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制伦理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_兼评新_公司法_第五条

合集下载

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与促进研究

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与促进研究

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与促进研究社会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法规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法律法规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首先,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遵守法律。

任何企业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

其次,法律法规强调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还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此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企业对环境的保护责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作用法律法规作为社会行为规则的载体,对企业社会责任起着法制作用。

首先,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的职责和义务,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企业需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劳动者权益,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推动公益事业的开展等。

其次,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准则,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不得行贿、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

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促使企业自觉遵守规则,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相关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与处罚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化。

三、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法律法规不仅在社会责任履行的法制上发挥作用,也对企业进行积极的促进与引导。

首先,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了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例如,对环境保护、扶贫贡献等方面的优秀企业给予奖励和荣誉。

这种奖励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其次,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信息公开的要求,要求企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经营状况、环境影响等,促使企业主动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

此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公开,强化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

新公司法有关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

新公司法有关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

新公司法有关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
《新公司法》有关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
新公司法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新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应当履行社会责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尊重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并且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应当积极参与扶贫、助残、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的捐助和支持,对社会公益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新公司法强调了公司应当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新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保护国家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为谋取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公司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和发展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社会组织文化,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新公司法的指导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履行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利益保护意识,不断完善公司的社会责任制度和公共利益保护机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总之,新公司法将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企业能够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兼评《公司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兼评《公司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
[ 收稿 日期]2 0 0 — 5 06— 4 0 [ 作者简介]张帅(9 1 , 18 一) 男,浙江天 台人 , 海南大学法学 院经济法专 业 20 0 4级硕 士研 究生, 究方 向为企 研
业法 。
( 为 了解与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相关 的 5类人群— —跨 国公 司负责 劳工权 益 的官员、 与跨 国公 司有合 作关 系的 生产企业的管理 人员和工人, 、 镇政府有关官员, 省 市、 以及作为社会公众之 一的消费者—— 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生 产守则的理 解程度、 具体感 受以及认知态度 , 20 从 0 1年 1 0月至 2 0 02年 3月 间, 由谭 深 副研 究 员组 织 的“ 司社会 公 贲任研究” 课题组采用访谈和问卷两种方式 , 调查 了2 0名政府 官 员、0家工厂 的 5 0名工人 、0家工厂 的 2 0名 0 5 0 8 0 管理者 ( 2 含 8名企业主) 5 、2名跨 国公 司及 国际组织 的代表 和 2 4名消费者 。 7
原则性规定 , 并讨论 了对这一现实所应持 的立场 。
[ 关键词 ] 司社会责任 ; 公 生产守则 ; 相关利益 团体 ; 互动和博弈
[ 中圈分类号】 2 2 19 D 9 .9 .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4—11 (O6 0 — 56— 6 10 70 2O )4 04 0
在这里 , 首先展开对相关利益群体行为的分析是有意义的。在某种意义上 , 可以将跨国公 司、 供应商 及其工人的行为视作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性选择。不同的利益群体 , 都为 了实现 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在
约束条件下小心翼翼 的做着计算 , 籍此 以决定 自己的行为。
怎样评价跨 国公司推行生产守则 的动机呢?可以看 到, 推行生产守则 , 更多是被跨 国公 司作 为一种 战略手段使用的: 其一 , 在消费者 中提升或者修复它们的品牌形象 ; 其二 , 籍此形成与东道国政府 、 相关社 区的良好关系 , 为开拓新兴市场开道。这就决定, 跨国公 司更关 心的是其推行生产守则 的行为本身为消 费者 、 相关社区或者东道国政府所知晓。在这里 , 形式上 的规定、 象征性的检查 , 加上大张旗鼓 的宣传对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是当代商业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逐渐认识到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一、企业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企业伦理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它涉及到企业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股东和社会的责任,并强调诚信、公正和负责任的行为。

企业伦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声誉:秉持良好的企业伦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声誉提升。

消费者更倾向于支持具有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这有助于企业树立可靠性和信任度。

2. 增强竞争优势:企业伦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合乎伦理的经营行为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企业伦理强调公平和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股东和社会大众。

这有助于建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维护他们的权益。

二、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实践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它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等方面。

1. 经济责任:企业首要的责任是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提供就业机会,并向股东提供回报。

只有经济健康的企业才能承担起其他社会责任。

2. 法律责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当地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仅要尊重法律,还要推动合规文化的建立和落实。

3. 道德责任:道德责任要求企业在行为中秉持道德价值观,遵循公平、诚信、保密和尊重等原则,与各利益相关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4. 慈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回馈社会,进行慈善捐赠、社区支持和公益活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都产生积极影响。

对企业而言,秉持良好的伦理和履行社会责任可以:1. 提高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稳定性。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兼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兼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2008年8月第4期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兼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龙新’(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重庆400031)[摘要】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应该是一种法律责任,法律为企业社会责任设定了最低的标准。

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实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公司法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940(2008)08—0011—004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是在与传统的崇尚企业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抗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是对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个原则的修正。

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也是20世纪初以来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

但企业社会责任自其产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企业社会责任呼声逐渐高涨的背景下,有必要解析企业社会责任,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原因,并在透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来探寻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机制。

一、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按照卡罗尔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他认为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责任,即企业需要同时履行其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方面的责任oC21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极广,不同国家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各有差异。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企业的社会责任仅指企业进行慈善性的活动和其他社会福利活动的道德义务。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行为日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相对较宽,而且有些内容也已成为法律责任。

但一般来讲,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可以包括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和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等六个方面。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方式——兼评《公司法》第5条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方式——兼评《公司法》第5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本 、以义为本是公司社会责任 的核心价值 观 ,而非 以钱为
本 、以利 为本 。 ( 三 )公 司社会责任的双重属性
广泛关注 ,最为 突出的就是该 理念的提 出引发 了美 国学者伯 利教授 与多德 教授就 “ 公司管理者究竟是谁 的受 托人 ”为焦 点展开 了一 场旷 日持久的论战 。伯利教授坚持 “ 公 司的管理 者作 为股东 的受托人应 仅对全体 股东负责 ”这一传 统观点 , 多 德教授则 认为 : “ 公 司管 理者作 为公司 的受托人 ,不 仅为 股东谋利益 ,还应树立起对于雇员 、消 费者 和社 会公 众的社 会 责任感 。 ”2 0世 纪下半叶开始 ,管理 学派与新 自由经济学
出 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即公 司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 ,也应 考虑利益相关者 的利 益。利 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之上 ,唐纳
德逊和邓非进一 步提 出 “ 综合性社会契约”假设 ,即在公 司 与利益相关者之 间存 在一系列社会契约 ,公 司对利益相关 者 的利 益要求 必须 迅速做 出反应 , 倘 若公 司忽视其社会 责任 , 那么它 的长久生存 和持续发展就会遭遇危机 。 当时美 国等市场经济发达 的国家热衷讨论并 主张公司社 会 责任 有其特殊 的社会经济背景 。这一 时期 ,这些发达 国家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公 司社 会责任的概述

公 司社会责 任 ,是指公司在增进股东利益的 同时 ,还应 该注重其他利益相关者 和社会 公共利益 。其 中,利益相关者 主要是指消费者 、员 工 、公 司债权 人 、中小竞争者 、社会 弱 势群体等与公 司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体 ,利益相关者包 括既存 的利益相关者 ,也包括未来或潜在 的利益相关者 。利 益相关者 的利益 主要 表现为 自然人 的权益 ,特别是 自由和根 本人权 ,法人 和其他 组织的权益也是表现形式之一 。公 司社

法律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中,法律道德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道德伦理则是个人行为准则的依据,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

本文将探讨法律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

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社会能够维持秩序与稳定。

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尊重人权、尊重多样性和平等等。

因此,法律道德伦理是紧密相连的。

然而,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法律的规定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伦理问题。

法律只是一个底线,不能成为个人行为的唯一准则。

伦理道德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企业社会责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理念,它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能够满足社会的期待,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也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当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关注员工福利、推动环保等方面时,员工将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这种企业内外的和谐关系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当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经济和法律方面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企业如果不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和经济损失。

在全球化进程中,法律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需要遵守不同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同时,全球化还加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跨界合作,推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法治与企业社会责任

法治与企业社会责任

法治与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概念,法治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法治是指通过法律保持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法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践中两者应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法治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法治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方式,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范。

只有在法治的保护下,企业才能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使得企业在实践中能够有明确的底线和红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也为全社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了法治的进一步完善。

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关注和回应社会的需求和期待,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会更加注重法律法规的遵守和规范的建立,推动了法治的深入发展。

企业通过自律和自愿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也为法治的推行提供了积极的参与,并加强了对企业行为的监管。

此外,法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结合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法治的存在与有效落实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企业社会责任则鼓励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作为。

两者的结合可以推动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依法合规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法治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存在怠慢甚至回避的现象。

这需要更加强化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加强法治建设和法律意识的普及,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法律对企业伦理的规范

法律对企业伦理的规范

法律对企业伦理的规范在当代社会中,企业伦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企业不仅仅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对企业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对企业伦理的规范,并分析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意义。

一、法律对企业行为的规范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企业行为的红线。

法律对企业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法规范劳动法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法律框架。

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薪资、工作时间、休假等。

企业必须遵守的劳动法规范,不仅是对职工权益的保护,也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重要保障。

2. 环境法规范环境法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规范。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将面临处罚和舆论的谴责,对企业的声誉和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3. 商业法规范商业法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商业法规,如合同法、商标法等,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和诚信。

只有依法经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合法的竞争优势。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

企业应当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企业将面临消费者的索赔和声誉损失,对企业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法律对企业伦理的重要意义法律对企业伦理的规范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密切相关,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法律对企业行为进行明确规定,避免了企业的不当竞争和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经济的公正和公平。

企业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

2. 保障职工权益法律对劳动者的权益有明确的保障,规范了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

企业必须履行劳动合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法律规范企业的行为,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摘要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商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伦理指的是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负有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1. 引言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业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伦理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行为和决策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2.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2.1 伦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伦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影响。

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更倾向于履行其社会责任。

伦理观念能促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关注社会公益,避免不良行为和损害社会利益。

企业在遵循伦理准则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积极投身于社会事务,提供社会有益的产品和服务。

2.2 企业社会责任对伦理的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受伦理观念的影响,也对伦理观念进行塑造。

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能够更好地塑造自身的伦理形象。

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这种正向的反馈会进一步强化企业对伦理准则的遵循,并推动其在商业活动中更加注重伦理价值。

2.3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伦理准则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了指导和支撑,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又为伦理准则的形成和推广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案例。

这种互动关系促进了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3.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3.1 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商业价值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符合道德标准,也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

有研究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良好伦理品质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长远的商业成功。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推动企业更加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一些国家开始考虑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法律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鼓励企业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法律化CSR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提高社会信任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首先,通过法律化,可以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

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其经营行为对社会和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法律化CSR可以明确企业的责任范围和要求,通过法律规定和强制措施来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落实。

例如,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或者要求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确保其经营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的要求。

法律化CSR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指引和规范,同时也具有强制力,可以有效推动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其次,法律化CSR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

通过法律化,企业将被要求公开其社会责任报告,对外公布其CSR的相关信息。

这样一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变得透明化,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到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与此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对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必要的处罚和惩戒,增加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重视。

另外,法律化CSR可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法律化的方式,企业和社会将形成机制化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鼓励企业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公益项目,提高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

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力

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力

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力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一个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其经营的可持续性,更构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能够真正得到保障,却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强制力。

首先,法律法规是制度环境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道防线。

法律法规在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个例子,各国对企业在环境污染、劳工权益、产品质量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规,并设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管。

违法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惩罚。

这些法律法规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强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

其次,市场机制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着强制力。

市场对企业行为的评价主要通过企业声誉、品牌价值等来反映。

如果一个企业因为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受到消费者、投资者的谴责,其声誉和市场价值将受到严重损害。

这将导致企业失去利润、市场份额等,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并积极履行,以维护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

另外,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机制也对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着积极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联合各个企业的组织,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行业协会可以进行自律,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批评和惩戒。

企业自律机制是指企业自主建立并执行一系列社会责任计划,如设立绿色供应链、推行员工福利政策等,借此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形象。

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机制能够形成行业内部的压力,迫使企业对社会责任加以重视。

此外,消费者和公众的监督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和公众对企业的行为更加关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消费者和公众可以通过抵制、曝光等方式对企业施加压力。

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

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

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引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在当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正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本文将主要探讨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以及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

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法》是我国企业法律的基石,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法律基础。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应当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从中可以看出,《公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是很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企业是环保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危害环境,对环境进行保护。

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环保部门可以要求停产整治。

这同样是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的劳动力是其成功的基础,保障员工的权益同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员工合同、工资福利、聘用就业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企业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

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合法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形象建设的重要战略。

为了达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目标,我们需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

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

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企业对于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和责任。

强化企业自律企业自律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企业应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各环节的管理,从产品销售到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加强监管执法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和执法,严格处罚环境违法行为、侵犯劳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的企业,从根本上促使企业准确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议题。

企业伦理指的是企业在商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和价值观,而社会责任则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义务和贡献。

这两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伦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企业的声誉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遵循伦理准则,企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中建立起信任,并吸引更多的客户。

例如,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会获得客户的信赖,促使他们愿意与其合作,而一个品质上乘的企业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通过维持良好的商业道德,企业还可以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企业依托社会资源,获得利润和发展,因此,企业有义务回报社会。

这种回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企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投资社会福利项目,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忽视一些伦理原则,导致不正当竞争、欺骗消费者等问题的出现。

此外,一些企业也可能忽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都给企业声誉和发展带来威胁。

另外,企业也面临着如何平衡股东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问题。

股东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期望获得更高的回报。

因此,如何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兼顾社会责任,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加强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实践,政府、企业和公众都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监管来规范企业行为,确保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遵循伦理和社会责任。

其次,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将伦理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2021高考时政:在创新发展中强化社会责任

2021高考时政:在创新发展中强化社会责任

在创新发展中强化社会责任中国互联网经济拥有最大市场、最丰富业态,互联网平台企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生力军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之责。

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成熟企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其在总则、合同、人格权等三编9项5款中明确了诚信原则、信用评价、信用声誉、信用信息等相关内容并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5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平台企业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清,这些年来平台企业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多打大算盘、算大账,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始终把保护消费者利益扛在肩上,在推进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合规经营,强化律己之责。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的飞跃。

一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平台企业要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和“头部”带动作用,坚持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立身之本,提高法律意识,涵养契约精神,强化守约观念,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要健全内控机制,规范经营行为,使“讲信用”“守信誉”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要加强产品管理,规范交易行为,使平台企业、服务提供者、广大消费者都成为诚信建设的贡献者,不上“黑名单”;要推进行业自律,规范信用行为,以制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炒信失信认定等标准为牵引,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始终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举过头顶、落到行动。

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平衡

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平衡

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平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面临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

除了商业利益之外,企业社会责任也成为了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法律责任也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何在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许多企业经营者需要面对的难题。

首先,法律责任是企业运营的基础。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公平。

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合法合规运营。

违法违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企业可能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甚至撤销营业许可等严重后果。

因此,企业不能忽视法律责任,必须将其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只有确保企业合法经营,才能基于稳定可靠的基础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然而,单纯追求法律责任的履行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期望。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承担着更广泛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并回应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关注员工权益、回馈社会等方面。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更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要探讨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关系。

首先,法律规范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

法律可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确保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责任。

企业必须在法律框架下积极行动,满足法律的要求,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法律的制定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的要求,以推动企业逐步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其次,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法律责任的履行水平。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遵从度。

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主动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更新,及时调整企业行为,保持与法律的一致性。

这样一来,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平衡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取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平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企业治理与伦理道德制度

企业治理与伦理道德制度

企业整治与伦理道德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原则为了加强企业的整治和促进伦理道德的规范,确保企业的可连续发展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遵从合法合规、透亮公正、诚信守信、责任担负的原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全部员工和管理人员,包含公司全体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企业整治第三条董事会1. 董事选任和任职要求1.1 董事会成员要经过严格审查和评估,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能够履行其职责。

1.2 董事会成员应熟识企业的业务和运营情况,须遵守法律法规,忠实履行职责,维护企业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2. 董事会职责2.1 订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审议并决议重点事项。

2.2 监督企业管理层的履职情况,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整治的要求。

2.3 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保障企业及其相关方的权益。

3. 董事会运作3.1 董事会依照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决议须记录并保管。

3.2 董事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确保发言权和决策权的公正调配。

第四条管理层1. 选任和任职要求1.1 管理层应通过严格选拔和培养,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管理本领。

1.2 管理层应乐观践行企业价值观,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模范,传递正能量。

2. 管理层职责2.1 订立和实施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运营计划。

2.2 组织和管理企业运营活动,确保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整治要求开展。

2.3 审核并决策一些重点事项,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3. 管理层管束3.1 管理层应听从董事会的决策和引导,与董事会保持通畅的沟通和信息披露。

3.2 管理层应遵守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第三章伦理道德第五条企业文化建设1. 价值观1.1 企业应树立以诚信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质量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的价值观。

1.2 企业应提倡员工以团队合作、公平竞争、连续学习和责任担负为核心的价值观。

2. 遵守法律法规2.1 企业及其员工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禁从事任何非法活动。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呢?本文旨在探讨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并强调企业在商业运作中应该如何遵循伦理和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商业运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而社会责任则强调企业应当关注和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遵循伦理和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机遇。

首先,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声誉及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信息高度透明化的社会,一旦企业违背伦理准则或不履行社会责任,将很容易受到负面的舆论影响,导致声誉受损,进而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而遵循伦理和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会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一个关心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从而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此外,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还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如果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以伦理准则为依据,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信任和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如何在商业运作中体现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呢?首先,企业应当注重合规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并通过诚信守法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应当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必须关注并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员工的权益和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确保员工的权益受到保护,并通过员工培训和发展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法学视野下的公司社会责任

法学视野下的公司社会责任

法学视野下的公司社会责任作者:郑旺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2期公司社会责任是构建公司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理念,其核心内容在于要求公司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肩负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

本文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从法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使问题在研究层面上得到了一次提升。

笔者针对现实的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公司社会责任的主张,笔者建议用立法的形式将具体内容固定下来,从而保证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

随着世界经济空前发展,公司以其特有的适合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在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公司的强大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产生了更多的期望,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公司社会责任渐渐为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所接受,公司也顺应潮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公司一味追求私利引发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地区的和谐稳定,像现在互联网超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样的公司不仅是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于公司社会责任这一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在我们公司法的修订中,再一次明确提出了相关的规定。

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目前公司法的规定还是相对笼统,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更缺乏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因此,这也成为了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

一、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价值秩序、正义、自由与效益是法律的基本价值。

公司法属于私法领域,但其公法化的趋向日益明显。

正义、秩序与效率作为公司法的价值目标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公司社会责任符合公司法的正义、秩序与效率价值。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正义价值美国学者莱斯特沃德(Lester Ward)指出,正义存在于社会对那些原来就不平等的社会条件所强行实施的一种人为的平等之中。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选择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选择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本位思潮的出现,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营利性组织,而且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渐被认同和接受。

企业社会责任应是一个多元化地范畴。

其应该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以及软法责任。

通过这三种责任的协调运用,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兼顾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软法责任;平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是市场组成的细胞,是社会最主要的微观主体之一。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组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价值目标,并不承担经济之外的社会责任。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庞大的企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国家干预、社会本位思潮的出现给企业“营利性”的本性上披上了一层“社会性”的外衣。

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今天,“社会责任‘是否需要承担’已经过时,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承担什么和怎样承担’”。

〔1〕所以本文主要为如何使企业实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做一下理论上的探讨并提供相应的思路,以期使企业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多元化的社会责任由于“社会性的”、“责任”两个词的含义总是含混不清,企业社会责任迄今依然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概念。

本文比较赞同刘俊海教授给公司社会责任所表述的概念,“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惟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

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竞争者利益、当地社会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和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

”〔2〕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具体范围难以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在学理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类。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元的范畴,其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及软法责任。

法律责任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基本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 索/2006/2法制伦理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兼评新《公司法》第五条王 玲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是建构现代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制度。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无疑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法制伦理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机制。

首先,相关法律制度必须内蕴社会责任的伦理追求。

其次,应进行道德立法,将企业应对社会承担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具体化为明示的法律规范,将企业的逐利行为纳入自愿守法的轨道。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制伦理;强化;落实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6)2-084-03作 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北京, 100872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意味着对传统企业(公司)的角色或目标定位的突破。

新《公司法》第5条无疑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司法》的一大特色。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尽管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其要旨大都包括:企业经营者除了对股东利益负责外,还应该考虑其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不应仅仅谋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1]。

作为一种建构现代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思想,企业社会责任自上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被立法和司法实践确定下来。

[2]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角度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 T O,世界上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 A8000①(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也已悄然进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 以法制伦理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由于对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办社会”的弊端记忆犹新,企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这个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早已定论了的问题,却长期令中国的企业家和学者们困惑不已,不少人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在中国现阶段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合适宜,现在的关键是鼓励竞争、强调效率而不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事实上,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社会成本,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

如为了利润不惜破坏和污染环境,侵犯消费者权益;企业普遍缺少诚信,恶意违约、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屡见不鲜;企业家社会良知淡漠,对公益事业少有热情等等。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陈馅月饼、劣质奶粉、苏丹红等产品责任事件,以及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煤矿安全事故等都表明,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严重后果已逐渐显现,②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阻力和障碍。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追求,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职工劳动权益等方面的投入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许多强制性法律规定成了一纸空文,更谈不上自觉履行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令人堪忧。

鉴于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严重后果,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然而,现实中许多人错误地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纯粹道德义务,认为企业是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及其经营者的道德良心,只要企业家具备了相应的道德责任感,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现状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在一个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本身不可能“道德中性”,企业及企业家的“社会良知”与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评价体系的健全密切相关,在价值取向多元、善恶标准模糊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及其经营者常常会将道德和法律抛到一边。

道德崇高的企业家当然存在,但如果只是凤毛麟角,就难以改变整个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堪忧的状况。

显然,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仅靠企业家的社会良知,而要寄希望于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的道德要求和动机并不是来自道德的魅力,而是源于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

当各种利益矛盾充分暴露、相互冲突时,个体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往往难以抵御和克制利益的诱惑,特别在经济转型时期,更需要社会以制度化的形式提供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法制伦理正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化机制。

48二 以法制伦理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行性法律不是道德中性的,法律制度中内蕴着一定的伦理追求。

法制伦理这一概念起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一方面是指内蕴于法律制度中的伦理要求、伦理价值,即“法律中的道德”;另一方面是指将伦理要求、伦理原则具体化为明示的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即“法律化的道德”。

法制伦理能够成为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首先在于法律和道德在社会规范层面功能与价值的同一性。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已为众多学者论及,它们在社会规范层面功能与价值的同一也早已获得人们的共识,法律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的法律强制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失去伦理追求的法律和没有道德基础的守法,都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秩序和社会公正。

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凸现,人们对一种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制度安排的要求日益迫切,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介入将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只有法律制度中内含着伦理追求,才能有效地钳制不道德的经济行为。

反之,如果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仍有积极的利润回报,那么自利行为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必然滑向不道德的一边,并促使更多的企业效仿,如果不加制止,这种消极榜样便如瘟疫一般蔓延,诱导企业在市场行为中抛弃责任和良知。

法制伦理能够成为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还在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要求。

人类的道德可分为道德信仰和道德规范两个层面,前者是“愿望的道德”,后者是“义务的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一般而言,社会对于“义务的道德”,即最低限度道德,存在有一个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旦不遵守最低限度道德的情形出现,监督评价机制将迅速启动,明确地表明社会的褒贬态度。

然而,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时,这种机制常常会失灵。

由于传统道德已经解体而新型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导致社会道德氛围淡薄、道德情感淡漠和行为非道德化。

其直接后果就是社会道德舆论力量减弱,道德崇高者的出现得不到褒扬,卑劣无德者的行为受不到应有的批评和否定,单纯的道德规范由于缺乏权威性和有效的外部强制,已不能为企业提供明确的行为模式,难以适应转型期的社会调整要求。

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法制伦理,以法律的权威和强制保障,引导、规制企业的行为,迫使企业履行最低限度的社会责任义务。

三 以法制伦理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设想以法制伦理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要建构一种具备内在伦理追求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

笔者认为,此种法律制度应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建构:首先,相关法律制度必须内蕴社会责任的伦理追求,通过兼顾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制度安排,将企业的逐利行为纳入自愿守法的轨道。

长期以来,由于现行企业法、公司法均未以明确的方式规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在法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长期没有结论的争议,随着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新《公司法》的颁布,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然而新《公司法》第5条毕竟是一个原则性条款,作为引致性规范的一般条款,旨在宣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企业不履行其社会责任(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具体问题并没有明确地予以规定。

一般而言,一般条款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抽象宽泛、实施中无所适从。

新《公司法》第5条能否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商业伦理,企业及其经营者和社会公众能依此推导出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情势”下的规范内容;二是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具有吸纳并转化道德资源的技术能力和制度保障。

笔者认为,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充分具备,因此,如何将新《公司法》第5条的立法精神具体化,赋予其确切的可操作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使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和落实,仍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面临的难题。

本文认为,首先要充分理解、领会和贯彻新《公司法》第5条的精神,挖掘现行法律体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资源,对现行法律体现中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其他法律规范,进行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解释,从执法和司法等多个方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在非常必要的领域继续进行个别法律条款的修改和完善。

目前,企业(公司)是社会责任的义务主体的问题已经明确,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公司)的目标之一已无疑义。

然而,如何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决策程序、企业经营者资格、法律责任等方面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纳入具体规范之中,使《公司法》彻底摆脱片面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理念及相应制度安排的羁绊,仍是一个需要继续研讨的问题。

新《公司法》在强化企业(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安排。

如新《公司法》第52条第2款、第71条和第118条要求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新《公司法》第45条第2款和第68条要求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有公司职工代表;第45条第2款和第109条第2款允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职工代表董事制度。

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债权人等其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仍然无法在企业(公司)内部经营决策中得到体现。

因而,仍可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引入其他相关制度,如欧洲的“共同决定”模式,日本的“经理协调”模式,美国的“利益相关者论”模式等等。

[3]具体如职工持股制度,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参与制度,外部独立董事制度等等。

通过“共同治理”、“相机治理”等企业治理结构安排,使企业经营者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予以关注,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还可在企业决策经营程序(通过公司章程)、企业经营者资格,法律责任等方面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纳入到法律规范之中,以股东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并重为导向合理地设定权利和义务,并为各方设置充分的权利救济途径,使企业社会责任拥有切实可行的落实机制和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