。用法:可用葱捣汁、酒、油、蜜、菊花露、银花露、丝瓜叶捣汁等调敷。方歌:
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熟地240g 山药120g 山萸肉120g 丹皮90g 茯苓90g 泽泻90g 附子30g 肉桂30g 共研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用:温补脾肾。用于命门火衰,脾肾两虚证。用法:每天9g,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方歌: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金铃子 玄胡各30g 共研细末。功用:行气疏肝,活血止痛。用法:每次9g,酒或开水送下。方歌: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沙苑蒺藜 芡实各60g 炙龙骨 煅牡蛎各20g 共研细末,莲肉煮粉糊丸。功用:固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白浊。用法:每次10g,每天2~3次,空腹淡盐汤送下。方歌:
苦参酒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苦参310g 百部90g 野菊花90g 凤眼草90g 樟脑125g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乙醇(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加樟脑溶化后,备用。功用:灭菌止痒。

用于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玫瑰糠疹等。用法:用毛笔刷外涂,每天1~2次。方歌:
苦参汤 (《疡科心得集》) 苦参60g 蛇床子30g 白芷15g 金银花30g 菊花60g 黄柏15g 地肤子15g 大菖蒲9g。功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用法:水煎去渣外用,临用时可加猪胆4~5枚。方歌:
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l0g 氧化锌5g 石炭酸1ml 甘油5ml 水(或饱和石灰水)加至l00ml。功用:消炎止痒。用于无渗出的急性瘙痒性皮肤病。用法:充分摇匀后,直接外涂;也可加入5%硫磺或1%冰片或薄荷等。方歌:
硼酸洗剂 硼酸3~4g 水加至l00ml功用:消炎,渗湿,止痒。用于皮炎、急性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糜烂、渗出较多者。用法:冷湿敷或热湿敷。方歌:
枇杷清肺饮 (《医宗金鉴》) 人参1g 枇杷叶6g 甘草1g 黄连3g 桑白皮6g 黄柏3g。功用:疏风清肺。用于粉刺、酒渣鼻等。用法:水煎服。方歌:
青吹口散 (经验方) 煅石膏9g 煅人中白9g 青黛3g 薄荷1g 黄柏2g 川连l.5g 煅月石18g 冰片3g 先将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水飞(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将其余5味各研细后和匀,用瓶装,封固不出气。功用:清热,解毒,止痛。用于乳头破碎、口腔炎等。用法:洗漱净口腔,用药管吹于患处,或搽患处。方歌:
青吹口散油膏 青吹口散6g 凡士林30g 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散徐徐调入,和匀成膏。功用:同青吹口散。用法:将油膏涂于纱布上贴之,每天换药2~3次。方歌:
青黛散 (经验方) 青黛60g 石膏120g 滑石120g 黄柏60g 研细末,和匀。功用:收湿止痒,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病、焮肿痒痛出水者。用法:干掺,或麻油调敷患处。方歌:
青黛散油膏 青黛散75g 凡士林300g调匀成膏。功用:收湿止痒,清热解毒。用于皮肤病、焮肿痒痛出水者,兼有润肤作用。用法:将药膏涂于纱布上贴之,或蘸药搽擦患处,或再加热烘疗法。方歌: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青蒿6g 鳖甲15g 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功用:养阴清热。用于疮疡、肛瘘、肛周脓肿、急腹症等属于阴虚内热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泻热汤 (《外科全生集》) 黄连10g黄芩10g 连翘15g当归尾10g木通10g 生甘草6g。功用:苦寒泄热。用于脱囊阴囊破烂属热盛毒盛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泻心汤 (《金匮要略》) 黄连5g 黄芩3g 大黄10g。功用:清热解毒。用法:水煎服。方歌:
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 熟地24g 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丹皮9g 白茯苓9g 泽泻9g 知母6g 黄柏6g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用:养阴清热,泻火利湿。用法:每天服9g,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方歌


治瘊方 (经验方) 熟地12g 首乌6g 杜仲6g 赤芍9g 桃仁9g 红花9g 丹皮9g 赤小豆9g 白术9g 牛膝9g 穿山甲3~6g功用:养血化瘀。用于疣而皮疹广泛者。用法:水煎服。饮酒者每煎加白酒30ml冲服,连服至脱落为止方歌:
治疣方 (经验方) 灵磁石10g 紫贝齿10g 代赭石15g生牡蛎15g 桃仁10g 山慈姑15g 白芍10g 地骨皮15g 黄柏10g。功用:活血通烙,平肝潜镇。用于疣而皮疹广泛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九画
除湿胃苓汤 (《医宗金鉴》) 苍术 厚朴 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 滑石 防风 山栀子 木通各9g 肉桂 甘草各2g 灯心草2扎。功用:清热燥湿,理气和中。用于蛇丹、湿疮等胃肠症状明显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独活寄生汤 (《千金方》) 独活9g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芍药 川芎 干地黄 杜仲 牛膝 党参 茯苓 甘草 肉桂心各6g。功用:养血通络,祛风湿。用法:水煎服。方歌:
疯杨膏 即疯油膏100g中加水杨酸5g调匀即成。功用:润燥,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牛皮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皲裂、干燥作痒者。用法:涂擦患处,或加热烘疗法,疗效更好。方歌:
疯油膏 (经验方) 轻粉4.5g 铅丹3g 飞朱砂3g 上药研细末,先以麻油120g 煎微滚,入黄蜡30g 再煎,以无黄沫为度,取起离火,再将药末渐渐投入,调匀成膏。功用:润燥,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牛皮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皲裂、干燥作痒者。用法:涂擦患处,或加热烘疗法,疗效更好。方歌:
复方土槿皮酊 (经验方) 10%土槿皮酊40ml(土槿皮粗末10g 80%乙醇l00ml,按渗漉法制成),苯甲酸12g 水杨酸6g 75%乙醇加至lOOml(将苯甲酸、水杨酸加酒精适量溶解,再加入10%土槿皮酊混匀,最后将酒精加至尽量)。功用: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脚湿气等病。用法:笔蘸药水,搽患处。方歌:
活血化坚汤 (《外科正宗》) 防风 赤芍 归尾 天花粉 金银花 贝母 川芎 皂角刺 桔梗各9g 僵蚕 厚朴 五灵脂 陈皮 甘草 乳香 白芷各4.5g。功用:活血祛瘀,化坚消肿。用于瘰疬及瘿瘤,痰核等肿疡初起未溃脓者。用法:水煎服。方歌:
活血散瘀汤 (《医宗金鉴》) 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各9g 大黄(酒炒)6g 川芎 苏木 丹皮 枳壳(麸炒) 瓜蒌仁各9g 槟榔1.8g。功用:有活血逐瘀之功。用于瘀血流注及委中毒等证。用法:水煎服。方歌:
活血通脉汤 (经验方) 当归30g 赤芍90g 土茯苓90g 桃仁60g 金银花30g 川芎30g 共研细末,水泛小丸。功用: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用法:每次3~6g,每天3次,水煎服。方歌:
活血止痛散 (经验方) 透骨草30g 川楝子 当归 片姜黄各15g 乳香6g 威灵仙 川牛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