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作者:王海军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6期【摘要】“新音乐”创作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向往的事情,但很多人却无从着手。

纵观国内外大量优秀的成名曲,著名作曲家均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将民间旋律作为素材去创作歌曲,在音乐创作活动和音乐教学活动中,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

凡是具有显著特点的音乐作品,基本上都沿袭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优美的民间旋律。

所以,古往今来在业界颇有建树的作曲家,毫无例外地都曾苦心钻研民间音乐素材中的音乐旋律,并且在之后的作曲创作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方案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间旋律;音乐创作;运用;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J6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16-150-04【本文著录格式】王海军.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8(16):150-153.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最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载体多样,内容详细,且风格独特,十分的具有感染力。

众所周知,将民间旋律应用在音乐创作中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既有《黃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还有《白毛女》和《红河赤卫队》,更有《嘎达梅林》和《长征组歌》等,这些作品都是借鉴民间音调创作而成的。

总的来说,没有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是凭空遐想出来的,音乐创作其实和其他艺术一样,都不是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但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东西。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高效地将民间音乐素材中的音乐旋律融入作曲创作过程中,值得每一位现代作曲家深思。

一、民间音乐概述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音乐又被称为“民间歌曲”,简称“民歌”,这种音乐类型和诗歌中的“民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农村题材电视剧音乐中的应用

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农村题材电视剧音乐中的应用
2 0 1 4 年第二期 《 音乐创作》
民族 民 间音 乐元 素 在 农 村题 材 电视 剧 音 乐 中的应 用
黄 文韬



要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 中国传统音 乐文化的瑰 宝,也是音 乐创作的重要源泉,它在 电视剧音 乐当中应用广泛,对
电视 剧 主 题 表 现 、风 格 确 立 等 方 面 均起 到 重要 作 用 ,尤 其在 农村 剧 中 的使 用对 其 特 有 的 民风 民俗 、地 域 文 化 的传 达 发挥 重 要 作 用。本 文 旨在 沿着 我 国 农村 电视 剧 的 发 展轨 迹梳 理分 析 其 中 民族 民 间音 乐元 素 的应 用 情况 , 并 从 中选 取典 型 案例 进 行 本体 分 析 , 以期 能 以点 带 面 的 总结 归纳 其 风 格 变化 的 生 发和 嬗 变 。 关键 词 : 民族 民 间音 乐 基 因式 隐藏 混搭 风 格 变化
笆》 、《 命 运 不 是 辘轳 》 、《 不 白活 一 回》 《 山不 转 水 转 》等 。
用 电声 乐器等 “ 流行外衣 ”包裹下的 民族调式。前面提到 的 其他几首主题 曲也应用了共同的手法 , 在 唱腔上我们并没有 听 到典 型 的 、 传 统 的 民族 唱 法 ,也 没有 听 到贴 近 山野 田间 的
间。
1 9 9 o年代 中后期 , 影响力较大的农村剧音乐作 品不 多, 可喜地 出现 了 《 党员二愣妈 》这样直接攫取 当地 民歌进行改 编 创 作 的 电视 剧 音 乐 。 该 作 品 可算 是这 一 时 期 应 用 民间 音 乐
元 素 比较 直 接 且 相 对完 整 的 范例 , 其 主 题 音 乐 运 用 到 了陕 北
信天游 “ 三十里的明沙 ,二十里的水…. ” 的曲调旋律 ,经交 响化的处理后被完整地应用到主题音乐中 , 清晰、鲜明地反 映 了黄河流域的地 域文化 。

苗族民间音乐素材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以《哩啦哩》《贺郎歌》和《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

苗族民间音乐素材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以《哩啦哩》《贺郎歌》和《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
尽 致 。 二 、 愆匣啦哩 和 《贺郎哥 艺术风格与演唱特点 1. 啦口里》 艺术风格与演唱特点 妁理啦哩》 是苗族新娘 出嫁前一天在娘家待嫁 时唱的歌曲 ,抒发了
新娘 出嫁前 对 娘家 的 留恋 与不舍 ,多 用哭 腔演 唱 ,曲调宛 转悠 扬 。
23/音 乐 教 育 与 包 {乍/2ol8.4
高腔是我国的特有 的一种歌 唱方法 。这种 唱法一般多用于部分 山 歌 和高腔剧 种 的一些 唱腔 当中 。在湖南 流传 的高腔 山歌 中 , “钻 山 腔 ”、 “半 山腔 ”和 “木 叶腔”等高腔唱法最具代表性 。上述 “高腔 山 歌 ”的节奏 自由 ,声音高亢 嘹亮 ,有较长 的甩腔 ,并常加以 “啊 、呜、 哦 ……”等衬词 。著名高腔演唱艺术家何纪光在 1993年全 国民族声乐 研讨会上 的宣讲论文 断型湖南高腔 山歌及其 发展》 中认 为 : “湖南 高腔 山歌 ……一般 由成年男子 用假声 演唱 ,具有 嘹亮 、激越 、豪爽 的 气质 ,其艺术特征是音位高 、音程跳越大 、节奏甚为 自由、句幅宽广 、 悠扬的拖腔在高音区走动时常出现上挑的 自由延长音 ,声腔旋法多变 , 音域窄(一般在一个八度之内),在乐句中间或尾部常利用 口形开合使拖 音 的母音 自然变化形成 ‘啊呜啊呜 ’和 ‘嗬 嗬嗬 ’的特殊效果 。真假 声大 幅度 的转换和旋律起伏跌 宕形成极为鲜 明的音乐个性 。” 但在本 人 的田野调查 中发现 ,湖南 的高腔 山歌特别是苗族 的高腔 山歌 ,不仅 仅 只 由成 年 男子 用假 声演 唱 ,其 中也有 女子 演 唱的高 腔 山歌 ,如 : 《奇遇 良缘》 (松桃)、 外情 深》 (松桃 )、 《相普相 娘歌》 (板 塘 )、 似彩 虹挂 山 岭》 (保 靖 ), 以及 湘 鄂 黔 桂 渝 毗 连 的武 陵 山 区 的高腔山歌 。

中华传统文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储望华钢琴作品为例

中华传统文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储望华钢琴作品为例

当代音乐2021年第3期MODERN MUSIC中华传统文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一一以储望华钢琴作品为例吴迪[摘要]文化传播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便成为促进各个历史时期及各地域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经过漫长的发展,钢琴音乐已成为我国文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民众精神生活中及高校钢琴专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储望华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为例,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及演奏技法等在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储望华;传统文化;钢琴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3-0190-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我国钢琴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音乐内涵,要想实现更好的传承,不仅要将钢琴演奏技巧传授给学生,还要将钢琴作品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地分析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内涵,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和钢琴音乐文化相融合。

储望华先生巧妙地将中国元素与西方音乐创作技巧相结合,成功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在钢琴这件外来乐器上表现得出神入化。

有一种作品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下诞生的音乐文化产物,也有一种作品是根据曲艺、戏曲、古诗词文化、地域民族文化而创编,这类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艺术与文化下的双重产物。

储望华先生创作的每一首作品都倾注了他探索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心血,那份浓浓的“华夏情怀”是他毕生追求的音乐创作理念。

他的钢琴作品在教学、音乐会及钢琴赛事中被频繁选用,是众多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口皆碑的上品,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与鉴赏价值丿2][收稿日期]2020-10-11[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20200-403107)。

[作者简介]吴迪(1983—),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中国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

这些音乐元素不仅在传统的民族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钢琴作为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也不例外地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音乐元素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元素包括:五音音阶、模因、旋律的装饰性演唱、音韵互动、节奏的变化和重复,音乐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表现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这些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被西方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广泛地运用,成为了钢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钢琴音乐中,五音音阶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中最基本的一个。

中国传统音乐以五音音阶为基础,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与西方音乐的七音音阶有所不同。

这种五音音阶在钢琴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些作曲家将其融入到钢琴作品的旋律中,使作品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五音音阶也被用来构建和弦和和声,使得钢琴作品在和声上更加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韵味。

除了五音音阶,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模因也是钢琴音乐中常见的元素。

模因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旋律段落,具有独特的旋律轮廓和节奏特点。

许多作曲家在创作钢琴作品时,都会借鉴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模因,将其融入到钢琴旋律之中,使得钢琴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

这些模因既可以作为主题旋律出现,也可以作为变奏、装饰性演奏或者过渡段落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装饰性演唱也对钢琴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歌唱者常常会通过装饰性的发声技巧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韵味,这种装饰性演唱也被运用到了钢琴音乐中。

在一些钢琴作品中,演奏者会通过手指技巧和音符的延长等手法来模仿装饰性演唱,使得钢琴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将民间音乐资源用于器乐化写作的艺术构思杨勇当代民乐室内乐《秋声赋》创作路径解析

将民间音乐资源用于器乐化写作的艺术构思杨勇当代民乐室内乐《秋声赋》创作路径解析

三、艺术价值:永恒的经典
总结,《音乐之声》是一部集音乐、激情与爱于一体的经典电影。它通过讲 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通过对背景音乐的赏析,我们可 以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与性格。而电影的艺术价值则在于其对人生的深刻思 考和对积极生活态度的赞美。这部电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心中永恒 的经典之作。
一、民间音乐资源的概念及意义
一、民间音乐资源的概念及意义
民间音乐资源是指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音乐元素,如民间歌 曲、舞蹈、戏曲、器乐等。这些资源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在 现代音乐创作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将民间音乐资源引入器乐化写作,既能丰 富音乐作品的内涵,也能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谢谢观看
将民间音乐资源用于器乐化写 作的艺术构思——杨勇当代民 乐室内乐《秋声赋》创作路径
解析
目录
01 一、民间音乐资源的 概念及意义 三、杨勇当代民乐室
03 内乐《秋声赋》的选 材
02
二、民间音乐资源的 搜索
04 四、杨勇的创作路径
目录
05 五、艺术构思
07 参考内容
06 六、总结
内容摘要
民间音乐资源在器乐化写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将民间音乐元素巧妙 地融合到现代器乐作品中,成为当前音乐创作领域备受的话题。本次演示将以杨 勇当代民乐室内乐《秋声赋》的创作为例,深入探讨将民间音乐资源用于器乐化 写作的艺术构思,以期为相关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六、总结
我们期待更多音乐创作者能够民间音乐资源的价值,将这一宝贵财富融入到 器乐化写作中,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推动现代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作出更多贡 献。
参考内容
感秋声之悲凄,叹人事之多艰— —浅析欧阳修《秋声赋》

当代扬琴作品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

当代扬琴作品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

当代音乐2020年第8期MODERNMUSIC当代扬琴作品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徐㊀治[摘㊀要]扬琴作品的创作是继承和发扬扬琴音乐艺术的重要部分ꎬ我国目前的扬琴音乐艺术发展与艺人的高质量创作有着重要的关系ꎮ传统民间扬琴作品主要是依靠民间艺人自主进行实践改编而整理ꎬ后来随着扬琴进入中国音乐教育体系ꎬ通过借鉴外国音乐等诸多方式进行扬琴作品改编成了一种潮流ꎮ近30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新意㊁特点的扬琴作品ꎬ然而实际来说ꎬ更多的是通过中西结合与时俱进的方式取得成绩ꎬ因此也具有较多的传统音乐元素ꎮ[关键词]传统音乐元素ꎻ现代扬琴作品ꎻ扬琴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J60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8-0089-03[收稿日期]2020-03-25[作者简介]徐㊀治(1977 ㊀)ꎬ女ꎬ运城学院讲师ꎮ(运城㊀044000)㊀㊀扬琴这一乐器是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涌现出更多的扬琴作品ꎬ时代要求音乐作品需要不断地创新ꎬ然而无论怎么创新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的根本ꎮ这点就如同西方音乐的宗教意识ꎬ也是在宗教传统文化盛行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ꎬ因此使得宗教内容成为西方扬琴家的主要作品内容ꎮ因此ꎬ在中国也有着类似的传统音乐文化ꎬ它们对于现代进行扬琴作品创作时有着重要的作用ꎬ而这种作用则是不可替代的ꎬ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要意义ꎮ一㊁扬琴作品创作主要应用元素及其特点目前我国大量的扬琴作品主题主要分为三个类型ꎬ这是自原型传入中国漫长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的ꎬ尤其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涌现的大量扬琴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了中国传统文化ꎬ包含了较多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1]ꎮ(一)中国传统地域特色元素音乐这门艺术ꎬ有着像绘画一样可以描述景物的能力ꎬ在古筝当中是«高山流水»ꎬ而在扬琴当代作品来说是«金色的牧场»«江南好»«欢乐的新疆»«土家摆手舞曲»等等ꎬ牧场是西北人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ꎬ江南则是一片景色秀丽的水土ꎬ新疆则是以沙漠戈壁为主ꎬ这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共同体现出来的ꎬ因此也体现在现当代扬琴音乐作品中ꎬ成了一种共通的性质ꎮ其中«土家摆手舞曲»是由土家族民歌改编而成ꎬ整首乐曲以土家族舞蹈的节奏和速度为主ꎬ表现了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共跳摆手舞的盛况ꎮ(二)传统民族特色元素我国作为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ꎬ作曲家在创作时也会考虑将少数民族音乐特色作为创作素材ꎬ像«红河的春天»«天山诗画»等作品就都是取材于我国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和彝族等的音乐元素ꎮ«红河的春天»的开头部分ꎬ是截取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乐曲ꎬ而到乐曲中后部则采取与彝族音乐进行融合ꎬ从这一点来说ꎬ作者是极为大胆的ꎮ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不但只进行民间传统音乐改编这一创作方式ꎬ而且在演奏的整体结构和技巧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创作思维的创新ꎬ当然其中所体现的传统民族特色也十分明显ꎮ(三)传统历史特色元素«木兰辞»«离骚»和«林冲夜奔»等一系列作品ꎬ很明显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ꎬ更多来说是历史上所出现ꎬ被人们所歌颂的人和事物ꎮ扬琴曲«离骚»就是深刻表现屈原爱国感情的作品ꎬ其中还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ꎮ整体看目前创作的所有扬琴作品ꎬ有80%左右都涉及或者完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元素ꎬ这些元素包括中国的地域㊁民族和历史ꎬ创作作品虽然在音乐技巧和思想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ꎬ运用了新式作曲手法ꎬ但是乐曲中仍旧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ꎬ同时蕴含着无穷的传统文化魅力ꎮ二㊁扬琴乐器的三大创新与本身传统元素继承扬琴作品的创新离不开扬琴自身的乐器改革ꎮ扬琴作为中国的一件外来乐器ꎬ是源自波斯中东ꎬ而分布于四个洲和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世界性乐器ꎮ在明朝传入我国时ꎬ980最初采用 洋琴 的名称ꎬ然后随着对群体和乐曲等多方面的不断改革ꎬ最终使得乐器民族化并具有中国特色ꎬ而这就包括如何使其转变为一件音域广㊁能够演奏各种音乐风格㊁有更为丰富音乐手法和更多演奏技巧并且适应不断提高的审美需要的民族乐器ꎮ(一)扬琴琴体改良创新发展在我国众多的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当中ꎬ扬琴之所以能为大多数人所熟知ꎬ主要在于对扬琴琴体改良创新以后所发挥的扬琴独特魅力ꎬ使得扬琴这一乐器在众多西方和传统乐器当中脱颖而出ꎬ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国打破传统的形式改革ꎬ帮助扬琴进一步适应现代音乐需求ꎮ比如沈阳音乐学院两位老师的共同研发创作来说ꎬ其所创作出的601扬琴ꎬ是比原来的402创新的扬琴有更宽广的音域的ꎬ相对来说宽一个八度左右ꎬ并且可以更好地帮助扬琴调节半音ꎮ这点是突破扬琴中高音区演奏的重要创新ꎬ由此不再需要单独进行高音扬琴的寻求ꎮ同样针对目前在低音音域方面扬琴所存在的不足ꎬ又根据实际演奏情况创作出龙吟低音扬琴ꎬ这一扬琴也同样是以402扬琴为主要基础进行设计的ꎬ而这一设计是从多方面进行研制的ꎬ无论是体态结构㊁止音器的安装还是外观设计都十分精心ꎬ因此2014年正式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会上进行了展出ꎮ同样ꎬ蝶梦扬琴也是以传统402型扬琴为基础所设计和研发的ꎬ其中所应用的也是402琴体结构ꎬ但是却去除了部分部件ꎬ使得部件更为简洁有力ꎬ避免了过去繁杂的不足之处ꎮ其特点是增加有效拓宽而更加具有特色ꎮ这种形制的扬琴频繁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应用ꎬ因此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外演奏者的关注和好评ꎮ这些各种形制的新式扬琴从创新创作的名称和特色上来说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国传统元素ꎮ(二)扬琴技法方面的创新发展演奏技法其实就是乐器的表现形式ꎬ也就是音乐语言艺术ꎮ为了更好地发挥扬琴的表现力ꎬ随着扬琴乐器的改革也进行了扬琴音乐作品多元化的发展ꎮ其中一些过去创造的试验性的扬琴技法已经日渐成熟ꎬ甚至随着技法的大量应用使部分演奏家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ꎮ对传统的研究技法进行再度拓展创新ꎬ甚至在乐器改造新音效方面进行创新ꎮ就目前技法的创新来说ꎬ主要是将已有的扬琴技法进行新的拓展ꎬ像«黄土情»«春»等作品就是技法二度创作的代表ꎬ前者主要是首次应用连弹技法ꎬ通过改变传统的单手不得连弹两下而出现的新连弹方法ꎬ这种方法增加了乐曲的颗粒感ꎻ而后者则是连续快速泛音ꎬ以此来体现春天到来这一气息的特点[2]ꎮ(三)扬琴技法借鉴和进一步拓展«林冲夜奔»是当代著名扬琴家项祖华先生的优秀代表作品ꎬ其中对其他乐器技巧的借鉴和学习最有特点ꎮ其中所使用的摇拨滑音的技巧来自古筝ꎬ由此将林冲夜奔ꎬ风雪夜归人这一主题进行凸显ꎬ通过这一技法可以更好地使得风雪呼啸音效得以形成ꎮ在另一首名曲«古道行»中ꎬ其缥缈的意境ꎬ也是通过泛音技巧模仿古琴而来ꎬ无论是在手法上还是新音效方面ꎬ都有着独特的应用ꎮ这些新技法虽然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ꎬ实际上仍然可以感受到传统音乐元素的魅力ꎬ这也是对传统音乐再继承的一个特点ꎮ同样在其他创新方面ꎬ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借鉴吸收ꎬ扬琴作品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西方的和声节奏和曲式等ꎬ虽然形式运用了不同于传统的作曲方式但音乐的内核还是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ꎮ像«黄山意象»«跃龙»«黄土情»这些优秀作品都是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ꎬ而又有着浓厚的中国音乐元素色彩ꎬ通过这几方面的借鉴ꎬ可以使扬琴音乐更加饱满而立体化ꎮ三、扬琴作品的两大创新和自身传统元素(一)扬琴曲的传统题材形式与创作手法在现代扬琴作品中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将传统扬琴作品和其他民族乐器传统曲目进行改编而来ꎬ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原有曲目的旋律结构等进行了保留ꎬ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扬琴演奏技法ꎮ比如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就是改编自广东民间音乐ꎬ它将原有民间音调的特色与扬琴本身的乐器特点和技巧相结合ꎬ成为扬琴改编作品中的优秀者ꎮ«林冲夜奔»则是以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和小说«水浒传»中的部分内容作为题材ꎬ虽然采用的是传统的音乐素材ꎬ但却通过更加丰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形式使其更具有层次感ꎮ本曲是根据昆曲音乐素材改编而来[3]ꎬ乐曲中有很明显的戏曲音乐痕迹ꎬ主题采用了多次变奏ꎬ使得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结构得以彰显ꎬ而故事情节的深入也表现在昆曲风格的旋律动机变化当中ꎮ乐曲的引子部分ꎬ为了给人磅礴之感ꎬ采用了大量的双音琴竹和七和弦ꎻ而夜奔之时则是双手左右配合演奏ꎬ通过交错演奏而加剧急迫之感ꎻ在高潮部分林教头风雪摇旗ꎬ运用拨片和滑音指套模仿风雪来配合情节发展ꎮ上述列举的作品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颂扬ꎬ它们在保留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前提之下ꎬ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发展ꎬ综合运用新的演奏和作曲技巧ꎬ使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ꎬ这也是目前扬琴作品主要的创新方向之一ꎮ(二)现当代扬琴作品结构㊁节奏及旋律现当代的扬琴作品大量借鉴和吸收外国作品的创作手法ꎬ运用和声丰富了色彩ꎬ并在题材上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化ꎬ在调式调性方面更加复杂和多元化ꎮ作品中的结构也往往突破传统ꎬ会采取西方音乐的曲式结构ꎬ如:奏鸣曲式㊁变奏曲式㊁回旋曲式等ꎮ在节奏节拍方面也不断打破传统作品的常规ꎬ复杂节奏和多样节拍的运用ꎬ使得作品更加新颖别致ꎬ给人一种较之以往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ꎮ但是这些变化实际上仍旧没有脱离传统而存在ꎬ一样有着浓厚的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ꎮ以«落花 夜»为例ꎬ在整个庞大的曲目和结构当中ꎬ有着7个段落不同的情绪ꎬ构成了起承转合结构ꎮ通过以钢琴为伴奏乐器来体现扬琴的主旋律ꎬ这样使作品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ꎬ通过扬琴和090当代音乐 2020年第8期钢琴之间的协奏关系ꎬ用与旋律相反的伴奏带来听觉冲击感ꎬ尤其是钢琴在第一段后的独奏ꎬ在最大限度上推进了乐曲的高潮ꎮ另外ꎬ相比于传统扬琴乐曲节奏ꎬ将规整的二㊁三㊁四拍子进行了转变ꎬ大量地使用了8/9㊁8/10㊁8/5等节拍ꎬ甚至是两小节做一次改变ꎬ并且为了给人以紧张感而设置了更多的空拍ꎮ相对来说ꎬ十六分和三十二分音符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使用ꎬ深刻地体现了这首作品的落花情景[4]ꎮ而在旋律方面运用增四度㊁减五度和其他不协和的特性音程变化音来凸显悲伤之意ꎮ通过各种方式的表现ꎬ使乐曲层次更加突出ꎬ增强了曲目的意境ꎮ四㊁中西结合的扬琴作品体现传统音乐元素的范例(一)现当代扬琴作品抽象化音乐主题中所体现的传统音乐元素一般就中国人对音乐的欣赏而言ꎬ我们往往习惯于欣赏有具体内容的作品ꎬ而随着对国外作曲题材和手法的借鉴ꎬ在扬琴创作中也出现了较为抽象化和诗意的作品ꎮ这一类型的作品更加注重人内心的感受并略带流行音乐元素ꎬ在反映民俗风情方面则较为弱化ꎮ例如王瑟于2011年2月所完成的«涟漪»ꎬ以及«落花 夜»和«云端»几部作品ꎬ它们没有进行直接的内容叙述ꎬ而是通过附带诗歌来进行乐曲解说ꎬ有的直接引用宋词ꎬ比如李清照的 一种相思ꎬ两处闲愁 ꎬ又或者是自己书写 潺潺流水波光粼粼 等ꎮ这种音乐解说更加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ꎬ与传统作品有着根本性的主题方面的区别ꎮ如上文所提到的«林冲夜奔»ꎬ这部作品的主题十分明确ꎬ乐曲在情节㊁高潮㊁结局等多个方面来体现情景和内容ꎬ并且可以明显感受到浓重的传统音乐元素ꎮ而类似«涟漪»这样的作品ꎬ没有很明确的音乐主题ꎬ它更偏重于抽象性的情感表达和理解ꎬ这就需要发挥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ꎬ从而使这类作品具备了独特的风格魅力ꎮ实际上这些都是对于传统音乐元素应用的一种创新ꎬ将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也融入作品中ꎬ使其在音乐之外更有一种美的意境ꎮ在2017年的扬琴艺术节中ꎬ曾有专家发表了自己对传统音乐元素的看法ꎬ认为对于现当代扬琴创作应该要结合中国民歌等民间音乐元素ꎮ如:«黄河大合唱»㊁中国民间歌舞的«春节序曲»㊁中国传统音乐韵味十足的«牧童短笛»等作品ꎬ首先把握这几首乐曲的风格特色和韵味ꎬ然后再进行扬琴本身音乐的现代创作和创新ꎮ如现代风格扬琴作品«春»ꎬ它的引子就模仿了中国传统乐器 古琴ꎬ这种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乐器应用的尝试ꎬ而实际上这些都是立足于吸收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个基础之上的ꎮ(二)以茶文化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为例的当代扬琴作品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ꎬ扬琴艺术名列其中ꎬ这既是一种肯定ꎬ也是扬琴艺术在当代所面临的危机ꎬ也就是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挖掘ꎮ而事实上ꎬ中国传统茶文化音乐风格元素在扬琴作品当中有着较为深入的体现ꎮ扬琴作为在我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民族乐器ꎬ是在中国有着上百年演奏历史的ꎬ而在20世纪80年代其内部已经有了现代音乐作品的特点ꎮ所谓闻曲听茶ꎬ诸多文艺工作者根据地方茶文化特点加深唱腔和曲牌等各方面了解ꎬ尽可能将两者的价值追求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ꎬ其实也就是借助于扬琴艺术实现茶文化与现代音乐的结合ꎮ随着我国茶艺表演的复苏ꎬ扬琴作品在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发展ꎬ精清净美的意境要求在扬琴作品中可以得到深刻的体现ꎬ因此两者之间较为容易产生共鸣而互相进行凸显ꎮ(三)«b小调幻想曲 献给肖邦»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首乐曲是借鉴西方音乐创作理念ꎬ通过模仿肖邦钢琴曲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ꎮ它是一部中国扬琴音乐与外国音乐元素结合的成功之作ꎬ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不同文化思维在音乐方面的碰撞并由此带来的独特音乐审美意义ꎮ其中以肖邦音乐贯穿全曲ꎬ有着古典音乐的严整和统一性ꎬ而其中声部的灵活自由和低音浓厚又有着肖邦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ꎬ尤其是其中的歌唱性风格特征使作品情绪更加饱满和富有诗意ꎮ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常常采用三段体结构ꎬ而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西方的回旋奏鸣曲式ꎬ这也是肖邦音乐元素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ꎮ乐曲在应用西洋作曲技法的同时ꎬ创造性改变中国民族音乐内容和形式ꎬ但乐曲中仍旧渗透着浓厚的中国音乐的诗意和幻想ꎮ结㊀语虽然扬琴不是我国传统本土乐器ꎬ但是从明代开始不断进行民族化改革创新来说ꎬ其已经深刻地融入我国的音乐体系ꎮ我们有56个民族和广袤的地域特征为创新基础和素材ꎬ有无数的民间音乐成为创作的源泉ꎮ所以对于现当代的扬琴作品来说ꎬ传统音乐文化是不可忽视的ꎬ这既是数不胜数的历史范例给出的必然指示ꎬ也是当今时代扬琴作品创作的最终要求ꎮ注释:[1]毛美娜.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之探索 国艺基金独幕剧«菩提青蛇»音乐创作构思[J].戏剧之家ꎬ2019(02):45 47.[2]葛金莲ꎬ李㊀哲.浅析扬琴曲«林冲夜奔»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J].艺术评鉴ꎬ2019(09):1 2.[3]秦㊀渊.做传统与现代的连线 速写扬琴家王文能[J].曲艺ꎬ2018(01):29 31.[4]杨㊀易.浅析扬琴及其文化内涵[J].黄河之声ꎬ2020(02):40 41.(责任编辑:崔晓光)190徐㊀治:当代扬琴作品创作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

论湖南民间音乐素材在二胡作品中的运用

论湖南民间音乐素材在二胡作品中的运用
一、花鼓戏元素及湖南人民生活劳动题材的运用 花鼓戏是中国的地方性戏曲剧种,也是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 的剧种,但是在这些被称为花鼓戏的剧种中,湖南花鼓戏的影响最 大,流传也最广。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 称,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湖南花鼓戏 按地区派别划分可以分为常德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 衡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或零陵花鼓戏等几个流派。湖南花 鼓戏吸取了民间音乐的精华,体现了各地独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 式,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湖南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 重要的作用。 在湖南风格的二胡曲创作中,大部分都采用了花鼓戏的音乐 元素,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湖南花鼓戏进行了借鉴 和运用。第一,注重对花鼓戏曲调素材的运用,例如湖南花鼓戏曲 牌[采茶调]中的乐句la la do la sol mi,就是程辉庭创作乐曲《山乡邮 递员》时采用的基本音乐素材。余奋扬创作的《湖南花鼓戏风格练 习》则是由花鼓戏曲牌[双川调]改编,la、dol、mi、sol四个音的运用 具有浓郁的湖南风味。这些富有特点的音符、短小的乐句和改编的 戏曲曲牌就如同创作的种子或者是西方音乐概念中的乐汇和动机, 成为乐曲创作发展的材料和动力。第二,在调式音阶及乐曲定弦方 面,湖南风格二胡曲的创作沿袭了采用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羽调式
的传统,乐曲常定弦为C(2 6)调。例如《山乡邮递员》、《第二二胡 狂想曲》与《湘江乐》主要使用的都是A羽调式,用C调定弦,这使 得乐曲从调式旋法上具备了湖南民间戏曲音乐的特点和韵味。
湖南风格二胡曲常常描写的是湖南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以 及老百姓所具备的热爱家乡、乐观、诙谐和热情的优秀品质。例如 乐曲《山乡邮递员》用欢快生动的曲调描写了邮递员骑着自行车给 群众送信的场景,表现的是乡村邮递员乐观的性格以及满腔热情为 人民服务的品德。乐曲《湘江乐》表现了湘江两岸边的人们对美丽 家乡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讴歌、赞美之情。作品大多洋溢着强烈的 生活气息和乐观爽朗的精神气质,乐曲旋律多以级进为主,跳进为 辅,音程进行多为大二度与小三度的交替进行,具有南方音乐的典 型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浅析王建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浅析王建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瞩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

王建中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共27首,其中由传统民族音乐改编而来的作品占钢琴作品总数的一多半,此类改编作品就成为了他创作的核心方向。

他创作的钢琴作品题材众多,涉及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实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格与现代化交融。

这些钢琴作品大致可分为钢琴创作曲、钢琴改编曲两大类:(1)钢琴创作曲根据王建中的创作时间排列:1961年创作《变奏曲》、1966年创作《托卡塔》、1966年创作《田歌》、1976年与杨立青共同创作钢琴协奏曲《红旗渠畔》、1981年创作《小奏鸣曲》、1983年创作《钢琴组曲》、1985年创作《诙谐曲》、1991年创作《歌五首》、1994年创作《情景》、2000年创作《小奏鸣曲一、二、三》、2012年为上海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创作《随想曲》。

(2)钢琴改编曲王建中在这一时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强力影响,创作的钢琴改编作品主要集中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这十年之中。

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原型进行改编创作的。

1958年创作第一首具有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云南民歌五首》,1972年创作以歌剧《血海》为原型的《赤胆忠心》、以同名歌曲创作歌曲《浏阳河》和以聂耳创作歌曲改编的《大路歌》,1973年创作《陕北民歌四首》组曲(包括《军民大生产》《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翻身道情》《绣金匾》)、改编自中国传统民族唢呐曲的《百鸟朝凤》、以古琴曲改编创作《梅花三弄》,1974年创作日本民歌改编的《樱花》和《五木摇篮曲》,1975年依据器乐合奏曲创作《彩云追月》,1976年依据赵开生评弹曲创作《蝶恋花》,2001年根据钢琴与管弦乐同名歌曲改编创作《走进新时代》及2003年依据古筝曲创作未发表的《渔舟唱晚》。

王建中在上海音乐学院刚任职期间是他对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他创作出他的第一部钢琴改编作品《云南民歌五首》。

在此之前王建中经常外出采风,感受传统地方风情,积累了众多民族民间文化素材,也正是如此,开启了他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之路。

壮族音乐素材与苗族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结合

壮族音乐素材与苗族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结合

艺术 学院科研课题 《 壮族与 苗族音 乐素材相 结合的音 乐创 作研 究》 ( 项目 编号 : K Y 2 0 1 l o 2 ) 阶段 性研究成果 。
①x 光华 : 《 中国民族 民间音 乐》 , 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 2 0 0 3年版 , 第3 3 7页。
音列 , 添加羽音 形成徵调式 四声音 阶 , 如“ 飞歌 以徵 音为中心先 向上直接跳进到宫音 , 向下则 以宫 、 角两 音作 为过渡 , 又结束在徵音上” ①。 可见苗族飞歌 以徵 音为 中心 ,与广 西都安 山歌 以宫音为 中心截 然不 同, 尽管 这两种 山歌强 调的 主音不一 样 , 但仍 可 以 相互结合 , 其结合点就在 于把 苗族飞歌下 滑音所形 成的 中立音音程融进 广西都安 山歌的旋律进行 中 , 增加旋律 的调式 色彩。 要将 “ 中立音 ” 的音响色彩融 人广 西都安 山歌 , 可 以在创作 中交替 使用 大 、 小三 度音 程 , 形 成旋 律音 响色彩 的明 暗对 比 , 如 笔者创 作 的钢琴 独奏 曲《 山寨 欢歌 》 中, 苗族 飞歌 的下 滑
行 。在 调 式 音 阶 上 , 高 声 部 的广 西 高 腔 山 歌 为 C宫
《 毛主席来 了》 曾被改 为小提琴 曲《 苗岭 的早晨 》 , 并
因此而让 飞歌家喻户 晓 , 成 为苗族 的代表音乐 。因 此, 在创作 中可 以将 广西各 地壮族 山歌与苗族 飞歌
之羽调 式 , 低声 部 的苗 族飞歌 为 G宫之微 调式 , 相
律 朝 不 同方 向 的 进 行 增 强 了 两 声 部 各 自的 独 立 性 ,

壮 族 山 歌 与 苗 族 飞 歌 在 音 调 上 的 结 合
广西 各地区都有 山歌 , 不同地 区的山歌 因为地 理地势 、 生 活环 境不一样 , 山歌 的类 型也不 一样 , 如 德保县 山歌 、 靖 西县山歌 、 马 山县 山歌 、 上林县 山歌

【经典范文】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表现

【经典范文】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表现

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表现文学剧本在歌剧创作中是最基础部分, 文学剧本的成功是决定歌剧成败的重要条件。

好的剧本能为后期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剧本《江姐》中国民族传统的曲词韵律, 以及风土人情很浓的地域风格的运用, 是《江姐》这部歌剧突出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志。

歌剧的音乐创作是歌剧成功的关键。

曲作者羊鸣、姜春阳、金砂经过多次的写作修改, 并且多次到当地采风, 他们还学习了很多西南地区地方戏曲、地方民歌和说唱音乐。

为歌剧《江姐》谱写了非常具有西南地区音乐特色的旋律, 使这部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成为中国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品之一。

一、歌剧《江姐》文学剧本创作的民族风格歌剧《江姐》的成功, 是剧作家阎肃以敏锐目光发现江姐的事迹, 江姐这个形象来自于当时在社会上广泛引起共鸣的罗广斌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竹筠, 这部小说中有着众多的英雄形象, 如智勇双全的许云峰, 百发百中的双枪老太婆等, 其中江姐的一段感人肺腑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创作者的心。

江姐在重庆解放的前期, 以重庆地下党的身份在重庆展开工作, 她的丈夫在发动下川起义时, 在奉节不幸遇难。

敌人将她的丈夫头颅割下, 悬挂在城楼示众被江姐亲眼看到。

失去亲人的她没有退缩, 她把刚刚几岁的儿子托付给堂弟, 前往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华蓥山地区, 继续从事党领导游击队对敌斗争工作。

1948年6月被叛徒出卖, 在万县被捕。

1949年11月14日距重庆解放还有仅仅16天, 江姐被敌人枪杀。

江姐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 她是个知识分子, 富于理想, 她是有孩子的母亲, 是个好妻子, 她的情感最真挚。

在反动统治下, 不畏艰难困苦, 不屈不挠与敌人做抗争。

深切感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编剧的才思, 仅仅18天, 歌剧《江姐》的文学剧本初稿就完成了, 这个革命现实意义的剧本得到了空军领导的重视。

为了使剧本更加贴近真实, 阎肃又多次到重庆深入生活, 走访了许多在世的地下党和脱险的革命志士, 专程在江姐关押的渣滓洞集中营牢房里过夜, 体验当时的生活, 使剧本更加贴近生活现实。

论民族音乐素材与中国作曲技法在尚德义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论民族音乐素材与中国作曲技法在尚德义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修饰语置于被 程, 细腻的描写抒发 了欢 } 活跃 的气氛 。喜丰年》 用该 民 基础因素。彝族语言 的基本语序与汉语 不同, 臭、 《 运 使得最后的音节被做为重音强调, 在音 乐的节奏 歌基本音调的 同时也吸收并发展了全 曲欢 乐的情绪 , 主题材 修饰语之后,
短 料第二次 出现时, 在提高 一个八度的音区上运 用了加花变奏 上 形成 了相对的长音 。因而反应在节奏形态上就形成了“
作者简介: 贺 (9 3 ) , 王 18~ 女 东北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 20 06级民族音 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 乐府新声 ( 2 沈阳音 乐学院学报)0 9 20 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期
小调。茨山是指有 民间庙会的山峦,上茨 山” “ 意为去那里逛 庙会。 这首 民歌主要描写的是姐妹俩上 山之前梳洗打扮 的过 () 2 彝族“ 短长附点 型节奏型” 语言的节奏形态是构成音乐特别是民歌节奏形态的 自然
等核心元素, 从而使作品具有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总体风格。
曲家 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巨大 宝藏。
《 丰年》 喜 的第一部分主题采用 了东北 民歌 《 上茨 山》 的 这类作品主要有彝族风格的《 火把节的欢乐》蒙古族风格的 、 《 鸟飞来 了》 藏族风格的 《 小 、 藏家姐妹踏歌 来》 维吾 尔族 风 旋律 为素材 , 曲家经过加工使之“ 乐化” 、 作 器 。尚德 义并没有
德 义的众 多作 品中融 入了大 量的 民族艺术精华 , 可以说他的
纵观 尚德义的音乐创作, 无论是为钢琴 、 还是 为长笛、 或
作 品是成功运 用民族 民间音乐及 中国作 曲技 法的典 范 。尤 是 为花腔艺术歌曲,其体裁和表现形式大都非本 民族 固有 , 其是近 些年来 在花腔艺术歌 曲的 创作方面取 得 了很大 的成 但这些作 品都 表现了鲜 明的民族风格 。因而 , 文从作曲家 本 就, 被称为中国花腔艺术歌 曲的开拓者 。甘 肃省音乐家协会 在音 乐创作中选取 了哪些 民族 民间音乐元素 、 用怎样的作 运 曲技法两方 面对尚德义的作品进行分析 。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

中外互鉴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杨兴雨谢星/文1601年,西方钢琴传入中国,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里,钢琴的发展经历坎坷,但是中国许多音乐家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这条路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这些音乐家们学习西方系统的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作曲技法,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反哺于中国音乐。

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钢琴文化在中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

音乐家们在这条路上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

本文在简单介绍西方钢琴艺术的基础上,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出发,阐释中国钢琴作品融入民族元素创作的意义以及发展策略,也期待中国钢琴艺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钢琴艺术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

每个时期的音乐家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

纵观每个时期的作品,都能找到一个共性因素——民族性。

作曲家们都或多或少用过本民族的元素来创作钢琴作品,例如,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巴赫,德国人,他的《德国组曲》正是反映了18世纪的德国洋溢着的现实生活气息,表达了民族的美好的愿景。

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在创作中广泛地运用了本民族——奥地利的民间音乐,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奥地利民族音乐的曲调。

莫扎特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的许多创作中,将德奥民间音乐与意大利抒情风格相融合,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更是一位对民族音乐充满热爱的音乐家,被称为19世纪民族乐派的先驱。

他出生于波兰,从小就热爱波兰民歌,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他的《波兰舞曲》《玛祖卡》等作品都融入了民族风格。

还有同时期的李斯特。

作为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匈牙利狂想曲》中,运用了大量的匈牙利民族民间曲调素材,让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情趣。

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威尔、德彪西的创作也是充分吸收了本民族的民族音乐素材,将其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中国电影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掺入与整合——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

中国电影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掺入与整合——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

摘 要:从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

无独有偶,从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进程业已起步。

为此,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进程,坚持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音乐中,尤其是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入和整合的比重明显增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音乐中对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渗入吸纳与改编创新,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是它们当中的代表和典范。

认真总结其创编经验,有助于今天对中华文化多元性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对于中华文化载体的全方位了解和诠释,才给予今天的创作者们更大、更广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也展示出电影音乐在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进程中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电影音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音乐元素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4)01-121-09沈 力引 言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电影音乐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一开始就烙着民族音乐的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人认为电影是“舶来品”,不可以用民族音乐元素进行电影音乐创作。

文艺整风运动过后,怀揣梦想的作曲家们对如何体现电影音乐鲜明的民族风格上积极探索。

特别是自“第五代”浪潮之后,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化进程愈发迅速,民族音乐的现代运用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亮点。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收稿日期:2023-12-1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理论《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00136876)的系列研究成果及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科研项目“建党百年中国红色经典影视歌曲研究”(项目编号: XGH202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力(199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现代作品中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及其和声编配

现代作品中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及其和声编配

现代作品中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及其和声编配作者:曾令阳王康义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5期摘要: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侗寨酣歌》是其声乐套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该套作品中旋律部分多处出现了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笔者将对其中应用了笛子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代作品;和声编配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57-03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赵行道先生、吴祖强先生,1960年9月至1999年12月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1962年返京进修一年,在罗忠镕先生门下全心钻研管弦乐配器法和交响乐创作,其一生创作声乐、器乐作品347首,作品编号达98号,公开发表了108首,其中《侗寨酣歌》便是其声乐套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侗寨酣歌》是一套描写侗族人民生活百态、侗寨美景以及侗族人民期盼更美好生活的声乐作品,音乐中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特色。

侗族是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广西、湖北、贵州、湖南等地均有其聚居地分布。

《侗寨酣歌》由7首声乐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其主要描绘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的侗族人民聚居的生活场景等,整套作品中处处充斥着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风格与特色,在对这套声乐套曲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该套作品中旋律部分多处出现了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素材,而在伴奏部分,作曲家则为这些素材精心安排了适合其风格且恰到好处的和声。

笔者将对其中应用了笛子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进行简单的论述。

笛子歌是侗族音乐中用侗笛伴奏的侗歌,侗语称“嘎笛”,通常由男吹奏女歌唱,曲调悠扬、动听、明快。

一、素材原型应用及其和声编配(一)笛子歌与自然音级上的三度结构和弦1、三和弦在作品的的第一首——《勒勉溪边来洗头》中,在这首歌曲也是整套作品的开端处,前奏的高声部旋律便明显地采用了侗族民歌中嘎笛(笛子歌)中的素材。

论支声复调在创作中的运用

论支声复调在创作中的运用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论支声复调在创作中的运用李沐安阳学院音乐学院摘要:支声复调是一种源于民间的复调音乐。

这种复调形式也得以广泛运用,如我国侗族的大歌、壮族的民间合唱、苗族的芦笙舞曲,以及说唱戏曲,器乐小合奏等等。

本文就支声复调运用于创作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支声复调民族乐创作中图分类号:J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23-05在多声部音乐中,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在演唱或演奏同一旋律时,将这个旋律在各声部中做不同的变化。

在听觉上,它们这种表演形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齐唱或齐奏了,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单一的旋律更加丰富,音乐的表现更加具有立体感,在效果上也大不一样。

这种由一个单一旋律分支而成多个声部的技法被称之为支声手法,运用这种技法写作出的音乐被称之为支声复调。

支声复调是一种源于民间的复调音乐。

在民歌或民间器乐曲中广泛存在着这种复调形式,如我国侗族的大歌、壮族的民间合唱、苗族的芦笙舞曲,以及说唱戏曲,器乐小合奏等。

除了中国外,世界上其他一些富有多声音乐传统的国家、民族也有这类音乐形式。

例如俄罗斯合唱。

支声复调是一种颇具艺术特色与功效的音乐,在复调音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时,直接用这种手法就能够保持浓烈的民间色彩。

一、支声复调的技法(一)支声复调的形成随着大批音乐家向民族民间音乐深入学习,很多人在创作中将这种多声部音乐类型以民歌改编或创新的形式加以运用。

并将这种技术称之为“支声手法”,而同古典对位法中的对比手法、模仿手法相区别。

古典复调音乐在宗教音乐中能够孕育而生,它经历了不同时代专业作曲家的发展。

支声复调与古典复调音乐不同,它源于民间,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它是由民间歌手,乐手在自己音乐实践中发展、创造与传承。

比如民间的合唱曲,每一位表演者并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指挥者身上(在实际演出时并没有指挥者),而是以即兴创作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音乐特点,以心灵的默契演奏或演唱完整和谐的作品。

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作者:施咏来源:《人民音乐》2015年第07期国的流行音乐创作自其上个世纪30年代发端之初,就注重借鉴吸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以突出其本土民族化的音乐特色。

以往学术界更多关注民歌与戏曲素材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对于将中国民族器乐曲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中的相关研究几无关注,本文旨在对相关二胡、琵琶、古筝、古琴、唢呐曲,乃至民乐合奏曲音调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的创作中的情况做一梳理,通过对相关歌曲的分析,以总结民族器乐曲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的手法规律,并阐释其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上篇音乐分析一、二胡曲《赛马》《High歌》开始的音调框架就是来自二胡曲《赛马》第二乐段的歌唱性主题。

在第二乐段后出现了以“哦”为衬词的副歌部分:该副歌中的第2、6小节中的旋律以及最后一句(7—8小节)的音调,则是来自二胡曲《赛马》中拨弦之后的乐段,如谱:二、琵琶曲《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是由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前后,乐曲的引子之后,琵琶以双弦在中低音区演奏深沉如歌的主题旋律。

1=C 2/4三十余年后,这首在华人圈中耳熟能详的经典琵琶曲却又以另一种音乐的形式得以快速传播与流行。

这就是台湾歌手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歌曲第二乐段中出现以下的主题旋律。

此谱可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旋律除了将《彝族舞曲》的节奏放宽了一倍,在个别音上做了改动以外,旋律上几乎都是完全承袭了原琵琶曲中这段最精华的部分。

这首流行歌曲也因借力得益于经典琵琶曲的主题旋律而一举成为了流行金曲。

三、古筝曲《出水莲》上个世纪80年代,由何占豪作曲、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运用传统客家筝曲《出水莲》的主题为其音调来源{1}。

此歌原为作曲家为越剧电视剧《李商隐》创作的主题曲,歌曲最初是由越剧演员用民族唱法演唱,但并未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

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香港宝丽金音像公司的签约作曲家,何占豪把这首《别亦难》提供给了同一公司麾下的歌手徐小凤,从此《别亦难》一炮而红。

民族民间音乐在筝曲创作中的运用

民族民间音乐在筝曲创作中的运用

民族民间音乐在筝曲创作中的运用筝曲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其创作风格追溯至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演变、发展和改良,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技巧。

在筝曲的创作中,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注入了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筝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的调式民族民间音乐以其特有的调性和节奏为筝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的传统音乐调式一般为五声、七声或十二声,这在筝曲创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语言特点。

同时,各个地域的民族音乐有其独有的调式,例如云南的“十二律”、“七律”,西南地区的“六律”等,这些特殊的调式都呈现在筝曲中,为其增添了地域特色和音乐韵味。

二、音乐的节奏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起伏如意、宛如流水的演奏风格中。

这种节奏特点对于筝曲的创作和表演非常重要,因为筝曲的演奏技巧需要有较强的掌握和调节能力,才能把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在音乐的演奏过程中,筝手也会巧妙地加入各种自己的节奏技巧,演绎出来的音乐效果更加出色。

三、音乐的主旋律民族民间音乐的主旋律是它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筝曲中,这种音乐成为了主角,成为了音乐的重点。

同时,主旋律中还会穿插民族乐器,如箫、笛、胡琴、琵琶等,使音乐更加生动丰富。

四、音乐的表情和情感民族民间音乐在表达情感和情绪方面非常出色。

在筝曲的创作中,它能够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如喜、怒、哀、乐等。

同时,筝曲还能够表现出各个地域的文化和民俗特色,如青海地区的“沙漠之舞”,傣族的“水墨荷花”等。

总之,民族民间音乐在筝曲创作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为筝曲注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文化特色,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今天,这种音乐仍然成为筝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注入了活力和创新。

现代筝曲中京剧音乐元素的体现和运用分析——以《夜深沉》为例

现代筝曲中京剧音乐元素的体现和运用分析——以《夜深沉》为例

现代筝曲中京剧音乐元翔懒现和运用分析一以《两新1.》为例古筝原先并不属于京剧中的伴奏乐器,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传统军乐受到冲击,使得我国作曲家们投入到筝乐的改革创新中。

他们借助自身对传统筝乐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技法的探索,不断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和技巧,采用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为传统筝乐的创新与发展灌注了新鲜的血液。

以我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王中山老师为例,他将一首京胡作品《夜深沉》移植改编为现代经典的古筝曲,该曲不仅保留了《新王别姬》的京剧韵味,还添加了许多现代古筝技法。

通过搜索文献,发现了研究人员对筝曲与戏曲的曲牌、声腔、曲调、题材等之间的融合联系有着卓有成效的分析。

这些都体现出戏曲元素对筝乐创作的影响,同时这些戏曲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筝曲的形式,更有助于古筝和戏曲这两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与融合。

因此,本文以王中山先生的现代筝曲《夜深沉》入手进行研究,期望能从中得到更深入的艺术理论思考和总结。

一、现代筝曲与京剧的历史渊源(一)筝曲与地方戏曲的联系中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所包含容纳的东西十分广泛,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受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文化、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彩。

随着不同民族的人民将他们民族的文化与中国的古筝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九个有自己特色的流派。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戏曲是•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它集文学、诗歌、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于一身,以婉转优美的唱腔、抑扬顿挫的吐字、含蓄细腻的表演、精彩绝伦的武打,演绎着中国人的人情世态、悲欢离合,被世人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之。

中国戏曲包含众多地方剧中,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统计,至今现代已有三百多个,至于演出剧目,则更是数以万计。

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京剧、昆曲、豫剧、秦腔等。

戏曲与筝乐同属传统音乐,品种繁多.根据了解,早在汉朝,人们就已经使用了古筝作为伴奏的乐器,著名的汉朝的曲子《相和歌》中也使用了古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谷继峰
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7期
摘要: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资源丰富,我们不但要保护好它的原始形态,而且要想尽办法做好每个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发展。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创作的源泉,特别要掌握好运用民歌及民间素材进行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运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大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来的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大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而且提供了不少成功的范例。

在音乐创作史上,民族民间音乐也一直很受作曲家重视。

一、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
通过对很多作品的研究分析和有关资料显示,关于这个问题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原封不动地以民歌为主题或以民间器乐节奏进行创作;二是补充民歌结构或添加乐音进行创作;三是选择民族民间音乐核心音调进行创作;四是根据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音乐主题提炼,分析调式、调性特点进行创作。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类论述。

(一)原封不动地以民歌为主题或以民间器乐节奏进行创作。

在许多交响乐、协奏曲及独奏等器乐作品中,都有这种情形。

如刘福安创作《安徽民歌随想曲》时,选择了几首典型的安徽民歌加以组织和发展形成了管弦乐乐曲。

贵州作曲家韩贵森在创作钢琴独奏《花灯变奏曲》时,采用了贵州独山花灯调的民歌素材。

该作者1993年创作的混声合唱《好花红》,也是根据贵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改编的。

作者在保持原民歌形态的基础上,巧妙运用了3/4、2/4等节拍的变化,通过对盛开在“百花丛”中的好花的描绘,赞颂了繁花似锦的新时代,抒发了对祖国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

声乐作品创作,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
完全利用广东民间舞狮打击乐节奏,使音樂雄浑有力。

如《酸枣刺》,
利用了牧童的舞蹈及打击乐器拍子。

又如吕冀《保卫山西》中的一段:
参考京戏中的快板、广东曲的慢板,以及绥远民歌《想亲亲》中的一段:
加重了情感节奏。

(二)补充民歌结构或添加乐音进行创作。

在“全国第九届少年儿童卡拉OK电视大赛”开赛前夕,受组委会邀请,笔者与贵州著名词作家阮居平合作写了一首具有贵州彝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山里放羊娃》,其前奏就是把贵州彝族原始民歌《阿西里西》作为乐音添加而成。

歌曲前奏部分第一小节
在其原始形态中,强拍上是没有“宫”音的,第二小节第一拍也是没有“宫”音的。

但由于“宫”音的加入,使后面的音乐“模进”显得很自然,唱起来也很顺。

同时也使山里孩子放牧羊群时的欢乐、活泼形象跃然纸上。

(三)选择民族民间音乐核心音调进行创作。

这种情形非常多。

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如《半个月亮爬上来》《抢渡大渡河》以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里边的一些选曲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为贵州创作的《贵州恋歌》,选择了云南民歌《十大姐》核心音调创作而成。

这些作品选择了突出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调作为音乐主题,而不是对原始民歌的照搬照抄。

《美丽的侗乡》(阮居平词,韩贵森曲)选择了贵州侗族民歌《小山羊》核心音调创作而成。

作者在充分把握民歌《小山羊》核心音调的基础上,按照以大二度小三度构成的“三音组”,如:
以这些音调为基础创作了歌曲音乐主题。

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是以河北民歌《小白菜》素材创作而成。

尽管《北风吹》与《小白菜》差别很大,但却有着非常复杂的借鉴和发展关系,两者的音乐特点几乎如影随形。

通过对比,笔者认为,《北风吹》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借鉴了河北民歌《小白菜》:(1)从核心音调、旋律风格上看。

整个乐曲建立在以G为宫音的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的七声徵调式上,徵调式旋律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凸显了河北梆子的音乐特征。

《北风吹》为加变宫和清角的七声徵调式,《小白菜》为五声徵调式。

两者旋律每一句尾音,前者为“角、宫、羽、徵”(3165),后者为“商、宫、羽、徵”(2165)。

可见有借鉴,同时也有发展和变化。

(2)两曲主人公的悲惨、凄苦遭遇相差不大,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小白菜代表的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生活在旧社会的孤儿形象;喜儿则代表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倍受封建势力压迫和残害的单亲子女形象。

可以推断,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女子,对旧社会的憎恶态度绝对是有着程度上区别的。

因此,作曲家在借鉴旧民歌的同时,作了音调、节奏、节拍等音乐元素的巧妙安排。

(3)从节奏、节拍、音程关系上看。

《北风吹》与原曲相比,节拍更加紧凑,由5/4变成3/4,节奏更加密集,旋律更加迂回婉转,速度对比更加明显,稍快—转慢—稍慢,各种速度表现着不同的音乐情绪。

将喜儿忐忑的心理由“天真”变成了“期待”。

另外,全曲羽、角两音和主音(主音为徵)构成上大二度、下小三度关系,以及四度音程的跳进等元素,也正好突出了河北梆子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而达到了音乐契合剧情需要的艺术效果。

(四)根据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点进行音乐主题提炼,分析调式、调性特点突出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创作。

这种作品地域色彩浓厚,但又无法具体到是由哪一首民歌元素进行创作的。

这种情形对作者要求很高,不仅需要作者熟悉民歌,而且必须把民歌作为自己的音乐语言,站在另外一个高度来创作,才能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感染力。

歌曲《快乐的小金蝉》(阮居平词,刘念曲)主题部分就反映了两种框架内的“三音组”进行特点。

作者在侗族大歌的基础上提炼了“3 6 2 5”四个骨干音,结合侗族大歌多为五声羽调式的普遍特征,以羽音作为歌曲主音。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贵州具有丰富的资源,将为音乐家提供广阔的创作天地。

在今后的音乐创作上,我们不但要善于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形态,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每个民族的音乐资源做好充分的挖掘和发展。

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一度创作的音乐家,都应当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为使命。

认真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规律,高度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班,编辑.中国现代音乐家论民族音乐[M].1962.
[2]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班,编辑.民间歌曲[M].1963.
[3]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韩贵森.唱美西部一幅画:贵阳市新世纪创作歌曲选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5]肖常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韩贵森.乐理与识谱基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谷继峰,男,廊坊市群众艺术馆创作调研部主任,馆员)(责任编辑徐参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