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的属性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不同对象对于园林的感受不同, 需求也不同。了解人的属性,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人群 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园林绿地的需求。 (一)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表现为人的种群、年龄、性属以及为了 保证自己的身体机能运转而进行的必要活动(即吃、睡 、休息等本能行为)。 (二)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社 会属性是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呈现出的一种综合特 性,包括文化层次、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等。
图6-2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图6-3 布朗风景园
(二)结构组合形式
1、开门见山式 在轴线两侧, 适当布臵一些次要景色, 然后,一步一步去接近。 如南京中山陵园(图6-4)。 2、半隐半现式 在结构上没有前者开朗,但始终有一个主景统领全园, 忽隐忽现。在山区、丘陵地带,在旧有古刹丛林中,采 用这种导引手法较多。如北海中白塔的布臵就是这种主 景统帅、半隐半现的模式。
第一节 人的行为
一、行为理论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 原因及行为规律。
(一)理论发展 环境心理学是多学科领域,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 ,不少问题正在探索过程中,尚无一定论,有关的研 究方法也还不成熟。但十多年来,它相继在世界各国 迅速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界也开始对环境心理 学、行为心理学进行研究,并大量介绍给建筑师,从 而推动了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与建筑创作的发展。
(二)理论影响 将人类行为与园林设计结合是园林发展的新阶段,是 园林更注重实用性的体现。将设计与人类行为研究相 结合应贯彻以下程序: 1、把握人们在外部空间的行为和人们如何使用环境。 2、从行为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抽象 概括成为园林规划设计的准则。
3、运用这些设计准则于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不同 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做到合理安排,从而使人们和 其使用的环境空间自然配合默契。
分合是指园林要素通过分与合在空间上形成不同的效果。
层叠是一个空间与时间上的概念。
(二)层次原则
1、艺术性:园林是美的艺术,在要素组合的过程中同 样体现出对美的要求。
2、发展性:园林的四维性决定了其组成要素也具有时 间上的延展性。 3、特征性:一方面表现为要素单体的特征性,另一方 面是由要素的组合而体现的园林的整体特征。
(3)园林小品
它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 于表现力。园林小品一般包括园林雕塑、园林山石、 园林壁画、摩岩石刻等内容。很难想象将西方园林中 的雕塑作品去掉,或把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石驳岸、 碑刻、壁雕等去掉,还能如何构成完整的园林艺术形 象。反之,园林小品也可以结合一定的绿化单独构成 专题园林,如雕塑公园、假山园等。
第六章 园林的结构
本章概述:
第一节 人的行为
第二节 园林结构内在决定性
第三节 园林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园林结构的类型
第五节 园林结构与景观组织
园林的结构是指导致园林景观外在呈现的内在决定性, 它主要由园林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外界因素 (如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传统园林讲究“三分匠人、七分主人”,造园之前先相 地、布局,做到“心有丘壑”后再具体实施。现代园林则 更加关注“人性化”,强调人的活动与需求,决定园林的 空间形态布臵。
瞭望是指人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一种行为。
庇护是指人处于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 为,这是一种出于安全需要的潜意识行为。
“安全点”就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 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从而使观看者感到舒适泰 然。
第二节 园林结构内在决定性
影响园林绿地结构的因素固然很多,归结起来不外 乎外在与内在两方面。
社会属性的不同是形成人类行为之间巨大差异的根本原 因。如:白领阶层和学生族都有出游的需要,但是前者会 选择带有良好度假设施的休闲地,而后者则热衷于适于群 体出游探险的旅游地,这就是由两者之间社会属性不同而 造成的旅游取向的不同。
三、行为类型 (一)按社会特征分
人的行为按社会特征来分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必要性 行为、自主性行为和社会性行为。
要素分析:可以根据地形、种植、水体、建筑构筑、 道路场地和其他景物进行分析。
实例分析:上海长风公园
2、规整式 规整式也称规则式、整形式或几何式。规整式的园林组 合其实质是轴线法的园林设计方法,讲究对称、轴线。 在种植设计上,多进行树木整形。因此在形式上表现出 轴线、几何、整形三大特征。 要素分析:园林可以根据中轴线、地形、水体、种植、 建筑构筑建构筑物、道路场地、其他景物进行分析。
第三节 园林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园林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一、一般性原则 二、园林“词汇”——成分原则 三、园林“句子”——层次原则 四、园林“文章”——整体原则
一般性原则:
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确定其设施 与形式 不同功能的区域和不同的景点、景区宜 各得其所 应有特征,突出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3、深藏不露式
多用于山地风景区,并不刻意突出主要景观,而是将景点 散布于全园,通过游览线路进行组织,游人在一路探寻的 过程中才能真正探寻园林的美。如杭州灵隐寺(图6-5) 。
图6-5 杭州灵隐寺
(三)结构处理方式
园林绿地在展开风景的过程中,通常可分为起景、高潮、 结景三段式处理。其中高潮为主景,起和结不过为陪衬和 烘托主景而设,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成为两段式 的处理。如将三段式(大型园林)、两段式(小型园林) 展开,则有下列的处理方式。
景观视线的种类: a、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b、半隐 半显、忽隐忽现的风景视线;c、深藏不露,探索前进 的风景视线.
3、景观游览线
景观游览线主要贯穿于全园各景区、主要景点,景物 之间的联系与贯通路线。作为真正的游览路线的,将 由游人在兴致勃勃参观浏览中,自成随意、自由、错 综复杂的路线。
a、游览线选线
人工要素
(1)建筑
根据园林设计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必须考 虑适当的建筑与建筑的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体重、造 型、色彩以及与之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 物、水景等诸要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 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道路广场
道路广场、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道路广场的形式可以是规划的,也可以是 自然的,或自由曲线流线行的。道路广场的系统将构成 园林的脉络,并且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联系的作用。
外在方面的因素有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由于各 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园林 结构也略有不同。如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沿袭,形成了 山水园的自然形式。
至于内在因素,园林绿地的性质与功能无疑是影响 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园林 绿地的最大差异是性质与功能的差异。
由于园林绿地的性质规模和功能是影响规划结构的 决定因素,因此在研究一个园林绿地规划结构前,必须了 解园林绿地在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功能,明 确其性质、规模和服务对象。一般来说,城市公园的功能 相对比较固定;风景区中风景点的功能则变化较多,往往 是先有景,先有环境因素,而产生各种游览要求,其功能 随景而异。因此,在规划风景区或风景区中的风景点时, 要调查风景的特色,明确功能要求,便于规划结构的逐步 形成。
充分估计工程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
园林“词汇”——成分原则:
(一)园林构成六大要素:
自然要素(软质景观要素)
(1)地形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山丘、丘 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等类型。
(2)植物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要素包括乔 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 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 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二)成分原则
1、鲜明性
随着园林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园林词汇已经被赋予了特 定的功能,出现在特定的场合,具有鲜明的标志。如: 湖石代表的是江南园林,而黄石则是北方园林的标志。
2、适宜性 中国园林十分强调因地制宜,如北方园林更注重运用地 形与建筑造景,而江南园林则多运用水体造景,在岭南 园林中相对来说植物造景的成分更多一些。 3、灵活性 园林创作有其灵活性。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园林词汇 的选择可有所变化。
(二) 按活动特征分
按活动特征来分,人的行为又可分为独立性行为、群体 性行为以及公共性行为。
(三)按活动形态分
按活动形态来分,行为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四、行为与园林设计
(一)边界效应 一般来说,边界是众多信息汇聚的地方,它具有 异质性,是变化的所在,容易产生特殊的现象,受到 人们的关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边界效应。 (二)瞭望与庇护
B、山林区:道路的分布多沿山谷或山脊走向。向上观赏 高远景致,向下观赏俯视景观。 C、综合景区:综合景区的景点资源比较丰富,因而其游 览线路的组织也相对自由度较大,但总的来说应遵循游 览线选择的基本原则,注意线路的迂回取胜。
园林中除了考虑植物要素外,自然界往往是动物、植 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 (3)水体 水体是园林的灵魂。有的园林设计师称之为“园林的 生命”,足见水体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水体可 以分成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 潭、沼等形态;动水常见的形态有河、湾、溪、渠、 涧、瀑布、喷泉、涌泉、碧泉等。另外,水声、倒影 等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还能够形成 堤、岛、洲、渚等地貌。
在开辟游览路线时,首先要在面上进行一番搜索,选 择观赏景点适宜的视点,视点之间的连线就可构成比 较理想的游览线路。
b、游览线路的组织
从整体游览线路的景观来说,对于大、小不同的园林, 其游览线的布局方式也略有不同。
总结历来园林布局,可以归纳以下不同类型园 林的游览线路组织特点:
A、水景区:一般多作环湖导游,主要原因是由人们固有 的对水景的亲近性所决定的。
4、模式化:指园林要素在组合的过程中可形成不同的 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在不同的 场合中运用,被复制到不同的园林中。
园林“文章”——整体原则
(一)整体特征
园林最终呈现给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这种整体的美是通过 园林要素的不同组Biblioteka Baidu而最终实现的。如奥姆斯特德在美国纽 约中央公园(图6-2)中运用了英国风景园(图6-3)不同 。园林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园林的魂,是园林的精髓 之所在。
1、景点与景区
整个园林的观赏活动内容,归结于“点”的观赏、 “线”的游览两个方面。凡有欣赏价值的观赏点叫 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
2、景观视线
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成为风景视线。风景视线 的布臵原则主要在于“隐、显”二字上下功夫。一 般是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大景宜显,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隐显并用。
实例分析:
印度泰姬〃马哈尔陵前
水池辉映建筑倒影
3、混合式 实际上绝对的规则式和绝对的自然式是很少见的,都是以 上两者的结合。混合式园林在设计手法上综合了自然式与 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使园林兼具规则与自然之美,更 富有活泼,灵动之趣。 实例分析: 北京故宫御花园
第五节 园林结构与景观组织
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转 折——收缩——结景——尾景。 两段式:序景——起景——转折——高潮(结景)——尾 景。
(四)整体原则
功能性、协调性、层次性
第四节 园林结构的类型
基本类型:自然式、规整式、混合式。 1、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以模仿 自然为主,不要求对称严整。
园林“句子”——层次原则
(一)园林要素组合规律
园林词汇通过组合形成句子,这种组合之间是存在规律的。 组合关系包括主次、并列、附着、分合、层叠等等。
主次的组合关系基本上遍布大大小小的园林作品。园林, 无论大小,其要素之间一般都有主次之分,主次是构成园 林的基本组合关系。 并列是指园林要素之间的主次相当,各自在园林中都扮演 了同等重要的角色。 附着是指有些园林要素不能仅依靠自身独立存在,在运用 这些园林要素时必然伴随其他要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