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中2018年单元练人教版 必修2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一、单选题1.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这--历史现象表明A.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沉重打击B.列强经济侵略使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国外市场的扩大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因出口扩大得到增加2.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
华商的这种行为A.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3.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曾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引入西方工业B.建立近代外交C.掌握核心制造技术D.全面学习西方5.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B.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C.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D.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6.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
精选2018版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答案】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剧增【答案】 A3.洋务经济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②推动了近代政治体制的确立③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 D.①③④【答案】 D4.下列对洋务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B.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C.兴办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答案】 A5.洋务运动中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压榨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案】 B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初投资人有( )①官僚②地主③商人④工场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D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创办了一些实业。
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答案】 A8.一战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①造船业②面粉业③纺织业④矿冶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9.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其所以“短暂”的内在因素包括(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②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④列强卷土重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答案】 D10.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的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②缺少工场手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
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发展》word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2)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右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②③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答案:D2.19世纪40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 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答案:C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是①劳动力市场②商品市场③国际市场④技术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答案:A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答案:D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答案:B6.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形态是①②③④⑤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②④⑤答案:C7.右图中所示的是1840~1956年中国五种经济形式曲线图,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私营工商业、洋务经济B.封建经济、外国资本、洋务经济、私营工商业、官僚资本C.外国资本、洋务经济、官僚资本、封建经济、私营工商业D.封建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私营工商业、官僚资本答案:D略8.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9.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的特点: (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1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
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答案 C解析分析关键信息“自有洋针”,一个“洋”字,告诉我们是鸦片战争后的事件,采用排除法,A项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萌芽是逐渐萎缩的,B项表达有误,D项与题意不符。
2.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
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 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
A项说法错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当时英国使用机器生产,中国依然是手工劳动,D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劳动,材料没有体现这种生产方式。
C项正确,“紫花布”的风靡,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3.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
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 A.冶金采矿业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答案 C解析近代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判定C项正确。
4.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曾指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由此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建设近代海军答案 B解析关键信息: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
本题会因“自强”而错误选择A项;由关键信息分析,应是创办新式学堂,B项正确;创办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活动,是以求富为目的,C项排除;洋务派筹划海防是因近代西方侵略都来自于海上,D项是洋务运动内容,但不符题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
”英国资本家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A.鸦片走私B.商品输出C.强迫赔款D.开设工厂2.(2017·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月考)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
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
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B.城市化水平提高C.农村经济的凋敝D.城乡差距的扩大3.(2017·河北张家口一中高一月考)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做出合理解释的是()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4.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B.贸易逆差得到扭转C.民族工业发展落后D.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5.(2017·吉林汪清高一期中)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
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A. 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2.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
”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 1853~1863年B. 1885~1895年C. 1912~1922年D. 1937~1947年4.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D.民族独立的实现5.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的推动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6.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7.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广州高一检测)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考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题点】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概况答案 A解析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两国劳动力的价格对比,故B项错误;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材料体现不出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体现不出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创办洋务工业B.推行清末新政C.提倡民主科学D.尝试西方政制【考点】洋务运动【题点】洋务运动的结局及其作用答案 A解析经济决定政治,决定社会其他方面。
洋务派创办洋务工业,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中国社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符合题中学者的观点,故A项正确。
3.(2018·临汾联考)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曾国藩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
同时,拟设译书馆。
五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至高吕庙。
这说明( )A.洋务运动的重心发生变化B.重视海防的理念获得响应C.中体西用已运用于实践D.清朝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考点】洋务运动【题点】洋务运动的重大措施和活动答案 C解析从“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可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发展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故C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发展变化情况。
其中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主流的是( )A. AB. BC. CD. D2.张謇是晚清状元。
他不热心官场,而是积极投身实业。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2/3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B.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3.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A.英国、美国、苏联B.美国、日本、苏联C.英国、日本、美国D.美国、英国、日本4.晚清人士郭嵩焘说:“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
愚劣如湘人,亦习焉而知其利。
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
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造。
”据材料可知,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晚清官府B.顽固士绅C.西方列强D.封建势力5.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这说明开平煤矿()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7.下图是《1890年建立的汉阳铁厂高炉》。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单元测试(附答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体”是指()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1932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里写道: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民族企业的产品物美价廉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诞生了一批近代民族工业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在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符合这类性质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矿务局D.天津机器织布局4.下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其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A.主张“向西方学习”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C.与顽固派进行论争D.率兵收复新疆5.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
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开平矿务局是军用工业B.开平矿务局的出现是为了响应“自强”的口号C.这表明在民用工业中具有近代化的某些因素D.这表明开平矿务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6.学完“洋务运动”后,老师在投影仪上展出一段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
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A. 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2.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
”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 1853~1863年B. 1885~1895年C. 1912~1922年D. 1937~1947年4.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D.民族独立的实现5.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的推动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6.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7.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3.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1898年,他创办机器纺纱厂,取名“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反映张謇()A.托古改制的策略B.实业救国的志向C.民主共和的追求D.节制资本的主张4.下面两图是19世纪中后期晚清进口洋棉、洋纱、洋布情况变动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洋纱和洋布进口量持续呈上升趋势B.洋布价格变动与进口总量趋势完全不同C.洋纱进口总量与价格变动完全一致D.洋棉进口总量增加,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5.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直接原因是()A.迫于列强的压力B.决定实业救国C.洋务运动的推动D.解决财政危机7.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这一时期()A.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独立完整B.纺织业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C.近代工业形成对传统经济的绝对优势D.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超过外国资本8.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9.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10.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不乏勇立历史发展潮头的新锐人物。
其中,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A. 李鸿章B. 陈启源C. 荣德生D. 张謇2.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3.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
这一国家是( )A. 英国B. 德国C. 俄国D. 日本4.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A.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B.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A. 长江沿岸地区B. 西北地区C. 沿海通商口岸D. 华北地区6.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
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这里的“时务”是指()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7.著名学者费孝通说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力量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A. 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 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C. 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D. 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2、史书记载:1873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3、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
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这里的“时务”是指()A. 兴办民用工业B. 创办军事工业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4、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
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
”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健康发展 B.近代企业举步维艰无法正常经营C.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5、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彭泽益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对材料所述现象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洋布完全占领中国的棉布市场B.西方的商品输出瓦解着自然经济C.洋布质优价廉有利于获取利益D.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2.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
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
这些举措()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3.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4.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5.“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
”由此可见该局的兴办()A.推动民间兴起办厂高潮B.带动中国股份制公司的普及C.冲击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D.迅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6.1916年荣氏创立了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率达到74.2%,随后申新发展成9个厂。
申新纺织公司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有()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7.下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的情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单元练习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一、选择题1.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2.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
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B.封建主义的束缚C.官僚资本的侵蚀D.股票市场的紊乱3.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趣旨》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表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如图所示是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最适用于研究课题()A.“洋务运动卅年”B.“早期工人阶级生存状况”C.“实业救国热潮”D.“近代首批民族企业产生”5.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B.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C.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6.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工业之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B.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D.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7.鸦片战争以后,素有“衣被天下”美誉的松江、太仓一带因洋布畅销而“布市消减大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2.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
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A.冶金采矿业 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
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4.洋务派选派幼童出国深造,最希望他们( )A.传播中华先进文化B.掌握西方先进技术C.探究西方民主政治 D.熟悉西方文化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6.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这表明洋务运动( )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7.上图是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对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民国政府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的决心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体现了清朝晚期实业救国的思潮D.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8.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D.面粉业9.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0.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C.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11.下图《公告》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12.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该计划旨在( )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3.“‘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
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由材料可知,“公永和”具有的特征是(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14.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
”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有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15.“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 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 800元。
”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崩溃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6.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
”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A.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C.自然经济顽固存在 D.商品经济发展陷入困境17、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是()18.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90%的农民仍然穿着自制的土布。
最能佐证这种现象的是A.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B.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C.从外国进口的洋布数量少 D.广西买不到外国的纺织品1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规,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规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规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丁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0、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办公厅和各厂办公所门口都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
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
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B、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21、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认识到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D、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22、“'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
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23.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创办,名义资本15万两,分为1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井缴足了。
公司每月生产60吨,由于原料昂贵以及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开展,此厂已濒于停业。
该厂属于A.列强在中国建立的企业B.洋务派建立的企业C.民族资本家建立的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24.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以9%的速度飞速增长,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美国对中国经济援助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5、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A、中国近代工业受到挫折B、官僚资本日渐萧条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迅速发展D、民族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6.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27.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上述材料表明开平煤矿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28.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
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依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30.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却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31.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C.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3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30分,第17题22分,共5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共赋税,下给俯仰。
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材料二:(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偷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