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病和疫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并继续侵染大豆植株。
农机具传播
带病土壤中的幼虫和成虫可以通过 农机具的携带进行传播,导致病害 的扩散和蔓延。
水源传播
带病的水源也可以传播大豆胞囊线 虫病,例如灌溉水可以携带病土中 的幼虫和成虫,导致病害的扩散和 蔓延。
03
症状识别与诊断
症状识别
01
02
03
幼苗
生长缓慢、矮小、叶片苍 白,根系发育不良,根瘤 少。
成株
植株矮化,叶片变黄,结 荚少,荚小而秕。
胞囊
白色,表面有光泽,像卵 圆形肾形物体。
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植株是否有上述症状。
土壤养分分析
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了解是否有营养缺 乏导致线虫病发生。
显微镜检查
取根际土壤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胞 囊存在。
实验室检测
使用专业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诊。
04
生物控制
利用天敌如捕食性螨、昆虫等控制线虫数量。
化学防治
土壤处理
用化学药剂如石灰、硫磺等处理土壤,消毒灭杀 线虫。
种子处理
使用含有杀线虫剂的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处理, 预防线虫危害。
田间施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杀线虫剂,如涕灭威、呋喃 丹等,控制线虫繁殖。
05
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测
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评估指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经验,加 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大豆胞 囊线虫病的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农业防治
通过轮作、深耕等农业措施,能够减少胞囊线虫的数量,减轻病 害发生。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发掘新型防治手段
继续研究和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农 业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效果和可持续 性。

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
抗病品种选育
通过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功选育出了 一批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有效降低了线虫病的危害。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对大豆胞囊线虫病 进行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 环境。
科研展望
1 2 3
深入研究线虫与大豆的互作机制
进一步揭示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发展及大豆 抗病的分子机制,为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更有力 的科学依据。
采取合理的轮作模式,如与非寄主作物 轮作,可以显著降低线虫的数量和危害 。
VS
轮作年限
适当延长轮作年限,可以降低土壤中线虫 的积累,减轻病害的发生。
06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科研 进展
科研现状
分子机制研究
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线虫 基因组、繁殖机制、致病基因等方面,为防治线虫病提供 了理论依据。
种子传播风险
虽然种子携带的线虫数量较少,但仍 然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在重 病田种植时。
03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 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轮作换茬
通过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 作,可以显著减少线虫的 数量,减轻病情。
抗病品种选择
选择对胞囊线虫病抗性较 强的品种,可以降低发病 风险。
深耕土壤
深耕土壤可以将线虫翻至 土壤深层,减少其侵染机 会。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使用杀线虫药剂拌种,可 以有效预防线虫的侵染。
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使用杀线虫药 剂处理土壤,可以杀死土 壤中的线虫。
根部施药
在发病初期,将杀线虫药 剂施于大豆根部,可以有 效控制病情。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植物提取物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曲建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03期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每年播种面积1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十分之一;总产105万t,年出口大豆在50万t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显加重趋势,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则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现将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胞囊线虫病该病为土传病害,一旦线虫传人无病区,后患无穷,再治就难了。

所以,应对所有农田进行线虫普查,查清有无与发病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拌种: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拌种,按种子量1%-1.5%的药剂量进行拌种;用40%甲基异硫磷或甲拌磷按种子量的0.3%拌种。

种衣剂中含有10%的呋喃丹(克百威)成分,对线虫有驱避作用,但驱避作用只有10-15天。

所以,种衣剂防治胞囊线虫病只能用于胞囊线虫中等偏轻的大豆田。

(2)土壤施药:在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的豆田,可以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75公斤与大豆种子、肥料混播,可有效抑制第一代胞囊线虫,并兼防根蛆、蛴螬等地下害虫。

(3)生物防治:用种子量2%的生物制剂保根菌(淡紫拟青霉)拌种,保根菌可在大豆胞囊线虫体内寄生,一个月内的防治效果比呋喃丹差,一个月后防治效果超过呋喃丹。

2、大豆根腐病病菌多为土壤习居菌,且寄主范围广,因此,必须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1)种衣剂拌种;由于大豆根腐病从大豆发芽就开始侵染,直到中后期仍能侵染发病。

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呋喃丹的种衣剂拌种,有效期仅有25-30天,若再与益微混用有效期可达50-60天。

下列配方为100公斤大豆种子所用的量:35%多克福1.5升+益微100-150毫升;2.5%适乐时15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35%阿普隆40毫升。

试论大豆主要病虫害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试论大豆主要病虫害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较大损害。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病虫害为害的范围更广、损失更严重。

本文对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一、大豆胞囊线虫病1、主要危害:主要对植株的根部产生危害,受害植株根系发育不良,支根少,须根多,在须根上附着大量白色颗粒。

此病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茎叶呈现淡黄色,形成瘪荚甚至不结荚,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2、发生规律:此病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是由于气温及田间湿度异常所引起,而且与大豆田的栽培管理水平也密切相关。

3、防治措施:一是确保种子无病菌。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将病粒剔除,再对种子进行消毒,严禁播种带病种子。

二是实行土地轮作。

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应在禾本科的后茬种植大豆。

三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科学施肥和灌水,既满足大豆生长对水肥的需要,又要保证不多施,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四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

选用含呋喃丹、3%呋喃丹颗粒、涕灭威等药剂,进行包衣、拌种、撒施或喷施防治。

二、大豆根腐病1、主要危害:此病主要危害大豆的根部,根部受害后会首先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的斑块,斑块逐渐扩大并向上延伸,植株下部的侧枝受感染后叶片变得萎蔫并向下低垂,叶柄的基部也发生萎缩,植株茎基部与根系腐烂,植株枯萎死亡。

受此病影响,大豆减产率可达25%以上。

2、发生规律:此病会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发生,是由多种土壤病菌侵染引起的。

连作会加重根腐病发生程度,连作的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

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过于干旱,都会导致病情加重。

播种过早、过深,偏施氮肥等也会导致此病进一步加重。

3、防治措施:一是对种子消毒。

利用克露或瑞毒霉锰锌等药剂拌种,一方面可以杀死种子表面上的病原菌,另外播种后也可以抵抗土壤中的病菌侵袭。

二是进行土地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严禁重迎茬种植。

大豆胞囊线虫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总结

大豆胞囊线虫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总结

大豆胞囊线虫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总结大豆胞囊线虫病(别名:大豆根结线虫病,黄萎病,俗称火龙、大龙秧子)主要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

胞囊抗逆性很强,可保持侵染力8年。

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农机具和人畜的活动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

碱性土壤最适宜线虫的繁殖,pH值小于5时,线虫几乎不能繁殖。

通气良好的砂土、砂壤土及干旱瘠薄的土壤也适于线虫生长发育。

大豆胞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轮作与发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连作大豆,线虫数量迅速增加,而种植一季非寄主作物后,线虫数量便急剧下降。

因大豆胞囊线虫病使病植株地上部表现矮化瘦弱、叶片退绿变黄,故又名黄萎病。

病株的根部可见到许多白色或黄白色的小颗粒,即线虫的胞囊,后期胞囊颜色变深,为褐色。

根上的胞囊为此病诊断的主要根据。

轻病株地上部常常没有症状,但其根部也有许多胞囊,重病株则萎黄枯死。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

大豆胞囊线虫病一直是美国南部16个州最严重的病害。

1991年和1992年美国南部州所有大豆病害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分别为12.6%和11.1%,大豆胞囊线虫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分别为3.08%和2.5%,居所有病害之首。

美国中北部地区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病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亿美元。

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有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全国大多数省份均有栽培。

油料作物病害种类很多,80年代初我国已有报道的大豆病害有30种,胞囊线虫病在东北三省的一些地区十分猖獗,是造成该地区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重病地可因此病而绝收,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的部分省份和地区有发生危害。

大豆胞囊线虫病可以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每亩用3%克百威颗粒剂5kg,防治效果可达70%。

但该药剂毒性较大,应谨慎使用。

随着各国政府对环保的严格要求以及民众对安全性农产品的迫切需求,传统的高毒杀线剂已被禁止或限制使用,安全环保的杀线剂成为大势所趋。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 、萎黄病 , 俗称 “ 火 龙秧子 ”,是 世界大 豆生产 的重要 线虫病 害 ,主要发生 于 偏冷凉地区。在我国 ,主要分布于东北 和黄淮海两个大豆主 产区 ,尤其东北地区多年连作大豆的干旱 、沙碱老豆区发生 普遍严重 ,是仅次于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第二大病害。大豆受 其危 害后 ,轻者减产 2 0% ~ 3 0%, 严 重的达到 7 0% ~ 8 0% , 并且 每年都有大面积地块绝 产。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技术
尹 贞 淑
( 黑龙 江省 饶 河县 小佳 河镇技 术服 务 中心 1 5 5 7 3 1 )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大豆孢 囊线 虫病 的危 害症状、病虫形态、发 生规律 、发病 条件及 防治技 术等 综合措施 。
关键 词 :大 豆 孢 囊 线 虫病 ;症 状 ;发 生规 律 ;防 治技 术
3 发 生 规 律
大豆孢囊 线虫 以卵 、胚胎卵 和少数幼虫在 孢囊 内土壤 中越 冬 ,或者 以含线虫 的土混杂 于种子 内或 附在种子上 越 冬 ,成为第二年 发病侵染 来源 。越 冬线虫在大 豆开花前 后 侵入大豆根 内,7月问形成第二代进行再传染 。 虫卯越冬后 ,以二龄 幼虫破壳 进人土 中 ,遇大豆幼 苗 根系侵入 , 寄生 于根 的皮 层中 , 以 口针吸食 , 虫体露于其外 。 雌雄 交配后 ,雄 虫死亡 。雌虫体 内形成卵粒 ,膨大变 为孢 囊 。孢囊 落人土 中,卵孵 化可再侵 染 ,二龄线 虫只能侵 害 幼 根。秋季 温度下 降 ,卵不冉 孵化 ,以卵 在孢囊 内越冬 。 成 虫产卵适温 2 3℃ ~2 8℃ ,最 适湿度 6 0% ~ 8 0%。卵 孵化 温度 l 6℃ 一3 6℃,以 2 4℃孵化率最 高。幼虫发育适 温1 7℃ ~2 8℃ ,幼 虫 侵 人 温 度 1 4℃ 3 6 ℃,以 1 8℃ ~ 2 5 最 适 ,低 于 1 0 停止活动 。

初探大豆“火龙秧子”发生和防治方法

初探大豆“火龙秧子”发生和防治方法

初探大豆“火龙秧子”发生和防治方法作者:蔡雪萍夏丽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大豆孢囊线虫病即大豆根线虫病,又称月夜病、萎黄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是大豆全株性病害,也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传染扩散较快,大豆种植区普遍发生,尤以东北三省发生严重,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70%~90%,甚至绝产,有的地区可以导致连续多年不能种植大豆,危害严重。

由于大豆孢囊线虫致病力不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黑龙江大豆主产地区主要分布1号、3号小种,该病寄主范围广,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气温、土壤等多种条件都可以导致这种病害的发生,大豆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消灭,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

了解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可避免大豆减产。

1主要症状大豆孢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长发育期都可能发生。

主要为害根部,由线虫寄生大豆根部直接侵害引起细菌侵染,被害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在大豆幼苗期,生长变得迟缓,子叶和真叶开始发黄,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花芽簇生,叶片变黄,节间慢慢缩短,不能结荚或结荚很少,荚小子粒不饱满,田间常见成片植株变黄萎缩,严重的地块呈大面积枯黄,好像火烧状,因而又被称作“火龙秧子”。

重病的苗株生长停止,叶片干枯、脱落,最后导致死亡。

拔出病株可见根系不发达,根瘤极少或根本不结瘤,须根增多,须根上有许多针头大小,白色或米黄色小点,大小约0.5 mm左右,是线虫的包囊,这是鉴别胞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胞囊一旦撑破根皮,根液外渗,会导致次生土传根病加重或造成根腐。

孢囊内的卵在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存活多年,干旱年份,偏盐碱地发病严重。

2发病条件孢囊线虫喜温、好氧,胞囊角质层厚,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耐碱、耐湿及抗微生物侵染,最长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温湿度、类型、质地、耕作制度等因素有关。

大豆常见病害及防治

大豆常见病害及防治

大豆常见病害及防治1.大豆疫病大豆疫病是典型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大豆疫病的发生与降雨、土壤类型、耕作制度、肥料和栽培品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危害症状主要是侵染大豆的叶、茎蔓、豆荚和种子,以危害叶片为主。

一般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始发,初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扩展后为不规则形暗绿色斑或暗褐斑,晴天中午可见病叶反卷、枯萎、最后变黄,病斑相互合并大块组织变褐枯死,一旦遇到阴雨天,可迅速扩展到整个田块。

防治措施:一是培育抗、耐病品种。

二是是加强栽培管理:垄作减少连作,并加强耕作作业,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可减轻发病。

2.大豆根腐病症状苗期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农业防治:(1)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

(2)采取垄作,深松,适时晚播,注意播深不能超5cm。

(3)施足基肥、种肥,及时追肥,尤其应用多元复合液肥,弥补根部病害吸收肥、水的不足。

(4)及时翻耕。

(5)避免机械伤根、防止大豆根部产生药害、防治根部害虫,以减少病菌侵入途径。

(6)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新根的形成。

药剂防治:通过药剂拌种,推迟侵染期。

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大豆种衣剂拌种,每100kg种子用种衣剂1000-1500ml拌种;此外,还可施用大豆根保菌颗粒剂,每公顷用30kg与种肥混施。

药剂拌种后,药效只能维持15-25d,因此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尤其在地下根部受害以致死亡的情况下中耕培土措施更为重要,以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新根的形成,能及时补充肥、水,否则造成无侧根使幼苗死亡。

3.大豆菌核病症状:从大豆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植株的地上部分,以花期危害最重,产生叶腐、茎腐、荚腐等症状,最后导致全株腐烂枯死。

在植株上产生颗粒状的菌核。

大豆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Z i x u n t a i一、大豆病害种类(1)大豆根腐病:垦区各农场均有发生,尤以东北部农场发生普遍并且较重,近年来北部农场也有发生,有的豆田发生很重。

(2)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发生在西北部农场,近几年东北部农场亦有发生,面积扩大,有逐年危害加重的趋势。

(3)大豆灰斑病、褐纹病:在垦区各农场均有发生,东北部农场发生普遍较重。

(4)大豆霜霉病、细菌斑点病:各农场都有发生、但以西北部农场发生较重。

(5)大豆菟丝子:在一些农场有所发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危害就较重。

(6)大豆菌核病:此病虽只在少数农场个别地段发生、但其危害重。

(7)灰斑病、灰星病、褐斑病、轮纹病、细菌叶烧病:在一些农场一些年份发生、危害均比较轻。

二、大豆害虫种类(1)大豆潜根蝇等地下害虫:潜根蝇在垦区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白边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一旦发生危害也较重。

(2)大豆蚜虫、蓟马:一般年份有所发生。

(3)大豆二条叶甲:在垦区发生普遍、其成虫危害豆苗、其幼虫危害根瘤并有危害加重趋势。

(4)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苜蓿夜蛾、烟夜蛾、尺蠖蛾类、灯蛾类、毒蛾类、草地螟、卷叶螟)尚有飞虱蝽象类等害虫:在一些农场亦有发生,有的害虫(如草地螟)一旦发生、危害相当严重。

(5)大豆食心虫:在垦区各农场发生比较普遍,但以西北部农场危害严重,在东北部少数农场危害也很重。

四、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规程及技术指标1、农业防治措施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大豆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合理进行轮作换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轮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豆黄蓟马等)通过三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

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及麦-麦-豆-杂,麦-豆-麦-杂等轮作体系均可达到减轻病虫发生的作用,严禁重茬与迎茬。

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块,至少应行5年以上轮作(因孢囊线虫在土中可存活的年限长)方可减轻病情。

关于大豆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关于大豆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病 、 腐病 、 斑病 , 文 简述 了如 何有 效 防治 大豆 的病 虫害防 治 办法。 根 灰 本 关键 词 : 大豆 ; 虫害; 病 防治
1大 豆孢囊线 虫病 大 豆疫霉 只能 以游 动孢 子 直接侵 染 寄主 1 . 1症状 ‘ 发 病 ,而游 动孢 子 的释 放 和运 动必须 具有 流 在 大豆各生 育阶段 均可 发病 。 苗期 发病 , 动 水 , 因此 , 土壤水 分是 影 响发病 和严 重 度 的 子叶及 真叶 变黄 , 发育迟缓 。成 株期 发病 , 植 重 要环 境条 件之一 。 洼 、 积水 的粘土 型土 低 易 株矮 小 , 片变 黄 , 叶 严重 地 块大 面 积枯 黄 。 叶 壤 适合 发病 ,而排水 性能 良好 的砂 土地 发病 柄及 茎 顶部 也呈 淡 黄色 , 花迟 , 荚 小 而少 , 较轻 。尽管 大 豆疫霉 菌丝 生 长的适 宜温 度 为 结 2℃一5 但 土壤 温 度为 1 ̄时能 造成 最 大 0 2 ℃, 5 C 发病 严重 的叶片 干枯 、 脱落 , 全株 枯死 。 损 害。豆疫 病 是 由疫 霉 引起 的大豆 根腐 和 茎 1 . 2孢囊线 虫 的发生与危 害
龙敌 在大 豆苗 期 叶面 喷施 可生 根壮苗 ,间 隔 7 l 连喷 2 3 。4%多 菌 灵 +O ~ O天 ~次 o 5%福 美
孢囊 线 虫是 由线 虫 侵染 大 豆 根 部 引起 , 腐病 。 根部 被线 虫寄生后 根 系不 发达 , 根 减少 , 侧 须 22症 状 . 根增 多 ,根瘤显 著减 少或没 有根 瘤 并在 根 系 大 豆种子 萌 发产生 根及 下胚 轴 时即可 被 上 着 生许 多 白色 或黄 白色突 起 的小 颗 粒 , 大 大 豆疫 霉侵 染 ,受 侵染 的根 及 下胚轴 呈棕 褐 出土后 至二 叶期 , 主根受 侵染 时也呈 棕褐 小约 0 . 5毫米 , 即孢 囊 , 内藏 的卵 、 胚胎 卵 和 色 。 少数幼虫 以孢囊 在土 壤里 和寄 主根 茬 内土壤 色 。三 叶期 到成 熟前 , 病 品种上 , 下 在感 光是 中越 冬 ,还 以含线虫 的 土混杂 于种 子 内或 附 部 叶 片黄化 并 向上 部叶 片扩 展 ,茎 基有 棕褐 然后 但植 在种 子上越冬 , 成为第 二年 发病侵 染来 源 。 越 色条 纹状病 斑 , 整株 枯萎 死亡 , 株不 生根 形成 。 叶 内部病 状 为木质 部 和锥管 3 大豆灰 斑病 冬线 虫 在 大豆 开 花 前后 侵 入 大 豆 根 内 , 倒伏 。 片不脱 落 , 7月 在 病状 31症 状 . 间形成第二代进行再传染 ,被害大豆地上部 束变 色 , 耐病 和抗 病 品种上 , 常仅 限 于

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

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

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桦川县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

大面积的重迎茬导致大豆病虫草害危害加剧,特别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加重。

据统计每年危害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平均减产10―15%,高时竟达40―50%,严重影响了我县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动态大豆孢囊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病,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土地干旱和风砂盐碱地发生较多。

线虫侵染后,造成主根及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显著减少或无根瘤。

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叶片由下向上黄化,生育停滞,结荚减少或不结实,严重时全株枯死。

大豆孢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数幼虫在孢囊内土壤中越冬,或者以含线虫的土混杂于种子内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侵染来源。

越冬线虫在大豆开花前后侵入大豆根内,7月间形成第二代进行再传染。

孢囊线虫主要通过耕作、农机具等携带传播,另外大风、田间流水以及粪肥和混有孢囊线虫的种子,亦能传播。

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土壤内线虫数量有关。

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适中、通气良好以及砂质土壤及偏碱土壤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发病重。

连作地块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发病加重。

二、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对策1.大豆孢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重迎茬,因此提倡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以减轻大豆孢囊线虫危害。

2.在重迎茬大豆地块提倡推广抗线品种,目前已有大豆抗线四号。

3.土壤有机质在3%以内不能种大豆,土壤有机质在3%以上地块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调节好N、K、P比例,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大豆所需养分、肥料,特别是提倡增施优质农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

4.依据各地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具体情况,采取早播或延后播种的方法达到躲病避虫目的。

搞好中耕,促进新生根大量形成,破坏线虫生存环境,达到防病目的。

在荚期提倡灌水,及早耕翻,精细整地,尽量清除病残体,加速线虫死亡率。

5.在重迎茬地块,使用抗大豆孢囊线虫“增产剂”,特别是在我县中部风砂盐碱土区推广“轻碱地抗大豆孢囊线虫增产剂”。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1、大豆孢囊线虫病1.1危害及症状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它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同: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

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

尤以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如辽宁省康平、吉林省白城地区、黑龙江省的肇东、安达、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发生严重。

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70%-90%,甚至绝产。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

苗期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

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

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人.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1.2防治措施: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

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

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3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可用3%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4-5千克,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

2、大豆食心虫2.1危害及症状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

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

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心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

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

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

卵扁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橘黄色。

幼虫体长8-10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

蛹长约6毫米,红褐色。

腹末有8-10根锯齿状尾刺。

黑龙江大豆种植中几种常见病虫草害综合有效的防治技术

黑龙江大豆种植中几种常见病虫草害综合有效的防治技术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4.024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是国内大豆主产区之一。

在大豆种植中,病虫草害是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必须引起种植户的高度关注,要求种植户在本地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防治工作,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和经济损失,如此方可确保实现大豆稳产目标,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一、大豆种植中病害防治技术1、大豆根腐病防治(1)危害特点根腐病主要对大豆植株主根造成危害,病根部位出现呈褐色或黑褐色的小斑点,扩展至大斑点,造成主根腐烂、溃疡,侧根和须根脱落。

在根部发生病害后,阻碍植株茎叶养分输送,导致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甚至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出现结荚减少、豆粒弱小情况,降低大豆产量。

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中,因根腐病具有土传性,所以连作大豆会极易发生根腐病。

尤其对于低洼潮湿的地块能够加速病害传播,使此地块会成为根腐病发病较重的区域。

(2)防治技术①在大豆种植中采用轮作方式,尽量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晚播大豆,控制播种深度。

②施足基肥和种肥,促进根系快速发育。

在田间管理中,及时排出雨后积水,降低田内湿度,减小根腐病发生可能性。

及时中耕,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侧根发育,提高植株根部抗性。

③种子处理阶段用福美双、多菌灵或咯菌腈拌种,如用2.5%适乐时150mL+20%阿普隆10mL拌100kg 种子,可有效预防根腐病发生。

④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农抗120水剂300倍液喷施防治,或者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2、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1)危害特点此病害在大豆苗期和成株期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主要对植株根部造成危害。

当大豆苗发生胞囊线虫病时,叶片逐渐枯黄,茎部颜色黄化,受根部组织破坏的影响导致茎干生长受阻,造成幼苗死亡率较高。

在大豆成株期发生胞囊线虫病后,病株生长高度明显矮于健康植株,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用药防治,则会导致植株枯死。

请简述生产中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请简述生产中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大豆病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对孢囊线虫病有抗性的大豆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

2. 轮作: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减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

建议与非豆类作物轮作,最好采取水旱轮作。

3. 化学防治: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孢囊线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使用涕灭威、丙线磷等在播种时与种子一起施用,或使用丁烯氟虫腈等在生长期间施用。

4. 生物防治:利用对大豆孢囊线虫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可以减轻线虫的危害。

5.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等可以增强大豆植株的抗性,减轻病害的发生。

6. 土壤消毒:在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使用溴甲烷等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孢囊线虫。

对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土壤消毒等,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大豆的天敌——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的天敌——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的天敌——大豆胞囊线虫病下面是小编告诉大家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害的农药防治方法:那么小编为什么说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的天敌。

因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北京等省市,尤以黑龙江省的西部、内蒙古东部的风沙、干旱、盐碱地发生普遍严重。

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可减产30%—50%,甚至绝收,有的地区大面积毁种或5一6年内不能种植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病症状】大豆胞囊线虫寄生于根上,受害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表现症状。

一般在开花前后植株地上部的症状最明显,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植株明显矮小,节间短,叶片发黄早落,花芽少,花芽枯萎,不能结荚或很少结荚,似缺肥症状。

被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面粉粒的胞囊,侧根发育不良,须根增多,甚至整个根系成为发状须根。

被害根很少有固氮根瘤,即使有也为无效根瘤,严重时根系变褐腐朽。

根表皮被线虫雌虫胀破后易感染其他微生物而发生腐烂,使植株提早枯死。

病株地上部矮小,节间短,花芽少,枯萎,结荚少,叶片发黄。

【病原与发生规律】称大豆胞囊线虫,属线形动物门胞囊线虫属线虫: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内藏卵及1龄幼虫的孢囊在土壤里和寄主根茬内越冬;带有土块的孢囊夹杂在种子中也可越冬。

越冬孢囊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在土中可以保持10年的生活力。

春季气温变暖,卵开始孵化,2龄幼虫冲破卵壳进入土壤里,以后钻入大豆根部,在其皮层内营寄生生活,经幼虫阶段后发育为成虫:雄成虫重新进入土壤中自由生活,并寻觅雌成虫,交配后死亡。

雌成虫交配后,发育成老熟雌虫,其体壁加厚成为胞囊,其受精卵就保存在胞囊内。

当条件适宜时,其内的卵又孵化出幼虫,进行再侵染。

田间近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通过耕作时土壤的移动、农机具和人、畜沾附以及灌溉水和雨水传带含胞囊的土壤或混有胞囊的粪肥进行。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代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和温度正相关。

一般认为东北地区每年发生3—4代。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大豆胞囊线虫病症状寄主受病后,根部表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须根增多。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28℃,10℃以下不能发育。

防治方法 2.5%涕灭威乳剂2.5千克,10%克线磷颗粒剂2千克。

以上药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

豆芫菁寄主与危害豆芫菁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茄子、番茄等。

豆芫菁发生规律 2代区第一代成虫5-8月份出现,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移后危害茄子、番茄等蔬菜。

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转移到蔬菜等寄主上危害,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防治方法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稀释1000倍液。

大豆灰斑病症状成大豆灰斑病株期叶片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

发生规律苗期低温多雨,发病重,常造成缺苗。

成株期病害流行与降雨量、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症状典型症状为植株显著矮化,叶片沿叶脉搏褪色,呈现脉症,不久变为深绿、淡绿相间的花叶。

发生规律凡种子带毒率高、蚜虫数量大和发生早,高温、干旱年份,大豆发病重。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治蚜,及时淘汰病株。

大豆霜霉病症状大豆霜霉病成株期发病,初在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或圆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成灰褐色。

发生规律沿江及江南地区的5-6月份和东北、华北等地的7-8月份,气候较为凉爽时,如遇雨水多、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易于流行。

防治方法可选喷1:1: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次。

大豆黄叶病的防治近几年,黄叶病在大豆等豆科作物上发病较为广泛,如不及时防治,对作物生长会造成严重危害。

如早期发病、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不结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大豆孢 囊线虫病和疫病 的危害及 防治方法
郑 秀艳
( 龙 江 省 绥 化 市北 林 区农 业 技 术 推广 中心 , 黑 黑龙 江 12 6) 5 0 2
1 大 豆 孢 囊 线 虫 病
11 症 状 .
线虫停止发育,72  ̄为发育适温,1 1~ 8 C 3 ℃以上幼虫开始 衰退,5 3 ℃以上完全不能发育成成虫。 适温范围内温度愈 高线虫发育愈快。 黑龙江省一年发生 3 过于粘重潮湿 代。 的土壤 , 因氧气 不足 , 虫易死亡 。 线 在凉爽湿 润条件下 , 孢
囊很快 失去活 力 。 1 . 品种 抗性 品种抗 性不 仅影 响 当年 发病 ,还 影响土 .4 2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 由大豆孢囊线虫寄生所致,大豆 孢囊线虫主要危害大豆根系,造成植株地上部分出现症 状。 大豆 在发病 初期或 发病轻 时 , 现 为叶 片缺绿 , 色 , 表 褪 逐渐 黄 化 , 严重 时植 株 矮化 、 化 、 弱 , 渐 干枯 而死 , 黄 瘦 逐 苗期发病严重时可造成不开花甚至死苗。大豆孢囊线虫 初侵入根系时, 根表面 出现褐色斑点, 根系发育缓慢 , 根 系不发达 , 根瘤减少 , 被害根部表皮龟裂 , 极易受其它真
菌或细 菌侵 害引起腐烂 。根 内雌 虫成熟 后 虫体露 出根表 皮 ,此 时 ,在根 上可 见 白色淡 黄如 小米粒 大 小 的肉质颗
粒, 即线 虫成熟 的雌虫 。因此 , 根表 雌虫 是 诊 断此 病 的重
要依据 。
中孢囊数量, 从而影响以后 的发病和品种抗性的持久性 。
13 防 治 方 法 .
材料仅增加 5 种免疫材料则降低 1. %, 8 %。 5 1. .3气候条件 土温影响孢囊线虫发育速度。1℃以下 2 0
茎部水渍状, 叶黄化 、 萎蔫或苗死亡 。耐病品种受病仅根 部被害, 植株矮化而不死亡 。 ( 下转第 5 页) 7
22 效 果 分 析 .
径之 一 , 通过 两年 的诱 木 防治 试验 , 防治 率达 9%以上 , 5 且成本 低 ,操 作简 单 易推广 ,比诱捕 器诱杀 效果更 为显 著 , 防 治松材 线 虫病最 为经济 可行 的办法之一 。 是
1. .1选用抗 病 ( 病 品种 , 意 品种 搭配使用 。 3 耐) 注
1. .2避免重茬和迎茬 , 3 在黑土轻病区坚持 3 年以上的轮 作, 在盐碱土和沙土地区要实行 5 6 ~ 年以上的轮作。 如能
实现 水早轮 作 , 防病 效 果更好 。 1 . 强 栽培 管 理 , 意适 当增 施有 机 肥和 钾肥 , .3加 3 注 并适 当补充锌 和锰等 微量元 素 , 高大 豆抗病 能力。 提
黑土地 区对大 豆 的危 害性 大 。
1. .5药剂防治,在大豆播种前用 3%多克福种衣剂拌 3 5
种, 药种 比为 1 0或用 3 :, 7 %呋喃丹颗粒剂, 每公顷 7 。 5 颗 粒剂与 种子分 层施用 。
2 大豆疫 病
2 1症 状 .
1 . 作 物种 类及 品种 在有 孢囊 线虫 的土 中种 寄主 作物 .2 2 后, 线虫数量 迅速 增加 。而种 一季 非 寄主作 物后 , 虫数 线
病害可发生于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幼苗出土由受 害引起种子腐烂和幼苗猝倒, 常被误认为水淹危害。 幼苗 出土后发生根及茎腐 , 导致猝倒和萎蔫, 甚至死苗。较大 幼苗 的症状依 品种 的抗性 而不 同。 病 品种 单叶期受病 , 感
量急剧下降。 种植不同抗性的品种, 土中孢囊数量消长也 不 同 。种植 感病 品种后 , 囊数 量增 加 6 %, 种植 高抗 孢 0 而
Emicnikn 2.r 地 址 1 1 - a haa ag 6o l ixo @1 cn " 02 0 5北京市 朝阳区麦 子店街2 号楱群农业 0 部北办公区中国 .- tq ̄
维普资讯
播种盖土后 3 d内,要求用化学除草剂灭除杂草, 亩
用 5 %乙草 胺 水剂 10 5 g或 禾 耐 斯 6 g加 水 6k 0 0 g均 匀 喷 施 于 表土 。 管水 上 , 掌 握干 花 、 在 应 湿针 、 果 的科 学 管水 润
参考 文献
[ 梁细第, 国, 关效, 几种 诱杀松 墨天牛方法的效果 比较评价[ 1 ]龙坑镇 20 年度松褐天牛单株取食刻槽 07 数 下降 了 8 %, 白镇 下降 了 6 %, 0 南 7 鸭溪 镇 下 降了 7 %, 6 平均下降了 7%。单株产卵刻槽 , 4 龙坑镇 2 0 年下降了 07
5 , 白镇 下 降 了 6 %, 9南 0 鸭溪 镇 下 降 了 7%, 2 平均 下 降 了
6%。 3
3 结论
林业科学研究, 0 , () 6— 9 2 01 4: 6 6. 0 3 3 3
利用诱木诱杀松墨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途

5 一 4
中 国农 村 小 康 科 技 2 0 0 8年 第 5期
1 . 加 强豆茬耕 翻 , .4 3 降低 虫源 。
1 影 响发 病 因素 . 2 1. . 1土壤 性质 通气 良好 的砂 土和 砂壤 土 或干旱 瘠薄 的 2
土壤适于孢囊线虫生长发育,碱 性土壤更适于线虫的生
活和繁 殖 。当土壤 p H值 小于 5时 , 孢囊线 虫几 乎不 能繁 殖 。p H值 高的土壤 中孢囊 线虫 数量远 远 高于 p H值低 的 土壤 。此外 , 中孢囊 密度 相 等时 , 土 盐碱 土和 沙土 地 区较
原则 , 涝排渍 , 遇 遇旱 浇灌 。
1 科 学 配 方 。 理 施 肥 . 4 合
2 病 虫综 合防治
21花 生主 要 病 害有 枯 萎病 、 . 青枯 病 、 痂病 、 疮 叶斑病 、 锈
病等
枯 萎病 可 用 25 . %适 乐 时 1ml 0 兑水 3 5 稀释 后 拌 -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