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
低, 尤其 是 缺乏 大师级 的教 师 , 录取 新 生 的最 低 分
数 控 制线较 低 , 生 的 文化 基 础 知 识水 平 相 对不 学
、
地 方 高校 教 育技 术 学
专 业 现 行 情 况 分 析
1 地 方高 校教 育技 术学 专业 概 况 。地 方高 校 .
收 稿 日期 : 0 2 3 1 2 1 —0 — 0
中图 分 类 号 : 5 5 5 G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4 ( 0 20 一O 7 一O 17 - 54 2 1 )3 O 2 4
随着教 育 规模 的不 断扩大 和 教 育改 革 的不 断 深化 , 越来 越 多 的地 方 高 校 开 设 了教 育 技 术 学 专
借鉴参考 。
地方高校教 育技 术学专 业学生多样化能 力的培养
胡 中亚 , 朱 晶
( 湖北工程学院 计算机 与信息科学学 院, 湖北 孝 感 4 2 0 ) 3 0o
摘 要 : 适 应 社 会 对 复 合 型 人 才 多方 面 能力 的要 求 , 对 当 前 高 校 毕 业 生 严 峻 的就 业 形 势 , 方 高 校 学 为 面 地 生 多样 化 能力 培 养 显得 尤 其 重 要 , 教 育 技 术 学专 业 而 言 , 该加 强教 师 队 伍建 设 , 对 应 改善 实验 条 件 , 学 生 提 供 为 良好 的 学 习环 境 , 专 业 改 造 、 程 设 置 、 试 制 度 等 多方 面培 养 学 生 的 思维 能力 、 造 能 力 、 从 课 考 创 动手 能力 。 关 键 词 : 方 高 校 ; 育技 术 学 ; 地 教 多样 化 能力 结 构 ; 养 举 措 培
第3 2卷 第 3期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摘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提高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
务实教学基层组织这个基础,依托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两个载体,完善教学能力内容、培训、评价三个体系,搭建教学能手、教学十佳、教坛新秀、教学名师四级平台,建立导师导教、优秀示范、制度激励、督导督教、业绩考核五种机制,是地方高校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系统工程,要在教师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主与“他主”耦合发展的路径;要将教学能力发展与师德的提升有机结合;要把完善评价与考核激励制度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知识组织和传授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反思、监控和改进能力,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专长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也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的长期过程,不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学校采取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识1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后,国内各高校的教师队伍规模也迅速扩大,青年教师大量引进。
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普通高校教师总数的48.3%。
这些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虽有较高的学历、学位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未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课程学习和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仅是作为学习者或知识接受者体验过高校的教学,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直接充任一线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如何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以文山学院为例
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确实存在
许 多 不足 之处 。
( 一 )对试 讲 工作 的重视 不够
在教育实习前 ,对学生进行校 内试讲指导 ,这
是师范类各专业必须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 ,其 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理论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有机 结合 ,通过试讲 使他们提前熟悉 中小学课堂教学工
a n d t u r n t o P a g e X X . ”来替换教师的汉语指令 。四是 学生受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影响明显 ,利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的意识淡薄 ,与 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需 要差距 明显。 以笔者所在学 院为例 ,2 0 1 2 届有 1 0 7 名学生参加试讲 ,没有一个学生准备多媒体课件进
施应凤 :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过 多次试讲指导和与指导试讲 的教师交流时感 到英 语 教育专业 学生教师职业 技能掌握情况令人 担忧 , 归结起来 主要集 中表现在以下几个 问题上 :一是学 生缺 乏主动性 。确定试讲 时间后 ,学生不会 主动联
系 指 导 教 师 ,不 会 主 动 进 行 自我训 练 。通 常 ,教 师
要 高校 、 高校 教 育工作 者 和 高校 学 生的积 极 努 力和协 调 配合 。
关键词 :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问题 ;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H3 1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9 2 0 0( 2 0 1 3)0 5 — 0 0 8 0 — 0 4
以文 山学院为例
施 应 凤
( 文 山 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云 南 文 山 6 6 3 0 0 0 )
摘要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英语 师资的重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基 础教育阶段课 堂教学 中的运用 ,传统的课 堂教学模式正面临新 的挑战 ,对教师职业能力也提 出更高要求。培 养和提 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 能,增强其岗位适应力 ,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符合 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 师资,需
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加 强对该培 养方式 特殊性 的认识 , 将其 和教 学改革有 机结合 , 进一 步 完
善考核 激励评 价机 制 , 有 效调动 院 系的积极 性和 主动性 。 并 【 键 词】 方 工 科 院 校 ; 资 队伍 ; 践 教 学 能 力 关 地 师 实
的 目标 定位 和 系统 考 量 。 当 前 , 些 地 方 工 科 院 校 在 培 养 师 资 队 一
伍 实 践 教 学 能 力 过 程 中 , 单 的 将 实 践 教 学 能 力 的 培 养 视 为 加 强 简
“ 师 队 伍建 设 是 院校 教 育工 程 改 革 成败 的重 要 因 素 之 一 ”高 教 , 校 师 资 队伍 的 实践 教 学 能力 直 接关 系 人 才 培养 的质 量 。 当前 , 成 造 高校 毕业 生 “ 业 难 ” 原 因 , 方 面 固然 与 社 会 整 体 就 业 环 境 紧 就 的 一 张 、 人单 位 “ 才 高 消 费”毕 业 生就 业 观 念 陈 旧等 因素 相 关 , 另 用 人 、 但
一
师 资 队伍 建 设 、 高 教 师综 合 素质 与能 力 的 一 个 环 节 , 了培 养 而 提 为
培 养 , 乏 对“ 高 师 资 教 学 实 践 能 力 是 为 了什 么 、 该 如 何 开 展 缺 提 应
以及 应 达 到 怎 样 的培 养 目标 ” 本 质 问 题 的 深 刻 思考 , 裂 了 师 资 等 割 队伍 实 践 教 学 能 力 培 养 “ 段 ” 手 和人 才 培 养 “ 目标 ” 间作 为一 个 整 之
观念 、 学模 式 以及 职业 能 力 等 方 面 的 直 接 的关 系 。其 中 , 以 地 方 工 科 院 校 因其 鲜 明 的 “ 方 性 ” 尤 地 和 “ 科性 ” 点 , 实践 工 程 教 育 、 养 符 合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需 求 的工 工 特 在 培 程技 术 人 才方 面 发挥 着 不 可替 代 的 重要 作 用 。 近 年来 , 一些 地 方 工 科 院校 认识 到 问题 的严 重性 , 纷 采 取措 施 加 强 师 资 队伍 的实 践 教 纷 学 能 力 培养 , 由于受 各 种 因素 的影 响 , 但 在培 养 的前 提 定 位 、 养 目 培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习与协作 学 习 、 流与合 作等 能力 。 交
用多 媒体 光盘 、 网络等 技术 资源来 进行终 身学 习 ,25 8 .%的 同学 在学 习遇到 困难 时 , 首选 “ 利用 网络搜 索 解决
方案 ” 。
22 13 运用 教育 技术进 行教 学 的意 识 。有 9 .%的 同学愿 意在教 学 中使 用多媒 体 、 .. . 58 网络等 信息 技术 ,7 9.
关键 词 : 高校 ; 地方 师范生 ; 教育技术能力 ; 养 培
中图分类号 :6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4 27 2 1 )3 17 5 10 —2 3 (00 0 —00 —0
DD :0 36/. s . 0 —23 . l .3 01 I1 .99jin 1 4 272 O o .2 s 0 o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 以下简称《 ] 标准》 的颁布和全 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 )
设 计划 _ 的全面实 施 , 2 j 既表 明 国家和全 社会 的重 视 , 反 映 出基 础教 育 师 资水 平 亟待 提 高 。 也 更意 味 着 未来 教 师— — 师范 生 的教 育技 术能 力培养 的重 要性 和 紧迫性 。可 以说 , 范生教 育技 术能 力 的培养 质量 , 关教 育 师 事 整体改 革和 发展 , 关 教育现 代化 , 一个不 可小 视 的重 要 因素 , 是 迫切 需要 解 决 的 问题 。作 为 培养 师资 事 是 也 主战场 的高 师院校 , 积极顺 应潮 流 , 强和 改进 师范 生 教育 技 术 能力 的培 养 , 要 加 既要 坚 持 《 准》 标 的指 导 性 和 规 范性 , 又要 结合 当地 实际 , 进行本 土化 和特 色化 , 能为基 础教 育输 送合 格 的人才 。 才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著 名 学 者 力 之 先 生 的 观 点 。力 之 先 生 认 为 , 招 魂 》 《 乃 宋 玉 作 无 疑 , 理 由是 : 1 太 史 公 只 说 读 《 魂 》 其 () 招 而 悲 屈 原 之 志 , 没 有 说 《 魂 》 屈 原 所 作 ; 2 从 并 招 是 ()
目录 学 角 度 等 方 面 考 察 , 楚 辞 》 的 非 屈 原 作 品 均 《 中
“ ” 说 就是 让 学生 讨 论 问题 与 汇 报 读 书 心得 ;写” “ 就是 让 学 生撰 写读 书笔 记 与 课 程 论 文 。 实践表 明 , 要 在 多 门 专 业课 教 学 中 只
长期 坚持 这 些 做 法 , 生 的研 究 能力 就 能 得 到 提 高 。 学
关键 词 : 方 本 科 院校 ; 业课 教 学 ; 地 专 学生 研 究 能 力 ; 养 培
宋 玉 名 下 。, 者 在 讲 授 这 一 内 容 时 , 绍 了 治 骚 ,。笔 [ 介
具 有 优 势 的 情 况 下 , 方 本 科 院 校 尤 其 是 新 升 本 科 地
院 校 应 该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研 究 能 力 呢 ? 我 们 的 实 践 表 明 , 要 意 识 到 /_ 目 标 明 确 , 施 落 实 , 抓 共 只 Y, 措 齐
摘 要 : 养 本科 生初 步 的研 究 能 力是 本科 院校 教 育 教 学 的 一 项 重要 目标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可 以在 专 业 课 教 学 中通 过 听 、 、 、 培 说 读
写等环节来培养 学生 的研 究能力 。“ 就是 让学生 听到 学术性 强的课 堂讲 授 ; 读” 听” “ 就是 让学生细读 多读原典 与学术论 著;
、
昕— — 让 学 生 听 到 学 术 性 强 的 课 堂 讲 授
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摘要: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师素质的复合性以及当前高校在师范生培养上存在的教育实践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等弊端要求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要与相关的理论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丰富师范生的实践经验,加强师范生和教师在教学实习期间的合作。
关键词:师范生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对策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也提出了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为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培养教师的地方院校更应正视传统教师教育中的弊端,加强改革,为农村培养优秀教师。
一、当前高校在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1教育实践时间短、效果不理想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间和国外相比非常短。
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节。
美国的教育实习占职前培养内容的12%。
英国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周。
德国规定任教者必须通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
修业阶段要完成学校实践教育实习3次,共12周,见习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在1年以上。
我国的教育实习一般为6~8周,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为4~6周。
实践效果也不理想。
一是对教育见习整体重视不够。
多数学校仅仅将教育见习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没有作出具体的检查落实。
二是教育实习的水分很大。
由于实习中学迫于考试或升学排名的压力,不愿意让实习生多上课。
实习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实习期间往往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部分学生不安心教育实习。
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的检查指导不力,有的学校派了带队老师专门蹲点实习中学,有的学校实行教育实习巡视制,选派相关人员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中学巡视一圈,缺乏对实习生规范指导与管理。
三是实践内容程序化,师范生一般被限定于听课、讲课等特定教学内容和充当班主任“规定动作”中,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
论新形势下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发展——以英语专业为例
以英语 专业为例
代 礼 胜
( 乐山师 范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 四川 乐 山 6 4 0 ) 10 4
摘
要: 随着 《 国家教 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0 0 2 2 2 1 — 0 0年 ) 的出台和以素 质能力为导 向的基础教 育改革 的 》
推进 , 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到极大挑战。文章以高师英语专业为例 , 分析 了当前教育发展 的趋势和高师英语专业面临的势 , 改革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 ,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发展 。
开 展开 来 ,但是 与 之密 切相 关 的高 师英语 专业 人 才培 养 并没 有 明显 的变 化 , 形式 主 义 , 汤 不 换药 的情 况 走 换
在很大范围存在。 传统观念下所设置的课程 , 如综合英 语、 泛读 、 听说 、 写作等都没有彰显师范特色 , 与非师范
英 语专 业 没有 本质 区别 ;教学 内容 也没 有 完全 与 英语
注 。在 就业 压力 下 , 少学 校 围绕 学 生的 需求 , 不 以应 试
这些 硬 件的 作用 , 基 础教育 的 振兴 , 人 才 的综 合 推动 对 素 质和专 业 能力要 求也 越来 越高 。 能否 培养 素质更 高 的 人 才 不 仅是 地 方 师 范 院校 在 推 动 教 育重 建 中的 责
例 , 地方 高 师学 生 的综 合索 质 和专 业 发 展进 行 分析 , 对
以期为新形势下高师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这对广大 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 1 ] , 大挑战 ,同时也给高师 院校的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课 题。当前 , 灾后教育重建 已进入了第 四个年头 , 灾区硬
于陈旧, 课程的设置始终还是 以工具型理念为指导 , 对 人才的培养缺乏人文性和综合素质的考虑 ,学生的专
甘肃民族师范教师培养计划表
甘肃民族师范教师培养计划表【导语】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教育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以下是为期四年的教师培养计划表,详细阐述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2.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
2.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法规等。
3.学科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4.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等。
三、培养计划表第一年:1.学习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习教育专业课程,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和要求。
3.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现状。
第二年:1.深入学习学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科素养。
2.开展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3.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年:1.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实习。
2.参加教育研习活动,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3.撰写毕业论文,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四年:1.完成毕业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2.深入基础教育一线,进行教育实习。
3.择优推荐就业,助力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
四、实践环节1.教育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全面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教育见习:组织学生参观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为实习做好准备。
3.教育研习: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方商科院校教师执教能力培育策略探讨
教师职业从产 生到今天 , 经历 了从 兼职到专 职 , 专 门到 从 专业 的发展历程。 0 2 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教师专业发展 已经成为 教育改革 的中心问题之一 。 随着我 国地方商科 院校 的发展 ,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 型本科人 才的强劲需 求 已成为 地方商科 院校 的立校之本 和生
学校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要 求。 组织教学 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够 制定教学计划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 () 2 熟练的知识运用能力。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球化 , 必将导致科 技人才的全球 化 , 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对 各 种 知识 的综合运用能 力以及 主动接受 和掌握新知识 、 用新知 应
往往认为 , 教师有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从事教学活动了。这一 假设导致对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加 以引导和干预 , 而出 从
() 4 调查分析能力。在应用型的培养模式中 , 地方商科院校 的教师要能够深人社会 , 调查分析现实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 的
近、 远期 发展 需求 , 并要不断地从现实社会对人才 的需要出发 , 调整教学方法 。 将最新 、 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 () 5 反思教学 过程 的能力。提高 教师的反思能力既是对传 统教师教学 能力 的补充和超越 , 又适 应了现代 教育教学 方式对 教师提 出的新要求 。教师通过积极 的反思 , 可以重新认识和定 位 自己,能够对 自身 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 、 自
自己专业的教师群体 。当前 , 地方商科 院校正朝这一方面努力 。
随着 商科 院校教师数量 大幅度增加 , 大的教师群 体中 , 庞 学历 水平 、 教育教学水平甚至从事教育工作的心态差异很大。对管 理群体来 说 , 是影响地方商 科院校发 展的重大 问题 , 是办 这 也
论地方高师院校英语师范生教育能力的创新培养
言学 、 教学心理学 、 英语 英语教育学 、 国内外英语教学法流派 、 语用学与 英语教学 、 语教学 艺术 、 英 微格教 学 、 英语教育史 、 语测试 、 英 计算机辅 助英 语教学 等。 这些课程可根据各饺情 况开设必修 、 限选和任选 三种 类
科技信息
基础 理 论 研 讨
论 地方 高 师皖 校 英i m 生教 育 鹾力 昀 创 新 培 荠 6g 范
南阳师 范学 院外 国语 学 院 赵 海 洋
[ 要】 摘 地方高师院校肩 负着培养基础教 育师资的重任 。 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 育英语教师的教育能力提 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 《 英语新课程标准》 的深入分析 , 结合 当前地方高 师院校英语师范生教育能 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 以及对基础教 育发展 需求 的分析 , 探 讨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 荚语师范生教育能力创新培养的可行方式, 突出 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办学的特 色。 以 地
一
面。
随 着 基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的不 断深 入 ,社 会 对 师 范 院校 英 语 教 育 专 业毕业生的综合 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新课改 、 新课标对 中小学英语教师 多方面的综合职业 能力也提 出了更高要 求。 具体说来 ,新课标 》 《 对英语 教师的教育能力 的要求有 以下几点 : 、 一 要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 的理 念 、目标和内容 , 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 的规律 的能 力 。根据学 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 ,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的能 力。二 、 要有调控和组织课堂教学 ,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的能 力。 、 三 要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要 四、
求
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应具备 的教育能力包括英语语 言知识能力 ( 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 和教学 能力两个方 面 , 二者缺一 不可 。语 言知识 能力包含英语语 言知识 、 语用知识 、 文化意识 、 哲学 、 英语教育语 言学 、 英 语 教 学 心 理 学 、 语 教 育 学 等 相 关 知识 。而 教 学 能力 包 含综 合 运 用 、 英 掌握教材依 据的能力 、 英语 教材处 理能力 、 英语教 学设计能力 、 撰写教 案及 其提纲的能力 、 自制教 具的能力 、 板书及 简笔 画能力 、 英语课堂教 学组织 能力 、 英语教学管理 能力 、 英语知识与英语 语言技能教学能力 、 英语学习策略指导能力 、 英语学 习积极情感发展能力 、 计算机 网络与 多 媒体辅助英语教 学的能力 、 英语教学 的语 言与非语 言表达 能力 、 逻辑思 维能力 、 接近学生的能力 、 育教学的应变能力 和创 造能力 、 教 指导学 习 和引发创新意识的能力 、 自我管理能力 、 终身学 习能力 和科研 能力 等方
地方高校设计类学科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精品课程”看设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3 2
邢 台学 院 学 报
2 1 年第 1 0i 期
曾任 耶鲁 大 学校长 的小 贝诺 ・ 密德特 O 施 9年 实际综合优化了的可行性实现方式和方案。例如: 设 时 曾在 耶鲁 大学 学报上公 开撰 文 批判 中国大学 , 引 计 一个建 筑, 就要考虑 造价 、成本 、材 料 、施 工、运 起 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 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他 曾 作、安全、监理、人工、政策、市场、地域、环境等 嘲笑, “ 中国的计 划学术 ,是 把教研 者 当鞋 匠。我 等并对其进行综合优化与选择; 设计一个包装同样要 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 自由思想 面对 的是 市场 、 竞争 、成本 、实施 手段 、工 艺 、材 独立精 神的教 师”。施 密德特先 生说 :中国大学 料、物流标准、国际包装材料标准等等。 “ 课程价值在流失,效率低 下,浪费极大”。这道 这种优化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和美国 出了我们教育体系及教育学术的问题,作为教育要 来说是非常成功和先进 的,他们 的设计系统 已 经和 为社会服务的最早倡议者,他不但指 出学生能力培 产 业 系统 配套 ,几十年 前就 非 常成功 和完 善。 而我 养 的重要性,还指 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的重要 们国家才开始起步 ,中国的设计院校面对的设计认 性。他的评价虽说有些尖锐但也说 明教育本质、教 识、实施过程 、教学体系完全与设计本身的目 标和 育的现实与实效性价值。也说 明我们教育中的确存 属性脱节 ,甚至于处在很幼稚的模仿状态。同时很 在不少 问题。把大学 “ 必须充满历史感” , “ 必 多企业也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和系统关联效益,对 须尊重进化的思想”, “ 同时,它倾 向于把智 慧, 设计的认识只是简单地粗放地 了解和应用。设计领 甚至特别的真理 当作一种过程及 一种倾向,而不当 域需要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和系统研究者及实 作供奉于密室、与现实正在发生的难题完全隔绝的 践者来开拓未来。我们必须建构更加科 学开放的学 种 实体 ” 。这 不正是 我们 设计 教育研 究的现 实思 术环境 ,和国内外设计界同仁合作与交流;放眼国 维吗?地方高校是 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中 际化的视野,以科学的精神学习和吸收更加优秀的 国教育改革成功于否的重要环节。设计学科是应用 东西,潜心研究符合 中国特色 的设计教育体 系。 第三,培养学科带头人 ,调整人事制度创建更 学科 ,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学科 的重中之重。 那么地方高校设计学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怎样走 加 灵活科学合理 的学术队伍结构。 地方院校往往会认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师资力 出 “ 式主义”的这个怪圈,从根本上真正使学生 形 的教育和学习实践能力得到系统训练,自 信地步入 量的悬殊,而放弃对本学科的高标准、高要求,得 工作 岗位,使地方的设计教育得到现实的有效的提 过 且 过 ,钻 学术 空子 、走形 式 ,其 中的危害 不言 而 高。为 了 “ 课程价值不在流失 ,让教学 的效率提 喻。中国的设计教育从师资的现实结构上讲都是极 高,让 时间浪费减小”与时俱进 ,笔者认为首先应 为不合理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美术教师的转型, 基本上是美术思维的延续,有部分学设计专业的老 该 注 意 以下 几个方 面 : 师严格意义上都没有完成真正设计意义上的过程和 第一, 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必须分离。 这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属性,他们的教学理念和 目 经验 的积累,就是有些设计也只是简单的、充其量 标、教学的思想和方式、教学的过程和内容、教学的 是 美术、美化、装饰方面的处理和实施罢 了。中国 结构和手段都不完全相 同。尽管部分专业内容源起有 缺乏严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合格 的系统设计师,也缺 些交叉和相容,但终究是两个不同 体系的专业。美术 乏严 格意义上的系统设计教 师。如何解 决这 一 问 教育 和设 计教育 是 两个 不 同的 内涵和属 性 的教育体 题?是不是 学校可 以改革一下人事制度 呢?是 不是 系,因此美术教育体系不能代替设计教育体系。设计 邀请设计上非常有成功经验的高水平设计师参与教 教育是一门 培养学生应用性创造能力很强的学科,不 学呢?杭间先生最近在 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 的 期望解决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 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和思维延续原有的美术教育体 高峰论坛上讲到: “ 问题。如果完全跟产业脱节,肯定不行。所 以你还 系,用美术教育体系代替设计教育体系。 要考虑到跟这个产 业所发展 的水平的关系。” “ 我 第二, 解放思想 ,建构开放的科学的学术环 们不是只为某个企业培养人才,还是要为中国的设 境 ,拓展 国 际视野 。 设计 不是 唯我 的艺术 , 它 跟 艺 术 的 思 维 和 方 计未来和世界的设计未来培养人才。关键还在人, 我们要 改变设计学院,也就是 中国高 式完全相反,它必须是共生美学的创造者,它面对 在师资。” “ 的是大众的生活、消费、使用 ,研究的是符合社会 校人事制度的体制 改革,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一些 它基 本 上 13 固定 的 /是 存 在价值 的 、科 学、合 理的 生活方 式 ;要考虑 的不 关 于老 师 的聘 任方 法。” “ / / 仅是人类个体的生活方式,而且要考虑的人类社会 教师,I 3是外聘 的但是 固定的教师,I3是外聘 / 不固定 的教 师和 1 3 / 外 共 同需要面对的、现实的、更多艰难 的问题及 困 的不 固定 的教师。这个 13 聘的固定教 师,其实都是在业界作 出非常重要成就 难;还要思考人类共 同存在 的方 式和环境与人类 自 身行为等问题。设计不仅要研究设计 自身的社会价 的人,这些高手,这些业界精英如果进入到整个设 值 与 责任 ;也 要兼 顾 设 计 者 自身 的生 存 和 发 展 问 计教育里边 ,” “ 我想无论是对学生的课程本身 , 题,要兼顾被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问题。设计永 对学 生 了解社 会 的设 计 ,这 些渠 道就 全部 畅 通 了。” “ 但是我们现在教师一进来就大锅饭,进来 远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复杂矛盾中延展和诞生的。 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选择的是在复杂问题中 就 出不去 了,都变成只要教书教得好就行 了。所 以
地方院校教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分析
学改革提供决 策依据 。
[ 收稿 日期2 000 一8 2 1. l1
[ 第一作者简介] 张菁 , , 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教所所长、 副教授 。研究方向 : 高等教育学 。
’ 采 育 双月刊 21. 嘲 童艇 002
成长密切相关 。有 2 . 7 %的讲师和 4 . 2 56 %的助教从未参 与过课题 研究 , 反映 出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 能力 尚未 形成 、 经验 欠缺 ; 这就要求 加强对青 年教 师科 研 能力 的 培养, 通过 学科带头 人 的引 领 , 形成 研究 团队 。青 年教
科研积极性 和科 研能力 , 促进其专业成 长 , 对于提高教
份问卷 中 , 16 有 l 份问卷就如何进一步 加强教 育科研提
出 了意见 和建议 , 与人数 占4 . 以有效 问卷为基 参 22 %(
数 ) 。
( ) 师教 育科 研 的 能 力状 况 一 教
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
2 5 , 问卷 回收率为 9 . 7 份 有效 6 %。 8
调查 内容主要 围绕“ 教师教 育科 研 的能力 ” “ 、教育 科 研 的价 值 ” “ 育科 研 意识 ” “ 、教 、 教育科 研 选题 和方
向” “ 、 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主要 因素 ” 地方 和“ 高校教 育科研工作应 重点解决 哪些 问题 ” 等方 面展 开 ,
[ 中图分类 号 1 4 1 [ G 5 文献标 识码 ] [ 章编号 ] 0 9 17 (0 0 0 .0 20 B 文 10 — 13 2 1 )20 6 .3
一
、
教 育科研的作用和价值
二、 基于案例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 本 案例 高校是 一所 以工 科为 主 的地 方本 科院校 。 调查对象为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 , 占全校教职 工总数 5 . 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 布情 况 : 9 %, 8 教授 、 副教 授 、 师和助教 分别 占36 2 . 4 . 讲 . %、22 %、 1 %和 3 . 其 5 2 %, 7 中担 任 行政 职 务 的有 1. 从事 教学 管 理工作 的 占 8 %, 5 2. 9 %。共发放 问卷 3 3 , 8 1 份 回收答卷 24 有效 问卷 8 份,
OBE理念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途径研究——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
第37卷第4期2021年4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Vol.37 No. 4April 2021 O B E理念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途径研究—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龙坡涛(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O B E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在0B E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能否提升和学校能否实现更好发展和突破的关键。
在〇8巳教育理念的指导和要求下,地方师范院校必须注重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坚持促进教师发展与能力提升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强化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为教师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0B E理念;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教师素质和能力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21)04-0042 -05O B E(Outcomes-based E 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 育理念自198丨年由斯派迪(W illia m S pady)创设以 来,逐渐成为美国、欧盟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一致追捧。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依据学生预期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反向设 计课程系统的教育模式。
不同于传统教育偏重知识 传授与考试为主的教学要义,成果导向教育的特色在于重视培养可以带得走并应用于社会的能力,强 调教学应帮助学生内化这些能力并与实际生活产生 联系[1]。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基于“学生中心、成果 导向、持续改进”的0B E教育理念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B E理念的应用现状分析0B E理念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
0B E教育理念的培养路径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有一套清晰的 预期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创造一切能够创造的条件和机会激励学生们完成这些预期成果。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年12月第12期 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nForumDec.2020.No.12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杨传利1,殷伊博1,杨 柄2(1.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教育科研能力是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是师范生的必备技能,理应受到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为提升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创新;教育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20)12-0124-03作者简介:杨传利(1988-),男,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改进;殷伊博(1998-),女,河南洛阳人,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师范)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柄(1998-),男,广西贺州人,2020级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收稿日期:2020-07-06 修稿日期:2020-07-29 一、问题提出教育科研能力,指探索教育科学新知识和新规律的能力[1]。
在教育科研能力的维度的划分方面,刘进杰、于世明[2]认为教育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组织科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杨朝霞[3]认为教育科研能力应该包括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教育研究方法的把握、教育实验设计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裴娣娜[4]认为教育科研能力包括定向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
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提出与发现科研问题的能力、科研资料搜集与整理的能力、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的能力、科研方案设计能力、科研成果表述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概述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瓶颈,指出目前地方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结合基础教育新课改和地方发展需求,探索培养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策略,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课改;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37-02收稿日期:2016-09-27作者简介:吴艳华(1982-),女,陕西渭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后备力量。
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摇篮,地方高师院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历史使命。
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关乎到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挑战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了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还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其他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可见,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瓶颈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瓶颈,既有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各种外因。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
以陕西地区为例,由于高师院校的生源以西北地区为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与东部沿海学生相比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听说、阅读、写作及翻译等方面,其中听、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樱
作者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出版物刊名: 教育观察
页码: 63-6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7期
主题词: 地方师范院校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 校校合作
摘要:当前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代信息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学生自主训练不到位;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缺乏实力强劲的指导团队;教育实践能力训练形式单一,教育实习时间短等一系列问题。
要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可以采取改革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的实践学时与学分;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培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实践效果;加大对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投入,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加强与地方中小学校的联系,建立校校合作平台等策略,以全面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成长机制构建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成长机制构建一、引言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师队伍的教学学术能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一些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成长机制,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地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教师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2. 学科知识更新不及时。
部分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相对滞后,无法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3. 教学评价不科学。
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能够全面评价,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教学研究不深入。
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的意识,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5. 培养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机制总体来说不够完善,缺乏长期持续的培训和指导,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
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构建一种有效的机制,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成长。
1. 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现状和发展潜力,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措施。
(2)导向性原则。
以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为导向,为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和目标。
(3)全面发展原则。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既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又注重教育教学理念和价值观的培养。
(4)开放性原则。
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互动,吸收外部的教学资源和思想观念。
2. 路径(1)制定个性化成长规划。
针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现状和成长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影 响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教 学 能 力
第三 , 缺乏 有效 的过 程监 督 。长期 以来 , 我 国教 师 教 育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中存 在 重 理 论 、 轻 实践 的弊端 ,
在 专 业 学 习 中重 视理 论 知 识 的 系统 传授 , 而 忽 视 实
效 的监 督 , 对 学 生 训 练 成 果 也 缺 乏 客 观 的 评 价 。 在 毕业 实 习阶 段 , 学 校更 关 注结 果 , 学 生 在 实 习 学 校 的
的考虑 , 对毕业实习只是走形式 ; 有 的 学 生 提 前 就
第二 , 中 小 学 教 师 准 人 制 度 过 于 宽 松 。 长 期 以
课 能力 。然 而 , 其 效果 则 与教 师 的责任 心 、 训 练 方 法
张在 解 决 学 生上 大 学 难 、 促 进 国 民 素 质 和 文 化 素 养 言 , 在专 业 能力 培养 方案 的实 施过 程 中 , 理 论 教 学 所
的 提 高 方 面 发 挥 了 积 极 作 用 。 我 国 实 行 的 计 划 生 育
几个方面:
学 定 位 提 出 明确 的应 用 性 要求 , 新 升 本 院 校 也 制 定
第一 , 地 方 院 校 生 源 素 质 下 降 。 高 校 的 持 续 扩
了 系 统 的 专 业 能 力 培 养 方 案 。 就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而 占 的 比例 依 然 过 高 , 实 践 教 学 的 随意 性 强 、 规 范 性 专 业 一般 在 高 年级 设 置 说课 与讲课 训练 课 程 , 大 多
生 普 遍 存 在 理论 知 识 丰 富 、 实 际 教 学 能 力 不 足 的 问 题 。 如 何 培 养 与 提 高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的 教学 能力 是一 个迫 切需 要够统 一 。教师 准 人 机制 的制 度性 缺 陷 , 造 成 对 教 师 预备 队伍 教 学能 力 的 培养 不 够重 视 , 因 而 不 利 于教 师教 育专 业对 学 生实 际教 学能力 的培养 。
来 , 我 国 对 中 小 学 教 师 的 准 入 制 度 过 于 宽 松 。 中 小
学 教 师 资格 的测试 注重 理 论 而轻 视 实 践 , 忽 视 其 教 实 习 过 程 缺 乏 有 效 的 监 督 。例 如 有 的 学 生 出 于 考 研
学 水平 的测 试 。一般 而言 , 高 校 教 师教 育 专 业 学生
◎ 教袖 职业
第2 8 期( 总 第8 4 8 期)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专 业 学生 教 学 能 力 的培 养
晁根 池
[ 摘要 ]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主 要 是 为 中 小 学 输 送 合 格 的 教 育 教 学 人 才 , 然 而 当 前 教 师
4 5 3 0 0 0 )
[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新 乡 学 院 2 0 1 3 年 度 校 级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项 目“ 历 史 学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改革 研 究
与 实践” 的 阶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 项 目编 号 : X J G L X Z Z 0 1 3 -1 7 ) [ 中图分 类号 ] C 6 4 5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3 9 8 5 ( 2 0 1 5 ) 2 8 - 0 0 6 1 - 0 3
来 其 消 极 作 用 日益 凸 显 , 造 成 适 龄 学 生 人 数 的 显 著 源 日益 不 足 的 矛 盾 , 不 可 避 免 地 带 来 学 生 生 源 素 质 的下 降 。
政策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效 控 制 了 人 口增 长 , 但 是 近 年 差 , 缺 乏 有 效 的监 督 。 具 体 而 言 , 地 方 高 校 教 师 教 育 减 少 。 这 使 得 地 方 高 校 普 遍 面 临 办 学 规 模 扩 大 和 生 采 用 微 格 教 学 法 , 其 目的是 提 高学 生 说课 能 力 与 讲 手 段 等密 切 相 关 , 学 校 对 学 生 实 践 训 练 环 节 缺 乏 有
高等 院校 教师 教 育专业 担 负着 为 中小学 培养 合 练 重视 不够 , 对 教学 技 能和教 学手 段 的实训 不足 , 教 格 后 备 人 才 的 重 要 任 务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学 基 本 功 不 够 扎 实 , 对 教 学所 需 的教 学 理 论 与教 学
提 高。
[ 关 键词 ] 教 师教 育 专业
古代 史 。 ( 河南 新 乡
教 学 能 力 理 论 教 学 实 践 训 练
[ 作 者 简介 ] 晁根池( 1 9 7 3 一) , 男, 河 南 许 昌人 , 新 乡学院历 史与发展 学 院 , 讲师, 硕士, 研 究 方 向为 中国
的 因 素
地 方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教 学 能 力 不 足 是 一
个 严 峻 的现 实 , 直 接影 响学 生 的就 业 竞 争力 。 当前 践 能 力 的培 养 。近年 来 , 教 育 部 加 大 了 对 大 学 生 实 影 响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教 学 能 力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以 下 践 与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的 指 导 , 对 新 升 本 地 方 院 校 的 办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普 遍 存 在 教 学 能 力 不 足 的 问 题 。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学 生 教 学 能 力 的培 养 主 要 通 过 理 论 教 学 和 实
践教 学 来 实现 , 地 方 院校 应通 过增 加教 师职 业 的吸 引 力 、 严 格 教 师 准入 制 度 、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等 策 略 来 加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