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2010《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32450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学分/学时:2/32课程层次:全校文化素质教育修读类型:选修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时成绩20%。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本课程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各个层次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应用生态学内容,并对生态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 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概念,对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
2. 人类作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基本要求: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命第二节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思考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试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学时)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生物的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使学生了解生物不能脱离其生存环境而生存,需要对异质性环境不断地去适应;反之,环境需要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普通生态学复习提纲
普通生态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二、思考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3.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划分依据。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
5、简述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环境生态环境生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限制因子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耐受性定律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生态幅指示生物阳生植物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物候二、思考题1、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3、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以及有哪些定律?- 1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一、名词解释种群环境容纳量生命表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周限增长率、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二、思考题(1)什么是种群?如何理解种群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2)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3)种群的空间格局分为哪几个类型?在自然条件下哪种类型分布最广?(4)种群年龄结构及其类型(5)生命表与存活曲线(6)种群的增长模型(7)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8)如何依据方差/平均数比率来判断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9)种群调节的学说。
(10)简述种群的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蒂增长的区别。
(11)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12)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一、名词解释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成效、繁殖格局- 2 -二、思考题1、生物繁殖方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2、种群的繁殖策略及r-K自然选择理论。
3、生物的扩散、扩散方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一、名词解释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密度效应、生态位、捕食作用、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思考题1.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特征。
2010年北京大学生态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考研真题资料
2010年北京大学生态学基础考研试题(回忆版)
学院∶深圳研究生院
专业∶地理学(景观设计学)
一、名词解释和问答题(70分)(不要展开和举例,要求知识点准确)
1.生态系统5
2. 食物网5
3. 边缘效应5
4. 木桶效应5
5. 水的生态作用10
6.地形的生态作用10
7.画图表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关系,并标明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5
8.画图并简要说明湿地净化水质的原理15
二、判断正误(10*4=40)给出明确的答案,是或否,并给出3-4条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超过4条理由的按照4条理由计分,如果出现观点模糊或者语言前后不一致的酌情扣分。
1.公园或城市步行道的高度高于周围绿地。
2.城市河道渠化固化
3.城市中用雨水花园一—明沟排水代替下水管道排水
4.在全国的中小学生中开展乡土植物教育
三、综合论述题(生态知识点10分,论述20分,结论5分,表达5分,合计40分)(要结合实际、不要貌似全面实际没有内容)
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知识应用到大学校园设计的基本途径。
普通生态学复习大纲
普通生态学一、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三、课程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当前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科研方法和技能,对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发展动态及新的成就有所了解,为学生从事生态领域的科研、管理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既要做到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准确阐明,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又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动态、不同的理论和学派。
在教学内容上,从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五个层次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问题、农业生态学、生态恢复与工程六个方面介绍应用生态学,从多角度论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情况,传播生态学学术思想,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资料片等辅助性手段。
根据学到的一些重要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作业。
实验教学也是生态学课程重要的环节,配合课程安排有6个实验,包括室内实验、野外观测和实验课件学习训练。
五、课程总学时:78学时(理论部分60学时+试验部分18学时)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要点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学科地位。
2.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3.了解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第二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一、分子水平及分子生态学二、经典的生态学三、景观及生物圈水平的生态学第三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及以前)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三、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四、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第四节生态研究的方法论作业:1.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在生态学研究的不同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第一部分个体生态学第一章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1.掌握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概念、类型、作用规律。
生态学复习大纲
一、绪论1.生态系统的四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2.环境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3.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4.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区别1)定义不同: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而环境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范围不同: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新分支,是属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而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3)研究内容不同: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研究内容侧重点不同,它侧重研究人类干扰下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自身的一系列变化,也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5.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主要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研究判断;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学科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二、生物与环境1.生物种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特殊、遗传、生理、生态及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2.协同进化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是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仅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因此,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在很多情况下,两个或更多物种的单独进化常常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适应系统。
生物的协同进化有以下4种情况:1)昆虫和植物间的协同进化:如甘蓝分泌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防治昆虫接近。
《普通生态学》复习提纲
《普通生态学》复习提纲《普通生态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食物链湿地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物种环境生态因子限制因子生态适应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生活型种群协同进化群落优势种建群种季相生态对策耐性定律边缘效应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顶极群落生态效率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可持续发展生物监测指示生物有效积温十分之一定律食物网生态位物候霍普金斯定律最大持续产量休眠富集作用富营养化积温人口种群结构二、简答、问答:1、生态系统的特点:(1)具有空间结构;(2)具有时间变化;(3)具有自动调控功能;(4)是开放系统(可不断同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控机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逐渐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关系。
生态系统自动调控机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2)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的调控。
这些调控常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达到功能上的协调和动态平衡。
3、生态系统的类型①按环境性质划分: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②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划分:原始森林、荒漠、冻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宇宙飞船、(人工生态系统)人工草场、农田、农业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4、森林生态系统的分类及每种生态系统分布的气候带类型(1)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热带地区,是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作用最大是森林生态系统;(2)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并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3)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分布于中纬度湿润地区。
分布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年平均气温8—14℃,年降雨量500—1000mm,且多集中在夏季,土壤为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较为肥沃。
(4)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带。
农业生态学部分考试大纲
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入学考试336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三章种群(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教育硕士招生-《普通生物学》2010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植物学部分)一、复习要求本门课程分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两部分,着重掌握植物解剖学内容,了解植物分类学内容。
解剖学部分要求掌握植物细胞及组织的一般结构特征;掌握种子、根、茎、叶的形态和解剖特征。
分类学部分要求了解种子植物大类群的主要特征,熟悉代表种的一般特征,重点是认识到为什么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为复杂、最占优势的类群。
试题形式包括名词解释、是非、简答、论答等。
二、主要复习内容(一)植物细胞和组织1.一些基本概念,如:原生质体、胞间连丝、纹孔、传递细胞等;2.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3.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重点:从输导组织的结构上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二)种子和幼苗了解种子植物种子的一般结构和组成。
(三)根1.一些基本概念,如:不定根、初生组织、凯氏带、根瘤、通道细胞等;2.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四)茎1.一些基本概念,如:芽鳞痕、分蘖、年轮、补充组织、顶端优势等;2.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五)叶1.一些基本概念,如:完全叶、单身复叶、叶序、叶镶嵌、异形叶性、泡状细胞等;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3.异面叶的结构特点,沉水植物叶的结构特点;重点:旱生植物叶的结构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六)营养器官的变态1.一些基本概念,如:苞片和总苞、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等;2.根、茎、叶变态的实例。
(七)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一些基本概念,如:营养繁殖、单体雄蕊、四强雄蕊、有(无)限花序、心皮、雄性不育、双受精、多胚现象等;2.营养繁殖的方式;3.完整花的组成;4、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的分裂过程;5、被子植物花的形态和结构上如何避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为什么比自花传粉更优越重点: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八)被子植物的果实及生活史1.一些基本概念,如:单性结实、聚合果和聚花果、颖果、角果、世代交替等;2.各种果实的类型及特征。
(九)孢子植物1.一些基本概念,如:载色体、配子及配子体、孢子及孢子体、果孢子等;2.各大类孢子植物(藻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biosphere)2生态学(ecology)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2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4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5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6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7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参考题)第二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一名词解释1系统(system)2生态系统(ecosystem)3食物链(food chain)4食物网(food web)5营养级(triphic level)6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7能量流动图(energy flow diagram)8生态平衡9生态危机10反馈(feedback)二问答题1从负反馈调节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2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3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基本功能4为什么说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5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系统特征6简述生态系统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7简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表示方法与评价8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平衡的标志9简述生态危机的概念与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10(讨论)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要先行第三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一名词解释1物质循环(cycle of material)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ycle of bioecochemistry)3周转率(turnover rates)4生物放大作用5库区(pools)二论述题1简述物质循环的一般模式;2全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模式图及特点;3C-循环模式图及其特点;4N-循环模式图及特点;5论述有毒物质的循环及生态危害;第四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名词解释1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ies)2初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3次级生产量(secondary production)4生物量(biomass)二简答与论述题1用势力学定律解释生态系统的有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生态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生物科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是报考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本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及相关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
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三、光的生态效应及生物对光的适应类型
四、温度的有关概念,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生态作用,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五、水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六、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七、地形及其基本类型、地形要素物的生态作用
八、林火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火的适应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一、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基本特征
二、种群动态及其调节
三、种内、种间关系
四、种群生活史对策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
一、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
三、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四、群落的演替
五、群落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第四章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五章应用生态学
涉及环境、资源、农业、生态安全等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三、考试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重点掌握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内和种间相互关系;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
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并能够
应用生态学观点深入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 20%
简答题约 40%
论述题约 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 40%
中等难度题约 40%
难题约 2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
1.李俊清,森林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儒泳,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