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反映的先秦婚礼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爱情婚姻

《诗经》中的爱情婚姻

种 心情 准 确地 传 达 了出来 。
二 、 男 女结 合 的婚嫁 诗 写
婚 嫁 诗也 是 《 经 》 比较 常见 的诗 篇 , 对 结 婚 场 诗 中 有
景 的描 写 ,有 对 新 娘 的 歌 颂 , 有 对 婚 嫁 中 幸 福 心 情 的 描
写 , 对 亲人 难 以割舍 的感 情 的描 写 等 。 有 内容 也 是 十 分 丰
初 年 至 春 秋 中 叶 大 约 五 百 年 间 的 诗 歌 三 百 零 五 篇 。 这 些 诗 在 先 秦 时 代 , 称 为 “ ” “ 三 百 ” 后 被 人 们 尊 为 只 诗 或 诗 . 《 经 》 其 中的 内容 丰 富 多 样 , 男女 爱 情 的 诗 尤 有 韵 味 诗 , 写 和 价 值 , 爱 情 诗 中我 们 能 够 发 现 《 经 》 的 社 会 意 义 , 从 诗 中 文 学价 值 以及 一些有 趣 的 审 美意味 。 关键 词 :诗 经》 爱情 《 婚姻

( )诗 经 》 爱 情 婚 姻 诗 不 仅 内 容 丰 富 , 且 有 很 一 《 中 而
高 的社会 意 义 。
受 当 时 思 想 的 影 响 ,诗 经 》 中 爱 情 婚 姻 诗 流 露 出 一 《 些 传 统观 念 和社会 现 象 。 因为 爱情 婚 姻 诗 多收 录 在 《 风 》 可 以观 察 民风 , 国 中 了解百 姓 生活 , 解 上古 时代 社会 的 演变 。 了 我 们 知 道 。 周 代 时 封 建 社 教 已 经 初 步 形 成 , 人 们 在 对 有 极 大 的束 缚 作 用 ,相 传 古 人 在 仲 春 月 里 有 男 女 相 会 的
用 桃 子 的 硕 大 来 比 喻 人 丁 兴 旺 , 了 了 几 笔 , 把 那 种 喜 用 就 庆 的气 氛写 得恰 到 好处 。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诗经·唐风·绸缪》赏析《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唐风·绸缪》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唐风·绸缪》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诗经·唐风·绸缪》注释:1、绸(chóu)缪(móu):缠绕,捆束。

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后成为婚姻礼。

薪:《诗经》中大部分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2、三星:即心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3、良人:丈夫,指新郎。

4、子兮(xī):你呀。

5、刍(chú):喂牲口的青草。

6、隅(yú):指东南角。

7、邂(xiè)逅(hòu):即解媾,解,悦也。

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8、楚:荆条。

9、户:门。

10、粲(càn):漂亮的人,指新娘。

《诗经·唐风·绸缪》译文: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两姓交互为婚多行于皇室贵族高门姓之间, 每每以互相勾结利用,扩大政治势力目的。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所谓“亲上加亲”的“姑 舅表婚” 俗语: “姑母做婆”、“亲加亲亲连亲”、“姑妈 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
五、从“媵”、“侄”看媵制
1、什么是媵制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 从之,谓之媵。” 即以妹随姐嫁,侄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 夫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制的流行范围,仅限 “士”、“诸侯”之类贵族,流行于春秋之 际。
后代诗歌中的反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杜甫《新婚别》: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属 关系。
在史前古代社会中确有由“姑”、“舅” 一名三用的亲属称谓所显示的亲属关系。
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很常见的 婚姻形式,即固定族团互婚,大致就是甲、乙 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 是家也。” 《礼记·昏义》记载的有关女子嫁人的礼节:
“纳采(也即行聘)、问名、纳吉(即卜 定吉日)、纳征(即纳聘,就是送采礼)、 请期。”
《仪礼、士昏礼》中就有“纳征,玄纁(即 黑色的币帛)、束帛(即五匹帛)、俪皮 (即成对的鹿皮),如纳吉礼。”
妻与帑tǎng
汉代对媵婚的解说以何休为代表:“必以 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 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亲亲也。”
2 、对“媵”字的分析 (1)媵字形体的变化,导致意义范围缩小。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 《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 注:“送女曰媵。” 《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以侄娣送 女乃其一端而。······今义则一端行而全者废 矣。······今形从女者,有一端之义独行故也。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1、“六礼”。

《仪礼·士昏礼》是一部记载有关先秦婚姻制度的经书.其上记载婚姻所要经历的六个步骤:(1)纳采,男方家派遣媒人到女方家表示求婚的意愿。

(2)问名。

如果女方家同意,便将该女子的名字与生辰告知男家。

(3)纳吉,男女双方交换生辰,各自卜得吉兆。

(4)纳征,表示男女的婚姻可以成立。

(5)请期.男方牌每人商量结婚的日期。

(6)亲迎。

新郎在傧相的陪伴下到新娘家迎娶新娘。

2、《诗经》与“六礼”。

《诗经》中有很多记载与《仪礼·士昏礼》上有关婚姻的记载是相符的。

如“纳采、问名”,需要通过媒人与双方家长或兄长的同意.上一大问题已经论述了《诗经》中有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面的记载。

大体上是与《士昏礼》上的记载相符合的。

有关“纳吉”方面,《诗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卫风·氓》篇上说:“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这是关于卜筮婚姻能否成功的记载。

有关“亲迎”方面的,如《齐风.著》上记载:“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这里记载了一位妇女的新郎前来“亲迎”的场面。

《诗经》中的记载与《仪礼》中“六礼”记载的吻合说明至少在周代确实存在过“六礼”.而且这些礼仪确实在社会上实行过。

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

3、婚礼的时间。

周代举行婚礼的时间是在晚上,这与《诗经》相关的记载相符合。

如《唐风·绸缪》上说:“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这在当时人一听,就马上理解他唱的是结婚诗。

因为周代的风俗习惯是这样的:结婚必定在黄昏时候,必定束薪做火把,束草喂马,迎接新娘.举行婚礼”。

人类的婚姻形态大致经历过血族群婚、亚血族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等。

一夫一妻制产生以前,由于男女双方只是短暂同居.因此造成了儿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发生.后代的人只好用编织神话来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困惑。

这种情况在《诗经》里就有所体现。

如《商颂.玄鸟》上说:“天命玄鸟。

从《诗经》婚恋诗看先秦婚姻礼制

从《诗经》婚恋诗看先秦婚姻礼制

义》 《 ) 仪礼 ・ 昏礼》: 昏礼 , 士 “ 下达纳采 。用雁 。 古 纳采礼 ”
的礼物只用雁 , 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 召南 ・ 江有泗》 中有“ 由媒妁 , 币不 至” 《 风 ・ 不 雁 ;邶 匏有苦叶》 也记 录“ 醮雕唯雁 , 日始旦 ” 描述 了媒 人提着 旭 , 嘎嘎 叫的大雁清晨赶往女家的情形 , 形象展示了古代纳采 的
在原因在于周代婚 姻 中同姓不婚 。《 陈风 ・ 门》 岂其娶 衡 “ 妻, 必齐之姜 …… 岂其娶妻 , 宋之子 ” 表 现的则是婚必异 必 ,
姓、 同姓不婚 的现象 。
( ) 一 反复表现采薪、 束薪活动 。 蓄地表达人们对婚姻 含 的 向往
《 诗经》 善用起 兴 , 以 日常生活 常见 之物起 兴。纵观 常 《 诗经) 0 ) o余篇 , 3 多处 以采薪 、 束薪起兴 , 这并不是信手拈来
情形 。
女孩直到野外 , 目送着远去的车 队, 泪如雨下 。
《 仪礼 ・ 昏礼》 载 问名 礼 : 宾 执雁 , 问名 ; 士 记 “ 请 主人
许, 宾入授。 贾公彦疏 : 问名者 , ” “ 问女 之姓 氏。 问姓 氏的 内 ”

《 诗经》 婚恋诗 中体现婚姻礼制的细节及 内
在 要求
之际 , 即前一年的九月到第二年的二月 , 称为婚月。《 卫风 ・ 氓》 将子 无 怒 , 以为 期 ” 映的就 是婚期 的 问题 。另有 “ 秋 反 《 邶风 ・ 匏有苦叶》 “ 如归妻 , :士 迨冰未泮 。 婚 礼也在秋冬 ” 之际。姚 际恒 《 诗经通论 》 释说是 “ 解 古人行嫁 娶必于秋冬 农隙之际” 即古人把婚期选在秋冬之 际 , 冰未消融 以前 。
的偶然现象 , 是对古代婚制 因素的反映。 采薪 是为婚礼做准备。“ 妇人先嫁三月 , 祖庙未毁 , 教于

《诗经》 婚恋诗

《诗经》 婚恋诗

《诗经》婚恋诗《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集结了先秦时期各个地区的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婚恋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过描绘婚姻和恋爱的点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风俗和人们对爱情的渴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歌。

首先,婚恋诗歌中的男女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在《诗经》中,男子常常被描述为阳刚有力,英勇果敢的形象。

比如《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妻,美人之儿”,展现了男子对美丽女性的向往和追求。

而女子则被描绘为柔弱、婉约的形象,以及她们对婚姻的期待和祝愿。

比如《邶风·击鼓》中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击鼓其卒,踊跃摇旄。

土国有赔,我独南宫。

”女子的行为虽然不同寻常,却是为了寻找真爱,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坚持和勇敢。

其次,婚恋诗歌中的婚姻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古代社会,婚姻是家族和社会的关系纽带,因此,婚姻观念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例如在《周南·关雎》中,男子对女子的深情告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表达了男子对婚姻的诚挚期盼。

而女子也对婚姻抱有积极的态度,比如《邶风·扬之水》中的“扬之水,狂风淫雨。

扬之水,沂之浒。

我欲家之,请舍归止。

”女子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婚姻的渴望和希冀。

此外,婚恋诗歌中存在着丰富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描写。

在《诗经》中,婚姻被视为一个庄重而神圣的仪式,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和仪式。

例如,男子迎娶女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迎亲”、“求娶”等环节,这些程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婚姻习俗和礼仪规范。

同时,婚姻诗歌中还涉及到了婚姻生活的点滴琐事和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诗经》的婚恋篇章,也为后世的婚姻观念提供了借鉴。

总而言之,《诗经》中的婚恋诗歌通过男女形象的刻画、婚姻观念的表达以及婚姻仪式和习俗的描写,展示了古代社会婚姻风俗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这些诗歌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婚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当代社会对待婚姻和爱情提供了启示。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桃夭》,《诗经·周南》第六篇。

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优美精炼。

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盛。

: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赏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诗经》中的社会风俗与古代文化解读

《诗经》中的社会风俗与古代文化解读

《诗经》中的社会风俗与古代文化解读导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内容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所描绘的社会风俗和反映的古代文化是了解先秦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社会风俗和文化角度来解读《诗经》,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第一部分:社会风俗描写1.1 婚姻制度《诗经》中对婚姻制度有着生动而多样的描绘。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婚礼仪式、夫妻关系、家族规范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发蒙篇》中描述了新娘送别家乡,远嫁他乡的场景,展现了婚姻制度中女性转移归属权利等问题。

1.2 社交活动《诗经》中也纪录了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

宴饮、游猎等活动常常出现在诗歌中。

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交风貌,还反映了古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古代文化解读2.1 宗教信仰与祭祀《诗经》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宗教信仰和祭祀的描写。

诗人们感恩天地、崇拜神灵,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表达虔诚和感恩之情。

这些描绘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人民的宗教意识,还可以从中窥探到他们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思考。

2.2 音乐舞蹈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在《诗经》中也有所体现。

许多篇章都是似歌非歌、似舞非舞的形式,描绘了古代人民怎样通过音乐舞蹈来表达情感或庆祝特殊日子。

这些描写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机会。

结论通过对《诗经》中社会风俗与古代文化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婚姻制度到宗教信仰,从社交活动到音乐舞蹈,通过这些描绘和反映,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使之成为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诗经《国风·召南·鹊巢》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召南·鹊巢》原文译文赏析
【 导语】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此诗所写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 礼。下面是无忧考分享的诗经《国风·召南·鹊巢》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召南·鹊巢》 先秦:佚名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译文】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注释】 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居:侵占。 归:嫁。 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同“迓”,迎接。 方:并,比,此指占居。 将(jiāng):送。
扩展阅读:国风主要内容
《国风》大部分作品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其主要内容:
①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 劳动和痛苦和生活。《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魏风·硕鼠》反映了汉族劳动人 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唐风·鸨羽》写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压榨下人民痛苦的呼号。《豳 风·东山》描述战后农村的破败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劳动生活的渴望。而《王风· 君子于役》则从征夫家属的角度,表示了对兵役、徭役的愤怒与不满。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 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 “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子之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 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的相似性

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的相似性

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的相似性【摘要】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在婚礼准备阶段、婚礼仪式、婚礼习俗、家庭关系和礼金安排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在婚礼准备阶段,都需家族长辈承担组织婚礼的责任,重视礼仪传统。

婚礼仪式上,都有拜堂、交杯酒等环节,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婚礼习俗上,都有迎亲、喜酒等活动,加强家族之间的联系。

家庭关系方面,婚后亲属关系密切,注重家庭和睦。

礼金和财产安排上,皆有财政支援和礼金赠送等规定。

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的相似之处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联系,值得未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蒙古族婚礼、先秦婚礼、相似性、婚礼准备、婚礼仪式、婚礼习俗、家庭关系、礼金、财产安排、文化联系、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蒙古族和先秦婚礼的背景蒙古族婚礼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习俗。

蒙古族婚礼通常包括婚礼准备、婚礼仪式、婚礼习俗、家庭关系以及礼金和财产安排等环节。

在蒙古族社会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家族、部落甚至整个民族的关系调和和结盟。

先秦时代,婚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婚礼同样包含了婚礼准备、婚礼仪式、婚礼习俗、家庭关系以及礼金和财产安排等内容。

通过比较蒙古族婚礼和先秦婚礼的相似之处,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两者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还可以探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

本文旨在通过对蒙古族婚礼和先秦婚礼的比较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文化联系,为深入研究这两种婚礼形式奠定基础。

1.2 阐述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蒙古族婚礼与先秦婚礼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礼习俗和仪式,揭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联系和历史演变。

通过研究这两种婚礼形式的共同点和异同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深入探讨婚姻制度对于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蒙古族和先秦婚礼的比较分析,我们旨在为跨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认识,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平等共存和传承。

从《诗经》婚嫁诗解读先秦婚礼习俗

从《诗经》婚嫁诗解读先秦婚礼习俗
从以上对诗经婚嫁诗中婚嫁习俗及其文化心理的简要例析中可以窥见在物质条件相对贫乏民风淳朴的先秦时代婚姻问题已普遍被认为是家庭社会的大事并且有了固定的仪礼和风俗其中很多内容延及并影响到现代社会的婚嫁观念和礼仪对诗经婚嫁诗的研究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
2 0 1 4年 第 4期 第1 3 卷( 总第 7 3 期)
母兄弟 ” , 遭 到 了人 们 的指 责 : “ 乃 如之人也 , 怀 昏姻 也 。 大 无 信也 , 不知命也 。 ” 意 指 这 个 女 孩 子 不 顾 贞 节 一 心 想 着 出嫁 , 不听父 母 之言, 破 坏 了婚 姻 礼 仪, 连 正 理 和 信 义 都 不
顾 了 ] “。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7 .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8 1 2 7 ( 2 0 1 4 】 O 4 —0 O 5 8 一O 2
《 礼 记 ・昏 义 》 中云 : “ 夫礼, 始 于冠 , 本与 昏 , 重 于祭丧 ,
《 廊风 ・ 柏舟 》 : “ 髡彼两髦 , 实 维 我 仪 。 之 死 矢 靡 它 。母 也 天
《 诗经 》 中 也 有 所 反 映 。《 仪 礼 ・士 昏礼 》 云: “ 纳征, 玄( 带 赤 的黑色) ( 浅红色) , 束帛 , 俪 皮 。如 纳 吉 礼 ” , “ 玄” 和“ ” 都 是染祭服的染料 , 俪 皮 即成 对 的鹿 皮 , 后称婚 姻为俪皮 之礼 , 称结婚为“ 结 为伉 俪 ” 。由 此 可 知 , 先 秦 时 代 大 多 数 男 子 娶 妻 送 的聘 礼 是 赤 黑 色 和 浅 红 色 的 帛共 五 匹 , 鹿皮两 张。 由于 受 地 域 和 人 的 地 位 的 限 制 , 送 聘 礼 的 风 俗 也 有 差 别 。 由于 鹿 为 仁 兽 , 先秦 时代 男子追 求女 子时 , 很 多 都 以鹿 相赠 , 这 实 际 上 蕴 涵 着 一 种对 美 和 善 的 执 着 追 求 。《 诗 经》 中 的很 多 诗 歌 反 映 了 当 时 在 江 汉 一 带 — “ 取妻如何 。 匪 媒 不得 ”

《先秦诗经·桃夭》原文翻译鉴赏

《先秦诗经·桃夭》原文翻译鉴赏

《先秦诗经·桃夭》原文|翻译|鉴赏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诗经·桃夭的诗句赏析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桃夭》原文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译文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注释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桃夭》赏析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

“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

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

《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

《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当时婚俗与民俗的揭示,具有研究价值。

从中反映出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婚礼制度以及某些民俗内容。

《诗经》中的爱情诗一度被曲解,近来逐步恢复原貌。

其中的婉转情韵,虽经千载,如今读来仍有感于心,它反映出的当时婚俗与民俗也极具研究价值。

一.一夫一妻制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原始群婚、血族群婚、亚血族婚、对偶婚等形态,后来才正式确立了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由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实行,女子离开自己氏族嫁到男方,从夫居住,所生子女由父系计算世系。

《周官》记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这种活动很可能是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形态遗留。

至今苗族仍有“游方”等类似社交活动。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一夫一妻制已确立下来。

《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句子,明显是女子出嫁到男家。

《卫风·氓》中,“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从中可看出对爱情的专一已是一种通行的道德观念,并有信誓来坚定专一的爱情。

这种观念只有在父系社会一夫一妻制确立时才可能产生。

至于《鄘风·柏舟》中“之死矢靡他”的激烈誓言,就更加动人心魄了。

其《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及《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唐风·羔裘》“岂无他人?维子之故”,无疑是一种与现代极为接近的专一爱情观。

二.婚礼制度周代有一整套婚礼仪式。

据《仪礼·士昏礼》规定,媒聘婚有六道程序是为六礼。

包括:(1)纳采。

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派使者送上雁为礼物,向女家正式提出缔婚要求。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诗经》中的婚恋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呢?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一、爱情诗宋代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1]由此可见,歌咏爱情是《诗经》创作的重要主题。

而《诗经》中的爱情诗写得真实、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里有男女互相爱慕的诉语;有相爱男女之间的热烈、激情;也有恋爱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先秦时期礼教初设,礼教的兴起使得伦理道德思想开始占据人们的思想,在这样一个充满禁锢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自由的。

但原始社会的某些残留影响尚存在,甚至当时的一些礼教也建立在民间的风俗之上,略微宽松的社会环境也给予了男女感情发展的土壤。

表现男女之间的相恋和相思,是《诗经》中爱情诗最主要的部分。

如《邶风?静女》中就描绘了男女相会的恋爱场景:“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描写了相恋的男女幽会的场景,从男方的视角表达了对女子美好的德行以及美丽的外表的称颂,使得一位活泼善良的女子形象跃立于前。

而诗中也句句体现了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表现出男子沉浸在爱情的美好之中,整首诗都透露着热烈欢快、真挚动人的情感。

《诗经》中不仅描写了男女情投意合的美好,也描写了在相恋过程中的矛盾与惆怅,如《郑风?遵大路》中就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矛盾。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诗作刻画了相恋多年的男女,男子反目离开,女子抓住男子的衣袖苦苦哀求他留下的场面。

整首诗没有头尾,只刻画了这么一个场面,但却活灵活现,仿佛就能看到这样一对男女正在路边拉扯,大片的留白寄予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使这首诗有着意味绵长的风韵。

先秦时期人们婚姻

先秦时期人们婚姻

第五讲先秦时期人们的婚姻婚姻是人们之间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一方面作为家庭的组织形式关系到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血缘关系,因为一切社会关系多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自身生产,即恩格斯所说的"种的繁衍"的需要。

所以,婚姻状态如何,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

原始社会,先人们先后经历了杂婚(即杂乱的婚姻关系)、班辈婚(为族内婚,婚姻关系是按辈分来划分的,即所有的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多可以互为夫妻,但排除了长辈与幼辈之间的婚姻关系)、族外群婚(恩格斯称为"普那路亚家庭",意为"亲密的伙伴",即严格禁止本族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氏族成员必须到氏族外去寻找自己通婚的对象)、对偶婚(又称对偶家庭,即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比较固定的偶居,是一种以妇女为主体,随时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个体婚。

初时为"望门居",如云南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后为"居妇家制";最后为"居夫家制")、一夫一妻制几种婚姻状态。

进入文明社会后,虽然一夫一妻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原始婚俗的残余在许多方面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婚姻。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男女关系和婚姻观一、青年男女的关系先秦时期,特别是在战国以前,青年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是比较自由的,相互之间的交往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

这在《诗经》中是有所反映的。

《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都是记述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描写了男女青年自由恋爱、调情、幽会、相思等情节。

如《国风》的第一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芎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就是描写一个男青年想追求自己的爱情的诗歌。

《诗经》“薪”意象与婚爱关系的文化解读

《诗经》“薪”意象与婚爱关系的文化解读

第29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 un.29No.32009年6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J un.2009[收稿日期]2008-12-18[作者简介]黄丹丹(1984— ),女,陕西商洛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生。

《诗经》“薪”意象与婚爱关系的文化解读黄丹丹(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薪”是先秦时代一种重要的婚姻聘礼。

它在《诗经》中不仅显示其作为聘礼的功能,更多的是由此引发出诸多相关的喻义,如以析薪伐薪来表达性爱,比喻求偶,以束薪代表妻室,比喻男女合和与夫妻关系牢固等,从而成为婚爱的隐语。

而这与上古人民的植物崇拜、巫术崇拜、社会生活实践等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诗经》;“薪”;婚爱;文化底蕴【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9)03-0094-04 “薪”这一词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尤其多出现在与婚爱有关的诗歌中,并组合成“伐薪”、“析薪”、“束薪”、“获薪”、“栗薪”等。

与其意义相关的词语还有:“伐柯”、“伐楚”、“束楚”、“束刍”、“束茅”等等。

如《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陈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豳风・东山》:“有敦瓜苦, 在束薪。

”《小雅・大车》:“无侵获薪”等等,这些诗歌都与婚爱有关。

有些诗歌的主题虽然不是歌咏婚恋的,但这些句子却关系到婚姻和爱情。

所以都以“薪”为喻,或以“薪”起兴,从而成为表达婚恋的象征性隐语。

那么,“薪”到底与婚爱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如何产生的?它在《诗经》中有什么文化蕴涵?纵观各方家观点可知,“薪”是先秦时代一种重要的婚姻聘礼。

《诗经》中的风俗与文化隐含

《诗经》中的风俗与文化隐含

《诗经》中的风俗与文化隐含1. 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录了先秦时期的305篇民歌、宫廷歌曲和祭祀赋诗,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主题。

在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诗歌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真挚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更能透过其中蕴含的细节描写与意象象征,窥见当时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2. 比较婚姻制度相关诗歌婚姻制度作为一个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方面,在《诗经》中也有许多诗歌涉及。

例如,《周南·关雎》以及《邶风·静女》等歌曲描绘了婚姻习俗,反映了当时男女角色在结婚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

从这些歌曲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伴侣选择、婚礼仪式等问题的关注。

3. 揭示祭祀仪式与宗教信仰祭祀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

《诗经》中许多诗歌描述了各种祭祀活动,如《鹿鸣之什·采葑》、《周颂·丰年》等。

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具体的仪式过程,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万物和祖先崇拜的信仰态度。

4. 反映爱国情怀与政治现实《诗经》中有一部分歌曲以爱国为主题,表达了当时贵族对于国家命运和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担忧。

例如,《唐风·秋风辞》、《东方未明·衣锦》等歌曲都暗示了当时乱世动荡和贵族们的忧虑。

5. 展示生活百态与情感世界除了上述内容外,《诗经》中也有很多描绘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的诗歌。

如《王风·黍离》、《卫风·木瓜》等歌曲描绘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人们面对生活和爱情的真实感受。

6. 总结通过对《诗经》中的风俗与文化隐含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

这些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宗教、政治等重要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诗经》,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们的智慧与情感,并从中找到与我们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共通之处。

注:这份文档旨在简要介绍《诗经》中的风俗与文化隐含,内容可能有所缺漏。

从先秦文献看周代社会男女婚配实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制度的因由

从先秦文献看周代社会男女婚配实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制度的因由

从先秦文献看周代社会男女婚配实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制度的因由作者:叶碧英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0期【提要】谈到中国古代的媒人,当代人对之毁誉参半。

而在周代,男女婚配实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则是一项基本婚姻程序,并对后续漫长的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媒人有官媒和民间私媒之分,本文所讨论的媒人仅就官媒而言。

【关键词】先秦婚姻制度因由探析一、《诗经》里反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现象的典型文艺作品众所周知,《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总源头和社会生活的文字记录,其内涵十分丰富,在其305篇作品中,其中反映先秦婚恋的作品有接近三分之一之多。

尽管在这里面反应男女自由恋爱的作品又占据了婚恋诗的绝大多数,但是在缔结婚姻时未婚男女需要通过媒妁的穿针引线获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启动议亲程序乃至于形成双方的婚约,这样的文字记录在《诗经》中也不鲜见,表现出先秦时期自由恋爱与婚姻礼制并存的婚俗面貌,从中也可看出古代婚姻礼制在周代婚姻领域逐渐渗透和加强的趋势。

例如作为西周时期的民歌,也是《诗经·国风》中最早的诗歌之一,《豳风·伐柯》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诗人以非常坚定的口吻表明和肯定了媒人在迎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则进一步强调娶妻要有媒人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准则来遵循。

虽然关于婚姻缔结程序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的时间肇始,后人或许很难予以科学判定,单就从《豳风·伐柯》可以看出,最迟在公元前770年中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媒妁之言的礼制倡导萌芽。

随后讥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齐襄公乱伦妹妹文姜事件的诗经作品《齐风·南山》也再次强调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礼法上的必然性,“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及至同为反映春秋时期婚恋情况的《卫风·氓》和《郑风·将仲子》,也均提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礼程序上的不可或缺性。

《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中的爱情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诗经》中的爱情。

【概要】有学者曾认为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爱情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人们在山野里随意采花,送给崇拜者,非常朴实真诚。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

”《十五国风》中以爱情诗居多,《诗经》中明确与婚恋有关的诗一共有77首。

这些纯真的爱情诗反映了先民们的爱情生活,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

【爱情诗赏析】[诗篇一]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①,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②思。

翘翘错薪③,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④。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⑤。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游女”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汉水的神女;一种说法是出来游玩的女孩;②“方”,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坐木筏渡江”;③“翘翘”指的是“杂草丛生”;古代婚嫁时会燃起火炬,因此《诗经》中的嫁娶就常以折薪、刈楚来起兴;④“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言秣其驹”,是美好的幻想。

这里还指这位女子出嫁了,但可惜新郎不是我,因此幻想破裂,带有内心复杂的情感;⑤“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指不断咏叹求而不得的复杂的情感。

【解析】这首诗表达的爱情充满了酸楚的感觉。

第一章:我表达了对女性的爱,但是遥远的距离让我想要,充满了无奈。

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这首诗以青年樵夫的口吻,表达对汉之游女的相思。

诗歌以“南有乔木”起兴,写出自己见到汉之游女时心中的渴慕之情。

这首诗却以“汉之广矣”为比喻,写出自己对倾慕的女子渴求而不得的悲伤。

[诗篇二]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①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②,搔首踟蹰③。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④,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 “俟”,“等待”的意思;②“爱而不见”,写出少女的天真活泼、调皮可爱;③“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焦急;④归荑,即白茅草,在古代的婚恋习俗中,白茅草是爱的信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婚网
/
/LoveTest/LoveTest.aspx/
红娘网
/
/Story/Love.aspx/
白领交友
/
,婚姻历史的研究对文化发展史,尤其是上古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论文第四章对周代先民的一些婚姻观念,如性道德观、贞节观、择偶观、改嫁观等进行分析,力图展现它们的时代特徵。世人较少关注的丈夫的“轮御制度”和同性恋,性泛滥等现象,在《诗经》以及相关的解经着作中也有所涉及’本文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诗经》是随着巫觋文化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综合艺术。它的作品中所蕴涵的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俯拾皆是。这种遗存,有显性的,如咒誓、占卜、巫歌巫舞等,还有隐性的遗存,如图腾崇拜的印痕,生殖崇拜的烙印’在上古时代,宗教和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婚俗即起源於宗教。
事实上,探讨《国风》婚姻风俗及制度,将其放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看,《国风》时代的婚姻礼俗已经显现出丰富的社会学意义。分析这种现象的发展流程,探寻其婚恋诗歌所反映的婚俗婚制演变关系的文化背景,探究其中的原因,揭示其内涵并思考它对后世婚姻的影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链接:/Thesis_Y1121840.aspx
论文旨在探讨《诗经·国风》中所反映的的婚姻习俗、婚姻礼制的各种形态,以及由婚俗到婚制的演变中二者间的关系。在文章的整体结构上共包含三个章节,全篇论文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本部分内容主要是纵向梳理有关本论题的研究历史,以期对本论题的研究状况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回顾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中,了解它的进展及前人论证中的不足,同时也是一种资料的梳理与整合。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文
《诗经》中反映的先秦婚礼
姓名:罗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韩维志
20070510
/Search/Index.aspx/
婚恋网站
/
/BestVipMember.aspx/
本文以《诗经》中的婚姻礼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考察周代的婚姻礼俗,探究相关礼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动因。以期还原历史、再现真实,穿越历史的尘埃,更全面地认识了解我国上古时期的婚姻礼俗文化,拓展《诗经》的研究领域。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巨着,同时也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史料.秦王朝的焚书政策
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作一界定:对《诗经》中的婚姻礼俗与“周礼”之间在发生时段、存在地域及适用人羣方面的对等和不对等关系都一一廓清:交代本文研究的出发第二章着重研究(诗经)反映的周代婚姻形态。周代是以聘娶婚为主流的婚姻形态,但由於周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加之周代去古未远,又是那样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且婚礼本身具有传承陆、阶层性及所谓“正礼”、“变礼”之灵活性,所以《诗经》中也包含着大量非主流的婚姻形态。摩尔根(Lewis Heny Morgan)概括人类初民时代的婚姻状况为五种婚制家族形态,这在《诗经》的文本中都一一有所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诗经》既曲折又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婚姻发展史,是人类婚姻形态从落後野性的蒙昧走向文明的最好见证。
/cases/
包装设计
/
《诗经》中反映的先秦婚礼
作者:罗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1.期刊论文罗婕.LUO Jie从《诗经》看先秦时期的婚时之礼-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8)
第三章主要讨论《诗经》反映的周代婚姻礼俗。周代先民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除了遵循“六礼”之外,还继承创新了许多古礼,如送亲、哭嫁、闹洞房,合卺礼等等,整个过程呈现出丰富多“礼”的状态。本文对周代各种婚姻礼俗产生的前因後果、社会影响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
在对婚姻形态和婚姻礼俗详加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後半部分则着重揭示《诗经》的婚姻礼俗所包含的文化成分。婚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载了大量的婚恋现象和婚姻礼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礼文化和制度.<诗经>形成的时代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这一"礼"笼罩的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不与礼相关.文章以<诗经>为例,重点论述先秦时期婚礼进行之中所表现出来的"礼".
2.学位论文郑群《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2007
《诗经》诞生二千多年来,前贤时修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开辟了很多课题,如《诗经》训诂学、名物学、音义学、民俗学研究等等。但是,对《诗经》的婚姻礼俗研究则相对薄弱。先秦至清,无论是考据派、义理派’对《诗经》的婚姻礼俗研究,大抵出於读经的目的,缺乏深入的探讨’不能形成系统。“五四”後,以郭沬若、闻一多、顾颉刚等为代表的学者,打破了传统《诗》学的局限,采用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解读《诗经》中婚姻礼俗,取得重大突破。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叉掀起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诗经》民俗文化的潮流,於《诗经》婚姻礼俗的研究亦多有建树。这些,都为我今天研究《诗经》婚姻礼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成为我的研究起点。鉴於当前学界尚未有专以《诗经》中的婚姻礼俗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解读周代的婚姻文化,并进一步研究其时社会的某些相关问题的先例,故本文试图对《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作一次比较细致全面的考察。
3.期刊论文邓春玲.DENG Chun-ling从《诗经》看远古时代的婚俗-惠州学院学报2006,26(1)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内容广泛,主题丰富,从多方面反映了周代社会面貌.其中反映婚姻礼俗的作品,展示了婚姻制度发展的历史痕迹.文章从内婚制、先从妇居制、媵婚制、收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4.期刊论文金荣权论《诗经》时代的婚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
论文以原始文献为基础,在对《诗经》中的诗歌进行全面研究的前提下,对其中凡涉及到婚姻礼俗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归类。从大文化背景出发,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紧紧扣住周代社会礼、俗分合的文化要徵,追根溯源对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作深入系统的考察,以期揭示其之所以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使《诗经》中的男女婚恋这一“文学”现象与整个周代礼俗文化融为一个关联的、有机的整体。论文从相关古籍中摄取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吸收国外经典作家的一些研究成果,用来考证一些名词、婚制、婚俗的来龙去脉:论文还采取考古学和民俗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诗经>时代的婚姻礼俗呈现出丰富多彩性.既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流韵,也有时代文明的新变;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也有自主婚嫁的自由;既有繁琐的婚礼程序,也有简便的嫁娶方式.其婚礼既注重形式,更注重事项与物象的象征意义,其中作为聘礼的"雁"、"薪"、"鹿"和"鱼"等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
5.学位论文赵锋《国风》所反映的婚俗与婚制2007
第二章,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研究所涉及的有关重要概念予以界定,并探究作品中反映的不同类型的婚俗。在《国风》所反映的具体婚俗探究方面,主要包含两部分:一、《国风》中展示的恋爱习俗;二、《国风》诗中婚嫁礼仪习俗的诸多表现,及其对后世“六礼”的影响。
第三章,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探究《国风》中反映的不同类型的婚制。进而探究从婚俗向婚制的发展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渊源及由婚俗向婚制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
授权使用:中北大学(zbdx),授权号:e733fba0-090f-4de2-870c-9e460120a230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使得很多先秦典籍遭到破坏,《诗经》“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而得以较完整地保存,相对於其他典籍,它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古诗即史’史的本质即诗。”明代王阳明以“五经皆史”,清代章学诚以“六经皆史”,他们都认为包括《诗经》在内的五经或者六经是时人经纬天下的政教法典,是考查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材料。
《诗经》尤其是《国风》,有很多是流传於民间的歌谣,而民歌中保存着大量羣众的各种风俗习惯。保尔.拉法格(Paul Lafargue)曾说过:“如同苹果树上开花似地产生在人民口头的歌谣,即使没有别的价值,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民歌,我们可以重新发现史传上很少提到的无名羣众的风俗、思想和情感。”所以,《诗经》也是民风民俗的最形象的载体。
,用少数民族婚姻的事例这一原始婚俗残余的活化石来验证《诗经》中出现的一些婚姻形态:论文主体部分的每一章,都对一些有争议的论题单列小节进行专题讨论:对一些几成定论的《诗经》研究命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见解。
由於《诗经》年代久远,而且诗歌篇章中有关婚姻礼俗的描写也仅是片言只字,所以追索文字背後远逝的复杂文化信息,我们还不能离开後人的注释,特别是去周末远的《毛传》、《郑笺》以及《三礼》等诸多典籍的佐证.《诗经》千百年来一直是学术研究视阈的焦点,历代《诗》论众说纷纭者有之,牵强附会者亦有之,然而只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介入多学科研究成果,细心辨证,去伪存真,斟酌从违,当代研究者一样可以穿越时光,补正和复原一些业已失落的民族文化记忆,再现周代的婚姻形态和礼俗。本人学力有限,兼之本选题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是对《诗经》中某些作品,即便是大家解读,有时也是南辕北辙。如何在遵循原典,尊重权威和一已新见之间取舍,亦颇费周章。再如婚姻礼俗的地域陆问题,本应单列一章进行论证,但考虑到篇幅宏大,否则又难尽周详。这些都留待以後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