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再认识
中小学音乐课价值及现状分析
中小学音乐课价值及现状分析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不仅自身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有效的使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得以更新与改进。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最有效的实施途径一、音乐课程的价值(一)传承文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最具有文化品位的精神文化,之所以能不断继承、发展、创新,是因为音乐自从诞生之日起,人类社会就自动形成或主动创造了音乐文化的种种传承机制。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出现之前,人类自发的、自娱自乐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活动,一部分人占有与享受另一部分人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成果而导致的音乐职业人的出现,音乐职业人师徒之间的传宗接代等,应该说是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与途径。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出现之后,虽然还有社会音乐环境、家庭音乐教育等音乐文化的多种传承途径,但是不可否认,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课程应该成为了传承音乐文化的绝对主要途径。
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其教育的内容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因此,学校音乐课程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任何其他传承途径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当代社会,包括社会音乐环境、家庭音乐教育等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的实施者所必备的音乐素养,无一例外地都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结果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这样,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承更是这样。
音乐课程的内容囊括了民族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精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人种所具有的音乐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恐怕也只有通过学校音乐课程与音乐教育才可能实现,因为正是在学校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储存着世界上无限的音乐文化宝藏。
可不是吗?如果学习西方音乐的人都必须远走他乡,那么各民族的音乐又如何交流沟通、如何相互学习借鉴、如何传承?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个继承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可以说,音乐文化的传承实际上是一个音乐文化的承前启后的过程。
音乐文化的承前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的启后更是离不开音乐教育。
对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深入理解
对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深入理解1. 简介新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它对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2. 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重视音乐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综合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音乐技能,增强音乐表现力。
培养创新精神新课标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注重文化传承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注重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初中音乐教育的三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知识与技能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技能,丰富音乐语言。
4. 课程内容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感受与欣赏通过聆听、观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表现通过演唱、演奏、综合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创造通过即兴编创、音乐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5.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分组合作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
7. 总结深入理解新课标,对于我们把握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音乐素养的初中生贡献力量。
音乐课程的性质
音乐课程的性质、作用和目标1.音乐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了音乐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2.音乐课程的作用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音乐课程的目标音乐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达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上的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的性质明确了音乐为必修课程,这就要求学校不论是高一还是高三,都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音乐课。
从音乐课的作用和目标上,我们也能体验出音乐课的重要性。
因此,多年来,我校在高一和高二开设《课程标准》中六个选修模块中的音乐鉴赏。
由于山东省高考实行“3+X+1”模式,“3”指语文、数学、英语;“X”为文、理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地理、历史三个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1”为基本能力,包括六个学习领域中的13个学科,共计60分,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所以,在高三除专业生开设专业课外,所有考生还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
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的音乐知识,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也为高考打下了坚实的音乐知识方面的基础,基本达成了《课程标准》中的音乐三维目标。
谈谈音乐课程的性质
谈谈音乐课程的性质————人文性音乐是心灵的体操,是感染人、陶冶人的艺术,因此,人文性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
音乐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首要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本身也被过分的理性化了。
另一方面,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
为此,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重视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将人性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今的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尤其是一些中学生,很难融入音乐课堂。
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音乐教育缺少一种人文关怀,许多教师把音乐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技能的教育,导致了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和非艺术化倾向: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学生的联想、想象、创造与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内容追求全面、高难度;音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等等。
这种倾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潜能得不到健康、和谐和个性化的发展。
我觉得音乐课上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1、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性质、价值和任务
音乐教育的性质、价值和任务作者:张巧凤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9期音乐教育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始终是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索和研究音乐教育的奥妙。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对音乐教育的性质、价值和任务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音乐教育的性质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音乐教育课程的性质是“音乐与人”的问题。
它具有唤醒、联系、整合人格的能力。
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的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塑造,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与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什么需要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又是什么?音乐从客观上是人们所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人类有对音乐的需求。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音乐以其特别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融进一个音符之中,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
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
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当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会到审美的愉悦。
音乐给人的理想插上高飞的翅膀,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总之,人类生活如果没有音乐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对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重要。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
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
音乐就是这样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格。
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来探解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同样也需要音乐。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个体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理智成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音乐课程与评价新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音乐课程与评价新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音乐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
传统的音乐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学音乐课程的设计和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学音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能够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和愉悦。
在音乐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中学音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音乐课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编曲、演奏和创作歌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让他们在音乐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学音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多人合作完成。
在音乐课程中,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合唱、乐团等形式进行群体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合作表演,学生能够学会相互协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音乐课程与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使他们在音乐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评价中学音乐课程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估,使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音乐课程的质量,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
浅谈对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对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课堂随之发生了变化。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业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从中受益。
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
新课程使我们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来丰富我的音乐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音乐课堂。
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是独立自主、主动。
自主学习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地点和时间上的自由选择,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成果。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因此诱发及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首要任务。
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
没有合作,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时机激励学生多参与合作学习,采用班级授课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如上欣赏课是全班同学集体静听,听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
在一堂课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运用最简单手段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收获与乐趣。
所以把握好合作时机是提高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探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它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以下探究初中音乐教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首先,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能够唤起人的情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各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细腻的艺术感觉。
其次,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自由创作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创作、合唱和演奏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也能在其他学科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合唱和乐团演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并相互协调演奏,以达到整体效果。
通过参与合唱和乐团演奏,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第四,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此外,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交往,通过合唱和演奏等活动,学生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最后,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全球意识。
音乐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创造力、合作精神、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全球意识,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探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探究》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音乐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首先,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更是通过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要学习乐理、唱歌、演奏等各种知识,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此外,音乐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表达,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在演唱、演奏等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自我修正。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我,并学会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去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音乐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了解他人的情感与思想。
而音乐也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通过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
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初中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和更丰富的音乐课程,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价值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以科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由于受某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过于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
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
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未来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
在教学中应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分辨能力的音乐听众。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有效地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教学中,应充分提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②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
③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与科学实践的做法,这是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则,也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
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需要指出的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的实现审美价值或审美教育。
2、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探析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探析【摘要】中学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些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不可低估。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在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促进和提升。
中学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功用,价值,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情感,综合素质,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重要性,不可低估1. 引言1.1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中学音乐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功用。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水平,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他们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中学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价值和功用不可低估。
通过系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修养,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重要性。
2. 正文2.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展示技巧。
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音乐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在审美、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参与音乐教育,学生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修养。
中学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音乐课程与评价新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音乐课程与评价新思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学音乐课程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过去,中学音乐课程主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如今,已经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中学音乐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养,而非仅仅注重音乐技能的传授。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中学音乐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核心就是审美和创造。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学生还应当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例如创作歌曲、编曲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音乐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音乐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学音乐课程应设计一些合作音乐活动,例如合唱团、乐队等,让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音乐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学音乐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方式,通过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中学音乐课程应设计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例如音乐鉴赏、感悟音乐等,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中学音乐课程的评价也需要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
传统的音乐课程评价主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察,而如今的中学音乐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评价。
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以及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法也应灵活多样,例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发展状况。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探析
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探析【摘要】中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活动。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综合素质和激发创造力等方面探讨了中学音乐教育的功用和价值。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还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更加积极向上,提高学习成绩。
音乐教育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最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可低估。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创造力、想象力、全面发展、重要作用、价值、不可低估1. 引言1.1 什么是中学音乐教育中学音乐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阶段,通过音乐课程和其他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习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演奏技巧和合唱表演等内容,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中学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通过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和激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中学音乐教育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审美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中学音乐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并在其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1.2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深入理解
对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初中音乐新课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初中音乐新课标进行深入理解。
1. 教育理念与目标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制定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与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创作、欣赏和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与方法初中音乐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表演、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等方面。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教学评价与考核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过程。
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成绩,还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作品展示、实践表演和综合评价等,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
4. 教师角色与培训初中音乐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进行有效指导。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5. 学生发展与成长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音乐也有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对于教育者、家长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充分理解并正确实施新课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价值与意义
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价值与意义1. 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价值与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2. 发展创造力与表达能力2.1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使中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培养他们对美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
2.2 提升表达和沟通能力音乐是一门通用的语言,它通过旋律、节奏和情感传递信息。
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唱、演奏乐器等活动,可以培养自己有效地表达自己感受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此外,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他们还可以提高协调和沟通的技巧。
3. 培养情感态度与品德修养3.1 养成耐心与毅力音乐学习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反复练习,因此培养了中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他们通过不断地磨练,逐步掌握音乐技能,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3.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在合唱、乐团等表演过程中,中学生需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通过音乐教育,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并积极参与协作,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认知和学业表现4.1 发展空间想象力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要理解它需要中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演奏、创作或欣赏音乐,可以激发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并对其他学科有积极影响。
4.2 提升数学和逻辑思维音乐与数学、逻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和节奏,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其他科目上取得更好的学业表现。
5. 培养审美情趣与健康心理5.1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音乐具有情感导向的特点,通过欣赏或演奏音乐,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缓解压力。
这对他们发展健康心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5.2 拓宽文化视野与丰富生活体验音乐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艺术形式,在中学阶段接触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文化视野。
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再认识
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再认识赵 丹1 马克实2(1.南昌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江西 南昌 330000;2.南昌师范学院音乐系,江西 南昌 330000)【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中学音乐教学质量也有了鲜明的提高。
特别是新世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更是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对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明晰,则是开展好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论述,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思考,以期能够获得更加深刻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性质和价值;认识和思考本世纪初,国家基础教育迎来了第八次教学改革,音乐学科也是首当其冲,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
标准的第一部分,就是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重新论述,提出了中学音乐教育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这四个要点的总结,正是对中学音乐教育性质的最好体现。
下文中,笔者结合了教学实际,就这四个性质和价值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思考。
一、审美价值以审美为核心,是中学音乐的核心理念。
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美和情感,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真善美所感染和陶冶。
这其中并没有枯燥和严厉的说教,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美的润泽,为他们终身喜欢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之所以将审美价值列为第一位,笔者认为,则主要是针对之前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片面认识而言的。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一方面,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其更像是一把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双基越丰富,越扎实,审美体验也就越深刻。
而另一方面,其却不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因为过分强调对双基的掌握,不但不能体现出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继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二
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
读之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半年多以来,受到了家长和师生的普遍认可,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入研究和体验音乐文化,也引导学习者在审美、文学、艺术和人文等方面扩展课程知识。
首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体验多元音乐文化,实践多元技法,追求多元发展等,这些课程正是为拓展学生美育知识体验而开设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音乐文化的知识,开拓课程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生审美发展,形成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知识;其次,从乐谱解读到传统传承,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复杂的美育思维。
乐谱解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技术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而传统传承活动能激发学生思考与发现,使学生明白不同历史文化领域中音乐文化探究面貌,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社会文化观念;此外,从作曲到音乐表演,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突破技术性壁垒。
作曲专业能增强学生思维动态,加强对音乐的系统学习,实现在独特的创作思维中的自我实现;而音乐表演专业则能激发学生实践能力,为古典与流行乐坛提供新的表现力,也促进“技术与艺术”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承发展。
总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具有丰富的价值,从审美、文学、艺术到人文等多方面,
它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有着本质的不同,能够帮助学生的智力及审美素养成长,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修养素养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音乐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导语: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并深入分析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交方面的影响。
1. 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音乐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觉、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声音、节奏等元素。
此外,学习乐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从中发现规律和相似性,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学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一步开拓思维空间。
2. 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给予学生一种情感共鸣的体验,帮助他们了解并理解不同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自身情感的认知。
而且,学习音乐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情绪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例如,在合唱团表演中,学生会感受到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乐趣,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和团队意识。
3. 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的社交发展音乐是一种社交性强的艺术形式,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动。
音乐班集体练习、合唱团演出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创作和表演中加强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通过与他人一同创作和演奏音乐,学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音乐还能够拉近学生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例如学校演出或亲子音乐会,为学生以及家人提供了共同参与和交流的机会。
4.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音乐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进大脑释放快乐激素,使学生更加放松和愉悦。
学习音乐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
此外,音乐的声波和节奏对人体产生生理影响,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放松和治愈效果。
5. 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音乐教学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再认识
作者:赵丹马克实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中学音乐教学质量也有了鲜明的提高。
特别是新世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更是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对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明晰,则是开展好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论述,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思考,以期能够获得更加深刻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性质和价值;认识和思考
本世纪初,国家基础教育迎来了第八次教学改革,音乐学科也是首当其冲,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
标准的第一部分,就是对中学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的重新论述,提出了中学音乐教育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这四个要点的总结,正是对中学音乐教育性质的最好体现。
下文中,笔者结合了教学实际,就这四个性质和价值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思考。
一审美价值
以审美为核心,是中学音乐的核心理念。
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美和情感,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真善美所感染和陶冶。
这其中并没有枯燥和严厉的说教,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美的润泽,为他们终身喜欢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之所以将审美价值列为第一位,笔者认为,则主要是针对之前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片面认识而言的。
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一方面,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其更像是一把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双基越丰富,越扎实,审美体验也就越深刻。
而另一方面,其却不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因为过分强调对双基的掌握,不但不能体现出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继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两者之间是一种对比的关系,通过对审美的强调,能够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丰富和完善,有益于他们一生的发展。
这种价值和功效,显然是一些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所不能比的。
且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在人生的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个时间段进行,而音乐审美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却是以中学时段为最佳时期的,此时学生的身心正在飞速的发展状态中,急需要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作为指引,这种指引越及时、越丰富,越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就越大。
比如有的教师,曾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具了一张张“音乐处方”,让自卑的学生多听一些激情澎湃的作品,让性格外向的多听一些舒缓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利用。
所以以审美为核心,正是整个中学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21世纪,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在。
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其之所以能够留传和发展到今天,就是一个个音乐创作者不断创新的结果。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等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得到有充分发挥。
比如在音乐鉴赏中,教师可以先对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然后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
这个画面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想象力发挥的过程。
如果有的学生具有绘画基础,还可以将这幅画面画出来,这就又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过程。
这种由听觉向视觉的审美创造,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兴奋的。
又比如在音乐表现中,一些歌曲的演唱、歌舞的表现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仅作大致的要求即可。
他们会在准备、排练、表演阶段倾尽全力,每一个环节都是从无到有的,更是充满创造力的,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对学生们的表现而感到欣慰。
再比如在音乐创造环节,简单的七个音符,将它们按照音高、时值、力度等结合起来之后,就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音乐效果,很多学生都会为了追求他们想要的那种感觉和风格,而进行主动的探索。
虽然他们的创造结果,和真正的音乐作品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整个过程,却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创新。
所以在创造性发展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力,引导他们自主的探索,其所收获的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提升,更有可能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交往价值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所招纳的人才,要具有群体合作的观念和能力。
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当代中学生在交往、合作方面是普遍较为薄弱的。
而音乐以其特有的形式,则能够使中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到,各种音乐活动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以合唱为例,这就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多个声部各司其职,有紧密配合在一起,任何一个人出现了失误,就会对整个演唱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价值、作用和责任,那么就会获得集体的成功。
又比如一场晚会的举办,绝非是一个或几个人就可以操办成功的,最初的策划、各种服装、器材的准备、演出人员的选择、演出场地的协调等,一直到最后演出的成功,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
每一个团队成员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又要和其它成员形成良好的配合,才能推动整个活动的整体发展。
而且除了这种行为上的交往和合作之外,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也是音乐社会交往价值的体现。
当代的中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多在某一种心理上存有欠缺,而通过音乐引发的交流,则能够使其得到有效的丰富和补充。
比如在音乐鉴赏后,学生们对鉴赏心得的表达,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认同、碰撞和启迪,学生之间交流了生活体验、交流了审美理想,更获得了真挚的情感,这是其它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具备的功效。
四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通过音乐教育,特别是民族音乐教育,将会拉近学生和民族文化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这一点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
近年来,全球文化融合化、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步加快。
很多国家都纷纷认识到了民族文化在文化竞争中的意义和优势。
而且从民族音乐本身来看,其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形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频临灭绝。
中学生正是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最佳人选。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
民族音乐历史悠久,灿烂丰富,能够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热情。
从过程和方法来看,民族音乐类型十分多样,民歌、器乐、曲艺等无所不包,在对其学习和表现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合作、交往、探索、创造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从知识和技能来看,长期以西方音乐作品为主,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知识和技能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展。
所以将民族音乐和中国音乐教育相融合,正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综上所述,自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热潮,并由此诞生了很多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出了音乐教育所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也从本质上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而本文则是结合教学实际,对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也正是通过分析,才更加深刻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学中,理应从多个方面人手,真正体现出这些性质和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因为音乐教育,而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