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9章 侵 犯)【圣才出品】
第9章侵犯1.你怎样理解侵犯的原因?怎样估价侵犯的普遍性问题?答:(1)侵犯的原因①情绪唤起水平a.个人的总体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
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
b.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身体运动、性唤起等,也会改变人们的侵犯性。
如暴力色情的宣传会通过增加人们的性唤起水平的途径,增加人们的侵犯性。
②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a.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个人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其以别人痛苦为后果的侵犯行为也就越难于发生。
b.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
当个人的责任行为意识增强,侵犯行为的强度会明显下降。
当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会明显增加。
③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a.研究表明,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这实际上证明了社会同一性(社会身份)同侵犯行为的关联。
当一种社会同一性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合理性时,人们侵犯冲动的释放也会变得更容易。
b.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
群体的相互摹仿和激发,直接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而且群体的极化作用和去个性化作用,也可以使人更倾向于选择同群体相一致的侵犯行为。
④大众媒介暴力传播存在潜在危险,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模仿其中的情节而产生的侵犯行为。
(2)对侵犯的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经调查发现,从1945年到1990的2340个星期中全世界只有3个星期是无战事的和平日子。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的各种侵犯事件仍有增无减,并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各种侵犯行为的新现象。
由此可见,侵犯行为的普遍性。
虽然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日益普及、繁荣,财富在以级数增长的速度积累,但根据国内外侵犯行为的历史与现状,可以估价出侵犯行为可能会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①国外侵犯的普遍性问题。
2004年,美国包括强奸、谋杀、抢劫和严重人身伤害在内的各类暴力犯罪案件达136万起,2005年共发生139万起。
社会心理学 侵犯行为 知识体系
第七章侵犯行为伯克威茨(L.Berkowitz)认为,挫折所引起的仅仅是个体内部的一种进行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而不是外在的侵犯行为。
而且这种“准备状态”不但可以由挫折引起,还可以由他人的攻击和个体以往习得的侵犯习惯产生。
伯克威茨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侵犯行为。
Berkowitz和Le Page(1967)进行了一项经典的研究,展示了武器具有激发攻击性的力量。
在这项研究中,男性参与者被激怒,然后电击另一名同伙。
在一种情况下,运动项目(球拍,球)在房间里。
在另一种情况下,房间里有一把左轮手枪和一支步枪。
在哪种情况下,参与者的攻击性更强?有枪的地方。
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叫做“武器效应”。
三、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性社会学习的解释)(The Social Learning Explanation for Aggression)似乎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攻击。
我们如何解释这些差异?尽管个体之间的攻击性存在着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差异,但社会心理学家更感兴趣的是社会化在攻击性行为发展中的作用(Huesmann, 1988;Huesmann & Malamuth, 1986)。
正如前面提到的,社会化是孩子们学习他们文化中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化是许多代理的工作,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学校、教堂和媒体。
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孩子们学会了许多行为模式,包括好的和坏的,这些行为模式将伴随他们进入成年。
Albert Bandura(1973)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后天习得的,就像任何其他人类行为一样。
攻击性可以通过两个一般的过程来学习:直接强化和惩罚,以及观察学习或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
通常,有暴力行为的人生长在一个暴力司空见惯的社区。
这些人认为攻击是一种为所欲为的方法。
他们甚至可能自己尝试过,并获得了一些目标。
如果攻击得到了回报,那么一个人更有可能再次使用攻击行为,通过直接强化的过程来学习。
论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消除
班级:姓名:学号:辅导老师:[摘要]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其中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暴力事件发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暴力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一、暴力事件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杀人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过激杀人,大学生杀人很多时候都是临时的想法,并不都是蓄谋已久,特别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最易产生杀人行为;二是为财或为情而发生杀人行为的大学生较多。
三是手段极其残忍。
作案用的工具一般都是锋利的刀子,锤子,杀人方式一般是用刀捅或者用锤子砸。
四是性别差异明显,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女生的杀人行为相对较少。
五是具有群体性特点,往往在群体中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二、原因分析1.挫折应对及挫折承受力对于失败,他们不是去寻找原因,或者采取其他的办法解决问题,却采用杀人的方式,挫折承受力弱也是大学生杀人的一个原因之一。
所谓的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能够容忍挫折的程度。
挫折承受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显得十分紧张,茫然不知所措,最后选择侵犯引起自己挫折的个体,产生犯罪杀人行为。
,辽宁财专本科部大三学生虞忠维,因为追求女同学不成,一怒之下将其掐死[7]。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4]。
对挫折的反应,取决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归因,即使他认为产生挫折的归因。
当然其中之一就是直接攻击,暴力杀人就属于攻击的最严重的方式。
大学生在对待挫折时常常会有错误的归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社会经历贫乏,生活道路比较平坦,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更是掌上明珠,骄傲,任性,自尊心强。
在调查的案例中,大都是由于个体在面临挫折情景时,没有寻找比较合适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结果采取暴力杀人的方式,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考公务员,因为身体不合要求被拒绝,于是持刀杀死杀伤各一名招聘干部[5]。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侵犯一、侵犯的实质(一)侵犯的概念1.侵犯的定义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1)敌意的多种含义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
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
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1.主要观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
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
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侵犯行为
在本能论和动机论看来,在侵犯 行为得以表现之前,其能量是一直维 持着的,只有通过侵犯行为的表现, 才能“发泄”这种能量,也才能减弱 这种侵犯的倾向。而社会学习理论认 为,人通过对 环境刺激和行为后果的 认知,就可以减缓情绪的唤醒,从而 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4、接触或观察侵犯行为将增加 侵犯倾向 (二)侵犯行为的习得 班杜拉认为,大多数的侵犯行 为都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而获 得的。
2、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 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 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 取的侵犯行为。 3、被认可的侵犯行为(sanctioned aggression) 是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 犯行为之间的行为。如自卫行为、教师 和家长教训孩子等。
(2)去个性化。
(3)炎热。
(4)噪声。 (5)挫折。
三、学习和经验的 1、观察——模仿。 2、大众传人的暴力行为可以使观众内心的 攻击性用转移的方式发泄出来,反 而可以减少他的实际的侵犯行为。
(2)失禁论。认为电视里的暴力会起 到激发和榜样的作用,使人的内在的侵犯 性失控而爆发出来,特别是对于判断力和 自控力较差的儿童更是如此。此论得到了 普遍的认同。
儿童目睹侵犯行为后的行为表现
———————————————————————
实验条件
有形的(打)
12.73
1.05
言语的(骂)
8.18
0.35
———————————————————————
暴力模式(实验组)
平静模式(控制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侮辱。 3、否定性评价。当个体受到否 定性评价,而他又认为这种评价是 不公正的,故意的,往往导致愤怒 和侵犯。
侵犯行为的心理学与社会学阐释
侵犯行为的心理学与社会学阐释作者:徐楚清来源:《理论观察》2022年第03期摘要:侵犯行为因其复杂的成因机制与消极的社会后果而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侵犯作为一种自然适应机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而延续至今,一方面受到特定脑区与激素水平的调控,另一方面也与个体的人格特质、早期经验与认知方式息息相关;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侵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形式,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组织结构的紧张关系,那些被社会标签化的个体或无法正常进行阶层流动的个体选择通过侵犯(越轨)行为以对当下社会控制方式和社会分层结果进行消极挑战。
关键词:侵犯行为;越轨;心理学;社会学中图分类号:B840.5;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101 — 06一、侵犯行为的概念与研究取向从古到今,侵犯行为一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在不同情况下带来众多复杂的、多半是负面的社会后果。
为了更好地减少侵犯行为对个人、群体与社会带来的危害,许多学科都将侵犯行为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尤见于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中。
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指的是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伤害可能体现在身体、语言或关系上〔1〕,可能发生在现实或虚拟情境中〔2〕,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大都集中在发出侵犯行为的特定个体或群体身上,并重点探讨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但从侵犯行为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行为的信号一旦发出,不同行动主体之间将会产生冲突式的社会互动,并在更大的层面上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甚至在代际传递下形成一种侵犯性的社会文化。
本文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共同分析侵犯行为这一现象,并试图通过两种学科的视角,在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层面对侵犯行为的前因后果做一种更加综合的阐释。
二、侵犯行为的心理学阐释在心理学层面,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对侵犯行为有不同的理解,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各异,提出的理论也有相似或冲突之处,这是由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
社会心理学:侵犯概述
- ⼼理学术语:侵犯:是个体的⾏为,也称侵犯⾏为,这种⾏为涉及个体对他⼈的伤害和危害。
凡是侵犯⾏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的⾏为。
侵犯⾏为是有⽬的的⾏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
表现在⾏为、语⾔上。
基本解释 1. [encroach on;infringe upon]∶侵凌触犯 侵犯⾻⾁ 2. [intrude into;invade]∶进犯 侵犯领⼟或主权 详细解释 1. 侵凌触犯。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亦⾔灌夫通*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轢宗室,侵犯⾻⾁。
”《南史·傅昭传》:“及昭⾄,有⼈夜见甲兵出,⽈:‘ 傅公善⼈,不可侵犯。
’乃腾虚⽽去。
” ⽑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在有些地⽅,他们在⼯作中犯了⼀些错误,例如:⼀⽅⾯排斥贫农⼊社,不照顾贫农的困难;另⼀⽅⾯⼜强迫富裕中农⼊社,侵犯他们的利益。
” 2. 进犯。
《汉书·王莽传中》:“ 莽⽈:‘ 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辠当夷灭。
’” 宋岳飞《奏郾城县并绛州垣曲县捷状》:“有番贼马军⼀千馀骑径来侵犯郾城县北五⾥店。
” 清昭连《啸亭杂录·解易占》:“ 噶尔丹叛时,侵犯乌阑布通,其势甚急。
” 袁静《伏虎记》第七回:“ 美国财阀们的贪欲和侵略野⼼是⽆⽌境的,这次⼜发动侵犯朝鲜的战争。
” 3. 抵触。
《朱⼦语类》卷九四:“只是那⼀箇定理在此中截然不相侵犯。
” 主要理论 有关侵犯的早期研究主要是S.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和后来K.Z.洛伦茨等⼈提出的习性学说,它们分别从精神分析⾓度和动物⽣存中习性发展的⾓度解释⼈的侵犯⾏为,虽然⾓度不同,但结论却有相似之处,即都认为侵犯是⼈的本能⾏为,是与⽣俱来的。
发⽣侵犯⾏为的动因来⾃⼈的内部。
这些看法因为缺乏实证,并且对深⼊理解侵犯现象⽆所帮助,所以不太受当代社会⼼理学家的重视。
挫折-侵犯假设 是第⼀个⽐较有影响的观点,由J.多拉德和N.E.⽶勒1936年提出。
9.2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一)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比B型人格的人更具有侵犯性(R.A.Baron,G.w.Russell&R.L.Arms,1985;C.S.Carver&D c Glass,1978)。
表现为对极其微小的烦恼都会“表现出对抗、暴怒、粗鲁、乖戾、批评和不合作等过激行为”(T.M.Dembroski &P.T.costa,1987)。
(二)敌意归因偏差在情境不明确的状况下,个体有将对方的动机或意图视为有敌意的倾向,即敌意归因误差(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
如研究(K A.Dodge&J D.coie,1987) 证实,当男孩子的敌意归因误差倾向愈高时,他们愈有可能表现侵犯行为。
(三)性别差异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B.A.Bettencourt&N.Miller,1996;G.P.Knight,R.A.Fables&D.A.Higgins,1996),男性和女性不仅在侵犯的数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侵犯的方式上也不相同。
男性的攻击多为身体侵犯,而女性的攻击多为言语侵犯和其他间接的侵犯行为。
但是,当男性和女性被他人直接激怒时,侵犯的性别差异也会缩小(B.A.Bettencourt &N.Miller,1996)。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研究发现有许多情境因素:高温、药物和酒精、唤醒水平等对侵犯行为有影响。
(一)高温很安德森、戴厄舍和德勒维等人的研究发现了侵犯的“热度效应”即温度越高,被试体验到更多敌意,人们会出现更多的侵犯念头。
(二)酒精和药物1.酒精:斯姆特和泰勒(G.T.Schmutte&S.P.Taylor,1980)的研究发现酒精会使人们对周围环境以及侵犯后果的意识程度降低,以至于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2.药物:药物对侵犯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但是其作用的方向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剂量的大小以及被试的状态。
用于治疗亢奋的镇静剂具有与酒精相似的作用(A.B.Gantnot & S.P.Taylor,1988)。
什么是侵犯
什么是侵犯一、侵犯定义:社会心理学上所谓侵犯就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可以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侵犯必须同时具有以下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是侵犯:1.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
2.侵犯行为是外显的行为。
3.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侵犯的分类标准: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和亲社会侵犯行为,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凡是具有上述侵犯行为三个特点,并且违反了社会准则的行为都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采取的侵犯行为.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称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例如自卫行为。
三、侵犯行为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将侵犯看作是人的一种行为,这个定义因其简单明确,易于实验观察,所以广为人们所接受。
社会心理学对侵犯的研究主要涉及几个方面:1.人类中的侵犯行为从何而来,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关于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界已经形成了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都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进行论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1)本能论:侵犯倾向是通过祖先的遗传而来的本能,人们基本不能摆脱它,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消耗侵犯动力,才能使侵犯倾向得到控制。
(2)挫折——侵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侵犯和挫折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目标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3)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
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 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 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 或使他养成一贯的侵犯性(4)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
社会心理学 第十章 侵犯行为_2014级
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三)侵犯的普遍性
120 每 个 (世 纪 单 因 位 战 : 争 百 死 万 )亡 的 人 数 100 80 60 40 20 0
16
17
18
15
19
1—
世纪
图 最血腥的一百年——20世纪
20
(到
95
年
)
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四)侵犯的稳定性 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 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二)侵犯的生物学理论
侵犯归于个体内部 脑机制: 海马:影响情绪; 杏仁核: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 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 大脑皮层: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侵犯行为。 神经递质:
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少,侵犯增多);
雄性之间为争夺配偶而互相攻击,该种行为能够成功保 护配偶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使得攻击性基因得以发展传递。
雄性对异性攻击的倾向弱很多,因为雌性可能会拒绝攻 击自己的雄性。
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4.对本能论的评述 本能论认为侵犯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侵 犯本能。这种观点遭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主要表现在: (1)在动物身上,是否真的存在侵犯本能? (2)即便在动物身上存在侵犯本能,那么是否就意味着 人类就一定具有侵犯本能呢?如果人类具有侵犯本能,那么 我们可以预期,人类应该在侵犯本能的驱动下程序化地表现 出侵犯性。由此,人类侵犯行为的表现上应该有许多相似之 处。事实上,人类的侵犯行为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无论从 数量还是从种类上。
2.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 亲社会行为——认可的侵犯行为(Sanctioned aggression)
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探析
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探析王恩界 乐国安 内容提要 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多种理论来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对这些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回顾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侵犯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侵犯行为 发生原因 心理学 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侵犯,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①虽然现在还没有关于人类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但是已经产生了几种有一定说服力的观点,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可以对一些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结构化解释。
篇幅有限,简论而言。
一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
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
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②。
在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
后来,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
在20世纪早期,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当前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通常都是使用挫折、消极情感和愤怒等概念来加以描述的。
二是侵犯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理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生物学因素只是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调节变量,但无可否认的是许多生物学因素在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知识讲解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2008-07-19 19:32:46| 分类:学习教育资料|字号大中小订阅所谓侵犯就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可以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侵犯必须同时具有以下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是侵犯: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伤害他人,那这个人的行为就是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外显的行为.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和亲社会侵犯行为,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凡是具有上述侵犯行为三个特点,并且违反了社会准则的行为都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采取的侵犯行为.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称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例如自卫行为一,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侵犯行为的理论可分为本能论,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本能论的代表这之一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暴力,凶残等各种侵犯行为结为个体内部天生的侵犯能量向外宣泄的结果.习性学认为侵犯行为是动物的基本本能,洛伦茨是习性学的代表人物.他也认为侵犯行为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动机论把挫折视为侵犯行为的动机,即挫折引起侵犯.但挫折并不总是引起侵犯行为,是由于人们对造成挫折原因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挫折和侵犯之间,认知因素起很大作用.动机论还认为侵犯行为的目标可能会转移.所谓目标转移乃是指当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对挫折制造者进行还击时,往往会找到一个替代者即出气筒去发泄.挫折导致侵犯的制约条件很多,这些制约条件若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时,则其侵犯行为往往定会发生,例如,追求目标重要,越有吸引力,受阻后的不满情绪越强烈,侵犯行为越明显;越临近目标时,遇到挫折就越使人不满,越易导致侵犯;当个人遇到的挫折被视为毫无理由,不合理,就越加深挫折感,越激起侵犯行为.班杜拉指出,遭受挫折后的个体可以表现为攻击行为,也可以表现出心灰意冷,奋发图强或绝望自杀等行为.究竟采用哪一种行为,取决于个体以往生活经历所习得的,对付生活压力的行为模式.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即侵犯行为的起因和侵犯行为的习得.班杜拉坚持认为,并非挫折导致了侵犯,而是令人反感的情绪体验导致了情绪的唤醒,而情绪的唤醒乃是诱发侵犯行为的因素之一.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几个基本观点:任何情绪唤醒均将触发侵犯行为.不进愤怒,恐惧,而且情欲亢奋,异常欣快等情绪也可触发.情绪唤醒对侵犯行为的引发有个别差异.由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唤醒对那些经常以攻击的方式对付生活压力的人来说,才是侵犯行为的原因.侵犯行为受到示范作用,模仿,诱发刺激和个体行为习惯等多样因素制约的.唤醒状态的减弱将减低侵犯行为的发生.情绪的减弱既可以通过侵犯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非侵犯的方式.在后一种减弱方式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接触或观察侵犯行为将增加侵犯倾向.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侵犯行为,其中有些因素与个人特点有关,有些因素与情境特点有关.影响侵犯行为各因素的两个综合性模型,包括瑞文/鲁宾的模型和沃森的模型。
社会心理第九章 侵犯行为课件文档
第九章侵犯行为(P272)什么是侵犯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侵犯行为?什么样的情境更容易诱发侵犯行为?大众媒体对侵犯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样去减少攻击行为?第一节侵犯行为概述一、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几个要素:一是有目的性。
有侵害他人的故意。
二是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和后果产生。
二、认定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行为的几个影响因素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将一个人推倒在地——侵犯行为将这个人推倒在地,是因为卡车从他后面撞过来了,他自己还毫不知情。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的原因。
车祸。
互相不认识。
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经济地位、性别、种族背景、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
卢旺达图西族人、胡图族人。
三、侵犯行为的种类1、根据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这样的行为违背社会准则;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对社会准则起到了维护的作用。
公检法的执法。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正当防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父母的体罚。
2、根据侵犯方式的不同:言语侵犯、动作侵犯3、侵犯的动机: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
报复性侵犯:针对受害者的复仇和教训;工具性侵犯:侵犯行为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4、广义的侵犯、狭义的侵犯。
四、侵犯行为的理论在分析侵犯行为的产生原因时,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生物学理论、挫折—侵犯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侵犯冲动;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3、攻击行为是学习得来的。
(一)侵犯行为的生物学理论1、本能论哲学家关于人性的争论:性本善(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为代表,认为社会罪恶的原因是社会本身而不是人性)、性本恶(以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为代表,认为社会法律是控制残忍人性的必要手段。
这一观点得到了弗洛伊德的赞同)大象、马、山羊、狼、猴子——为了争夺配偶、争夺领土会彼此攻击。
弗洛伊德:人类的侵犯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本能的冲动。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作者: ————————————————————————————————日期:ﻩ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2008-07-19 19:32:46| 分类:学习教育资料|字号大中小订阅所谓侵犯就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可以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侵犯必须同时具有以下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是侵犯: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伤害他人,那这个人的行为就是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外显的行为.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和亲社会侵犯行为,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凡是具有上述侵犯行为三个特点,并且违反了社会准则的行为都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采取的侵犯行为.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称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例如自卫行为一,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侵犯行为的理论可分为本能论,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本能论的代表这之一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暴力,凶残等各种侵犯行为结为个体内部天生的侵犯能量向外宣泄的结果.习性学认为侵犯行为是动物的基本本能,洛伦茨是习性学的代表人物.他也认为侵犯行为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动机论把挫折视为侵犯行为的动机,即挫折引起侵犯.但挫折并不总是引起侵犯行为,是由于人们对造成挫折原因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挫折和侵犯之间,认知因素起很大作用.动机论还认为侵犯行为的目标可能会转移.所谓目标转移乃是指当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对挫折制造者进行还击时,往往会找到一个替代者即出气筒去发泄.挫折导致侵犯的制约条件很多,这些制约条件若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时,则其侵犯行为往往定会发生,例如,追求目标重要,越有吸引力,受阻后的不满情绪越强烈,侵犯行为越明显;越临近目标时,遇到挫折就越使人不满,越易导致侵犯;当个人遇到的挫折被视为毫无理由,不合理,就越加深挫折感,越激起侵犯行为.班杜拉指出,遭受挫折后的个体可以表现为攻击行为,也可以表现出心灰意冷,奋发图强或绝望自杀等行为.究竟采用哪一种行为,取决于个体以往生活经历所习得的,对付生活压力的行为模式.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即侵犯行为的起因和侵犯行为的习得.班杜拉坚持认为,并非挫折导致了侵犯,而是令人反感的情绪体验导致了情绪的唤醒,而情绪的唤醒乃是诱发侵犯行为的因素之一.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几个基本观点:任何情绪唤醒均将触发侵犯行为.不进愤怒,恐惧,而且情欲亢奋,异常欣快等情绪也可触发.情绪唤醒对侵犯行为的引发有个别差异.由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唤醒对那些经常以攻击的方式对付生活压力的人来说,才是侵犯行为的原因.侵犯行为受到示范作用,模仿,诱发刺激和个体行为习惯等多样因素制约的.唤醒状态的减弱将减低侵犯行为的发生.情绪的减弱既可以通过侵犯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非侵犯的方式.在后一种减弱方式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接触或观察侵犯行为将增加侵犯倾向.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侵犯行为,其中有些因素与个人特点有关,有些因素与情境特点有关.影响侵犯行为各因素的两个综合性模型,包括瑞文/鲁宾的模型和沃森的模型。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一)宣泄宣泄(catharsi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意思是用文学作品中悲剧的手法,使人们的恐惧与忧虑等情感得以释放,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后来,这一概念被弗洛伊德引用到其学说之中。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
每人都有一个本能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应当不断以各种方式使侵犯性能量发泄出来,如球赛、打拳、游泳以及培养人与人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等,还可以适当地表现一些侵犯的行为和举动,否则侵犯性能量滞存过多,后果将不堪设想。
洛伦兹也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发泄的结果,因此他主张以一种不具破坏性的发泄途径来代替战争,如体育比赛、登山、航海等等。
有关侵犯的本能论虽没有被学者们广为接受,但那些考虑到挫折与侵犯行为关系的学者却也设想,对于那些受到挫折、体验到愤怒的人,让其适当地表现一些侵犯性的行为,能产生宣泄的作用。
也就是说,当给遭受挫折的人表现愤怒的机会时,他以后将显示出较小程度的侵犯倾向。
但是,除了通过直接表现一定的侵犯行为来达到宣泄目的之外,观看他人的行为是否也能使人的愤怒减轻呢?在此存在着分歧的观点。
按照宣泄论的观点,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但是,从伯克威茨的侵犯线索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看,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不仅不能减轻愤怒,而且还会强化侵犯的倾向和行为。
心理学家们还分别做了实验。
实验结果也表现出彼此矛盾的情形。
由此看来,观看别人的行为能否达到宣泄的目的,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应当指出,宣泄的方式是应当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由于社会道德与各种规范的限制,人们不能毫无顾忌地对使自己遭受挫折的人施行报复,而且有时使人处于困境的是许多因素构成的环境,并不是由哪个人造成的。
因此,寻求社会容许的有效方式来达到宣泄的目的就十分重要了。
例如,引导人们去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学会幽默,广交朋友,谈心等等。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摘要: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各学派的学者们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的论述行进了综述,并根据侵犯行为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预防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侵犯行为原因预防侵犯一、侵犯及侵犯行为的概述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对于侵犯的定义各学者的定义也不相同: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的过程。
侵犯的定义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 “侵犯, 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 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笔者认为凡是以伤害他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
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 但是已经产生了许多观点,纵观各观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人综合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适的解释。
1、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 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
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 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
在20世纪2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 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
后来, 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 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
在20世纪早期, 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 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 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 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