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与胆病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胆病的辨证方法有哪些

中医胆病的辨证方法有哪些

中医胆病的辨证方法有哪些中医胆病的辨证方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和脉诊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在胆病中的应用。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外在表现,来推断病情。

胆病患者面色黄,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属于胆热内蕴的证候。

闻诊是通过闻取患者的口臭、汗臭等气味,观察患者出现胆囊积脓的情况。

胆病患者的口臭味道较重,呈现胆汁的苦味,汗臭也随之加重。

问诊是指医生与患者的交流过程,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排便情况、饮食习惯等,了解病情。

胆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有时还会有背部疼痛、食欲不振、口苦、口渴等表现。

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来确定脏腑的形态、部位、质地等变化。

胆病患者腹部可出现压痛、胆囊增大等症状。

脉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掌握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病程。

胆病患者脉象滑数,结实有力,属于胆热妄动的表现。

除了以上辨证方法,中医还可以通过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胆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胆固醇、胆红素、尿胆原、肝胆管造影等。

对于胆病的辨证施治,中医在辨证时重视病因和病机的判断。

常见的胆病辨证有胆热内蕴、胆胀气滞、湿热胆结、阴虚胆泄等。

对于胆热内蕴的辨证,中医常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方法,如茵陈、黄芩、黄连等草药。

对于胆胀气滞的辨证,中医可用行气活血的方法,如枳壳、柴胡、丹参等草药。

对于湿热胆结的辨证,中医可用清热祛湿的方法,如黄连、泽泻、茅莓等草药。

对于阴虚胆泄的辨证,中医可用滋阴养血的方法,如生地、玄参、黄精等草药。

总之,中医胆病的辨证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和脉诊等手段,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以达到对胆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五版脏腑辨证肝

五版脏腑辨证肝

眩晕耳鸣
生风
肌肉shun动 面白无华

肢体麻木
视物模糊
关节拘急不利 或夜盲
(动风+血虚) 爪甲不荣
补血养肝
补肝汤
舌脉
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
舌淡苔白 脉细
八、寒滞肝脉证
【基本概念】寒滞肝脉证是指寒邪侵袭
肝脉,凝滞气血的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感受寒邪→经脉挛急
【临床表现】
肝经绕阴器,抵少腹,上巅顶,寒凝肝脉,经 气不利: ┌少腹冷痛、牵引阴部坠胀作痛 │阴囊收缩引痛、巅顶冷痛 │形寒肢冷,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2.肝经绕阴器,湿热循经下注: ┌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 │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湿热蕴结
【辨证要点】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
黄、阴部瘙痒与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法】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方茵陈蒿汤
十、胆郁痰扰证
【基本概念】胆郁痰扰证是指胆失疏泄,
【辨证要点】以肝经部位冷痛与实寒见症为辨
证要点
【治法】温肝散寒,暖肝煎或吴茱萸汤
九、肝胆湿热证
【基本概念】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
疏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感受湿热之邪┐ 嗜食肥甘厚腻├ 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
土壅侮木┘
【临床表现】
1.湿热蕴结肝胆: ┌胁肋部胀痛灼热 │寒热往来、口苦、身目黄如橘子色 └厌食腹胀、泛恶、大便不调
呕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热化痰利胆,主方温胆汤
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气郁生痰,蕴久化热→痰热互 结,胆气被扰
【临床表现】

中医辨证施治与肝胆疾病

中医辨证施治与肝胆疾病

中医辨证施治与肝胆疾病肝胆疾病是一类常见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以辨证为核心,通过施治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肝胆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探讨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肝胆疾病的分类与病因肝胆疾病包括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多种类型。

中医将其归纳为病因复杂、辨证多样的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肝胆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体虚不固等因素相关。

二、中医辨证与肝胆疾病中医辨证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观、问诊及脉诊等方式,分析病症变化并作出诊断。

在肝胆疾病的辨证过程中,中医医师会根据病人的脉象、症状、舌象等信息,判断病人的体质类型、病变部位及程度等关键信息。

1. 辨证类型根据中医理论,肝胆疾病可以分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等不同类型。

肝气郁结类型的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等,舌苔较光白。

湿热蕴结类型的患者常出现黄疸、尿黄等症状,舌苔厚腻。

瘀血阻滞类型的患者常出现腹痛、舌质暗紫等特征。

通过辨证分类,中医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准确的诊断。

2. 施治方法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医师会制定相应的施治方案。

例如,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常会采用疏肝理气、解郁舒肝的方剂进行治疗。

而对于湿热蕴结类型的患者,则会采用清热利湿、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可以进一步辅助治疗。

三、中医辨证施治与肝胆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临床上,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肝炎对于肝炎患者来说,中医辨证施治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肝炎属于湿热负郁型的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理气疏肝的方剂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2. 胆结石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辨证施治也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湿热胆石症的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中医内科学对于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肝胆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肝硬化等,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质、情志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附于肝,贮藏和排泄胆汁。

当肝胆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症状。

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症状包括胁痛、黄疸、口苦、眩晕等。

对于胁痛,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有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肝胆湿热等。

肝郁气滞型胁痛,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所致,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常伴有胸闷、嗳气等症状。

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

瘀血阻络型胁痛,多因久病入络,瘀血停滞所致,表现为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质紫暗。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

肝胆湿热型胁痛,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结肝胆所致,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

黄疸也是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中医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

阳黄多因湿热蕴蒸所致,表现为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治疗以清热利湿、通腑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蒿汤。

阴黄多因寒湿阻遏所致,表现为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脘腹痞满、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

治疗以温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术附汤。

口苦这一症状,在肝胆系统疾病中也较为常见。

中医认为,口苦多由肝胆郁热或肝胆湿热所致。

肝郁化火者,常伴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以清肝泻火为主,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

肝胆湿热者,除口苦外,还常伴有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病与胆病区分辨证

肝病与胆病区分辨证

肝病与胆病区分辨证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因而有“胆主决断”之说..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症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作为辨证要点..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可酿成症瘕..二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是指肝脏之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作为辨证要点..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络脉;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如挟胆气上逆;则口苦口干;肝失条达柔顺之性;所以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魂不安;以致失眠;恶梦纷纭;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部灼热疼痛;热盛耗津;故便秘尿黄;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热移胆;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火伤络脉;血热妄行;可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征..三肝血虚证肝血虚证;是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辨证要点..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失养;则干枯不荣;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至成为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等虚风内动之象..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舌白脉弦细;为血虚常见之征..四肝阴虚证肝阴虚证;是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慢性疾病、温热病等耗伤肝阴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虚火内灼;则见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液亏虚不能上润;则见口咽干燥;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五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虚;不能制阳;致使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过极或肝肾阴虚;致使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而发病..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作为辨证要点..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肝失柔顺;故急躁易怒;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得安;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肝肾阴虚;经脉失养;故腰膝酸软;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之象..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病机;常可互相转化;如肝气久郁;可以化火;肝火上炎;火热炽盛;可以灼烁肝阴;肝阴不足;可致肝阳上亢;而肝阳亢盛又可化火伤阴..所以在辨证上既要掌握其各自特征;又要分析其内在联系;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小结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鉴别:①肝气郁结:性质:实证..症状: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易怒;妇女月经不调..舌象:薄白..脉象:弦..②肝火上炎:性质:热证..症状: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吐血衄血..舌象:舌红苔黄..脉象:弦数..③肝阴不足:性质:虚证..症状: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象:舌红少津..脉象:弦细数..④肝阳上亢:性质:本虚表实..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象:舌红少苔..脉象:弦而有力..六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征候..临床上常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1..肝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多因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暴发..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证候分析本证一般根据患者平素具有肝阳上亢的现象结合突然出现肝风内动的症状为辩证要点..肝阳化风;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眩晕欲仆;或头摇不能自制;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络脉;故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肝脉络舌本;风阳扰络;则语言謇涩;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所以步履不正;阳亢则灼液为痰;风阳挟痰上扰;清窍被蒙;则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流窜脉络;经气不利;可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风升;故喉中痰鸣..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示邪尚未化火;腻苔为挟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机反应..2热极生风证热极生风证;是指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邪热亢盛;燔灼肝经;热闭心神而发病..临床表现高热神昏;躁热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证候分析本证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热邪蒸腾;充斥三焦;故高热..热入心包;心神昏愦;则神昏;躁犹如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狂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征..3..阴虚动风证阴虚动风证;是指阴液亏虚引动肝风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本证的临证表现;证候分析属外感热病所致者;详见“卫气营血辨证”;属内伤病所致者;详见“肝阴虚证”..4..血虚生风证血虚生风证;是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要证的临床表现;征候分析详见“肝血虚证”..小结肝风四证鉴别如下:①肝阳化风:性质:上实下虚证..主症: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或卒然倒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兼症: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舌苔:舌红苔白或腻..脉象:弦而有力..②热极生风:性质:热证..主症: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兼症:高热神昏;躁热如狂;舌苔:舌红绛..脉象:弦数有力..③阴虚动风:性质:虚证..主症:手足蠕动..兼症: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舌苔:舌红少津..脉象:弦细数..④血虚生风:性质:虚证..主症: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兼症: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苔:舌淡苔白..脉象:细..七寒凝肝脉证寒凝肝脉证;是指寒邪凝滞肝脉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寒邪而发病.. 临床表现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证候分析本证以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为辨证要点..肝脉绕阴器;抵少腹;寒凝经脉;气血凝滞;故见少腹牵引睾丸冷痛..寒为阴邪;性主收引;筋脉拘急;可致阴囊收缩引痛..寒则气血凝涩;热则气血通利;故疼痛遇寒加剧;得热则减..阴寒内盛;则苔见白滑;脉沉主里;弦主肝病;迟为阴寒;是为寒滞肝脉之证..八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临床表现胁肋胀痛;或有痞块;口苦;腹胀;纳少呕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寒热往来;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浊阴痒等..证候分析本证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显热蕴结肝胆;肝气失于疏泄;气滞血瘀;故胁肋痛;或见痞块..肝木黄逆侮土;脾运失健;胃失和降;故纳少;呕恶;腹胀..胆气上溢;可见口苦;湿热蕴内;湿重于热则大便偏溏;热重于湿则大便不爽..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赤..邪居少阴;枢机不利;则寒热往来..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身目发黄..肝脉绕阴器;湿热随经下注;则见阴部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在妇女则见带浊阴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均为湿热内蕴肝胆之证..九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证;是指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生痰化火而引起..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惊悸不宁;烦躁不寐;日苦呕恶;胸闷太息;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眩晕耳鸣或惊悸失眠;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胆脉络头目入耳;痰浊上扰故头晕目眩、耳鸣..胆为清静之腑;痰热内扰;则胆气不宁;故见惊悸不宁;烦躁不寐..胆气郁滞;则见胸闷善太息..热蒸胆气上溢口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泛恶呕吐..舌苔黄腻;脉象弦滑;为痰热内蕴之征..。

中医如何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肝胆疾病

中医如何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肝胆疾病

中医如何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肝胆疾病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治病救人的法宝。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是如何运用六经辨证来治疗肝胆疾病的。

我先跟您讲讲我曾经遇到的一位病人。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诊所里来了一位神情焦虑的中年男子。

他眉头紧锁,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说:“大夫,我这肝和胆的毛病可把我折腾坏了,整天没精打采,右上腹还时不时地疼。

”我仔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又给他把了脉、看了舌苔。

在中医里,六经辨证可是个厉害的“武器”。

六经,指的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

这六经就像是人体这个大战场的不同防线,当疾病来袭,它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肝胆疾病,少阳经常常是关键的一环。

少阳经就像是一个交通枢纽,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肝胆功能失调。

比如说,如果病人出现口苦、咽干、目眩,还伴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那很可能就是少阳病了。

这时候,中医常用小柴胡汤来进行调理。

小柴胡汤里的柴胡能疏肝解郁,黄芩清热燥湿,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甘草能扶正祛邪。

几味药配合起来,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各司其职,共同对抗病魔。

再来说说厥阴经。

如果肝胆疾病发展到了厥阴阶段,病情往往就比较复杂了。

可能会出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情况。

比如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症状。

这时候,乌梅丸就是一个常用的方剂。

乌梅酸收,能敛肝柔肝;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气血。

可别以为中医治病就是简单地开几副药。

在治疗过程中,还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中年男子,我给他开了小柴胡汤,但是吃了几副之后,他说症状有所减轻,可还是感觉不太舒服。

我再次给他诊断,发现他体内的湿气比较重,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祛湿的药材,这才让他慢慢好起来。

中医治疗肝胆疾病,不仅要关注症状,还要考虑病人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肝与胆病辨证

肝与胆病辨证

营血亏虚, 筋脉肌肤失养
下一页 返回
手足震颤,肌肉瞤
肝血亏虚 肢体麻木
动风见症
血虚生风
筋脉失养 皮肤瘙痒,眩晕耳鸣

面白无华,爪甲不荣
血虚不荣
血虚表现
舌淡脉细弱
➢ 辨证要点 :
下一页 返回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 血虚生风
肢体麻木,关节拘急 手足震颤,肌肉瞤动 + 面白无华,爪甲不荣 脉细,舌淡 【辨证要点】肢体麻木、震颤等和血虚共见 本证即是肝血虚的头目失养
肝血虚证 肝阴虚证 肝风内动证 肝阳上亢证
血虚生风证 热极生风证 阴虚动风证 肝阳化风证
肝血虚证
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 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虚弱症候。
➢常见病因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各种出血,失血过多
•久病重病,失治误治伤及营血
下一页 返回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肝阴 •热病后期,灼伤阴液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
下一页 返回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肝阴 不足
肝经阴虚 失润见症
头晕眼花,耳鸣
不能上滋头目
两目干涩,视力减退
脉络失养 虚火所灼
胁肋灼痛
阴不制阳,虚热内蒸
手足蠕动 盗汗
阴虚见症
虚火上炎 阴津不能上承 肝阴不足,虚热内灼
指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 震颤、头胀痛、面赤,甚至突然昏仆、口 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常见病因
肝阳素亢,耗伤阴液 阳亢阴虚日久而化风 肝肾阴亏,阴不制阳
下一页 返回
【病因病机】肝阳上亢、痰瘀风(肾阴亏损,不能涵养

【中医学】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学】肝与胆病辨证

肝气郁结
痛经,月经 不调,甚至 闭经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血虚生风
肝胆湿热
寒凝肝脉
胆郁痰扰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尿黄便秘 小便黄,大 便秘结 项强肢麻,肢体 震颤,语言不 利,步履不稳; 或见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口眼 喝斜,半身不 遂,舌强语,喉 中痰鸣等中风证 候。 或咽有哽塞 感,或胁下 痞块,妇人 见乳房胀痛 吐血,衄血 抽搐,两目 上翻,甚见 角弓反张, 神志昏迷 手足震颤, 肌肉润动, 关节拘急不 利,肢体麻 木 小便短黄, 大便不调 小便清长
口苦泛恶呕 吐
舌黄苔腻 脉弦滑
面色无华 爪甲不荣 眩晕 耳鸣
或兼见身目 发黄,发热
面色青白 形寒肢冷 口唇青紫 头晕目眩 耳鸣
口苦纳呆 呕恶腹胀
两目干涩 视物模糊 夜盲
胸胁或少腹 胀痛,
不眠或噩梦纷 纭 胁肋灼痛
胁肋胀痛
惊悸不寐烦 躁不安 胸闷胁胀
肝与胆病辨证
证 别
月经 出汗 二便
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
肝血虚证
月经量少或 闭经
肝阴虚证
肝与胆病辨证
证 别 肝血虚证
肝藏血不 足,肝血亏 虚
肝阴虚证
肝阴不足 虚热内扰
肝气郁结
情志不遂 疏泄失常
肝火上炎
1. 情 志 不 遂 , 肝 郁 化 火 ; 2. 过食肥甘厚 腻 、 嗜 酒 ; 3. 外感火热之邪
肝阳上亢
1. 肝 失 疏 泄 , 肝 气 亢 奋 ; 2. 肝阴不足,肝 阳 上 扰 ; 3. 气 郁化火,内耗 阴 血 ; 4. 阴 不 制阳,阴虚阳 亢 急躁易怒 面部烘热 眩晕 头胀痛 口苦咽干 目胀
胆郁痰扰
情志不遂 气郁化火 炼津生痰

脏腑辨证论治:肝与胆病证治

脏腑辨证论治:肝与胆病证治

脏腑辨证论治:肝与胆病证治脏腑辨证论治(三):肝与胆病证治(一)肝气郁结主证: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头晕,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嗳气,食欲不振,口苦或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妇女月经不调,舌苔白润或浅黄、脉弦,日久可兼见痞块,舌边有瘀点。

可见于某些肝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

分析:肝主疏泄,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故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而上逆,故头目眩晕、口苦;肝脉布胁,肝经气血郁滞,故两胁胀痛、满闷不舒;肝气不得疏泄,横逆犯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出现嗳气、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便秘;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影响冲、任二脉,故见月经不调或经痛,苔白润,是肝郁湿阻之故;若肝郁日久,气血瘀结,则见舌色紫暗或舌边有瘀点,胁下痞块。

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川芎川楝子(疏肝解郁);香附延胡索白芍郁金枳壳(柔肝理气止痛);白术砂仁(健脾)(二)肝火上炎主证:头痛剧烈、眩晕,心烦易怒,夜寐不安,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涩痛,舌红、苔黄糙、脉弦数或弦滑,甚则咳血、吐血、衄血等。

可见于某些高血压病、白血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更年期症候群、肝胆系统炎症。

分析:肝火上炎、火盛于上,故见头痛剧而眩、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气火循经上壅于耳,耳窍失灵,故见耳鸣耳聋;心神被扰,故心烦而夜寐不安;肝火亢盛,灼伤津液,故见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糙,脉弦数等;肝火盛迫血妄行,故见咳血、吐血、衄血等证。

治法:清肝泻火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夏枯草菊花木通车前(清肝泻火);钩藤生地牛膝石决明(平肝潜阳)(三)肝阳上亢主证:头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眼红或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口苦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颤,腰酸腿软,舌红少津、脉弦数或弦细数。

可见于某些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美尼埃氏病等。

分析:肝阴不足或肾水亏虚,阴不制阳,致肝阳上亢,故见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数等;肝阳升动,迫血充盈于上,故头胀痛、眩晕、眼红、耳鸣、耳聋;肾阴不足,心脑失养,故见心烦、失眠、健忘;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见肢麻震颤;肝肾阴血不能上注于目,故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中医)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肝与胆病辨证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及多种目疾,如胸胁胀痛、抑郁烦躁、头目眩晕、月经不调、筋脉拘急等。

胆的病变主要表现在排泄胆汁功能的障碍,如黄疸、胁痛及口苦等。

1.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闷不舒,常喜太息,或急躁易怒,胁肋胀痛,或纳呆嗳气,脘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

舌苔薄白,脉弦,或见腹部癥瘕,舌质紫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其他病邪侵扰使肝失疏泄、条达所致。

辨证要点:以情志抑郁,肝经循行部位胀痛为辨证要点。

2.肝血虚证临床表现:眩晕目眩,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昏糊,或夜盲,肢体麻木,手足震颤,或筋脉拘急,爪甲不荣,月经量少或经闭。

舌淡,脉细。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肾精亏虚,精不化血,或脾胃虚弱,生血不足,或久病重病,失治误治,伤及营血,或失血太过所致。

辨证要点:以筋脉、目睛、爪甲失养伴血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3.肝阴虚证临床表现: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或见手足蠕动,头晕目眩,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少津,脉弦细而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热病后期,灼伤阴液,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耗损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亏损,或肝郁化火、火灼阴伤所致。

辨证要点:以头目、筋脉、肝络失润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4.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头痛且胀,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

舌质红,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肝肾阴亏,阴不制阳,或情志不遂,久郁化火,内耗阴血,或素体阴亏,房劳太过,年高阴亏,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所致。

辨证要点:以头晕胀痛,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为辨证要点。

5.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临床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

(1)肝阳化风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体麻木或震颤。

中医诊断-肝与胆、肾与膀胱辨证

中医诊断-肝与胆、肾与膀胱辨证
❖ 思考讨论题:
❖ (1)你认为本案所述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的 何种证型?应该如何治疗?
❖ (2)分析病机并结合病案指出肝血不足的形成机制。
病案4
❖ 艾某,女,50岁。-1994年3月5日初诊。 ❖ 主诉:目干目涩,潮热盗汗6月。 ❖ 病史:患者45岁绝经,经常腰膝酸痛,头晕,耳鸣。
近6个月来,上述诸症加重,并出现目干,目涩,视物 昏花,午后面部烘热,夜间盗汗,口干欲饮,双手不自 主抖动,经多方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 检查:形瘦,两手蠕动。舌红少津,脉细数。 ❖ 思考讨论题: ❖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 (2)肝血虚与肝阴虚的病症主要有何差别? ❖ (3)如何鉴别肝火证与肝阴虚证?
皮肤瘙痒。现感胸胁满闷,上腹胀痛,泛恶更甚,日 苦,厌食,小便黄如浓茶而量少,大便干结。
❖ 检查:面、身、目俱黄,色泽鲜明。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 (摘自《中医基础试题精选》)
❖ 思考讨论题:
❖ (1)分析本案黄疸发生的病理机制。 ❖ (2)在临床上除见黄疸病症外,还可能会出现哪些
病症?
病案10
淡 细弱
红少 细数 苔 淡苔 沉迟 白 无力 淡弱
肾不纳气 肾虚水泛
短气喘息,动甚,语声低怯, 自汗乏力
水肿腰以下甚,小便短少
淡或 红
淡胖 苔滑
弱或 无根
沉迟
病案1
王某,女,48岁。1973年8月13日初诊。
❖ 主诉:畏寒肢冷,思睡,全身浮肿20天。
❖ 病史:患者因患“甲亢”,于1973年4月23日起,用 放射碘同位素治疗,经治疗3个月后,“甲亢”症状基 本消失,但相继出现尿少、全身浮肿、乏力嗜睡、毛 发脱落、腰膝酸软、小便短少、怕冷、纳少等症。
肝火 炽盛

中医辨证论治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依据
中医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舌 脉象,辨证为肝火上炎型胆结石。
治疗方法
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同时配合耳穴 压豆、中药贴敷等外治法。
治疗原则
清肝泻火,利胆排石。
案例三: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患者康复历程回顾
治疗原则
诊断依据
中医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症状、 体征及舌脉象,辨证为肝肾阴虚 型肝硬化。
感谢您的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 系统疾病的趋势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 疗肝胆系统疾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 势,中医辨证论治将与西医治疗手段 更好地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推 广与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 疗方案将在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将更 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精准施治。
肝脏、缓解肝区不适。
常用中药及方剂介绍
1 2
柴胡疏肝散
由柴胡、枳壳、芍药、甘草等药物组成,主治肝 气郁结所致的胁痛、胸闷、月经不调等症状。
龙胆泻肝汤
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等药物组成,主治 肝胆实火所致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等症状。
3
一贯煎
由生地黄、沙参、麦冬、当归等药物组成,主治 肝肾阴虚所致的胁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 状。
03
肝癌
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 明显,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消瘦等 症状。
05
04
胆囊炎
胆囊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右上腹疼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长期饮酒
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 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疾病。
不良饮食习惯
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 食习惯可增加肝胆系统疾病的 风险。

辨肝胆病证方法——辨肝风内动证

辨肝胆病证方法——辨肝风内动证

辨肝胆病证方法——辨肝风内动证肝胆病的辨证,是指根据肝与胆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肝和胆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肝胆疾病的病机,性质及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肝位居右胁、膈下腹中,以三焦分,属下焦部位。

肝经布乳、胁肋,下抵少腹,循阴器,肝主疏泄,又主藏血,在体为筋,在窍为目,其华在爪;胆附于肝,经脉相互络属,二者相合,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肝胆均与情志活动有关。

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失常时,则常见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胆腑功能失常则常见口苦发黄,惊悸失眠等症。

因此,凡见到以上述症状为主的疾病,即可确定为肝胆疾病。

肝胆病变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肝胆本证候,也有肝胆与其他脏器的相关证候。

肝体阴而用阳,虚证多见血亏及阴伤,实证多见气郁火盛及寒邪、湿热为患。

肝与胆病的辨证常用于对不寐、眩晕、耳鸣耳聋、头痛、胁痛、胃脘痛、腹痛、郁病、梅核气、虚劳、内伤发热、汗病、黄疸、积聚、鼓胀、癫病、狂躁、惊恐、麻木、中风、偏瘫、厥病、血病、温病、雀盲、白睛涩痛、阳痿、阴缩、带下、崩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的辨证。

肝胆病变证候主要有: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阳上亢证、肝气虚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肝血虚证、肝风内动证(包括肝阳化风证、热极生风证、阴虚动风证、血虚生风证)、肝经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肝血郁滞证、肝胆湿热证、胆郁痰扰证、胆气虚证、虫扰胆腑证、胆热证。

应注意相似证候之间的鉴别。

辨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证候。

常由肝阳上亢、高热、阴虚、血虚等进一步发展所致。

根据病因病性的不同,临床主要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四种证型。

(一)辨肝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升发太过,亢逆无制所表现的动风证候。

常由情志不遂,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亢日久化风所引起。

中医诊断学肝与胆病辨证解析

中医诊断学肝与胆病辨证解析

7.1 肝阳化风证
概 念 肝阳亢逆无制而致动风之证
机 制 参“肝阳上亢证”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分。
表现·分析
眩晕欲仆,头摇而痛 —— 阳亢生风上扰 项强肢颤 —— 风动筋挛
语言謇涩 —— 风阳扰络 手足麻木 —— 阴亏筋脉失养
步履不正 —— 上盛下虚
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 阴虚阳亢
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 阳亢
辨证要点 头晕胀痛,腰膝酸软,头重足飘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分。
7 肝风内动证
概念 非因外风而致疾病中出现眩晕、肢麻、震
颤、抽搐等动风之症,因与肝相关而命之。
分类
实 风 肝阳化风证,热极生风证 虚 风 血虚生风证,阴虚动风证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分。
表现·分析
高 热 —— 热盛蒸腾于外
神昏,或烦躁如狂 —— 热盛扰乱心神 四肢抽搐,颈项强直 甚则角弓反张,两目 上视,牙关紧闭 —— 热邪燔灼肝经,筋脉拘急 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 肝经热盛
辨证要点 实热证(高热神昏)+ 肝风表现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 分。
7.3 阴虚动风证
参“肝阴虚证”
辨证要点: 阴虚 + 肝风(手足蠕动)
7.4 血虚生风证
参“肝血虚证”
辨证要点: 血虚 + 肝风(肢麻、震颤,肌肉瞤动)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 分。
8 肝胆湿热证
概 念 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之证 机 制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湿热
脾胃失运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七 分。
表现·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牙关紧闭
脉弦数有力 羚羊勾藤汤
手足震颤,肌肉动,
血虚生风 肢体麻木,关节拘急 舌淡苔白
不利
脉细
养血息风 四物汤
中医
病机分析:
血不能上荣于头目——头晕,两目 干涩,

肝血虚
视物模糊,夜盲
血不养筋——肢体麻木或振颤,爪甲不荣

肝血不足,血海空虚——月经量少,闭经
虚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
概念: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 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的证候。
肝 病因:

肝的阴阳失调,素体阳旺
上 内伤七情
亢 证候:头胀痛,眩晕目胀,面部烘热,或面红
肝 火
肝火上炎
火热上扰于耳——耳鸣耳聋 火热盛,血随火升——吐血,衄血 肝郁化火——急躁易怒,恶梦纷纭,

两胁灼痛
炎 治法:清泻肝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
概念:是指肝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所 表现的证候。
肝 血 虚
病因: 失血(外伤,产后大出血,痔疮,崩漏) 化生之源不足
证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两目 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筋脉 拘挛,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细。
中医
肝的生理功能:
主疏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藏血
与 胆 病 辨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 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与小肠相表里

胆的生理功能:主贮存和排 泄胆汁,主决断
肝与胆病辨证内容
▪ 肝气郁结 ▪ 肝火上炎 ▪ 肝血虚 ▪ 肝阳上亢 ▪ 肝胆湿热 ▪ 肝风内动
概念: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 证候。
肝 气

结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
概念: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实热 证候。

病因: 情志之火内发

过食辛辣肥腻之品
上 外感火热之邪
炎 证候: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口苦咽干,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
痛,耳鸣耳聋,尿黄便秘,或吐血,
衄血,或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分析:
火热循经而上——头晕头痛,面红目赤 肿痛
病因: 情志抑郁 过食辛辣肥甘之品

结 证候: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 胀痛,或咽部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
妇女可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
甚则闭经。
病机分析:
情志失疏泄——精神抑郁,急躁易怒, 两胁胀痛,胁下痞块
肝 气
肝气郁结
气郁生痰 痰气搏结于咽喉——咽 部有梗塞感
气血失于疏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结,
小便黄,脉弦数,舌红苔黄。
病机分析:

热循经上扰头目——头胀痛,面红目赤,
肝阳上亢
面部烘热

肝阳化火——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
上 亢
结,小便黄,脉弦数,舌红苔黄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
概念: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肝 感受湿热之邪

嗜酒肥甘,酿生湿热
肝脉绕阴器,湿热下注——阴囊湿疹,睾 丸肿痛,妇女见外阴痒带下黄臭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肝风内动鉴别
证候
主症
舌苔脉象
方药
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语言謇涩,舌红苔黄或腻 平肝息风 头摇肢颤,或突然昏 脉弦劲有力 天麻勾藤饮 倒,不省人事,偏瘫
四肢抽搐,颈项强直
热极生风 ,角弓反张,两目上 舌红绛苔黄燥 清热息风
湿 热 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
不调,小便短黄,苔黄腻,脉弦数,或
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睾
丸肿大热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
病机分析:
气机郁结——胁肋胀痛

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口苦
胆 湿
身目发黄
湿热内蕴,肝 胆疏泄失常
脾胃升降失常——纳呆,呕恶腹胀,大便 不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