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合集下载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 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 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 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 校长和马修老师的不同教育方式都会给 学生带来不同的“反射”。
而马修老师对学生的“惩罚”方法也很科 学
• 在处理乐格克弄伤马桑大叔的问题上,马修老 师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在与马桑大叔相 处时,乐格克发现马桑大叔其实是一个很善良、 和蔼、宽容的人,也认识到自己错误,当马桑 大叔因病情恶化被推走时,乐格克不安地问马 修“他会死吗?”可见乐格克从心底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他衷心地希望马桑大叔好起来,这 种希望不是因为他可以不用再照顾马桑大叔, 而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 到自己给马桑大叔造成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应该, 在之后也自然会主动克服和避免类似事情的发 生。 •
(一)校长派--行为主义论
•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 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 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 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 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 但是,这种强化却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雅克·贝克说: “孩童时代的面孔, 连同内心深处的情 感对我们是如此珍 贵,以致在日后的 人生道路中,幼年 时期的记忆永远无 法磨灭。”
这句话不仅是雅克作为一个 电影人对自己失去青春的怀 念,也是作为皮埃尔对池塘 之底的一种无法忘怀。一段 音乐,一首歌,一组合唱链 接起记忆的回声。
雅克· 贝克(饰老年的皮埃尔)
• 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在马修老师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 分组时,出现了两个特例,一个是不会唱任何歌曲的 小派皮诺,另外一位是老走音的科宾。马修没有让他 们做在教室的一角观看,没有将他们置身事外,而是 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影 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任命科宾为“乐谱架”时, 他侧过身,乐谱就在伸手可拿的地方,可他特别对坐 在讲桌一侧的派皮诺说“派皮诺先生,把乐谱给我 “派皮诺先生,指挥棒,非常感谢”如果说“乐谱架” 还有些必要的话,“指挥助理”就纯粹是为了让派皮 诺参与进来而设的职位。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 放弃或是被抛弃,他鼓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享 受到了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 价值

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最近几年,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在孩子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非常关注“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心理教育,并试图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平衡社会的对教育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关于法国乡村小学生的电影,叙述的是一位教师的奋斗史。

该片记录了一位勇敢坚强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和社会的负面因素时,用爱和耐心来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的故事。

影片的背景是虚弱的乡村,这些孩子们受到家庭、社会环境和贫困的压力,他们缺乏学习的激情和知识,很多孩子们停滞不前,常常在老师们的教育下产生逆反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放牛班的春天”中所涉及的心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表达了老师们应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盒子来看待,从而教会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部电影也表明,孩子们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而老师的言行和关爱也能影响孩子们的情感和成长。

此外,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另一个显著的心理教育原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影中可以明显看出,电影中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有时候,教师会给孩子们布置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而这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此外,这部电影中也体现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以爱的音调传递教育信息”。

在教室里,老师可以用温柔耐心的态度来请求、要求学生,同时还采用一些轻松欢快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在心理学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放牛班的春天”中最重要的心理概念就是“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这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对孩子们充满爱心,用耐心去指导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学习到知识,感受到爱的温暖。

综上所述,“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教育的参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PPT资料【优质版】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PPT资料【优质版】

注释:“填鸭”意思是指 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 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 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这 里比喻灌输式教育。
二、教师心理
• 前任学监哈隆先生的离开 • 教师职业倦怠: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下的表
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工作的投入求得心理平衡。
三、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
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 大棒 与马修学监的温和 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 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 对比,从教育心理学的 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 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 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一)校长派--行为主义论
•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 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 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 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 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 但是,这种强化却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马修派--人本主义论
音乐并不仅仅是音乐,它首先是一种教育 的手段,一种引导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 一种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学习的活动,在 充满着训斥,打骂,和体罚的学校里,以 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的合唱形式,用一种新 颖的,文明的,高雅的方式,将学生组织 起来和协作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发出共 同的声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自 愿的基础上,合唱表现了学生的内在尊严 和表现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充满了对新的 学校生活的希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马修没有让他们做在教室的一角观看,没有将他们置身事外,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影片中有这样一 个镜头,在任命科宾为“乐谱架”时,他侧过身,乐谱就在伸手可拿的地方,可他特别对坐在讲桌一侧的派皮诺说“派皮诺先生,把 乐谱给我“派皮诺先生,指挥棒,非常感谢”如果说“乐谱架”还有些必要的话,“指挥助理”就纯粹是为了让派皮诺参与进来而设 的职位。 蒙东:满口粗话,眼神邪恶,既是现实和教育造成的恶果,也是破坏秩序,教育的力量,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两极力量的抗衡。 但是,这种强化却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 在处理乐格克弄伤马桑大叔的问题上,马修老师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 正如这部电影中,孩子们在合唱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音、高音、低音,尽管角色不同,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 尽管他无法真正帮助孩子们从校长的淫威中解救出来,但是在心理上他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 伤害,能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安全感。 在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马修再次转向莫朗奇,向他做出了“请”的手势,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 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 与马修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 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在自愿的基础上,合唱表现了学生的内在尊严和表现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充满了对新的学校生活的希望。 在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马修再次转向莫朗奇,向他做出了“请”的手势,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前任学监哈隆先生的离开 正如这部电影中,孩子们在合唱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音、高音、低音,尽管角色不同,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 其他需要:在影片中,马修不仅满足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生理、安全、尊重需要,他同时也给予学生宽容,并且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一、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里的孩子们的心理…… 蒙东:满口粗话,眼神邪恶,既是现实和教育造成的恶果,也是破坏秩序,教育的力量,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两极力量的抗衡。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从学习与教育心理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140100392 顾佳妹如果以我们的第一印象来概括“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无非是“问题”二字。

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更是由于校长较为极端地使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群孩子对于校长的畏惧与服从,实际上类似于“条件反射”。

因为学生一旦有了错误的出现,依据校长奉行的“行动——反应”,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不会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是通过关禁闭、劳动、暴力体罚等方式来使他们做出所谓“正确”的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电影中校长无疑是将孩子们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他们内心丰富的活动和情感因素。

这就是校长的行为主义教学的弊端所在。

这种处罚不断地刺激学生,学生为了免受处罚,便会在表面上被动服从,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敌意。

所以在这所学校中,这群孩子亟需的学习,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情谊基础上的人格的成长。

与校长这位行为主义者完全对立的马修的人本主义教学,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尽管他们顽劣,但是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有认真的憧憬。

因为这种比较积极的信号的存在,他主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价值观方面的适宜的教育。

对于佩皮诺与郭邦,他主要以鼓励为主,没有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而将他们排斥于合唱团之外,而是给予他们适当的职位与适当的尊重。

使不自信的他们获得从内而外的被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他并不像校长那样使用重罚,而是通过温和的方式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误伤神父的孩子,承担起照顾神父的责任,最终在实践中产生了愧怍,得到了自发式的教育。

这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方面体现,那便是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此外,马斯洛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潜在的力量,一股是防卫的力量,使人有退缩倾向,不愿意接受挑战。

校长的行为实际上诱发了这群孩子内心的这种力量的形成,学生们在情感上对于校长的反抗与防卫,转化为他们对学习的消极。

《放牛班的春天》之教育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之教育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之教育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与作家菲利普·在范尼斯合作创制的传世之作。

该片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传教士学校中的故事,探讨了自由、个性、教育与音乐的关系。

在教育学上,影片中的角色、情节、教育方式等都值得细细探究。

首先,影片中的角色呈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效果。

主人公克莱门特·马席饰演的教师克雷门,通过启发学生内心的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提供了音乐的天空,让他们从音乐中找回自己。

克莱门承认每个学生都独一无二并尊重他们的个性,他试图用音乐唤醒学生内心的激情,让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比之下,校长饰演的拉席尔的教育方式更注重规则、纪律和成绩。

他追求的是学术成就和学校荣誉,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学生是“块石头”,需要经过他的“雕刻”才能变成优秀的音乐家,而不是尊重他们的天赋和兴趣。

其次,影片中表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在影片中,克莱门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学技巧和音乐知识,更是一种沟通与倾听的过程。

他通过音乐,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声音,并赋予他们自信和勇气,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热情和潜能。

此外,影片中也揭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法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追求学术成就和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关注不足。

这种教育体系使一些学生在竞争和压力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厌学。

克莱门上任后,他的教学方式虽然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但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质疑。

最终,由于克莱门的辞退,学生失去了原本陪伴、扶持和指导他们的灵魂,也失去了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总体上,《放牛班的春天》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同时强调了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重要性。

影片让人们思考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并提出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与批判。

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心理学体会

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心理学体会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体会示例文章篇一:《〈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与心理学体会》《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啊,可太让我有感触啦。

电影里那些事儿,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真实。

电影里有个叫马修的老师,他到了那个像被世界遗忘的学校。

那学校里的学生啊,一个个都调皮捣蛋得很。

我就想啊,那些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他们就像一群被困在黑暗里的小野兽,见谁都想咬一口。

这让我想起我班上的那个调皮鬼小明,他也老是捣蛋,不是在课上弄出怪声音,就是偷偷揪女生的辫子。

老师批评他,他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当时我就觉得他可讨厌了,就像电影里那些孩子让人头疼。

可是马修老师不一样呢。

他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对那些调皮孩子又打又骂。

他就像是一阵春风,轻轻地吹进了那个冰冷的学校。

他看到那些孩子唱歌的天赋,就想着用音乐来改变他们。

我当时就想,这能行吗?那些调皮蛋还能唱歌?这就好比把一群小狼崽训练成温顺的小羊羔,可能吗?马修老师开始教他们唱歌的时候,那些孩子也不怎么配合。

他们就觉得马修老师和之前的老师没什么两样,肯定也是来折磨他们的。

我能理解那些孩子的想法,要是我老是被批评,突然来个新老师,我也会怀疑的。

不过马修老师可没放弃,他一直耐心地教着。

他就像一个园丁,那些孩子就是他花园里长满刺的野玫瑰。

他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想要让他们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电影里有个孩子叫皮埃尔,他的嗓音可好了。

但是他的性格也很倔强,就像一头小倔驴。

马修老师发现他的才华后,想让他当领唱。

可是皮埃尔一开始还不领情呢,他觉得马修老师是在故意针对他。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可着急了。

我就想冲着屏幕里的皮埃尔喊:“你这个傻小子,老师这是在帮你呢,你咋就不明白呢?”这多像我们有时候啊,大人给我们的好机会,我们却以为是在害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真的开始变了。

他们不再是之前那副调皮捣蛋的模样,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懂得尊重,懂得合作。

我就感叹啊,音乐的力量可真大呀。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与可能。

影片中的教育场景和人物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能带来许多启示。

首先,影片中的学生背景复杂,多来自问题家庭或有着不良过往。

这些孩子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他们的自我认知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他们不断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就可能真的放弃努力,走向自暴自弃的道路。

然而,新学监马修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他没有被这些孩子的表面行为所迷惑,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体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马修明白,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他不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学生本身,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

马修采用了音乐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音乐具有舒缓情绪、促进情感表达和增强团队合作的作用。

通过组织合唱团,马修让孩子们找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宣泄途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表现不佳的孩子,音乐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改变了对自己的认知。

在教育过程中,马修还充分运用了奖励机制。

他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改变。

这种正强化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更愿意去表现出良好的一面。

相比之下,之前的校长采取的惩罚手段,如关禁闭等,只能暂时压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内心。

影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马修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朋友和引路人。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尝试新事物。

在教育心理学中,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础。

另外,马修的教育方式也符合个体差异的原则。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1.简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于2004年上映。

该片以教育为主题,讲述了一位音乐教师在一所寄宿学校中教导一群问题学生音乐的故事。

电影通过展示主人公展现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并呈现了教育对学生和教师心理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分析2.1 学生的成长环境2.1.1 教育制度:学生所处的学校采取的是严格的寄宿制度,学生缺乏自由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可能造成限制。

2.1.2 家庭背景:电影中的学生来自各种家庭背景,其中一些学生可能受到家庭问题的影响,如家庭破裂、家庭暴力等。

2.2 学生的学习特点2.2.1 学习兴趣:学生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通过音乐获得了情绪的宣泄和自我认同。

2.2.2 学习障碍:一些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2.3 教师的教育方法2.3.1 温情关怀:教师通过温情和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3.2 个性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个性化的教育帮助。

3.效果评价3.1 学生的成绩提升: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和个性化教学,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音乐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2 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教师的关注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附件:-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剧照和海报- 学生的成绩单和音乐比赛获奖证书注释:1.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特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寄宿制度:寄宿制度是指学生在学校寄宿,与家庭分离,学校提供住宿和生活服务,学生在校园内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影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个体差异: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学校的校长、音乐老师克莱门特、学生们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

校长以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希望通过惩罚来管理学校;克莱门特则以开放、自由的方式对待学生,鼓励他们发展个性。

这种个体差异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

2.动机与目标: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和动机。

克莱门特通过鼓励他们发挥个性、表现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和增加动机。

通过音乐的学习与创作,他使学生们发现到自己的潜能,并且学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3.自我概念与自我肯定:学生们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下,常常受到严格的批评,导致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否定的自我概念。

克莱门特通过接纳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逐渐让他们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音乐表演中找到自我的肯定。

4.人际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学生们经历了从互不了解、互相排斥,到相互接纳和支持的过程。

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与共同的目标,建立了密切的人际关系,帮助彼此克服困难。

5.情绪与情感:学生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带给他们很多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沮丧、自卑等。

而克莱门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音乐来宣泄情感。

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学生们逐渐学会面对负面情绪,并找到一种有效的情绪释放方式。

总之,《放牛班的春天》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揭示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激发学生动机、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情绪与情感等方面的手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些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对于我们理解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开展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放牛班的春天》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爱孩子的父母都该看看

从《放牛班的春天》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爱孩子的父母都该看看

从《放牛班的春天》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爱孩子的父母都该看看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前言:《放牛班的春天》是04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3分,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失意但是很有音乐才华的马修老师被分配到了一个名字叫做“池塘底”的教养院里面做代课老师,这是一间寄宿学校,专门为“问题少年”的“再教育”而设立。

马修初来学校时,便受到了同事的警告:这里的孩子都是老师和家长们眼里毫无希望的学生,他们认为这群孩子脾气暴躁、打架斗殴、无恶不作、甚至于毫无未来可言。

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制这班学生,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但在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磨合后,马修创造性地把“放牛班”组建成一个分工合理、人尽其才的合唱团,春风化雨般用音乐解除了孩子们麻木困顿的心灵束缚,唤醒了孩子们尘封已久的对自由、友爱、人性真善美的渴望。

这部电影以它独特的魅力给观影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从内容,从它本身的故事剧情,从它的拍摄角度还是从它的音乐,从它要表达的主题,都体现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相信看过影片的我们都会感觉到,《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温暖的电影,就像窗外春天的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感动。

今天我将展示影片中成功运用教育心理学实施教育的案例,分析为什么在校长严厉甚至残暴的管束下,孩子们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激起了更加多的反抗;而马修老师的温和慈爱,却能唤起学生心灵的美好,成功引导学生发现天赋并走向成功。

在文章最后,我将根据影片的启示,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对如何做好教育的几点看法。

1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的4重启示1.校长与马修老师的冲突——行为主义VS人本主义影片中,以一般的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马修老师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之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还没有那么触动心灵,只是觉得如果我也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该有多好。

而当在课堂上以一个师范类的学生来看这部电影,并联系我的教育学知识,才感受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种令我泪流满面的力量。

影片和《死亡诗社》一样,都是讲的一个教师改变一群学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平常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查过资料,“放牛班”在台湾是指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

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问题学生。

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助理教师和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故事。

电影用略带灰暗的色彩和稍显悲伤的情调,展示了1949年法国乡村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生活场景。

无所作为的失意音乐家马修为生活所迫来到这里当助理教师。

这里的学生各个调皮捣蛋,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老师被迫采取高压管治,体罚禁闭是家常便饭,换来的却是孩子们加倍的调皮和无法无天的恶作剧,甚至是对教师和牧师的人身伤害。

初来乍到吃尽了苦头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马修从不体罚和禁闭学生,他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种种恶作剧,经常在校长面前掩盖学生的错误,但私下却让打伤了牧师的孩子去护理住院的牧师,并告诉牧师是孩子主动请求来做的,警告欺强凌弱的孩子改掉恶习,不准再欺负小贝比诺……马修没有伟岸的身躯、俊美的外貌和豪言壮语,他的矮胖的身材、半秃的头顶、稍显木讷的表情以及偶尔表现出的一点诙谐与幽默让他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让孩子们渐渐觉得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坏”,但事情仍然不断地在发生。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演示文稿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演示文稿
第5页,共24页。
派皮诺:很喜欢马修老师,把马修老师当父亲,是 体现马修老师爱与善良本性的最好对象。
莫朗奇:一个充满个性和才华,在顽强的抗拒中逐渐 接受马修老师的学生,与马修的关系充满了张力和 空间,成为表现马修老师教育智慧和机智的对象。
第6页,共24页。
• 蒙东:满口粗话,眼神 邪恶,既是现实和教育 造成的恶果,也是破坏 秩序,教育的力量,体 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两 极力量的抗衡。
• 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 加大棒政策与马修学监 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 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 的鲜明对比,从教育心 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 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 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 的对立。
第10页,共24页。
(一)校长派--行为主义论
•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 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 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 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 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第19页,共24页。
马修学监是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呢?
• 1、安全需要
• 在影片中,马修老师虽然不能免除校长对学生的体罚, 但是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为犯错的学生庇护。
• 对幼小的派皮诺提供父亲般的关爱,警告暴力男蒙东 远离派皮诺。
• 对真正偷钱的科宾,马修终究没有向校长告发,让这 个吹口琴的男孩免了一顿毒打。
第23页,共24页。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 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 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 应。
• 校长和马修老师的不同教育方式都会给学生带 来不同的“反射”。
第24页,共24页。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教育心理学分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⒈引言
●简要介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指出分析该电影的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⒉主要角色分析
●描述主要角色,如克莱门特先生、皮埃尔·莫鲁瑟等
●分析每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以及影响教育的因素⒊班级氛围与情绪管理
●评估电影中班级的氛围和情绪表达方式
●分析情绪管理对学生学习和教育的影响
⒋教育方法与效果评估
●探讨克莱门特先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
●分析正面教育、情感教育等教育方法的使用与效果
⒌学生个体差异与个别化教育
●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探讨个别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⒍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
●评估电影中学生们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
●探讨教育对学生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的塑造作用
⒎社会认同与人际关系
●分析电影中学生们的社会认同和人际关系
●探讨社会认同和人际关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⒏情感与情绪管理
●分析电影中学生们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
●探讨情感和情绪管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探讨电影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⒑教育心理学启示与反思
●总结电影中的教育心理学启示
●提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附件:
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本
⒉相关研究论文及教育心理学领域教育案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著作权法:一种法律保护作家、艺术家和其他创作者的独特创作成果的法律制度。

⒉侵权: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

⒊注释:对法律名词的解释和说明。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从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摘要:《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在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借宿学校里,里面大部分都是“问题少年”,一位叫马修的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音乐,感染着这群学生,使这群学生得到真诚的爱以及感受到音乐给予的快乐。

整个影片都渗透着阳光的温情,从那细细密密地铺满法国郊野常见的树林,到迷离飘渺的林中的雾气,以及马修老师那温文的性格,不紧不慢的节奏,如细雨般,感化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心理学爱音乐1 引言:一个阴森冷酷的校舍——池塘之底,注定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位自私冷漠的校长,一群顽劣成性的问题少年,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老师,组成了这部影片的基本框架。

校长的粗暴专制与马修老师的温存善良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对于学生缺乏爱心,经常体罚学生,后者把学生当做自己一样看待,给予尊重,给予爱护,并让这爱,化为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帮他们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春天。

男主角皮埃尔,一位有着天使面孔的学生,他孤僻,有偷窃行为,但是他在音乐方面又极富异禀,马修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并加以培养,皮埃尔的母亲也在马修老师的建议下,送儿子去私立学校学习音乐,最终皮埃尔成为大音乐家。

可见马修老师对学生们的影响之大。

从心理学方面讲,我们也可以得出不同启示。

2 从发展心理学上看孩子的成长问题发展心理学所要遵从的原则中有一个是教育性原则,即选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问题。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

马修老师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深知音乐的非凡魅力及其感染力,于是当他发现这个学校没有音乐课程时,运用自己的才华组成了合唱团。

学生们虽然很调皮,但是却热爱着音乐,在合唱团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们通过歌声释放自己的心灵,他们通过歌声去感受这美好的生活。

在歌声中,他们得到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马修老师的每一次肯定,都成为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第一篇:《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

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阴森的“池塘之底”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这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有的被父母放弃,有的双亲在二战中战死,他们顽劣,甚至冷酷。

另一方面呢,这四个字也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黑暗、压抑、永无天日。

校长哈珊秉着“行动——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还得做学校服务,不幸运者还得被校长带到办公室暴打一顿。

对校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愿望。

对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躲避惩罚。

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1】。

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二、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学校的现状因一位新学监——克雷蒙•马修的到来而改变。

克雷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这所“池塘之底”学校,但他的到来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他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这些几乎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永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讲述了一个乡村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电影中涉及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下面将对《放牛班的春天》进行教育心理学分析。

首先,电影中的教师克朗斯基通过运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和鼓励的方式,改变了学生们一开始消极厌学的心态。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概念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即人对自己有信心时,就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而当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会表现出消极抵触的态度。

在电影中,克朗斯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这让学生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期待,进而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其次,电影中的学校环境也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概念叫做社会支持,即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支持和关怀。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学校里的组织和管理相对宽松,学生们能够有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并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

这种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此外,电影中体现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和性格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在电影中,克朗斯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另外,电影中也触及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需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克朗斯基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信任和理解的关系,给予学生相应的情感关怀,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来说,《放牛班的春天》通过教师的积极态度、个体化的教学、社会支持、情感关怀和音乐教育等方式,成功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启示,即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从教育学的角度的观后感(结合教育学原理)

放牛班的春天从教育学的角度的观后感(结合教育学原理)

放牛班的春天从教育学的角度的观后感(结合教育学原理)放牛班的春天从教育学的角度的观后感1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不管这个孩子智商多高,也不管他是听话还是调皮,甚至可能会做点小坏事,但是,如果有一个像马修那样的老师,那么即使是在放牛班也会有花开一般的春天。

马修会征服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靠的不是斥责与打骂,不是严肃与威胁,而是用心的倾听与交流。

有时候,得到一个孩子的心仅仅只是一瞬间,所以马修在池塘之底短短几个月却收货了所有孩子的心。

从马修老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跟孩子交流,取得孩子信任的办法,接下来我会列举部分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马修很维护孩子的尊严。

他来到学校第一天,就有孩子调皮导致管理大叔受伤,校长扬言要抓住凶手严厉惩罚,马修老师维护了“凶手”,没有向校长告发,同时也没有轻易放过肇事的孩子。

他让那个孩子去照顾受伤的大叔,并且还因此得到了表扬。

这会让孩子产生愧疚感,然后才会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做错了,这比关禁闭更能惩罚人,毕竟身体的惩罚远远没有心灵的惩罚管用,同时孩子对大叔的悉心照顾也算是用行动在弥补自己做过的错事。

另外一个孩子则是因为被罚不能见母亲,而莫杭治的母对自己的孩子也相当失望,马修老师用了善意的谎言告诉家长,莫杭治没有被罚,哪怕只是宽了一下母亲的心,却维护了小小孩子的尊严,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不希望自己在母亲心中有一个美好的形象。

也正是着些善意的举动,明显的改善了母亲与莫杭治的关系。

其次,马修老师认真的对待每个孩子天真的梦想。

电影中的孩子们认真写自己梦想的场景很能感动人心,那个时候他们并不喜欢马修老师,但是却是很认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的梦想的确很天真,但是在孩子的心中,那是他们的希望和信仰。

就算是“坏孩子”,他们也有最真挚的渴望。

马修老师没有嘲笑他们那些“幼稚”的渴望。

而是认真的对待,让孩子们意识到梦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谨慎对待。

再次,马修老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与特长,并且好好的利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作者:柯彤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3期
与《死亡诗社》一样,《放牛班的春天》也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

但是,如同所有这类影片一样,当它被打上“教育主题”的烙印,似乎就让人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因为它们往往都不外乎一个主题——一位好教师改变一群学生。

然而,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放牛班的春天”译得很巧妙,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单是读着都让人不禁漾出笑容,我看完影片仍然会想,为什么不叫“放羊班的春天”,于是忍不住去查阅了一下资料。

原来,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在台湾,“放牛班”的意思就是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

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问题学生。

在这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学生,这里的孩子都是别的地方不接收的“恶魔”,违纪、抽烟、说谎、偷窃、伤人对他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同时,这里还有一个冷酷无情的“铁血”校长,他施行“行动—反应”的铁律,一旦学生做出问题行为,教师必须立马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强制禁止。

这里更像一座监狱而非学校,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学监的到来而改变。

马修其貌不扬,秃顶的脑袋让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创造了奇迹。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

马修因势利导,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最终,他用音乐拯救了一群问题少年,用爱的教育让一群“恶魔”变成了“天使”。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部影片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而主角马修学监则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


“行动—反应”模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马修学监虽然最终被解雇,却换来了孩子们从内心对他的爱与尊重,让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蜕变。

马修学监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在于马修学监是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矫正而非行为的管束。

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孩子皮埃尔为例,从“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问题少年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整个人生转变与马修学监有莫大的关联。

他被强制送到这所特别的寄宿学校,而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

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感到更加不舒服,他调皮捣蛋,经常因违反规定而被罚做清洁、关禁闭,但是他却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对马修老师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这个少年。

当皮埃尔误会马修与母亲在一起而闹别扭时,马修老师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让他意识到合唱团并非缺他不可,而每个人也不能只在乎自己。

女爵视察学校时,马修对站在一旁以为自己只能当旁观者的皮埃尔做出独唱的指挥手势,时机恰好地让这个孩子学会了宽恕和感恩。

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的心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也是皮埃尔改变的最大原因——马修老师帮助他找到了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自我价值。

可以说,完全是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影片中“铁血”的哈森校长在某种意义上则代表了行为主义者的思维方式。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哈森校长的形象并没有看剧情梗概时那般令人恨之入骨,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他也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

当马修决定成立合唱团并去寻求校长同意时,哈森其实采取的是默许态度,他只不过无法相信这群问题学生能够具备合唱团的能力。

所以当马修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开始歌唱时,哈森尽管嘴上依然还在责骂马修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但他已充满期待;在合唱团的歌声中,哈森站在校长办公室方正端庄的椅子上试飞纸飞机;被学生的足球砸中后,他竟然带领马修和数学老师加入了学生足球比赛……一切的改变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一所体制化的学校而言,没有领导的支持或默许,教师想要进行任何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寸步难行的,更何况马修的合唱团已经发展到了人尽皆知连女爵都慕名而来的地步。

因此,从影片中可以发现,在马修的合唱团实验中,哈森校长其实已经对自己“行动—反应”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模式产生了动摇。

事实告诉他行为主义这种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方式是无效的,他开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默默观看校园中的变化。

然而,校长的态度转变随着偷钱事件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学校公款被盗,突然到来的灾难让他手足无措,他再次拿起“行动—反应”的皮鞭。

因为对行为主义者而言,惩罚是最快最有效的问题处理办法。

他粗暴地对被怀疑者进行逼供,并把这名学生直接送进了监狱,结果,以暴制暴换来的只能是更强烈的反抗,影片最后这名学生回校报复把校舍付之一炬。

虽然马修学监最终被校长解聘,表面上看是行为主义战胜了人本主义,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暗示了人本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该影片中,还体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哈森校长之所以会采用异常粗暴的方式,是因为他不相信这些学生,他不相信问题学生具备与一般学生一样的内在学习发展动机。

因此,他认为只有采取异常的外部强制性措施,才能保证让这些学生变得正常。

而马修老师则是怀揣着一颗平等、尊重之心,用真诚的爱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他相信这些学生,相信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和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只不过各有特色罢了,而老师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这些特色。

或许,皮革马利翁效应正好可以用来解释影片中人本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特别是在皮埃尔和纵火者两名孩子身上对比十分鲜明:一个被马修老师发现是千里马,是音乐天才,因而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另一个被校长坚持认为是偷钱贼,是惯犯,因而最后真的变成了纵火犯。

教师的期待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这么巨大而可怕,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警醒的。

如果说,《死亡诗社》是一曲进步主义教育反抗传统教育的悲歌,饱含着悲壮之感和灰色基调,那么,《放牛班的春天》就如同它充满正能量的名字一样,借影片中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歌颂了人本主义教育对行为主义教育的伟大胜利。

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的争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的争论,是自1657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产生开始,便贯穿于整个教育理论史发展的两大主题。

因此,这两部电影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马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