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ff83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5.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材料的分析判断,思考体会,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通过辨析让学生感受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信念;理性地看待追求真理过程中出现的谬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的认识与理解;关于对谬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依学情而定)2.难点: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教学策略“真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可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地理等知识创设综合学习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理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教师: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为了明辨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结果被教会施以火刑。
他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布鲁诺。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教师:看PPT材料,他是一位西班牙青年科学家,提出血液小循环说,这与教会所宣扬的有关血液的观点相对立,于是他受尽迫害,却毫无畏惧。
这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塞尔维特。
教师:这些人共同追求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真理!如果我们将真理拟人化,把它想象为一位女神,那么真理女神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甘愿为之终生奋斗,不懈追求呢?学生回答。
过渡:真理女身之所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魅力首先在于她的内在品质美,顾名思义,就是真,这是她较大的魅力之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18f23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4.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选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该问题也是《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二、学生分析1、认知起点: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学习障碍: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学习难度: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三、设计思想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
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教师从课堂的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坚持用教材为主,做到用教材与教教材相结合,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坚持生活逻辑为主,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93fc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0.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问号!:真理)(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c778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用的句子。
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第一部分提出观点;第二部分证明观点;第三部分总结观点)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的二三部分,体会作者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学写一篇议论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导语:作者在课文的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接下来作者举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与前面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默读第一件事,思考:第一件事讲的是什么?分几层来讲的?(讲的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中发现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原因。
分三层来讲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仔细读读这三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善于发问、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件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证明了观点)2、接着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这三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边读边画并在书上做批注。
读后交流:(1)相同点:都是由一件普通的小事引起的;科学家由这件小事提出了若干问题,然后进行耐心的研究,最后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这三个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反复证明了观点)你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请你具体说一说。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f41b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3.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检测训练(1)读准下列词语。
诞生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5d45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6.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5.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3.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 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 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纠正字音:械(xiè)逆(nì)旋(xuán)圃(pǔ)逐(zhú)渐(jiān)(2)齐读一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8d24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7.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5、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交流相关资料;学习课文一自然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df07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8.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3篇】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觉的故事,能从详细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详细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详细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
同学们,那么,真理究竟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洁沟通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锲(qiè)而不舍3、指导书写课前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其次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谈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索: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觉问题,不断地追问。
“!”指通过探究,解决了问题,发觉了真理。
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的区分和联系。
)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详细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b591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领域2、了解课文中写的三个事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教学准备: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 师:是啊,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
这一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
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
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问: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学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通读准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提问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2、检查朗读。
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来读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检查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词语,想想哪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指明朗读词语;重点理解一些词语;齐读词语。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223f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6.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一篇议论文。
课文主要通过举例论述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质疑,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真理。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对于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文所阐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以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案例分析法: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3.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随后,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阐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例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过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622c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6.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械”等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最终找到了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探索真理有关的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讲了哪些内容?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观点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的转动与做梦有关。
3、学习第一个事例。
(1)自由读第一个事例,思考:波义耳是怎样发现问题的?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2)交流反馈。
(3)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波义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5、总结三个事例,思考: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实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四)深入研读,体会写法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事例?2、小组讨论交流。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51920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f.png)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第14课的一篇议论文。
课文主要论述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举例说明人们通过不断提问、探究、实践,最终发现真理的过程。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议论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文所涉及的较为抽象的真理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真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2.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课文原文、相关案例等。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对真理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da96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1.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真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分析和解读问题,并提出问题;3.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探索真理的本质;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5.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解析问题;•掌握提出问题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向学生解释本节课将讨论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真理”的思考。
2. 学习真理的概念(10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定义或描述,引导学生讨论“真理”的概念和特征,并总结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原则”。
3. 分析和解读问题(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利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
4. 探索真理的本质(20分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观点,并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让学生思考他们对真理的认识是否有所改变,以及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资源1.黑板和粉笔;2.问题列表;3.小组合作活动的手册。
五、教学评估1. 个人反思(5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篇短文,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2. 小组合作评价(10分钟)要求学生对小组合作成员进行评价,评估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表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a11d5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1.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3、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以及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初识议论文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所列举事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以“三”引入,激发兴趣: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你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些与“三”有关的成语或名言?2、读课题,指导“诞”的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发现多少个“三”?2、汇报交流:⑴三个故事三个人物:分别简单说说是哪三个人三个故事?⑵三个地方三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没漩涡⑶三百多年:说明了什么?三、细读课文,对比发现:三个例子,三件事,三个人!大家仔细读文,老师这里有一张表,你们能对照着书填一填吗?(表见后)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2、课文中哪一段话可以概括你们刚才的分析?3、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是哪一个词?4、分别说说每件事例中的“微”和“著”分别指什么?5、这一段中有一个“?”和一个“!”,它们分别指什么?6、从“?”到“!”的过程容易吗?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从这些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7、三位科学家用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人物发现的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的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四、小结关系,明确写法1、联系三个例子的相同点,你发现了什么?2、用不同事例说明同一个观点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2ca3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5.png)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这篇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能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你能回答完整这些名言吗?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失败是——成功之母。
团结就是——力量。
2、我们刚才交流的这些公式定理、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指名轮读课文,指导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汇报生字的自学情况。
读生字及组词。
(2)说一说哪些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指导书写“械”字。
“戒”的来历是双手拿一把长戈作“防备敌人”。
了解了他们的来历,我们就不会写错了。
书写时还应注意“戈”的长撇应与里面的部分相互避让。
“逆”字是里面是“前”的上部分,下面是山字带尾巴。
(3)出示生词,交流对“逆时针”的理解。
齐读。
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逆时针(4)书写生词,点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006b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7.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
教学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板书),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有些也是从事实中得出道理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出示图片(桃花心木、五根手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请看老师板书。
(板书课题)齐读。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课题的?(学生发言)本文作者叶永烈先生用了浅显易懂的语句来解释,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地找一找。
真理诞生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feabe19e314332396893a2.png)
篇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张志芬学习目标教学这篇课文要实现以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出示词语:(刚才读书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这些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沙锅问到底(3)请同学们在这些词语中(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沙锅问到底)任选一个词语说句子,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说。
学生自由回答:(关键:叶永烈先生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那这三个事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呢?(三、四、五)三、精读事例,找出规律(1)默读思考,小组练说(2)交流反馈2、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我们再找出关键词来概括这三件事:洗澡水的漩3、精读第一个事例(2)默读后交流: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研究,最后写得出结论。
随机点拨:非常普通:说明这个现象很细小,很平常,一般人不会去关注,即便敏锐:说明谢皮罗教授很细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每次??总是??说明谢皮罗教授很耐心地连续观察这是为什么?(6)洗澡水的漩涡竟然与地球的自转联系起来,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啊!你见过洗澡水的漩涡吗?你见过吗?我们都见过,为什么我们没有找到真理呢?(因为我们都没有关注过它,更没有对它产生过疑问。
(7)那么是不是发现了问题,就轻松找到了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样的过程?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0ac75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a.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经典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多音字“转”的读音及“锲”、“诞”等字的写法。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文本语言及标点符号生动,准确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情感与态度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科学规律,增强自己发现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课前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少写一个“诞”字。
1、学习“诞”字。
2、初步理解课题。
3、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指导写字。
初步了解课题的意思,为解决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作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从课题入手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则激发了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二、检测生字词1、(课件出示)。
2、哪些词是你以前很少见或没有见过的,请大声读一读。
3、哪些词容易读错?重点掌握“转“的读音。
4、哪个词最容易写错?锲而不舍的“锲”字。
5、联系刚才的情境理解“无独有偶”。
设计意图:本课出现了不少的四字词语和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词语也应该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齐读词语
2、师: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符号?(板书:?→!(板书:?→):?
3、师:由问号变成感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叶永烈用它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20 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4、看看这两个符号变换,你们再看看课题,想一想,问号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问号),感叹号又代表课题中的那个词语呢?(真理)今天的课题既是作者的观点又是一条真理。
来,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三个事例
1、想一想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画下来。
(第一自然段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它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多媒体展示)
2、同桌讨论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抽生回答并展示)
3、从而引出“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找到真理。
”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这里的“?”是什么?“!”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样的好处?
4、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根据表格内容,在书中勾画出相应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5、这几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都把问号变成了感叹号,那么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个句子,看句中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6、科学史上这样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事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吗?(多媒体展示)
三、学习课文第6、7、8 自然段
1、师: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6、7、8 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词语划下来并联系事例理解理解。
2、学生读书
⑴、生读第6 自然段
⑵、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理解“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句俗语说明什么?(4)句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⑸、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2、生读第7、自然段师:你找出了什么重点句子?你觉得他们
找到了真理,凭借的是什么?
(1)、理解“见微知著”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所举实例中我们知道见微知著的“微”分别指()()()“著”又分别指()()()
(2)、文中的关联词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这句话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
3、出示第8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善于发问师:还凭借什么来找到真理,(板书“善于发问”)谁来读一读波义耳那一连串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波义耳的几个问题)如果你是波义耳,你会怎样问自己,问一问吧!(指读)咱们跟随着波义耳一起发问,一起思考,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
(3)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学生汇报时板书这些词语)师: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谢皮罗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谢皮罗抓住问号不放……”)波义耳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这一奇怪现象和一连串……”)奥地利医生是怎样做的?(读句子“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妻子……”)师:他们的反复实验就体现了他们那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科学精神,才找到了真理,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就把“?”拉直变成了“!。
同学们,如”果你们拥有了这样的本领,你们也一定可以找到真理的。
4、领悟“?”“!、”所蕴涵的情感师: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这
个疑问号和感叹号,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不仅仅就是指问题和真理,也不仅仅就是指科学家们的质疑本领和科学精神,它们散发着温度,洋溢着情感。
你们想一想,当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等科学家们发现了问题,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真理之后,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师:是啊,这个?和!凝结了科学家们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如果你是谢皮罗教授,在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研究之后,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你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一定会骄傲地对世人说(指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如果你是波义耳,在不断发问并进行许多的实验之后,发明了石蕊试纸,你也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也一定会自豪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如果你是奥地利医生,在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后,发现睡觉时人的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你一定会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了这么多科学家的事例之后,我们也一定会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指第一位读课题的同学再次读课题。
(读得多响亮啊!看来你相信了这一真理啦!)
三、体会写法,仿写练习。
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本文先点明观点,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观点。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证明。
这
样的文章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2、“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格言也是一条真理,现在就请你们仿照本文的写法运用具体事例来写一篇短文。
口头交流短文的选材和提纲,课后再去完成。
四、语言激励,总结下课。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理解了“?→!”这一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初步了解了议论文这一文章体裁,相信每个同学收获都很大。
老师希望你们作好充分的准备,学习科学家们那见微知著、善于发问的本领,学习他们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将来也能把一个个“?”拉直变成“!,也能自豪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