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稻直播机排种器设计分析 共16页

合集下载

水稻播种机排种装置的设计

水稻播种机排种装置的设计

� 1 35�
2012 年 9 月 实现报警 , 提醒操作手下机检查� 1 . 2 工作原理
农 机化 研 究
第 9期
该排种器驱动装置是电动机驱动, 通过单片机来 记录播种速 度和充排 种情况 � 通过 对电动机 不同速 度的控制对应拖拉机不同挡位, 实现不同播种速度的 调节 �该装置和传 统排种器 工作原 理一样 , 有 充种 � 清种 � 护种和排种 4 个环节 构成 � 充种完 毕后 , 有清 种刷清种 , 再有检测装置检测充种效果并记录在单片 , 机内 经护种装置 后进入排种阶段 ; 排种 后有检测装 置再次检测排种效果 , 并结合速度和充排种效果计算 出漏播情况 �
收稿日期 : 20 11- 10 - 11 "十一五 " 0 7BAD 891315) ; 大学生 基金项目 : 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 "科研兴趣培养计划 " 项目( 0 40 50 839) 作者 简 介 : 李 顺 ( 1989 - ) , 男, 河 南 社 旗 人, 本 科 生, ( E - m ail) l s0 50 1s hun@ 16 3 .com � 通讯作者 : 马荣朝 ( 1954- ) , 男, 四 川夹 江 人, 教 授, 硕 士 生导 师, (E mail ) mar ongcao@ 163 .com�
( a) 基本尺寸
2
主要零 部件的设计
2 . 1 种子箱 通过对冈优 725� 江优 151 和中优 448 等 3 种杂 交水稻在不同含水率下滑动摩擦角的测量知, 水稻芽 种的最大滑动摩擦角在 20 2 所示� 其最佳 40 之间 , 结合种子在种 子箱中摩擦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 种子箱设计如图 角取 6 0 , 种子箱最下端倾斜一定角 2 . 3 充种带 度, 便于种子直接充入型孔之中 � 种子箱低端安装挡 片, 以便调节播种量 �

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与分析

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与分析

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与分析摘要:根据市场调研,中国农业发展对现代化机器需求高,市面上现有的播种机有不能完全自动化,不能适应复杂地形,效率低下,功能单一等缺点。

我们小组根据市场需要,结合现有产品缺点,设计了新型一体化播种机,利用履带—电机—齿轮传动,创新设计了特有的播种,浇灌,覆土机构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播种。

关键词: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履带传动;覆土器;一体化0.前言现阶段,中国总人口达到14.56亿,其中农业人口9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7亿4千万;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2008年);粮食产量46950万吨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国。

但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高,还没有实现农业自动化一体化。

目前国内播种机大多是以外槽轮式排种器为核心工作部件,型号虽然很多,但由于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所限,排种脉动性和种子沟内分布不均匀性一直是半精密播种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

目前,美国的JohnDeere,加拿大的Flex.iCoil,MasseyFergson谷物播种机已开始使用二阶分配式集排系统,工作幅宽已达19.52m,大大提高了播种作业的各行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但是我国还没有这种类型的播种机出现。

针对农业生产需要,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环境,我们小组设计了设计了新型一体化播种机。

1.市场调研分析:首先,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目前只有两种主流播种机。

一种是单粒播种机,一种是手扶自动式播种机。

单粒式播种机无法脱离人力播种,通过简单独轮进行运动播种效率低下并且独轮不能适应复杂地形。

手扶自动式播种机虽然它可以通过下面的滚筒实现半自动化播种,但是它依然需要人力推动无法实现完全脱离人力进行播种。

这两种播种机都不能完全脱离人力,并且不能同步实现浇灌和覆土。

图1 单粒播种机图2 手扶自动式播种机通过市场调研,根据现有播种机的缺点和农业生产需要,我们小组设计了新型一体化播种机为了实现脱离人力的目标,我们选择了履带传动来带动播种机运动,并且履带传动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场景不会被石头杂物等挡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和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和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新型一体化播种机的设计和分析摘要: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之一,一直在寻求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机械工程的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发挥着关键作用。

播种机作为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此背景下,我们团队设计出了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播种机,能够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工作,面向人群主要为农业工作人群,旨在为其提供简单易上手,省时省力易操作的播种机,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农业工作人群的负担。

关键词:农业;新型播种机;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0前言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之一,一直在寻求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机械工程的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发挥着关键作用。

播种机作为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欧洲第一台播种机于1636年在希腊制成。

欧洲第一台播种机于1636年在希腊制成。

1830年,俄国人在畜力多铧犁上加装播种装置制成犁播机。

英、美等国在1860年以后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

20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牵引和悬挂式谷物条播机,以及运用气力排种的播种机。

1958年挪威出现第一台离心式播种机,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成精密播种机。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进谷物条播机、棉花播种机等,6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悬挂式谷物播种机、离心式播种机、通用机架播种机和气吸式播种机等多种机型,并研制成功了磨纹式排种器。

到70年代,已形成播种中耕通用机和谷物联合播种机两个系列并投入生产。

供谷物、中耕作物、牧草、蔬菜用的各种条播机和穴播机都已得到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还研制成功了多种精密播种机。

1市场调研分析经过我团队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多数农业化播种机功能化单一,功能步骤分散,主要为以下两种形式。

图1单粒播种机图2手扶自动式播种机图1为单粒播种机其缺点有:无法脱离人力进行播种且种效率低下,不能控制化肥与种子的比例,不能进行浇灌与覆土,不能适应较复杂的地形图2为手扶自动式播种机,相对于单粒播种机它可以实现半自动的播种且效率相对较高,但依然无法脱离人工进行运作,且不能浇灌和覆土。

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排种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排种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第35卷第4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5 No.420 2019年2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eb. 2019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排种器设计与参数优化邢 赫,臧 英※,王在满,罗锡文,裴 娟,何思禹,许 鹏,刘顺财(1.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2.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摘要:为了满足杂交水稻播种量不同的要求,该文设计了一种水稻播量可调气力式排种器,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参数设计,该排种器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负压流道对吸种精度进行控制。

利用ANSYS-FLUENT有限元流体分析软件对负压流道结构的吸孔负压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优选了最佳流道结构。

选取超级杂交稻Y-2优900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播种量下吸室负压、排种盘转速与排种盘吸孔组数对播种精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吸孔组数为12、吸种负压为1.6 kPa和排种盘转速为20 r/min时,1孔播种达到最佳效果,合格率为82.41%;当吸孔组数为12、吸种负压为1.6 kPa和排种盘转速为40 r/min时,2孔播种达到最佳效果,合格率为96.36%;当吸孔组数为12、吸种负压为1.6 kPa和排种盘转速为20 r/min时,3孔播种达到最佳效果,合格率为92.79%;当吸孔组数为16、吸种负压为1.2 kPa和排种盘转速为20 r/min时,4孔播种达到最佳效果,合格率为91.93%;当吸孔组数为12、吸种负压为1.6 kPa和排种盘转速为30 r/min时,5孔播种达到最佳效果,合格率为87.88%。

说明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排种器可满足杂交稻在采用直播式时不同播量的要求,相比于原有的排种器更佳适应水稻的多样性。

该研究可为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提供了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种器结构
• 工作过程:排种轮型孔首先经过第一充种 室3进行充种,第一充种室的充种包角为 35°,当型孔经过限种板进入第二充种室4 后,未充满种子的型孔进行二次充种,
• 高出型孔轮表面的种子由位于型孔轮顶部 的刷种轮毛刷刷下,型孔中的种子经过刷 种轮后进入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随动 护种带护送经过护种区的种子,直至种子 进导
•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直 播机的排种性能。稻谷呈细长型,两端尖细,外部有凸棱, 外壳易破损,流动性差,充种性差,较之大豆等圆粒状谷 物更难充进排种轮的型孔中。为了抢农时,水稻多采用催 芽播种,播种时胚芽极易受到损伤。改善型孔轮型孔的充 种性能,降低种子外壳和胚芽的破损率是水稻穴直播机设 计的关键
• 2019.08-2019.12对比选用最优排种器,进 行试验;
• 2019.01-2019.04处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 准备答辩。
五、已完成工作
通过查看有关水稻旱地直播机的资料和对 排种器的理论研究加深对该课题的了解认 识,对接下来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帮 助。
六、预期目标
• 新型排种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水稻直播效 果较好;
一种新型的水稻直播机排种 器设计分析
导师:杜瑞成 学生:梁亦栋
一种新型的水稻直播机排种器设计 分析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课题内容 • 研究进度 • 已完成工作 • 预期目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率不足12%,在我国主要 作物中机械化水平最低;而在水稻生产机械化中 种植机械化水平最低,目前尚不足5﹪。为了尽快 改变长期以来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 工栽插的辛劳状况,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因此械插秧劳动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种植机械 化水平低,亟需一种新的播种方式—水稻机械化 直播技术。
• 进一步完善不同排种器在实验中的比较 (排种精度,种子破碎率等)
• 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实际情况,撰写小 论文和毕业论文。
谢谢
END
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水稻的精量播种难度大,因此水稻在直播中一般是采用大 播量条播,现有的水稻条播机大多是以外槽轮式或窝眼轮 式排种器为核心工作部件。但由于播种器的结构限制,播 种精度低、均匀性差、空穴率高、容易伤种等,而且浪费 大量的优良种子。对于水稻尤其是杂交水稻的精量播种, 国内目前还没有一种较为理想的排种器,至今也尚无成熟 的机型
• 美国是最早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国家之一,其 水稻种植面积的2/3采用旱直播。。前苏联种植水 稻较晚,始于50年代,现在全部进行机械化直播 水稻。意大利60年代后,几乎100%使用机械化
直播水稻。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
动力成本提高,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缺乏,亚洲国 家也开始用水稻直播取代移栽水稻,例如马来西亚、 越南眉公河三角洲地区,直播稻已由1950年的20% 上升到2019年的50%。日本采用机械直播及侧条 施肥技术,比普通的移栽稻可省工时45~50个,节 省成本15%~20%,但却增加经济效益1285元/hm², 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率。
部件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 (3)试验论证 • 通过样机的田间实验,对排种器性能和关键部件
的设计进行论证。
四、研究进度
• 2019.01-2019.03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确 定课题,提交开题报告;
• 2019.03-2019.05确定本课题的总体方案设 计;
• 2019.06-2019.08对水稻直播机排种器进行 三维建模和优化分析;
三、主要研究内容
• (1)研制一种新型的用于水稻直播的排种 器;
• (2)对于水平惯性振动式排种器、外槽轮 式排种器、窝眼轮式排种器等进行优化设 计选出最佳方案;
研究方法
• (1)对比分析 • 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水稻直播机
排种器进行对比分析。 • (2)理论分析 • 应用Solid works三维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对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