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云南的歌会》设计 (1)

合集下载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学会欣赏云南歌会中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云南歌会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云南歌会中的各种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增强学生对Multi-media教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云南歌会特点的把握。

(3)欣赏云南歌会中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云南方言的理解。

(2)对云南歌会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云南歌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云南歌会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生僻词语和云南方言。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云南歌会的历史、特点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对云南歌会的理解,如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云南歌会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云南歌会及相关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正确性、完整性等。

3. 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云南歌会特点的把握以及欣赏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云南的歌会》课文。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云南歌会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

16.云南歌会(第一课时)

16.云南歌会(第一课时)

16课云南歌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中的美点及精彩的语言;2、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思路:本文按照“整体感受初欣赏――发现美点欣赏美――训练思维创造美”三步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第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理解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类型:讲读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谈话: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五十六个民族)我们国家不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更主要的是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

下面请同学们就所播放的音像片段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2、趣味竟猜:(云南:蝴蝶泉边《五朵金花》)多媒体播放《五朵金花》的音像片段。

根据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你觉得这民歌怎么样?(淳朴、亲切、自然、动听)3、了解云南民歌:多媒体播放云南民歌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

而一个高明的老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

《云南的歌会》教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云南的歌会》教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引导学生探讨音乐与社会、文化、 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背诵《云南的歌会》全文
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云南的歌会资料,并进行 整理和归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思考并回答课后问题,写出自己的 见解和感受
汇报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问答:在课堂上设置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和自信心。
云南歌会的文化内涵与特点
云南歌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与影响
云南歌会的起源与发展
云南歌会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现 手法
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民族 文化和人文精神
了解云南歌会的习俗和特点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 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导入
介绍云南的歌会文化背景
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或音 频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歌会?
引导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 起源、发展和影响Fra bibliotek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云南民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梳理结构: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大意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语言,感受云南民歌的魅力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 民族文化和人文精 神
感受文章中的艺术 魅力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鉴赏水平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同学对字词的积累,和对文章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过程与方法: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

体会、学习作者有所偏重的描写方法。

情感与态度:感受作家笔下的美好生活。

了解祖国各地的风俗。

让同学更爱我们的祖国文化。

《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教学难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及过程课时1一、导入新课。

播放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师生欣赏。

教师讲解导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感受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云南的歌会》中的经典片段。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意义,增长文化素养。

(3)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民间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差异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云南的歌会》的文本,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背景知识:介绍云南歌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云南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4. 艺术欣赏: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感受其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经典片段。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手法。

(3)欣赏云南歌会的艺术形式,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对云南歌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运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云南歌会的艺术美。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歌会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分享学习心得。

5. 艺术欣赏: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课程时间:1小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习唱云南民歌《云南的歌会》。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音响设备。

2.小纸箱和彩纸,用于制作道具。

3.《云南的歌会》歌曲CD。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问学生云南省的特点和地理位置。

2.以图片和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云南省的特点,如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等。

Step 2:学习歌曲(25分钟)1.播放《云南的歌会》歌曲CD,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摆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

2.老师分段教唱歌曲,学生跟读歌词,并模仿老师的演唱方式。

3.分组进行集体合唱练习,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歌曲。

4.老师展示一段视频,展示云南民歌的表演方式和舞蹈。

Step 3:表演云南的风景(20分钟)1.给学生展示云南的风景图片,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风景。

可以语言描述后,让学生表演相关动作,例如摇摆、蹲下等。

2.准备小纸箱和彩纸,让学生分组制作云南的风景道具,如高山、大海等。

3.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道具,老师可以请学生介绍道具的特点和所代表的云南景观。

Step 4:小结(5分钟)1.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所学的云南省的特点和歌曲《云南的歌会》。

2.鼓励学生表达对云南民歌的喜爱和认识。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歌曲,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描述自己喜欢云南民歌的原因。

2.鼓励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云南民歌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云南民歌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云南省的特点和地理位置,同时学习了云南民歌《云南的歌会》。

通过听歌、演唱以及制作云南风景道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主动了解云南民歌的历史和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课堂氛围的互动性。

公开课《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公开课《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片段。

3.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用音乐构件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

教学的难点是环境描写的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沈从文从遥远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沈从文想一座通往乡土古寨的桥梁,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随着他的文学作品的流传,一天天被人们所了解。

今天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齐来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掌握以下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应掌握的字词: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xìng) 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hu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要点提示: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2.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

第二课时一、研读探究。

1.再次默读课文画出你文章中的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注意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要点提示:2.重点分析:第二小节的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云南歌会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沈从文及其作品《云南的歌会》。

2. 简介云南歌会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性。

教学步骤:1. 播放云南歌会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云南歌会的特点,如唱腔、服饰、民俗等。

3. 介绍文章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云南的歌会》。

4. 提问:为什么说《云南的歌会》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它有哪些独特之处?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文本解析,深入理解《云南的歌会》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感知文本内容。

2.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课堂讨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云南歌会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讨论云南歌会的现状及其传承问题。

2. 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歌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云南歌会的现状及其传承问题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引导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歌会。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任务。

第四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云南歌会的认识和体验。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参观云南歌会或相关展览。

教学步骤:1. 安排学生参观云南歌会或相关展览。

2.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让学生在听歌中感悟爱国情怀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让学生在听歌中感悟爱国情怀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让学生在听歌中感悟爱国情怀云南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2.了解云南的地理和民俗。

3.欣赏云南的歌曲和音乐。

4.感悟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2.欣赏云南的歌曲和音乐。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接壤,其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影响了其音乐艺术的发展。

第二步:讲授云南的历史和文化(20分钟)
介绍云南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云南的古代文明,云南的民族文化,云南的历史古迹等内容。

第三步:欣赏云南的歌曲和音乐(40分钟)
1.播放《茶山青》。

2.播放《滇池春色》。

3.播放《丽江古镇》。

4.播放《云南山歌》。

5.讲解各曲风格。

第四步:感悟爱国情怀(15分钟)
听完歌曲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四、作业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云南歌曲,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感
受文章。

2.背诵一首云南民歌,下节课进行比赛。

五、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对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云南的歌曲和音乐,更加感悟到爱国情怀。

此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和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爱国意识和文化素养。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云南的歌会文化。

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简介云南的歌会文化。

观看云南歌会的视频资料。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云南的歌会文化,包括歌会的起源、意义和特点。

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第二章:歌会的种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种类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云南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云南歌会的种类:山歌、对歌、赛歌等。

云南歌会的特点:旋律优美、歌词丰富、形式多样。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云南歌会的种类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云南歌会的音乐元素。

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云南歌会音乐,分析其特点,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歌会的传承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云南歌会的传承方式:口头传统、师徒传授等。

云南歌会的保护现状:政府政策、民间组织参与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云南歌会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歌会,提出建议和方案。

第四章:歌会的社会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社会意义。

培养学生对文化交流的认识和价值。

4.2 教学内容云南歌会的作用:庆祝节日、交友相亲、传承文化等。

云南歌会的影响力:促进社区团结、传承民族精神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云南歌会的作用及其对社区和民族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小组讨论。

第五章:云南歌会的参与与体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和体验云南歌会。

培养学生对云南歌会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5.2 教学内容参与云南歌会的准备工作:学习歌谣、准备表演道具等。

体验云南歌会的过程:演唱、舞蹈、互动游戏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如何参与和体验云南歌会,引导学生关注歌会的参与环节。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范文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范文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和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观看云南歌会的视频片段,感受云南歌会的热烈氛围。

1.3 教学内容介绍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民族文化。

简述云南歌会的历史和特点。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歌词内容。

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云南歌会场景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想象和感受歌会的情景。

2.3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课文中的歌词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文化探索3.1 教学目标了解云南歌会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音乐特色。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2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调查云南其他民族的歌会和音乐文化。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进行讲座,介绍云南歌会的文化背景。

3.3 教学内容研究云南歌会中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服饰。

探讨云南歌会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云南歌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云南歌会的理解和感受。

4.2 教学方法提供绘画、写作、舞蹈等艺术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部关于云南歌会的艺术作品。

4.3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云南歌会的理解和感受。

展示和评价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体验。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云南歌会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5.2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5.3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学生反思自己对云南歌会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第六章:音乐欣赏6.1 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云南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云南的歌会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为《云南的歌会》。

该课旨在通过学习云南的歌会,使学生了解云南地方文化和多元民族的音乐艺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了解云南地方歌会的特点,学习云南地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本课适用于初中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云南地方歌会的历史、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学习云南地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云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云南地方文化和多元民族的音乐艺术。

2.学习云南地方歌会的历史、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云南地方歌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云南地方文化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对云南的歌会有什么了解?2.学习云南地方歌会(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云南地方歌会的历史、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云南地方歌会的背景和发展。

然后,教师播放一段云南地方歌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云南地方歌曲的独特魅力。

3.学习云南地方歌曲(40分钟)教师分发云南地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给学生,指导学生学唱云南地方歌曲,并进行分组练习。

然后,每个组准备一首云南地方歌曲的表演,进行评选。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云南地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表演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准备的云南地方歌曲,并进行评选。

学生欣赏其他小组的演唱,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最后,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云南地方音乐艺术。

六、巩固与拓展通过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地方文化和多元民族的音乐艺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教课目:1、学人物描绘、境描绘和面描绘。

2、朗、推测、品尝文章言,感觉文章郁的老气味。

3、探并略民族情,风俗文化。

教课要点1、在朗、品尝言的程中欣云南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情,培育学生民族文化的感情。

2、学作者表民歌文化的几种描绘手法:人物描绘、境描绘及面描绘。

安排:两第一教课内容:整体掌握文章内容,感觉美好的人生。

教课程:一、入: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域,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据有特重要的地位,几乎浸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域。

他以歌唱情,激起的情,表达死者的悼念、婚姻的祝愿,抒丰产的愉悦和日的⋯⋯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授知的工具。

据,解放前云南一些少量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

所以,在多民族中,儿童子在咿呀学的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一个高明的歌手经常会在本民族中获得人特的尊敬。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全部今日我就跟着文学大沈从文的抒怀美好笔触,来略一下云南民歌的采。

文,整体感知。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

1、以下加点字注音。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课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迤 ( yí) 西譬(p ì) 喻糯(nu ò) 米蹲(d ūn) 踞禁忌(hu ì) 酬(ch óu) 和铁箍 (g ū) 熹(x ī) 微2、解说以下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禁忌: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涨。

别出心裁:此外展开新的场面。

酬和:本义敬酒,引申为社交来往。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泰然自若:仿佛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漏声色或不闻不问。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 ( 多指清早的 ) 。

朴实:诚实朴实。

3、请依据自己的理解, 任选角度 , 用”云南的歌会是一个_____的歌会”这个句子说一句话。

默读课文,疏导字词21 教育网4、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归纳一下它们的内容及特色。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生面别开、才思智力的大比拼——以人衬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情况,积累“蹲踞、譬喻、龙吟凤哕、引经据典”等词语。

2.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和特点。

3.领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即兴唱歌,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章,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目标导学(见“教学目标”)
三、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代表作《边城》。

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传奇:一个只读了几年私塾、自学成才的大学教授,一个写了《边城》《湘行散记》等伟大作品的文学大师,一个生命前40年做作家、后40年成为考古学家的奇人,一个永远自称为“乡下人”的透明自然的赤子……
2.读准字音
迤西()蹲踞()酬和( ) 譬喻()淳朴( )
柞木()熹微( ) 龙吟凤哕()即物起兴( )
3.说说你对云南歌会的印象
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那里的灵山秀水赋予人们美的歌喉,美的情趣。

4.划分结构(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共描绘了哪几种云南歌会的情况?)
四、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写在云南听到三种不同形式的民歌演唱,它们演唱的场合不同,特点也不同,请整理出来。

场合地点歌会特点
明确:山野对歌山野中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山路上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有趣
村寨传歌村寨里是一次民歌交流及传递,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假如你要参加歌会,你最喜欢参加哪个场合的民歌演唱?并根据文中的具体语句或词语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五、当堂检测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要学会选择。

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振作精神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
2.名著阅读。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六、布置作业完成配练1-4题二次备课记录二次备课记录
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2.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美好的生活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特有风情。

3.关注并领略民族风情,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

2.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明确:人物描写: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
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环境描写: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小结: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

三、合作探究
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云南听到三种不同形式的民歌演唱,通过它们演唱的不同场合,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

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

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作者极爱这种淳朴自然、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及习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配练习题。

2.收集民谣、民歌。

课后反思:二次备课记录二次备课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