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视频教学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物理(必修1)》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微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资源。
微视频是指较短的视频片段,通常以几分钟为单位,具有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特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微视频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视频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图像、动画和音频的有机结合,微视频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感知信息,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学习光学原理时,通过播放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的微视频,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光线的弯曲和反射路径,增加了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兴趣。
微视频资源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微视频通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有效避免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更加方便灵活。
由于微视频具有可重复观看的特点,学生可以多次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微视频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微视频通常通过实例和案例展示物理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在学习电路原理时,通过播放微视频展示电路的实际运作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对电路原理的认识。
微视频资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观看物理实验、学术讲座等内容丰富的微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为了有效利用微视频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微视频资源,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微视频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有力助手。
学校也应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设备支持,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和观看微视频资源。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微视频是指时长较短的视频资源,通常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它通过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教科书和幻灯片,微视频更加形象直观,能够通过图像、动画和音效等多种手段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光学的时候,通过播放微视频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不同材料的折射、反射现象,进一步理解光线行走的规律。
微视频可以展示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自进行所有的实验。
通过微视频,可以实时或预先录制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获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学习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播放微视频,学生可以观察到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
微视频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微视频,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反复观看和消化微视频,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还可以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随时与老师交流和讨论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展示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微视频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一、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
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并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二、科学思维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即能够分析模型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使用模型解释物理现象和过程,阐明物理概念和原理,在真实情景中构建模型。
科学推理,即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论证,即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质疑创新的核心是科学创造力。
高中物理的科学创造力主要表现在观察与实验、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问题的解决、物理创造活动等方面。
三、科学探究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表现在:1、问题: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
如提出或识别可以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判断一项探究活动围绕什么问题展开;根据已有研究,提出可以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证据: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如能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获取证据,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图或表等多种方式呈现收集到的数据。
3、解释: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基于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如基于证据,分析相关现象或原因;使用课程标准要求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评价证据是否支持所得出的结论。
4、交流:具有交流与合作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
1. 基础知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是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
这包括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公式等。
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更高级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技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二要素是实验技能。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和模型,发现新现象,培养实际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设备使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3. 数学方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三要素是数学方法的运用。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数学的科学,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家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和技巧来描述和解决物理问题,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
4. 科学思维: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四要素是科学思维的培养。
科学思维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时所使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它包括对问题的提出和假设、观察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解释、推理和逻辑等。
科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1.利用微视频提供教学资源借助微视频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物理实验视频、知识点讲解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观看。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听讲解,还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微视频再次复习、加深理解。
2.利用微视频展示实验演示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来说往往是较为抽象的知识,但通过微视频的实验演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实验原理。
比如通过微视频展示牛顿摆的运动过程、声音的传播原理等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屏幕上观看实验,感受科学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微视频进行知识点讲解高中物理知识量大,概念深奥,使用微视频进行知识点讲解,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以制作力学、光学、电磁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微视频,通过图表演示、动画模拟等形式,生动地讲解物理知识点,让学生在动听的视频中轻松掌握知识。
二、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视频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讲解,微视频更加形象生动,更贴近学生的审美需求,使得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动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微视频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演示,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尤其在实验演示方面,微视频展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让学生远离危险因素,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节奏和习惯,利用微视频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个人时间里反复观看,掌握知识。
3.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利用微视频,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可以在自己家中、在校园中、在公共场所等各种场合观看相关视频,扩大了学习的空间。
这种掌握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主权,对于学生成长和学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物理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
物理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物理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物理知识和思想、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四大核心素养。
第一,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推理和验证等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物理知识和思想。
物理知识和思想是学生掌握物理学习内容的基础。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原理。
这种知识和思想的掌握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实验技能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操作,能够深刻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第四,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开放、批判、质疑、探索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知识、遵守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这种科学态度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总之,物理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物理知识和思想、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概念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而微视频的短小精悍的
特点,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电路原理时,老师可以通过使用微视频资源展示电流、电压等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和文字的交替呈现,更直观地理解电路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习
效果。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学习光学时,可以使用微视频
资源展示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探索,从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利用微视频资源和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
的成像情况,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物理原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和动手能力。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力学时,可以使用微视
频资源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并结合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
过微视频展示自由落体的运动过程,并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思考,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
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视。
微视频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消化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微视频资源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释能力。
微视频资源通常会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剪辑、配乐、特效等手段,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微视频资源展示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和变形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微视频资源的内容选择要符合教学需要。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繁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视频资源。
在教学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关碰撞实验的微视频资源,从而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动量守恒的重要性和应用。
还可以通过微视频资源展示一些历史实验,如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电子双缝干涉等,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微视频资源具有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观看,反复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微视频资源还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课下、家中等多种场合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微视频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使用。
教师还应注意微视频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确保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视频资源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微视频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具有短小精悍、易于传播和展示、多元化、生动形象等特点,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
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微视频资源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通过微视频资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视听形式,如动画、漫画、实验演示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物理光学领域,微视频资源可以通过动画展示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在电路领域,可以使用实验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路的组成和运转原理。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形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愉悦舒适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资源具有易于传播和展示等特点,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网络分享,学生可以在家里、图书馆、咖啡厅等地方查找相关视频进行自学,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在课堂内设立视频小组或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同侪经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微视频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更多样化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资源,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与内容。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制作的微视频,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不仅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微视频资源是一种有望引领教育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手段,其在高中物理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弥补课堂教育中的一些局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望在未来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扮演更加重要和有益的角色。
聚焦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
课堂聚焦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曾文平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十分关注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教育方法探索的不断深入,对于课堂结构的不断优化,核心素养教学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的重视,而初中物理是一门及其有魅力的学科,主要学习内容是“声、光、热、力、电等较为基础的入门物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对物理的后续学习也能打好良好的基础。
教师对于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升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本文主要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情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极少,学生给予教师的反馈也是零星半点,学生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也是甚少。
加之许多老师虽然意识到核心素养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相差甚远。
物理是所有科目中比较特别的一门,是一门理工类的科目,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将来拥有动手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人与人的配合,以及大家互相的交流,但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对学生合作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互动性,这需要当今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一、基于问题情景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尤其是近几年情境创设法的引入,初中物理课堂也逐渐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与深入探究。
因此,在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创设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精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在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例如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时,提出情境假设,当你乘坐一辆沿着水平公路做匀速运动的公共汽车时,人承受着的力在水平方向应该是什么样的力呢?很多学生想当然的以为肯定不是摩擦力,就是前进的动力,但是正确答案却是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与传统的认知有冲突,就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对于正确答案的欲望,为接下来新课知识的学习就打好了良好的基础[1]。
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学生经常面临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矛盾,从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不稳定。
因此,科学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该策略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素质。
以下是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详细解说。
一、注重微视频教学平台的建设学校应当积极建立微视频教学平台,以提供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资源。
平台应当涵盖物理思维的发展过程,实验操作方法的演示和讲解,相关知识的拓展内容和习题解析等方面,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平台构建和维护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适合优质视频资源的选取,注重质量和实效性。
2.平台的可视化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视觉感受,界面要求美观大方、操作便捷等。
3.平台的科技互动应当注重平台的交互性,可考虑增加评论区、互动答题区等功能,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交流。
4.平台运营的及时更新,提供最新知识体系、工具和科技交互等重要内容,不能停顿于旧智识革命时期的知识观念。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基于微视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传统的一人讲解和座位听讲的模式,让学生在家中或者学校的自习室里通过观看微视频等方式学习知识点,并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教学中对于知识点的暴露,对此进行讨论和思考,探究知识的本质。
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提高掌握力和评价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育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受条件和经验限制,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影响。
基于微视频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改变实验教学,如使用在线虚拟实验软件等。
这样可以贴合理论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原理,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的能力。
新人教物理必修1)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新人教物理必修1)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普通的小汽车和高档跑车虽然能达到相同的速度,但从静止到达这个速度所需的时间不同,高档跑车所需的时间要更短。
因此,我们可以用速度变化的快慢来衡量汽车的档次。
本节课将研究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较难理解的概念。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接触到的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给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困难。
因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
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
对于重要的v-t图像,教材又设置了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像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像的理解。
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需要注意的是,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删除】A自行车下坡 B公共汽车出站 C火车出站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本课程的物理观念目标是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以及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
同时,本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此外,本课程还旨在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让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以及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则包括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的变化率,以及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知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 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科学本质,是指对于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科学历史、科学价值、科学限过程、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等所持有的稳定心 理倾向,如好奇心、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等。
(3)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科学伦理”和STSE两部分内容。科学 伦理要求应用物理研究和成果时,遵循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 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等的社会责任。本模块涉及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主 要指在各部分物理知识学习中,对待科学家、科学研究和实 践活动的态度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心。概括如下:
核心素养微专题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 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 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 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一、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 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 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 础。本模块涉及的物理观念主要是运动与相互作用观,构建 的物理知识系统如下: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 方法,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突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 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 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 四个因素。本模块涉及的“科学探究”主要是穿插于课程中的 验证性实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课后实验等,总结概括 如下: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微视频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资源,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丰富的视觉和语言表达形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为教学增色不少。
本文将以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探讨微视频如何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提高教学效果微视频资源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明快的语言、富有张力的场景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知识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捉摸的原理以及复杂的实验过程,都可以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直观展示,使学生更快捷地理解和记忆。
在光学方面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视频展示光的折射、漫反射等现象,让学生轻松的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视频资源丰富的表现形式、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微视频资源,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的积极性。
三、拓展教学内容微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接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通过微视频资源,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的实物实验,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可以深入了解更多的物理问题。
在电磁学方面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与电磁学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传播的方式、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等内容。
通过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四、丰富教学手段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手段。
老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资源来展示实验过程、演示物理原理、剖析问题解答等。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还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微视频相关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影响。
首先介绍微视频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具体分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三个方面的应用:构建情境,深度探究;视频演绎,辅助教学;共享微视频信息,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应用微视频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策略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下,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正逐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应用。
微视频以简短、生动、直观的形式,将知识点和实验过程进行展示和解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详细分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影响。
一、构建情境,深度探究微视频资源可以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探究物理知识。
首先,微视频可以通过场景的设置和故事的叙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加学习的情感和认知参与。
在讲解力学中的运动学概念时,可以通过微视频展示一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其次,微视频还可以通过实验模拟的方式,呈现一些在实验室难以实施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物理原理的发生和实验结果的演变。
这种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1]。
例如,在教学“弹力”时,可以先引入一个情境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床垫可以提供舒适的支撑,为什么弹簧秤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等。
这样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更好地理解弹力的重要性和应用。
接着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参与并感受弹性力学的现象。
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弹簧的拉伸变化、力的大小和变化,以及弹簧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弹簧的弹性变形和恢复力,进一步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丰富的作用。
微视频资源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
许多物理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难以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通过微视频资源,可以使用动画、实验演示、模拟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动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讲解运动学时,通过微视频资源可以展示不同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图像,使学生对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入。
微视频资源可以提供实验演示和示例演练的机会。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演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无法亲自进行实验。
而微视频资源可以提供实验演示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提供一些典型的物理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微视频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视频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视频,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增加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感。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与其他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如配合PPT、互动教具等使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选择适当的微视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较为困难的内容,可以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巩固;对于已经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使用微视频进行复习和扩展。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选择不同的微视频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微视频资源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在微视频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和讨论视频内容,共同探索和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在讨论中纠正错误、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日益丰富化,网络与电子设备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在教育领域,微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因其简洁明了、直观易懂、生动形象等优点而备受诸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本文将从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角度,探讨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视频的兴起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依靠文字、图片和黑板等工具展开的,这种教学形式显得过于枯燥且单调,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和厌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微视频以其简短、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形式,迅速地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其形式和内容都更加符合当下学生的视觉与审美需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对于视频和图像的感知速度比文字快得多,微视频以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理论原理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效率微视频是被预先录制的,它不需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而是可以随时运用,协同教材进行教学,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负担,节省了课堂时间和提高了课堂效率。
3.巩固知识点微视频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避免了重点内容的遗漏和复习的不足,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益处。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微视频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掌握知识点的深度,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物理知识,掌握更丰富的思考方式。
虽然微视频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微视频的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其内容和形式要符合教学要求。
2.微视频需要和教材结合,尽量满足教学需求和实际应用需求。
3.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微视频的准备工作,选调好相应的视频,以便于课堂的运用。
4.尽量缩短微视频的长度,以便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效率。
总之,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加速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320期
2019年8
月聚焦微视频教学 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物理(必修1)》中《摩擦力》为例
叶 萍
摘 要:从生活案例切入改进实验装置,通过微视频开展多种情境下对摩擦力的探究实验活动,重新设计对摩擦力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视频适时教学;摩擦力;核心素养;高中物理
作者简介:叶萍,硕士,一级教师。
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21512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理科HPS 教育研究》(编号:C-b/2018/02/45);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编号:16121070)。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
因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特点,特别是在许多问题中,静摩擦力“若有若无,方向不定”,或“由动变静,由静变动”,给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摩擦力的特点、规律及其发生过程,并思考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及特点。
本节是高中物理课本典型的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针对摩擦这一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提出实施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明确摩擦力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渗透人文素养,体现HPS(Histor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教育。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激发科学探究热情1.视频1:《拔河比赛》(如图1所示)
拔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技巧和“人心齐,泰山移”的团队精神。
例如,脚同时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
再如,人身体适度后仰,可借助对方的拉力增大
对地面的压力等。
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静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因为不是体育课,不适合开展现场拔河比赛体验,只能通过视频来演示。
图1
问:比赛成败的关键是什么?答:摩擦力。
2.视频2:《正常行走过程踩到香蕉皮》
教师将一段实拍的视频通过投影仪播放出来,学生全方位观察,答案是次要的,关键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就能自然过渡到这一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正如物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一样,学生在做实验或是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后续的讨论让他们领悟到摩擦力的本质,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为掌握力学分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析打下基础。
问:行人走得好好的,为什么摔跤?
答:踩到香蕉皮,摩擦力变小。
二、精巧改进实验装置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设计真实情境实验体验静摩擦力
(1)学生展示实验1:两名学生拉银行卡赢取奖金(如图2所示)
在班级中挑选力量相差悬殊的一男一女,各自用两根手指夹住同一张银行卡拉向己方,结果让很多学生大惊失色,女生赢了。
将此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利用同屏宝连接投影仪,然后慢镜头播放看是否放水。
图2
问: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请这位男同学谈谈失败的原因?
答:我闻到手指上有味道,还挺香的,好像是洗洁精。
问:银行卡一边涂了洗洁精,导致他输了比赛,所以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答:摩擦力。
(2)学生展示实验2:手提玻璃瓶(其中一瓶外侧涂抹油)
分组进行手提玻璃瓶移动的比赛。
实验后,如果有学生提出有作假嫌疑,教师可立即邀请他上台互动,这个体验只要几十秒就能完成,利用手机同屏宝将手机拍摄画面同步到投影仪,因为是现场直播,不存在造假,因此可调用慢放功能,使过程细节清晰呈现。
此后,导入摩擦力这一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什么是摩擦现象。
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教学涉及的具体实物、模型、图形、实验等很多,这些内容在教材上都能找到其对应的解释性内容,但若不展示于学生眼前,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认识、把握它们,正所谓“眼见为实”。
用手机拍摄视频,是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实验效果有可能不理想。
在学生实验时拍摄下精彩的瞬间,制作成物理微视频实验,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能起到使形象直观、放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使细节重复再现等作用。
2.设计简单实验探究静摩擦力条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摩擦力方面的论文,发现有教师采用力传感器研究摩擦现象,但它在一节课上实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作为一节新课,教学不能超越大纲的要求。
传感器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仪器,涉及敏感材料学、光学、电子学、计算机学知识,而学生缺乏传感器测量的整体概念,接受能力有限;当然,将传感器设计进实验,确实可以更加精确地研究超失重现象,但不适合在新授课中解决这个问题。
朱正元老先生曾言“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他根据学生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某些适当标准,使仪器制作虽“土”但能用,又美而可供观赏。
对于工厂制作的演示仪器,他提出要注意“简单、明了、尺寸够大”。
意思是,越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越容易搞清楚。
(1)视频:《传送带输送货物》(如图3所示)
图3
问:我们每天都在体验摩擦力,生活中有哪些直
总第320
期2019年8月
总第320期
2019年8
月接的应用呢?
答:走路、拿筷子吃饭、拿黑板檫……答:没有摩擦力,我们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问:从视频中可知,若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答:货物会滑下来。
(2)学生合作实验:测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这个过程动静结合,不知道什么时候拉力F 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只知道当小木块静止时,二力平衡,拉力等于静摩擦力。
木块动静转化的临界点很难把握,但通过现场拍摄,利用手机同屏宝投到投影仪上,然后慢镜头播放,可以实现对这些临界值的捕捉。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感受静摩擦力,并读出最大值。
步骤2:在木块上增加若干个钩码,重复步骤。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压力增加了,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加,但是静摩擦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增加了。
整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讲台前的屏幕上实时展示学生的实验,教师可以对实验结果及时点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静摩擦力现象比较抽象,设计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热情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
教师仅作为一个引路人、导演而存在。
学生作为整个探究活动的主体,感受到主角的光环,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基础。
学生总结后,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屏幕上,探究的欲望空前高涨。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交流实验结果。
课前的文献资料研究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相得益彰,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归纳与概括、科学探究的能力。
数码互动的使用改进了课堂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教学评价更及时、更有激励性。
3.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提升社会责任感(1)学生体验1:鞋子穿的时间长了走路容易打滑,
分析原因。
(2)学生体验2:下雨天,高速行驶的汽车不易刹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既复习了摩擦力,又符合《普通高中物理学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中提倡的:物理实验课应是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加速自我实现的教学形式。
学生应积极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做出解释,争做健康中国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三、结语
《普通高中物理学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中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的活动,本节课通过对摩擦力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摩擦力本质的理解,提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了科学思维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新兵,叶萍.基于DIS 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
究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0):32-34.
[2] 徐新兵.摩擦力演示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
器,2014(2):24-25.
[3] 徐新兵.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的思考[J].物理通报2012(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