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_对医联体的认识
医联体
Medical association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到一起,目的 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 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医保的支持与支 撑不足
例如,在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内 开设了三级医院的联合病房,它 的医保定额如何计算?区域内专 家门诊的定额又如何计算?
医联体的建设受 到行政体制的约 束和制约
“医联体”的未来目标是什么?
以2017年为节点,分两个阶段推进
2017年
到2020年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 设试点。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 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医联体的提出
2017年3月5日,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 报告时指出,“全面启动 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 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 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 。”
四种医联体
城市医联体Leabharlann 在城市主要组建 医疗集团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 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 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远程医疗协作网
医联体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1
就近就医
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 与大医院一样的检查检 验服务。
2
便捷看病
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上级 医院对基层转诊患者提供 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 先住院等服务。
3
获得全面服务
以高血压、糖尿病慢 性病等为重点,做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使医生不仅“管治病”, 更“管健康”。
医联体分类标准
医联体分类标准一、概述医联体是指医疗联合体,是按照“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思路,以区域性医院为中心,联合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紧密的医联体。
医联体分类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对医联体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利于指导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
二、医联体分类标准1.按地域范围分类:可分为城市医联体和农村医联体。
城市医联体通常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为核心,联合城市内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紧密的医联体;农村医联体则以县医院为龙头,联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紧密的医联体。
2.按机构类型分类:可分为医院集团型、医疗集团型和专科联盟型医联体。
医院集团型医联体是由多家医院联合组成的医疗集团,形成一个紧密的医联体;医疗集团型医联体是由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组成的医疗集团,形成一个紧密的医联体;专科联盟型医联体是由专科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组成的专科联盟,形成一个紧密的医联体。
3.按合作形式分类:可分为松散型医联体和紧密型医联体。
松散型医联体通常只涉及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协作,各成员单位仍然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紧密型医联体则涉及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各成员单位不再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
4.按功能定位分类:可分为综合型医联体和专科型医联体。
综合型医联体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具备全面的医疗服务能力;专科型医联体则专注于某一学科领域,具备专业的医疗服务能力。
三、医联体分类标准的意义对医联体进行分类,有助于指导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
不同类型的医联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联体类型进行建设和发展。
同时,通过对医联体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为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四、结论医联体分类标准是指导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医联体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发展方向,为选择合适的医联体类型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对医联体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为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医联体与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
医联体与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在医联体合作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联体是指由多个医疗机构联合构成,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工作,供应协同诊疗、转诊和病案管理等服务的组织形式。
互联网医院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供应线上医疗服务的新型医疗机构。
第二章医联体管理第四条医联体组织结构医联体内应设立联合领导小组,负责医联体整体工作的协调与推动。
联合领导小组由各参加单位的重要负责人构成,设主任单位。
第五条医联体工作机制医联体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线上沟通平台等方式,保持沟通沟通,共同协商订立医疗服务合作计划,确保各参加单位的合作顺利进行。
第六条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医联体各参加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加强病案管理、医嘱共享和转诊布置等工作。
同时,各参加单位应乐观参加病例讨论、学术会议等活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效果。
第七条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医联体各参加单位应依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为患者供应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联体还应加强资源共享,保障患者的就诊需求得到满足。
第八条医联体安全管理医联体各参加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
未经患者同意,禁止将个人医疗信息用于商业用途。
同时,医联体还应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互联网医院管理第九条互联网医院设立与审批互联网医院的设立应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审批,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互联网医院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本领和医疗服务本领,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互联网医院线上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患者供应线上医疗服务,包含在线问诊、在线复诊、远程医疗咨询等。
互联网医院应供应真实、准确的医疗信息,并与实体医院建立转诊机制,为患者供应必需的线下医疗服务。
医院与医联体的管理模式
医院与医联体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发展历程
现状与未来
医联体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 美国,当时是为了解决城乡医疗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而建立的医疗协作组 织。
在我国,医联体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 形成的松散型医联体到政府引导下的 紧密型医联体的转变。政府在政策上 给予支持,推动了医联体的发展和完 善。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医 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 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 网等。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医联体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 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医疗协作组织。医联体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医疗协作机制,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提高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医院与医联体的作用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医联体的协作,医疗机构之间的资 源得到共享,可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 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 平。
et. on the two.以致ret onOM I am on on我苦笑 TIST. and on,,,* and K,,,1. Mir ,1,00 in , , if , die on , , P , , 11然 for物 on this,,10UIMC current digit,1, M, K1IST (pass,,、U tun chipomanikifa. when on "UIMC burn on,IL back onU :"ifa(UIFOLIEparer�.chip《 if the dynamic on this trades.ng烹长安3.单元IO撤回4己 said
3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3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联体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正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三种不同类型的医联体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深入剖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医联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城市医疗集团以大型医院为核心,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手段,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县域医共体则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专科联盟则是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医疗机构组成,通过专科协同、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提升专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详细介绍这三种医联体模式的运作方式、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
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医联体模式在实践中的优缺点,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医联体的发展策略。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管理者以及医疗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我国医联体模式的健康发展。
二、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实践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是我国医联体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在于通过资产、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紧密合作,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此模式下,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医疗服务市场的挑战,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资产整合与统一管理:紧密型医联体通过资产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在保持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紧密型医联体注重技术共享和人才培养。
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培训和合作研究,提高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
同时,通过统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医联体内部输送高素质的医疗人才。
县级医院医联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县级医院医联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医联体组织架构1. 医联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
2. 医联体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辖区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组成。
3. 医联体设立理事会,负责医联体重大决策、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
4. 医联体设立办公室,负责医联体日常工作。
三、医联体职责1. 县级医院:(1)发挥龙头作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带动其他成员单位共同发展;(2)负责制定医联体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医联体建设项目;(3)负责协调解决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4)负责医联体内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2. 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按照县级医院要求,开展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2)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加强与县级医院、其他成员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四、医联体运行管理1. 医联体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
2. 医联体内实行资源共享,包括医疗设备、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
3. 医联体内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种类和病情程度,合理引导患者就医。
4. 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对病情复杂、需要上级医院诊疗的患者,由县级医院负责转诊。
5. 医联体内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考核,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五、医联体监督考核1. 医联体对成员单位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技术进步等方面。
2. 医联体设立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医联体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医联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单位,医联体将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通报批评、整改等。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县级医院医联体理事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执行。
医联体是什么?医联体有哪些成效和模式?
医联体是什么?医联体有哪些成效和模式?互联网时代的时光飞逝,传统的医疗行业迈向了智慧医疗的时代,尤其是医联体的出现,在这个行业成为了最热的关键词,在一个概念刚刚出来的时候,会伴随着很多与其相关的概念,比如前几年的云计算,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
医联体目前有多种组织形式,在市里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里主要组建医联体,对于边远地区我们就会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我们在完善医联体协作机制的时候,落实医疗机构的定位,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贫困人口等;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
医联体的模式是“3+2+1”,以区域内的一所三级医院开头,然后联合到二级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机构。
医疗联合体的导向为公益,在推进健康管理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全面优质价廉的服务,在通过政府主导的联合体医疗机构,提供一些配套的措施,逐步引导就医行为。
互联网医联体平台能够为覆盖省、市、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这5级医联体组织,建设安全高效的医联体信息一体化平台。
四种医联体模式(一)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
在地级市里面,三级公立医院来牵头,联合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协调分工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
(二)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探索对象,县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村级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是有效管理衔接,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
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医疗机构会有不同的优势专科资源,医疗机构特色力量为支撑,不断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医疗联合体方案(四篇)
医疗联合体方案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由多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联合组成的,共同提供卫生服务和管理卫生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
医疗联合体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合作,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全面的医疗服务。
医疗联合体的建立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跨区域医疗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医学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工作顺利进行。
一、目标和原则1.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
2.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3.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4. 加强跨区域医疗协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组织结构1. 由各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共同组建医疗联合体。
2. 设立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医疗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3. 设立医疗联合体办公室,负责医疗联合体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三、服务内容1.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2. 开展慢性病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慢病干预方案。
3. 实施远程医疗服务,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
4. 推行绿色就医,建立绿色医疗服务模式。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和监测,建立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2. 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听取医患意见建议。
3. 设立医疗服务质量奖励机制,激励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医疗费用管理1. 遵循医保政策,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费用透明度。
2. 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合理权益。
3.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与费用的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的平衡。
六、医学科研与教育1. 加强医学科研,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动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
2. 合理利用医疗联合体的教育资源,培养医疗专业人才,促进医学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七、协作机制1. 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
医联体医院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医联体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医联体医院组织架构1. 医联体医院由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组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 理事会负责制定医联体医院的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监督院长的工作。
3. 院长负责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领导医联体医院日常管理工作。
4. 成员医院应服从牵头医院的统一管理,积极参与医联体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三、医联体医院管理职责1. 牵头医院:(1)负责医联体医院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协调解决成员医院间的问题。
(2)组织成员医院开展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等活动。
(3)监督成员医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政策,保障医疗安全。
(4)协调医联体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的关系。
2. 成员医院:(1)按照医联体医院的要求,开展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参与医联体医院的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
(3)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政策。
(4)积极参与医联体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医联体医院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医联体医院管理制度1. 医疗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医疗卫生标准和规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
(3)对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医疗安全。
2. 人力资源管理:(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3. 财务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2)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定期开展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4. 医疗信息化建设:(1)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2)加强医疗信息化管理,保障医疗信息安全。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但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需求的多样化、突出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单一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为此,医联体作为目前医改中推广的模式之一,旨在协同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医联体的概念和意义医联体是一种有机组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不同性质、层次和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理、技术和服务方面互相协调、互为补充,形成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关系。
医联体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内容1. 工作目标在省市区卫计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政策保障为基石”的原则,确立医联体的建设目标,即建立起一支功能齐全、服务优质、高效协同、医疗卫生质量有保障的医疗联合体。
2. 组织机构建立联合体领导小组,对医联体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协调,推进医联体建设进程。
各成员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联合体的规定,共享资源、协调工作、共同发展。
3. 成员单位医联体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药机构、保健机构)组成。
要求各成员单位能够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协商,共同发展。
4. 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医联体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患者的就医记录、药物管理、健康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5. 宣传教育重视广泛宣传医联体的优势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参与其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医联体,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四、医联体工作的困难与应对措施1. 医院的观念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在医联体工作上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解决这一难题。
医联体的组织模式
医联体的组织模式医联体(Medical Consortium)是一种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医联体通常由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医疗机构组成,如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以下是医联体的一般组织模式:1. 成员组成:大医院:通常作为医联体的核心成员,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专业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
诊所:在社区层面提供初级医疗服务,便于患者就近就医。
其他医疗机构:根据地区的需要,还可能包括专科医院、康复机构等。
2. 组织结构:医联体领导组织:设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决策等。
工作小组或委员会:可能设有不同的小组或委员会,负责特定领域,如质量管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
3. 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便于不同成员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
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生之间的在线会诊和远程患者监测。
4. 共同制定医疗标准和指南:制定共同的治疗标准:确保医联体内的各成员机构在医疗实践中遵循相似的治疗标准。
研究和制定共同的医疗指南:促进医学科研,提高医疗水平。
5. 资源整合:人力资源:共享医疗人才,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医疗设备和药品:统一采购、共享医疗设备,降低采购成本。
6. 患者管理:患者导向的协同护理:提供患者导向的医疗服务,强调全程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针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7. 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共同制定质量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得到保障。
定期评估和监控:对医联体内各成员机构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医联体的目标是通过合作与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最终使患者能够更方便、更经济、更有效地获得医疗服务。
这种组织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工作管理办法
XX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工作管理办法(暂行)根据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XX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医联体建设的各项工作,构建起权责明确、功能清晰、运转高效、群众受益的医联体集团,切实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为了加强核心医院内部各项工作的规划和管理,现制定相关工作管理办法如下:1.加强医联体的建设管理工作。
本院定期派驻医务人员,常驻基层单位进行“全日制”工作。
2.本院定期委派医务人员,配合医联体基层单位开展义诊、健康教育、查房、手术等活动。
3.本院与XX医院精神科建立中医治疗“服用精神药后致便秘”的中药治疗课题,组建以中医院的中医人员及XX医院精神科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设立专项课题研究。
4.本院与XX医院建立妇科协作机制。
每周四派出一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XX科医师到XX医院进行查房、门诊工作。
5.本院每周五下午派出一名中级以上中医师到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坐诊及指导工作。
6.本院24小时出动救护车接医联体合作单位患者住院,同时负责为医联体内转诊的门诊病人提供预约服务,优先安排其检查与治疗。
7.急诊24小时接医联体基层单位转诊病人入院,并作好院前急救工作。
8.接收医联体内转诊患者的相关科室设立双向转诊负责人,做好转诊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服务工作;制定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治疗的具体措施;做好病人回访及建档工作,确保后续服务落实到位。
9.本院对委派下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实行财政补贴,暂定为主任职称300元/天,副主任职称200元/天,主治职称100元/天。
另提供车费补贴50元/天。
(卫计委关于职称晋升要求的下基层工作不在其列)10.相关职能部门将不定期对委派下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查岗或考核,如有为按照要求到岗工作的情况,一律按旷工处理。
如同一人员被发现旷工三次以上(含三次),则认定其当年度的下基层工作考核不达标,并直接计入其以后职称晋升的考核项目。
医院代表在医联体发言稿
医院代表在医联体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医务工作者、亲爱的患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我所在的医院向大家汇报并发表意见。
首先,我想向这次医联体表达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感谢各位领导对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关心,同时也感谢患者朋友们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代表医院的发言人,我首先要强调医院的核心宗旨:以人为本,患者至上。
我们一直将患者的健康和满意度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医联体是一个共同为患者服务、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多方合作体。
在这个体系中,我们不仅有机会共同探索解决医疗领域的难题,也能借此机会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一点,我们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医联体的合作,我们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有条件的快速转诊患者,让患者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合作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技能。
第二点,我们要强调患者的参与和满意度。
患者是我们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我们服务的目标。
在医联体的框架下,我们将更加重视患者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我们服务的评价,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和提升。
第三点,我们要强调风险管理和责任共担。
医联体的合作需要我们共同承担风险,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医疗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安全的医疗服务。
最后,我想向各位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让我们在医联体的大舞台上精诚合作、追求卓越,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向患者朋友们呼吁,相信医联体的优势和成果,选择合作的医院,共同分享医疗资源和专业知识。
感谢大家的聆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一个高效、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医疗联合体中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认知状况分析
医院管理探索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December 2020 Vol.20 No.22,24106用探讨[J].环球市场,2020,28(20):266.[2] 裴梦菲,曹向阳.基于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绩效考核优化策略[J].公关世界,2020,28(6):75-76.[3] 阚秀芬.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20,28(2):282.[4] 赵晓玲,丁霞芬.绩效考核的改进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67,172.[5] 杨金萍,李建芳.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9,37(2):64-66.[6] 孙素霞,冯俐,任香青,等.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绩效考核中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7):242-243.[7] 张丽玥.绩效考核的改进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11):52-53.[2020-12-14收稿]医疗联合体中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认知状况分析徐晨 潘玉梅 吴丽华 杨国斌*摘要 目的 在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如何构建医务人员对于医联体建设认知的研究思路。
方法 选择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44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医务人员对于医联体建设的认知。
结果 在医联体运行机制与职能定位上、国家相关政策认知上,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存在明显差异(P <0.05);赞同推行强制性基层首诊的医务人员大约有58.1%,3个制约性因素主要涉及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基层卫生人力情况与居民的就医理念,研究发现认为双向转诊运行情况良好的医务人员大约有32%。
结论 对于医联体建设,医务人员总体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就政策认知上类型不同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存在很大差异,为更好的建设医联体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医联体配套政策进行持续完善,对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不断完善。
我国医联体运行模式及发展路径
我国医联体运行模式及发展路径我国医联体运行模式及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国开始推行医联体运行模式。
医联体是指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疗单位等为成员,通过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技术相结合,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一种组织形式。
医联体运行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医院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改革。
资源共享是医联体的核心,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共享医疗资源,可以使各个成员单位之间共享患者信息、病历资料、医疗设备和专家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分级诊疗是医联体的基本原则,通过将患者按疾病的严重程度、诊断和治疗能力的需求进行分类,合理分流和转诊,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改革是医联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制度,加强医院内部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实现确权分类、差异化发展。
医保支付改革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支付政策和机制,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医联体运行模式的发展路径是:政策引导、法律支持、机制创新、技术支撑。
政府在医联体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医疗机构的联合和合作。
法律是医联体建设的保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方行为,维护医联体的正常运行。
机制创新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通过调整医疗服务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水平,增强其发展动力。
技术支撑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条件,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远程医疗的便利性。
医联体运行模式的推广和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分级诊疗机制的建立、医疗资源的统筹和调配、医疗服务收入的分配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政策环境;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加强监管,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确保医联体的正常运行。
三甲医院医联体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医联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资源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医联体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联体,是指本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利用资源、协同服务、共担风险、共赢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发展医联体业务的有关行为,包括医联体建设、业务管理、费用分配、风险保障等。
第四条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发挥各医疗机构的优势,实现优质、高效、协同、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五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协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诊疗水平,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第六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协调机制,共同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和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本医联体管理制度的制定、调整及解释等事项,由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负责,并报医院领导班子审定。
第二章医联体建设第八条医联体的组织形式包括纵向联合和横向合作。
纵向联合是指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合作;横向合作是指医院之间进行合作。
第九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遵循诚实信用、协作共赢的原则,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应包括联合目标、协作内容、责任分工、利益分配、风险保障等。
第十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共同明确联合目标,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并共同制定联合发展规划。
第十一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确定专兼职联合体负责人,成立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联体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十二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建立信息共享、协同研究、培训交流和监督考核机制,实现全面协同发展。
第三章业务管理第十三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共同负责患者的转诊、转运和协同诊治工作,并建立转诊和协登记制度。
第十四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医联体信息平台,方便患者查询、挂号、预约、查病历等服务。
第十五条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应共同制定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推进全病程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的医联体实施方案
医院的医联体实施方案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医联体建设成为了当前医疗行业的热点话题。
医联体是指以医院为核心,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医疗服务。
为了有效推进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医联体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医院应当成立医联体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医联体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医院内部各部门的资源,推动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
医联体建设的核心在于整合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因此,医院应当与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同时,医院还需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医院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联体建设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医疗团队,因此,医院应当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为医联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最后,医院还应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宣传和推广。
医联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医院应当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医联体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医联体建设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
总之,医院的医联体实施方案是医院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医院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协作合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医院应当认真贯彻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医联体建设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2024年医院医联体方案范文
2024年医院医联体方案范文如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医疗机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全方位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我们提出成立医院医联体的方案。
医院医联体是由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一个组织形式,旨在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医疗服务协同。
通过建立医院医联体,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首先,将各家医院和医疗机构的专业领域互补,形成“强强联合”的效应,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其次,通过信息共享和医疗数据互通,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再者,通过医疗服务协同,可以实现患者病历的跨院共享,医疗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重复检查和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最终,通过医院医联体的建设,可以实现医疗成本的节约和医疗服务的共享,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在建立医院医联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关系,协调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医院医联体的有效运行。
应当明确医院医联体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次,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权利,建立信息共享和医疗协同的平台和机制,制定医院医联体的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医院医联体向着健康、和谐、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医院医联体是未来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医院医联体的建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全社会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医院医联体成为推动医疗服务改革的重要载体,为我国医疗事业迈向新的高度而努力奋斗!。
医联体工作制度
医联体工作制度
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合作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合作制定和执行一套工作制度。
医联体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医联体工作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统一的管理体制:医联体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个医疗机构的工作,制定统一的工作制度和政策。
2. 分工合作: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长和资源,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比如,一个医疗机构负责治疗,另一个负责康复,再一个负责社区健康管理等。
3. 共同医疗标准:医联体制定统一的医疗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治疗方案、手术操作流程、药品使用和管理等。
4. 信息互通:医联体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共享病例信息和医疗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5. 人员流动和培训:医联体内的医务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促进经验和知识的交流。
同时,医联体也会组织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6. 共同财务管理:医联体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和收支分配规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综上所述,医联体工作制度是一种通过协作和合作,实现医疗机构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制度。
它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几点认识
• 2、建成责任与利益共同体医联体是一个庞大的
体系,包含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病人就诊模式的构架、 医保模式的构建。建立医疗联合体,就是建立新型健康 医疗分工协作体系和新的健康管理就医模式,切实提高 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效益,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 贵”问题。 • 医联体要建成责任和利益共同体。责任就是老百姓 健康的可得性、可及性和健康质量的保证;利益就是一 定要有动力,上面有动力,下面有动力,才能真正上下 联动。
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关系,是专科与专科之 间的转诊关系。
• (门诊:全科、专科、专家、慢病、急诊)
*
• 支撑条件 • 1、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需要财政政策推动、医保支付
制度推动和医保报销制度推动。 • 2、住院环境好、费用低廉,社区的报销比例高。 • 3、社区医护人员的能力得到信任。(鼓励医生下基层
的体系支撑、多点执业支撑、下派医生财政补偿支撑。) • 4、医生可以在医疗集团内部自由流动。医疗集团内的合病房、信息建设南京脑科医院医联体工作
请在此处添加 文本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
• 南京脑科医院各种形式医联体16家: • 专家坐诊、门诊、培训、工作室、柔性人才、行政主任
等
谢谢聆听 请多指正
• 目的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提供安全、有效、方 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
• 医联体的组成
• 三种: • 第一种是紧密型的,以资产配置为纽带的区域联合体; • 第二种是半紧密型的,资产不能整合,但资源可以整合,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 • 第三种是松散型的,以技术合作为纽带。
医联体的作用和意义
对医联体的认识
1 医联体及其组建性质 2 医联体的作用和意义 3 医联体的特点及支撑条件 4 我们目前的工作
医联体及其组建性质
请在此处添 加文本
1、医联体 2、组成及几点认识
*
• 医联体
•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 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 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
请在此处添 加文本
1、作用
2、意义
*
• 医联体的作用
• 第一,调整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布局。解决公立医院发展 过程中专科医院综合化、综合医院同质化的问题。专科 医院做强,医院的专科做强,由医联体集团提供支撑条 件。
• 第二,协调内部的资源配置。治疗中心、临检中心、病 例中心、消毒中心可以进行整合,信息中心采用统一的 标准,有利于互联互通。
医生,自然登记为多点执业,集团内的医疗行为合法化。 • 5、信息支撑很重要,医联体内建立区域信息平台,互
联互通,实现上下转诊、影片传输、检验报告传输等。
*
• 几点认识
• 1、强化健康服务体系的概念医联体本身是一
个组织形态,其本质内涵是健康服务体系,而不应仅仅 是医疗。在这个体系里,综合医院联合专科医院与社区, 甚至包括疾控机构,它应该是区域的健康服务体系,而 不仅是医疗服务体系。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要从 医疗上提供帮助,还要在健康管理上提供帮助。这个体 系里面,一定是区域性龙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 密地形成一个整体,提供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
• 几点认识
• 4、医联体离不开信息化平台其一,需要一个
大数据库,统一的平台;其二,需要利用信息化进行健 康管理,网络转诊等;其三,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 现代化手段提供服务。 •
我们目前的工作
请在此处添加 文本
南京市医联体工作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
• 南京已经建成各种形式医联体40余个: • 专家坐诊、门诊合作、影像中心、联
• 第三,纵向资源整合。社区能力不足,让医院对社区尽 义务,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建立家庭健康责任团队。
*
• 医联体的意义
• 医联体的本质意义就是强基层 • 医联体-----强基层机制 • 医联体-----建成区域健康体系 • 一、通过集团化重构服务体系 • 二、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 • 三、要防治贯通 • 让基层转变为医防结合的服务模式,能够承接基本
*
• 几点认识
• 3、医联体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合理分配资源,
二是对患者全程、系统的管理。目前的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 医联体一定是纵向到底,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在医院和社区 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流动,从而使患者下沉。第二个目是对患 者全程、系统的管理。在没有医联体之前,医疗机构之间互 不相通,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存在对资源的浪费。所以从医 院转到社区,需要通过医联体将其全程管理起来。在美国, 医疗责任组织一个很核心的环节就是由全科医生牵头,对患 者就行全程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费用。 •
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医生主动到社区为患者 进行健康管理。
*
• 医联体是重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 置的抓手。
医联体的特点及支撑条件
请在此处添 加文本
1、特点
2、支撑条件
*
• 医联体的特点 • 区域医联体的基层与上级医院的关系,
是全科与专科之间的转诊关系 • 区域医联体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