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2.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又称劫掠性定价、掠夺价、有时亦称掠夺性定价歧视,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3.规模经济: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4.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5.马歇尔冲突: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6.有效竞争:是介于过度竞争与垄断之间的,既可以发挥竞争效应,又能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市场竞争格局
7.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或者说是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调整行为。
8.市场绩效: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9.HHI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1]。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10.霍夫曼比例: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11.市场集中度: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产业经济学复习纲要
产业经济学复习纲要
一、产业经济学导论
1.产业:
和劳动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经济学:
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二、产业组织理论
1.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
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2.完全竞争:
的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可相互替代而无差别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卖者或买者之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交易双方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
3.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
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
4.马歇尔冲突:
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起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砸院合理配置中是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5.有效竞争:
6.穆森的效竞争两大类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
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
市场绩效标准。
7.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
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陈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
2. 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有、、、
和阻止进入策略行为。
3. 企业兼并有三种类型:、和。
4. 行政规制的运用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限制可归结为。
5. 产业市场内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和。
6. 政府规制可分为和
7. 技术进步可分为三个阶段:、、。
8. 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政策包括和。
9. 直接规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0. 产业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
11. 产业经济学属于的范畴。
12. 沉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的部分。
13. 企业的市场行为可分为和。
14. 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可分为、和三大类型。
15. 产业组织学中,商品可分为和。
16. 产业组织学中衡量市场绩效常用的三个指标是:、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A.三次产业分类法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下列哪些话描述的是交易性质的维度?
A.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B.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
C.交易发生的频率D.交易发生的空间差异性
3.下列关于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企业性质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B.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
C.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
D.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
A.产业集中度很低B.没有替代产品
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D.完备信息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学。
产业分类:是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收益或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产业链: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链条或系统。
市场结构: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
企业的市场行为:即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决策行为。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关系。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空间配置,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产业集群:是产业及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而形成的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聚:又称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集聚经济:即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经济集聚产生的收益递增。
产业革命:是指产业及其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章导论
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
1.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
2. 伯利和⽶恩斯:《现代股份和私有财产》分析20世纪⼆三⼗年代美国的垄断和寡头垄断产业。琼·罗宾逊和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垄断和竞争同时存在)
3. 哈佛学派和SCP分析范式:张伯伦、梅森、贝恩
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4. 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注重从经验观察中获取结论和命题,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
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布罗曾、波斯纳:不认可“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坚信唯有⾃由企业制度和⾃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产业活动效率、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化的基本条件,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推导说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经济效率并存的) 。
5. 新产业组织理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组织研究进⼊了“理论期”,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所谓“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法和理论范式上都有所创新:博弈论的⽅法、企业的策略性⾏为。经验研究的复兴;反垄断政策;交易费⽤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产业结构理论
从⼴义的产业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主要是三次产业间的关系
从狭义产业间的关系,主要是⼯业部门内各产业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1.市场集中度: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
规模结构的指标,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是产业
组织理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2.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
活动的集合,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3.贝恩指数:将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
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经济利润),一般情况下表明该市场
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
4.勒纳指数:量度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一般情况下,数值在0到1之
间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勒纳指数等于0;
在垄断情况下,勒纳指数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1。
5.产业波及: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时,这一变化会
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
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
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
6.政府规制种类:直接规制: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实施的规制行为,主要包括经
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
间接规制: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所实施的规制
行为,如对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安全的规制,以及
对环境污染的规制等。
7.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即指同一商品市场的企
业之间的市场关系,这里的商品具有同一性。
8.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9.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1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P12
3、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31
4、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35
5、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它包括4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94
7、卡特尔: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117
8、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119
9、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123
一、简答题
1、生产要素分类法的划分。P12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注:加下划线的内容是重点中的重点第一章
1,市场结构的测度的几个指标
一、绝对集中度
以产业内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销售额占全产业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
4 厂商集中度( CR4 )
8 厂商集中度(CR8)
表:贝恩对产业垄断与竞争类型的划分及实例(美国)书:p25
二、相对集中度
洛伦茨曲线( Lornez Figure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A/A+B。若A=0,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平均;若B=0,基尼系数
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实际基尼系数在零与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三、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是指市场中所有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平方和。
四、勒纳指数
阿贝·勒纳提出了一种以垄断势力强弱来衡量市场结构的方法,反映产业绩效量度指
标, 表示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
L=( p - MC)/ p。其中,p 代表产品的价格, MC 代表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勒纳
指数在0 到1 之间变动, 数值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
由于价格偏离边际成本可能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所引起, 而且, 要计量产品的边际
成本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 勒纳指数尽管在理论上具有分析意义, 但在实
践中并不是衡量产业垄断性和竞争性的理想指标。
C
1、极
75%
75%
2、高65-
3、中
集50-75
4、中
集35-45
5、低30-40
6、原
∑
=
=
N
i
i
S
HHI
1
2
五、交叉弹性
弹性——需求数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变动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不同产品间的交叉价格弹性可以反映相互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交叉价格弹性为负, 表明y 与x 具有互补性;交叉价格弹性为正, 则表明y 与x 之间具有替代性。交叉弹性越高, 替代性越强, 竞争性也越强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多选
1、产业的含义。(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某种同类
属性的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简答)
2、由于费歇尔和克拉克子啊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两人一起被公
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3、三大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为
三大类,即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
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
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4、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经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和(反垄断)规制等问题。
名词
1、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
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
律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单选)填空
1、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
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简答、
选择)
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3、第三次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4、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5、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集中度
2. X非效率
3. 限制性定价
4.进入壁垒
二、简答题
1. 简述产业结构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2. 简述评价市场绩效的主要指标。
3. 无专利竞赛时的竞争性企业与垄断企业研发效应及比较(画图说明)?
三、论述题
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并比较两者主要不同之处。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赫芬达尔指数:是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它是赫芬法尔1950年在其博论文《钢铁业中的集中》中提出来的。赫芬达尔指数是指某一产业中各企业资产占该产业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
产品差异化: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使其提供的产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或偏好,使消费者能够把其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有利竞争地位。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利益”,指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呈现下降态势,意味着规模扩张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此时我们就能够断定该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
进入障碍:进入障碍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现有企业对于潜在进人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一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人企业和新企业若与现有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马歇尔冲突的主要内容:大规模生产有许多好处,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这对矛盾被称为马歇尔冲突。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影响: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综合分析了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一方面,横向并购使企业获得了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价格上升,消费者福利受损。由于横向并购对社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益处又有弊端,所以判断横向并购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需要综合比较横向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如果成本节约大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正;相反,如果成本节约小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负。该模型所反映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横向并购,同时适用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选择
1. 马歇尔冲突: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即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出现,垄断反过来又会阻碍价格机制、扼杀自由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破坏资源的合理分配。P3
2. 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3. 勒纳指数:以企业为产品所定的价格比其边际成本的高出量作为衡量企业垄断的标准, 勒纳指数衡量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
4.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5.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包括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P57
6.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7.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8. 霍夫曼比例: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产业经济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库
(含答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
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答: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如不完全信息、进入壁垒、交易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政府行为等,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
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4.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1.产业:产业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或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
的集合。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体,是指企业市场关
系的特征和形式。
3.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从事商品或服务一个以上连续生产或分销阶段的活
动,自己提供生产或分销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投入品或服务。
4.占优战略:当参与的一方拥有一种战略,该战略无论何时,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战
略,都优于它可选择的其他战略时,我们就称该参与者拥有最优战略。
5.劣战略:当存在一种战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何种战略,该战略的收益都比其他战略
略差时,我们就定义该战略为劣战略.
6.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一种资产一旦形成,就只能用于某种特殊的用途,无法转作
他用。
7.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8.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当一个用户消费(使用)一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产
品的用户人数而增加,可以把使用者从用户网络中获得的额外的正的福利变化定义为网络效应。
9.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主要是指产业之间的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贸易,其实
质是国家之间的分工在产业上的体现,是一个微观范畴.
10.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的交易行为。
11.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
12.产业竞争力:指某一产业在国际或区域竞争中所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业
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13.产业标准竞争:产业标准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之间为争夺产业中的标准支配地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为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提供必需的投入或服务的,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它们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
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向后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向前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问题。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又阻断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如何处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率,这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2、产业组织的鼻祖: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
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换句话说,伴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2、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3、规模经济的成因:(1)专业划分共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4、企业适度规模的两个决定因素:技术与市场
第三章、市场集中
1、绝对集中度(n厂商集中度)
这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通常用产业内最大的前n位企业生产值、
销售额、职工人数、企业资产等指标(用Xi 表示)累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总数的比例来表示。计算公式:
CRn 接近于0意味着最大的n 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小的部分。相反地,CRn 接近于1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度。
2、H.H.I ,即H 指数也称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数(Herschman- Herfindahl Index) ,是一种反映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标。其公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产业的含义:
★(一)从产业组织层面看:产业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划分依据: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群才会发生竞争关系,才需要进行同一产业的竞争和垄断分析。
注:替代品的含义、替代品的测定方法:消费者的判断、品质上的替代、用途上的替代(可乐的玻璃瓶由铝瓶替代)、价格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系数为正)。
(二)从产业结构层面看:产业是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如三次产业的划分,狭义上如石油产业、机械产业。
2、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化。(奴隶社会初期)
3、产业的分类:
(一)关联方式分类法:
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
含义: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
....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或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相似性,或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比如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相同原材料:棉纺工业、钢铁业、化纤工业、木材业等
相似原材料:服装业、造纸业、印刷业等
③用途关联分类方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商业用途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如汽车制造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等。
④方向关联分类方法: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单向关联、多向关联、环向关联等。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1)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
特征:⒈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⒉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
⒊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
2)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
3)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
4)重点产业
5)先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如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
注: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初创期的是先导产业,成长期是主导产业,成熟期是支柱产业。
Ⅱ、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柱产业首先侧重的是产值和利润水平,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支柱产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对其他产业
的带动作用不高。
案例:优势产业对大国崛起的意义
荷兰在17世纪的辉煌——捕鱼、造船、航海贸易的优势。
英国19世纪的辉煌——蒸汽机、珍妮纺织机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含义:按产业发生时序和劳动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①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②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
③第三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非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业等)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
(四)国际标准分类法
(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的分类(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七)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八)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①四次产业分类法:马克·波拉特——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
②产业的发展阶段分类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
③生产流程分类法: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上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近原材料的产业;、下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近最终产品的产业;中游产业:生产工序处于两者之间的产业——划分比较模糊且相对。
案例1:电子产业链—芯片
上游产业原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包括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采掘、供应业以及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这一行业决定着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基础性、原料性、联系性强的特点。在现代的产业链理论中,上游产业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比如矿产,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
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链都存在微笑曲线,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加剧的情况,而且比较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通常都有明显的周期性。案例2:纺织产业:国家发展其上游产业
④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其他工业
第二章企业
1、新古典企业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一)概述:
①以传统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企业”看成在给定技术、成本、价格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单位。②将“市场”看成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最优手段,认为只要市场竞争不受到削弱,供需双方能够随市场需求状况和均衡价格的波动而自由、充分地竞争,市场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