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024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合集6篇

2024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合集6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篇1(约1939字)【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身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同学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__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__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同学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⑴作者通过这篇__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⑵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身的观点?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__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身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局部,后学习前后两局部。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时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2024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
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提示: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
3、引导学生理解 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
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
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5、讨论交流: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
(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3、你觉得还有哪些观点可以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来证明?拓宽学生思路。
4、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
5、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问号!:真理)(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3. 尝试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用理由作为依据来说明观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看作者是怎样说明观点的?2、出示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测?1.出示词语2.理解“见微知著”强调易错字3.回顾课文,谁来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体事例:(1)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2)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3)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5.理清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6.学以致用一三、细读事例学习方法学习提示(一)默读课文第3—5段,思考: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名交流2.事例二和事例三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3.出示表格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三个事例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事例一事例二事例三学习提示(二)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紧扣观点、多角度、多领域选材、过渡语)学以致用二四、学完课文,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许多哲理,你能从中提炼出哪些属于自己的格言?五、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议论文如何谋篇布局,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
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能树立科学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锲而不舍地去探索,让我们一起前行在发现真理的路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2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4篇).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4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⑴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⑵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对实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对实验目的和原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一、教学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阅读:学生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2.词汇学习:学习文章中出现的新词,如“真理”、“质疑”、“探索”等,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上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我在课堂上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质疑、探索和努力的过程,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难以把握这一核心。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生活实例和生动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4.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学会品味优秀文章,提高审美水平。
5.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章主题的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传达了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质疑、探索和努力的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核心内容,强调真理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疑问和尝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会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领域2、了解课文中写的三个事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教学准备: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是啊,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
这一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
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
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问: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学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通读准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提问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2、检查朗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检测训练(1)读准下列词语。
诞生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语文教案一等奖3篇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语文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身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同学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同学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⑴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⑵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身的观点?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身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局部,后学习前后两局部。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时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薛法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5篇)

薛法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薛法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薛法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等词语。
2、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5、引导学生认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
1、出示几则格言,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句格言(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2、你还知道哪些格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自由发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格言导入,明确什么是真理,进而导入课题,由熟知到未知,形成自然过渡。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自荐接读课文2、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的那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学生自由谈)学生可能谈及三个科学发现的故事,适时引导:就让我们先从这三个有趣的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开始深入地学习。
(请三名同学朗读,针对朗读的情况稍做评议)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注重课堂反馈,关注学生感知课文的兴趣点,顺应学生的思路开始对文本的学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篇1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2、出示课题,齐读。
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3、明确:题目就是本文提出的观点。
二、初读感知课文1、课文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百思不得其解、打破沙锅问到底。
3、理解“见微知著”。
4、文中科学家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微小的事情,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根据生答板书:漩涡、变色、转动;自转、试纸、做梦5、小结:科学家们从这样微小的事情当中发现真理,这就是“见微知著”。
三、品读感悟课文3——5自然段1、科学家们发现问题以后,是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吗?(板书:?!)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划出这三个小故事中描写科学家反复实验和研究的句子。
出示句子:●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2、品读第一句,感受科学家研究过程的艰辛1)生自由读一读句子。
2)指名读,生评价。
(“紧紧抓住”、“反复”读重音)3)齐读。
4)为什么要强调“紧紧抓住”、“反复”这两个词呢?“反复”、“反复”,你读出了什么呢?(指生回答)实验的过程是漫长的,是艰辛的,请同学们仔细地、反复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谢皮罗教授会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艰难地做着实验?(生自由读后回答)5)创设情境,教师引读。
我们可以想象,在又黑又冷的晚上,人们都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生活,但……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赤道上热得让人窒息,但……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6)困难再多再大,谢皮罗教授从来都不曾放弃过,从这可以看出谢皮罗教授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呢?根据生答板书:锲而不舍3、品读二、三两句,进一步感受真理诞生的过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5、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交流相关资料;学习课文一自然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3篇】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觉的故事,能从详细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详细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详细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
同学们,那么,真理究竟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洁沟通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锲(qiè)而不舍3、指导书写课前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其次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谈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索: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觉问题,不断地追问。
“!”指通过探究,解决了问题,发觉了真理。
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的区分和联系。
)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详细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领域2、了解课文中写的三个事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教学准备: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 师:是啊,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
这一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
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
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问: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学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通读准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提问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2、检查朗读。
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来读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检查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词语,想想哪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指明朗读词语;重点理解一些词语;齐读词语。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通用15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1、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3、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以及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初识议论文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所列举事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以“三”引入,激发兴趣: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你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些与“三”有关的成语或名言?2、读课题,指导“诞”的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发现多少个“三”?2、汇报交流:⑴、三个故事三个人物:分别简单说说是哪三个人三个故事?⑵、三个地方三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没漩涡⑶、三百多年:说明了什么?三、细读课文,对比发现:三个例子,三件事,三个人!大家仔细读文,老师这里有一张表,你们能对照着书填一填吗?(表见后)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2、课文中哪一段话可以概括你们刚才的分析?3、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是哪一个词?4、分别说说每件事例中的“微”和“著”分别指什么?5、这一段中有一个“?”和一个“!”,它们分别指什么?6、从“?”到“!”的过程容易吗?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从这些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7、三位科学家用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四、小结关系,明确写法1、联系三个例子的相同点,你发现了什么?2、用不同事例说明同一个观点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3、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能够说明他的观点?五、拓展练笔,巩固写法:1、选择其他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观点;2、选择另外一个观点,再用事例去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
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
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
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
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用“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
1、什么是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把?拉成了!)
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
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议论文)
2、那么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手指课题齐读课题
3、在第一课时里我们对本文的字词和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看小黑板,根据自己
对字词的理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回顾文章的大意。
小黑板出示: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追根求源生活中,只要你善于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二、分析新课:
1、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小节,看看作者围绕个他所
提出的这个观点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这观点?请同学们用谁发现了干什
么简要概括。
(A、谢皮罗发现了洗澡水的漩涡旋转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波义耳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过盐或酸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从而制成了实验中常用
的酸碱试纸也就是石蕊试纸;
C、奥地利医生发现了当睡觉的人眼珠的转动他确实在做梦。
)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完整,从你们的回答中我找到他们的不同之处:它分别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不同的发现,不同的研究成果的事例。
2、思考: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细读课文,找找这些事例中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
里?
(例:这三件事相同的地方在于三个人都是在遇到很奇怪的问题后,抓住问号不放,追根求源最后发现了问题的结果,就是问题的真理)
3、思考:与追根求源意思相近的词语在课文中还有哪些?(打破沙锅问到底,见微知著)总结:是的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科学家们总是抓住了平常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可是他们总在这些问题上不断的追根求源,不断地去探索最后发现了真理。
板书:画问号,写“追根求源”“真理”
4、思考:这是你们在这个三个事例中发现的三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你们还能用自己的
话总结一下这三个事例发生的相同规律吗?
让我们先分别走进每个事例再总结吧。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一个事例,齐读第三小节。
5、思考:第一事例讲的谢皮罗教授他发现了什么问题?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
6、思考:他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得到他的真理的?找找谢皮罗教授研究
问题的句子画下来。
小黑板:(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女生齐读该句7、思考:男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谢皮罗对于科学的执著的精神和实验的艰苦)
8、思考:你体会的很细致,谁能说说看从这句话中的哪几个词更能体会到谢皮罗研究问
题的精神?(紧紧、反复、研究)
总结:是的“紧紧、反复、研究”不正体现出谢皮罗教授对于科学研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9、思考:这时的谢皮罗正在北半球,他提出的是水在北半球时水的旋涡是逆时针旋转,
如果他在南半球时,他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水是不是也会逆时针旋转?水在河里时会怎样旋转?生自由发挥)
总结:在实验和研究中他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他仍坚持不懈,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后人们把很多有关水、风很多有关旋涡的现象,称为谢皮罗现象
齐读:这句话。
10、思考:同学在刚才的事例中找的很详细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三个事例吗?
(第二个事例中讲述了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实验时不小心把酸、碱溅到花
瓣上后花瓣变色的现象。
)
11、思考:他是怎样研究问题的呢?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小黑板:(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男生齐读该句12、思考:我听到同学们刚都突出“许多”这词,谁能告诉我你们这样读是为什么呢?
(这样更能体现波义耳不但善于发问,还善于解决问题的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13、思考:波义耳就紫罗兰变色的现象还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齐读:(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还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总结:就只有这些问题吗?(不是的还有很多)
是的,波义耳就是这样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制成了化学中常用的石蕊试纸。
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司空见惯的事例中不止是谢皮罗一个波义耳也是这样,所以文章第四小节的开头就用了无独有偶这个词。
齐读该句再次体会。
14、思考:谁再来分析第三个事例?
(奥地利医生在儿子睡觉时看到儿子的眼珠转动产生疑问,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15、思考:你在读时把一连串和反复着重的读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奥地利医生有着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总结:很好能找到重点句,更能抓住重点词,请大家跟着他齐读此句。
齐读:请大家现在齐读小黑板上这三个事例中相关的重点句,
16、思考:想想从这三个事例中除了在刚开始上课时,你们找到的他们有相同的科学精
神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他们都是先发现问题接着不断的研究探索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
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这就是研究科学的规律。
板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17、总结:科学家们正是抓住这个规律,在产生了不同的问题之后,进行了艰苦的摸索,
探究,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把问号拉直变成了感叹号,最终找到了真理,
他们的这个事实,正是论证了作者的这个观点。
板书:边说边画,把问号的上半截擦去改成感叹号的上半截。
手指课题齐读: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19、思考:请一位同学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想想要成为一位科学家,要有所成就,除
了要善于发问,不断探索之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呢?
(要想有所成就,除了要善于发问,不断探索之外,还要有锲而不舍,独立思
考的能力)
总结:科学上的偶然的机会决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的。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0、思考:在科学史像这样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最后
找到的真理的还有很多,你们还能说出一两个吗?
拓展:(学生自由发挥)
21、思考:由此看来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
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在这段话里老师对
见微知著不太理解,谁来帮帮老师?
(生查词典解决)
齐读小黑板出示的第7小节。
22、思考:课文学到这儿你对“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用“只要……就……”解释此句。
(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
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
总结:是的作者用了典型的事例证明了自己提出的“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的观点,刚才同学们也说了很多像谢皮罗、波义耳等一样不断的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找到了真理,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用实实在在的事例证明了这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手指课题生齐读)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希望大家在学业和工作中时能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
三、板书:
20、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追根发现问题
求研究问题
源解决问题
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