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学副刊亦雅亦俗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家。
八十多年来对朱自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自清文学创作成就及语文教育思想上,直接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进行研究者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未能抓住朱自清文艺思想的主导特色与核心内容,更没有深入探讨朱自清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这与朱自清一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实际成就是不相称的。
本论文从朱自清对西方文论的借鉴来考察朱自清的文艺思想。
认为朱自清立足现实,在借鉴西方、阐释传统中形成了化俗从雅的文学观。
第一章,从主体欲求方面探寻朱自清借鉴西方的目的。
朱自清出于发展新文学、阐释传统文学的目的,在当时潮流的推动下主动接受西方文论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朱自清对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借鉴,对应的时间是从1916年到1922 年。
在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动选择与接受的总体语境中,有着平民教育实践经验的朱自清形成了与托尔斯泰的“大多数人的艺术”观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民众文学观。
第三章探讨朱自清对沃尔特·佩特等人的唯美主义的接受,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与其极其相似,对应的时间是从1922年到1928年。
但对于当时追求进步而且也相信进步理念的知识分子来说,不会从根本上接受唯美——颓废主义。
即使有所借鉴,这种借鉴也不会背离反封建的人文理想和反传统的浪漫情怀。
所以,佩特的唯美主义必然走向颓废,而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则走向务实,是在颓废之后的自我拯救。
朱自清的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女性化是他的唯美倾向的表现。
第四章探讨朱自清对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接受,对应的时间是从1929年到 1948年。
国内局势的变化使朱自清选择一条躲进书斋做学问的人生道路,与瑞恰慈和燕卜荪共事的经历,使朱自清有机会接触他们的学术著作。
朱自清淡化了他们学说中的心理学特色, 吸收了语义分析的精华,认识到诗的语言的情感性、诗的多义性,主张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细读分析并进行了实践。
提升作品中的文学品味和品质
提升作品中的文学品味和品质在文学创作中,提升作品的文学品味和品质是每个作家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精心的构思、深入的思考以及巧妙的表达方式,作品才能具备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提升作品中的文学品味和品质。
一、审美价值的塑造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增强对艺术的敏感性。
可以通过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观赏艺术作品以及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
同时,对于文学创作中的细节把握和情感表达也要有深入的思考和体悟,力求将自己的审美价值融入到作品中。
二、语言表达的精准和生动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因此在作品中语言的精准和生动是至关重要的。
作家应该注重对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力求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同时,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使作品生动有趣,引发读者的共鸣。
此外,要善于运用各种句式结构,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增强阅读的乐趣。
三、主题的深度和思考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家思想深度和洞察力的体现。
因此,作品的主题应该有深度和思考,并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作家可以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揭示人类的困境和真谛,使作品具备更高的思想性。
同时,主题的表达要有适当的隐晦和反讽,不仅过于直接,更要在读者的思考中留下空间。
四、结构的合理和紧凑作品的结构是作品表达内容和意义的框架,它需要具备合理性和紧凑性。
作家应该在创作过程中清晰地确定作品的整体架构,并通过布局和章节的划分使各个部分之间具备内在的联系。
同时,要注意节奏感的把握,通过起伏有致的情节推进和场景转换,使作品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五、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是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形象的栩栩如生和立体感是作品具有吸引力的关键。
作家应该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外在形象的描写和内在心理的表现。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人物形象具备独特性和可信度,也要注意避免形象的刻板和平面的呈现。
报纸副刊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报纸副刊能做到雅俗共赏吗作者:崔伟来源:《传媒》 2012年第11期摘要:文学副刊是否可以雅俗共赏历来都有争论。
该文认为,副刊可以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尤其是杂文和随笔,最适宜将俗的事物用雅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雅的事物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报纸副刊的办刊实践中,在版面设计、文章的选取和编写以及整体风格上下功夫,并且把握好度,雅俗共赏是可以做到的。
关键词:报纸副刊雅俗共赏小品散文目前,我们的报纸副刊生存不易,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
副刊编辑思考最多、受到指责最多的恐怕就是雅俗共赏问题了。
许多报纸编辑说要把副刊办得雅俗共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的。
确实,不少报纸副刊为追求读者数量,文章俗之又俗,几乎每一期每一版都是休闲美食健康之类的话题,但由于缺乏新鲜感,读者并不买账。
也有报纸副刊坚持走雅的路子,每一版都是立意高深,主题严肃,但曲高和寡,受众甚少。
想把报纸副刊办得既不太“阳春白雪”,又不太“下里巴人”,真是难以把握的。
因此,雅俗共赏存在与否,媒体上也多有争论。
台湾学者、曾办过报纸副刊的龙应台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她说:雅就是雅,俗就是俗,不可能共赏。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应该会有各种风貌的副刊:雅的俗的、软的硬的、俏皮的严肃的。
唯一不可能有的是‘雅俗共赏’的副刊。
雅与俗各有理直气壮的生存权利,但若是为了获得最大量的读者而将雅俗掺杂,只能使一个副刊非驴非马,个性尽失,要吓走不是雅就是俗的读者。
”作家李陀也对雅俗共赏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说:有些问题乱了许多年,始终弄不清,例如“雅俗共赏”即是。
一、雅俗可以共容共处“雅俗共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龙应台说雅俗不能共赏,是指办得不好的副刊,雅不雅,俗不俗,似驴非马,让人看了生厌。
作为办报人,当然希望将报纸办得既好看上档次,又有众多读者。
所以说,不管文化人和学者怎样评价,办报人还是想把报纸办得有受众、有品位,也就是要雅俗共赏。
晚报副刊的雅与俗
晚报副刊的雅与俗
张淑萍
【期刊名称】《新闻世界》
【年(卷),期】2003(000)002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张淑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6
【相关文献】
1.晚报副刊与时代话语的互动——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春城晚报》副刊为例 [J], 左军;
2.雅与俗的具体把握——《齐鲁晚报》副刊风格管见 [J], 孙培尧
3.晚报副刊园地的奇芭——《乌鲁木齐晚报》天山副刊1996年下半年专栏随笔漫论 [J], 李瑜
4.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以武汉晚报副刊为样本情感副刊的新闻化尝试——以武汉晚报《情爱话廊》为例 [J], 赵静;王琼
5.晚报文化副刊如何接地气——兼谈辽河晚报文化副刊的特色 [J], 夏华;刘亚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造独特的文学风格的秘诀
创造独特的文学风格的秘诀文学作品的魅力常常在于其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的表达方式。
而要创造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学风格,需要一些秘诀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创造独特文学风格的几个重要要素。
一、内心的深度与独立思考一个作家创造独特文学风格的第一步是深入思考自己内心的世界并进行独立思考。
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对于人类生活的感知和洞察力,对于作家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创造出真正独特和个人化的文学风格。
二、语言的运用和形象的塑造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作家需要精准地运用语言,使之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在创造独特文学风格时,作家可以通过独特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等手段,给作品带来独特的韵味。
形象的塑造也是创造独特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
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创造出具有个人特点和独特魅力的形象,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独特性。
三、情感的表达与渲染文学作品往往是情感的表达与渲染。
作家需要通过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通过细腻、真实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并产生共鸣。
创造独特的文学风格需要作家具备敏感的情感表达力和独特的情感渲染手法。
四、结构的创新与处理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其灵魂所在,也是作品独特风格的体现之一。
作家可以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处理方式,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
可以尝试非线性叙事、倒叙、重叠等手法,使作品更具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魅力。
五、思想的深度与思维方式独特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创造独特文学风格的关键。
作家需要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深度的思想,通过思考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学作品。
六、与传统的对话和创新独特的文学风格既需要与传统对话,又需要独立创新。
作家可以借鉴传统文学的经典之处,同时也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在借鉴传统文学的同时,作家可以对其进行批判、突破、改进和超越,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_以_新民晚报_夜光杯_为例
坚持多样性, 做到雅俗共赏
《新民 晚 报 》的 办 报 宗 旨 是 “飞入 寻 常 百 姓 家 ”, 与 此相适应, 《夜光杯》也应该坚持多样性, 从内容到形式 都要力求丰富多样, 不能办成纯文艺副刊或时尚类副刊。 如果办成纯文艺副刊或者时尚类副刊, 读者面就窄了。许 多知名作家、学者愿意给 《夜光杯》写稿, 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 就是它的读者覆盖面非常广, 一篇文章刊出, 会有 许多人看到, 影响力就大。
增强可读性, 不仅在于语言形式, 还可以从副刊与读 者的互动中获得启示。报纸副刊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群众、 扎根读者, 反映读者呼声的最好办法是开放办刊, 让读者 在刊物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正所谓 “大家的副刊大家办”。 只有让读者参与办刊, 才能真正增强副刊的可读性。 《夜 光杯》有一个 “读者、作者、编者”专栏, 用来刊登读者 来信, 作者和编者的意见, 成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交流 平台。事实证明, 这样做效果很好。另外, 《夜光杯》的 许多专栏是公众专栏, 谁都可以写, 这大大增强了副刊与 读者的联系。 《夜 光 杯 》每 天 能 收到 二 三 百 篇 读 者 来 稿 , 充分显示它的群众性和开放性。
副刊要实现新闻化, 时效性无疑是必需的。时效性的 范围很广, 而 且 “大 小 由 之”, 它 可 以 涉 及 重 大 新 闻 、重 要纪念活动, 也可以涉及市民身边发生的事。夏衍先生对 副刊的时效性曾有过一段生动而形象的论述。有一次北京 下了大雪, 夏衍在回答一位副刊编辑的提问时说: “比如 这场雪, 作为一位副刊编辑就应该敏锐地注意到, 因为全 北京人都在谈论这场雪。群众纷纷谈论的东西, 副刊编辑 不能充耳不闻, 要敏锐地抓住它, 想各种办法在副刊上反 映出来。比如你可以请科学家写雪与农作物的关系, 请医 生写雪对人体的影响, 也可以请诗人咏雪等等, 方面很 广。但目的只有一个: 解答人民群众最最关心的问题。” [4]
高中生写作中如何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
高中生写作中如何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高中写作中,如何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个人的修饰语言是否得当,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化修养和品味水平。
在写作中,适当的修饰语言可以提升文章的文采,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修辞功力和思想深度。
第一,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词汇的选择。
在高中写作中,使用恰当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精准的用词可以让文章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同时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因此,高中生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选择适合场合的词汇,不要过于随意或粗俗。
第二,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句式的运用。
在写作中,句式的丰富多样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高中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此外,句式的长短也需要适当变化,以避免文章显得单调乏味。
第三,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修辞的运用。
修辞是指在语言中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如夸张、反问等,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修辞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过度的修辞可能会让文章显得浮夸和不真实,因此高中生在修饰语言时需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第四,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修饰词和副词的选择。
修饰词和副词是修饰语言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更加具体。
高中生在写作时可以使用一些精美的修饰词和副词,来增加文章的文采。
然而,过多地使用修饰词和副词可能会让文章显得啰嗦和繁琐,因此需要适度使用。
第五,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语态的选择。
语态是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在写作中,高中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语态。
主动语态通常更具有生动感和直接性,而被动语态则更加客观和客观,因此需要灵活运用。
第六,修饰语言的雅俗之别在于修辞格的应用。
修辞格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可以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和语气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高中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如排比、对偶等,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形式。
然而,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格,以免使文章显得矫揉造作。
如何让文章更加值得有品味?谈谈散文韵味,常用的创作方法
如何让文章更加值得有品味?谈谈散文韵味,常用的创作方法好的散文是可以多次品读,反复吟诵的,有些散文却往往只读一遍却不想再读,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有韵味的散文是值得多次品味的。
如果散文中有过量的内容堆积,过于显露的意义,过于激烈的情感显露,就会在散文的韵味上过于直白,甚至是消失。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散文充满韵味呢?第一,注意文章的留白。
为使文章有韵味,还应该注意在行文时有意留出一些空白,让你的读者去想象。
这种写法就是“冰山式”写法,部分显露在外,大部分隐藏在水中。
就是说应在行文时加以选择和控制。
诗人沈苇说,要让作品充满节制的力量,适度的沉默是必要的,不要让每个句子都滔滔不绝,不要让每个词都滔滔作响,不要去迫害语言……虽说讲的是诗歌的语言,散文也同样适用,一定要试着从从容容留些空白出来,要敢于省去、略过一些能看得见直观的东西。
第二,散文中运用寄托的手法。
寄托也就是我们说的“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说能通过作者所写的“此物”而领悟其中的“彼意”。
其实这是一种朦胧式的写法,正如红花绿叶不如再来一层薄雾更加的值得观赏。
比起直直的来去、一目了然的表达,要有韵味得多。
第三,文章中反衬写法的运用。
这是一种高级的创作手法,当然,也可以称作为写作手法,先举个语言的创作技巧。
文章如果句句灵动精妙,匠心外露,容易产生阅读疲劳。
不容易看不出哪里是最闪光的地方,反而缺少了韵味,所以,有时候,质朴的语言,突现佳境,反而会让人眼前一亮。
再说一下散文中的正侧面创作技巧。
也就是“以旁衬正”的创作方式,在文章中,不过多的去正面描述,反而更注意从侧面切入,这样的文章看上去也格外值得一读。
第四,文章结局的处理。
在描述一件事情的进程、或者心路历程时,不妨在结尾的时候,戛然而止,以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在全文未完时这样处理好处在于,作者留下了一个空间,你可以尽情去想象,这样的散文会别有韵味,才能文完意未完。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文章中进行穿插式的描述,出人意料的细节,一样会起到异常的效果。
如何使文学作品充满艺术感
如何使文学作品充满艺术感文学作品是人文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需要在语言运用、结构布局等方面充满艺术感。
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以使其更充满艺术感。
1. 选择适当的文体和修辞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常常与其所采用的文体和修辞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不同的文体,如故事可以用叙事的方式呈现,诗歌可以用押韵和节奏感来营造艺术感。
而在修辞手法的选择上,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都能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2. 塑造真实性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为了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通过深入描写人物的外貌、内心、言行和与他人关系的互动,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情感共鸣。
3. 运用生动的描写与景观刻画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它能够为读者呈现生机勃勃的画面、独特的氛围和丰富的感官体验。
通过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人物、场景和事件,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感。
另外,艺术感的营造还可以通过景观刻画来实现,例如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作品中的宏大环境和微妙氛围。
4. 运用巧妙的结构和叙事技巧艺术感的体现也离不开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技巧。
巧妙的结构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层次感,例如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闪回、双重叙述等。
同时,叙事的技巧也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感,例如合理设置悬念、运用意象的重复、转折点的设置等,都可以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5. 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隐喻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它们能够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性。
通过隐喻和象征的运用,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可以拥有多重含义,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这些技法的使用需要深入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并且巧妙地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艺术感。
综上所述,使文学作品充满艺术感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选择适当的文体和修辞手法、塑造真实性的人物形象、运用生动的描写和景观刻画、运用巧妙的结构和叙事技巧、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散文创作中如何营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散文创作中如何营造独特的语言风格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表现力的文学体裁,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至关重要。
独特的语言风格能够使散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目光,传递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那么,在散文创作中,我们应如何营造独特的语言风格呢?首先,丰富的词汇积累是基础。
词汇就如同建筑材料,只有材料丰富多样,才能搭建出风格独特的“语言大厦”。
我们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词汇,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掌握一些生僻但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比如,形容春天的到来,我们不只是说“春天来了”,可以用“春帷初揭”“春讯萌动”等更具韵味的表述。
同时,注意词汇的精准运用,一个恰当的词汇往往能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
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细节,也是营造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途径。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素材。
比如,在描写一个老人的笑容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他的笑“像秋日里熟透的柿子,饱经风霜却又透着甜蜜”。
这种源于生活细节的描写,会让语言更具真实感和独特性。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为散文语言增色不少。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拟人能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夸张能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这是常见的比喻;而“月亮羞答答地躲进了云层”,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月亮具有了人的情感。
但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避免刻意和生硬,要自然而然地融入,使之与整体文风相协调。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关键。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散文创作中,要充分发挥这一点。
可以是幽默风趣的,也可以是深沉内敛的;可以是简洁明快的,也可以是细腻悠长的。
比如,有的作者善于以幽默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琐事,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有的作者则喜欢用深沉的笔触剖析内心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思考。
此外,打破常规的语法结构和句式,能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比如,把定语后置,“那片飘落在我肩头的,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或者使用长短句交错的方式,“长句如缓缓流淌的溪流,短句似跳跃的音符,共同奏响语言的乐章”。
有效打造文艺气息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有效打造文艺气息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打造文艺气息则是让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艺术感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有效地打造文艺气息,让作品更加吸引人、深入人心。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打造文艺气息的作品。
首先,一个重要的技巧是运用比喻和隐喻。
比喻和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可以用“月亮是一颗孤独的明灭之心”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有诗意,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选择恰当的词汇也是打造文艺气息的关键。
一个好的作家应该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选择词汇时,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平凡和俗气的词语,而是选择一些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词汇。
例如,用“晨曦”代替“早晨的阳光”,用“蕴含”代替“包含”,这样的词汇选择可以让作品更加文艺。
此外,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节奏也是打造文艺气息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句子应该有一定的节奏感,能够引导读者的阅读节奏。
可以通过变换句子的长度和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
例如,可以使用短句来表达紧张和快速的情节,使用长句来表达冗长和缓慢的情节。
另外,也可以运用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来增加句子的韵律感。
除了以上的技巧和方法,还可以通过运用意象和符号来打造文艺气息。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和场景,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例如,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意象来表达困境和无助,这样的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感。
而符号则是通过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意义,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例如,用白色代表纯洁和善良,黑色代表邪恶和黑暗,这样的符号使用可以让作品更加富有哲理和思考。
最后,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作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察力,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事物。
散文如何营造独特的文学氛围
散文如何营造独特的文学氛围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它能够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美好。
那么,散文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语言的运用是营造文学氛围的关键。
朴素而真实的语言往往更能触动人心。
它不追求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句式,而是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直抵事物的本质和情感的核心。
比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样平实的语言,却道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让人读来心生感慨。
生动的细节描写也是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细微之处的精心刻画,可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亲身感受。
比如,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对鸭蛋的描写:“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一个“吱”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扎破鸭蛋时那清脆的声音,看到了红油冒出的瞬间,仿佛也能闻到那股诱人的香味。
独特的视角和感悟能够为散文增添别样的氛围。
作者以个人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世界。
比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从一个农民的视角去审视乡村的一切,赋予了那些平凡的事物以深刻的意义。
他写风、写狗、写草垛,都带着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情感的真挚流露是散文营造氛围的灵魂所在。
只有作者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读者才能与之产生共鸣。
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蕴含着深深的父爱和儿子的愧疚之情,让无数读者感动落泪。
合理的结构安排有助于氛围的逐步推进和强化。
可以采用总分总、递进、并列等结构方式,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比如,丰子恺的《山中避雨》,以避雨的经历为线索,依次展开叙述,从最初的无聊到后来的有趣,氛围在结构的推进中逐渐变化。
此外,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能够丰富散文的内涵,营造出深邃的文学氛围。
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的赞美,象征了北方农民的坚韧和不屈。
让文学类副刊美出文化味
即 生 出 一 股 文化 的香 味 , 同时 又 突 出 了 版 中稿 件 的 主题 , 一举两得 , 值得学习。
再如, 2 0 1 5年 1 月3 0日的 《 烟台 日
亮 。优 雅 如 亭 亭 玉 立 少 女 般 的荷 花贯
具 有 视 觉上 的 张力 ,将 某 种 特 殊 的 感 觉
的版式设 计 是最 好 的选择 。在实 际操 作 过 程 中 ,可 以 融 人 中 国 传 统 审 美 思 想, 通 过 和 谐 的 图 画 搭 配 达 到 版 面 的 和 谐, 在 自然 朴 素 之 中 传 达 一 种 清 新 高雅
恰 如 其 分 的 插 图是 版 面 的点 睛
之 笔
在 版 面设 计 中 ,应 强 调 形 式 为 内容 服 务 ,最 大 限 度 地 体 现 内容 与 形式 的完
美 统 一 。尤 其 是 文 学 类 副 刊 ,只 有 版 面
一
片, 更 多地选用 国画 、 油画 、 剪纸等 独具 中国传统特色 的图片 , 既新颖别致 , 又能
辑 采 用 了有 对称 感 的卷 轴 ,营 造 出一 种
格。例如 , 2 0 1 3年 9月 1 3日的 《 烟 台 日报 》 半 岛副刊 , 除 了选 用 国 画插 图 , 还
古 书 在 手 的 阅读 感 受 。这 种 手 法 并 不 少 见, 但是单一使用的话 , 略 显 古 板 。 为 了
“ 眼球 ” 效 应越 来 越突 出 。一 张报纸 想
要 吸引读 者 , 无 疑 需 要 个 性 的 版 面 。尤
对 称 和错 落 的 结 合 是 版 面 的 平
衡 之术
“ 对称 ” 是传 统 报 纸 版 面设 计 中 的重 要 美 学 原 则 ,一 般 的 报纸 版 面设 计 中都 会 采 用 一 些 手 段 来平 衡 版 面 中 的各 个 部 位, 从 而 实现 整 体 的平 衡 。对 称 的 形 态 ,
报纸副刊提升美学意境探索
新闻与副刊是报纸的双翼,关于二者的特点与功能,许多老报人和新闻界前辈都曾有过精准的提炼与概括。
比如:新闻立报,副刊厚报;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新闻靠攻,副刊靠守;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耐看不耐看,关键在副刊。
副刊对于一份报纸很重要,如何办出能慰藉人心灵、振奋人精神、鼓舞人志气的优秀副刊,尤其是办出具有美学意境的报纸副刊,是当前报纸副刊从业者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报纸副刊美学意境的内涵(一)报纸副刊美学的研究背景报纸副刊因为兼具文学的功能,因而对副刊美学意义的探讨,多年来业界一直有人在研究,并且有一些阐发和结论。
最早有副刊从业者提出如何发挥副刊美学功能的议题。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苏联普列汉诺夫的阶级美学观为美学基础理论,当时社会上对美学的定义是:只有“劳动”才是美。
因而从文学作品的主题、主人公,到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描绘的形象,都围绕劳动进行创造。
造成的结果是,副刊一副面孔,都推崇孔武有力,汗流浃背。
副刊的面貌是说教有余,文气不足。
关于这一点,革命前辈陈毅曾经说:“把一切的美感和艺术的起源都归结到‘劳动’上去,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美学观。
”后来对于副刊美学的研究,进步为“摒弃守旧和封闭,积极创新和追求高品位,办出真正符合广大读者审美意向的副刊。
”[1]这样,副刊作品的质感稍微软些了,有比较丰富的色彩与内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情怀之美都成为副刊作品表现的内容。
最近几年,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自媒体与公众号风生水起,纸媒的读者被分流了不少,面对众多自媒体一起竞争受众的现状,纸媒从业者对副刊美学意义与追求好像弱化了。
其实,留下来的读者群体对纸媒忠诚度高,同时也对副刊美学期望值更高,迫切需要从业者在副刊美学意义上进行探索,以增强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用高品位的副刊作品,回应读者对副刊美学品位的更高期待。
新形势下,因为种种原因,纸媒对副刊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新的副刊美学研究并不多,所以副刊从业者有必要对美学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提炼,理清思路,校正方向,坚守副刊的文学操守与社会功能,更好地服务读者。
学习黄波的《亦雅亦俗汪曾祺》
学习黄波的《亦雅亦俗汪曾祺》学习黄波的《亦雅亦俗汪曾祺》(4).(8分):观点明确,给1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现实谈看法3分)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大菜’,只喜‘小菜’这样的文人故习”;作画是‘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
(1分)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
(1分)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
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
(2分) 汪曾祺作品与评价: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艺术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与画》;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京剧:《范进中举》;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端午的鸭蛋》被选录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材。
艺术评价1、散文特色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
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如《葡萄月令》。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报纸文艺副刊应具有的品格
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社会,是一个为现代传播媒介(诸如影视、网络、手机等)所覆盖与呈现的社会,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模式或者说文化运作方式以及公众的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现代媒介的呈示与观看构成的。
①其显著特征是:“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②,社会的审美活动已经远非以往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所能涵盖,传媒诱导下的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大众化、边缘化的“泛文学时代”。
在社会转型及当下传媒语境之下,报纸文艺副刊如何保持既有品格又与时俱进,如何建构社会思想高标又赢得市场化生存?这是值得深思的。
一、报纸文艺副刊应具有的品格台湾学者龙应台在《南方周末》的文艺副刊《写作》专版上开设了“你来看此花时”专栏,她对报纸文艺副刊的“辉煌”与“没落”有独到的见解,这里且以其深有感触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A.Z)副刊为例,来探讨媒介社会报纸文艺副刊应具有的品格。
龙应台在德国生活了12年,对在德文报纸首屈一指的《法兰克福汇报》(以下简称《汇报》)中的副刊非常了解,她曾深切地感慨:“要了解德国的知识阶层对什么事情关心、有什么样的品位,《汇报》副刊是一个标帜。
”③龙应台介绍说,《汇报》有相当于每天5个全版的副刊,基本上包括3种内容:评论、创作、文化消息。
其中评论占了三分之二,主要有文学批评、书评(分文学类和非文学类)、戏剧评论(舞台剧、歌剧)、艺评、影评等。
创作则以连载小说为主,诗、散文其次,而周日副刊必有一两篇全版或半版的短篇小说,一次刊完。
作为德国首屈一指的日报,《汇报》的销量只有40万份,在一个8千万人口的国家里,这40万读者多数是大学程度以上的中产阶级,平均年龄46岁,很明显的是社会中掌有知识、决策权和影响力的读者群。
问题出来了:这样高高在上的副刊如何生存?为什么《汇报》副刊读者不因现今影视媒体的泛滥、电脑网络的席卷而减少?为什么大众的流行品位不威胁精致品位的市场?龙应台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其一,《汇报》的每一个编辑其实都是作家兼执行编辑,独当一面,负责文学的四个编辑,就个人的背景和专长,自然地形成四个领域;其二,文艺副刊与正刊的关系是:没有关系,这体现了它的真正独立性;报纸头版社论有一个立场,副刊的评论很可能刚好是个相反的立场,而正刊没有权力要求副刊“配合”。
让通俗和雅俗共赏的诗词成为主流(附:浅谈意象)
让通俗和雅俗共赏的诗词成为主流(附:浅谈意象)让通俗和雅俗共赏的诗词成为主流在当代诗词欣欣向荣的今天,各级诗词组织星罗棋布,刊物如林,所发作品一年两倍于《全唐诗》,诗教和“诗词之乡”逐步开展,形势大好,还有什么问题呢?答曰:有,而且是大问题。
君不见,当代诗词仍处于“三无”困境:文学史上无论,国家文学无奖(只有新诗奖),书店中无形。
虽然诗词界为争取“两入”(入史、入国家奖)尽了努力,上下呼吁,迄无结果。
除极少数人的个别作品外,当代诗词世人不知,许多诗词集连作者家人也不看。
诗词圈内热、圈外冷,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这怪谁呢?能全怨文化部宣传部的“官僚主义”?能全怨学界大腕的“顽固、保守”?能全怨国民文化素质“低”?不能否认,文化界有那么一些人,心怀偏见成见,对领袖之作可以吹捧,对新出现的旧体诗词,就大张挞伐,奚落嘲弄。
诗词界同人可以不必计较,反求诸己。
复兴的当代诗词确存有若干不足,崇古仿古泥古成风,“三应”诗至今源源不绝,汗牛充栋。
其中虽有一些力作佳构,有的接近古人名篇,也被平庸粗劣的大海所淹没。
常见的是思想感情陈旧空泛,千人同欢呼,万众齐歌唱,公式化概念化流行。
相当多数语言艰涩难读,古奥难懂,或似通非通,浅俗无味。
因此,即使是诗词界内的人也不愿多看,无怪乎包括文化水平高的绝大多数群众不闻不问,当代诗词读者面太小,“作者比读者多”。
怎么办?20年前,湘潭大学羊春秋教授谈我国诗歌发展三条规律之一是:“从庙堂文学到民间文学——就是要走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
(《当代诗词研讨论文集》)。
19年前,笔者写过一篇论文《努力普及,推进改革》(《当代诗词》1990年总第20期),希望当代诗词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声情并茂,能普及到广大青少年中去,因为“谁能拥有青年,谁就有未来;谁忽视青年,谁就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为此,文中提到声韵改革。
1992年,笔者为中华诗词表现艺术研讨会而作的《语浅情深,雅俗共赏》(《当代诗词》1993年总第26期),提出语浅情深、雅俗共赏,“应当是诗词表现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当代诗词如果不能接近群众,“老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在那里孤芳自赏,其发展前景未必是很美妙的”。
如何提高副刊的文化品位
如何提高副刊的文化品位副刊是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报刊样式,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
当下的报纸进入商业时代,为了吸引读者购买阅读和吸引广告商,也为了和电视、电影、图书、网络等传播媒体争夺读者,报纸副刊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但纵观今日市面上的报纸,尤其是许多不断扩版的都市类生活类报纸,其副刊版面上却大多充斥一些休闲、娱乐、生活小品的文化感稍显单薄肤浅的“快餐文化”。
这些副刊文章境界和品位不高,该硬的不硬,该软的不软。
该硬的不硬——杂文是副刊的旗帜,杂文要有思想,如果两头抹,就没有好的杂文;该软的不软——散文要贴近百姓生活,要让人有所感悟。
这种弱化、快餐化、低俗化副刊已经失去了它的文化品位,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副刊还能提得起精神吗?副刊应该有社会责任心。
就是要发出老百姓的声音、读者的声音,他们关心什么、抱怨什么,要通过副刊的形式,侧面地反映出来,而且能够有不同的声音,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说说而已,要反映人民的呼声和疾苦,贴近老百姓,即关心底层人的生活。
比如,中国目前有一千万城市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副刊就应该关注。
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组织文章,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要致力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走向民主、平等的世纪,可是现在很多人还在讴歌帝王很多人心目中的皇帝意识、草民意识非常可怕,草民意识是皇帝意识产生的重要基础,它们互为依存。
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仍然是摆在文化人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两种东西不扫除,会阻碍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体现副刊的人文关怀。
副刊的文章应该有感而发,它可以力抵千钧,它要留下历史的脚印,对这个时代多少有一些记录。
副刊不拘泥于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绝大多数副刊设置的栏目都富有人性化与人情味,如几个大报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的“金台随感”、“大地漫笔”、“心香一瓣”,《光明日报》“文荟”副刊的“心灵有约”、“直抒胸臆”、“故人情”、“地北天南”等等,一看栏目名称,就知道有切中时弊的杂文,有贴近百姓生活的随笔,有记录屐履的旅游散文,有触动心灵的情感散文,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够找到与自己共鸣的那一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文学副刊亦雅亦俗
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报纸副刊也陷于困惑茫然之中。
副刊在地方报纸中呈现两种极端走向:一是阵地萎缩,版面缩减甚至被取消。
二是名实不符,原有的副刊膨胀为“大副刊”。
在报纸副刊改弦更张的尴尬中,如何让高雅文学副刊一直坚守阵地对新闻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一部分观点认为:因为一个社会的构成特别复杂,有些成分要不断地变动,社会才能显出活力;另外一些则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指人类社会日积月累的那些成果,对人类的长远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就属于这一类。
所以,文学副刊需要坚守,需要留够它的社会位置,不要丢失了,若干年后又回过头来找。
而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在文学日益走向边缘、新老作者纷纷转轨的今天,报纸首先考虑的就是撤下文学副刊版面,腾出地方,让位于那些吸引人眼球、能带来掘金效应的热点与时尚。
而通过辽沈晚报“迟桂花”版面的经营,笔者认为尽管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但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人们洞悉这个世界、了解丰富人性、探寻存在真相的一个重要通道,如果能保持亦雅亦俗的风格并坚持与时俱进去苦心经营,就一定会得到
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并成为“经典”。
“迟桂花”版是辽沈晚报最早的文学副刊,是名家稿件荟萃、文章品质精良的品牌版面,创办于1993年。
后因故停刊,2012年5月复刊。
新版“迟桂花”秉承了“迟桂花”贴近现实、贴近人生、坚持品质追求、强调审美深度的办刊原则,主张跟进现实关注当下,呼唤创作的在场主义、写作的美文主义。
新版“迟桂花”力求以精短的文字展现绵长壮阔的时代画卷;以馨香的风格描述现实生活中人的艰辛与奋斗,展示其力量和希望。
同时,在喧嚣与浮躁的城市驿站,为读者提供一份文化的、审美的阅读享受与心灵宁静。
新版“迟桂花”复刊后,一如既往地得到了陈忠实、冯骥才、梁晓声、曹文轩、雷达、李敬泽、冯唐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各地众多资深或新锐作家及写作者广泛积极的参与。
河北沧州日报文学副刊主编、著名小小说作家高海涛先生特意在博客中发文谈对新版“迟桂花”的观感。
他在这篇题为《回过头来找》的文章中引用《十月》文学杂志老编辑田珍颖的话:“一个社会的构成特别复杂,有些成分要不断地变动,社会才能显出活力;另外一些则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指人类社会日积月累的那些成果,对人类的长远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就属于这一类。
所以,文学副刊需要坚守,需要留够它的社会位置,不要丢失了,若干年后又回过头来找。
”(《专家学者
评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刊登于2000年4月17日《光明日报》)。
他说:“‘迟桂花’已经回过头来找了。
是那样的及时,是那样的动情。
如果全国众多的,十二年前办得那样红红火火,对文学品质有追求的副刊都‘回过头来找’那将是一个何等壮观的场面。
”很多作家、作者、业内同行、报社同事也都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新版“迟桂花”的称许和肯定。
有一位读者在给编辑部的邮件中说:“新版‘迟桂花’标志了辽沈晚报的文化品位,请保持,请坚持。
”辽宁省作协主席王秀杰以普通作者的身份参与了我们的父亲节征文活动,她说你们的版办得太好了,我每天都读,每篇稿件都可读。
“迟桂花”以其不俗的文化品位和朴实淡雅的风格,一如既往地传承了“迟桂花”的品牌品质。
笔者在这里谈谈在日常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雅俗共赏的版面定位
新版“迟桂花”继续坚持了雅俗共赏的版面定位。
既要有文化的深度和品质,又要有生活的感性和现实性;既追求庄重感、厚重度、积淀性,也要求在场感、敏感度和当下性;既坚持报纸文学副刊的新闻纸属性,强调对现实话题、主题的介入和跟进,即创作上的在场主义,同时也要坚守其文艺的审美的表达,即写作上的美文主义,以较强的代入感和可读性赢得读者认同并引发其共鸣。
虽说雅俗共赏在实际
的操作中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新民晚报夜光杯是以一雅一俗两个版的互补,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目标追求,而我们要在一个版面上力求雅俗共赏,是一个举步维艰的事情,但是我们通过两方面的努力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行。
1.新版“迟桂花”继续走高端文化品位路线,每期至少有一二篇名家精品稿件压版定调,同时通过调动各种各样的编辑手段,开拓多种组稿路径,多主题多题材多内容的选稿、用稿、征稿,使“迟桂花”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保持在一个高起点高质量的水准上运行。
2.通过各种主题、话题征文,调动读者参与创作的热情,在读者中发展壮大创作队伍,保证最接地气的、原创性地反映本地生活现实、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稿件为版面增加活力和时代生活气息。
我们策划的“父亲节征文”和“七日谈”主题征稿以超出我们预想的程度得到读者的积极响应。
仅6月4日一天,来稿达28封。
投稿作者遍及各行各业、各阶层、各个年龄段。
其中有作协主席王秀杰,省委办公厅前副主任、省档案局局长刘金树这样的专业作家和高级干部,也有大学教授、海归学者、区县干部职工、部队官兵、教师、退休老人、在校初高中学生,更有边远农村老师和学生,还不乏省外作家、作者。
总之,“文化、美文、话题”这六字成为我们的办版方针。
二、打造名牌栏目
“迟桂花”复刊后,即着手打造“大家微语”、“读史札记”、“城市笔记”、“七日谈”、“我的父亲母亲”、“海外风情录”等雅俗并举的栏目。
其中“大家微语”栏目以新颖独特、短小精悍的栏目形式和风格受到读者广泛的喜爱和称许,既有高品位又有可读性,既有传统风情又有新时代风貌,同时又是纸媒与新媒体嫁接的产物。
其中刊发的“莫言说世”先后为《读者》杂志和《广东日报》转发刊用。
而《读史札记》更是以较高的文化视点,通俗易懂的美文风格,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沈阳作家常柏祥的文化随笔被《文摘报》《中国剪报》等多家报刊转载。
而“城市笔记”、“七日谈”是集结众多草根作者、反映现实、记录当下、展现新生活新时代风貌的栏目,鲜活、生动,于大俗中彰显“迟桂花”质朴清雅的品牌特色。
三、严格选稿标准
“迟桂花”的选稿标准是要求文章审美品格与思想品格兼具,强调稿件的独创性、现实感和生命活力。
本着迟桂花复刊词中所提到的“宜杂不宜纯,宜变不宜常”用稿原则,力求文章题材、体裁、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调文章主题、思想的健康性、鲜明性,强调真情实感、积极意义以及向光性。
在技术层面,要求有一定的审美高度和文学性,要求文章精短、言之有物、风格清新。
用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的话说,我们选用的文章必须是活文、有生命之文,
而非死文、呆文、繁缛之文、绮靡之文、矫饰之文,更非名重一时、学富五车的作家、学者在书斋中批量生产的鸡肋文章。
我们希望经过一个较长期的经营和积累,新版“迟桂花”将会成为全国性的报纸文学副刊品牌版面,满足读者从快餐式网络阅读和流行性杂志阅读无法满足的审美需求。
同时希望新版“迟桂花”仍能保持她既往的优雅,同时又散发出新时代、新生活的芬芳气息。
优秀的文学副刊就是个性,就是风格,就是永恒……
(作者单位: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