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吨》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吨》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认识吨》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千米和吨》单元的课时内容《认识吨》。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认识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单元的课 时内容,教材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码头装卸货物的场景,通过集 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引出质量单位吨”,说明吨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然后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说明10袋这样的大 米就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 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图画说明不同物体的数量 与1吨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牛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第2、3题 是针对性的基础训练,练习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和进行简单的换算。 第4、5、6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说明:像这样的10袋大米合起来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 吨。(板书:1000千克是1 吨)你对l 吨重有什么感觉? 追问:l 吨是多少千克?(板书:1 吨=1000千克)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等式,说明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与千克和克 之间的进率一样,也是1000 。
3.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教师请体 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 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五、说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 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 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吨-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吨-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吨-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吨”这个重量单位。

2.能够通过练习,对吨这个单位有更深刻的了解。

3.能够熟练使用吨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

2.吨的换算。

三、教具准备1.量筒、100g及500g的砝码、百度搜索引擎、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吨这个单位通过展示一个1吨装满的货车图片,让学生了解吨的大小,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知道吨的使用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步:吨的换算1. 吨的换算公式老师通过板书或PPT展示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公式,例如:1吨=10百斤=1000公斤,1公斤=0.001吨等,并让学生板书或记录下来。

2. 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吨的换算,老师设置了以下实践活动:•实验一:使用量筒,让学生测量不同重量的水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根据结果让学生计算出这些重量表示成吨需要多少个。

•实验二:老师准备100g及500g的砝码,在黑板上标出2公斤、5公斤、8公斤、13公斤等不同重量,让学生按照这些要求掌握吨的换算方法。

第三步: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或者小测验来检验其他小组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吨的换算能力。

例如,设计有奖品的轻松愉悦的竞赛,或者制作小练习让学生互相答题等等。

第四步: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总结和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并复习吨的换算方法。

老师也可以将相应的知识点展示在PPT上,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吨的换算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1.考试测试2.小组活动成果展示3.课堂互动表现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建议老师寻找一些在线学习资源,例如优质的相关视频课程、相关的考试模拟试题等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例如百科全书、报刊杂志或相关绘本等等,以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吨这个重量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千米和吨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千米和吨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例1:认识千米例2:认识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 吨的质量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具准备:课件和配套光盘第1课时认识千米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引入课题: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吨”的单位。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吨”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老师出示一辆货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辆车能装多少重的货物?”
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吨”的概念:“我们知道吨是用来重量来计算货物的一个单位,你们可以把吨看成是一辆大型货车最大承载重量的单位。


3.老师出示一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吨”的重量。

2. 学习新知识
1.老师出示一个数学题:某地一次性从一个港口出口不到45吨的大米,求这次出口了多少千克?
2.学生们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引导学生先把“吨”转换为“千克”,再进行计算。

3.师生共同解题,帮助学生计算题目的答案。

3. 巩固练习
1.老师设计四道练习题,让学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逐一讲解和纠正。

4. 拓展应用
1.老师出示几张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水果和家电商品的图片,让学生估算这些商品的吨位。

2.学生们自由组合、估算、商讨,然后报告分析结果。

五、教学总结
1.学生掌握了“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吨”这个重量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练习三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练习三丨苏教版

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练习,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间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借助生活情景体验、感悟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间和质量单位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千米是什么单位,吨是什么单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谈话: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

(板书:练习三)2.复习千米和吨谈话:关于千米,我们学过哪些相关知识,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思维导图)引导: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与千米有关的例子吗?(课件展示)引导:那吨呢,谁来介绍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吨呢?(课件展示)3.复习单位之间的进率提出要求:除了千米和吨,我们还学了一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瞧!他们来了!你能帮它们分分类,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吗?(指名学生来摆,并调整。

)引导:你还记得他们之间的进率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进率)追问:观察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除了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设计意图:沟通新旧知识,全面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复习单位的大小,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把新学的‘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纳入已有的旧知体系中去。

】二、巩固练习1.单位换算(练习三第2题)5吨=()千克 7千米=()米8千米=()米 9000千克=()吨4米=()厘米 3000克=()千克谈话:做全对的举手老师看看,大家完成的都很棒,谁能说一说,刚才在单位换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对?小结:看清单位、记牢进率,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内容:千米和吨都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两个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他们对这些单位不够熟悉。

因此,教学千米和吨,首要任务是体会千米和吨,感知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建立1千米、1吨的初步观念。

学生是否体会了千米和吨,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检验,一是能否联系实际,举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大约是多长、1吨大约是多重;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里正确使用千米和吨。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情感。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认识千米、吨的线索和活动。

首先,在现实的情境里引出千米和吨,让学生感受它们都是较大的计量单位。

接着,扩大感知背景,继续体会千米和吨,积累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

2.在应用计量单位时,进一步体验单位。

解答实际问题,也有助于体会千米和吨的应用,从而丰富生活经验。

如计量河流、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卡车的载重量、鲸鱼等大型动物的体重,要用吨作单位。

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计量单位的感受也会深刻。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千米。

“了解千米”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走看看”。

通过走100米要多少步和多少分钟,推算走1千米的步数和时间,借助步数与时间体验1千米的长度。

还组织在离开1千米的地方大声说话,试试能听到吗?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了这些数据和经验,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估计1千米。

四、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感知1千米和1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015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2015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单元教学设计(试用)
主备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单元
第二单元
总课时数
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材分析
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经陆续
学习了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较小质量单位。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一道思考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一篇“你知道么”,介绍关于计量和测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具体安排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
1、填一填
3吨=()千克5000千克=()吨
8吨=()千克7000千克=()吨
2、算一算
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吨货物,照这样吊15次,一共吊起货物多少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想一想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
思考:(1)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人?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2.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22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3×32=5×11=2×20=30×3=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量单位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对千米和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不深、运用不灵活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计量单位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答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物图片、练习题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实际情境,如地图、货物运输等,引导学生回顾千米和吨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千米和吨》(2)(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千米和吨》(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2千米和吨1.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连一连。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约长6300(),南京长江大桥约长6772()。

(2)秦叔叔身高18(),他每小时大约能步行5()。

3.填一填。

7千米=()米8000米=()千米5米=()厘米10000米=()千米2400米=()千米()米7千米30米=()米4.在圆圈里填上“>”“<”或“=”240米○2千米3200米○3千米4米○400分米52分米○5米2分米90厘米○9分米1500米○15千米5.把下面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千米和吨》(1)(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千米和吨》(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2千米和吨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体重90(),每小时最快能跑110()。

(2)船体长120(),最大载质量是4500()。

(3)30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是1()。

2.8千克=()克()千克=5吨10吨=()千克8200千克=()吨()千克5吨40千克=()千克3.在圆圈里填上“>”“<”或“=”5000千克○5吨20千克○2000克6043千克○6吨52吨○5200千克2吨-500千克○1吨8600千克-2600千克○6吨4.比一比,排一排。

(1)7000千克6吨5000克250千克()>()>()>()(2)6400千克6吨40千克4600克64吨4吨60千克()<()<()<()<()5.(1)一包水泥重50千克,()包水泥重1吨,80包水泥重()吨。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相互交流解题过程,分享心得体会。
环节四: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生活实际问题,如:“超市里的苹果每千克5元,买3千克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吨和千克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论。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
(1)对吨和千克单位换算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3)部分学生可能在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练习和辅导。
(4)学生在表达和沟通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质量计量场景,如购物时称重、制作美食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质量计量的场景?这些场景中用到的是什么单位呢?
环节二:新课讲解
1.讲解吨和千克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吨和千克的概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单位的大小。
2.讲解单位换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质量单位换算知识,如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换算关系,并讲解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3.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一下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吗?试着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
环节三:实践操作
1.教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完成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练习。
2.教学活动设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质量计量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2.3 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使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针对第2章第3节的练习三,进行教学。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的运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两个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够将这两个单位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能够运用这两个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的大小,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如千米长的绳子,吨重的物品等,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段实际的情景引入,如“一辆车行驶了100千米”,让学生感受到千米这个单位的大小。

2. 概念讲解:然后我会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

3.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出一些例题,如“一辆车行驶了50千米,另一辆车行驶了80千米,两辆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让学生运用千米这个单位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巩固他们对千米这个单位的理解。

6. 实物演示:我会拿出一些重量为吨的物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吨的重量。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千米”和“吨”这两个词,并在旁边写下它们的定义和换算关系,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千米和1吨分别等于多少米和多少克。

答案:1千米=1000米,1吨=1000000克。

2. 一辆车的重量是2吨,另一辆车的重量是3吨,两辆车的总重量是多少吨?答案:5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内容是千米和吨的认识。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通过练习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

2. 能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换算。

2.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如果你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千米,你应该如何计算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千米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千米和吨的知识,例如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吨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并能够在黑板上写出换算公式。

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例如:1吨等于多少千克?2千米等于多少米?3吨等于多少千克?等等。

4. 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交流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1千米 = 1000米2. 吨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吨 = 1000千克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2. 请写出吨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3. 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例如:将5千米换算成米,将2吨换算成千克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千米和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景来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对于课后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个实际情景,用千米和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你家到超市的距离是4千米,你应该如何计算你需要走多少步?”等等。

千米和吨练习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千米和吨练习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千米和吨练习三(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定义2. 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3. 千米和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质量单位(克、千克)。

b. 提问:我们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最大的质量单位是什么?c.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2. 新课讲解(15分钟)a. 讲解千米和吨的定义,以及它们与米、千克的关系。

b. 通过实例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c. 解释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距离、称重物品等。

3. 案例分析(10分钟)a. 出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问题。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c.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d.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4. 练习巩固(15分钟)a.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 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实际应用。

b.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6. 作业布置(5分钟)a.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b.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千米和吨。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课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千米和吨,并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1. 引导学生回顾对千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的长度。

吨的认识1. 引导学生回顾对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吨的重量。

千米和吨的计算1. 引导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计算。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的长度和吨的重量。

讲解(15分钟)1. 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计算。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小结(5分钟)1.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评估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练习。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积极思考、合作学习。

练习情况1.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关注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

2.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教材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苏教版辅助材料1. 图片或实物展示千米的长度和吨的重量。

2. 练习题纸。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练习三(1)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练习三(1)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练习三(1)》(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换算。

2.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以及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千米和吨的换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千米和吨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1)讲解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1千米 = 1000米。

(2)讲解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1吨 = 1000千克。

3. 演示千米和吨的换算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千米与米、吨与千克的换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换算方法。

4. 练习千米和吨的计算(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及计算方法。

(2)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练习三(2)》(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练习三(2)》(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千米和吨练习三(2)》课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2. 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3. 千米和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方法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千米和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三、换算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四、实际问题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给出拓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千米和吨的理解程度和换算能力。

2. 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千米和吨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际应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际问题应用”部分。

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K12教育文档)

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K12教育文档)

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单元说明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3课时)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4课时)。

乡城县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

乡城县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苏教版

练习三第3 课时教学目标: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 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 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 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 吨的小羊,4 千克的大象,80 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 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1 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2 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 米=1 千米1000 千克=1 吨(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3 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4 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5 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6 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三第3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 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 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 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 吨的小羊,4 千克的大象,80 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 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1 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2 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 米=1 千米
1000 千克=1 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 页“练习三”第3 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4 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5 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6 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7 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

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第8 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 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
《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