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及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①社会保障制度时风险分散机制②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③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④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⑤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一)按受益人是否履行缴费义务:费税制度和非税费制度(费和税区别在于执行机关)(二)按项目保障的风险及提供的需求,国际劳工组织将社会保障分为九类:老年、残障、工伤、疾病及健康、家庭、失业、住房、公共救济和其他。
(三)按保障水平的高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由低到高)社会救助:是通过立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的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以缴费为前提。
社会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相关风险时,制度给以损失补偿或提供收入的风险分散制度。
与社会保障的其他制度相比:1、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
2、社会保险既强调社会性又强调风险分散机制。
3、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
社会福利:是政府或社会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津贴或服务的制度的总称。
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①福利性模式:(英国、瑞典、北欧诸国)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从摇篮到坟墓”的、高水平保护的社会保障体系。
特点: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高、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代价。
②保障型模式:(欧洲大陆、美国和日本)特征:更多的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强调围观主体的责任、保障水平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险是主体制度,而在社会保险中企业、个人是责任的主体,政府只是最后的责任人。
《第三条道路》读后感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读后感吉登斯是“第三条道路”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分为五个部分:社会主义之后、五种两难困境、国家与公民社会、收回投资型国家、迈向全球化的时代。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吉登斯关于“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见解。
一、社会主义之后这一章简要介绍了“第三条道路”的产生背景,并且引出了第三条道路这一理论术语。
它的背景是:(一)社会主义的衰落。
从7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这一段时间,社会民主制度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由市场哲学的挑战,特别是受到撒切尔主义或里根主义(更一般的称谓是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从来都是很不完备的,这些理论低估了资本主义在创新、适应以及不断提高生产力方面的能力。
社会主义也未能把握市场作为一种向买卖双方提供基本信息的机制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的兴衰取决于它能否创造出这样一个社会的能力: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这个社会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且能够以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分配这些财富。
如果说社会主义现在衰落了,则正是由于这些主张落空了,作为一种经济管理体制的社会主义——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
(二)推行老派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引发的社会问题。
以凯恩斯老派社会民主主义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导致了许多马克思所诊断出来的弊端,但又相信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而得到缓解或克服。
国家有义务提供市场无法提供、或者只能以零散的方式提供的公共产品。
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的其他领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应该的,因为公共权力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代表着集体意志。
有政府、企业和工会等参与的集体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市场机制。
国家对家庭生活的介入不仅必要,而且值得鼓励。
国家福利在救助贫困家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当个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法自食其力时,国家可以伸出手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福利国家有两项目标:首先是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同时也要保护各个生活领域中的个人。
《第三条道路》读后感
《第三条道路》读后感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学会学家,与沃勒斯坦、哈贝马斯、布尔迪厄齐名,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中少有的大师级学者。
他的学术成就除了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外,还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重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
关于“第三条道路”,吉登斯的理论维度是以下六点:政府改组,公民社会的培养,经济重组,福利国家的改革,生态现代化和全球体系改革。
而这次主要是想谈谈关于吉登斯的社会福利主张。
吉登斯的福利主张是在分析和概括左右两派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分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介于左右两派社会福利道路之间的中间道路主张,即所谓“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的公正性原则方面,他认为穷人和富人应该是平等的,而这种平等的实现,需要通过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合作。
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它是能够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性因素,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功能的自我提高。
他们还认为,福利国家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主张把经济的增长放在首要的位置,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公平。
只有这样,社会的所有公民才都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的帮助,社会中所有公民才有可能在享受福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全社会公民的“自发的带有目的的自我”得到培养,增强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
同时吉登斯认为社会保障领域有着广泛的普遍性原则,他认为只有造福于多数人的福利制度才能产生出一种公民的共同道德。
如果社会福利的改革只有一种消极的内涵,即主要面向穷人,那么它就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化。
吉登斯进而提出了“无责任即无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他指出,“个人主义不断扩张的同时个人义务也应当延伸”,“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无责任即无权利’必须不仅仅适用于福利的受益者,而且也适用于每一个人”。
在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中,个人在失业后往往只是享受着国家的无偿福利待遇而不需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使得国家的福利负担逐渐加重,造成社会生产能力的滞后。
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_
下载之前请注意: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内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现存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明确认同,逐步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化的主张。
国家理论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认为,在这一点上,第三条道路并不是超越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而是两者的批判性综合,因此目前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不可能停留在原来的一些观点上,而是必须吸收各家理论中有利于实现社会民主主义价值并切实可行的部分,用来指导自己的政策实践。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国家观方面的相互趋同和差别比较完整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在原第二国际各社会党内改良主义派别的国家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只要巩固和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就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把国家的镇压职能同社会职能或管理职能区别开来,突出后者在民主共和国中的作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点的分析从经济学角度为国家理论提供论据(如“有组织的资本主义”) 。
也有一部分社会党理论家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但并不因此放弃和平过渡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对现存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明确表示认同,逐步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化主张。
社会民主党对国家的性质及其经济和职能的理解也转化为党的政策,在党的基本纲领、竞选纲领、施政纲领等等中都作了详细表述。
上世纪90 年代,西欧各国的理论界和政治界盛行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传统的区分左派和右派的标志已经过时,已不再适于说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不同政治取向和方案。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信任缺失导致社会凝聚力减 弱,民众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同 感和支持度降低。
06
CATALOGUE
完善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制度 的建议与措施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引领
01
制定全面、系统的社会福利政策,明确政府、市场 和社会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02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一致 性和连贯性。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会福利事业的公信 力和透明度。
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01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
福利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02
推广智能化服务,如智能语音应答、在线办理等,提
高服务便捷性和效率。
03
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制度的研 究,旨在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提 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研究问题
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第三条道路 社会福利制度?如何实现社会福利制 度的公平、效率和可持续性?如何平 衡政府、市场和社会在福利供给中的 角色?
02
CATALOGUE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03
老年人口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增加,但目前长期照护服务供
给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社会信任缺失对福利制度的影响
01
福利欺诈现象
社会信任缺失导致福利欺诈现象 频发,使得福利制度的公平性和 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02
政府信任度下降
03
社会凝聚力减弱
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加,对 政府提供的福利服务产生怀疑和 不满意。
03
社会保障概论
1(2分)、目前失业保险覆盖面还较低,其表现在A、对灵活就业人员覆盖不足B、没有将机关纳入C、没有将农民纳入D、主要涵盖了企业参考答案:A2(2分)、鼓吹劳资合作、社会改良的学派是A、新历史学派B、福利经济学C、凯恩斯主义D、贝弗里奇报告参考答案:A4(2分)、关于社区服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面向社区全体居民B、可以采用市场化原则C、政府为主要的责任主体D、个人和家庭为主要的责任主体参考答案:C 5(2分)、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是在哪一年A、1883B、1884C、1885D、1889参考答案:A6(2分)、发达国家的工伤保险覆盖对象为A、工薪劳动者B、农业劳动者C、自雇劳动者D、所有雇员参考答案:D7(2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主体为A、个人B、个人、村集体C、个人、村集体、国家D、个人、村集体、国家、企业参考答案:C8(2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经济福利B、社会福利C、社会福祉D、精神福利参考答案:A9(2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早建立于A、1993B、1995C、1997D、2000参考答案:A10(2分)、下列不属于社会救助的特征的是A、救助对象有选择性B、资金来源单项性C、救助水平低层次性D、享受着需要先尽缴费义务参考答案:D11(2分)、下列不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中国社会福利的构成部分的是A、民政社会福利B、单位社会福利C、公共社会福利D、社区服务参考答案:D12(2分)、工伤事故的发生,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或是双方共同的过失,雇主都应负责,体现了工伤保险的A、无责任补偿原则B、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C、损害补偿原则D、待遇从优原则参考答案:A13(2分)、指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参考答案:C14(2分)、21世纪初,英国布莱尔社会保障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新自由主义B、第三条道路C、第二种福利D、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参考答案:B15(2分)、养老保险的主要筹资模式是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C、部分积累制D、名义账户制参考答案:A16(2分)、在社会保障基金支出中,主要的支付项目为A、社会保险基金支付B、社会救助基金支付C、社会福利基金支付D、社会优抚基金支付参考答案:A17(2分)、社会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是A、国家财政B、社会捐赠C、国外捐赠D、个人缴费参考答案:A18(2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是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资本边际递减规律C、流动性偏好规律D、有效需求不足参考答案:D19(2分)、在社会保障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参考答案:C20(2分)、较早建立养老保险的是A、欧洲B、美洲C、亚洲D、非洲参考答案:A21(2分)、劳动功能障碍中最重的级别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 22(2分)、从制度安排上看,现代社会福利主要属于A、剩余型社会福利B、制度性社会福利C、积极型社会福利D、消极型社会福利参考答案:B23(2分)、保障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模式是A、社会保险型B、福利国家型模式C、国家保障型D、强制储蓄型参考答案:B24(2分)、医疗保险的第三方支付,其第三方指的是A、患者个人B、医院C、医疗保险机构D、国家或政府参考答案:C25(2分)、美国的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采用A、征费制B、征税制C、储蓄制D、征税+征费参考答案:A26(2分)、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预算活动的是A、编制B、审批C、执行D、决算参考答案:D27(2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劳动者个人缴费水平为工资的A、8%B、10%C、15%D、20%参考答案:A28(2分)、我国已经将生育保险与()合并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考答案:B29(2分)、恩格尔系数低于多收,即为最富裕A、20%B、40%C、50%D、60%参考答案:A30(2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封顶线为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的A、100%B、300%C、600%D、900%参考答案:D31(5分)、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制度模式类型有A、有限政府模式B、责任政府模式C、政府包办模式D、有效政府模式参考答案:A、B、C、D32(5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有A、保障基本生活B、保障劳动力再生产C、维护社会稳定D、促进经济发展参考答案:A、B、C、D33(5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的原则有A、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B、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C、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D、效率优先的原则参考答案:A、B、C34(5分)、一般地,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来源包括A、雇主B、雇员C、政府D、慈善事业参考答案:A、B、C35(5分)、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就业扶助的措施有A、以优惠政策鼓励失业者创办企业B、开发社区工作岗位C、开辟家庭雇工就业领域D、鼓励失业者向劳动力短缺地区流动参考答案:A、B、C、D36(5分)、社会救助标准的制定方法是A、生活需求法B、生活形态法C、恩格尔系数法D、相对贫困标准法参考答案:A、B、C、D37(2分)、社会保障的作用可以被商业保险替代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8(2分)、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最轻的为一级,最重的为十级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9(2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正确40(2分)、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实施的旨在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社会政策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正确41(2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三种,即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浅析“第三条道路”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的启示
浅析“第三条道路”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的启示摘要:社会福利制度自近代产生以来,不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且已成为国家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福利的理论,“第三条道路”就是其中一种。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超越了“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一种理论。
主张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到社会福利中来。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福利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刚起步的中国的启示有:一是我国的社会福利应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型转移到公共治理型上来;二是让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分担社会福利的责任。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中国;社会转型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020-01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的GDP总产值为2.7万亿美元,总量排名全世界第四位。
”[1]64这为我国推行现代福利制度奠定了坚实经济的基础,然而,即使有了经济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社会福利理论作为指导,国家的社会福利也是无法做好的。
因此,寻找一个合理的社会福利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福利制度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而像“第三条道路”这种把国家、社会和个人合为一体的社会福利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福利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下面将从理论的背景、内容、意义与中国的社会福利相结合对“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第三条道路”的思想背景和内容“第三条道路”的思想是从中间理论发展而来的,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50—70年代的发展,至90年开始影响越来越大。
[2]77进入90年代以来,给世界政治带来的影响是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革命更加迅猛、知识经济兴起、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化,这是“第三条道路”思想产生兴起的全球化背景。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是对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折中调和,强调有限的国家干预与有限的市场调节相结合,主张社会福利中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平衡,以及社会福利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等,这就是“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主张。
第三条道路、英国实践与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
1 政府 与 市 场 的优 势 互 补 。在 市 场 和政 府 . 的作用 方 面 , 调 市 场效 率 与 政府 控 制 的 平衡 与 强 互补 。关 于政府 的职 能 与作 用 ,第 三条 道 路 ” “ 的
立场 既不是 放 任 自流 主义 , 不 是 国家 干 预 。它 也 由强调 国家 对市 场 的干预转 向主 张重新界 定政府 在社会 经济 生活 中 的作 用与 功能 , 减少 国家干 预 , 放 松 国家对经 济生 活 的过 度控 制 。强调政 府应 当 转 变职 能 , 为企 业创 造 良好 的竞 争环 境 , 范市场 规 秩 序 , 供可 持 续 发展 的基本 条件 。 同时 强调 市 提
吸收 了许 多 自由 主义 的积 极 成 分 , 以此 纠正 传 统
兴》 其理论 已经 成 为流行 于欧美 的 “ 三条 道路 ” , 第
思想 的重要 基础 。“ 三条 道路 ” 第 是布 莱尔新 工党
工党政 策 中简单 的 国家干预 主义倾 向。 2 权 利 与责任 的统一 。 吉登 斯提 出 了“ . 无责
关 键 词 : 三 条 道 路 ; 极福 利 ; 民社 会 ; 第 积 公 三位 一 体 ; 社会 保 障 改 革
中图 分 类 号 : 4 C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2 0 (0 9 0 —0 00 10 — 3 2 0 )20 7 .5 6
“ 第三 条道路 ” 为西方 社会福 利思 想在 当代 作 社会 的政策 主 张 , 它不 仅 适应 世 界 经 济形 势 和 国 内所 面临 主要 问题 的 变化 , 而且 在 社 会保 障政 策 等方面摒 弃 了 旧的 观念 和思 想 , 出了福 利 国家 提 改革 的构想 和一些 值得认 真 思考 的主张 。这不 仅 对英 国等欧 美 国家 今后 一定 时期 的社会保 障政 策 实践 产生 重要 影 响 , 而且 对 转 型 期 的我 国社 会保 障改革也 提供 了全新 的思 路和 有益 的启示 。
英国_第三条道路_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模式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要:作为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成果,英国“第三条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与各自国情相适应的产物。
从共同的国际环境、特殊的国内环境以及政党对执政地位的永恒追求来比较两种发展模式形成原因的区别与联系,从理论取向和客观沉淀来比较两种发展模式基本特征的普遍追求和各自特色,对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深入理解、不断完善和坚持实践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国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比较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GXS5D235)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1-12-16作者及单位:卢保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河南郑州,450045)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12)01-0011-03英国“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模式比较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的两大主要分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催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与西方现实紧密衔接,以战后欧洲国家福利国家模式的成功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有效转型,产生了以英国为代表的极具影响的“第三条道路”。
尽管就所孕育的制度基础来说,英国的“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本质不同,但两者与各自面临的客观现实相适应并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足以表明两者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两种模式的概述一般来说,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1]在本文里,所谓“模式”则特指20世纪后半期英国工党在政策反思基础上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在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
新的“第三条道路”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民主党率先提出,但由英国工党积极倡导且付诸实践,并对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方形成辐射。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观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观马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摘要】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首先对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出其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最后根据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积极福利社会保障一、何为“第三条道路”1.左派。
吉登斯用社会民主主义表示属于持改革立场的左派阵营的政党和团体。
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左派)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导致的弊端可以通过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得到缓解和克服,因此强调国家的责任和作用,认为国家在救助贫困家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右派。
新自由主义或者新保守主义(右派)始终敌视“大政府”。
将国家最小化与公民社会视作社会团结的自生机制。
它们追求无拘无束的市场力量以及对传统制度(主要是家庭和民族)的维护,认为社会不平等是合理的。
一方面钟情于市场,一方面又寄希望与传统的家庭和民族。
3.左与右。
当政党或政治意识形态呈现多多少少的平衡,左与右之间的划分就不存在疑问,然而当两个极端中任何一方变得强大起来。
弱势的一方通常会接受反对派的某些观点,并且综合对立的立场使其尽可能保留自己的立场,将其作为自己的主张进行宣传,因此左与右是相互对立的,但也总是运动的。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欧洲各国的社会民主党派开始认识到现实问题的严重性,而西方大多数共产党也向社会民主主义靠拢,新的社会民主党派成立起来。
“第三条道路”就是以新社会民主主义为代表的,一种思维框架或政策制定框架。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1.左派与右派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歧。
吉登斯分析了传统左派和右派社会福利思想的分歧,指出左派社会福利理论强调国家的责任和作用,相对忽略个人的责任,认为社会福利的目标应该是追求最大的平等。
而右派则主张尽可能限制国家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推行社会经济原则。
右派将福利国家看作一切罪恶的源泉,认为社会福利应当被理解为最大化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而来的总体财富,实现这一切的唯一办法是遵循市场经济原则,福利制度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缩小社会保障网而不是扩大福利安全网。
第三条道路、英国实践与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
尽管西方各 国的“ 第三条道路” 理论与实践存在 国别特色 , 但是其蕴含 的社会 福利思想 基本主张 大致还是 相通的 , 有相 具 对 的普适性 和指 导性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 政府 与市场 的优势互补。在市场和政府 的作用方 面 , . 强调市场效 率与政 府控制 的平衡 与互补 。关 于政府 的职能 与作
版 了《 第三条道路 : 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其理论 已经成为流行 于欧美 的“ 社 , 第三 条道路 ” 思想 的重要基础 。“ 三条道路 ” 第 是布
莱尔新工党政府 的执 政理念 , 并作为社会福利 改革 的指 导原则 。它主张 走一条 既不 同于 以国家干预 为主要特 征 的传 统社会
民 主 主义 , 不 同于 右 翼 政 党 新 自由 主义 的道 路 。 也 ( ) 本 福 利 思 想 二 基
利; 通过促进 就业 、 重人力资本 投入 、 注 推行 终身 学 习政策 、 提倡 培育 公 民社 会发挥 第三部 门效用 等社会保 障措 施, 使英 国的福利 改革实践取得 了一定成效 , 也为我 国构建政 府 、 市场 、 社会 三位 一体 的社会 保 障制 度( 政府 主导 、 社会 化 的市场运作 与加 强第三部 门的作用) 以及 完善就业保 障制度提供 了许 多可资借鉴 的经验 。 [ 关键词 ] 第 三条道 路 ; 积极福利 ; 民社会 ; 公 三位 一体 ; 社会保 障改革 [ 作者简 介] 陈雷(9 6 , , 士, 17 一) 男 硕 华北 电力大 学人 文与社会 科学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就 业保 障、 社会福利思想研
究。
“ 第三条道路 ” 作为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在 当代社 会的政策主张 , 不仅 适应世 界经济形 势和 国内所 面临主要 问题 的变化 , 它 而且在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摒弃 了旧的观念 和思想 , 提出 了福 利 国家改革 的构想 和一些 值得认 真思考 的主张 。这 不仅对英 国等欧美 国家今后一定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践产生 重要 影响 , 而且对 转型期 的我 国社会保 障改 革也提供 了一套 全新 的思
析“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析“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改革及其借鉴意义20世纪90年代,针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各个政治派别都提出了改革方案,试图寻找摆脱困境的新路径。
其中奉行“第三条道路”的“新中派”推行的福利国家改革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也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模式,他们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福利制度理念。
跟踪并分析福利国家的改革,既为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视角,也可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借鉴。
一、“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理念1、强调社会福利制度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过去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基础价值观,大都强调全民福利、确保福利开支、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较多地强调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突出维护社会公正。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理念,强调要实现社会福利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以减少和避免滥用权利的现象,在坚持“享有社会福利是公民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转向从社会索取的权利与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应同时并举,“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
2、实现从“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的转变。
建立以提高就业能力取代就业保障为核心的福利体制,从救济性的福利政策转向开发性的福利政策,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
社会福利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要投资于人力资本,而不是直接给予利益”。
社会保障知识试题及答案
试题库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目标是,标准是,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
2、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35年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3、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
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由、、、、和六个部分组成。
5、社会保险是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暂时或给予其基本生活的物质保障。
6、社会保险的主体是。
7、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除国家拨款外,主要来自和。
8、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方式分为和。
9、社会保险金水平越高,企业的人工成本就越。
10、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包括、、、。
12、社会救济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13、社会保险应包括下列项目:、、、、、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等。
14、英国的“全民福利型”经济制度包括、、、、、、、等。
15、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16、美国老年、遗属、残疾保险的资金来源包括、、、。
17、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18、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________________主张以“社会福利”作为经济研究的中心。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树立了理论基础。
20、1942年,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
21、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包括、、、。
22、社会保障管理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它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职责。
社会保障管理主要通过制度、和三大手段来实现。
24、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根据政府在社会保障事务中的介入程度以及责任大小可以划分为、半官方自治管理和。
“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的路径选择作者:杨扬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02期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新问题和一系列社会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模式。
作为一种理论,“第三条道路”具有进步性,但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条道路”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关键词:布莱尔;工党;“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8)02-0039-随着布莱尔率领工党连续在三次大选中获胜,有着“第三条道路”深刻印记的“新工党时代”竟然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虽然2007年6月布莱尔交出首相权柄并同时辞去工党领袖职位,但十多年前扬起的“尘埃”仍难以完全落定。
这不仅因为尘埃扬起的时间太长,而且因为此后直到2010年仍将是工党执政,略有修正的“第三条道路”仍会有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第三条道路”理论早已远播英伦三岛之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党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影响了且正在影响着许多国家政党的思维和实践。
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背景深入思考可以发现,“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提出源自英国本土特定情形,是在总结英国工党经验和教训后提出的政治主张。
在国际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家族”中,英国工党因其与工会密切的传统联系,因其早期所倡导而在战后初期所积极实施的“国有化”主张而处于明显的左翼。
而这又对其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长久的制约。
1918年立党之初所确定并经1929年再度肯定的党章第四条,将实现生产、分配和交换资料的公有制列为工党的奋斗目标,国有化的举措曾经在二战后的初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英国福利社会的性质也就此得到确立。
然而,福利制度并未根本消除社会的贫困现象,国有化也不可能解决公平与效益的矛盾;工党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这个体系要靠沉重的税收来支撑;工党实行了国有化,但国有化却要以国有企业降低生产效率为代价。
简述“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实践——以代表人物、典型国家为例
简述“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实践———以代表人物、典型国家为例徐进(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作者简介】徐进(1982-),男,山东淄川人,甘肃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摘要】结合对“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在西方典型社会福利制度国家的特色实践作了简要总结,展现了现代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实践的结合图景。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思想实践【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7)03-0189-02一、“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面英国福利国家困境,吉登斯和布莱尔主张在传统欧洲社会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之间走第三条道路,并提出了一系列福利国家改革新观点,即“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
(一)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1.超越左和右左派观点:着重强调国家责任,相对忽略了个人责任;国家福利在家庭贫困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志愿组织在社会福利供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无法与接受国家拨款的社会服务组织相提并论;为实现社会福利追求最大平等的目标,国家应主要采取公共政策手段,如累进税制。
右派观点:限制国家对社会福利供给功能,反对福利国家;倡导市场经济原则;收缩社会保障网应为英国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分析和概括左右两派社会福利思想分歧的基础上,吉登斯提出了介于两派福利道路之间的“中间道路”主张,即“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风险观吉登斯在对外部风险加以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人们面临着难以预料,不能用传统方法加以解决的人为风险,即“我们在以一种反思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行动框架中要积极面对的风险”,是“在我们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
吉登斯进一步阐述了人为风险三个特点:一是认为风险是启蒙运动引发的发展所导致的,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是人类对社会条件和自然干预的结果;二是其发生以及影响更加无法预测,“无法用旧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不符合启蒙运动开列的知识越多,控制越强的药方”;三是其中的“后果严重的风险”是全球性的。
“第三条道路”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三条道路”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第三条道路”产生的背景“第三条道路”是以安东尼·吉登斯、托尼·布莱尔和施罗德等人为代表的西欧社会民主党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困境、迎接挑战,而在继承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和借鉴新自由主义一些做法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提出的一套提高竞争力和就业能力、限制和削减消极与不稳定因素的政治体系。
其中,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福利政策的调整是“第三条道路”理论的重要方面。
二、“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内容(一)对“可能性”公平分配的平等理念第三条道路认为,随着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包容性”已经成为回应不平等的重要工具,成为社会民主主义改造福利国家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追求目标。
(二)“无责任即无权利”的福利改革原则“第三条道路”在坚持接受社会福利是公民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强调个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从社会索取的权利和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同时存在,责任和权利相统一。
(三)多元化的福利提供主体在传统福利国家模式中,社会福利和大规模转移支付是一种国家行为。
国家对社会福利的高度介入,使家庭和社区的责任被削弱,个人自由受到压抑。
“第三条道路”主张,在坚持国家主导社会福利的前提下,加强国家与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关系,更多地发挥企业、家庭、第三机构(志愿性工作)和其他民间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作用,确立政府和家庭、企业、社区以及志愿机构在社会福利上的合作关系。
三“、第三条道路”政策措施———以英国为例(一)促进人口就业英国政府指定并推行了大规模“从福利到工作”计划,对不同人制定了不同的行动计划,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二)赋予教育和培训优先权20 世纪90 年代末,英国工党执政后,把增加教育经费、培养开发人的潜能和终生教育作为其新政策最优先考虑的领域。
英国第三条道路
——以英国为例
一、社会保障私有化内涵
社会保障私有化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种模 式,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规定收益制 (benefit-defined)下的公共帐户转为规定缴费 制(contribution-defined)下的私人帐户;二是 政府公共部门的集中垄断性管理转为私人基金 公司的分散竞争性管理。
3.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措施, 如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贷款担保、税收优惠, 建立政府和企业间的协调机构,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规 范劳动力市场等等,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扩大就业。 政府建工作部门,通过 各项完善的服务,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有效带动就业。 中小企业在英国就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据英国官方1998年的统计,职工人数在100人以内的中 小企业几乎涉足英国所有行业,为英国创造了1000万个 就业机会;中小企业职工人数约占英国企业总人数的 50% , 其产值占(除金融业以外) 国民生产总值的42%。
来提供,用“福利社会”来取代“福利国家”。 英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十分注重发挥国 民诚信、救世军等志愿者组织和慈善组织在提 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环境、提供照顾服务、 培训失业者等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等第三 部门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介入,是“第三条道路” 福利政策的明显特色
三、第三条道路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启 示
二、英国的应对措施
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位一体中国社会保障 模式
———基于英国第三条道路福利理念与实践
一、第三条道路的基本福利理念
1998年,安东尼·吉登斯出版了《第三条道路:社会民 主主义的复兴》,其理论已经成为流行于欧美的“第三 条道路”思想的重要基础。它主张走一条既不同于以 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左翼社会民主主义,也不同 于右翼政党新自由主义的道路。其目的是避免社会民 主党因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抑制市场作用、推行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克服新自 由主义过分夸大市场作用、试图使政府责任最小化的 错误思想,走一条超越左右的“第三条道路”
社会保障理论必考知识点
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本质特征:风险风散机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分配保证社会公平高收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的弊端: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对经济具有破坏力他们主张:社会保障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保资金负担上,应该遵循自由自主自助的原则,增加雇主和雇员的比例削减国家出资比例;主张民营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按市场规律运作改革实践:(一)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提供或取消缴费工资上限、扩大缴费基数;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增加收费项目(二)控制和削减社会保障总支出减少普惠项目,回归选择性制度;降低保障水平;严格享有给付的资格条件,缩短失业津贴的有效期(三)社会养老保险领域的私有化改革(四)实行私营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分(五)下放事权,由统一管理改为分散管理。
(六)其他改革措施提高社会保障服务质量;职业培训;严密的税收征管办法;创新社会保障管理工具。
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1.企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混合的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职工在疾病、伤残、残废、生育及老年后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保障。
由工会统筹使用。
2.专项企业保险特点:1.与就业关联的劳动保险为主体,辅之以对贫困家庭的救济制度,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全网2.劳动保险是“国家-企业”保障模式3.社会福利不足与企业福利过度并存农村:1.农户家庭自我保障为主,集体经济适当扶助。
“五保”制度:对于缺乏劳动力或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保证吃穿柴火供应,保证幼教、生养、死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的要 求 。 “ 第 条道 路 ”调整 社 会保 障项 目,转移 社会 保 障重 点 ,制定 新 的社 会 保障 政策 ,是 为 了使社 会 保障 制度 得 以在新 的形 势 下发 挥最 大 的效 用 。所 以我 国应 该在 以下 方 面进 行改 革 :构 建立体 化 多层 次的 法律 保护 体 系 ,并 有针 对性 地制 定 倾斜 保护 政 策化 的渠 道来 表达 ,加 强弱 势群 体与 政 府 部 门的互 动 ,建立 沟 通渠 道 ,使他 们 的利 益要求 能 通过 制度 ,建 立完 整 社 会保 障体 系 ,将其 权 利保 障纳 人法 制化 轨 道 ,探 求 切实 可行 的保 护途 径
关切 人 与人 之 间的关 系 以及人 与 自然之 间 的关 系 。这些 与第 三 条道路 把 目 光重 点 放在人 和 社会 问题 上是 一致 的,也 为 中国尝 试第 三条 道路 提供 了牢
固 的思想 根基 。
5 第 三条 道路 与中 国的社 会保 障 首 先 ,随着 我 国经济 全球 化 进程 的加 快 和科技 革命 的深 入 发展 ,在 国 家经 济 结构 和社 会 阶级结 构 的变 化 以及人 口老龄化 的形 势下 ,社会保 障 制 度也 面 l 的 问题 和新 的矛盾 ,必须 适时 地进 行调 整 和改革 ,以适应 形 势 临新
中图分类号 DF 9 3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6 1 (0 9 1 1 O 8 一 1 6 3 9 7 一2 0 )1 一 1 0 O
1 “ 三条道 路” 的 由来 第
“ 三 条 道 路 ”在 中国 基 本上 还 是 一 个 陌 生 的 词 。然 而在 西 方 ,早 第 已广 为人 知 。一百 年前 。伯 恩 斯坦 把 马克思 的社 会 主 义与 资本 主义 的 民主
2 “ 三条道 路 ”的 主薹 内窖 第 第 三条 道 路 包 含 十 个 方 面 的 内容 : 1 立 新 的 政 治 哲 学 ,超 越 左 与 . 建 右 ,走一 条 中 间道路 ;2改革 政 治体 制 ,实 现多 元 化 的政体 ,增进 社会 的 . 团结 ;3实 行 “ 混合 经 济 ”模式 ,充分 发 挥市 场 的作 用 ,保 持政 府 的适 . 新 当 干预 ,使 政 府 与市 场 建 立 一 种 协作 机制 ;4改革 福 利 国 家 制度 ,实 行 . “ 会 投 资 国 家” ,即 南 政府 和社 会 共 同投 资 福 利 事业 ,建 立 风 险 与安 社
基础 上 ,针对 西方 社会 所存 在 的现 实 问题 ,提 出 了许 多新 的 思维 。 3 追求效 率与 公平 人 类 要 生存 ,社 会 要 发 展 ,就 必 须 有 效 率机 制 以 满 足人 们 的 物 质需
其 次 ,面 对欧 洲 传 统 社 会保 障 制 度 的 困境 , “ 第 条 道 路 ”并 没 有 象 新 自南主义 者一样 ,把所 有 问题 的解决 归 结到 经济 发展 问题 上 ,绝对 的 强 调社 会保 障 制度 完全 依赖 于经 济 发展水 平 。他 们也 没有 象新 保守 主 义一
的协 调 一 致 ;其 次 卜 重视 独 立 性 , 即 “ 而不 同” 。 和与 同的差 别 在 分 和 于 :和指 的是 和 谐 、调 和 ,而 同指 的是 一致 、不 二 ( 异 );和是不 同事 无 物如 阴 阳的协 调 ,是 求 同存异 、对 立统 一 ,而 同是 把不 同事 物合 并起 来 , 是去 异存 同 、合 二为 一 。正是 在 “ 和而 不 同” 的精 神指 导下 ,中国文 化历 来遵循 “ 万物 并 行而 不相 害 ,道并 行而 不相 悖 ”的 社会 发展 规律 。建 立在
“ 民主社 会 主义 ”等 。它 们 当中最 有影 响 的 当数西 德艾 喻德 的 “ 会市 场 社 经济 ” ,它把 社会 主 义和 市场 经济 思想 综 合到 一起 ,为战后 西德 的 重建 起 十分重 要 的作用 。然而 ,真 正 的第j 条道 路则 产生 于 冷战结 束 之后 。
“ 中” 、 “ 和” 等价值 观 念基 础上 的 中围 文化 ,十 分重 视人 的作用 ,一 向
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倾斜保护政策化的渠道来表达加强弱势群体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建立完整社会保障体系将其权利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探求切实可行的保护途径与方法
‘ ‘ 第三条道路’ ’与中国 的社会保 障
马 强
( 长春l业 大学研究生 院 吉林 T 长春 10 0 30 0)
摘
要
本 文从 “ 三条道路”的由来人手 ,概括 了其主要 内容 ,提 出其要解决 的公平 与效 率的问题 。从而来论述 “ 第 第三条道路”在中国实施的特殊的意义 。并由中
国的传统文化与 “ 第三条道路” 的内涵之 问的联 系,谈 它与 中国社会保 障的关 系 ,从中找到中闺社会 保障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中国;社会保障
与方 法 。
,
人 、人 与社 会 的关 系 ,建 立新 型 的社 会秩 序 ;8高 度重 视教 育 问题 ,加大 . 人 力资 本投 资 ,促 进科 技 进步 ;9 强 环境 新 型 的 国际合 作 ,主 张世 界 多极 化 和 文化 多 元 化 , O推 建立 全球 性 治理 机制 。 总体来 看 ,第 j 条道 路是 在 总结历 史 经验 和教 训 的
结合起 来 ,开 始 了 “ 会 民主 主义 ” 的改 良运 动 ,这应 该是 最早 的第 i条 社 道路 。二 次大 战后 ,世 界 分成 东 、西方 两 大阵 营 ,就在 阵 营边缘 地 带或 夹 缝 之 中 ,出现 了形 形色 色 的第 三条 道路 ,如南斯 拉 夫铁 托 的 “ 自治社 会 主 义 ” 、意 大 利 贝林 格 和 西班 牙 卡 里 略 等人 的 “ 洲共 产 主 义 ” 、瑞 典 的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