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高中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有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有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12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4分) 月碎沱江 ①一场暮春时节的雨早不下晚不下,却偏偏在我们将离开凤凰的时候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使得本来就浮在心里的一丝怅惘更加地挥之不去。

②雨是在清晨的时候下的,滴答滴答的雨声早已把我唤醒,我没有随即起来看雨中的小城,却努力地在迷迷糊糊里一点一点拼接昨夜的残梦,寻找凤凰留给我的和我在凤凰感受到的一些别样的东西。

可是,我的梦里没有出现沈从文先生清瘦的身影,也没有浮现湘西如画的风景,以及翠翠姑娘俊朗的笑靥,却依稀闪烁着昨夜沱江里满江的河灯和轻波里散碎的月影。

③是的,也许我真的还没有走近湘西,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带了那点伤感的情绪,也许沈从文的笔端流淌出来的从来就只有爱,我不甘心就这么匆匆地来去没有感觉。

那么,我是该带着预定的情怀去寻找那远去的爱,还是该带着爱去走进沈先生博大的情怀呢? ④夜幕里的沱江是安静的,却也在不息地流淌着。

倒影在水中的半轮明月,正被水面的波纹分成许多小块,闪烁着,荡漾着,缓缓地移动着。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在另一个叫酉水的河里,月亮该也一样像一群金色的精灵吧,那水边叫茶峒的街市还和昔日一样宁静吗? ⑤茶峒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我试着向凤凰的人打听,他们告诉我,茶峒离这里不近,是个镇,比凤凰小许多,也破旧许多。

我没有接着问下去,没有问他们知不知道翠翠,我相信他们会肯定地回答我,但我想问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就像打听老家的一个故人一样。

听说在茶峒的一个小岛上有一座翠翠的雕像,是一幅沉思的模样,后面还有那只大黄狗。

我无法想像雕像的动作和表情,其实也不愿去设想。

忽然似乎明白了,翠翠应该是没有固定形象的,她就应该像倒影在水中的月亮一样,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美丽留在不同人的想象里,时间越久远,就越朦胧。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及答案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及答案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1.(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科)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科)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科)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

西州平,归乡里。

”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

《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

《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

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

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

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

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

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

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

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

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1)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1)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相近的读音,让人联想到相似的生活场景。

傍晚归家,我们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了父母早已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助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儿。

这份长情的付出,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覆盖。

前一晚,“蛙儿子”还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却已不见踪影。

更多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了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我们真正懂得了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带来的体验与现实相比,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的现实写照。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变得坚强起来,于是在寒暄..问候中,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各种美景,让我们愉悦和安心。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16页)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16页)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9.11.19(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2019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矗(chù)立记载(zǎi) 忄西(xī)惶甲壳(ké)B.悄(qiǎo)然悲怆(chuàng) 顷(qǐng)刻嫉(jí)恨C.摒(bìng)除涔(cén)涔商厦(shà) 内讧(gàng)D.摈(bìn)弃逞(chěng)强咀嚼(jiáo) 研(yán)讨2.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既使座谈梦呓和盘托出B.厮杀陷阱针砭如影随行C.嬉笑诀窍咋舌尚方宝剑D.年青法治泻漏丝丝入扣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了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最近,市工商局与公安部门一起清查并__________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

②市教委制定的新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从本学期起开始________.③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_________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风。

A.销毁实施当然B.烧毁施行当然C.销毁施行固然D.烧毁实施固然4. 下列各句加横线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生听说老夫人正在拷问红娘,担心东窗事发,于是悄悄跑了出去。

B.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C.这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前,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凭借从地理课上学到的风浪知识,说服父母和100多名游客撤离海滩,使大家与这场灭顶之灾失之交臂。

D.有一些主持人,明明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偏偏要盲目模仿港台腔,显得不伦不类。

5.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社会转化过程中,怎样保证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问题,值得重视。

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试题数:13,满分:1501.(问答题,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个性与武功本领,有很多夸张或事实上不可能的地方,如“六脉神剑”“火焰刀”“北冥神功”“无崖子传功”“童姥返老还童”等。

如同现代派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画风,一幅画中一个女人有朝左朝右两个头之类。

在艺术上,脱离现实的表现方式是容许的。

迄今尚无一位中外物理学家______(指责/指摘)《庄子•逍遥游》不科学。

庄子说大鹏南徙,“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但根据地球物理学,距离地面十七公里以上,叫做对流层顶,气温极低,再上去到同温层,温度增高,由于物理作用,空气只方便横向运动,要纵向再升高就极困难,因为高温空气上升后,下面低温空气升不上来补充,中间脱节。

这一层的上限离地面约五十公里。

连空气都不易升到五十公里以上,庄子这头大鹏要上升到九万里(四万五千公里),只怕有点困难了。

相信植物学家也不会责怪庄子说“上古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长寿的植物世上恐怕没有吧。

中国有自然科学家们硬要研究“六脉神剑”是否可能,不知外国的昆虫学家有没有研究卡夫卡小说中有人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在人体生理学或昆虫学上是否可能。

有些文艺批评家要求任何小说均须遵守现实主义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即重驰骋想象,今人拘于现实,未免______(迂/愚)矣。

从前有人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未免太长;“朝如青丝暮成雪”头发白得太快;“桃花潭水深千尺”太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白帝城到江陵,万重山太多,千重百重则差不多。

武侠小说自身有种种习惯性的通用虚构,犹如今天大画家画华山,极力夸张其雄奇险峻,往往悬崖峭壁,无路可上。

实则华山每日上山者往往数百人。

绘画之夸张虽离事实,然画为好画,亦无人否定之也。

当年苏东坡曾以朱笔绘竹,风神潇洒,有人说:“世上岂有红色竹子?”苏反问:“然则有墨竹乎?”盖世人多以墨笔绘竹,习见之即不以为异。

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 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分析一、选择题1、选出以下字音完好正确的一组A.矫 ji B.泥淖C.沉沦D .摭ǎo饰nà omi ǎ nzh í拾悲怆静谧搭讪chu à ngmìsh à n诳啮 ni è噬 sh ì胭脂 zh ǐ色狭小à iku á ng 语按捺 nà不住蕞 zu ì尔一岛怅寥 li ào廓桑梓zǐ妄自菲 f ēi薄2、选出以下字形完好正确的一组A.发韧符箓灰烬花剌子模B.抹煞悠邈安慰一饮一啜C.遒劲甄别槎桠曝被聊天D.诙宏麻痹钥匙鹏飞鸿举3、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A.我们都是一同到这儿来的,我们有困难了,你们全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只管嘱咐,我们一定会大力互助的。

....B.他是我们单位前几年从外处招聘过来的一位人材,率领着一帮年青人,奋战在生产一线,成绩突出,众所周知。

....,凡是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感觉有点不安,C.将士们在战场上历尽含辛茹苦,出生入死,狐死首丘....试问我们工作时能懒惰吗?,在他的倡议和实践下,词在宋朝兴隆起来了,宋词成了继唐诗D.以词为诗,苏东坡但是始作俑者....之后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

4、选出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自国际奥委会决定将 2014 年第二届青奥会的包办权授与中国南京市以来,当地政府着力建筑地铁轨道交通,希望以此进一步整顿老城的综合环境。

B.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域自然灾祸十分严重,干旱、地震等各种灾祸均有不一样程度发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C.此刻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愈来愈多,因为外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课设备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由之一。

D.春天气温上升后,因为冷空气屡次入侵造成连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冷天气,这类天气简单影响北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2019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2019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科学家揭示T淋巴细胞“攻击”路线图新华社巴黎2月15日电(记者卢苏燕)法国科学家最近成功拍摄下T淋巴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路线图,揭示了这种免疫细胞“作战”的全过程。

这项成果将有助于提高癌症的治疗水平。

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5日宣布,这项研究由法国居里据悉,法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

目前,他们正在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及宫颈癌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1.对“T淋巴细胞”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T淋巴细胞是指一大类细胞群,它在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内具有重要功能。

B. T淋巴细胞拥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它具有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

C.科学界早在法国科学家的发现之前就已经知道了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当向致病细胞发起攻击的时候, T淋巴细胞是用一种特殊的酶来杀死致病细胞。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最近,法国科学家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成功拍摄下T淋巴细胞识别致病细胞,包围并攻击致病细胞的路线图。

B.在祛除抗原的肿瘤中,T淋巴细胞会以很快的速度运动;当肿瘤彻底萎缩后, T淋巴细胞也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运动。

C.把T淋巴细胞注入具有抗原的肿瘤细胞,3至4天后T淋巴细胞的运动速度就会明显减缓,甚至经常停止不动,在T 淋巴细胞的作用下,肿瘤停止发育直至彻底萎缩。

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9.11.19(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几年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出现了________、缺乏特色的现象,一些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上,没有独到的创意,只是拿别人现成的模板________,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特色小镇需有产业驱动,没有产业就失去了血肉。

();或者即便有一些产业,也因为盲目引进、________,并无深厚的产业基础,导致一些特色小镇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造成资源浪费,一些房地产企业不遗余力建设商品房,特色小镇建设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失去了“特色”初衷,失去了靠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________。

概而言之,建成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关键靠的是耐心与决心取得的,切忌不要浮躁与功利。

本质上,特色小镇是一种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因文化制宜的基本原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大而无当按图索骥焚膏继晷百不失一B . 徒有其表照猫画虎揠苗助长得不偿失C . 大而无当照猫画虎揠苗助长百不失一D . 徒有其表按图索骥焚膏继晷得不偿失(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少特色小镇既看起来外表光鲜,实际上又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B . 特色小镇不少看起来外表光鲜,只是实际上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C . 特色小镇不少不仅看起来外表光鲜,实际上还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D . 不少特色小镇看起来外表光鲜,但实际上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的建成,关键靠的是耐心与决心取得的,切忌浮躁与功利。

B . 建成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关键靠耐心与决心,切忌不要浮躁与功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相近的读音,让人联想到相似的生活场景。

傍晚归家,我们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了父母早已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助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儿。

这份长情的付出,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覆盖。

前一晚,“蛙儿子”还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却已不见踪影。

更多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了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我们真正懂得了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带来的体验与现实相比,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的现实写照。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变得坚强起来,于是在寒暄..问候中,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各种美景,让我们愉悦和安心。

两种“空巢”的孤独,凝结在掌间的屏幕上,一款游戏折射出现实人生。

(取材于文紫啸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子游戏已进入千家万户,继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之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际市场数据分析报告,2018年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达1650亿至1700美元,并在2022年前达到2300亿至2350亿美元的规模。

如果预测成真,五年后的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超过现今全球150个国家的GDP.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到后来的FC红白机、街机、PC机、智能手机,电子游戏虽然只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却势如破竹,以其独特的魔力成为了电子设备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

现在,电子游戏开始向虚拟现实狂奔。

“虚拟现实”是一个技术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多媒体、传感器、人机交互、网络、立体显示以及仿真等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

这种新技术力求给用户带来无限接近真实的浸入式使用体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中。

比如,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玩家进入三体游戏之前,需要穿上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的“V装具”。

通过记录视网膜特征,感应服可以使玩家从肉体上感觉到游戏中的击打、刀刺和火烧,能产生出酷热和严寒的效果,甚至还能逼真地模拟出身体暴露在风雪中的感觉。

当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普及之后,所有二维的屏幕都能非常轻易地被“虚拟现实”系统替代,多自由度、多感官通道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刺激,将为大脑营造出极近真实的幻觉,它将可以放大并操控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感官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不再是那个被隔离在内容之外的观看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者,可以瞬间参与一场激烈的战争,或者踏入一片静谧的丛林,又或者站在一颗遥远荒芜的行星上。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模拟、仿真、复制、创造外部世界对人类感官的刺激信号时,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甚至真假难辨了,这时人类将更难以区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

(取材于阿莫、骆立玛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三对于我们的先祖来说,未来如迷雾中的山林一般,不向世人显露真容。

但如今这个时代,未来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大家看到的未来没有什么区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之下,意识以数据的形式存在。

数字化生存的远景,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终极自由之境建筑在虚拟之上。

1969年克兰罗克教授把两部电脑连接起来,创造了名为阿帕网的互联网雏形,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数十年间,从0到1的数据洪流改变了历史的河道,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堤坝冲击得千疮百孔。

数据化是一切的归宿,沿着沟通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肉身数字化的路径,人们最终将完成由实入虚的大迁徙。

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我们早就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

关于体验数字化,除了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和浸入感更加逼真强烈以外,还可以畅想这样的情景:人们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购物网站APP,就会身处一个可以互动的全息影像世界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虽非实物,但却可以看到,感知,触摸。

总之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一切真实感受,都在这个影像系统里得到了完美的模拟,甚至可以做到试吃试用。

肉身的数据化,是现实世界的尽头。

社交、购物、健康,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感知都将迁移到互联网上,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______。

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人类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所以它必须遵守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

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中,人类仍应该始终坚持用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想来守护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向上、崇善和求美。

(取材于马钺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旅行青蛙”游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戏走红的原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

B.玩家“养蛙”的情境,让人联想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

C.一张张美景照片是玩家想象青蛙旅行生活的唯一凭借。

D.青蛙独自在外生活,就像“空巢青年”一样。

(2)下则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悄无声息:“悄”的意思是“没有声音”,读音为“qiǎo”。

B.炫目:意思是“光彩夺目”,也可写作“眩目”。

C.并无二致:意思是“没有多大区别”,近义词是“相差无几”。

D.寒暄的“暄”是“温暖”的意思,“寒暄”不可写成“寒喧”。

(3)请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这句话。

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电子游戏已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开始,电子游戏就向虚拟现实一路狂奔,势如破竹。

C.小说《三体》描述的玩家浸入式的使用体验,需要借助多种科学技术来实现。

D.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的大脑营造极近真实的幻觉,这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困惑。

(5)材料二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带给玩家的体验,如果用诗句来形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由实入虚的大迁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识最终以数据的形式存在。

B.它自互联网雏形诞生时就开始了。

C.人的一切行为和感知都会迁移到互联网上。

D.目前沟通数字化和体验数字化已全部实现。

(7)下列填入材料三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景区B.学校C.矿场D.住宅(8)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电子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哪些联系。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

今老矣,犹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

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此孔氏之遗法也。

”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

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

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

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

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

”而.况余人乎?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

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

②绞:言语伤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缉.而校之缉:收集整理B.然后申.之以弦歌申:反复说明C.有兼.人之才兼:超过D.其蔽也贼.贼:偷窃(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吾世其.庶矣乎甘辛咸苦,皆其.性也B.广之以.读书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C.傅说之.诏其君非此之.谓也D.而.况余人乎?凡学而.不读书者(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

B.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C.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

D.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