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正面敌后两战场之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

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

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

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相互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

(3)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抗战之正面与敌后战场

抗战之正面与敌后战场

① 应该尊重历史,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本身
是什么,样就应该怎样来表述。 ②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参与、共同奋斗取得的胜利。
不能因为国民党在抗战中实行反共反人民的错误的片面抗
战路线就抹杀其参加抗战、坚持抗战的功绩; 也不能因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力量相对弱小,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就被攻击诬蔑。这才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是怎样就是怎样。
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 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 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 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 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 的必胜信心。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 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 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 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 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
之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正面 战场
抗日 战争
敌后 战场
以国民政府为主,
抗战初期抗击了 侵华日军大部分。 执行的是片面抗 战路线,即单纯 依靠政府和军队, 而不发动广大人 民群众
1.全面抗战前 李宗仁《焦土抗
战论》( 1933): 要以坚壁清野、 游击战争,对日 进行长期消耗战。



刘桂五少将 干子 周元中将 李必蕃中将 黄启东少将 方叔洪中将 付忠贵少将 冯安邦中将 林英灿少将 王禹九少将 陈安保中将 丁炳权中将 郑作民中将 张自忠上将 湖北南瓜店
骑兵第六师师长 内蒙黄油 173师副师长 山东蒙城 23师师长 山东菏泽 23师参谋长 山东菏泽 114师师长 山东菏泽 鲁北游击司令 山东 42军军长 湖北襄阳 152师副师长 广东清远 79军参谋长 江西高安 29军军长 江西龙里 197师师长 江西武宁 2军副军长 广西昆仑 32集团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

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

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txt3努力奋斗,天空依旧美丽,梦想仍然纯真,放飞自我,勇敢地飞翔于梦想的天空,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更好。

4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

5懦弱的人害怕孤独,理智的人懂得享受孤独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9日,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全军共4.6万余人。

12月25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

1938年以后,共产党又先后在广东东江地区、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地区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

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后变化了的外部条件,中共中央规定了我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决定我军的作战任务是:在敌手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游击战争原则。

这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抗日作战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立即开赴抗日战场。

最初,八路军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山西作战。

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近千人。

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

至11月8日太原失陷,八路军共作战100余次,歼敌1.1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八路军各部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第一一五师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

师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创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在山东由中共地方党组织抗日起义,开辟了胶东、鲁中、鲁西南、鲁南等多处抗日游击区。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战略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由于日军的侵略政策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步取代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成为中日两国交战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也由此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取得重大战绩,共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给华北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8.10—1944.春〕
1、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的形势 〔1〕日本调整侵华政策 “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以战养战、以华制华〞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第三节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和方针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只实行单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须的民主自由权利,反对抗日战争成为人民大众的抗战。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抗战要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
四、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作战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敌后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那么迅速挺进华北、华中、华南的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以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淞沪抗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曾率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的感叹。事隔68年,可惜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记载那样一种大气磅礴的悲壮与惨烈。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达近百万。在两个多月时间内,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 ,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由于上述特殊历史原因,它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本文仅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情况作一概括分析。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这个时期日寇凭借武器装备及兵力上的优势实行连续不断的进攻,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比较认真的抵抗。

这时期中日双方军队先后进行了平津南口作战、淞沪会战、太原忻口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及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基于民族义愤和爱国热情,在优势装备的敌人面前表现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其中尤以淞沪、忻口、台儿庄等会战更为突出,是侵略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淞沪会战激战三个月,敌軍以死伤四万余人的代价占领上海。

1938年初进行的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精锐的板垣和矶谷师团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有力的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对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有着重要义。

但是纵观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除个别战役外,从总体上受中国军队打得是败仗。

分析失败原因主要有两点:从客观上讲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

日本侵略者不仅在军事上占优势,而且在经济力量上也占据优势;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军事装备与部队的训练、编制都过于陈旧落后,无法适应陆海空联合作战之需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付出一定的血的代价,才能逐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形势,才能最后战而胜之。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所展开的一场全面抗战。

战争期间,中国抵御了敌人的侵略,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正面战场指的是中国国内主要集中的抗战战斗区,即与敌人直接对抗的战区。

正面战场通过游击战和运动战等各种战斗手段,对敌人发起有力的进攻。

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它直接受到日本侵略军的进攻,每一个正面战役都与保卫中国国土的命运息息相关。

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民军队主力的集中地。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通过正面战役,有效地打击和削弱了日本侵略军的实力。

正面战场是中国反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堡垒。

其次,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宣传阵地。

通过正面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战斗力和抵抗精神。

正面战场的胜利为敌后战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热情。

再次,正面战场是吸引和容纳人民力量的地方。

随着抗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民加入到正面战役中,成为抗战的有力支持者。

正面战场通过吸引和容纳人民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集中力量,为抵御日本侵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敌后战场则指的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中国大陆内地的城市和乡村,是中国人民通过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战等方式与敌人进行战斗的地区。

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力量的重要补给基地。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形成了抗战的双翼,敌后战场通过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战等方式,给正面战场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敌后战场通过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和削弱其战斗力,有效地支持和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其次,敌后战场是宣传和组织抗战的重要区域。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起并组织了广泛的抗日民主运动,大力宣传抗日精神,并向敌占区发动游击战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军队先后在华北、 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政府 在全国人民的推动下,被迫实行抗战。 这时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 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国民党的军队 也是牵制日军的主力。经过淞沪会战、 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国民 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歼灭日军45万余,迫 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对于粉碎日本 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忻口会战中的敌后战场
10月上旬,国民党军放弃内长城防线,企图 集中兵力在忻口与敌决战之际,毛泽东于 10月6日致电周恩来(在太原)、朱德和彭 德怀,指示八路军要在敌之侧翼和后方积 极打击与牵制敌人,配合友军保卫忻口。 忻口会战的战役分工,也明确提出八路军 的主要任务是“截断敌人后方交通,打击 来援之敌”。据此,八路军总部从10月上 旬开始,连续发出十几封电报,指挥所属 部队积极配合正面守军作战。
我军在反“扫荡”中抓获的日军 和缴获的大量武器
冀中军区第17团一部在定安公路 北敌占区,据村落杀敌,反击敌 人的“扫荡”
虽然抗战后期正面战场表现较为消极, 但是总体来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其中的任何 一方,日本侵略者就会得到喘息机会。 这两大战场的互相配合谱写了中华民 族全民抗日的壮丽篇章。
忻口会战中的正面战场
忻口会战是保卫太原的关键战役,受到蒋 介石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他给在忻 州城内的忻口会战总指挥卫立煌打电话, 令其严守忻口防线,规定:“军、师长 均须上火线,违者处以死刑!”国民党 军队英勇抗战,奋力杀敌,虽然阻挡住 了日军进攻的步伐,但由于实力悬殊, 自身损失也极其惨重,牺牲了多位将军, 有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中将、第五十四师 师长刘家骐少将、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 珍少将、第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少将等。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

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又不尽人意。

根据“求实存真”的治史原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八年全过程予以客观探讨,这对于增进国共两党关系,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

在此阶段,由于日军企图迅速击破国民党军主力、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

因而,这一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肯定地指出:“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二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曾幻想就地“和平解决”,但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平(北平)津(天津)地区,取得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前进阵地,随即又陆续调集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展开战略进攻,企图迅速夺取冀、察、晋、绥、鲁五省,控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企图速占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就范,以求在2至3个月内灭亡中国。

日本陆相杉山元在给天皇的报告中宣称,战争可以在两个月内结束;日本陆海军制定的作战目标是“覆灭排日抗日的根源的中央政府”,“通过全面战争,以期根本解决日中间的问题”,计划在三四个月内结束战争。

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序号310004—0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题目: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姓名陈雅青学号2011551010年级专业11建筑学指导教师何建华2012年6月1日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进攻。

中国抗日战征从此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这场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全国各界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为首的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敌后战场。

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在此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从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大举侵华,尤其是华东方向,国民党集中重兵进攻上海,为了保卫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国民党将一百七十个整编师中的七十个投入淞沪前线,可以说拼尽了老本。

国民党先后进行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经受住了惨重的损失,但也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使其深陷中国战场,无法抽兵进攻苏联及其美国,如果中国战区支撑不住,日军将很可能将兵力用于其它战场,这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正面战场的坚守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在此时的抗日战争中,由于八路军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实力,对日军发动的战役基本上以游击战为主,战斗较为频繁,但歼敌都较少,基本上歼灭数百人都可以算得上为大战役了,因此在整个抗战中较大的战役多是国军在正面战场中进行的。

与此相对,自1929至1933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25000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四个月。

在历次大型战斗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

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作者:暂无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5年第5期刘庭华一、“友退我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抗击日军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日军后方进行广泛游击战的敌后战场。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

正面对抗是战争中常见的最普遍的战争形态,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是日军处于战略进攻,中国军队处于战略防御,这是无从选择的。

而敌后战场则不然,它不能自然形成,必须靠战争指导者,在知己知彼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去开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抗战开始后,全面科学地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认为:由于敌强我弱,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

由于敌小我大,就决定了日军在中国占据的地域越大,其兵力就越不足,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城镇。

这样敌后广大乡村地带必然成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

友军是曾经打过10年内战的宿敌国民党军,控制着大部人力、物力、财力和地区,有200多万正规军;而我军数量少、装备差,抗战开始时,仅4万多人,不但没有飞机、坦克,连大炮也没有,只有步枪、手榴弹,但战斗力较强。

与国民党军队严重脱离群众不一样的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血肉联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革命精神,有进行游击战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丰富经验。

敌后农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怕敌人进行封锁。

所以,共产党领导的经过10年土地革命战争锻炼的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必然能够成为抗战的火种和骨干力量,动员和组织起浩浩荡荡的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与正面战场相配合的广阔的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用

第一阶段:从抗日暴发到武汉失守,国 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旳主要兵 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旳展开。 而敌后战场旳开辟,从战略上也牵制了 日军对正面战场旳攻打。两个战场不但 在战略上实施了比较紧密旳配合,双方 旳军队在战斗和战役中也进行过许多配 合。
第二阶段:从武汉失守到1944年春。 正面战场依然坚持作战,但战略作用
百团大战
为粉碎“囚笼政策”,1940年,八路军 在彭德怀旳指挥下,组织了100多种团 旳兵力,在华北2023多公里旳战线上, 向日寇发动大规模旳攻击。百团大战主 要目旳是破坏敌人旳交通线,毁日伪 军旳据点。历时百天旳百团大战,总共 进行了1824次大小战斗,毙伤日军2万 余人,伪军5000余人,拔除据点2900 多种,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 余公里。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 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旳最大规模旳战役, 它取得旳辉煌战绩予以日本帝国主义以 沉重打击,极大振奋了中国人民抗战胜 利旳信心。
中国抗日战争旳敌后战场,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旳八路军、 新四军、民兵和人民自卫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以人民 战争为总战略,以运动游击战、伏击战为主要战术,从敌人后 方给日军有力打击,与国民党真面战场形成对日军腹背夹击之 势旳抗日根据地战场与游击战场。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旳关系:
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两者缺一不 可,两个战场是一种整体。
第三阶段:在战略反攻阶段,两个 战场在不同旳区域向日军发起攻打, 战略上旳相互配合依然维持到抗战 结束
当代大学生应辩证旳看待两个战场旳关系
大陆方面:在80年代此前,对正面战场旳研究 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正面战场地位和作用旳 分析简朴化、片面化。对国民政府军队作战旳 实际情况未作全方面旳论述和评价,给人造成 正面战场只是悲观应战,而且是一败涂地、罪 债累累旳形象。

试论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及意义

试论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及意义

,
日本 开 始 全 而 侵 华
,

大 敌 当 前 国 共 两 党 以 民族 利 益 为

,
重 实行 国共 和 作 建 立 了 抗 日 民族 统 一 战 线 共 同 抗 击 日本 帝 国 主 义 由 于 中 国 的 抗 日战 争 是 在 特 定 的历 史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所 以 中 国 的抗 日 战 争一 开 始 就 分 为 两 个 战 场 即 正 而 战场 和 敌 后 根 据 地 战 场
.
9 9 1 5

年 期
长 JO U R N A




陡 才

99 15
O F C H A NG C H U N U NI V E R S IT
试 论 抗 战 中 两 个 战 场 的 作 用 及 意 义
~
乒 子 刁 尚
一 习 二 卜 公



一 九三 七 年 七月 七 日芦 沟桥 事 变 爆 发
, ,
.
,
但 毕 竟 没 有 公 开 投 降 始 终 还 是 举 着 抗 日的 旗 帜 使 日本 无 法 迅 速 结 束 侵 华 战争 从 而 牵 制 了 日军 主力

国 民党 政 府 虽 然 发 动 了 三 次 反 共 高 潮 毕竞 没 有 公 开 挑 起 大 规 膜 内 战
,

中 国 的 抗 日战 争虽 然

在 日本 诱 降 政 策 鼓 动 下 国 民
党 政 府 态 度 发 生 了 变 化 其 中 重 要 表 现 是 发 动了 三 次 反 共 高 潮
当然
, 、
.
,

.
由 于 共 产 党 坚 持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线 及 美 英 等 国 政 策 的 制 约

抗日战争两大战场

抗日战争两大战场
日本:小国、退步、寡助 对比 中国不 会亡
中国:大国、进步、多助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 演,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 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 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 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能 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1940年8月
彭德怀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4、战争规模: A 、100多个团,约20万人
B、华北5000多里的战线上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毙伤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日伪军人数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破坏 交通线 拔掉据点 2000多 公里 近3000个
影响
抗日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 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 心。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 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 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 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 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 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 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 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胡锦涛(抗战胜利60 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 战略防御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 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 战略相持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 943年12月 • 战略反攻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 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它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

第一,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评价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关系的指南。

他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气壮山河的斗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第二,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是不同的。

大体上说,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是比较积极的,国民政府也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处在开辟和发展阶段;两个战场的配合和国共两党的关系都比较好,以朱德、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八路军领导人同国民党方面的真诚合作成为历史佳话。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分析。

一方面,国民党的抗战积极性远不如防御阶段,同共产党的关系有所恶化,制造了多次反共摩擦事件,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蒋介石及国民党最高当局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有过动摇,但是,鉴于国际和国内形势最终没有投降日本,坚持了抗战,并在相持阶段继续组织了一些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胜利,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设立以及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明显提升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论抗战初期的正面、敌后两个战场

论抗战初期的正面、敌后两个战场

论抗战初期的正面、敌后两个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公认的,但是对于国共两党所进行的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作用的地位,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下面就我所学的史学知识谈谈我个人对两个战场的认识。

首先,关于两个战场的分界线,一般认为由南向北再向东的大致走向是:包头—黄河—风陵渡—黄河—开封—合肥—安庆—信阳—武汉—岳州—九江—芜湖—杭州。

在此线以南以西的地区为正面战场,以北以东的地区为敌后战场。

大致估计,两个战场的分界线达4000多公里,其中,敌后战场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以上。

由此可见:其一,敌后战场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日军的深远后方,和正面战场只能作远距离的配合,两个战场之间被日军阻隔;其二,日军和正面战场直接对峙,即日军和正面部队直接进行作战,因此,靠近正面战场的敌后游击队可以和国民党开辟的正面战场进行一些战略上的配合。

正面战场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共进行22次会战,其中一部分为反击战。

正面战场担负着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任务,抗击敌人的较大规模进攻。

正面作战线虽然从华北一直撤退到华南和西南地区,失去大片土地。

但是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在敌我双方力量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策略。

达到了分散敌之兵力、消耗与迟滞敌人、掩护大后方等战略目的。

在8年的浴血奋战中,正面战场部队上人数很多,这其中包括一些如张自忠等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的空军在美国空军的支持下,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时,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虽然国民党在抗战后期有一些反共思想,消极抗战,但是,总体上说,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地位。

敌后战场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果敢地提出了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必须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游击战的军事战略转变,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逐渐使敌后战场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序号50501033—03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本科生期末论文题目: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姓名张芳菲学号2011484453年级专业11级经济4指导教师王华玲2012年6月1日自1931年9月开始到1945年8月以中华民族胜利为结束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所有同胞共同进行的一次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此次抗战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这次战争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全中国各族儿女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也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从1931年9月开始,不断对我国东北部地区发动袭击,蒋介石表示“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应予以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1】国民政府先期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范围内,只有东北地区部分爱国军民参与到了抵抗日军侵略的斗争中,局部抗战就此展开,1937年7月7日中日双方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发生军事冲突,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挑衅,日本就此全面侵略中国,与此同时,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蒋介石称“守士应具绝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

至谈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惯技,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2】国民党在开始显示出对日本强硬立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因为国内形势的特殊性,在全面抗战时期,我国土地上有两大战场并存,一是由国民党正规军组成的正面抗日战场,二是由共产党方面组织的敌后抗日战场,两大战场虽性质不同,但都为抵抗外来侵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两大战场虽同时存在,但在对日作战中起到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态度不同。

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抵御外来侵略,走的是全面抗战路线,日军某高级参谋称对于中共,“只有排除任何妥协,必须从各方面都采取彻底的对抗政策。

【战略】评述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

【战略】评述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

【关键字】战略8年抗战中,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对侵华日军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战略布局。

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一、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二、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略的实施。

◆国民党政府的正面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一定的牺牲。

同时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防共、限共、反共、溶共”的方针对抗战的危害性很大。

◆尽管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总体败退,华中、华北、华南大片地区沦陷,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后,抗战加入了相持阶段。

参考资料:抗战初期:敌后战场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初期,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败退之际,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歼敌精锐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民心士气。

接着,配合友军(指正面抗战的国民党军队)保卫忻口、太原,在同蒲路北段和正太路上沉重打击日军,掩护友军的退却。

太原失陷后,友军南撤,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力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八路军为主力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
• 1987年,为纪念「七七」全面抗战爆发五十周年,由中国
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部、研究室和《民国档案》杂志 编辑部合作编辑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专题档案资料。 其主要内容有:(一)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方针与计画部 署;(二)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三)战略 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但因当时时间紧迫,只辑录 了正面战场中中国陆军抗战的有关史料,对中国海军和空 军参加抗战的作战史料,未予收录。有鉴于此,在纪念抗 战全面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补充了中国军队海军抗战史料, 其主要内容有:海军抗战部分,包括封锁江阴要塞、粤海 军抗战纪实、长江布雷作战、中国海军抗战纪实等及空军 抗战部分,包括空军抗战概要,中苏、中美空军联合抗日 经过,空军常德、中原、长沙、衡阳、桂柳、湘西等会战 经过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 正面战场,国民党的军队其实是牵制着侵略中国
的日军主力,但是由于战术,装备,政策``等等 原因,正面战场战果不利。而虽然我们敌后战场 主要是游击战为主,力量较为单薄,但是由于机 动性强,隐蔽性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日军!特别在打过长江后,日本兵力 不足,战线过长`更让敌后的小规模作战有了发挥 的空间。中国抗战胜利,是正面战场牵制,敌后 战场消耗敌人,两条战线虽然有矛盾,但是在国 共合作时,还是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缺一不可
抗日战争中正面敌后两战场之 比较哦
师范:14 张新勇
目录
• 一 :抗日战争简介 • 二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 • 四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 五 :总结
抗日战场简介
•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 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 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 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 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 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 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 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 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 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 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

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战略夹击的战略格局,是一个伟大的 创造。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 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正面战场, 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担负的敌后战场。这是中 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正面对抗是战争中常见的最普遍 的战争形态,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是日军处于战略进攻, 中国军队处于战略防御,这是无从选择的。而敌后战场则 不然,它不能自然形成,必须靠战争指导者,在知己知彼 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去开辟。
•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说过:“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 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 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在这一期间,日军进攻 的重点是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着侵华日军的 大部,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战 略性会战,歼灭日军25万余人,对于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企 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 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它也客观上为八 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前提条件
总结
• 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
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 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 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 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 所在地。 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 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 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 民党统治区域,分若干战区;后者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 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 团的大会战,以阵地的防御战为主;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