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导师
师资队伍总体介绍.
师资队伍总体介绍:教学队伍由6位教师组成。
其中50岁以上教师1名,40岁以上教师1名,30岁以上教师4名。
她们均在国内外重点院校攻读过语言学、文化、语言教学等相关学位,构成了有较好的知识结构。
目前队伍中共有副教授3人(均为外语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3人,职称分布基本均匀。
教学队伍成员均从事英语教学研究,且每位成员还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高月琴副教授和刘玮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李兵副教授从事英美文化研究,陈晓颖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蒋兰讲师从事语言学与商务英语研究;王一娜讲师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1.项目主持人高月琴高月琴副教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分别于2000年、2008年到美国怀俄明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
自2005年至今教授英语系英语专业基础年级的课程。
先后讲授过基础英语、英语阅读、高级英语、写作、翻译、视听说等课程。
并开设“语用与认知”、“语用、认知与社会语言学”两门研究生专业课。
2003年6月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成为英语语言专业硕士生导师。
先后参与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参加多项校级科研项目。
目前参与校精品课程“基础英语”课程的建设,并主持校级精品课程英语阅读建设。
代表性的论文有“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合理利用冗余词句”、“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心理抑制因素”、“A diachronic Study of Sexism in English: from 60s to 90s”、“建构主义对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血色浪漫”及“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语言特色”、“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读写说议,四位一体”的语言技能培养模式”以及“英语专业不成功阅读者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等。
参与编写的教材有:《英语综合技能培养与提高》、《新编大学英语示范教程3、4》、《新编大学英语修订版同步辅导》、《词汇助记与精彩段落赏析》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一册、第二、第三册、《语言学概论》以及北京市精品教材《英美国家概况电子教程》。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韩春蕊副教授,考研真题,招生简章,真题,分数线,参考书,辅导班
考研保录集训营凯程教育: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韩春蕊副教授个人简介韩春蕊,女,1980年,副教授个人简介教育经历:1998年-2002年,山东科技大学,化工系,本科/学士2002年-2005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研究生/硕士,胡正水教授2005年-2008年,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研究生/博士,宋湛谦院士2008年-至今,北京林业大学,教师学科兼职:“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松香松节油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天然资源化学加工利用、松香高值化利用获奖情况:教改论文《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林业教育(2010)获2011年校级优秀教改论文;2009年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林业生物质化学与工程)论文被评为一等奖。
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主要从事生物质资源(松香)的化学加工利用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研究。
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经费共137W,主要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30901139)松香基表面活性剂控制合成特殊形貌Ni(OH)2材料与机理研究 (经费18W 2010.01-2012.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TD2011-10林产特色资源高值化化学利用研究 (经费100W 2011.01-2014.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X 2009-02、YX2011--4)松香基SAA调控微纳米硫化铅光电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 (经费17W 2009.01-2012.12)、广西林产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松香基树脂自清洁油墨的关键技术研究 (2w 2012.01-2013.1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8项,已授权2项。
主要教学工作及成果: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研究生课程《高等有机化学》和本科生《精细考研保录集训营化学品生产工艺学》、《林产工业微生物》、《天然食品添加剂》课程,发表教改论文3篇,主持并顺利结题校级教改项目《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2009-3);典型成果列表[1]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Wood Adhesives Based on Wild Acorn Starch,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Volumes 121 - 126) 2834-2838, lulu Zhou, Chunrui Han* ,Shifeng Zhang,etal[2] Han Chunrui, Zhu liwei, Jiang jianxin, Liu liujun.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i(OH)2 material with rosin-based surfactant by microwave solvothermal method.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2009, 29, S1. 149-153.[3] Han Chunrui,Song Zhanqian,Shang Shibin,Gao Ho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dehydroabietyl-1,3,4-oxadiazoles.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2007 ,27(8):42-44.[4] Han Chunrui, Wu Xiuyong, Lin Yusheng, Fu Xun, Hu Zhengshui.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Y2O3 hollow sphe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6, 41:1212, 3679-3682[5] Han Chunrui, Lv weili, Wu Xiuyong, Fu Xun, Hu Zhengshui. Batch preparation of TiO2 hollow spheres by templating against PSA-A latex.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2005, 20(6):1409-1416[6]Han Chunrui, Li Lanying, Zhang Canying, Gu Guohua, Hu Zhengshui.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Y2O3/TiO2 composite hollow spheres.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neering, 2005,34, Suppl. 1:184-187。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捐书仪式在省林业厅举行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捐书
仪式在省林业厅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山西林业》
【年(卷),期】2016(0)4
【摘要】7月28日下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捐书仪式在省林业厅会议室举行。
陈建成教授是山西芮城县人。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林业厅;院长;经济;会议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40
【相关文献】
1.刘大年教授捐书仪式在岳阳市图书馆举行 [J],
2.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淮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J],
3.笃学不倦厚德载物——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勇教授 [J], 柳光强;周菲
4.中国林经管理学科迎接新挑战——访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 [J], 铁铮
5.笃学不倦厚德载物——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勇教授 [J], 柳光强; 周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学家北林森林经理学-关毓秀
谦恭勤恳高洁毓秀关毓秀教授是我国著名森林经理学家、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农工民主党员。
1943年6月毕业于北京艺文中学,考取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林学专业。
1947年获学士学位,同年九月留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助教一职。
毕生从事森林经理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担任我国国家重点学科森林经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林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为发展我国森林经理学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
著有《测树学》、《森林调查》和《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教材和专著,既是其个人五十多年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总结,也是我国森林经理学家数十年科研和实践的结晶,对森林经理学科的发展贡献卓著。
漫漫求学路书香门第1924年11月4日关先生出生于河北山海关(原辽西省),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教师家庭。
关先生祖父德共颜,八旗甲兵。
父亲关鲁峰多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曾任北京市私立艺文学校校长(原为北京艺文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先驱高仁山先生在1925年联合著名大学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创办的;1951年,艺文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艺文中学;1952年,艺文中学由国家接管,命名为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1999年,随着西城区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整合,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合并为北京市长安中学)和北京市私立学校联合会理事。
父亲的这个职位为关先生的求学之路敞开了大门。
关先生从小受知识分子家庭熏陶,耳濡目染,求知欲望很强,而且有自己的想法,见解独到。
关先生就读于艺文中学,当时的艺文中学校风淳朴、师资精良、设施一流、管理严格、人才辈出,这严谨的教学风气及良好的课程基础,可以说为关先生今后的求学和科研工作奠定的第一块基石。
名师门下1943年6月中学毕业后,关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林学专业,师从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林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汪振儒教授。
汪振儒教授是树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
四盒园-设计分析
谢谢观赏
四盒园
设计师:王向荣
王向荣是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主持设计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园林》学刊副主编、 《风景园林》学刊主编,《景观设计》 《现代园林》等杂志编委,香港大学荣誉 教授,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 林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看点:欣赏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夏盒 模型图
夏盒是用木头做的一个花架屋,上面爬满葡萄,花架错落 复杂,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
“夏盒”是一间木制 的花架屋,由于木材 的搭接方式不同,花 架具有独特的光影效 果和戏剧性的视线体 验。木屋的中心是一 个小院,开启和关闭 的门同样会给游人带 来变化的视觉感受。 花架上面爬满葡萄, 就像西北的农家院中 常见的景致。
春盒由白粉墙 和石材建造而成, 一座小桥将游人引 入春盒中央,坐在 长椅上,透过屏风 和墙上的门窗,可 以看到主庭院的景 色,以及四周春意 盎然的竹丛。
花园南部朝向广场 是2 个出入口,木制的园 门可以开启和关闭。窗 的开启和关闭会让春盒 中的游人具有不同的景 观体验。
进入主要入口就是 由白粉墙建造的“春 盒”,跨过一座小桥, 来到“春盒”的中央,
世园会九个大师园之一的四盒园,与 四合院同音,设计师王向荣说“每一个中国 园林都有象征意义,都是象征的艺术,正 是这些含义让园林充满了诗意”,为了体现 这种属性,王向荣设计了代表四季更替轮 回的四盒园。
四盒园的设计灵感来自扬州的个园,大学时期,王向 荣曾在个园小住过两个星期,个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给 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园林的入口到出口,分别 能看到春笋、夏云、秋屋,冬雪四座代表不同季节的假 山,形成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季景观的循环。
踏进四盒园主要入口便进入“春盒”,景观主要是春意盎 然的竹丛;“夏盒”则是葡萄藤爬满了花架;“秋盒”由石头砌筑 而成,其地面比中心庭院高出了1米,墙上有许多正方形的窗 洞,形成一个个画框。“冬盒”是由青砖砌筑而成的盒子,里边 白色沙石地面,如同冬雪。在“冬盒”,透过砖墙上的空洞,也 可以看到“春盒”外的竹丛。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Review22 April 2021, 40(4): 895-911 Mycosystema菌物学报创刊4(7周年40th anniversary of M y c o s y s t e m aISSN 1672-6472 CN11-5180/Q特约综述DOI: 10.13346/j.mycosystema.200364崔宝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担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菌 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桑黄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青年科技工 作者协会理事、农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MycoKeys》《Forest Ecosystems 》等S C I 期刊编委,《菌物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等中文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学、分子系统学、食药用真菌、真菌产 酶活性与利用等方向的研究。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 C I 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梁希林业科技奖励3项。
司静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菌物学会会 员、桑黄产业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会员及多个国内外期刊杂志的审稿专家。
一直 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筛选出了多株高效稳定且对多种复 杂化合物有降解能力的菌株,提出了提高真菌漆酶稳定性及使用效率的新方法,对 多种药用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可有效提高灵芝多糖产量的培养 基质组成。
已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被评选为领跑者5〇00中国精品科技 期刊顶尖学术论文、5篇被授予《菌物学报》优秀论文奖,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 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王豪钱坤司静。
崔宝凯。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教授戴思兰博士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教授戴思兰博士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6
【摘要】戴思兰,女,1962年1月7日出生于北京。
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菊花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植物学报》编委会责任编委、《分子植物育种》编委会委员、《武汉植物学研究》编委会委员等。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博士生导师;园林植物;园艺学;观赏;北京林业大学;科教;分子植物育种;大学学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
【相关文献】
1.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 [J],
2.兰心菊质雅致从容——菊花专家戴思兰教授小记 [J], 张莉俊
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教授刘燕博士 [J],
4.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硕士点学科简介 (四)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 [J],
5.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崔宝凯——精选推荐
崔宝凯男,1981年7月生,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电子邮箱:*******************;***********************教育背景2002/09-2007/0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学专业,博士2006/12-2007/01,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微生物系真菌研究所,访问学习2006/10-2006/11,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化学与微生物系,访问学习1998/09-2002/07,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士工作经历2014/06-今,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破格)2010/01-2014/05,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副教授2012/11-2012/12,芬兰林业研究所,森林病理研究室,访问学者2011/10-2011/11,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食品与环境科学系,访问学者2007/07-2009/12,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讲师个人简介主要从事菌物分类与分子系统学、食药用真菌、林木腐朽病害、菌物资源多样性与产酶活性等方向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项目1项,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1项,参加科技部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130余篇,包括在30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60篇;合作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3项;2006年作为参加人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作为参加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北京林业大学各学院研招办联系方式
专业名称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林业工程(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风景园林硕士 农业经济管理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企业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学位) 农村区域与发展 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 复合农林学 自然地理学
工学院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陈老师
087100 081203 信息学院 095112 085211 085212 090704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农业信息化(专业学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 位)
武老师 淮老师 黄老师 淮老师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陈老师 森林经理-林业信息管 理与信息技术 吴老师
联系人 黄老师 蒋老师 李老师 李老师 周老师 夏老师 聂老师 朱老师 贺老师 张老师 夏老师 夏老师 夏老师 李老师 胡老师 张老师 毕老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张老师 土壤学科 植物营养学科 自然保护区学 科学技术哲学 法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生物物理 环境科学 于老师 聂老师 张老师 马老师 张老师 展老师 戴老师
人文学院
010-62337022 62336509 62336531 010—62336517 金老师 mingjuanjin@ 范老师 13161154061 吴老师 62336615
联系方式 Hxy@ 62338152 62338138 62338150 010-62336634 62337226 62337020 62338425 62338464 62337229 62338427 62337226 62337226 62338444 13910856632 01062336071 zhangyq@ 01062336756 bhx@ 01062336071 xuexiazh@ heicaoyuxin1010@126. com nielishui@ 010-62336724
北京林业大学届研究生爱林奖学金获得名单
计算机应用技术
杨刚
4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36 罗锐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张海燕
5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56 聂盈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昀
2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58 陆阳 信
管理科学与工程
高宝
3
北京林业大学
息
3117257 彭俊杰
管理科学与工程
陈飞翔
4
北京林业大学
学
院
3117259 刘凤媛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昀
5
计算机技术
淮永建
5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65 王蕾
设计艺术学
张晓燕
1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67 王田
设计艺术学
李昌菊
3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69 蒋承辰
设计艺术学
周越
4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77 张乐
设计艺术学
高阳
2
北京林业大学
3117268 管小辉
设计艺术学
尹言
3
北京林业大学
7110364 赵楠
3117532 段伟
林业经济管理
温亚力
3117535 凌棱
林业经济管理
张大红
3117518 江生生
企业管理
朱永杰
3117541 郝新强
行政管理
王刚
3117542 段璎珊
行政管理
陈建成
经
3117484 付宇涵
管
学
3117485 刘东
院 (
3117486 王加其
1
3117509 孙玮
5
《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张凌云事迹材料》
《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张凌云事迹材料》张凌云,女,36岁,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xx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xx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xx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xx年在中科院植物所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站期间获第三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xx年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任教。
近年来,她执着于林业科学事业,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承担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xx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xx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xx年获中国林学会第二届梁希青年论文奖。
十几年来,张凌云博士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持在林业战线上潜心学术研究,在经济林果实发育分子机理及裸子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sci收录13篇,主要发表在plantphysiology、plantcellandphysiology、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
xx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3篇(其中sci1篇,if:4.0),另外还有两篇正在撰写、投稿中。
张凌云博士学风严谨,基础扎实,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在经济林果实同化物运输和卸载领域,通过长时间摸索,成功建立了羧基荧光素探针活细胞示踪—激光共聚焦造影技术,首次将羧基荧光素酯cfda引入木本果实韧皮部实时追踪同化物的卸载情况。
该技术系国际首创,解决了荧光物质难以引入木本植物韧皮部的难题,实现了木本植物碳水化合物卸载的实时追踪,大大加速了木本果树同化物运输与品质调控研究进程。
结合细胞生物学技术、免疫定位技术和蛋白印迹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苹果、葡萄、核桃、枣等果实中同化物卸载路径及机制,实现了技术和理论的双重突破,为果实同化物运输和经济林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北林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资源利用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林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资源利用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资源利用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森林生物资源是指在一个经营单位里,森林生物系统中的所有物质。
它是森林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森林资源。
它包括林木蓄积资源、林木资源,还包括森林生物系统中,除林木资源以外的其他物质,如森林草本植物资源、森林动物资源、森林微生物资源,以及它们彼此联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在森林生物系统范围内的整体资源,如森林生物系统所形成的景观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0710Z1森林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方向:01 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02 天然产物与功能性食品03 森林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②2017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017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综合测试二二、考核内容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1、由学科考核小组组织实施,考核前应及时通知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全程监督考核过程。
学科考核小组组长原则上由学科负责人担任,成员不少于5人,且至少3人为博士生导师。
2、只有通过前期材料审核及公示合格的申请人才有资格参加学科考核。
3、主要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形式及内容由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确定。
学科需要制定详细的学科考核办法及流程,提前报学院审查备案。
4、学科考核小组负责汇总本学科考核成绩,结合当年导师招生名额,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将拟录取名单、考核成绩、考核记录、考核试卷等上报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5、生物学院各博士点招生学科的考核安排将另行在生物学院网站通知,请及时关注。
三、申请材料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份(报考信息填写完毕并按要求上传本人近期证件照电子版,确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登记表中的自述部分需由考生手写签名后方有效);2.两封具有教授(含)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封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指导教师撰写,如导师为副教授的,增加一封教授级别的专家推荐信,即申请者需提交3封推荐信(要求分别密封);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硕士要求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已获得硕士学位考生可在个人档案中复印,需加盖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公章);4.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往届生提供)或研究生证(含注册页)(应届生提供);5.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时间在2005年前的上传)6.身份证(正反两面);7.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证明(获得境外院校学位者提交);8.申请人研究成果清单以及相关材料(如学术论文、专利证书、科研获奖证书、竞赛获奖证书等);9.《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仅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提交)10.申请人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计划(科研计划书要求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格式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具体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并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研究进展等)12.体检表(体检时间应在2018年10月后,二级甲等以上资质医院)。
研究生论文题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论文题录盐基因原核表达研究= Studies on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Plant Anti-freeze and Salt Tolerance Genes.[硕士学位论文,中]/马新宇(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沈昕、卢存福//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库的构建及Na+/H+ exchanger cDNA 3′末端的克隆=Construction of cDNA Library from Populus euphratica and Cloning of 3′End of Na+/H+ Exchanger cDNA[硕士学位论文,中]/余光军(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沈昕//200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CL1基因调控转基因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研究= Manipulation of Lignin Biosynthesis of Transgenic Plants by 4CL1 Gene [硕士学位论文,中]杨雪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导师蒋湘宁 //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不同损伤形式对杨树诱导抗性及体内防御信号物质的影响=Effect of different damage on induced resistance and defense sihnalings in Populus [硕士学位论文,中]/ 杨迪(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沈应柏//2003。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转 CpTI 基因毛白杨的分子检测与虫试=Molecular detection and insect test of transgenic Populus tomentosa with CpTI gene[硕士学位论文,中]/张谦(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张志毅,林善枝//2003。
(国家科技部《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计划的资助)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步研究=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Tetraploid Fodder Clone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Regional Trial [硕士学位论文,中]/王秀芳(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李悦//2003。
北京林业大学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实施办法(试行)
北京林业大学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实施办法(试行)为加强新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和帮带作用,学校从2009年起,实施为新进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的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熟悉教学科研,树立师德师风,提升业务技能,确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快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主要为年龄在40周岁(含)以下、每年新入校的没有高校教学经验的专任教师。
我校其他岗位转入教师岗位系列的青年教师也须按本办法实施导师培养制。
三、导师选任条件1、聘任在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教龄在10年以上;2、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优良教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学术造诣,能够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指导;4、有条件的学院(部)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联合担任导师。
四、导师基本职责根据所指导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1、进行师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培养青年教师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2、指导青年教师参与课堂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通过检查青年教师备课、试讲、旁听、观摩等手段,强化教学各个环节的训练,帮助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3、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学科建设,融入学科团队和科研团队;帮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所在学科科研情况、合理选择研究方向,培养其申请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4、协助学院(部)安排并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五、青年教师培养要求主动接受导师在思想、业务方面的指导,虚心求教、勤奋好学,认真完成培养计划内容;1、完成导师制定的课程选修、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含教学研究)和实践学习等任务,如实填写《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记录本》;2、在导师的指导、安排下,每学期至少听课15学时(主要听取北京市教学名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等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讲授的课程),并且配合导师做好课程的助教任务;3、在导师指导下,掌握所承担或将要承担讲授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学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选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4、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科研方向,进入研究团队,参与科学研究,学习科研经验,掌握科研项目申请和开展科研活动的方法,提升科研能力。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李颖岳副教授,考研真题,招生简章,真题,分数线,参考书,辅导班
考研保录集训营凯程教育: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李颖岳副教授个人简介李颖岳,副教授,硕导。
E-mail:yingyueli@电话:62336134主要研究领域1.林木生物技术2.经济林遗传改良学习、工作经历2005.6至今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中2009-2010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访问学者主要科研课题已结题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产质大枣、榛子新品种选育,45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枣优质高产培育技术研究,65万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冬枣良种区域化试验与标准化栽培,30万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台湾青枣系列品种的引进,40万在研项目:1、国家林业局项目(SD0601)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野外更新规律的研究,22.5万2、国家林业局项目,喙核桃人工繁育和野外种群恢复研究,20万3、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17)枣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297万4、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优异枣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利用,(JD2010-5),30万考研保录集训营成果与奖励科研成果:梁希林业科技叁等奖:台湾青枣系列品种的引进 2007年表彰和荣誉: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委员会优秀青年学者论文专著论文目录:1.王强,张志毅,付强,王伟峰,李颖岳.大熊猫主食竹研究现状与展望.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增)21-282.马雯彦,庞晓明,续九如,李颖岳.果实裂果影响因子研究进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6): 798~8043.马庆华,续九如,王贵禧,姚立新,李颖岳.河北和山东冬枣果实品质评价及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48-544.姚立新,薛瑾,李颖岳,续九如.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叶片性状对比研究.吉林农业科学,2009,34(5):50-545.李颖岳,续九如,史良,赵斌.大棚栽培台湾青枣不同品种花粉贮藏特性研究,林业科技,2007,3:15~186.李颖岳,续九如,史良.台湾青枣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对比研究,北方园艺,2007,6:17~197.李颖岳,续九如,马庆华.大棚栽培台湾青枣促果试验研究,北方园艺,2007,10:23~25.8.马庆华,续九如,姚立新,李颖岳.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57-60考研保录集训营考研保录集训营考研保录集训营。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资介绍
师资概况艺术设计学院由“环境设计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艺术系、造型基础部”四系一部构成,开设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科)、产品设计本科专业。
目前有1个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动画二级学科授权硕士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3人,教授5人,副教授16人。
具有3个月以上国外留学和研修经历的教师13人,其中10人为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3人为国外攻读学位。
我院教师中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教育部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多名教师取得了设计师称号。
学校自1999年开办艺术专业至今,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教师出版个人专著(画集)及教材90余册。
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重要学术展15次,参加其它美术知名展览106次。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各专业委员会比赛荣誉172项。
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7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2篇,发表作品187件;在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6篇,发表作品168件。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个人信息表个人简介个人简介:兰超,女,1969年生于北京。
1985-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9-199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5于中央美术学院胡伟教授主持的综合材料艺术工作室读研并获硕士学位。
1993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淀区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邮箱:lanchao6961@学习、工作经历1985-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9-199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5于中央美术学院胡伟教授主持的综合材料艺术工作室读研并获硕士学位。
2007年在法国巴黎进行3个月的艺术交流。
2013年6-12月在美国北卡罗莱那费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3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冬梅,农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冬梅简历基本情况:王冬梅,女,1963年生;农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专业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教育背景:1982-1986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专业读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1993北京林业大学攻读水土保持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1994-1997北京林业大学攻读水土保持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
工作简历:1986年7月至今一直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2年晋升讲师,1997年晋升副教授,2010年晋升教授,2010年博士生导师。
曾担任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
一、教学及教学研究情况讲授“农地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学”、“环境影响评价”等本科生课程,讲授“生态环境学”、“景观规划设计”等研究生课程;承担校级精品课程1门,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土壤侵蚀原理”1门;共指导本科生96名,指导硕士生47名,博士5名;主持“十二五”规划教材《农地水土保持》1项,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项,主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参加教育部教学研究课题2项,其中两项分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
二、主持和参加科研情况主持的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1项),参加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和国际项目9项,其他课题6项;参加的科研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
目前重点开展植物/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困难立地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近年主要研究课题:1、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2012-2015,主持人;2、宁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2012-2013,主持人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丛枝菌根菌-植物-根瘤菌共生对植物适应矸石山生境的作用,2009-2011,主持人;4、教育部留学人员启动基金-沙棘与微生物共生在煤矸石废弃地植被修复中的作用,2008,主持人;5、中德技术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森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管理”,主要参加;6、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2006-2010,主要参加;7、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困难立地工程造林新材料、新产品及应用技术,2006-2010,主要参加;8、林业公益项目“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2013,主要参加。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老师
訾非(1970年生),男,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兼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主讲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课程。
1988年9月-199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1999年7月-2003年5月:美国佐治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教育心理学博士(Ph.D.)2003年4月-2005年6月: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
研究领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方向:完美主义心理、审美心理、表达性艺术治疗。
主要研究成果:著有《生活适应与健康》和译著《心理勇气》多部。
在国内心理学核心期刊发表《大学生对权威的畏惧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权威的畏惧感、对他人否定评价的惧怕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等论文10余篇。
雷秀雅(1962年生),女,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
主讲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2002获日本山口大学大学院教育研究科学校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3月获日本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博士(PhD)学位。
研究领域:发展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咨询;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专攻特殊儿童心理。
主要研究成果:著有《认识人生、再创人生辉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译著《家有顽童》等多部著作。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关于青春期孩子家长的教育观与孩子心理压力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纬度》等论文20余篇。
主持2009年国家教育规化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
吴建平(1966年生),女,中国共产党员,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系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
主讲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课程。
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成果:著有《内蒙古的社会现代化之路》、《社会心理学》及译著《环境心理学》等著作多部。
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生态环境控制的心理学途径》、《应用于教室环境的自我报告的心境量表的修订》等论文20余篇。
湿地国际陈克林简介
湿地国际陈克林简介陈克林,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克林教授长期致力于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特别是在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等。
他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陈克林教授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观点和思路。
他强调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和保护。
他认为湿地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而不仅仅是保护湿地的形态和景观。
他提出了“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即在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湿地恢复方面,陈克林教授注重实践和应用。
他提出了多种湿地恢复技术和方法,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湿地水文恢复、湿地土壤恢复等。
他强调湿地恢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方法。
他倡导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恢复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湿地的全面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升。
在生态旅游方面,陈克林教授也具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他提出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注重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他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游客需求、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经济发展等。
陈克林教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担任多个社会职务。
他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自然保护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文艳--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
2006-4-6 14:57:22 北京林业大学 考研共济网 点击浏览:360次
·[考研一站式]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
·[考研一站式]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
姓 名48号
梁文艳
kaoyangj
性 别济 女336260 37 民 族kaoyangj 汉共济网
48号 政治面貌
200092
党员 考
所在学科院 环境科学共济 职务/职称研 讲师
正门对面
研究方向
正门
水环境科学专 个人简历336
26038 1969年11月15日生,中共党员。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1992年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监测专业,199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同济大学四平路
成果及正门
获奖情况
336 26038
发表论文:112室
1.电位滴定法测定三苯基锡化合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3,20(1).济
2.洗涤吸收法处理饮食业油烟的新探索,环境保护,1999(259).
3.微孔过滤法回收活性炭生产废水中活性炭的研究,环境保护,2000(269).
4.堆浸技术回收铜资源中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2001(282).
5.《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参加了其中二章的编写。
6.“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林业教育,2003(6). 7.排污费改革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环境保护,2003(312) 8.脉冲变频电磁场对水中藻类的抑制及去除效能,环境科学,2004(4)
9.饮用水处理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已接收待发表。
10.《环境评价》,高教教育出版社,参与了其中一章和一节的编写,今年出版。
参加科研课题:
光华木材厂搬迁技改项目中废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化共聚气浮纳滤技术处理水中有机物的研究(50178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饮用水高铁化学除藻效能与机制(2007703)
参加环保项目:
洪都啤酒厂“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
贵溪县贵溪冶炼厂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现场采样与监测。
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厂生产基地的水质、大气、土壤采样及监测分析与最终监测报
告编写。
新余电厂扩建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萍乡电厂扩建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九江电厂二期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九江石化大化肥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东风制药厂青霉素项目技改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江西电化厂技改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贵溪冶炼厂二期扩建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贵溪化肥厂24万吨/年磷胺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现场采样与监测。
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王毅力
2011-10-20 Google提供的广告
Protein,Antibody,cDNA
2000多种重组蛋白,4000多条基因国际领先的鼠和兔单抗技术,试剂盒
工作简历:
199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
1997年在大连铁道学院应用化学系获得环境化学硕士学位
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
2000年8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
2001年12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职)
教学工作:
先后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包括:森林资源与环境导论、环境化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规划学、污染生态学等;研究生课程:环境水化学。
在教学之余,主持建立了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实验室,使得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研究领域:污染生态化学与微界面分形,环境水质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生物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具体研究包括:悬浮颗粒物吸附POPs的分形特征、强化共聚气浮-纳滤集成系统、ABR 生物反应器的性能与颗粒污泥的分形特征、白腐菌生物活性炭技术。
在无机高分子和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为中心的高效絮凝集成系统(FRD)、溶气气浮(DAF)技术、颗粒物(天然水体中悬浮颗粒、人工材料活性炭、水处理中的絮体和生物颗粒)的分形特征、微界面分形反应动力学、纳滤膜技术、ABR和生物活性炭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研课题:
现在负责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8009,强化共聚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2002年1月-2004年12月,¥21万;20407004,絮体表面分形与动力学特征的研究,2005年1月-2007年12月,¥22万);负责主持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91078,絮体表面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1.9万)
科研成果:
研究工作在“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国给水排水”、“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icence and health, part A.”、“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等中文核心和英文Sci索引杂志发表和已接收论文30余篇,其中Sci引文文章3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4篇。
参编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
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第九水厂从事“高效絮凝技术集成系统”中的“絮凝-溶气气浮”
中试工艺的研究,为第十水厂的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发明了高效的溶气释放器和高效絮凝气浮集成系统,并申请了相关的发明专利。
主要兼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
中国化学学会会员
办公室电话: 62337917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资源与环境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wangyil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