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马鞍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马鞍山
邓慧琳“我是东北的!”“啊啦上海人!”“俺是淮北的!”……咦?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你绝对想不到的,让我来告诉你吧,这就是我的家乡---马鞍山。

之所以它汇聚了全国四面八方的人,是因为它是个移民城市,1956年才建立此市。

马鞍山坐落于长江中下游,长三角经济区内,它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说它古老,因为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文明;说它年轻,建市才五十多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间。

这里有山有水,鲜花遍地,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要问马鞍山市名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采石江边的石壁下有个洞,里面曾钻出一头金牛,人们说是金牛出渚。

秦始皇曾经南巡,就是从这里过江的,还传旨:“把这一带定为牛渚县。

”后来,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刘邦打败项羽,战败后的项羽只好逃到乌江。

这时,江面上驶来一艘小船,项羽急忙向船上老人求救。

老人看着骑着马的项羽,便说:“船小风大,渡人不渡马,渡马不渡人!”项羽只能在乌江自刎。

战马过江,看不见主人,惊慌失措,蹦跳不已,马鞍落地,化为马鞍形的青山,故名“马鞍山”。

马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叙说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故事。

来过马鞍山的人。

都知道马鞍山有个地方叫“钟村”。

“钟村”一名字的由来,还是缘于当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呢。

俞伯牙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

他很会弹琴。

一天,他乘船路过马鞍山江面,触景生情,抱起琴弹拨起来。

这是,有个叫钟子期的樵夫,正在江边砍柴,听到琴声,一阵惊喜,顺着琴声走去。

俞伯牙抬眼一望,发现岸边站着个汉子,便问:“你在听我弹琴吗?”钟子期反问:“你弹的是雨打芭蕉吗?”伯牙一惊,想不到一个打柴的竟有如此欣赏能力,于是,伯牙故意弹出强烈的声音。

“好一个翻江倒海!先生弹琴,弦外有音,激昂时如巍巍泰山,平淡时如小河流水。

可见先生抚琴,志在高山流水,胸怀宽广,令人感动。

”钟子期评价道。

“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俞伯牙感叹道。

于是,二人一直谈到天明。

临别时,约定来年还在这里相会。

第二年,俞伯牙来到马鞍山,才知道钟子期已经去世。

俞伯牙悲叹:“苍天哪,为何夺去我的知音?”他便举起琴,狠狠地朝石头砸去,琴的一半飞到上面的村子,就叫上钟村;另一半飞到下面的村子,就是下钟村。

马鞍山市是中国诗城,大人孩子都喜欢诗歌,这里每朵花都是一首诗。

每年都要举办诗歌节,男女老少登台吟诗。

“飞舞吧,钢花!那是青春放光华!”“月亮升在采石矶上,我的心潮在碧绿中荡漾......”一声声时而激昂,时而悠扬的诗歌,包围着整座马鞍山城,让马鞍山变得诗声融融。

引领我们吟诗的还是1300年前的唐朝大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就是描述马鞍山附近的天门山,公元760年的一个秋日黄昏,李白来到了采石,在这里,他留下了许多千古绝篇的诗词。

他看到帽子山长满奇异的竹子,便吟出了《慈姥竹》。

看到江边有座人头
一样的巨石,吟出了一首《望夫山》。

采石一段江面,因受天门山阻隔而改变了流向,成了横江,李白一口气吟出六首《横江词》。

“九日龙首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吹帽,舞爱月留人。

”这就是李白在当涂龙山写下了的《九日龙山饮》。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都来到这里。

王安石多次来这里游山赏景,苏东坡三过当涂,宋朝李之仪在这里写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千古绝唱。

虽说马鞍山是钢城,是一座工业化城市,但它古老悠久的历史,建就了它有名的十大景点。

最著名的是五彩斑斓的采石矶公园。

景区内的太白楼四角飞翘,斗拱花梁,古色古香。

沿石阶向上,有联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阁、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翠螺山上。

在马鞍山的东郊,还有埋没在青山竹海之间的濮塘自然风景区。

景区里山高谷深,竹翠树密。

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龙戏珠、深谷古庵、龙泉寿树、星湖山村。

整个景区山峦起伏,竹海泛浪,茶园成片。

马鞍山还有将军遗梦的朱然墓园,梦里禅语的小九华风景区,放飞心灵的盆山度假村。

怎么样?我的家乡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都不错吧,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大型的洗浴中心,还有美味的采石茶干、黄池茶干。

这里好玩、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欢迎你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